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爸媽擺脫熊貓眼 幼童夜驚這樣做

爸媽擺脫熊貓眼 幼童夜驚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家中小朋友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大聲哭鬧,有時還伴隨著尖叫踢打,不僅讓父母手足無措,同時也感到睡眠被打擾。就有一名7歲的小男童,於晚上9點入睡後,常常在半夜12點左右醒來並開始哭鬧,像這樣的狀況持續三、四個月,使得母親睡前不斷被驚擾而感到疲憊,轉而求助於睡眠中心。成大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像這樣夜驚的狀況多發生於未達青春期的幼童,其與噩夢造成的哭鬧最大的不同是,夜驚通常發生在睡眠的第一期,相較於發生在三、四期的惡夢,夜驚的孩子在清醒後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哭鬧過,部分家長可能會以為小朋友故意找麻煩而感到生氣,甚至會用懲罰的方式來叫醒孩子。小兒夜驚非做噩夢   舒緩焦慮可改善一般民眾可能會以為孩子白天受到驚嚇才導至晚上睡不安穩,因此我們常聽到長輩會帶小朋友去收驚,其實,青春期前孩童發生夜驚的原因很多,如白天玩的太累、睡眠的光線、壓力、發燒、搬家或換新保母這類環境的改變,甚至是小朋友在飲食中攝取茶類等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有可能是夜驚的誘因。林醫師說,要減少夜驚狀況的發生,首先就是要將上述這些可能影響睡眠的因素排除,並且要求幼童早睡、規律作息,睡眠時要放鬆,甚至必要的話可以尋求兒童精神科醫師協助,釐清孩子壓力的來源。不影響睡眠品質  長大症狀可癒此外,夜驚發生時,家長常會急於把孩童叫醒,因此造成睡眠被中斷,少數家長甚至會用打罵的方式,這樣會導致孩子因為怕被懲罰而不敢睡覺。醫師提醒,其實夜驚並不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即使找不出夜驚的刺激因子,隨著年齡,這樣的症狀也會逐漸消失,在面對孩子莫明哭鬧時,要溫和的哄他再度入眠,不過若是狀況已經影響到家長或孩子的白天的生活,就建議尋求睡眠中心,協助找出原因。

失眠只能靠吃藥?中醫2穴位+3茶飲助眠

失眠只能靠吃藥?中醫2穴位+3茶飲助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許多人仰賴安眠藥才能睡著,然而時間久了,卻也慢慢離不開藥物,長期下來,嚴重恐有記憶力減退的情形。因此中醫師表示,除了西醫的治療方式,透過中醫穴位按摩、針灸或是養生茶飲,都有助改善失眠或是睡眠品質。臟躁、心血虛  性最易失眠林沛賢中醫師指出,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見如肝氣鬱滯、臟躁、躁症、心血虛等,尤其後者較常在女性出現,平時容易心慌、疲累、臉色差,狀況類似貧血,若是睡眠容易多夢,也會影響睡眠品質。甘麥大棗茶、逍遙茶 好喝又助眠民眾常透過藥物輔助睡眠,然而長期下來容易過度依賴藥物,林沛賢中醫師說,穴位按摩也可以緩解失眠的症狀,如手腕腕橫紋上,小指側腕下方肌腱裡側的神門穴;心血虛者,則可按壓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大約四橫指)的三陰交穴。此外,她也推薦2種有助於調理身體、改善失眠的茶飲,民眾可以在家中自行烹煮,簡單且好喝!1) 甘麥大棗茶/甘草三錢、小麥半兩、大棗(紅棗)10顆,並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好後放涼,可早晚各喝100c.c,適合因臟躁失眠者,有助神經滋養,鎮定安神、神經衰弱、失眠多夢、及相關的精神官能症。2) 逍遙茶/如同過去的消遙散,只是現在較少人食用粉末狀,改泡成茶飲,成分包括柴胡、白芍、當歸、甘草、薄荷、薑、茯苓、白朮等,味道會稍微比甘麥大棗茶苦一些,也比較涼,可疏風清熱,調氣養血,是助眠好夥伴!飲食、運動雙管齊下最後醫師建議,平時有睡眠問題者,飲食應清淡、不要刺激,避免咖啡、茶、炸、辣、冰冷等食物;他也提到,雖然運動可以幫助入眠,但以緩和運動為主,例如有氧、游泳等,不要做太過劇烈的運動。

視神經萎縮 中藥+針灸治療重見光明

視神經萎縮 中藥+針灸治療重見光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9歲李先生,去年從四樓墜下,經過搶救終於挽回一命,但硬腦膜下腔出血後,導致視神經萎縮合併第六對腦神經麻痺,檢查後發現視野缺損,眼前昏暗無光感,並有複視、斜視、色盲等症狀。經西藥治療,再搭配接受中醫眼針療法合併中藥治療後,半年來視力從0.02進步到0.1,視野缺損改善,視物感光明顯增加,終於在昏暗中見到了曙光。台南市立醫院眼科王琳煜醫師指出,「視神經萎縮」是指視神經的神經纖維部分或全部喪失,嚴重會造成失明。而引起視神經萎縮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青光眼、腦瘤壓迫視神經、視神經炎、意外等,病情拖得越久,治療效果越差。眼針2穴位  刺激視神經周邊但中醫不管是青光眼、腦瘤或外傷等因素所引起的視神經萎縮,在用藥方面會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給予個體化的治療。台南市立醫院郭祐睿中醫師說,個案視神經萎縮是因為外傷造成,治療方法上是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為主;眼針療法主要是針刺「內睛明」跟「球後」兩個穴位,刺激視神經的周圍,甚至深入至視神經孔外圍的總肌腱環之前,來調節睫狀肌與懸韌帶的張力,促進房水循環,使眼底組織與視神經得以修復。郭祐睿醫師表示,視神經萎縮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視力喪失,只要對光線還有反應,就有機會挽回部分視力。使用眼針療法治療,雖有一定的風險性,但施針者只要技術熟練,並注意出血及預防感染,基本上非常安全,不過也要與西醫眼科醫師配合,定期追蹤。

南市登革熱飆破3千例 蚊蟲最愛停在衣服上

南市登革熱飆破3千例 蚊蟲最愛停在衣服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近來連日大雨,讓登革熱疫情越演越烈,疾管署公布最新病例數,今年5月入夏後共計3686例本土登革熱,分別為臺南市3234例、高雄市389例、屏東縣17例、另有14縣市出現零星本土病例共46例,其中19例為疑似因登革熱死亡個案;學者指出,清掃時應注意衣服、暗色家具有無蚊蟲停留。疑19例因登革熱死亡 1例排除疾管署表示,臺南市今年入夏以來登革熱病例數飆破3千例,8月31日新增病例數231例,病例區33區,其中玉井區為新增病例區。目前累計19例,疑似登革熱死亡個案,包括高雄1例,其中12例完成初審,11例可能與登革熱有關,1例排除,另有7例調閱病歷中。疾管署表示透過此審查機制將會使登革熱死亡病例資訊更為透明,審查更為嚴謹。微量積水也藏孑孓 衣服、傢俱易有斑蚊台南市衛生局副局長林碧芬表示,因連日大雨易積水,在進行孳清時發現許多家戶習慣將水桶或畚斗置於陽台,曾在僅1公分的微量積水中發現孑孓,故再次呼籲民眾,孳清時務必確實清掃細微處。林副局長進一步指出,曾有學者實驗發現,有33.2%的埃及斑蚊會停在衣服上、32%停在暗色家具上、18%停在牆壁上,另16.8%停留在天花板上,所以請民眾在清掃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工地管理 需學習登革熱防治環保局長李賢衛表示,昨日防疫中心會議中市長裁示要加強工地自主管理,即刻起現有施工中的工地,所有的工地主任都必須上課學習登革熱防治正確觀念,而即將申請施工的工地,除原需檢附之申請資料,需增附登革熱防治計畫書,通過審理後才發給開工執照。

美國專家:運動不足也成現代「流行病」

美國專家:運動不足也成現代「流行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許多人為追求苗條身材,會採取減肥節食,但效果卻不盡理想,反而越減越肥;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其實,最大原因在於運動量的多寡,而他們也大膽定論,運動不足已是現代人的「流行病」。長期久坐、熬夜加班、吃宵夜等,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若沒培養運動習慣,體重可能不小心就一路直飆。除了最明顯的數字,運動不足還會增加慢性病風險,對此,美國專家直接將運動不足,歸類為現代人流行病,成為時下最威脅人體健康的因素。中等強度運動 可減少人體飢餓感美國專家表示,肥胖並不是能量攝取問題,單純減少食物攝取量,雖然可在短時間降低25%左右的體重,但若恢復正常飲食,體重會加倍上升;研究發現,中等強度以上運動後,人體會抑制「飢餓激素」分泌,對食物的需求會跟著降低,經數據顯示,受測人群降低了2成的能量攝取。運動好處多 還可減少3成醫療開銷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控制體重,研究人員發現,運動還能「省錢」;有運動習慣的人,在醫療開銷上減少3成,也就是說,他們生病的機率比較小、降低許多疾病風險。因此,想擺脫現代人流行病,應培養運動習慣,不只能維持健康體態,還可降低不必要的支出。

男生就是幼稚?研究:女生兩歲半就獨立

男生就是幼稚?研究:女生兩歲半就獨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在成長階段,女孩總是比同齡男孩成熟,不管是個性、想法、態度,都比男生「長大」一些,因此「幼稚」這詞就常出現在男性身上。雖然許多人還是無法接受此說法,但挪威這項調查,可能要讓反對者大吃一驚,因為研究發現,女性從2歲半開始,就比男性還獨立。2成女孩可擺脫尿布 語言、社交皆略勝一籌「成長最殘酷的就是,同齡女生永遠比男生成熟!」這句話雖得到多數人贊同,卻也引來反對聲浪,但其實,男女間成熟度差別,打從幼兒時期,就有跡可循。挪威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從2歲半開始,就比男生還獨立,甚至連語言能力、社交技巧都略勝一籌。研究人員調查1000 名兩歲半左右的小孩,結果發現,21.3%的女孩到兩歲半時,已不再需要包尿布,並且知道自己要大小便,且能獨立完成;但卻只有7.5%的男孩可以做好這件事。此外,獨自吃飯、喝水及換衣服,這些女孩也都比男孩表現得好,而女孩在語言表達及溝通也占上風;因此,女孩比同齡男孩成熟的跡象,其實從幼兒時期行為就可發現。 

離奇!老翁左腿遭毒蛇咬 竟害右腿截肢

離奇!老翁左腿遭毒蛇咬 竟害右腿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夏季是毒蛇出沒的高峰期,不論在山區、自家庭院,只要雜草叢生處,都要特別注意。日前,中國一名老翁遭毒蛇咬傷,左腿上出現咬痕後傷口潰爛;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幾天後,卻是右腿出問題!經檢查發現,病患右腿發黑且動脈血栓栓塞,害他逃不過截肢命運。左腿傷口潰爛 右腿動脈硬化遭血栓明明是左腿被咬傷,怎麼截肢的是右腿?半個月前,這名老翁在自家庭院遭蛇咬傷,家人得知後隨即帶他就醫,而除了左腿腳趾有明顯咬痕外,傷口還潰爛,幾天後,奇怪的事情發生,老翁右腳趾竟出現滲水現象,且從腳趾發黑至整條腿,嚇得他再次就醫。如此離奇的事情,實在令人不可置信,老翁送醫緊急治療後,手術卻不盡理想,醫師發現,病患整條右腿動脈已遭血栓栓塞,搶救後還是殘留許多血栓於腿內,花了5天時間,只打通一根血管,還有2根必須捨棄,最終還是面臨截肢。足部疼痛、行走困難 恐是下肢動脈硬化醫師表示,老翁的狀況相當特殊,因為大部分被毒蛇咬傷,只要及時處理,頂多有局部症狀,極少患者會因此出現血液凝固的情形。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個案的右腿本身存在動脈硬化問題,加上毒液引起血液凝固,最終使右腿動脈系統廣泛血栓,才造成此遺憾。事實上,此狀況正暗示「下肢動脈硬化」潛藏的危機,醫師提醒,若足部感覺異常疼痛、行走困難,這就是前期表現;而如果腳突然感到灼熱、刺痛、麻木等,很可能是神經缺血病變的徵兆,兩者都屬於不正常現象,應儘速就醫。

別再當夜貓子!研究:熬夜恐增糖尿病風險

別再當夜貓子!研究:熬夜恐增糖尿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對許多人來說,夜晚才是一天的開始,不管是熬夜趕工、打電動,還是與愛人情話綿綿到天亮,所謂「越夜越美麗」,已成為現代人「晚睡晚起」的代名詞。不過,韓國一項研究發現,其實熬夜就像慢性自殺,不只傷身,還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韓國研究人員調查1600名中年男女的生活作息,發現其中95人習慣熬夜、480人是早睡早起,其他人則介於兩者之間,經數據顯示,有熬夜習慣的人,體脂肪比例及血脂都比生活作息正常者高,且肌肉量也比其他人來得更少。熬夜易使男性血糖上升 女性腹部肥胖一般人都知道,熬夜可能出現肥胖、長痘,體力變差等現象,而這項研究將男女熬夜後,可能造成的危害分別整理,發現有熬夜習慣的男性,與早睡早起的男性相比,前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較高;而習慣熬夜的女性,脂肪量也比作息正常的女性來得多。專家表示,由於有熬夜習慣的人,通常會搭配久坐、抽菸、吃宵夜等行為,因此罹患糖尿病及肌肉衰退的風險,就會比一般人高。事實上,熬夜對人體無疑是有害的,男性若不想增加糖尿病風險、女性不想腹部肥胖,還是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否則現在享受夜晚,恐怕之後只會「越夜越沒力」!

2食物+3大招 教你輕鬆消水腫

2食物+3大招 教你輕鬆消水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最近螢幕上,有些女明星公開自己的「消水腫」方法,使得市面上飲品戰爭多了紅豆水,並瞬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商品。但是水腫問題靠紅豆水真的能解決嗎?常常有人說「連喝水都會胖!」,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大多數女孩都曾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睡前多喝了杯水,隔天早上睡醒發現自己臉有水腫現象,這個時候,其實只要先瞭解自己水腫的原因,就可以迎刃而解。對於臉部浮腫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前晚喝太多水,或是飲食過於「重鹹」,尤其是有吃宵夜習慣的人,因攝取太多鹽分,導致鈉離子過高,因此體內需大量水分中和,就容易使水分滯留在體內,早上起床後的水腫現象,會因為身體開始活動而讓水分排掉,因此一整天下來,可以發現臉部水腫消退,但反而是因工作久坐、久站的關係,使得下肢出現水腫狀況。如何能讓水份不在體內滯留呢?台大醫師朱家緯提供一些方法可達到改善:1) 少吃鹽,鈉含量高的食物,容易體內累積過多水分,不易代謝,例如加工食品罐頭、醃製食物、蜜餞、泡麵、番茄汁、電解水等。2) 少碰甜飲,含糖飲料是導致下半身水腫的元凶,所以易下半身肥胖的女性最好少吃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如蛋糕、手搖飲料等。3) 適時運動,平時只要有時間最好起來走動,增加下半身的循環代謝,以免長時間固定不動,造成下半身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腫。另外,除了紅豆水與薏仁可改善水腫問題外,還有其他天然食物可以讓身體循環變好,例如蘋果與木瓜。蘋果擁有水溶性纖維質果膠,可改善便秘,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餘鹽分,而所含的蘋果酸可代謝熱量。而木瓜裡的蛋白分解酵素可幫助分解蛋白質。且可適量攝取鉀離子食物,如香蕉、海藻類等,除了可獲取營養也能有飽足感。朱醫師也提醒,攝取營養不能單一,均衡飲食才不會讓身體機能失衡。

配戴假牙有撇步 助維護口腔健康

配戴假牙有撇步 助維護口腔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缺牙多顆者的假牙贗復已是重要的課題,許多老年人因年紀增加,口腔中牙齒的喪失數目也越來越多,必須要配戴活動假牙來幫助進食及改善咀嚼等功能,所以,正確的假牙佩戴方式及清潔保養相關知識,對於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維持,更加彰顯重要。假牙可分為局部及全口活動2種新營醫院牙科張祥源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活動假牙可分為局部活動假牙,以及全口活動假牙2種,局部活動假牙因口腔中有部分的健康牙齒,可提供做為支柱使用,故會有金屬支架及金屬鈎的設計,方便假牙的固定及取出。全口活動假牙則因牙齒喪失,以上下顎的組織及黏膜相接觸來佩戴全口活動假牙,活動假牙之主要功能為重建咬合、恢復咀嚼功能及幫助發音並改善顏面外觀,增加自信與提升生活品質。配戴假牙初期易有噁心、口腔潰爛問題佩戴活動假牙時,須順著假牙的配戴方向,以手指平穩的將假牙配戴至定位,不然容易造成支柱牙齒及軟組織受傷,或假牙容易鬆脫、斷裂等意外發生,除此之外,配戴活動假牙也需花時間學習與適應,因為有部分人於佩戴初期,口內會有異物感,容易噁心、嘔吐等情況出現;有些人則因軟組織受力過大,或假牙邊緣過長,而造成潰瘍疼痛等情形發生。所以,回診時需請醫師就使用有問題的部位做適當調整,另發生口腔潰瘍時,除了進食或外出外,暫時減少配戴時間,並塗抹口內膏於潰瘍部位,可減輕疼痛症狀及有助於傷口的癒合。每年定期1~2次回診 防假牙變鬆、不貼合戴假牙時,除了佩戴方向要多留意外,也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與清潔習慣,張祥源醫師表示,每日一定要養成刷牙的習慣,以免牙菌斑及牙結石的形成,活動假牙則以清水及軟毛牙刷輕輕刷洗乾淨,放置在清水或浸泡在含有假牙清潔錠的藥水中,隔日,需將口內的真牙及假牙洗淨後,再行佩戴。建議每年1~2次回門診追蹤及調整,局部活動假牙因每天的配戴,金屬鈎可能變鬆;全口活動假牙,可能因長期配戴變得鬆動或不貼合,可請醫師做適當的處置及評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