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美顏5重點 營養師教你美白、抗痘這樣吃

美顏5重點 營養師教你美白、抗痘這樣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愛美是每個女人的天性,除了平日勤勞保養皮膚之外,用飲食的方式也能獲得健康好膚質。大千綜合醫院黃世男營養師表示,不少人常購買許多瓶瓶罐罐做保養,卻忽略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讓美麗僅做了表面而未能從內在自然散發,因此特別列出5大美顏重點食物提供給民眾參考。1) 抗氧化/自由基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副產品,過多的自由基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可多食用含維生素C,如甜椒、奇異果等,維生素A,如番茄、甜柿等食物,能夠抗氧化並強化免疫系統。另外,像豆腐富含大豆卵磷脂,可避免細胞過早老化,或是含W-3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鮭魚,除了能保護心血管之外,還可讓細胞免於自由基的傷害。2) 美白/想減少黑色素的形成,就應減少如柑橘類的水果、白蘿蔔、菠菜、萵苣、韭菜等蔬菜以及油炸類、加工食品等容易增加黑色素生成的食物。此外營養師表示,光敏感類的蔬菜水果本身仍有其特定的營養成分,只要不過度食用就不會造成黑色素形成的困擾。3) 抗痘/青春痘生成的原因有內分泌失調、皮脂分泌過多等因素,因此可以補充含維生素A的魚甘油、南瓜、綠葉蔬菜等食材來降低皮脂分泌,或是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及亞麻仁油,幫助調節內分泌還可消炎。如果想減緩隨著青春痘一起出現的發炎現象,則可選擇牡蠣、蝦、豬肉、南瓜子等含鋅量較高的食物。4) 打擊黑眼圈/想要消除黑眼圈,擁有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可食用含有GABA的南瓜、小黃瓜、泡菜、糙米等天然的鎮靜劑,或是含鈣食物,如小魚乾、芝麻,有助於安定情緒、幫助入睡。另外,富含色胺酸的小米及黃豆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減緩神經活動、讓人放鬆並引發睡意。5) 促進排便/要讓肌膚健康自然無暗沉,排除體內的毒素非常重要,可多吃含有膳食纖維的全穀根莖類或蔬菜水果,刺激腸道蠕動,加速糞便和毒物的排出,讓身體每天自然做環保。想要擁有美麗健康的肌膚,除了均衡的飲食之外,維持規律的運動和保持愉悅的心情,是青春活力的不二法則。

狂吃優格預防便秘 當心腸內好菌死光光

狂吃優格預防便秘 當心腸內好菌死光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過早餐後,就算沒有便意,也要去上個廁所,目的是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很多人把便秘當成小事,不以為意;然而,如果排便不良,原本應該排出的廢物,就會積在體內。這些廢物會產生毒素,被腸壁中循環的血液吸收。這些應該排出體外的東西,對身體自然有不好的影響。這些毒素會在體內循環,造成血管收縮,導致末梢血管的循環惡化,手腳的皮膚都會變得乾巴巴,臉上也會長東西,肌膚變得粗糙。血流惡化,代謝也會跟著惡化,糖分和蛋白質無法分解,充分轉化為能量,反而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造成肥胖。早上總是手忙腳亂的人,要注意了。為了趕上班,沒有時間好好吃早飯,造成交感神經過度作用,不能放鬆,就沒有便意。因此,首要之務,就是早點起床,確保自己有充裕的時間上廁所。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吃飯八分飽就好了。吃得太多,胃被撐得很漲,造成交感神經過度作用,血流也會跟著惡化。花30分鐘吃早餐,可以讓副交感神經進入主導狀態,促進腸子蠕動,此時就去上廁所吧。花點時間坐在馬桶上,身體和心情都放鬆,給副交感神經作用的時間。一開始可能上不出來,但即使只能坐五分鐘,也沒有關係,養成每天坐馬桶的習慣後,就會漸漸能夠順利排便。腸子蠕動需要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為了能從容度過如廁的時間,可以看看書和報紙。難度較高的書,需要花力氣閱讀,至於讓人心慌意亂的內容,也不太適合;雜誌或攝影集,可以隨意翻翻、輕鬆閱讀,有助於刺激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我現在的身體,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會想上廁所。這是因為到了醫院就開始忙碌,沒有上廁所的時間。手術一旦開始,幾個小時都上不了廁所。人類全神貫注時,交感神經持續作用,不覺得餓,也不想上廁所,就算身體真的需要上廁所,也會忍耐,真的不是件好事。只要能夠養成習慣,就算不在早上排便,也沒有關係。不過,晚上和白天,都可能會有各種狀況和行程,不太容易抽出時間好好的上廁所,所以我還是建議利用早上的時間。就我來說,經常有急診病患,也是會用到早晨時間,但一年大概只有一次。選擇沒有人打擾的時候,作為一日的「如廁專屬時間」吧。有利排便順暢的飲食吃蔬菜對排便順暢很有幫助。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加便量,同時也讓糞便比較柔軟。不吃蔬菜,只吃脂肪和肉類,對於排便有害無利。腸中存在著腸內細菌,它們在排便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過多或是過少,都是問題。肺炎患者所服用的處方中,含有殺死肺炎病菌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也會一併殺死腸內細菌,經常造成排便惡化的問題。此時,就可以透過吃優格來改善情況。不過,注意別食用過量。原本腸內細菌就充足、通便順暢的人,吃太多的優格,腸內細菌增加,反而會帶來不良影響。主要是因為優格中有很多比菲德氏菌,腸內自然存在的細菌無法與比菲德氏菌共生,可能會死掉。難得自然存在體內的東西被殺死的話,就會變成得要經常吃優格,保持腸道內的益菌數量,若不經常吃優格,身體就會不舒服。在歐洲,優格屬於有一千年以上食用歷史的食品,適度攝取對身體有益。(本文摘自/甦活力:調節自律神經,血管有彈性的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乾布摩擦腳底 改善浮腫疲勞、手腳冰冷

乾布摩擦腳底 改善浮腫疲勞、手腳冰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內臟的反射區都集中在腳底。腳底和腳趾頭之間有許多穴道,只要做乾布摩擦來刺激這些地方,就有助於溫熱腳趾頭。此外,如果每天持續在這些地方做乾布摩擦,給予刺激的話,內臟就會活化,血液循環和代謝也會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全身冰冷」、「浮腫」、「疲勞」等全身的不適症狀。1)將毛巾對摺用腳底勾住,兩手握住毛巾左右滑動,摩搓整個腳底10次。換腳以同樣的方式進行。2)將毛巾勾在1根腳趾頭上,握住毛巾的兩端滑動,摩搓腳趾的兩側。每1根腳趾各摩搓5次。換腳以同樣的方式進行。3)摩搓整個腳背。換腳以同樣的方式進行。4)在毛巾的中央打個結,把全身的體重壓在這個結上,就可以刺激到整個腳底。換腳以同樣的方式進行。Point)將毛巾打個結/在毛巾的中央打個結,給身體適度的刺激。(本文摘自/真的好神奇!乾布摩擦體操/天下雜誌出版)

防便秘快吃!6種水果幫助腸道通暢

防便秘快吃!6種水果幫助腸道通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多數人都曾有過便秘的經驗,一天沒有排便就會覺得全身不舒服,若長期如此,還可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想預防腸癌,首先就從遠離便秘開始;專家強調,飲食均衡,充足的水分,並多攝取纖維質,能有效預防便秘,為此,《優活》特整理出6大富含纖維、方便取得且有助通便的水果。火龍果富含維生素 奇異果膳食纖維滿分營養師也表示,想要避免便秘上身,除了均衡攝取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外,民眾可多補充富含有天然膳食纖維與酵素的水果,包括火龍果、奇異果等6大防便秘水果,正面迎戰便秘魔王!1) 火龍果/除了擁有豐富的纖維、果膠外,更含有豐富的維生A、C、B1、B2及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潤腸通便,只是,這種天然色素的水果,會使得排泄物變色,所以,民眾若是吃火龍果露出現紅色的排泄物時,不要過於緊張,這屬於正常現象。2) 奇異果/奇異果的膳食纖維擁有極高的保水能力及黏稠性,可軟化、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等作用,而且獨特的奇異果酵素能幫助蛋白質消化與吸收,增進胃部排空,加速消化道蠕動。3) 鳳梨/含有大部分人體中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能有效幫助消化吸收,此外,鳳梨中的鳳梨酵素,能有效分解食物蛋白質,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4) 藍莓/藍莓富含纖維素,可改善便秘問題,且營素中的維他命、鈉、銅和果糖,則可增進胃腸的消化能力。5) 橘子/因為橘子果肉很軟、纖維很細緻,不會難消化,若能通通吃下肚,就能攝取到更多的纖維素、幫助通便。6) 蘋果/蘋果果肉有非常多好處,但果皮的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其中含有豐富的纖維質,是幫助消化、促進排便主要因素。

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退休後的生活,常常讓許多老年人覺得頓時失去重心,生活變得無聊乏味,甚至感到孤獨,當心心智衰退快速、憂鬱症也因此找上門;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感到最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了20%。憂鬱、孤獨 都會加速心智衰退這份研究來自八千三百多名65歲以上的美國人,受測者在1998至2010年之間,每兩年就接受一次評估。其中,17%的人在研究開始時表示感到孤單,而在這些感到孤單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患有憂鬱症。研究發現,相較於滿意自己社交網絡和連結的人,感到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不感到孤單的人快了20%。另外,研究開始時,感到憂鬱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也較快。Nancy Donovan 博士表示,在這12年當中,即使只是一或兩個憂鬱症狀,也與認知功能衰退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孤獨感。雖然孤獨感和憂鬱症呈現緊密相關,然而孤獨感本身可能就影響了認知功能。不喜與人互動者 易產生孤獨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胡維恆指出,孤獨的人通常較少身體與心智活動,而覺得孤獨的人本來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憂鬱的症狀中本來就有負向思考、自責、注意力降低、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等症狀,孤獨可能是憂鬱造成,如果漠視或當作老化來看待,則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孤獨可能是因為原來的個性,本就不喜歡與人互動,也可能是人際上與人不睦或位居高位、退休後不習慣較為單純的生活模式,因此相對容易產生孤獨感。多參與家庭聚會、志工活動由於與人的互動少,各項心智刺激就變少,因此,可設法增加更多與人的互動機會,例如晚輩多和他講電話、和老同學或朋友碰面、舉辦家庭聚會、參加志工活動、去區民活動中心下下棋,甚至是利用平板上網打打麻將等,特別是家中晚輩對年長者的鼓勵,及設法提高生活品質,透過積極活動讓他們來改善持續性的憂鬱和降低孤獨感。

國外買無檳榔 他出差順勢終結20年紅唇人生

國外買無檳榔 他出差順勢終結20年紅唇人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據統計大約100個口腔癌病人中,就有88個人有吃檳榔的習慣;36歲的詹男,已有20年的檳榔史,從一開始的每天1~2顆,到現在幾乎一天要吃掉3包(45顆),卻因為已經上癮無法戒除,所幸公司外派出國半個月,才讓他下定決心戒除吃檳榔的習慣。吃檳榔過量 興奮、發抖恐致精神病詹男在去年因公被外派到國外廠區半個月,沒有可以購買檳榔的場所下,讓詹男非常難受,看到同仁沒有吃檳榔也能安然自在,讓他下定決心要開始戒除吃檳榔的習慣。回國後參加童綜合醫院的戒檳班,直到最近終於成功戒除吃檳榔的習慣,總共花了近6個月的時間,現在有朋友請吃檳榔,也能夠克制地拒絕。家庭醫學科劉曼莉醫師表示,吃檳榔過量,會產生中毒症狀,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抖、走路不穩、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致急性精神病,包括聽幻、自我膨脹、被迫狂想等。牙齒變黑、動搖 當心傷及黏膜成口腔癌而一般常見嚼食檳榔的危害,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因為檳榔果(菁仔)中有檳榔鹼與檳榔素成分,都有致癌性,並且市售檳榔內又添加了石灰、荖花、荖藤都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當這些化學物質在口腔中咀嚼時,會釋出高鹼破壞口腔黏膜細胞,造成表皮細胞發生增生與變異現象而出現口腔癌。童綜合醫院呼籲民眾,雖然戒除檳榔癮很不容易且痛苦,但是為了自己健康與家人幸福著想,尋求醫院專業醫護人員的協助,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戒除檳榔癮。

狂飲8瓶啤酒 27歲男心肌梗塞險奪命

狂飲8瓶啤酒 27歲男心肌梗塞險奪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現代人聚會應酬,免不了喝上幾杯交際,不過酒精助興還是得節制,不小心多灌幾瓶,可能就會賠上性命!中國一名27歲男子,近日參加朋友聚會,歡樂氣氛下一口氣就喝了8瓶啤酒,隔天出現胸悶、全身無力等症狀,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所幸及時搶救,才脫離險境。壓力大+愛熬夜 心肌梗塞年輕化外出應酬不免黃湯下肚,小酌幾杯還好,但一連串喝好幾瓶,就得「冷靜」一下。據了解,這名27歲男子,平常就有熬夜、抽菸、喝酒等習慣,消夜更是他每晚的精神伴侶;近日與朋友聚會,灌完8瓶啤酒後就感到身體不適,原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隔天竟然胸悶、氣虛、無力通通來,只好到醫院檢查。當地醫師表示,從心電圖就可看出,病患有心肌梗塞的問題,進一步診斷發現,患者血液異常,其中主要供血的血管遭血栓堵塞,緊急治療後,才使血流恢復正常、解決胸悶,將男子從鬼門關前救回。錯過黃金治療期 恐心臟衰竭事實上,近來心肌梗塞年齡層已下降、並有年輕化趨勢,醫師說明,由於青壯年族群精神壓力大、熬夜、飲食不正常,加上運動量少、有抽菸酗酒等習慣,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且多數人認為沒有遺傳病史,就忽略此問題,其實一旦身體某條血管堵塞,無法將血供至心臟,短短幾十分鐘到一小時內,就可能導致心臟停止、威脅生命。許多人感到胸悶、不舒服,常覺得忍一下就沒事,其實這很容易會「忍」出毛病;因此醫師提醒,一旦發現血壓、體重突然上升,感到暈眩、心悸等,都是心肌梗塞前兆,千萬不可大意;若錯過發病後12小時的黃金治療期,造成心肌受損、壞死,很容易心臟衰竭,應謹慎小心。

手術還要挑「好」日子?老婦延誤就醫差點截肢

手術還要挑「好」日子?老婦延誤就醫差點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一般人若知道自己身體出狀況,必須透過手術治療,一定趕緊處理,不敢拖延;不過中國這名72歲老太太,因右腿動脈硬化、靜脈血栓,導致腿無力走動,原本應該儘速動刀,但卻堅持看農民曆才肯出門,一拖再拖後,害她差點失去一條腿。動脈硬化+靜脈血栓 晚一天就截肢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許多人來說,農民曆就像生活指標,落髮、嫁娶、遷居,全部都要看到「宜」字才肯執行,不過老太太這次的堅持卻讓旁人心驚膽顫。當地醫師說,她因為右腿出現動脈硬化,加上靜脈血栓,比左腿整整腫上一圈、甚至發黑,連行動都有困難,而這疼痛指數與生小孩相同,竟然還可忍上8日,晚一天就要截肢。家人表示,老太太看農民曆上寫這幾天「不宜外出、不宜手術」,堅持要等「可以出門」才進行治療,所幸急救順利,才讓她脫困,卻也因為固執的個性差點賠上一條腿,實在有驚無險。血栓好發65歲以上 走不動、腿痠是前兆醫師提醒,血管栓塞易發生在65歲以上,起初症狀是「走不動」,大約走上500公尺腳就會痠,接著能走的路程會越來越短;許多人以為是年紀大,身體老化而忽略,但其實是血栓造成,若持續1到2年情況都沒改善,就要去醫院治療,千萬別拖延就醫時間而釀成大患。

打呼會變笨?研究:兒童有睡眠障礙 學業表現差

打呼會變笨?研究:兒童有睡眠障礙 學業表現差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編譯)與他人共枕,最怕聽見鼾聲,如雷貫耳的打呼,叫人難以入眠;不過這多半出現在成人的狀況,若發生在兒童睡覺時,不只造成健康問題,連學習狀況都有影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小孩有鼾聲或呼吸道問題,很可能阻礙在校表現,連課業都會亮起紅燈。夜間睡不好 課業平均低1成打呼、磨牙、夢遊,易影響睡眠品質,入睡時間長短、淺層睡眠,都可能引起睡眠障礙。事實上,不只成人有睡眠問題,兒童也會發生夜間打呼的情況,恐導致白天注意不集中、影響工作等意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夜晚睡「不安穩」的小孩,在學習各方面,都比他人低落。這項研究分析12個國家,550名平均在5至17歲兒童的睡眠狀況,例如:慣性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等,並與學生在校的成績合併參考;發現有睡眠障礙的人比正常者成績低12%。其中在藝術、語文方面,平均少了12.3%,數學成績則低13.1%;而理科分數也下滑11.6%。打鼾影響扁桃體 引發慢性病研究人員表示,雖測試中只針對課業成績分析,但其實在其他學習能力上,睡覺時有打呼的兒童,都明顯比睡眠正常者來得差;不只如此,還影響到未來的能力表現。另外,「打鼾」還關係到兒童的扁桃體、腺樣體,若沒有好好治療,很可能發展成慢性病。而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睡眠不良狀態,很容易產生記憶衰退、情緒不穩等現象,還會造成感冒、生病;因此夜晚打呼、鼻塞,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實在不可忽視。 

好餓!研究:孩童睡不飽 易貪吃變胖

好餓!研究:孩童睡不飽 易貪吃變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你有過睡不好又吃不飽的經驗嗎?這感覺往往讓人提不起勁,想多吃又擔心肥胖、多睡卻怕時間不夠用;其實,這一切都跟「睡眠時間」有關,一旦睡飽,吃的東西也會相對減少。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小孩在食物控制上,比睡眠足夠者來得差,且易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從而產生肥胖。大腦發出不滿訊號 要求食物當補償對學齡前兒童來說,一般睡眠時間應以11至12小時為佳,而成年人則是7至8小時,許多人都有睡不飽後,大吃大喝的經驗,但也因此會越吃越餓;英國研究發現,由於睡眠不足會使大腦發出不滿的訊號,彷彿小惡魔般要求自己多吃食物來補償,就這樣,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嗑下更多東西。孩童睡眠不足11小時 恐食慾大增吃不停​研究團隊針對兒童睡眠時間進行研究,針對1008名5歲小孩進行調查,發現睡眠不足11個小時者,與超過的孩童相比,前者食慾遠大於後者,且更容易變胖。對此,研究人員建議,防止孩子發胖的方式,可以從睡眠時間調整,並減少他們看見零嘴餅乾的機率,將這些「食品」藏好,避免激起慾望。而不管是成年人或兒童,睡眠不足都會讓人有「報復心態」,想亂吃東西;因此願降低食慾,最好還是養成良好作息、維持睡眠品質,以免吃下不必要的食物份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