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每天狂灌2公升可樂 25歲男中毒昏迷

每天狂灌2公升可樂 25歲男中毒昏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碳酸飲料對於很多人是無法抵抗的誘惑,但如果不節制,後果可是很嚴重的。中國有一名25歲的青年,把可樂當開水喝,從一開始的2小瓶到後來甚至每天2公升,這種情況持續3、4年之後,體重從原本的50幾公斤攀升到150幾公斤。前段時間,他一如往常暢飲一瓶可樂時,突然休克,送醫急救之後,檢查結果是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當地醫師解釋,病患身材肥胖,本來就屬於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又在不知已患病的情況下,長期飲用含糖飲料,引發酮酸中毒,由於是第二型的糖尿病,加上這次也得到及時的處置,日後之後做好血糖和飲食的控制、按時服藥,就能把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尿多、血壓低、呼吸有水果味 當心中毒糖尿病有分成2型,酮酸中毒是併發症的一種,主要是因為血糖的急遽升高,而引起胰島素嚴重不足,所導致的酸中毒,一開始會有噁心、嘔吐的情況發生,最後會休克、昏迷,比較有辨別性的是呼吸有爛蘋果味、血壓低、尿量多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出現器官衰竭,最後不治死亡。糖尿病預防從飲食、運動、睡眠下手不只是第2型糖友在一定誘因下會發生酮酸中毒,第1型糖友也會發生酮酸中毒,最常見的原因為感染,胰島素治療中斷或不恰當減量、飲食不當、過度勞累等都有可能誘發酮酸中毒。提醒,良好的飲食觀念、規律運動和生活型態仍是糖尿病預防不變的定律。

婦人感冒整整1年 竟是黴菌惹禍

婦人感冒整整1年 竟是黴菌惹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秋老虎的威力驚人,早晚溫差大,頭痛鼻塞你以為只是小感冒嗎?中國有一名婦人在去年秋天重感冒,一開始只買抗生素吃,後來不見成效,到醫院檢查是慢性鼻竇炎,治療後康復,短短半年又復發,而且病情加重影響嗅覺,依照之前的治療也不見起色,轉院後才發現,得到慢性鼻竇炎中的黴菌性鼻竇炎,是因為黴菌感染引起的,一般的抗生素治療無法根治,最好的方法是將黴菌從鼻竇清除乾淨。鼻子是黴菌的溫床 戴口罩防感冒當地醫師解釋,黴菌喜歡溫熱、潮濕的環境,而人的鼻竇內正好可提供這樣的生長環境,使之容易生存、繁殖。引發黴菌性鼻竇炎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果鼻竇本身有創傷,又長期待在衛生品質不高的環境裡,可能直接吸入藏在塵埃裡的黴菌,而發生感染,所以出入灰塵多的地方時應戴口罩,隨時保持空氣的流通。自行服用抗生素 恐加重病情現在很多人感冒後發燒,習慣性服用抗生素。但實際上,濫用抗生素,可因過度抑制細菌造成環境和體內正常的菌群失調,引起繼發性黴菌感染。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而且往往在生病初期誤認為普通感冒,而延誤了病情。潘醫生提醒,鼻竇炎和感冒有所不同,前者除了鼻塞流涕,通常還會出現眼眶附近或鼻子兩側有疼痛的症狀,一旦出現應迅速去耳鼻喉科就診。

青壯年也動作卡卡?小心職場陷入「僵」局

青壯年也動作卡卡?小心職場陷入「僵」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坐太久,站起身活動兩下,卻發現動作卡卡,甚至出現下背部位疼痛?你很可能被「僵直性脊椎炎」上了身!僵直性脊椎炎常見症狀有「一僵、二痛、三不動」,好發於正值青壯年的男性,不僅行動力受限,就連職場也可能跟著陷入「僵」局。榮總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蔡長祐醫師表示,病友們可透過「生物製劑看診五問」與相關科醫師討論,提早並積極進行治療。上班、升遷都輪不到我?僵直性脊椎炎病友職場拉警報!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免疫疾病,好發於20-40歲青壯年男性。研究統計,有16%僵直性脊椎炎病友曾因病曠職;更有20%成病友工作權益因此受影響。病友若未能穩定控制病情,可能導致脊椎沾粘、影響行動力;且因病友正值青壯年,疾病狀況也可能連帶影響職場表現。「生物製劑看診五問」 助病友更了解安全用藥選擇蔡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初期會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藥物,但若是中、重度的病友,則建議可使用生物製劑來治療,可以抑制體內發炎物質,延緩關節損害,避免活動受限。他也建議病友可依以下「生物製劑看診五問」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並呼籲病友考量施打頻率與藥物代謝速度的一體兩面性,且應注重用藥的副作用及長期使用率,才能兼顧安全性與治療效果。1)問療效: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如何?2)問選擇:有哪些生物製劑可以選擇?3)問副作用:生物製劑治療有哪些副作用?4)問長期效果:長期使用生物製劑依舊可以維持療效嗎?5)問健保: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健保有給付嗎?可以給付多久?培養面對疾病正確心態 積極治療不卡關蔡醫師說,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年紀輕,有時不能接受疾病或想避免承認疾病,就逃避就診、不參加衛教活動。日前有基金會打破傳統的衛教講座形式,舉辦時下風靡年輕人的「密室逃脫遊戲」,將衛教資訊融入於遊戲關卡中,寓教於樂、深受病友好評。本月12日為世界關節炎日,基金會也推出形式創新的「僵直性脊椎炎抗痛大作戰」漫畫與動畫,讓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化身為漫畫中的超級英雄,一步步克服難關,也鼓勵病友積極治療不放棄,找回自己的生活品質,免於陷入職場僵局。「僵直性脊椎炎抗痛大作戰」: http://asfighting.tw/

復健不孤單!團體治療 恢復速度快3個月

復健不孤單!團體治療 恢復速度快3個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大部分民眾對於復健的印象都是單調又無趣,每天重複做著一樣的動作,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像以前一樣動作自如,甚至因此常常偷懶,導致復健不見效果,亞東醫院發展團體治療,讓病人不再孤單做復健,也大大提升患者的出席率。不再只是跟機器互動 分組治療更有趣52歲的趙先生,去年因為中風住進加護病房,驚險撿回一命的他,積極參加團體復健,經過1年多的努力,現在已經可以自己開車、搭捷運,他表示,過去自己一個人復健很孤單,現在多了許多戰友,讓復健之路有了動力。亞東醫院推動團體復健,復健科醫師邱正民表示,此方式打破以往復健給人痛苦單調的刻板印象,治療方式包含花園療育、分級活動、同儕支持、快樂復健等核心概念,藉由多元活潑、富涵趣味性的團體運動治療,達到復健的成效,跟一般復健僅與機器互動的復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團體復健也會依照安全性及病人年紀做分組,再由治療師指導6至8位患者,進行團體牽拉、肌力訓練、平衡訓練及動作技巧的控制,如球類運動、舞蹈等;分組的方式也讓每組患者能力相當,可以互相較勁,讓復健多了趣味。丟掉拐杖 7成病人可自行上下樓梯參與團體復健治療的患者大多為中風、癌症或是動完大手術,治療結束後的重症病人,復健的目標是幫助他們重返日常生活功能,及增加動作的技巧性;且根據臨床實測發現,參與團體復健的病人,平均恢復速度較傳統復健者快3個月。這些過去曾經需要坐輪椅拿柺杖的患者,在接受有效密集運動訓練後,大約有70%可獨立上下樓梯,50%自行坐捷運,還有20%可重回工作崗位,甚至重新找回以往對運動的熱忱,最重要的是,患者在動作學習過程中,可透過病友之間的互動,彼此鼓勵及加強自信,增加社交技巧及問題解決的能力,使其能更容易重返職場或日常生活。

防骨鬆!飯後2小時及睡前 補鈣最有效

防骨鬆!飯後2小時及睡前 補鈣最有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患者在沒有發生骨折以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然而其目前已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2大重要流行病,且根據研究顯示,除了女性外,男性骨質疏鬆患者也有增加趨勢,並呈現年輕化的現象,藥師建議,預防骨鬆的方法,除了維持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外,在對的時間補充營養補給品同樣重要。9成國人鈣、D不足 30歲起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症被稱為「沉靜的疾病」,往往在骨折前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有局部遍佈全身的腰酸背痛、身高明顯變矮以及脊椎或關節變形等症狀時,就是骨質疏鬆所發出的警訊!台灣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除了不正常飲食習慣外,熬夜、不當減重都是影響骨質提早流失的重要因素。骨質疏鬆症最新調查顯示,9成國人有維生素D與鈣質攝取不足狀況,人體從30歲開始骨質流失加速,罹患骨質疏鬆症機率更高!專家指出,若能趁年輕儲存骨本,透過足量鈣質攝取、蛋白質與維生素D,加上適度且有效的運動,可減緩骨質流失。骨鬆年輕化 男性也無可避免此外,研究顯示,骨質疏鬆症已非女性專屬疾病,男性患者也有增加並年輕化的現象,骨骼保健已是全民皆應重視的健康議題!專業藥師提醒,預防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正規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避免熬夜、刺激性食物,並多到戶外走動、養成運動習慣;同時透過營養補給品補充足夠的維他命D及鈣質,最佳補鈣時機為餐前1小時、飯後2小時以及睡前,且需避免和菠菜、空心菜等草酸過高食物一同食用。除了補充維他命D及鈣外,骨質疏鬆也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開始,適度補充維他命C可幫助關節及軟骨修復,藥師提醒,關節保健食品鈉離子含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小心服用。

陽痿不舉別灰心 放置支架助重振雄風

陽痿不舉別灰心 放置支架助重振雄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陽痿或不舉困擾的男性,往往羞於啟齒,常常私下購買不明來路的壯陽藥物,或是求助於偏方,花了大筆金錢,還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但醫師提醒,有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可別因此放棄治療,近來發現放置塗藥支架助改善不舉問題! 勃起功能障礙  恐是慢性疾病警訊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泌尿部張宏江醫師表示,男人老化過程,自然會有勃起功能逐漸衰退,但若是發生提早或是快速減退,就要考慮是不是有慢性疾病存在。據一項在2004年對台灣男性所作的調查顯示,糖尿病有36.1%,高血壓有28.3%,心血管疾病有23.3%,患有勃起功能障礙。可見,勃起功能障礙的診斷病因,也可以幫男性朋友發掘出潛在的內科慢性疾病。張醫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在過去是以性心理治療為主,到了80年代更有醫師提出陰莖海綿體注射血管擴張劑,有效率高達8成,但缺點是注射疼痛及可能會產生陰莖海綿體纖維化的副作用。而近年來,動脈性的勃起功能障礙可先使用威而鋼、樂威壯、犀利士;一旦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採用介入性血管操作,是以血管擴張成型術將狹窄的內會陰動脈撐開,置放支架,使動脈恢復及維持灌流,助恢復勃起功能。

近4成乳癌可預防 健康生活型態是關鍵

近4成乳癌可預防 健康生活型態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到10月國際乳癌防治月,世界各地便染上一片粉色的氛圍,不少國內外知名人士也紛紛響應在胸前別起了粉紅絲帶,宣示對抗乳癌之決心。而癌症防治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美國癌症研究所指出,高達38%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女性們應該從年輕時遠離菸、酒等危險因子,飲食均衡,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適時釋放身心壓力。初經早、停經晚  皆是危險因子而乳癌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可改變的,先天的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的即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而這些後天的危險因子是婦女可藉由自身行為改變的。乳房攝影 早期癌症無所遁形國民健康署指出,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有效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為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篩檢工具,分析最新癌症登記數據也顯示,篩檢發現的早期乳癌個案高達85%,較臨床發現的高出3成!而早期乳癌治癒率達9成以上,故婦女只要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治療、定期追蹤,其實乳癌並不可怕。另最新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乳癌終生累積發生風險高達7.5%,位居女性癌症首位,這表示約每13位女性即有1位,終其一生會罹患乳癌。時值十月國際乳癌防治月,國健署提醒,每一位婦女朋友都要記得粉色絲帶的乳癌防治宗旨「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遠離菸、酒等危險因子,飲食均衡,規律運動,是預防乳癌的不二法門,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美麗自信的源頭,有異狀者則切勿諱疾忌醫,才能真正放下對乳癌的恐懼。

換季皮膚乾癢大爆發 中醫調理不再脫屑

換季皮膚乾癢大爆發 中醫調理不再脫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季節交替,是過敏好發的時候,此時許多人的皮膚也開始作怪,皮膚科門診中,10人就有8人是因為季節引發皮膚過敏病患,臺中慈濟醫院中醫皮膚科團隊表示,冬季是中醫皮膚科門診旺季,尤其季節性濕疹與冬季乾癢為大宗。經中醫調體質 重見雙手平滑肌膚每到冬天皮膚科總是大爆滿,臺中慈濟醫院中醫皮膚科莊佳穎醫師指出,有人全身發癢,抓起來又癢又紅,過一下子像風一樣又沒了,西醫叫蕁麻疹,中醫則稱風疹;有些人是以癢、乾表現,稱之為缺脂性皮膚炎,嚴重的會乾到整塊皮膚脫屑,像魚麟翻起來,醫師指出,這些症狀不外乎是生活、飲食、體質與季節變化引起,是可以經內服加外用治癒。像是60歲的林先生已有富貴手十餘年,帶濕的雙手發紅、嚴重脫屑,每當參加開會、聚餐時,雙手皮屑掉滿桌,總讓他非常尷尬,看過風濕免疫科、皮膚科,打針、吃藥、抹乳液,甚至戴著手套睡覺等方法都試遍了,卻還是未能治癒,甚至求神問卜、嘗試偏方,雙手依舊沒有太大的改善。經過中醫師把脈,從調理體質著手,處理好代謝功能,林先生現在不再便秘,睡眠品質好多了,可以一覺到天亮,雙手總算重現多年不見的平滑肌膚,讓他非常開心。少吃辛辣、泡熱水 跟乾癢說掰掰謝淑珍藥師指出,臨床醫師對不同體質給予或是清熱或是滋潤等不同的的處方,經過診斷再量身訂做;針對秋冬季節的乾燥,調整生活與飲食,皮膚科特別門診莊佳穎醫師建議,多吃如白木耳、山藥、秋葵、蓮藕、蓮子、百合、枸杞、大棗,這些食物有潤燥養陰的效果,有助滋潤皮膚黏膜。平時皮膚就容易偏乾燥、發紅、乾裂,口乾舌燥便秘屬火氣大的族群,最好避免麻辣鍋、燒酒雞與當歸雞等偏溫熱、辛燥的食品,也要少吃含酒的料理;秋冬皮膚容易乾癢的族群,不宜太頻繁的泡溫泉、或者洗太熱的水,以免皮膚的油脂被水沖洗走,加重皮膚乾燥。另外呼吸道過敏屬免疫功能不穩定,這類患者容易頭暈、打噴嚏、鼻塞頭脹,建議進入溫差大地方、起床或出門前戴口罩,回家時若不舒服,可吸一些溫暖的水蒸氣,有助緩解呼吸道不適。

3大族群桌上不可少 竟是一杯蔓越莓汁?

3大族群桌上不可少 竟是一杯蔓越莓汁?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提到蔓越莓,在一般民眾印象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泌尿道的保健,其實,蔓越莓除了蘊含特有的初花青素(PACs)可改善泌尿道感染發生以外,當中所富含的其他營養可是遠遠超乎你的想像,特別是以下三類族群更是要知道! 1)愛美女性/抗氧化、抗自由基蔓越莓含有一種能抗自由基的營養素「生物類黃酮」。研究指出,蔓越莓的生物類黃酮含量較高於一般常見的20種蔬果,適量攝取的確能夠幫助對抗體內自由基,此外,蔓越莓內含的多酚類,也是幫助抗氧化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夏子雯營養師建議,愛美的女性想要對抗老化、加強肌膚美白,可適量攝取蔓越莓,若同時配合維生素C的補充,更可說是事半功倍。2)外食族/預防胃幽門螺旋桿菌很多外食族三餐時間不規律,且飲食不均衡,造成胃酸過多,甚至導致胃潰瘍發作。但你一定不知道,蔓越莓特有的初花青素也能夠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附著在胃部。事實上,絕大多數細菌性胃潰瘍的發生,都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夏子雯營養師解釋,當幽門螺旋桿菌長時間附著在胃黏膜上時,就會引發對胃部的傷害。而蔓越莓中的初花青素有抗黏附機制,能夠幫助抑制幽門螺旋桿菌在胃部孳生的機會,預防胃潰瘍發生。3)孕婦/抗發炎、降低泌尿道感染對於身懷六甲的孕婦來說,在懷孕過程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導致黃體激素的改變,使得膀胱尿液滯留的情況比一般人嚴重,因此,泌尿道感染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夏子雯營養師表示,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妨選喝蔓越莓汁,因為蔓越莓含有許多營養物質,不僅可以補充孕媽咪在懷孕期間需要的養分,其中,豐富的初花青素能幫助泌尿道內的細菌排出體外,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會。事實上,蔓越莓即使經過調製處理成為蔓越莓汁後,依然具有蔓越莓天然豐富的健康價值,對於以上更需要補充蔓越莓的族群來說,可說是方便又營養的飲品!專家也建議,每天適量攝取蔓越莓汁(約300至400毫克),幫助養顏養身,雙管齊下! 

腦中風有前兆 發作6小時內應儘速就醫

腦中風有前兆 發作6小時內應儘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腦中風總是來得讓人措手不及。除了有生命危險外,更可怕的是它會造成後遺症,一旦需要用到看護就會造成家人重大的經濟負擔,以往的生活方式也將完全改變。腦中風可分成三種雖然會有「因腦中風而倒下」之類的籠統說法,不過腦中風大致上可分成「腦梗塞」、「腦出血」、「蜘蛛膜下出血」這三種。以往是腦出血的例子占了大多數,但是從1970年代之後,腦梗塞的狀況增加到約六成。所謂的腦梗塞,就是凝固的血塊(血栓)脫落堵住腦部的血管、阻礙血流,使氧氣和營養無法傳送到腦部。如果腦部缺氧過久,腦細胞就會死亡。為了讓因血栓而阻塞的血管恢復暢通,要以投藥的方法讓血栓溶解。在治療藥物方面,目前陸續引進了tPA(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及rt-PA(合成的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等藥效快速的血栓溶解藥。但是,由於tPA和rt-PA等藥物的作用很強,不當使用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等危險,因此有使用上的限制。首先,在發病後三個小時內無法開始治療的情形下,就不能使用此藥物。還有,根據患者的病歷或斷層掃描的結果,也有人是無法使用的。想要使用這些藥物,就必須儘早將患者送到醫院。發病後時限只有6小時腦中風倒下時,發病後的4~6小時內的治療是生死關鍵,也被稱為黃金時間。然而,為了避免留下後遺症,必須在更短時間內迅速接受治療,而且還得考量到治療準備及檢查的時間,所以一定要儘快送到醫院。當家人實際發病時,重點於第一時間呼叫救護車,並且送到急救醫院。腦中風的預兆有手腳麻痺、說話突然口齒不清、舉步困難、不自覺流口水等症狀,因此平常多注意症狀的話,就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本文摘自/日本醫生驚人的健康祕訣/康鑑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