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為什麼升遷的不是你?優異工作表現≠領導力

為什麼升遷的不是你?優異工作表現≠領導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領導者不一樣。」薩曼莎說。「就這樣?」布雷克的語氣流露著幾分疑慮。「是的,布雷克。你的表現一直都很傑出;你個人有很大的貢獻,但是我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證明你可以成為團隊領袖。」「聽起來很不合理,」布雷克不可置信的說。「你認為我表現優異卻又說我升遷無望。」「沒錯。我們的確給過你好評價——不過你少了些什麼。」薩曼莎欲言又止。布雷克靠向桌子,等待她的下一句話,但是她什麼也沒說。他終於忍不住打破沉默,「到底少了什麼?」他想知道——他需要知道。「我實在很難用言語表達,」她猶豫了一會兒說。「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領導者不一樣。」 「 「你可以告訴我領導者哪裡不一樣嗎?」布雷克問。 「我不確定該怎麼形容,但是當我看到的時候就會知道了。」薩曼莎聽起來有點不確定。「薩曼莎,你是在告訴我,我永遠沒機會升遷嗎?」布雷克甚至不確定自己想聽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領導所需要的,遠遠超過個人優異的工作表現。領導者不一樣。「不是的,布雷克。但是,領導所需要的,遠超過個人優異的工作表現……你就是表現的不像領導者。」她帶著真心想要幫助的語氣說。「我要怎麼表現得像領導者?」布雷克開始表現出他的挫折。「領導者不一樣。」「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布雷等著聽薩曼莎說的每一個字,但是薩曼莎似乎沒有其他的話要說。布雷克決定問最後一個問題:「你有任何建議要跟我說嗎?」「你必須自己找出答案。你認識很多領導者,為什麼不找其中的人談談,看看他們能幫你什麼忙?」薩曼莎對她自己的答案也不全然滿意,但是她希望布雷克可以聽取她的建議。他的確很有潛力成為領導者。布雷克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腦中一直重播過去五年他在戴納斯塔工作的情景。他感覺到自己彷彿已經從一輛快速啟動(也許是史上最快速)的列車下車。在剛進公司的第一年,他幾乎曾經獨力一人拯救過這家公司。但從那時候開始,他在公司裡經歷過三次職位異動,並且有兩次跟主管職擦身而過。他明明才二十八歲,卻感覺自己老得多。他累了,他卡住了,他現在必須告訴梅根他的狀況。 當布雷克把車子開進車道的時候,他心想,真希望我沒有這麼大一筆房貸要付,這樣這次的升遷和加薪就似乎不這麼重要了。他也希望梅根現在有好心情,也許她今天有小睡一下。當他踏進家門的時候,九個月大的兒子克林特正在尖叫。他們都睡得不多,而且梅根看起來不像有睡過午覺的樣子。「你還好嗎?」布雷克問,他努力的擠出笑容。「還好,」梅根說,「我累了。」她一邊說,一邊走到明亮處。「你在哭嗎?」他問。「哭了一下。」「為什麼?」 「醫生打電話來???????——」她話說到一半就停住。「然後呢?」布雷克追問。「我懷孕了!」梅根突然大哭起來。「太棒了!」布雷克有點激動的說。「太棒了?你從來都不在家,我們都睡眠不足,而且我們幾乎快要付不起帳單了。再生一個孩子有什麼好棒的?」「幾乎快要付不起帳單」這句話,就像一隻箭射穿布雷克的心臟。雖然傷得很深,他還是決定把它放下。「聽著,」他說。「再生一個孩子是天大的禮物!我們總有一天會睡飽,而且我總有一天會賺更多的錢。至於我總是不在家的那部分,我也會繼續努力改進。」他暫停了一下,然後說,「我很感謝我們快要有另一個孩子了,我們一直說要再生一個的。」「我們是打算晚一點再生的。」她啜泣著。「沒問題的。」布雷克緊緊抱住梅根。當她停止哭泣,他告訴她:「你去躺一會兒,小睡一下。我會照顧克林特,並且準備點吃的。我一個小時之後再叫醒你。」「謝謝你!」當梅根拖著腳步走向臥房,這是她唯一能說的。一場小睡是布雷克在那個當下可以送給梅根最好的禮物。一小時之後,情況改善了許多,或至少感覺上是如此。克林特看起來很開心,梅根得到一些休息與紓解,而布雷克則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嗯,好吧,正確的說法是他把冷凍的披薩弄熱了。當梅根回到廚房,她說:「我很抱歉剛才太情緒化了。你說的沒錯,我們的確想再生一個,而沒有所謂最好的時機。」她笑了,「還有,睡眠不足造成的壓力,讓每件事情看起來都比實際的狀況嚴重。」「我就知道,」布雷克補充。「一定會很棒!也許會有點辛苦,但一切都會很好的。」梅根一向喜歡布雷克的樂觀。 「今天工作如何?」梅根問。「嗯……」布雷克實在不想提起工作的事,此刻似乎是個很糟糕的時機。「很好。」他說。「喔——喔,」梅根說。布雷克是個不擅於說謊的人。「你還有工作,是吧?」 「當然。為什麼你會以為我沒工作了?」布雷克的確很感謝他仍然有個工作,這也許可以讓接下來的部分變得簡單一點。 「我當然有工作,只是沒有得到升遷。」他用一副就事論事的口氣回應。「抱歉,親愛的。」梅根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他們怎麼說?」「我工作表現很好……」「是的,但是?」「但是領導者不一樣。」「這是什麼意思?」梅根問。「我真的不知道。到現在我才只有兩個小時去想這件事。我想他們是在告訴我,我不是領導者。」「你以前一直都是。」梅根直覺得為布雷克辯護。「是的,我知道。但是戴納斯塔似乎對領導有不同的標準,我正嘗試要弄明白。」「你打算怎麼做?」「三件事,」布雷克說。「繼續努力工作,繼續進步成長,以及打電話給黛比.布魯斯特。」「這些事就交給你去做了,」梅根說,「而我會來禱告的。」她笑了,布雷克則沒有。(本文摘自/給未來的自己/天下雜誌出版)

5大蔬果製清血果汁 助排毒、預防癌症

5大蔬果製清血果汁 助排毒、預防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主要材料紅蘿蔔和蘋果是非常好的調和食品,而且副材料薑和洋蔥,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清血果汁的卓越功效,是因為它含有「酵素」的關係。所謂的酵素,扮演著促進生物體活動和新陳代謝的催化劑,所以攝取活生生的酵素非常重要。蔬菜或水果經過烹調或水煮,營養成分和酵素會減少或消失。有酵素的清血果汁含有相當多去除自由基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phytochemical)。如果你不喜歡洋蔥或薑的味道,也可以稍微將它汆燙或過水後放入。打果汁的方式營養損失較少,不過,可能的話盡量用生的來做,成效更好。清血果汁打碎的渣渣建議全部吃掉,比起只喝它的汁還要好。製作清血果汁材料(2人份)/紅蘿蔔2根(400克)、蘋果1個(200克)、橘子1顆(100克)、洋蔥少許(10克)、薑少許(10克)、水少許(30克)。製作方法/1)紅蘿蔔和蘋果清洗乾淨,去皮之後切成適當的大小,蘋果籽去掉。2)橘子剝皮後,把果肉撥成幾片。3)洋蔥和薑清洗乾淨後去皮,再切細。4)將所有材料一次放入果汁機內,倒入少許的水。5)果汁打到喝起來沒有大的顆粒塊狀,就算完成。考生或老弱患者在喝完清血果汁後,若能夠簡單的多吃一些水果或堅果、優格的話,會感覺體力更好。飲用清血果汁時,有一點需要注意,各種材料因計算著彼此食材的配合和功效的比例製作而成。因為貪心而把洋蔥或薑放得比較多,或者因為不好吃就把某一部分的材料去掉的話,效果會大打折扣。透過清血果汁進行血液解毒時,勤勞的飲用有效的生薑和洋蔥是非常重要的,生薑打成汁大約放進5 滴的話,可以增強其功效且吃起來比較不排斥,建議務必按照特定比例來製作。有些人提出疑問,如果不用果汁機攪碎各個材料而直接攝取的話會怎麼樣?當然也是其中一種方法,可是在忙碌的早晨,要一種一種吃下,比較沒效率,而且直接攝取洋蔥或生薑的話,還會造成胃的負擔。一般來說,以果汁狀態慢慢喝,對消化吸收相當好,胃的負擔也比較少。清血果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材料1)抑制有害自由基的抗氧化劑「紅蘿蔔」在《本草綱目》裡記載,紅蘿蔔是扮演補充血液、促進心臟和胃腸活動、讓五臟六腑舒服、增進食慾且有益無害。紅蘿蔔能夠讓身體變暖和、增強各種器官的功能,可說是健康的蔬菜之一。紅蘿蔔含有β- 胡蘿蔔素(Betacarotene)與茄紅素(Lycopene),是超強的抗氧化劑。這種物質所扮演的角色是抑制體內產生有害的自由基,並阻擋細胞非正常性的變形。有害的自由基是導致糖尿病、動脈硬化症等慢性病的原因。紅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比什麼食品都多,如能攝取足夠的紅蘿蔔,可以預防癌症、高血脂症、心臟病等疾病。1982 年美國《科學學術研究院》說道:「如果經常攝取維生素A、C、E 的話,血液會變得清澈,也能夠預防癌症。」不只是維生素A、C、E,含有豐富人體所需礦物質的蔬菜就是紅蘿蔔。2)清除膽固醇和鈉的「蘋果」蘋果是腸內解毒效果極佳的解毒食品,蘋果含有大量幫助腸內水溶性食物纖維的果膠,這種果膠會使乳酸菌等好菌增加,會抑制類似大腸菌般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腸內環境非常有效,它還有一種將膽固醇吸附排出體外的功能,果膠因為存在於果皮多於果肉,能夠直接吃果皮尤佳。因為蘋果有吸收腸內水分的性質,所以能夠把大便適當地變硬成形,或者是使硬硬的大便膨脹後刺激腸壁促進排便,對於便祕和腹瀉相當有效。纖維素當然是預防心臟病的重要成分,如果它使膽固醇指數降低的話,還可以阻擋腸內的膽固醇再吸收。因此,每天愉快地吃蘋果的人比沒有吃的人,平均10%以上,其膽固醇的指數會較低。蘋果對高血壓患者也很好。一般而言,血壓上升的其中一項原因,即為鈉。身體裡面鈉的含量較多的話,血壓會上升。在蘋果裡含有大量的鉀可以將鈉排出體外。血壓藥也具有把鈉排出體外的功能,這點看來,蘋果本身可算是血壓藥。不只如此,它還具有協助腦部血流上升、使血液循環順暢,讓心安定的效果。3)促使毛細血管強健的「橘子」橘子是清洗果汁的甘草。在柳橙、檸檬或橘子等柑橘類裡,它含有水溶性食物的豐富纖維。果膠能吸收腸內水分,使大便變軟且能良好排出。柑橘類對腹瀉和便祕兩種都有效果,很多食物纖維存在於橘子皮和裡面白色部分,請不要只吃果肉,白色部分一起食用會更好,白色的部分能夠讓毛細管強健,抑制血壓上升,具有分解血液中性脂肪的作用,或者會對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有效。4)促使血液的脂肪和老廢物質排出的「洋蔥」在洋蔥裡含有豐富的硫化合物,能使毛細管擴張,讓體溫上升進行血液解毒。洋蔥皮的黃酮類成分,能使血液的脂肪和老廢物質排出,順暢供應身體氧氣和營養,抑制血液裡不需要的脂肪和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脂症,對於治癒污染的血液或損傷的血管很有效,預防痴呆也很有效果。洋蔥的各種成分和人體內其他物質一起作用後,能夠防止血液凝固。我們經常在切洋蔥時會有流淚的情形,就是此種物質在讓我們知道它在防止血液凝固、分解血栓。洋蔥促進血液循環的驚人能力,可以幫助解除疲勞,常被稱為「精力」。最近我們知道洋蔥能使胰島素分泌,讓血糖指數降低,對糖尿病特別有效。在古代希臘也紀錄洋蔥不僅能夠使血液清澈,還能夠調合血液內多樣成分的均衡,因此運動選手們吃很多洋蔥。洋蔥的內容物雖然很好,但是因為它的外皮有5倍或更多的硫化成分,所以連皮打碎吃更好。為了促進血液解毒和血液循環,再也沒有像洋蔥這麼好的食物了。5)防止血液凝固、分解血栓的「生薑」在《本草綱目》中,生薑可以預防各種疾病。一百多種韓方藥材當中,有70%皆與生薑配合,可見生薑在韓藥具有不可或缺的功效。生薑對各種影響我們身體的毒素能立即見效,生薑會大量放入韓藥的理由是因為這種解毒力的關係。生薑連可能會在韓藥材裡的毒性也能預防,另外,它具有排出腸菌或腸內毒素,不只對糖尿病有效,也有降低膽固醇指數的作用。因為有妨害血液凝固的成分,在分解血栓上有很大幫助。除了正在服用防止血液抗凝血劑者,生薑可不吃之外,因為它有抑制癌細胞的功效,所以它在清血果汁裡,也是一定不能刪除的重要材料。16 世紀在歐洲有一件關於害蟲猖獗的軼事,倫敦三分之一的人因而身亡,當時只有喝生薑的人存活下來,還有當時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在倫敦市場命令所有國民喝生薑的記載。生薑具有培養免疫力的功效,可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在保管或運送上有問題而長霉的生薑。因為生薑表皮的黴菌,本身有非常強烈的致癌物質,購買生薑時一定要確保其新鮮度。(本文摘自/清血果汁3週解毒計畫,戰勝慢性病!/三采文化出版)

辣媽李詠嫻 大方分享保養肌膚秘密

辣媽李詠嫻 大方分享保養肌膚秘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美魔女媽咪藝人李詠嫻,又再度擔任保健品牌代言人。在19日活動當天,品牌特別邀請李詠嫻現身,她表示主持外景節目經常曬傷,加上工作時間又長,肌膚開始出狀況,「以往在外表的保養上,只會在意好氣色與身體緊實,卻忽略了長期曝曬在太陽下,肌膚的膠原蛋白會加速流失,導致肌膚開始變得沒有彈性,因此,外景拍攝時期總會每天喝3瓶保健飲品,就算素顏上陣也沒再怕!」已經育有一雙可愛子女,還保有輕熟女體態及心態的李詠嫻表示,運動跟保養都是一種投資,在能兼顧家庭和工作的狀況下,她很堅持一定要有足夠的營養和運動,因此,長與好姊妹Melody相約結伴運動。李詠嫻說,「平時我們都進行滿高強度的運動,但有時懶惰不想動,每每接連兩天的飛輪訓練,身上就有痠痛感,除了會泡熱水澡進行舒緩,也會吃含有小麥蛋白、牛磺酸等成分的保健品,來改善疲勞,另外,運動過後也可吃點澱粉與碳水化合物,補充在運動中流失的營養。」李詠嫻表示比起美麗優雅,更加憧憬散發健康活力與幸福光環,感受身體爆發性潛能,積極地面對工作與家庭的各種挑戰,隨時保持巔峰狀態!

4片吐司=一碗飯!烤肉5原則 熱量不超標

4片吐司=一碗飯!烤肉5原則 熱量不超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月圓人團圓,親朋好友趁著節日聚在一起賞月、燒烤、吃月餅和柚子,已經成為中秋節不可少的活動,但在燒烤時,高鹽的醬料、加工品與高油脂食材都會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表示,只要掌握少油、少鹽、低糖、高纖的飲食原則就對了。此外,肉類經長時間高溫燒烤、燒焦處以及油脂滴落炭火產生的油煙等,都會產生致癌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因此,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周婉琪建議,燒烤時以蔬菜為主,既美味又健康,可把握下列5原則:1) 避免加工品及高油脂肉類/選用天然食材,避免香腸、熱狗、甜不辣等高熱量之加工品。以豆製品,如板豆腐、豆干、豆皮等,取代五花肉與雪花肉片等高油脂肉類。2) 澱粉類需節制/4小片薄片白吐司的熱量等於1碗白飯。白飯、吐司、玉米、地瓜、米血糕、甜不辣均屬主食澱粉類食材,須注意攝取份量。3) 增加高纖蔬菜量/選擇杏鮑菇、香菇、青椒、筊白筍、金針菇、絲瓜等燒烤常見的高纖蔬菜,熱量低且美味又健康。4) 降低鹽的攝取/以醬油、辣椒、九層塔、胡椒粉、醋等天然食材,混合調配成健康沾醬,取代市售烤肉醬及沙茶醬,降低鹽量及熱量攝取。5) 搭配無糖飲料/以白開水、無糖綠茶及麥茶取代汽水及酒精等高熱量飲品。一天不超過1個小月餅此外,中秋節當然少不了月餅,然而其中添加的酥油、乳瑪琳及豬油等,富含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容易造成身體負擔,且增加肥胖、高血糖與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購買月餅時,應注意營養標示,並避免選擇外皮酥、豆沙餡等熱量高且富含膽固醇的月餅。宜少量攝取,可與他人分食半個月餅,或一天不超過一個小月餅為原則;若當點心時,要減少正餐烹調用油或半碗飯量。當然,吃太多的話,就要增加運動量,周婉琪指出,健走每小時可消耗熱量5.5大卡/公斤體重,慢跑每小時可消耗熱量8.2大卡/公斤體重,以體重55公斤為例,分別可消耗熱量約300大卡及540大卡。

長期缺牙沒補 咬合不均恐臉歪

長期缺牙沒補 咬合不均恐臉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缺牙造成危害多,從外觀可能因咬合不均,產生大小臉;大至咀嚼困難、消化不良都是常見的問題。缺牙是許多人常見的口腔問題,一般的直覺反應,都以為除了植牙或安裝假牙,治療別無他途。醫師說,長期放任不處理缺牙空間,往往會因小失大;若能及早面對,扶正附近的牙齒,減少後續處理的麻煩,倒是可以省下一大筆花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齒顎科余建宏醫師指出,局部缺牙的起因,有時是因蛀牙,或者先天沒有後繼恆牙,導致大臼齒缺席。倘若置之不理,鄰近牙齒遲早跟著傾倒。這是因為上面的牙齒沒有對咬牙,久了就會往下長出,形成嚴重的咬合或牙周問題。即使日後想靠裝假牙修復,也常因空間不足,角度不對,或牙齒嚴重磨耗等情況,讓治療變得更加棘手。影響所及,因兩側咬合不均,容易造成咀嚼肌肉不平衡,產生大小臉。也可能引發顳顎關節疾病,嚴重者將為偏頭痛或頸肩痠痛所苦。填補缺牙空隙  矯正也能補救另一方面,藉由植牙或裝置假牙來填補缺牙,其實所費不貲。余建宏說,應優先修正角度,關閉缺牙空間,扶正齒列才對。同時在矯正過程中,要儘量保留原齒,因為天生的牙齒咬來特別舒服,也比人造齒付出的代價少很多。像是最近有位女病患,下顎兩側的第一大臼齒,從小就因故拔除。長期下來,齒槽骨已見萎縮,咀嚼和美觀雙雙受到影響。所幸經過檢查後,確定她還有第二大臼齒和智齒可用。透過耐心矯正,歷經補骨的辛苦,她終於將兩顆大牙成功往前拉,填補好空隙。缺牙問題多 外觀、發音、肌肉皆受影響余建宏醫師認為,許多缺牙病患都因拖延就醫,將小問題養成大麻煩。其實無論就咬合功能面,或口腔照護面,甚至從發音、肌肉、關節受牽連的程度來著眼,及早治療才是口腔保健的不二法則。

吃飯配話易脹氣 3穴位+2茶飲改善

吃飯配話易脹氣 3穴位+2茶飲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秋佳節將近,賞月亮吃月餅,一邊烤肉一邊話家常是最開心的事,然而每年中秋節前後,診間裡腸胃不適的病患就跟著增加,其中不乏腹部脹氣的民眾,就是因為吃飯配話、吃太快等原因造成,醫師表示,藉由中醫的穴位按摩及茶飲,輕鬆就能解決這些惱人的腸胃問題。多咀嚼、飯後散步 減少脹氣機率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紓怡醫師表示,脹氣時首先要先找出不適的位置,若是脹氣的位置在肚臍下,可能是因為腸子蠕動的狀況不佳所引起,就必須先處理排便的問題;如果脹氣的位置在肚臍上,則可能是進食的習慣及消化能力不佳所引起,如吃太快、吃飯配話、情緒壓力、乳糖不耐症、腸躁症等,都是加重胃脹氣的元兇。因此,面對胃脹氣,一定要從生活中的小細節開始改變,莫急莫慌慢慢吃,不要暴飲暴食,每一口食物可以多咀嚼20下;減少產氣食物的攝取,如豆類製品、地瓜、花椰菜、芋頭、牛奶、可樂等;減少不容易消化食物攝取,如米糕、湯圓、粽子、年糕、飯糰、肉圓等;用餐後多散步,不要馬上坐下或趴下;飯後喝湯要適量,飯前喝湯更好。輕盈紫蘇飲 窈窕順暢除脹氣另外,也可藉由穴位按摩,每次可以按30下,有症狀就可以按,以指腹輕輕按摩即可,消除腸胃脹氣,包括位在腕橫紋上2吋(約三橫指)處的內關穴,其作用可緩和胃降逆,幫助消化。合谷穴位在虎口處,於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兩條筋的中間位置,具有行氣止痛,解便助消化。天樞穴在肚臍兩側2吋處,可消食化積,利水通便。此外,楊紓怡醫師也推薦2中藥茶飲,可減脂助消化、除脹氣。1) 輕盈紫蘇飲/紫蘇葉2錢、山楂2錢、烏梅1錢,以500c.c.熱水煮滾後,待涼即可飲用。2) 窕窕順暢飲/決明子1.5錢、陳皮2錢、玫瑰花1.5錢,同樣以500c.c.熱水煮滾,放涼後飲用。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保養5撇步防發作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保養5撇步防發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秋冬溫差大,若家中的嬰幼兒,開始出現不斷搔抓的症狀,可就要多加注意,很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惹禍!而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覆發性皮膚炎,也是小朋友很常見的「過敏」表現之一,病童常因為皮膚嚴重搔癢,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彰化秀傳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楊樹文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慢性、覆發性、高度搔癢的皮膚發炎疾病。全世界約有10~20%的兒童有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 8~10%。而大人約有 3%受此疾病所苦。患者以嬰幼兒為主   基因、環境是禍首雖然異位性皮膚炎可出現於任何年紀,大約 60%的患者在1 歲之前就出現症狀,85%在 5 歲之前就會發病,可見以小朋友為主。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較乾燥,易有搔癢感,敏感易受刺激。目前原因不明,根據研究分析,基因以及環境有很大的關聯。而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在臉部或手足、手臂和腿部彎曲等處出現症狀,楊醫師也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以下保養5撇步,就可以降低發作機率:1)規律使用保濕劑補充水分,避免穿著人工合成材質的衣服及使用化學性清潔劑。2)洗澡或泡澡的水溫不可過熱,應以攝氏33至37度為宜,每次時間不可超過15分鐘。3)沐浴乳應選擇無香精、不含人工色素的「敏感肌膚專用」產品。4)洗完澡後不要用毛巾大力擦拭,以輕拍的方式擦乾身體,且當下不要完全擦乾,趁皮膚有一點濕度的狀態塗上保濕劑,加強皮膚的保濕效果。5)多維持環境清新乾淨,避免有些人對環境周圍事物過敏,例如黴菌、蟑螂、狗毛和貓毛等。

害羞、怕痛!4成5女性不願意乳癌篩檢

害羞、怕痛!4成5女性不願意乳癌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乳癌可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5年存活率將近9成。但乳癌防治基金會針對全台近1000位20到70歲女性進行調查,發現9成以上的受訪者,雖然知道有免費乳癌篩檢,但卻有高達4成5的女性不願意做,原因大多是怕痛、嫌麻煩、害羞、忙碌等。篩檢率不高 導致早期發現比例低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乳癌是女性癌症排行第一位,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但我國乳癌五年存活率是85%,比美國的89%低,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國早期發現的比例較低。乳癌防治基金會也指出,台灣乳癌篩檢率僅3成8,比起韓國5成8,美國8成相較偏低。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分析,可能原因與缺乏正確的乳癌篩檢觀念有關,據調查,婦女不願意做乳癌篩檢的前四大原因可為:怕痛29%、太麻煩21%、害羞20%、太忙18% 。對此,他也再次呼籲,早期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都有八成以上。所以,應及早建立起正確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心「防」讓女性朋友了解到乳癌篩檢,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像是怕痛的婦女,檢查前可先透過溝通,讓放射師在檢查時可細心操作、按壓輕緩。而忙碌、怕麻煩的人,也可透過在各地巡迴服務的乳房攝影篩檢篩檢車,避免來回奔波。

嘿休不戴套!與網友上床 大一女染菜花

嘿休不戴套!與網友上床 大一女染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性觀念偏差,年輕族群對於避孕觀念存有迷思!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公布「大一學生避孕閨密大調查」,結果發現,大一新生有性經驗比例達16%,其中僅7成2在性行為時會使用保險套,更有1成學生沒有做任何避孕措施,原因竟是一時「性」起,來不及避孕。醫師表示,避孕觀念錯誤,可能導致意外懷孕或罹患性病機會增多,長期下來將影響生育能力。一名大一女生,透過網路認識大5歲的男網友,第一次見面約會就上床發生性關係,而且還被內射,事後男方無故消失,女大生卻因罹患菜花求助婦產科醫師,讓她悔不當初。年輕族群避孕4迷思 觀念待加強台南奇美醫院婦產科蔡永杰醫師表示,對照2000年國健署公布的18歲以下青少年性行為發生率約10~14%,顯示18歲以下性行為的發生率有增加趨勢。然而,年輕族群對於避孕的觀念仍有待加強,常見避孕4迷思,包括「安全期錯誤計算」、「保險套錯誤使用」、「口服避孕藥誤解」及「緊急避孕丸濫用」。近5成學生認為保險套可以放錢包比較方便,但醫師表示,如此可能會因壓迫、破損而影響避孕效果;另高達4成7的受訪女生認為吃口服避孕藥會造成不孕,而改用計算安全期或體外射精方式避孕,反而提高意外懷孕的風險。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翁嘉穗醫師表示,她在大學避孕講座時,竟然聽到學生認為雙重防護就是戴二層保險套,或是吃緊急避孕丸,強調「雙重防護」避孕,為男生戴保險套,女生吃口服避孕藥;顯示年輕人對避孕充滿迷思與誤解。網路充斥錯誤資訊 服藥前先諮詢醫師蔡永杰醫師補充,3成6大一學生會依賴網路上的避孕資訊,但網路充斥匿名者分享的性經驗及散播錯誤的避孕資訊,易讓青少年男女誤信避孕偏方,尤其是錯將緊急避孕丸當做常規避孕藥,造成緊急避孕丸濫用。門診就經常遇到青少女一個月吃兩、三次緊急避孕丸,導致經期紊亂或月經不來的求診案例。翁嘉穗醫師表示,呼籲,青少女不要將性行為決定權交給男性,讓自己陷入意外懷孕的困擾,甚至不當服用緊急避孕丸傷害身體,口服避孕藥使用前一定要先諮詢醫師,由醫師處方使用。

消化中元節供品!連吃7天泡麵 老夫妻險洗腎

消化中元節供品!連吃7天泡麵 老夫妻險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逢傳統節日拜拜完,總有許多供品需要消化,但若攝取無節制當心損害身體。臺中市一對腎病老夫妻,就在中元節後,連續一周每天吃普渡祭品的泡麵,吃到腎功能惡化變差,瀕臨洗腎!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發現,這樣的人還不少,中元節後腎病患者因吃泡麵,造成腎功能退步比率高達3分之1,眼見中秋節腳步接近,醫師急忙叮嚀,歡度佳節攝取應景食材仍須適度。年近80歲的林姓夫婦,皆是腎臟病患,血糖、血壓一度控制不穩定,這兩年經過不斷衛教,已慢慢有效控制,6月份時,林太太腎功能指數21%,先生的腎功能10%,病程分屬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第五期,但到了9月初,腎功能指數竟退步到15%及8.4%,讓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志聰醫師看得傻眼,擔心繼續失控,已在透析邊緣的林先生,可能就此洗腎。當心!指數10%以下 恐離洗腎不遠醫師進一步詢問,原來兩人中元節拜拜,準備2大箱泡麵供品,而後夫婦每天各吃一包,連吃一周導致腎功能指數控制破功。林太太說,先生平時不愛喝水,泡麵調味粉整包放下去,還會把湯全部喝完,以為一天只吃小小一包,就像餐間點心,不料結果會這麼嚴重!陳志聰醫師也提醒,慢性腎臟病人要遵從少油、低蛋白、少鹽的飲食原則,如果不遵守飲食禁忌,亂吃一通,一旦腎功能掉到10%以下,洗腎的機率就很大,泡麵調味包比較鹹,加上油炸麵為高熱量,不適合慢性腎臟病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