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OL頻尿不敢喝水 竟是膀胱沾黏作祟

OL頻尿不敢喝水 竟是膀胱沾黏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5歲的吳姓上班族,半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幾乎每小時就得跑一次廁所小解,甚至擔心頻尿、而不敢喝水又憋尿,卻造成尿道炎,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幾年前的子宮肌瘤手術造成子宮和膀胱沾黏。膀胱沾黏容量變小  頻有尿意收治此病患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方光泓醫師指出,婦科手術中,術後沾黏是普遍常遇到的問題,包括子宮沾黏、輸卵管沾黏、膀胱沾黏、腹腔沾黏、腸沾黏等。而個案2年前動過子宮肌瘤手術,導致子宮與膀胱沾黏,原本可以容納3、4百毫升尿液的膀胱,現在卻裝2百多毫升就滿了,才會讓她頻頻想上廁所。只要手術就有可能沾黏,因手術破壞原本能分開組織或器官的黏膜組織,這層黏膜組織術後7日內會逐漸復原及重新生長,但這段期間因沒有此黏膜做為阻隔牆,易會讓不同的器官和組織相黏。沾黏併發症   依部位有所不同輸卵管沾黏易導致不孕症或子宮外孕;輸卵管與子宮或骨盆腔側壁的沾黏易導致行房疼痛或不易受孕;子宮與膀胱間頻尿;腸壁間沾黏易造成腸阻塞,病症嚴重卻不治療,也可能引發致命併發症。方光泓醫師也說,輸卵管沾黏易導致不孕症或子宮外孕;輸卵管與子宮或骨盆腔側壁的沾黏易導致行房疼痛或不易受孕;子宮與膀胱間沾黏易引發頻尿。他也說,目前有防沾黏貼片、凝膠等醫材,術後可在手術部位傷口上形成隔絕保護。但健保不給付須自費,建議病患可在術前與醫師討論。

腸癌無感!出現症狀25%已是末期

腸癌無感!出現症狀25%已是末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大腸癌發生的原因,除了遺傳和基因有關外,與飲食的西化、蔬果比的例低、過多肉類及油脂的攝取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戰勝癌症的不二法門。但是,大腸癌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難有警覺,臨床上一旦出現症狀,往往都比較嚴重,初診斷的大腸癌患者中,高達25%的病患已經是第四期。 早一步切除瘜肉  斷絕腸癌從媒體報導上知道,許多名人、演藝人員都罹患大腸癌,如果是第三、四期,將會在短期內過逝。彰基醫院胃腸肝膽科孫茂勝醫師表示,大腸癌並非無法治療之症,一開始是小小一顆瘜肉,經發現後並切除下來,不會疼痛、流血、破損,大約一、二個小時就好了,癌症也不會發生。大腸癌大約95%以上,都是從瘜肉成長的,所以應把握時機,將瘜肉切除,即可與癌症斷絕; 糞便潛血篩檢  降低3成腸癌死亡率孫茂勝補充,因此我們提倡大腸癌篩檢,大腸癌篩檢非常簡單,首先是糞便檢查,發現潛血狀況,再進行大腸癌檢查,如有發現瘜肉,則立即切除。彰基醫院在過去進行此種檢查中,約有上百個早期的癌症被發現;因此,及早發現治療,癌症並非絕症,它是可以痊癒的疾病。 加上政府補助50到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據研究證實每1至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者,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是發現息肉,需立即切除,並持續追蹤。

感冒糖漿提神?藥師:過量恐致肝臟損傷

感冒糖漿提神?藥師:過量恐致肝臟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健保制度的關係,導致許多民眾用藥浪費的問題,尤其許多民眾在感冒、咳嗽,甚至工作疲累或覺得身體輕微的不適時,會自行至藥局購買感冒糖漿,然而錯誤的服用方式,常讓藥師們直搖頭,表示若過量服用,恐會造成噁心感,肝、心臟損傷等。感冒糖漿 一瓶分4次服用為佳部立南投醫院表示,經常看到民眾至藥局購買感冒糖漿,並一次把一瓶喝完,甚至有一天喝下好多瓶的案例,然而過量飲用感冒糖漿,可能會引發副作用,感冒糖漿是指示藥,需依據醫師、藥師指示使用。南投醫院藥劑科陳素蜜藥師表示,市售的感冒糖漿一瓶約60毫升,其主要成分為乙醯氨酚,可以緩解感冒造成的頭痛、喉嚨痛、發燒等症狀;此外,有些感冒糖漿裡中,還含有抗組織胺、甲基麻黃素、咖啡因、鎮咳怯痰劑等,因此有人會認為喝了感冒糖漿可以改善疲勞、提神。然而陳素蜜提醒,過量飲用感冒糖漿是不對的,其正確用法應該要諮詢藥師,一瓶應分成3~4次飲用,如果過量服用,可能會造成噁心、腸胃不適,甚至肝臟損傷、心臟傷害等狀況,可能會有致命風險,不容小覷。食藥署5不5要原則 糾正用藥習慣食藥署提倡長者多到社區藥局詢問用藥問題,且長期推廣正確用藥常識,遵守五不五要原則,包括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藥師,及不過量、不併用、不輕忽、不飲酒、不亂買,以避免錯誤用藥習慣!

每天咖啡不離手 當心是頭痛主因

每天咖啡不離手 當心是頭痛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有偏頭痛問題嗎?每當偏頭痛發作就痛不欲生,只能靠止痛藥暫時舒緩?有些人常會選擇喝咖啡來治療頭痛;不過,醫師指出,咖啡因的止痛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有效,對於每天咖啡不離手的人,反而可能是飽受頭痛之苦的主因,醫學上稱此為「咖啡因依賴症候群」,一旦缺少咖啡,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候群。自行亂服止痛藥  恐致成癮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說明,所謂原發性的頭痛,是指這類的病人做了許多檢查都正常。大部分約9成的病人都是屬於此類型頭痛。其實原發性頭痛,包括緊縮性頭痛,偏頭痛,和叢發性頭痛,其中又以緊縮性頭痛佔大多數,有一部份的人則是藥物濫用型頭痛,也就是對止痛藥已經產生成癮性,必須靠藥物才能過活。也有些人則是常常喝咖啡來治療頭痛,一旦缺少咖啡,他們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候群。衛福部建議,國人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內。若偶爾才發作一次偏頭痛,限量內的咖啡或許可當作止痛藥的取代品,但習慣性偏頭痛的患者,建議還是慢慢戒掉咖啡。挑錯食物誘發偏頭痛而常見偏頭痛的誘發因子,包括生活型態的情緒壓力、憂鬱、睡眠不足、運動過度、飢餓等;而某些食物也會導致頭痛,如巧克力、堅果、起士、加工醃製食品、味精等,應盡量避免食用。另李建欣醫師也提醒,有些危險性頭痛的症狀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例如突發性的嚴重頭痛、頭痛型態突然改變、50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發生頭痛、睡眠中突然痛醒、或是伴隨有神經學症狀的頭痛等,萬一有這些頭痛的症狀,建議還是趕緊到大醫院尋求協助。

5分半就有一人罹癌 經濟成最大負擔

5分半就有一人罹癌 經濟成最大負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癌症長期居十大死因之首,且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時鐘快轉的速度較十年前快了1.6倍,使人人聞癌色變;即使癌症治療的武器推陳出新,然而遠見民調中心調查指出,仍有近6成民眾擔心自己會罹患癌症,包括治療副作用及經濟負擔等,都是民眾擔憂的主要因素。年花近50萬 6成民眾擔心罹癌隨著新藥推陳出新,癌症並不一定為絕症,但抗癌之路漫長,且過程艱辛,3成本身或家人有罹癌經驗的民眾表示,缺乏人力照顧為感到最困擾的問題,其次依序有,擔心病情惡化或死亡、醫療費用太高、擔心治療副作用等。多數癌友及家人,最希望得到經濟上的資源。包含用藥、營養品、住院、手術等費用,癌友家庭平均一年的花費為47.8萬元。對照健保署2014年的癌症醫療總支出782億6800萬元來估算,癌症醫療費用占健保總額13.3%,大約每10元就有1元花在癌症治療上。再看癌症藥費294億6400萬元,占健保總藥費20%,等於每5元藥費就有1元花在治癌上。治療費用主要為自己 年輕人自費比例高雖然近三年健保癌症醫療支出平均成長幅度5.8%,藥費成長6.9%,但由於就醫病人數也相對增加4.8%,在僧多粥少之下,每位癌友分配到的健保資源仍然不足。也因健保支付不足,調查中有5成6民眾的癌症治療費用,主要來自自己或家人的存款,其次才是健保、保險理賠。其中也發現,30~39歲的年輕族群,願意自付差額的比例更達7成8,顯示經濟資源相對稀少的年輕世代,因人生尚有大好遠景在前,比父母輩更勇於接受與承擔健保財務的彈性調整。新藥強調精準治療 助癌友重回職場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越來越多的抗癌新藥強調精準治療,除了比較好的效果、較少的副作用,還包括更多潛在的附加價值,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當生活品質改善、更多時間與親友相處,甚至可以回到職場工作,也是新藥所帶出更多的附加價值。民調顯示,青年人較老年族群更認同新藥差額負擔。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認為,年輕族群普遍接受更正確的認知,疾病是不能逃避而要有所準備,但國家資源的分配也是眾人的責任。在政策上更應該要清楚制定目標,將國人健康平安快樂的相關預算擺在前位。

她昏倒非貧血 竟是卵巢囊腫引起

她昏倒非貧血 竟是卵巢囊腫引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進入初秋時節,可要當心疾病悄悄上門!尤其是身體較虛者,一不留意恐怕就讓病菌入侵。一名36歲女子,因長期熬夜加班、飲食不正常,某日突然暈眩昏倒,原以為是操勞所致,沒想到竟是卵巢囊腫引起!醫師提醒,秋季正是婦科病好發期,女性要特別注意。用力轉身就暈眩 血管扭曲造成腹痛只要頭昏、無力又暈眩,一般都會以為是貧血造成,但沒想到這位女子突如其來的頭疼,原因竟然非同小可,而是「卵巢囊腫蒂扭轉」引起,結果實在令人吃驚。醫師表示,病患的檢查報告顯示,卵巢兩側皆有囊腫,左側為6公分、右側5公分。而所謂的「卵巢囊腫蒂扭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急腹症。醫師解釋,由於女子長期飲食不規律,導致內分泌失調,剛好當天轉身時過度用力,使提供卵巢囊腫的血管扭曲,導致靜脈回流受阻、血管破裂瘤內出血,造成缺血及壞死才引起劇烈腹痛,最後昏倒在地;所幸及時搶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婦科病好發秋季 當心腰腹、足部著涼現在時值秋季,早晚溫差大加上氣候變化無常,許多抵抗力較弱的女性,會因一時無法適應導致病菌趁虛而入,而引發婦科病。因此醫師提醒,此時節女性更該注意健康,尤其肚子容易著涼,恐引起子宮、下腹部血液不循環,影響經期規律,須特別留意腰腹及足部保暖。 

噁心想吐非胃病 竟是骨刺惹禍

噁心想吐非胃病 竟是骨刺惹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噁心、想吐加上食慾大減,這可能是懷孕,也不排除是胃病,不過這名女子怎麼照了胃鏡,還是查不出原因,令人相當不解。她半年來食不下嚥、消瘦一大圈,近日終於找出元兇,原來是頸椎長了骨刺壓迫神經,產生不良刺激,才會沒有胃口。頸椎骨刺壓迫神經 胃部異常反應有病就要醫!但找不出原因,該如何下手?這名43歲女子半年來飽受「胃病」之苦,時常嘔吐、噁心,做過多次胃鏡檢查都沒有答案,直到最近才診斷發現,原來她是罹患「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醫師表示,由於女子的頸椎長骨刺,加上椎間盤突出,壓迫到交感神經產生不良刺激,接著傳到內臟血管導致胃部出現異常反應,造成腹脹、打嗝、肚子痛,甚至噁心、想吐等症狀。常出現胸悶 易被誤診高血壓、心臟病一般來說,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與頸部活動有密切關係,若長時間低頭、用電腦,都可能受到影響。醫師說明,因為此病的症狀與頭部、眼耳鼻、腸胃道及心血管都有關聯,因此容易被誤診;最常見是因個案出現胸悶、心痛或是血壓升高,而被診斷為高血壓、心臟病,但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是頸椎疾病引起,要特別小心。 

長期菸酒+熬夜 30歲夜店型男不舉

長期菸酒+熬夜 30歲夜店型男不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的夜生活豐富,但縱情恣欲卻有可能讓男性變成「舉弱佬」,有男性才剛邁入三十歲大關就不舉,性生活大打折扣!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應正是體力旺盛的時期,卻已有勃起障礙。原來男子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到夜店報到,長期喝酒、加上菸齡超過10年,種種不正常作息,導致他有次性交時不舉,自尊大受打擊;經過系列檢查,發現竟是因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勃起功能障礙,趕緊安排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乃心血管毛病前兆收治此病患的萬芳醫院泌尿科溫玉清醫師解釋,年輕男性較常遇到的性功能障礙是早洩,即陰莖進入陰道至射精的時間小於一分鐘,自己無法控制射精時間;正值壯年就不舉的男性多是因為心因性因素,例如憂鬱、睡眠障礙、工作壓力等才引發勃起障礙。若像此個案的情形,已排除心因性因素,則建議檢查心血管功能是否出現狀況。千萬不要認為年輕就是本錢!溫玉清醫師進一步說明,陰莖和心臟的血管都屬於小動脈,若陰莖的血管動脈硬化導致勃起障礙,往往心臟血管早已出了問題,因此「勃起功能障礙可以說是心血管問題的前兆」!

連環call成功救援 助婦人檢出大腸癌

連環call成功救援 助婦人檢出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擔任會計的50多歲張姓婦人,去年10月中參加亞東醫院四癌篩檢,驗出大便有潛血陽性反應,她自認只是痔瘡引起,也無任何不適,沒有回診。亞東醫院鍥而不捨連環打電話,幾個月後,將此個案交棒給土城區衛生所繼續追蹤。整整被電話追了四個月後,張婦終於在今年回診做大腸鏡檢查。醫院發現瘜肉裡面已有惡性細胞,確認罹患大腸癌第一期,而後住院開刀,切除僅0.8公分瘜肉。瘜肉初長難察覺   有症狀恐中後期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醫師表示,大腸癌初期是無任何症狀,等到有症狀時,如糞便中有血、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貧血等,已經為第二或三期,而大腸癌大部分都是由瘜肉發展而成,瘜肉剛長出來時不到1公分,因此我們不可能會有任何感覺也無任何症狀。我國篩檢率仍較美、加低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每年約有1萬多人發現罹癌,約5千人死於大腸癌,已成為聞之色變的癌症之一。但是大腸癌還是可以預防及早期發現的,除了多吃蔬果及規律運動外,更重要的是要「定期做大腸癌篩檢」及「糞便潛血檢查」,才能及早期發現治療。但陳醫師也表示,目前國內實際檢查人數約為4成1,相對美國7成、加拿大5成5是偏低的,因此呼籲50歲以上民眾最好每2年做一次檢查,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  

隱形殺手攝護腺腫瘤 男性癌症人數增加最快

隱形殺手攝護腺腫瘤 男性癌症人數增加最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攝護腺癌的影響老年男性的健康,據衛福部統計,民國73年至100年之統計,前列腺癌從212位暴增至100年的4,628位,27年間共增加22倍,為男性癌症中增加最快的腫瘤。奇美醫學中心電腦刀中心林奎利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可分為四期,第一、二期可選擇開刀或放射線治療,有時必須加上荷爾蒙治療,第三期由於已侵犯出攝護腺包膜,故不適宜使用手術,常用放射線治療加上荷爾蒙治療。第四期由於已侵入臨近的膀胱或直腸、淋巴腺轉移或其他遠端的骨頭、肝、肺器官轉移,除了部份侵入膀胱或直腸的病人可採用放射線治療加上荷爾蒙治療外,傳統上淋巴腺轉移或其他遠端的肝、肺器官轉移均視為不可治癒。雙刀治療攝護腺腫瘤利器第一至三期的病人,使用電腦刀及荷爾蒙治療,均可達到5年存活率;林奎利醫師說明,關於第四期的攝護腺癌病人,則是指轉移至淋巴腺、骨骼或其他器官,此類病人傳統上常常只使用荷爾蒙治療。而只有淋巴腺轉移病人,平均存活率可大於5至6年以上,而轉移至骨骼或其他器官病人,平均存活率約2到3年。林奎利醫師指出,經由電腦刀加上螺旋刀或銳速刀,對癌症病灶先採大範圍放射線治療,若有局部淋巴或遠端淋巴轉移則加強劑量,再使用電腦刀針對前列腺及鄰近儲精囊進行根除性放射線治療。目前18位病人皆在完成治療後,追蹤結果無嚴重副作用產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