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預防中年發福 按摩小腿肚!

預防中年發福 按摩小腿肚!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代謝好的人」,就是指營養素燃燒成為能量後,消耗功能良好的人。也就是吃再多也不容易變胖,不會囤積多餘脂肪的體質。反過來說,「代謝差的人」就是容易發胖,會囤積老廢物質的體質。代謝能力衰弱 易低體溫、手腳冰冷努力減肥也瘦不下來、體溫偏低、手腳冰冷、水腫、很少流汗、容易疲勞等,是代謝能力衰弱的現象。很多人以為這是年紀漸長的「正常現象」,但若因此置之不理。不但會讓身材走樣、中年發福,還會有許多疾病伴隨肺癌出現。基礎代謝量最高峰的時期是在20歲以前,男性為1500卡,女性為1200卡。這個時期代謝作用最活躍,就算躺著不動也會消耗能量,所以稍微吃多一點也不會變胖。但是過了20歲以後,一日基礎代謝量,每過10年就會遞減100卡。若將減少的基礎代謝量,換算成囤積在身體上的脂肪,簡單計算之下,1年就會增加體重5公斤以上。活動時間越短、量降低 易發胖邁入30歲後,如果食量還是與20歲一樣,連運動量也不變的話,體重便會慢慢增加。有些人如果學生時代曾是一名運動員,但出社會後忙到連散步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快速變胖。因為運動量減少,能量就會剩下更多。到了40歲、50歲,隨著年齡增長,活動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活動量也降低,所以更容易發胖──這就是「中年肥胖」的真相!體溫上升1度基礎代謝量就會提高12~13%,因此吃下相同分量的食物,脂肪也不容易囤積。例如得流感發高燒後,有時會變瘦2~3公斤,除了是因為食量減少之外,能量也比平常消耗更多。成人每天所需的熱量,依年齡、身高、體重而有所差異,但平均值為:男性2000~2200卡、女性1800~2000卡。按摩小腿肚 消除疲勞體溫高=基礎代謝高,屬於吃再多也不會發胖的體質;體溫低=基礎代謝低,成為吃一點就容易發胖的體質。所以「讓體溫升高」可說是預防肥胖最簡單的方法。那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提高體溫呢?就是「活化下半身的肌肉」。全身六至七成的肌肉位於下半身,所以會產生許多熱能(消耗能量)。其中的主角就是肌肉塊,也就是小腿肚。走路、上下樓梯、體操、伸展操,這些全都是活化小腿肚的最佳運動,可是要小心運動過度會造成肌肉疲勞,甚至造成運動傷害。但換做按摩小腿肚,不僅能持續活化小腿肚肌肉,還能消除疲勞。(本文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乾癬病友2年不剝皮 一食補竟破功

乾癬病友2年不剝皮 一食補竟破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在寒冷的冬天,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羊肉火鍋暖胃又溫馨,不過有皮膚疾病患者,當心食補養生成了「癢身」!中國一名男子,有10年乾癬症病史,近2年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但因為最近在聚會中吃羊肉爐和飲酒而復發。據了解,男子罹患乾癬症快十年,原本病情已經得到控制,近兩年來都沒有復發,前幾天老友相聚,大口吃涮羊肉和飲酒,雖然事後有點後悔,但身體沒有出現異狀,也就不以為意。然而,兩天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幾年前消退的皮疹又出現了,不僅全身大面積出現紅斑,搔癢難耐,而且皮膚上覆蓋大量灰白色鱗屑。注意!心理壓力、外傷恐增復發率當地醫師表示,乾癬症俗稱牛皮癬,是常見慢性、炎症性的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鱗屑,此疾病復發率高,除了會因外傷、過大的生活壓力、特定藥物、或突發劇烈影響情緒的悲傷事件等原因之外,多數受飲食影響,特別是冬季大家愛吃羊肉爐,喝酒禦寒,易引起乾癬復發或加重。hold住病情!6大招不再皮癢根據《優活》過去報導,乾癬容易發生在全身各處的皮膚,有乾癬體質的人,只要掌握以下6大招,避開復發及誘發的危險因子,並配合醫囑妥善治療,大部分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1 ) 避免外傷。2)注意皮膚保濕。3)健康均衡飲食。4)生活作息正常。5)做好情緒壓力控管。6)勿聽信偏方、濫用藥物。 

洗腎女身高縮水 副甲狀腺亢進惹禍

洗腎女身高縮水 副甲狀腺亢進惹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中國有一名尿毒症患者持續4年多的透析治療,最近一年發現,臉部肌肉變形、身高縮水而且體重減輕,求診之後才知道是次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所禍。驚!慢性腎臟病末期 副甲亢機率竟有9成當地醫師表示,次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是慢性腎臟病合併症中較嚴重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尿毒症患者,若沒有做好預防,會降低生活品質及預後,另外,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若有慢性腎臟病,會增加次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發病風險,而且病程進展到末期時,機率更高達9成。而且,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可怕的沉默殺手」!初期感覺不到任何症狀,通常都是等到骨痛、骨折時才發現,常被人們所忽視,很容易導致血管和軟組織鈣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其次,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會導致腎性骨病變像是纖維性骨炎,使得骨密度降低,嚴重恐致死。定期追蹤血鈣 可預防病情惡化如果發生副甲狀腺亢進一定要做手術治療嗎?根據《優活》過去報導,病人如果只是血鈣稍高又無症狀,腎臟和骨胳都正常,可以和醫師討論暫不開刀和作長期追縱的可能性,包括每6個月偵測血鈣及腎功能,每年腹部X光檢查,及一、兩年後做骨質密度檢查,如果病情在一到三年後仍無惡化則可以延長檢查間隔。如果病人選擇上述長期追縱的話,應多喝水,常運動,並且避兔服用某些利尿劑。日後若有長期臥床的情況或嘔吐、瀉肚等腸胃疾病時,可能會導致血鈣上升,應回診檢查。

素食蒟蒻藏純碱 專家:少吃加工食物避毒害

素食蒟蒻藏純碱 專家:少吃加工食物避毒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日食安問題頻傳,讓許多人改吃素食,然而經常用來作為素食料理材料的蒟蒻,竟也爆出其中添加非食用級純碱(又名碳酸鈉),只為了讓蒟蒻變白,另外將蒟蒻鹼化凝固後較容易調理塑形。專家指出,若使用非食品級純碱,可能含有重金屬及雜質等汙染在蒟蒻條裡,長期食用恐導致毒性,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天然食物搭配 攝取好的蛋白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建議民眾少吃加工食物,藉由多種新鮮植物性蛋白質食材的搭配,彌補植物性蛋白質彼此間白質的不完整,例如稻米中缺乏必需胺基酸之離胺酸;黃豆中缺乏必需胺基酸之甲硫胺酸,但如果米飯與黃豆共食,吃飯配豆腐或煮黃豆飯,彼此所缺的胺基酸之間就能互補,也就等於攝取到高品質的蛋白質。素食者易缺鐵、B12另外素食者的鐵質及維生素B12攝取量需要比非素食者較多,各類食品多樣性變化的搭配,上述這些建議對吃素者尤其重要,每天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素,吃素時才能更安全更健康!蕭曉安營養師強調,無論本身是吃素者、純粹想要瘦身而吃素,或為了趕上樂活風潮體驗當個素食主義者,唯有健康的吃素才是最重要的環節,否則可能會愈吃愈毒或是因不正確飲食丟了健康。

天冷泡湯 5注意事項防刺激心血管

天冷泡湯 5注意事項防刺激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報告顯示,元旦假期氣溫偏低,國健署呼籲民眾,外出應注意保暖。此外,天冷是泡湯的好時節,但建議每次不要泡太久,或有太劇烈的溫度變化,以免血管快速收縮及血壓發生突然升高之危害。國民健康署呼籲,元旦假期,民眾可安排全家一起戶外活動、享受輕鬆假期;氣溫下降,不少人安排了泡湯活動,邱淑媞署長也呼籲,寒天泡泉需謹慎,動作放緩享樂趣,並提供5點注意事項:1) 避免泡太久/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2) 動作放緩/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3) 親友陪同/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4) 切勿忽冷忽熱/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5) 酒後間隔2小時/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因為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患有慢性病患者,天氣轉涼必須多加留意。當氣溫驟降,血管也會跟著收縮,這時血壓容易升高,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腦出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管因疾病關係,彈性會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如果未控制好,就可能會因血管收縮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引發心肌梗塞、腦部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每天奪百命而據衛福部10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5萬1260人,平均每天就有140人病發致死,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合計達40.6%,高出惡性腫瘤的36.5%,比癌症更致命。老人、糖尿病患  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澎湖縣衛生局提醒,寒流來襲期間,三高患者更要注意,自身健康照護,建議定期測量血壓、血糖,遵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並養成良好生活型態,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引起心血管併發症。此外,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等血管彈性較差者,天冷時要注意保暖,減少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另外,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血脂肪及膽固醇濃度,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吃沙拉減肥?中醫:胃寒恐成過敏、易胖體質

吃沙拉減肥?中醫:胃寒恐成過敏、易胖體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冷食物會助長脾溼,使肺氣更虛,到了秋天時,就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到了冬天容易患咳嗽、氣喘、氣管炎與支氣管炎。釐清生食蔬菜的迷思中醫經典《難經》四十九難曰:「形寒飲冷則傷肺」。西方人很喜歡喝生機飲(smoothie)、吃生菜沙拉,把酪梨和生的花椰菜、萵苣、番茄、黃瓜、菠菜苗、小麥草、苜蓿芽、芹菜、紅蘿蔔等通通丟到果菜機裡打成一杯,或加到生菜裡,成為一道標榜具有纖維、酵素、維生素、礦物質的養生佳餚,再撒上些起司,連蛋白質也都有了,也許營養學家多數認同這樣的組合,可能只有中醫會挑剔這樣的一道開胃菜。中醫認為飲食生冷,將由胃寒導致肺寒或腎陽虛,女性則再加上個宮寒。寒性凝滯,不利於水液代謝,則聚水而為痰,使肺失宣降,出現咳嗽、氣喘、呼吸短促、胸悶、腹脹。一般大眾或許覺得中醫吹毛求疵或危言聳聽,怎麼這麼多外國人吃了都沒事。但實際情況是,我有太多的病人都因為迷信這樣的養生觀,而罹患甲狀腺低落、消化不良、季節性呼吸道過敏、氣喘、肥胖。這些病人各色人種都有,包括白種人、黑人、黃種人與棕色人種。十字花科植物如花椰菜、高麗菜、大白菜、芥菜、白蘿蔔、西洋菜、芥藍菜等含甲狀腺腫素(Goitrogens),會抑制甲狀腺功能,造成甲狀腺腫低落;許多綠葉植物含高量的草酸,草酸會抑制鈣質及其他礦物質的吸收,造成結石。而經過烹煮加熱後,甲狀腺腫素就會被破壞,部分草酸也會被分解,大大降低對身體的傷害,較生機飲安全。喝生機飲、吃生菜沙拉不會胖?如果你以為喝生機飲、吃生菜沙拉不會胖,那就真的錯了。因為當胃的溫度過低時,是無法消化食物的。胃必須先不斷的蠕動,直到胃裡的溫度達到體溫的恆定質時,才能開始消化吃到胃裡的生冷食物。如果你經常吃生冷食物,將虛耗胃的能量,直到胃裡溫度過低,無法消化食物,就是中醫所謂的「胃寒」。這時候的消化機能已經偏弱,身體為了生存,必須借更多的能量給胃以消化食物,維持生存所需,所以體溫只好開始下降,新陳代謝趨緩,以節省能量的消耗。這時甲狀腺素分泌開始低落,最後你才發現,曾幾何時自己的體質已經變成易胖體質,簡直連呼吸都能讓人發胖,這就是西醫所謂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症」。中醫稱肥人為多痰之人。「痰」阻礙呼吸道,是造成咳嗽氣喘的根源。所以不吃生冷,預防痰生,是養肺基本觀念之一。(本文摘自/食林改錯 七大排毒迷思/康鑑文化出版)

利用早晨郵件法 打擊週一症候群

利用早晨郵件法 打擊週一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上班族在每週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的早晨會感到憂鬱,也就是「藍色星期一」的症狀。常常聽到在星期日午後看完《海螺小姐》(長期在日本播出的國民卡通)後,就會覺得悠閒的休假已經結束,接著腦海裡浮現的是從明天開始無止盡且漫長的一週,因此覺得心情鬱悶異常。這也就是所謂的「海螺小姐症候群」,應該有不少人有這種症狀吧!另外,某個協助上班族轉換跑道的人力仲介公司也做了一項調查,40歲到50歲之間的上班族據說居然有七成以上的人回答「星期一令人憂鬱」。而且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台灣衛福部與勞動部)的統計,一週中自殺人數最高的是星期一。由此可知,所謂的「星期一早晨」對上班族而言是多麼沉重不堪了。但也剛好就在全國的上班族都如此憂鬱的星期一早上,因為隔了一個週末假日的關係,電話或是 E-mail 會比其他時間來得多。如果在這種時候傳來窮追猛打且口氣不甚禮貌的電子郵件,你會是什麼心情呢?假設真的是十分重要的緊急事件也就無可奈何,但請回想看看,自己是否曾經把明明不重要卻透露自己星期一早上鬱悶心情的電子郵件,像「迅速返回公司!」、「請在中午之前處理!」等語氣措辭的信件發給同事、部屬或客戶呢?必須注意到「在星期一早晨大家的心情都不會太好」的原則,在電子郵件的應對處理上應試著改變一下做法。例如上個星期自己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時,可以傳「多虧某某某的協助,而有如此絕佳的成果!」等類似內容的信件表示感謝,或是客戶端有不錯的內容提案,就可以傳「那真是不錯的提案!」的道謝信,或是對於努力工作的部屬可傳個「上個禮拜對某某公司的簡報真是太完美了」等的稱讚郵件。對方收到如此含有感謝和誇獎內容的郵件,應該都會心情大好,然後在這一週也會有個美好的開始。若是盡可能不想說話的人,傾向於經常不擅長把感謝的心情化作言詞傳遞給給對方。就算有直接傳達的機會,也有許多人無法說出口吧。若是在「週一早晨郵件」的內容上多下點功夫,就可以在對方心裡留下深刻印象。雖然是平常就感覺、但卻遲遲未能說出口的詞彙或心情,都是可以在此表現的絕佳機會。希望各位一定要把「週一早晨郵件」的技巧化為習慣。順帶一提,有時候雖然想在星期一時寄些信件給對方,但總是抽不出時間。因此,在星期五的下午回想這一週的工作時,就預先寫好週一早晨的郵件內容,也是一個要訣。在寫些積極正面的文章時,自己也可以感染正面的情緒,迎接美好的周末。話不多說,在下個星期一馬上就來試試看吧!(本文摘自/3大法則讓沉默變銷售神器/天下雜誌出版)

還記得嗎?2015健康大事 食安、空汙全上榜

還記得嗎?2015健康大事 食安、空汙全上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張致筠/綜合整理)今晚就要迎接新年、邁向2016,回顧這一年來,從食安風暴、登革熱疫情,到下半年爆發的空汙危機,健康資訊可不亞於娛樂話題,同樣充斥你我、受到國人重視;究竟2015年最夯的健康議題有哪些,就在迎接新年前夕,一同來回顧。●運動減肥/不管是吃什麼變瘦、懶人瘦身操或近年廣為討論的「健走甩肉」,只要與減肥有關,總吸引不少男女注目;尤其隨著健身風潮竄起,骨感美女、纖瘦帥哥的身材早已淘汰,練出線條才是王道!回顧今年,只要有關鍛練馬甲線、人魚線都搏下不少版面。●癌症/根據國健署調查指出,癌症發生率前三名分別為大腸癌、肺癌、肝癌,癌症時鐘較十年前播快1.6倍,國人平均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且每11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數據著實嚇人!此外,癌症與國人飲食型態、生活習慣有很大關聯,預防癌症的撇步同樣吸引許多人目光。●PM2.5空汙/下半年度受到東北季風吹拂,將境外汙染物吹進台灣,加劇PM2.5細懸浮微粒,不禁讓人怒喊「空氣好髒」!除了造成呼吸道功能損傷、肺部傷害外,連肌膚保護因子都受到破壞,空汙可說是秋冬季節竄起的超夯話題,相當值得注意。●過敏/台灣潮濕的環境造就了許多過敏寶寶,而近年來空氣污染影響,更加重了過敏症狀;其中,過敏性鼻炎更是許多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們十分關心的議題,為預防噴嚏打不停,各種偏方治療、中醫的三伏貼,甚至從寶寶的乳品選擇,都成為預防的重要關鍵。●皮膚清潔/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一年四季,肌膚保養可是人人在意的事情;包括洗臉溫度、早晨是否需要用洗面乳,以及卸妝、除痘、拔粉刺等方法都是大家重視話題;而秋冬來襲的PM10到可以穿透肌膚的PM2.5,更喚起國人皮膚清潔意識。●兩性議題/雖然嘴上說不在乎,但兩性議題總是讓人羞紅著臉開啟視窗,像是早洩問題、男女相處、胸部按摩、保險套使用及愛滋病議題。其中,近年超火紅的私密處保養,包括陰部清潔、「妹妹」搔癢、泛紅等;只要出現關鍵字,不管男生女生,都想替自己與另一半剖析解密。●失眠/失眠可說是現代最常見的文明病,長期失眠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倦怠感、焦慮、憂鬱等不適;不僅影響工作,還會使脾氣暴躁。因此不論是吃香蕉、喝豆漿助眠,或泡溫水澡、穴位按摩、針灸和養生茶飲,只要能改善失眠、培養睡意,都是不少「假夜貓」關心的事情。●失智症/人口老化不只帶來經濟衝擊、醫療問題,「失智症」也是一大隱憂;根據內政部人口資料與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台灣目前失智症總人口數為24.4萬人;表示失智人口正快速增加,不管年輕人或年長者,都應該培養預防觀念、降低風險。●登革熱/台灣位處亞熱帶,悶熱、潮溼的氣候是蚊子最愛,每年梅雨季節過後就是登革熱的旺季;尤其今年歷經了蘇迪勒、杜鵑等6個颱風,豐沛的雨量造成積水問題,也讓登革熱疫情成為歷年來最嚴峻;截至12月29日共有43060個確定病例、200多人死亡,也成為今年國人最關注十大議題之一。●食安議題/十大議題怎麼少得了它!從過去的塑化劑、毒澱粉、銅葉綠素油到去年的餿水油、飼料油混充食用油事件,今年更充斥著手搖飲料的茶葉殘留農藥,豆腐乳、潤餅皮、海帶、鴨血、米血、蜜餞、蒟蒻、年節食品等,紛紛被查獲摻有化學物質,讓民眾吃的膽顫心驚,一點也不安心!

減肥要出新招!半年換一次運動方式 擺脫停滯期

減肥要出新招!半年換一次運動方式 擺脫停滯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整理)一年又要過去了,你的減重計劃實行了嗎?擺脫肥肉是多數男女成天嚷嚷的事情,但常因為課業、工作壓得「沒時間」動,不然就是用錯方法,造成計畫一拖再拖、脂肪越積越多!對此,健身教練說,同套運動方法維持3~6個月後就得調整,要依據身體變化、年齡增長而更改。久坐不運動 脂肪堆積轉向老態不少女性看起來十分纖瘦,脫下大衣後,驚為天人的肚子、腰部、手臂、臀部或大腿內外側,都藏著不少脂肪!而這樣局部肥胖的問題,多半是因為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所致;不只如此,脂肪堆積及老化樣貌,也可能因為膠原蛋白、彈力纖維流失,或筋膜結締組織造成支撐力量不夠而產生。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當脂肪增生受到地心引力影響,便會下垂或位移,像是眼袋、法令紋等都會偷偷跑出來。而身體最常出現肥胖之處,多為運動不足部位,如:最難雕塑的腹部、腰邊肉、蝴蝶袖、臀部及大腿內外側。因此,在迎接新年的同時,除了穿新衣、換新氣象,減肥運動也要開始改變!慣於同套運動方式 體重易停滯不前不過,對於許多減重人士來說,為了砍掉某部位脂肪,而習慣用同一套運動方式瘋狂鍛鍊,卻在一段時間後出現「停滯期」,體重怎麼甩也甩不掉!對此健身教練表示,這是因為身體習慣同種運動方式,就像擁有免疫體一樣,再怎麼動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最好在一套運動維持3到6個月後,就重新檢視體重數字、依據身體及年齡安排新的運動計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