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HPV病毒風險 女高男3倍

HPV病毒風險 女高男3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輕女性要注意,子宮頸癌在台灣平均每天奪走2條生命,國外研究發現,性行為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後,演變成持續感染1年的比例,女性是男性的3倍,感染HPV病毒後,若未被人體免疫力清除,長期持續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男女都有80%機率感染HPV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表示,不論男女,一生中有80%的機率會感染HPV病毒,然而根據國外研究,針對有性經驗、且感染HPV病毒的男女追蹤發現,感染HPV病毒後,因為身體免疫系統無法清除病毒,導致長期持續感染的比例,女性感染率為20%,是男性感染率6%的3倍。女性感染 罹子宮頸癌風險增百倍台灣中央研究院的本土研究更發現,女性若感染高致癌型HPV病毒,且無法自行清除,則罹患子宮頸癌風險將大幅增加數十倍甚至百倍,感染HPV病毒無任何症狀,且99.7%的子宮頸癌都是由HPV病毒造成,持續性感染HPV病毒,讓女性陷入相當高的子宮頸癌罹患風險。定期抹片篩檢、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張志隆醫師也特別呼籲女性,有性行為就有感染風險,除了安全性行為之外,女性也更應該主動保護自己,採取更積極、完整的預防措施,依照醫囑定期抹片篩檢、接種子宮頸癌疫苗,遠離HPV病毒和子宮頸癌的威脅。未發生性行為前 保護效果最佳子宮頸癌疫苗已有10年使用經驗,最新研究顯示,追蹤10年來已證實疫苗防護力高,針對疫苗所含型別有將近100%的保護效果,然而,有女性擔心有性經驗後施打疫苗是否無效,疫苗在未發生性行為前施打保護效果最佳,但即便已感染其中一型HPV病毒,疫苗對於其他致癌型別的HPV病毒,還是具有很好的保護效果。

每日2餐 孕程增15公斤為佳

每日2餐 孕程增15公斤為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國內婦產科臨床統計,在整個孕期中,體重平均增加以12~15公斤為最佳(實際發胖的公斤數,要是每個人的身材及體質而定,請務必向婦產科醫師諮詢。)然而,不論增加多少公斤就表示從懷孕的第1天開始直到卸貨的那一刻,你已經在做重量訓練了,而且是一天比一天重。訓練肌耐力 遠離腰痠背痛一般市售的1000c.c礦泉水相信大家都有買過,請想像一下,如果懷胎10月一個月平均增重1~1.5公斤,及代表孕期的第1個月開始,每天醒來後隨身帶著1~1.5瓶礦泉水,第2個月帶著1.5~3瓶,以此類推到了孕期的第6個月後,每天都要背著6~9瓶的1000c.c礦泉水在身上行動(走路、上下樓等),如果沒有事前訓練好肌肉的耐力與增強體適能,一定會有腰痠背痛的問題。坐姿不正 壓迫腰椎神經懷孕後期還會有水腫的問題,走路重心不穩或坐姿不正確,就一定會壓迫到腰椎神經及下腔靜脈,下背部和腿部肌耐力不足,就會導致腰痠背痛、生活行動能力降低,姿勢不良也會影響到脊椎,接下來就會能坐就不想走、能躺就不坐,進入最後的待產期甚至連躺都不好躺、進而影響睡眠。水腫不敢出門 易產前憂鬱如果又一直亂吃不忌口、體重超重,愈來愈懶得動,體態水腫又走鐘、不敢出門,嚴重者自信心不足,便開始胡思亂想,然後就產前憂鬱,產後也憂鬱,別懷疑,這些都有可能發生在孕媽咪身上。每日2餐 多攝取蛋白質、澱粉懷孕1年前開始,開始有意識的調整飲食內容,我的吃飯時間並非傳統的3餐作息,而是2餐,10點多開始享用1天的早餐和午餐,晚餐則大約在6、7點之間,每一餐一定會有優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早午餐的分量會比較多,蛋白質及澱粉的攝取量也會多些。不計熱量 每天攝取6大類我不會斤斤計較每天吃下多少熱量,或是哪一類的營養有幾毫克,而是每天都會檢視6大食物(五穀根莖類、奶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有沒有都吃到,特別是每天一定會大量攝取蔬菜、水果、因為蔬果當中的礦物質、維生素,可以增加身體新陳代謝,並幫助腸胃消化,減少便祕的發生。(本文摘自/孕動!羅美玲的孕期體適能健康書:孕期健身333,順產塑身一起來!/匯展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想抗老?烤肉醬別吃太多

想抗老?烤肉醬別吃太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中秋節4天連續假期,大魚大肉的聚餐一攤接一攤,先暫時別管口味重鹹又熱量爆表,光是消化不良、脹氣不適,排便不順又氣味難聞,還愈吃愈累,提醒民眾,放假大吃記得要多補充具有高營養、高維C、高纖維及低GI的「3高1低」水果,像奇異果、土芭樂、小番茄。吃太油 脹氣、便祕、排便不順不吃蔬果容易營養不均,加上攝取過多油脂和蛋白質,需要花較長時間消化,胃排空的速度變慢,食物通過腸道時間拉長,較容易有機會與壞菌作用,產生許多廢物與廢氣,導致脹氣、便祕、排便不順、腹痛等症狀。烤肉醬加熱 增體內氧化壓力一般人都知道烤肉時會產生有害物質,有致癌疑慮,但除此之外,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當蛋白質遇上糖的燒烤炸物,例如糖醋排骨,以及含糖份的市售烤肉醬,加熱後出現的糖化終端產物(AGEs),會增加體內的氧化壓力,常吃皮膚會容易顯老。維生素C 增強體內抗氧化力享受美食的聚餐最適合來點「3高1低」高膳食纖維、高維他命C、高營養價值、低GI的水果,例如奇異果、土芭樂、小番茄等,維生素C可以增強體內抗氧化能力,清除例如燒烤產生的有害自由基,並且幫助膠原蛋白合成。奇異果、木瓜 緩解消化不良膳食纖維不但有助消化排便順暢,還能促進腸道好菌繁殖,間接抑制壞菌生長,高營養價值有助營養均衡,低GI則能延緩血糖上升,此外,像奇異果、木瓜中的水果酵素有助胃部消化排空,能有效緩解大魚大肉後引起的消化不良及脹氣。

醫訊/老人憂鬱心理衛生宣導(一)

醫訊/老人憂鬱心理衛生宣導(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降低慢性病長者之憂鬱傾向,善盡本院肩負之社區關懷責任,配合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月,特舉辦免費公開之衛教演講,提供憂鬱傾向長者及其家人辨別憂鬱症警訊之知識、照護重點、診療途徑與自殺防治相關課程。目的在加深社會大眾對於長者憂鬱與生活適應之認識,以達增進長者心理健康之效,並藉由自殺防治宣導,推廣人人皆是自殺守門人的概念。為提供民眾全方位的照顧,9月13日星期日,上午:09:00~12:10,精神科諮商心理師林嘉琳將於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進行「老人憂鬱心理衛生宣導(一)」,內容完整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老人憂鬱心理衛生宣導(一)時間:105年9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09:10-10: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68

免補骨 1日手術還我漂亮牙

免補骨 1日手術還我漂亮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香港商人黃先生今年53歲,長期患有牙周病而造成全口缺牙,曾在醫師建議下嘗試配戴活動假牙1~2個月,因工作需求時常得面對許多人,而缺牙及配戴假牙期間,咀嚼不易、講話咬字不清與不美觀的狀況,對社交造成了莫大壓力,經多方評估後,決定來台進行全口重建植牙手術,手術1天完成,猶如換了一口真牙,牙周病也沒了。1日手術 降低花費及治療風險醫師建議,想要避免活動假牙症候群,可考慮植牙手術,過去民眾對於植牙有著手術時間久、成本高、不易成功等迷思,目前已經有1日全口重建植牙的新選擇,可以一日完成手術,降低花費及治療風險,提高成功率。4根特殊植體 即可撐起全口假牙傳統植牙需要進行1~2次補骨手術,復原期費時約6個月,再植入植體,等待4~6個月復原,裝上假牙後,需2~3個月適應期,前後需要最多1年半療程,許多民眾遲遲不敢植牙,目前已有1日全口植牙的療程選擇,不需進行補骨手術,只須4根特殊植體,即可撐起全口假牙,1天內可完成手術,民眾可立即恢復進食功能與張口說話。無復原期 整體治療成本相對較低傳統植牙及1日全口重建植牙,花費金額差異不大,但傳統植牙需要前後進行多次補骨手術,耗時1年至1年半,前後的復原期可能造成無法工作,甚至需要住院修復,療程過程中無法配戴活動假牙會影響心理、社交,整體花費的精神與復原成本非常高,以1日全口重建植牙為例,不需多次手術,無復原期,整體治療成本相對較低。

支氣管內視鏡 淋巴病灶更清楚

支氣管內視鏡 淋巴病灶更清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縱膈腔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長大到壓迫鄰近的器官時,如氣管、心臟、大血管等,才會逐漸開始出現哮喘、咳血、頸部及上肢水腫等症狀,一般來說,縱膈腔病灶可以是因為良性的發炎所引起,如肺部感染造成之淋巴結腫大,或縱膈腔本身之發炎反應所造成,像縱膈腔炎、類肉瘤等。病灶僅1公分 仍可能診斷為肺癌即使縱膈腔病灶僅1點多公分,本身無任何不適,仍有可能被診斷為肺癌,大多數縱膈腔病灶靠近氣管旁,傳統上僅能由手術切片,或定期接受電腦斷層影像追蹤病灶變化,利用電腦斷層導引檢查,可能有造成氣胸或血胸之風險,而胸腔鏡手術則有麻醉及手術風險,且部分肺癌若已轉移,也不適合再以手術來做診斷。內視鏡超音波 細支氣管清楚顯現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醫師林敬凱表示,採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檢查縱膈腔腫瘤,是近年新型的支氣管檢查技術,結合超音波探頭的支氣管鏡,可將更深部細支氣管病灶,或氣管外淋巴結病更清楚顯現。局部麻醉 合併安眠鎮靜可執行經由超音波導引,大大提高細針抽吸或組織切片的準確率,此項檢查只需局部麻醉,合併止痛及安眠鎮靜即可執行,不需進入開刀房進行全身麻醉,避免全身麻醉及術後傷口恢復之風險,國內外相當多文獻,證實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應用及安全性,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主要應用於肺癌之診斷,包括:1)  週邊肺部腫瘤切片診斷2)  縱膈淋巴結切片作肺癌診斷分期3)  氣管、支氣管腫瘤侵襲管壁的深度之評估4)  縱膈腔良性及惡性腫瘤之診斷。

易分叉掉髮?少吃蛋黃!

易分叉掉髮?少吃蛋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怎麼頭髮這麼多分叉?很多人在梳頭髮時發現秀髮分叉斷裂,都會好傷心,再看到頭髮掉了一大把,更是心驚驚,殊不知,頭髮分叉斷裂與掉髮,和你所攝取的營養也大有關係,營養師提醒,平常飲食中應多攝取含維生素E與生物素的食物,可以幫助健髮與護髮。 苦茶油、魚油 維生素E抗氧化如何使頭髮烏黑亮麗呢?台安醫院營養部營養師劉怡裡表示,想要使頭髮健康,可多吃含有維生素E的食物,例如橄欖油、苦茶油與魚油等,由於維生素E能夠抗氧化,所以可改善頭髮的髮質,維生素E能將養分送到我們的頭皮,使頭髮不容易分叉與斷裂,因而有健髮的功能。 維生素B5是泛酸 有助頭髮光澤除了維生素E,有很多洗髮精會添加維生素B5,也對頭髮健康有幫助,劉怡裡營養師指出,維生素B5就是泛酸,而泛酸對頭髮的光澤度有幫助,也對頭髮的健康有幫助,泛酸存在於各種植物中,所以平常不要吃單一食物。 減少掉髮 少攝取蛋黃、糙米還有就是生物素與落髮有相關性,劉怡裡營養師進一步指出,落髮與禿頭都和頭皮健康有關,而要維護頭髮健康,則是要有足夠的生物素,食物中例如雞肉、蛋黃、糙米與小麥胚芽等就含有生物素,想要減少掉髮就要攝取。 蛋白沒熟 會影響生物素吸收要注意的是,儘量不要吃沒有熟的蛋白,劉怡裡營養師解釋,因為沒有熟的蛋白會影響生物素的吸收,例如提拉米蘇就是用沒有熟的蛋製作而成,凱撒醬也是以蛋白製作,以及丼飯也會有沒有熟的雞蛋,長期吃就會干擾生物素的吸收,進而影響頭皮健康與頭髮的生長。 產後掉髮 補足礦物質鐵與鋅至於產後落髮,其實是頭髮的正常生長周期,劉怡裡營養師表示,產後掉髮的原因之一是新手媽媽太忙碌,忘記補充營養,若是礦物質鐵與鋅攝取不夠,就會使得頭髮生長速度慢,落髮速度較快,但是只要補足這些營養素,頭髮就都會長回來,不用太擔心。然而還是要注意不要吃太油膩與油炸的食物,以免造成頭皮過油,也會影響頭髮的健康。(蚊張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漂白水消毒 稀釋二波腸毒潮

漂白水消毒 稀釋二波腸毒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北市本月1日新增確診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新莊3歲男童8月2日出現發燒、發疹、嗜睡與嘔吐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後未改善,住院治療確認為腸病毒71型,目前病況穩定,同住的1歲弟弟於7月底確診腸病毒,推測個案可能因接觸而感染,提醒家長照顧病童時,應更注意自己的預防措施,減少家中傳染機會。逾2名幼童腸病毒 停課7日衛生局表示,今年初1月新莊已因出現腸病毒71型陽性輕症個案,而被列為本市腸病毒高風險區,區內之幼兒園、托育(嬰)中心於1星期內同1班級或無法區分班級之同一收托單位,有2名以上幼童經診斷為腸病毒應依規定停止上課7日。休息7天 稀釋漂白水消毒暑假結束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小朋友在校園裡接觸較為密集,腸病毒容易傳播,每年開學後常有第2波腸病毒疫情升高情形,教托育機構如發現疑似感染腸病毒的幼學童,務必請病童在家中休息至少7天,落實「生病不上學」以避免傳染給同一班級的同學,針對校園內環境也要加強以500ppm稀釋漂白水進行消毒,減少環境中腸病毒存活機會。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衛生局說明,若孩子有精神不濟、呆滯狀態、肢體麻痺、活動力下降、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手腳無力、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或意識不清等症狀,應立即送醫確認是否為腸病毒。疑似感染48小時未通報 罰15,000衛生局提醒,國小、幼兒園、補習班、課後照顧中心、收托非住宿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於發現或得知幼學童有感染或疑似感染腸病毒時,要在48小時內完成通報,否則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新臺幣3,000至1萬5,000元罰鍰。

嘴唇發紫 新生兒2周恐致死

嘴唇發紫 新生兒2周恐致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個多月的女嬰宸宸剛出生時,因先天性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導致血液無法正常經由肺動脈輸送到肺微血管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氧濃度一度掉到60%左右,出生隔日進行介入性心導管手術治療,現在恢復狀況良好,需定期返院追蹤。血氧降低 嘴唇缺氧成暗青色宸宸媽媽懷孕28周時,胎兒疑似肺動脈瓣膜狹窄,宸宸出生後,血中含氧量越來越低,降到60%左右(正常應為96%~100%),面部嘴唇出現因缺氧,而使皮膚呈暗青色的紫紺現象,超音波檢查後,確診宸宸右心室出口阻塞,先刺穿肺動脈瓣膜後,再進行肺動脈瓣膜氣球擴張術( pulmonary valvulotomy and valvuloplasty)。右心室壓力大 50%童2周內死亡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一般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5‰~8‰,宸宸的情況發病率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1.5%,10萬人中約有6有相同狀況,如不治療,血氧濃度會逐漸降低、也會因血液無法流出,導致右心室壓力過大,50%的病童可能於出生後2周內死亡,85%的病童可能於出生後6周內死亡。肺動脈瓣膜環 直徑小2倍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李孟倫表示,一般新生兒肺動脈瓣膜環直徑約8~10mm,宸宸的直徑僅4~5mm,進行手術如不留意可能刺穿右心室,因此於肺動脈瓣膜閉鎖處刺穿小洞,再擴張出一個能供正常血液循環的通道,醫師提醒,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不常見,如有發現新生兒紫紺症狀,要作詳細檢查,才能提早因應。

胃食道逆流亞洲之冠 6成竟無感

胃食道逆流亞洲之冠 6成竟無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隨著國人生活型態改變、飲食西化影響,罹患逆流性食道炎的民眾日益增多,長期胃食道逆流對於生活及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根據醫學文獻指出,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為15.6%,居亞洲之冠。男性罹患風險 為女性的2.6倍開業診所醫師鄭乃源說明,台灣胃食道逆流位居亞洲之冠原因,可能是因在美食國度的台灣人十分重吃,對各種美食較不抗拒,久而久之給胃部很多負擔,根據開業診所分析的95年~104年健檢數據,發現平均每4人就1人壟罩在逆流性食道炎風險中,其中超過8成患者為男性,男性罹患風險為女性的2.6倍,最值得重視的是,超過6成民眾竟無症狀感。男性較大而化之 易輕忽身體徵兆逆流性食道炎易好發於4種族群中,分別為男性,罹患風險是女性的2.6倍、中壯年,近8成患者為30~59歲、有菸酒習慣者,其中6成5以上有飲酒習慣、肥胖者,BMI≥24罹患風險高於正常者1.43倍,鄭乃源醫師表示男性通常較大而化之,易輕忽身體的微小徵兆,再加上大多喜愛喝茶、咖啡及抽菸,應定期做無痛腸胃鏡檢查,改善飲食與生活型態,才能維持胃食道健康。鄭乃源醫師提醒,尤其是30~50歲工作時常應酬的男性,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比例是比較高的,需多加預防或改善逆流性食道炎,由於多數人無症狀感,因此定期完整的腸胃鏡檢查相當必要,而預防胃食道逆流對策可從生活型態著手:1)戒菸酒、少咖啡濃茶。2)維持正常體重。3)進食順序乾濕分離,先喝湯再吃固體食物,避免餐中配湯或飲料,延長胃部處理食物的時間。4)三餐只吃7分飽。5)睡前3~4小時勿進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