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謊言與祕密 性是必要之惡?

謊言與祕密 性是必要之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性本身不是壞事,如果沒有性,人類將會滅亡,儘管如此,性卻經常引起人們不好的聯想,謊言與祕密,很多時候和性有關,不管是孩子對大人、或是大人對孩子,都經常因為性而撒謊,或是保守秘密,就算是那些把孩子的謊言與祕密加以管教的大人,在與性相關的事務上,反而會覺得對孩子說謊或隱瞞是應該的。隨文明發達 性被驅趕到角落不同的文化,對於性的態度也大異其趣,有些地方的人,及使是面對孩子們也抱持完全開放的態度,但是,隨著文明的發達,性也逐漸被驅趕到陰暗的角落,我認為那是因為,人類透過控制自己促動文明發展,而性卻是人最難控制的慾望。對孩子們來說,性也是非常麻煩的事,不曉得該把它放在心裡的甚麼位置才好,但是,它卻在自己的體內成無法理解的蠢動,過去在基督教文化圈裡,性的禁忌十分強大,雖然現在這一點症產生急速的變化,連有關嬰兒出生的方式,都對孩子保守祕密,為此還編造了「送子鳥(鸛鳥)」的故事。滿不在乎 少女援交理所當然或許是理性教育的結果,日本的青少年之間,正在形成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某些青春期的少女從事所謂「援助交際」,實際上可以說是少女賣春的行為,這件事最近形成社會問題,引起許多討論。這些青春期少女對自己從事「援助交際」一事太過無所謂,既沒有罪惡感,也沒有任何陰暗的感覺,這些過去一向被視為「惡」的事,她們很輕鬆的舊否認了它們的「惡」,並且她們並不是積極的反抗,而是以極為平常的態度在作這些事。(本文摘自/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心靈工坊)

運動完膝蓋痛 是退化性關節炎嗎?

運動完膝蓋痛 是退化性關節炎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現代人常久坐、久站,只要過度運動、爬樓梯,膝蓋就疼痛,蹲或跪刺痛感就產生,假日瘋路跑、騎腳踏車,卻總是在運動後,感覺膝蓋卡卡,嚴重一點可能有劇痛的情況發生,然而,只要膝蓋痛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嗎?又該如何改善呢?髕骨軟化?退化性關節炎?疼痛部位不一樣!很多人以為膝蓋出現疼痛的狀態,就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但其實髕骨軟化也會引起膝蓋疼痛,若對此置之不理,就會引發退化性關節炎。至於髕骨軟化與退化性關節炎的不同之處在於疼痛的部位不同。髕骨軟化症狀以膝蓋前緣疼痛為主,退化性關節炎則是膝蓋內側疼痛感,或走路的時候感覺膝蓋後側緊繃、微脹感。髕骨軟化會在上下樓梯時出現疼痛無力,有時蹲下困難,或是從蹲姿或坐椅站起來時產生悶痛感,偶爾會感覺到膝蓋在彎曲時有磨擦聲。嚴重時膝關節會有腫脹、僵化、持續疼痛和肌肉萎縮情形出現。而這主要和大腿股四頭肌無力有關,引起膝蓋骨在彎曲時外移造成髕股間軌道不良,軟骨軟化只是個磨損前兆,若是保養不好,磨損一旦形成,就會影響整個膝關節,成了退化性關節炎。3點教你分辨退化性關節炎!目前臨床上發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罹患年齡越來越年輕,大部分都是因為體重過重,或是運動過度所造成,只要將體重減下來、適量運動,關節炎的症狀都能夠緩解,另外現下流行的路跑、騎單車等活動,如果運動前沒有做好事前的暖身,運動後沒有進行保護的緩和動作,也很容易引起造成關節炎的發生。至於如何確定是否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可透過以下3個檢測小方法:1)發現自己膝蓋彎曲的角度變小,常常覺得膝蓋僵硬。2)腿型漸漸變成O型腿。3)上下樓梯時,膝蓋感到痠痛無力。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肌力訓練+葡萄糖胺至於該如何改善退化性關節炎?若屬於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可透過肌肉的訓練,強化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然而膝關節退化,其實也說明著腰椎、髖骨可能也有退化的情況,所以復健運動應該腰、臀、腿肌都要訓練到才對。另外,許多民眾會藉由攝取葡萄糖胺來緩解或保健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但葡萄糖胺分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建議食用前先尋求專業醫師或藥師指示,並遵照指示食用。提醒民眾,若發現自身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仍應趁早就醫聽從醫囑並配合正確的復健治療,幫助緩解關節退化的狀況,千萬不要因為怕痛而不動,反而容易加重退化的情況。(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與友同桌吃飯 竟染急性A肝!

與友同桌吃飯 竟染急性A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0歲左右年輕男子,感染急性A型肝炎掛急診,由於該名男子沒有去過落後地區,醫師在問診後才知道,原來他是在照顧得到A肝的友人時,與他一起吃飯才遭到感染! 吃了A肝患者食物 遭到感染這名男子因為急性A型肝炎去就醫時,醫師原本以為是去落後地區遭到感染,但是他卻沒有前往,因此就很詳細的詢問了他的日常生活起居,沒想到,原來他是因為照顧得到A肝的朋友,而這位朋友因為沒有食慾,無法吃下食物,這名男子吃了他剩下的食物,進而遭到感染。 得過A肝 會有抵抗力亞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志道表示,A型肝炎會經由飲食傳染,而4、50歲以上年齡層的人,因為小時候衛生環境不好,很多人都得過A型肝炎,進而會有抵抗力,但是近年來,台灣衛生環境變好,很多年輕人都沒有抵抗力,加上兩岸來往頻繁,以及常會去落後地區旅遊、出差,就會因為飲食而傳染。 如何不生病? 預防醫學最高境界大家都想要不生病,但是卻很難避免,然而,確實有很多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陳志道醫師指出,尤其是經由實證醫學所提供的疫苗接種,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台灣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的成效,在國際上廣受矚目,也是預防醫學最被醫界所津津樂道的項目。 接種A肝疫苗預防感染不過,陳志道醫師提醒,隨著B型肝炎的逐漸消失,目前台灣極需要接種A肝疫苗,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人,因為從小在乾淨的環境下成長,幾乎都沒有得過A肝,也就沒有對於A肝病毒產生抵抗力,最好是能接種疫苗來加以預防感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1+6原則」 防茲卡先別懷孕

「1+6原則」 防茲卡先別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茲卡疫情頻傳,預防措施調整為「1+6原則」!我國第7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為20歲新加坡籍女性,居住於新加坡阿裕尼灣,9月1日起出現紅疹、關節痛、頭痛、結膜炎等症狀,9月3日入境台灣後因症狀持續,分別於9月4日、5日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經二採檢驗確認感染茲卡病毒。暫停捐血1個月 延後懷孕6個月截至9月9日,新加坡累計確診304例,含2名孕婦,我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9月6日公布之最新指引,已將茲卡性接觸傳染預防措施由原本的「2226原則」,調整為「1+6原則」,自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離境,應暫停捐血1個月,無論是否懷疑感染,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至少6個月,女性並應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泰國、菲律賓、越南 列警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將迄今持續具流行疫情或可能有本土傳播之60國或屬地,包括亞洲地區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6國及美國佛州布勞沃德郡(Broward)、邁阿密郡(Miami-Dade)、皮尼拉斯郡(Pinellas)、棕櫚灘郡(Palm Beach),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2級警示。離開流行區 「1+6原則」防護離開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後,請依循「1+6原則」進行防護,返國入境時如自覺可能感染茲卡病毒,應主動聯繫機場發燒篩檢站,返國後2週內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利醫師正確診斷治療,指揮中心也籲請臨床醫師如遇有疑似個案,記得詢問旅遊活動史並儘速通報。 

1要2多3少 健康從「腸」計議

1要2多3少 健康從「腸」計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除了賞月、吃月餅、品文旦,中秋節烤肉更是全民運動,美味可口的烤肉除了影響空氣品質外,更潛藏致癌危機,研究已證實燒烤紅肉與加工肉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國民健康署呼籲,賞月聚會新主張,多吃蔬果少燒烤,健康過節無負擔。缺乏運動、肥胖 大腸癌攀升主因大腸癌連續8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發生數首位,居癌症死因第3位,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遠離大腸癌,基本之道就是要具備良好的飲食習慣與規律運動,中秋假期與親友餐敘,切記要「1要2多3少」,別放縱吃喝,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破壞過節興致:˙  要篩檢 /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而且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可每2年接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助降低15~33%罹患大腸癌風險。˙  多蔬果 /多吃五顏六色的蔬菜,如花椰菜、杏鮑菇、洋蔥、甜椒及蘿蔔等,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與增加飽食感,也避免吃過量。˙  多運動 /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平時就要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避免肥胖上身。˙  少吃燒烤 /烤肉不僅會污染空氣,也會產生致癌物。建議改變烹調方式,以水煮、蒸、或微波爐加熱取代燒烤。˙  少吃紅肉 /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避免吃加工肉,以魚肉、瘦雞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  少喝飲料 /含糖飲料對身體負擔重,又會導致肥胖,建議選擇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既能解渴對身體也不會造成負擔。

終結微胖 多吃芹菜就對了

終結微胖 多吃芹菜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到夏季至減重門診報到的,多數都對自身體態要求高的正妹帥哥,雖然整體稱不上豐腴,但卻常見胸垂背腫的脂肪囤積、腰間肉凸出形成小腹,以及小腿肚粗壯等局部「微胖」困擾,令這些微胖男女不敢展現自信。鮭魚、鯖魚 有助調節情緒開業營養師楊承樺指出,部分上班族長期壓力大影響荷爾蒙,使得上半身脂肪容易堆積,缺乏運動、肌肉量少,更易產生厚實肩線、肥軟副乳與掰掰袖而有虎背熊腰視覺感,告別上身微胖,需減少高熱量與精緻醣類食物攝取,挑選幫助體內抗發炎的鮭魚、鯖魚等,深海魚類的多元不飽和脂肪可以幫助調節情緒。全穀高纖 助排便降脂肪囤積除了常見的便祕困擾會讓小腹凸出,現代人久坐的生活型態也容易使脂肪累積大腿及腹部,而造成水梨型身材,營養師指出,減少脂肪攝取及挑選高纖維食物如各類蔬菜、全穀類食物及高纖豆漿,是幫助排便降低脂肪囤積,打造平坦小腹的不二法門。避高納、要利水 選芹菜、菠菜現代女性平日飲食重口味容易導致水腫,加上少運動、久站久坐影響下半身血液循環,無怪乎肉肉腿現形,營養師提醒,想回復美腿線條,需避免高鈉食物,並要挑選利水、排水食物如芹菜、菠菜、葡萄柚、綠茶等。飽足感、避水腫、助長好菌營養師建議每餐可搭配容易取得的無加糖高纖豆漿,豆漿內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加上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可增加飽足感,可讓正在微胖減重的民眾提供飽足感避免高熱量食物攝取,避免身體水腫,同時有助腸道好菌生長,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還能幫助肌膚恢復彈性,增進好氣色。

色香味俱全 蔬食料理健康不「鹼」單

色香味俱全 蔬食料理健康不「鹼」單

(撰文/湯蕎伊 ) (諮詢/粮䜓蔬食創意料理負責人:梁添武、主廚:宋瓊宏) (圖片/粮䜓蔬食創意料理) 隨著養生意識抬頭,素食餐廳一家一家地開,這也象徵著吃素人口增加,然而,一般人認為淡然無味的素食菜餚,要如何在大宗市場的葷食中佔有一席之地呢?位在桃園龍潭的粮䜓蔬食創意料理以養身健康為出發點,在梁添武老闆的用心規劃經營下,讓素食餐廳搖身一變成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景觀餐廳。 透過觀看的角度不同 反映內心意境 粮䜓蔬食創意料理老闆梁添武表示:「希望能給客人寧靜的感覺,營造舒適自在的空間,藉此提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今年年初開始,重新改造已荒廢2年的鐵皮屋,歷經半年的時間將整體的餐廳環境建構完成,餐廳風格走的是日式庭園風,也是做景觀設計已有20多年的梁老闆最喜愛的風格,梁老闆笑著說:「喜歡日式簡潔靜謐的感覺,每個人都能透過觀看景觀的角度不同,將內心意境反映出來!」。 餐廳整體庭園造景的空間安排都是站在客人的角度去營造的,凡事講求細膩的梁老闆在窗戶視覺的設計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從餐廳內每一個窗戶望出去的角度,與外面的景觀環境都是有相對應的考量,還藏有許多的細節呢!像是地面高低落差的平衡,草皮的變化形式,而在植物的選用上,則是選擇簡單沉靜的松和杜鵑等來作點綴。 經常改菜單 滿足每個挑嘴的胃 而餐廳另一位重要角色就是主廚宋瓊宏師傅,擅長廣東菜、台菜以及港式點心等多種菜系的宋師傅,並沒有停下求新求變的心,在了解市場趨勢及對素食食材深入研究後,將素食食材經過技巧性的烹調,增加口感的豐富性,並經常更改菜單,滿足顧客挑嘴的胃,運用新鮮季節性的食材去做料理變化。 宋師傅堅持各種料理方式都要嘗試搭配,給客人最新奇驚豔的味覺享受,店裡的招牌菜之一的糖醋芝麻牛蒡,有別以往牛蒡都做成涼拌或湯的作法,宋師傅說明:「運用糖醋滑順的醬汁沾附牛蒡,去除了乾澀的口感,反而多了一分爽口,經過油炸後也較有嚼勁,且越嚼越香。」另一道則是人氣菜餚-翡翠百合豆腦,使用的原料是在來米,融合花生做成似點心般綿細的軟Q感,也有加入西式元素的菜餚-焗烤筊白筍,主要食材是新鮮筊白筍,經過5到7分的烘烤,烘托出筊白筍的爽脆,並鎖住原汁原味,搭配起士濃郁的口感,形成絕妙的好滋味。 宋師傅認為,調味料不需要複雜,靈活運用烹調技巧性,就能讓菜餚色香味俱全又吃得到健康原味 ,加上蔬菜本身屬於鹼性,可調整平衡身體的酸鹼,吃得美味也吃出健康,宋師傅表示:「希望客人吃過這餐蔬食,會驚豔跟平日吃到的素食是很不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要達成的目的。」了解食材做多元變化,運用各種技巧凸顯口感,用最樸實無華的原味來顛覆一般對素食的刻板印象,這就是宋師傅厲害的真功夫。 粮䜓蔬食創意料理以蔬食健康觀念做起點,推廣養生環保的觀念,長年吃素的梁老闆更透過吃素,來達到心靈平靜與對自我要求,梁老闆認為,或許很多人無法體會蔬食的價值 ,但其實簡單的食物,回歸自然是對人體最有幫助的,現代人總是忙進忙出,鮮少靜下心好好吃一頓飯,不但忽略的身體健康,更忘了給予心靈一個喘息平靜的空間,和煦的陽光從大片落地窗灑落下來,一邊在舒適的室內享用健康無負擔的美食,搭配窗外怡人的景觀,真是人間一大享受,人、空間、食物三者就在這寧靜舒適的環境中融合,身心靈也回到最健康最寧靜的狀態。

吃太燙 酒糟性皮膚炎恐上身

吃太燙 酒糟性皮膚炎恐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0歲女子飽受皮膚泛紅的困擾,雙頰遍佈著蜘蛛網般的微血管及像是青春痘的疙瘩,嚴重影響她的外觀及自信,臉部微血管過度擴張、導致潮紅遲遲未退,伴隨灼熱感與紅疹,這是「酒糟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用脈衝光消除擴張的微血管,經五次照射療程後紅斑明顯改善,泛紅頻率及持續時間減少,丘疹也消失,症狀獲得控制。明顯紅斑、痘痘樣的紅色丘疹個案雙頰有明顯紅斑及痘痘樣的紅色丘疹,因青春痘只會在生長局部、暫時紅腫,脂漏性皮膚炎大多是在皮脂線旺盛的鼻翼兩側、眉尖、髮際出現紅斑和脫屑症狀,加上病患的ANA(抗核抗體)呈現陰性,確診為酒糟性皮膚炎。改善臉部潮紅、血絲 均勻膚色脈衝光治療酒糟性皮膚炎,原理為藉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病灶處微血管,利用血液中紅血球內含氧血紅素吸收脈衝光的特性,光能轉變為熱能作用於血管壁,在相當於1毫秒的時間,瞬間加熱到70度以破壞血管壁的蛋白質,血管壁受熱凝結萎縮,就能去除多餘的血管組織,改善臉部潮紅、血絲問題,回復均勻膚色。情緒壓力、刺激性保養、愛吃烤辣炸酒糟性皮膚炎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荷爾蒙有關,這類體質的人血管較不穩定,加上如日曬、情緒壓力、使用刺激性的保養或化妝品、愛吃烤辣炸或太燙食物等因素誘發,微血管就容易擴張發紅,如果微血管持續擴張失去彈性無法回縮,最後臉部就會出現明顯血絲。長期用類固醇 皮膚萎縮變薄另外,有些酒糟性皮膚炎則是因為濫用類固醇引起,有病患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過敏、溼疹,忽略類固醇依賴會讓皮膚萎縮變薄,加重微血管增生及泛紅的酒糟症狀,一旦停止使用,症狀反而更嚴重,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幼華表示,疾病成因不一定都相同,勿擅自塗抹先前舊藥或成藥。 

還不發牙?恐有軟骨症

還不發牙?恐有軟骨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位14歲董小弟,下顎右側乳牙脫落後,第2小臼齒、第1大臼齒、第2大臼齒等恆牙遲遲未萌發,而下顎左側對應恆牙均已萌出,用手術露出牙冠,並利用矯正牽引之方式,將埋伏阻生的後牙移到正常位置,因矯正器又使牙齒清潔不易,產生許多蛀牙待治療填補,需長期追蹤牙根是否仍有繼續生長,及觀察後續牙髓腔是否有阻塞的情形發生。被骨頭、鄰牙卡住 缺乏萌發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主任賴智信說明,牙齒無法順利萌發有2種情況,一為阻生(impaction),另一為埋伏(embedded),阻生,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在萌出過程中受到阻礙,牙齒可能被骨頭或鄰牙卡住,以致無法順利萌發,而埋伏齒多半因為該牙缺乏萌發力,以致停留於齒槽骨內。軟骨病、呆小症 齒曹骨發育缺陷埋伏齒比較多全身性疾病引起,例如: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軟骨病、呆小症、鎖骨顱骨發育不全,這些疾病使得牙齒周圍,齒曹骨的發育有缺陷,局部因素則可能為牙齦纖維瘤,這個疾病會使牙齦具有強韌的結締組織,而使牙齒的萌發力量難以突破。恆齒最常阻生 拔牙、手術矯正恆齒是最常發生阻生現象的地方,依序是下顎第3大臼齒、上顎犬齒與下顎第1第2小臼齒,常用的治療方式有牙齒拔除、手術露出牙齒、手術露出牙冠合併矯正牽引、拔牙合併以贅生齒,或其他部位牙齒的自體移植或手術移位等方式。超過3個月未萌發 儘速檢查賴智信醫師表示,依照人類換牙時序,大約6歲萌發上下左右4顆第1大臼齒,6~7歲時萌發下顎左右正中門齒與側門齒這4顆牙,7~8歲時,萌發上顎左右正中門齒與側門齒這4顆牙,通常換牙是左右對稱性萌發,如果發現一邊的牙齒已經冒出來了,而另一邊卻超過3個月以上未萌發,應儘速找牙醫檢查。

智慧溫感針 逆齡「凍」3年

智慧溫感針 逆齡「凍」3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逆齡微整新方法!可以進行全臉拉提的逆齡魔方正開始流行,剛推出不久,就受到愛美人士喜愛,主要還是在於拉提效果顯著,根據臨床顯示,使用逆齡魔方來拉提,可以有如手術拉皮的4成效果,使得愛美人士趨之若鶩。 電波拉皮+音波拉皮+逆齡魔方想使鬆弛下垂的肌膚能夠緊緻,除了手術拉皮,微整形時代已從電波拉皮進展到音波拉皮,幾年的時間,就又發展出逆齡魔方,雖然各有各的優缺點,但是愛美人士則多會願意嘗試,原因無他,就是想要能夠擁有青春美麗的容顏。 智慧溫感針注射 釋放電波開業醫皮膚科醫師莊盈彥表示,所謂的逆齡魔方是一種利用電波的拉提術,而且是經由細如毛髮的智慧溫感針注射到皮下,然後釋放電波,並且以恆溫攝氏67度,在皮下3秒鐘,使皮下組織能夠達到緊緻效果。 4成拉皮效果 維持2、3年莊盈彥醫師指出,逆齡魔方微整拉提術已於去年11月獲得美國FDA核准,國內也獲得衛福部核可使用,幾乎是與美國同步,進行逆齡魔方時,會先上麻藥,所以執行過程不會有疼痛感,可針對中下臉與頸部做治療,做一次大約有4成手術拉皮效果,而且緊緻情況可以維持2、3年。 啟動修復功能 使肌膚緊緻年輕人的肌膚是有彈性且有光澤,主要就是皮下膠原蛋白與玻尿酸都很豐富,而隨著年齡漸長,這些成分就會開始流失,以致肌膚會出現鬆弛下垂以及暗沈;莊盈彥醫師進一步指出,肌膚鬆弛不見得只是表面老化,而是真皮層中支撐著皮膚的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及玻尿酸的流失而讓肌膚失去彈性,而逆齡魔方就是會使肌膚在可以控制的微創下,啟動修復功能,進而使肌膚變得緊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