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C型肝炎若無全面消滅 仍有傳染之風險

C型肝炎若無全面消滅 仍有傳染之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今年6月發佈的「103年國人十大死因」報告顯示,癌症連續33年居冠,其中肝癌位居十大癌症殺手的第二位;慢性肝炎與肝硬化位居十大死因排行第九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指出,肝病每年奪去上萬人性命,其中尤以C型肝炎日趨嚴重。因C肝至今仍無疫苗可供預防,無法遏止傳染持續發生,故根治C肝,全面消滅C肝傳染源,實為當務之急。C型肝炎口服新藥提升治癒率 患者不再心慌慌楊培銘教授表示,C型肝炎傳統係採干擾素併雷巴威林治療,對台灣常見的1b基因型病人,治癒率約達7成,如今隨著各種C型肝炎口服新藥上市,不但治癒率增加至95%以上、療程也相對較短,重要的是副作用較少,目前政府已著手準備擬定國家政策,有望會通過健保給付,期盼針對干擾素副作用無法承受、傳統治療失敗之患者讓其及早接受口服新藥治療,早日痊癒,痊癒的C肝病人不再是傳染源,這就是「治療即預防」的消滅C肝對策。接受C肝口服新藥治療,需注意藥的交互作用,楊培銘教授強調,C肝口服新藥和一些藥物有交互作用現象,例如質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製劑)、部分抗高血壓藥物、降血脂藥物、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抗心律不整藥物及抗癲癇藥物等。因此,楊培銘教授提醒患者在服用C型肝炎口服新藥之前,應主動告知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由專科醫師詳加檢視,才能擬訂適當的治療對策。楊培銘教授也提醒,使用C肝口服新藥後治癒的患者,不代表往後不需持續追蹤,尤以肝硬化患者最需特別注意,務必持續追蹤,包括抽血檢驗肝功能與胎兒蛋白(AFP)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免肝癌發生而不自知,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肝基會肝炎小手冊改版 助患者獲得正確資訊楊培銘教授表示,今年2016年世界肝炎日之主軸為消滅C肝,期望全台總動員,由自身做起,讓C型肝炎這個名詞正式走入歷史!另外,肝基會今年肝炎小手冊改版正式上線,患者或是任何需要肝炎資訊等民眾,皆可撥打肝基會服務專線0800-000-583,或上至肝基會官網查詢,期能獲得正確的肝炎知識。

新生兒骨折!母奶缺鈣惹禍

新生兒骨折!母奶缺鈣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宇是比預產期提早4個月報到的早產兒,因為肺部不成熟,加上反覆感染,一直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某天護士發現小宇的左大腿比平常腫了一些,幫他換尿布碰到腳時也會一直掙扎,醫師幫小宇照了X光,發現小宇的左大腿竟然骨折了。少曬太陽 缺維他命D造成骨折抽血檢查發現小宇是因為缺乏維他命D造成的骨折,小宇的媽媽也在醫院工作,平常也少有機會曬太陽,抽血檢查發現媽媽維他命D也缺乏得很厲害,後來由骨科醫師幫小宇做了固定吊帶,小兒科醫師也開始幫他補充維他命D,小宇的骨折才慢慢痊癒。維他命D不足 頭骨軟化、骨頭變形成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張毓珊表示,鈣是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維他命D最主要的功能在增加小腸對鈣的吸收,嚴重的維他命D不足會導致佝僂,也叫做軟骨症,典型的表現是頭骨軟化和下肢骨頭彎曲變形。母乳維他命D含量低 寶寶易缺乏張毓珊醫師指出,只靠母乳哺餵的新生兒是維他命D缺乏的高危險群,世界各地許多研究都發現懷孕婦女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很高,媽媽缺乏維他命D,透過胎盤傳給寶寶的維他命D少,加上母乳中的維他命D含量本來就不高,寶寶就有很高機會維他命D缺乏。目前已知紫外線暴露會增加皮膚癌的機會,而且越早直接曝曬太陽,日後得到皮膚癌的機會越高,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和皮膚科醫學會建議,6個月以下嬰幼兒應避免直接曝曬太陽,在戶外時也應穿著衣物和帽子遮蔽。

避免「出人命」 長期避孕效果佳

避免「出人命」 長期避孕效果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男帶套,女吃藥」,是傳統的避孕方法,可以確保在雙重防護之下,未預期的新生命到來,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是一個國際性的紀念日,旨在提高年青人的避孕意識,促進年青人對自己的性行為與生殖健康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年青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非預期的情況下懷孕 佔4成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青少女小組召集人、台南奇美醫院婦產科蔡永杰醫師表示,根據數據顯示,1,000位15~44歲的亞洲女性中,有120位懷孕,其中46位是在非預期的情況下懷孕,佔了將近4成。每年3,000新生兒 母未滿20歲據內政部2015年統計,台灣每年約3,000名新生兒生母年齡未滿20歲,這些媽媽可能還在就學階段,或是還沒當媽媽的心理準備,恐影響日後的身心健康、經濟能力及提高社會成本,因此建立正確的避孕觀念,及提供有效的避孕工具就顯得相當重要。短效避孕易疏漏 降低避孕率蔡永杰醫師表示,過去婦產科醫學會最推薦的避孕方式是「雙重防護」避孕法,也就是男生戴保險套和女生服用口服避孕藥,不過,因口服避孕藥需要每天吃,容易造成漏吃或停藥,中斷使用常是造成避孕失敗的主因,短效避孕法需要每天或經常使用,造成漏吃或中斷使用,降低避孕率。長效避孕效果好 效果可達3~10年目前歐美開始建議年輕女性可選擇長效型避孕方法(LARC),如子宮內投藥系統(IUS)或含銅避孕器(IUD)等,臨床統計,長效避孕效果比短效更好,不需每天固定服用,不用擔心漏吃,效果可達3~10年,且不受年齡影響,2年持續使用率(84.7%)高於短效避孕(52.3%),是年輕女性避孕的新選擇。

少女骨盆腔發炎 棉條惹禍!

少女骨盆腔發炎 棉條惹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15歲女生因為骨盆腔感染而到婦產科就醫,由於骨盆腔發炎多因性行為導致,但她卻不曾有性行為,竟然也出現骨盆腔發炎,醫師進一步問診才發現,原來她是在月經期間,經常一整天使用衛生棉條都不更換,致使私密處感染而引發骨盆腔發炎。避孕器放太久,私密處不衛生收治該名女生的開業醫婦產科醫師郭怡廷表示,骨盆腔發炎是逆行性,女性私密處是從陰道往上走,陰道會連接子宮頸與子宮腔,並且有通道到輸卵管。由於女性腹部中的生殖器官與外界是相通的,所以,女性比男性有更多骨盆腔發炎問題。而造成骨盆腔發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見原因是子宮內避孕器放太久,以及婦女私密處不衛生,都容易好發骨盆腔炎。骨盆腔沾黏 恐造成不孕腹部內肚臍以下的發炎都稱之為骨盆腔發炎,這部位有子宮、卵巢與輸卵管,還有腸子、韌帶與肌肉;所以,肚臍以下疼痛,就會稱之為骨盆腔發炎,骨盆腔發炎的症狀會有肚子痛、性行為痛。郭怡廷醫師指出,除了肚子痛與性行為會痛之外,也有人連走路都會痛,甚至有人會出現骨盆腔全部沾黏,並因此而造成不孕。上述這位女生因為肚子痛來就醫,經由檢查發現她有骨盆腔發炎,主要是因為太長時間使用衛生棉條,致使私密處不夠衛生引起。停經後、生育期婦女 好發族群郭怡廷醫師進一步指出,長期陰道感染不做治療也會形成骨盆腔發炎,而且經常穿緊身褲與不透氣內褲,以及性行為後沒有做好清潔,都容易出現骨盆腔發炎,至於骨盆腔發炎也有好發族群,例如婦女停經後,因為荷爾蒙分泌不足,陰道就比較容易感染,進而容易誘發骨盆腔發炎,此外,生育期婦女因為性行為,以及常有分泌物等,若是不注意清潔衛生,也易好發骨盆腔發炎。維持私密處清潔乾爽很重要所以,女性私密處的清潔衛生與乾爽就很重要,若是私密處白帶太多,經常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之下,不但會有細菌滋生,導致陰道炎,甚至有可能引起骨盆腔發炎,腹痛不已,而且會反復發作,而目前坊間就有一種環保科技咖啡紗材質透氣片,可以讓婦女維持私密處乾爽,郭怡廷醫師強調,由於可以透氣,可維持私密處乾爽,若要使用護墊或衛生棉條,就要勤加更換,每次去廁所都要換,以免私密處感染而引發骨盆腔發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抗敏、防癌 吃深海魚就對了

抗敏、防癌 吃深海魚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研究發現,維他命D可以增強先天免疫力,降低感染的機會,也可能可以減少過敏性疾病,包括氣喘和過敏性鼻炎、自體免疫疾病,含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乾癬和風濕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如白血病、乳癌、卵巢癌、大腸癌、攝護腺癌,和糖尿病的發生,不過這些因果關係仍需更多大型研究來證實。深海魚、波特菇、乳製品含維他命D維他命D主要來自皮膚上的膽固醇,在受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催化後,形成維他命D3,經由血液送往肝臟和腎臟活化後運送到全身,大多數食物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含有維他命D的食物,包括:深海的鮭魚、鮪魚、魚油、蛋黃、波特菇、和市面上經過維他命D強化的乳製品等。怕曬黑塗防曬油、撐陽傘 影響吸收現代人維他命D缺乏的主因常是因日曬吸收不足,成功大學新生兒科醫師張毓珊指出,日曬合成維他命的效率受膚色影響最大,深色膚色的人種皮膚中的黑色素會減弱紫外線的作用,除此之外,緯度、空氣汙染程度、生活習慣等因素也都會影響,許多女性因為愛美怕曬黑,或是有塗防曬油、撐陽傘習慣,都或多或少影響維他命D的吸收。新生兒、學齡青少年 維他命D缺乏張毓珊醫師表示,許多人認為台灣日照充足,不會缺乏維他命D,但近年有數篇包括台灣本土、鄰近亞洲國家或緯度接近國家的研究均發現,不管是母親或新生兒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都很高,甚至到學齡和青少年時期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也不低。動物性的為他命D3活性大 先挑選因此,台灣兒科醫學會已於今年開始,建議以和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引相同的方式補充維他命D,維生素D依照來源可分為動物性的D3與植物性的D2,D3的活性大於D2,家長在挑選補充劑時建議以D3優先。

小病灶現形 微創手術利早期診斷

小病灶現形 微創手術利早期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罹患肺腺癌至今將近10年的李先生,長期的抽菸習慣讓他多年來持續咳嗽加喘,經胸腔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肺腺癌第3期,隨即接受化療與電療,過程中一度惡化改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從化療轉標靶治療也快8年,直至今日病況控制穩定。症狀不明顯 抽菸致咳嗽、胸悶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血液腫瘤科暨癌症防治中心主任蕭士銓表示,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讓患者不易察覺,尤其是長期抽煙患者,平時就會有咳嗽、胸悶等症狀,檢查時病況往往已較為嚴重了。電腦斷層檢查 可掃出0.3公分肺腫瘤目前較能有效早期篩檢出肺癌的方法,就是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目前最電腦斷層掃描可掃描出0.3公分以上的肺腫瘤,靈敏度高,由於肺癌已是癌症死亡第1名,除了抽菸之外,環境因素與空氣污染也是重要因素,此檢查對早期肺癌診斷有很大的幫助,鼓勵民眾能多加利用。手術結合3D列印 製作術前模型去年被診斷出下頜骨造釉細胞腫瘤的吳先生,沒有吸菸嚼檳榔的習慣,由於腫瘤破壞下頜骨引起疼痛和腫脹,經醫師評估決定切除下頜骨,並且進行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牙科醫師羅正興表示,手術結合3D列印技術來製作術前模型,不但可看出患部缺損,且可以模擬需切除的地方。增加術後結果的穩定性 縮短時間羅士銓主任指出,以往頜骨切除後手術重建只能靠醫師的經驗與手感,術後有不可預知的情形,也容易發生感染,3D列印讓醫療團隊能有完整的術前計畫,大為增加術後結果的穩定性,並縮短手術時間,所以能讓患者有較佳的重建外觀及功能。

除6公分囊腫 不孕婦喜獲龍鳳胎

除6公分囊腫 不孕婦喜獲龍鳳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1歲陳姓女患者,結婚5年多卻一直無法受孕,因先生是家中獨子,2年前到童綜合醫院婦產科求診不孕原因,經醫師檢查發現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卵巢內形成約6公分巧克力囊腫所導致,安排進行卵巢囊腫切除手術後,復原良好並在1年多前經排卵藥治療且順利自然懷孕,順利產下龍鳳胎。子宮內膜組織 長到子宮腔以外童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永玲表示,所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組織長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長到卵巢內會形成一個充滿積血的血瘤,也就是所謂的「巧克力囊腫」。破壞卵巢、輸卵管 骨盆腔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症不但會破壞卵巢和輸卵管,也會造成骨盆腔裡面的器官彼此互相沾黏,嚴重的病例不但受孕機會降低、手術的困難度高、治療效果差、復發的機會也高,因此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不孕婦女 比例更高達25~35%張永玲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造成不孕症的重要原因,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大約有6~10%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婦女中罹患此症的比例更高達25~35%左右,醫師考量病灶嚴重程度、病人年紀與生育史等,進行治療,通常未婚女性無明顯症狀,5公分以下的囊腫只需追蹤即可。術後的6個月 懷孕的黃金時期3公分以上的巧克力囊腫,合併不孕,拿掉囊腫就可增加懷孕機會,術後的6個月也是懷孕的黃金時期,如仍不孕,則代表有其他因素,就要尋求不孕的治療,當罹患巧克力囊腫時,應該找專業醫師諮詢而充分了解及認識疾病後,為自己尋求一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長照之路怎麼走?照護產業是關鍵

長照之路怎麼走?照護產業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的照護需求增加,相對地也帶動照護產業的興起,而照護產業將會有什麼樣的關鍵走向呢?長年研究長照議題的交大生醫論壇發起人陳靖騰認為,可分成製造及金融兩端來進行分析,製造端(提供服務或設備的軟體廠商),科技廠提出遠距醫療、居家照護機器人、養生村、銀髮族產品等等,提供年長者購買的服務或設備。而金融端(提供長照經費來源的單位)則是依照政府的長期照護法,提供最基礎屬於社會保險等級的長期照護保險、勞工退休金、以房養老,以房地產作為養老消費的基礎、既有積蓄以及購買商業長期照護保險,作為購買的經濟來源,這兩端在超高齡社會來臨的時候將會蓬勃發展。照護模式 將會轉為集中的機構型照護隨著勞動人口的降低,平均壽命延長,照顧人口也出現缺口,關心長照議題首創藥品宅配到府的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創辦人王照允表示,當老年人口突破25%以上,居家型的照護模式恐無法負荷,照護模式將會轉為集中的機構型照護,未來陸續隨著政府政策與業者的投入越多,各式各樣的服務都會冒出來,提供不同面向的服務,以滿足實際的照護需求。長照是一個長期支出 財源不足然而,真正實踐老人長照,需有多方力量的資源與配合才得以運作,陳靖騰認為,現行政府的財政政策下,擬定的長照保險資金來源一定不足,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目前朝向增加遺產稅及降低贈與稅的額度來擴大財源,然而因為長期照護是一個長期的支出,增加的財源必然不足。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長期照護,民眾自費跟自行照護的比重必然沉重,應鼓勵民間加入投資,並規劃不同等級的長照服務措施,截長補短,讓經濟充裕的富人可以享受到較好的服務之餘,亦能補貼經濟較不充裕的高齡長輩也享有基礎的服務。先期投資 後期享用陳靖騰說明,目前商業保險部分仍是以理賠金作為給付依據,應結合長期照護單位,讓保險可以由服務給付,也可以讓保戶所繳的長照保險金先期投資於長照單位中,先期投資,後期享用,既可有新的一番財源也可保證給付時長照單位的服務品質。 

失眠不是病!置之不理後果嚴重

失眠不是病!置之不理後果嚴重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現代人由於高壓生活步調,加上3C使用頻繁,許多人因而睡不好,甚至出現失眠傾向,安穩的睡眠,對失眠的人來說變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心願。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秉彥表示,排除疾病因素造成的失眠外,若正常人平時無法自然地進入平穩的睡眠狀態或常常淺眠、睡眠斷斷續續、早醒而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症狀每週出現3天以上,且持續3個月,即定義為「失眠」。上班壓力大或時數過長、甚至是白天活動量不夠或睡太多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失眠,若是長期失眠,人體恆定機制失衡,生理功能無法得到修護,記憶力、學習力及身體抵抗力皆會下降,甚至老年時易引發腦部退化,後果不堪設想。安眠藥非全能 使用與否因人而異面對失眠症狀是否該服用安眠藥呢?陳秉彥醫師說,若是長期失眠,則可在專業醫師建議下,服用適量的安眠藥。但若是短暫性的情緒波動,如:工作做不完引起的焦慮、親友間爭吵引起的沮喪,所導致的失眠,情緒只會持續短暫的兩三天,建議要解決情緒的問題,而非依賴安眠藥。另外,陳秉彥醫師也提醒,服用安眠藥切勿自行更改服用的時間及用量,且為避免因濫用而造成習慣成癮性,若只偶爾失眠,則不建議在睡覺前就規律服用安眠藥,除非在床上躺超過一個小時還是無法入眠才需適當使用安眠藥。6招教你改善失眠睡得好、睡得飽對現代人來說變成是一件難事,陳秉彥醫師也提出以下6點,來幫助民眾改善失眠症狀:1)睡前2~3小時前可以做一些和緩、微流汗運動,像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讓大腦釋放讓身體放鬆的化學物質來改善失眠狀況。2)睡前透過呼吸、冥想的練習來達到放鬆,幫助改善失眠。3)白天補眠不超過30分鐘,下午3點以後盡量避免小睡,以免影響夜晚睡眠。4)盡量維持規律的起床時間,假日補眠最多不超過1.5小時,過度會擾亂生理時鐘,影響夜晚睡眠。5)可記錄睡眠日誌,提供醫師參考,同時重新建構生活秩序。6)睡前2小時可喝點幫助入眠食物,如:熱牛奶、助眠花茶、酸棗仁茶。科學實證 酸棗仁安神助睡眠酸棗仁是一味中藥材,為鼠理科植物酸棗的成熟種子,是中藥裡養心安神的一味藥,酸棗仁味甘、性平。歸心、肝、膽經。有養心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能。有失眠症狀的朋友,不妨可試試食用酸棗仁以助睡眠。

助重見光明 「重水」10月納健保

助重見光明 「重水」10月納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下個月起,視網膜剝離患者有福了!針對複雜性視網膜剝離的病患,中央健保署新增用於視網膜剝離手術時,幫助視網膜貼回原位的暫時填塞用醫材「全氟碳化物液體」(簡稱「重水」),以縮短手術時間及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自105年10月1日起給付。裂孔、發炎 色素上皮細胞之間剝落眼睛的構造非常精細,光線從水晶體穿過,聚焦於視網膜上,視網膜就像照相機的底片,負責將看到的影像忠實呈現,經由視神經傳達到大腦,視網膜是一層近乎透明的神經纖維與感光細胞合成的組織,若視網膜因為裂孔、發炎或其它原因,導致其與外層色素上皮細胞之間,不再緊緊黏貼而剝落下來,就稱為視網膜剝離。黑影、影像扭曲、視力減退、閃爍光芒視網膜剝離發生時可能會看到一片黑影、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有閃爍的光芒或色澤改變等情況,這時必須盡速就醫治療,否則嚴重會導致失明,粗略估計,台灣地區每年有大約1000至2000人產生視網膜剝離,一般人產生視網膜剝離率約1/1000,但如果高度近視(600度以上)者,發生率可能就提高至10倍。每人每眼 終身最多限制申報2次健保署表示,為使複雜性視網膜剝離手術容易操作辨識,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將醫材「重水」納入健保給付,給付條件必須為巨型裂孔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併纖維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復發性視網膜剝離的病患,每人每眼終身最多限制申報2次,依據臨床專科醫師預估,每年約有1,100人次受惠,費用支出約962萬元。視網膜剝離前 飛蚊變多、看見閃光提醒民眾視網膜剝離前,通常會出現黑影、飛蚊變多及看見閃光等症狀,此時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治療,以免影響視力的恢復,對於有高度近視、曾發生過視網膜剝離或家族有視網膜剝離的民眾,也應定期檢查追蹤,預防視網膜剝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