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解便困難 快用6招緩解

解便困難 快用6招緩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十幾年來,牛排、炸雞、漢堡、薯條等西式飲食大舉入侵台灣,使得台灣人的飲食越來越西化,加上生活壓力日漸增加,便秘人口也跟著大幅度成長,便秘不是一種疾病,但是一種非常惱人的症狀,有些人每回如廁完畢後,就如同打了一場硬仗,汗流浹背不說,還全身虛脫,想知道自己有沒有便秘問題,就快進行下面的檢測吧,如果符合其中一個現象,就要多注意囉!每周解便少於3次 便便都是硬的很多人都以為大便不順就是便秘,其實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每周解便少於3次,而且你的便便都是硬的,每次排便時都必須要用力」才是便秘,大家都以為,水喝得少、蔬菜吃得少是造成便秘的主因,其實便秘沒有這麼簡單,便秘的原因可以概分為2種,一種是「功能性便秘」(非阻塞性便秘),一種是「器質型便秘」(阻塞性便秘)。飲食精致、膳食纖維少、缺乏運動大部分人便秘的類型屬於功能性便秘,通常都是因為壓力、飲食過於精緻、膳食纖維攝取過少、缺乏運動所致,這類型的便秘,只要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就能獲得明顯改善,不用太過擔心,「器質型便秘」是比較需要擔心的類型,這種便秘多為疾病所引起,例如腸阻塞、腫瘤等,因為腸道內發生了病變,使得便便無法順利通過。大部分的人都有過便秘的經驗,雖然,功能性便秘不是大問題,不過,如果長期沒獲得改善,還是有可能引起痔瘡及肛裂等併發症,所以,趁便秘問題還不是太嚴重時,好好正視它、改善它吧:1) 喝足夠的水,每天起碼要喝8~10杯水。2) 有便意時,不要忍住,應該馬上到廁所解決。3) 多攝取膳食纖維,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可以多吃。4) 養成多運動的好習慣,能促進腸胃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5) 每天起床趁著空腹,喝一杯常溫的水,能促進腸胃蠕動!6) 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鐘按摩腹部數次,能有效改善便秘。 長期便秘 罹患大腸癌機率高因為便秘太常發生了,所以很多人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但千萬不要小看便秘對健康帶來的危害,長期持續有便秘問題,輕則誘發痔瘡、肛裂,甚至脫肛,若本身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解便時過於用力,可能會引發心臟病、腦血管意外,再者,長期便秘代表體內廢物、毒素無法順利排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相對較高。過度飲酒反而影響通便有些人認為喝酒可以幫助消除便秘,其實,酒精的確可以刺激腸胃、促進通便作用,而容易引起下痢或軟便,但無法藉此解決便秘問題,而且過度飲酒反而會影響通便,另外,千萬不要養成依賴瀉藥、軟便劑的壞習慣。(摘自/不吃藥最健康/大喜文化出版)

別怕!這款「誕」糕不過敏

別怕!這款「誕」糕不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對蛋奶過敏、腸胃不好、純淨素食主義者,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吃蛋糕的族群非常多,位於南港的純素烘焙坊提供了一項新選擇,他們有客製化的烘焙服務,非常特別的是,只要客人告知過敏原,老闆就能巧妙的利用原來的菜單,尋思替代過敏原的材料、調整菜單。牛奶改用椰奶、利用腰果油脂研發起司店內最大特色就是堅持無蛋、無油、無奶、無酒精、無五辛,為了不能吃麵粉的客人改用蕎麥、而因宗教信仰不能喝牛奶或對牛奶過敏的客人,則改用椰奶或豆漿,就連披薩的靈魂──起司,也捨棄牛奶,改用腰果的油脂研發製作而成。對腸胃敏感、乳糖不耐 有特製「誕」糕因為原料無蛋,因此店內烘焙的成品稱為「誕糕」,除了採誕辰的意思,也希望藉由「誕糕」為人作壽,達到素食者、過敏者的滿足感,同時也藉由這個字引起顧客關注,重申並推廣不吃蛋的生活理念,每周都會研發新口味的老闆,一開始是從自己喜歡的口味開始嘗試研發,後來由於忠實客戶的宣傳,讓許多過敏族群開始認識這間烘焙坊。由於老婆和女兒對蛋過敏,讓來自印度,原本就吃素、從事貿易的老闆戴全騰興起自製烘焙的念頭,老闆娘郭綵婕提到,許多顧客嚐過店內產品之後,真的會開始把健康飲食,納入生活飲食選項,對於一些腸胃較敏感、乳糖不耐症的客群,也有推出特製蛋糕及素月餅,今年中秋節,更是研發出了素蛋黃酥。替代食材 素食者也可以享受葷食口感「想要把烘焙作的健康一點」郭綵婕說,不想客人因為追求鬆軟吃下過多化學物質, 比起其他烘焙坊,他們為客戶著想的更周到,利用「替代食材」,讓素食者可以享受跟葷食一樣的口感,腸胃不好仍然可以吃糕點、麵包,吃披薩也不會少了起士,同時也可讓身體無負擔,讓無蛋奶的飲食選擇,突破了許多不可能。

臉麻麻的 恐有2公分聽神經瘤!

臉麻麻的 恐有2公分聽神經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5歲女性,主訴右耳突發性聽力障礙、略微步態不穩而就醫,聽力檢查發現右耳感音性聽力損傷53分貝,左耳聽力正常,聽性腦幹檢查,結果呈兩耳間第5波潛值差(ILD,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1.5毫秒大於正常值(0.2毫秒),核磁共振檢查則呈現右側內聽道處有1.7公分大小的腫瘤,於是利用伽瑪刀治療。鼻竇炎、失眠、焦慮 都可能引發耳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任葉大偉表示,耳鳴於耳鼻喉科門診是一常見症狀,引發耳鳴的可能成因甚多,如歐氏管阻塞、鼻竇炎、失眠、焦慮、憂鬱、睡眠呼吸中止、胃食道逆流、女性更年期等均是常見原因,單邊耳鳴更屬危險耳鳴,一定要主動積極安排聽力檢查、聽性腦幹檢查,核磁共振以早期診斷是否為聽神經瘤。大於2公分 會出現臉麻、疼痛或刺激感葉大偉醫師指出,聽神經瘤之診斷貴在早期發現,第一期以耳部的症狀為主,早期症狀為單側耳鳴、聽力障礙,其中約有10%的病例是以突然性聽力障礙來表現,相對地約有3%的突發性聽力障礙的病患,後來被診斷証實為聽神經瘤,如果腫瘤已大於2公分的話,多已侵犯到三叉神經,會出現臉麻、疼痛或刺激感的症狀。不出現眨眼反射 表示三叉神經功能受損臨床醫師以棉花棒由鞏膜輕輕劃向角膜,會出現眨眼反射,若不出現眨眼反射動作表示三叉神經功能已受損,是為侵犯到三叉神經的第2期,此時就算手術也不能保留住聽力,繼續長大就會因壓迫到小腦、腦幹而出現一些步態不穩、顫抖和方向變換水平眼掁、垂直眼掁和旋轉眼掁等中樞病變症狀,此時即為第3期。單側耳鳴、臉麻或頭昏感 及早就醫到了腦內壓開始增高時就會出現頭痛,特別是在下枕部和上頸部,而且常常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即是第4期了,現代生活步調忙碌緊張,民眾偶會有耳鳴、頭昏或臉麻等非特異性的一般症狀而忽略了潛在的危險性,葉大偉醫師特別呼籲民眾,不要輕忽不明原因的單側耳鳴、臉麻或頭昏感,及早就醫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時期。

驚!剖腹產竟是過敏因子

驚!剖腹產竟是過敏因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13個小孩就有1個有食物過敏,而且致死的過敏也在攀升,城市的孩子風險最高,一項研究顯示,有10%在都市環境長大的孩子,到5歲時出現對蛋、牛奶或花生的食物過敏,更有55%的孩子出現食物敏感症(food sensitivity)。孩子會過敏 因為我們幫他們消毒殺菌這項研究的作者指出,假如納入其他常見的過敏食物,食物過敏的累積風險可能還會更高,過去30年來,孩子的身體怎會改變得如此劇烈,使那麼多食物引發炎症反應?還有,有食物過敏,暗示孩子的健康出了什麼狀況?過敏沒有簡單的成因,這個問題是很多因素聯手促成的,不過,愈來愈多數據顯示,我們的孩子會過敏,是因為我們幫他們消毒殺菌,我們用洗手液、抗生素、類固醇、巴斯德氏殺菌法、放射線,甚至愈來愈多的預防接種來攻擊微生物,我們對無菌的執迷甚至強烈到消毒土壤,殺蟲劑、除草劑、抗真菌劑和抗生素殺死了土壤裡至關重要的微生物,也包覆了我們的食物。接觸微生物 是當前和終身健康的關鍵於是:我們試圖掌控自然的混亂與複雜的作為,對孩子的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後果,根據源說,微生物無疑是危險的,我們隨後發起、完全出自善意的抗菌戰爭,徹底改變了我們孩子的體內和體外環境,在此同時,愈來愈清楚的是,接觸微生物—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是孩子當前和終身健康的關鍵。剖腹產 錯失重要的細菌殖民一切從出生,甚至出生以前就開始,經由在擠過產道時吞食充斥多樣微生物的陰道分泌物,新生兒的腸道滋長著各類細菌,現在,有比以前更多的孩子在美國超過30%—─是剖腹產,使他們錯失重要的細菌殖民,這些嬰兒出現過敏、氣喘、自體免疫疾病,甚至癌症的風險。配方奶較可能有感染、過敏問題母乳也以獨特、持久的方式支持微生物群系和免疫系統,喝配方奶的嬰兒較可能有較嚴重的感染和過敏等問題,在嬰幼兒期,甚至懷孕及生產時使用抗生素,也可能因為造成腸道微生物群系失衡、使免疫系統變得敏感、產生不恰當的過度反應,而引發食物過敏。(本文摘自/大地療癒力:用真正「土生土長」的食物養出健康的孩子/平安文化出版)

偏頭痛又失眠?味精吃太多!

偏頭痛又失眠?味精吃太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第一次對味精感興趣,是因為注意到數名病患都是在一連幾天吃了外賣的中式或日本料理後首度癲癇發作,也有些病患在吃了含大量味精的食物後偏頭痛加劇,或覺得煩躁。神奇調味包 讓健康大打折它自然出現在味噌、醬油(tamari,只純大豆發酵釀造之醬油)、酸梅、蕈類、海藻、番茄、乳酪、骨頭湯等食物中—通常是長久烹煮或發酵、自然富含麩胺酸(glutamate)的食物。熬一鍋濃郁、樸實的湯並不難,但很耗時間—要先烘過骨頭,連同蔬菜和芳香藥物一起燉煮、過濾、再燉煮,投入的時間能產生非常可口且營養豐富的益處,忽然,一包小小的味精「調味包」就能在短短幾分鐘內讓一餐洋溢鮮美—但健康效益大打折扣,這種「神奇」的原料也會促進食慾,所以製造商什麼都加,包括醫院的餐點,甚至嬰兒食品,幹嘛不用呢?味精在1970年代因民眾大聲疾呼而不准嬰兒食品添加,但仍存在於許多加工食品中。防衛大腦的神經系統 會放麩胺酸進入問題在於,麩胺酸鈉很像食物裡自然出現的麩胺酸,但有一點小小的變化—它含有S-異構物(S-isomer,非常類似但並非一模一樣的化合物),它在身體裡的運作和天然的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異構物截然不同。麩胺酸是種胺基酸和神經傳導素,它在神經系統裡的工作是「興奮性的」(excitatory),也就是會起刺激作用,大腦裡有數種類型的受器只對麩胺酸起作用,因為它對學習和記憶至關重要,也很重要的是,防衛大腦內部密室和中樞神經系統,會選擇性地放麩胺酸進入,有時排除其他必要胺基酸,只准麩胺酸入內。吃太多導致頭痛、煩躁、失眠當身孱體弱者攝取大量含味精的食物,神經就開始掙扎了:頭痛、疼痛、煩躁、失眠、甚至癲癇(在敏感的孩子身上),一些有泛自閉症障礙孩子的家庭描述他們孩子甚至可能對天然麩胺酸含量高的食物敏感,改吃低麩胺酸飲食即大有幫助。(本文摘自/大地療癒力:用真正「土生土長」的食物養出健康的孩子/平安文化出版)

熱痰咳不停 快服黃蓮解毒!

熱痰咳不停 快服黃蓮解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朋友,尤其是小孩,感冒發燒後,頸部的淋巴結就腫起來了,主要是淋巴結(Lymph node)過濾了病毒與細菌,並由內含豐富的B細胞、T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球等正規軍將病毒摧毀。感冒感染後 頸部留下淋巴結當身體在對抗入侵的病菌時,淋巴結內部的淋巴球會快速增殖而腫脹,於是感冒感染後,在頸部留下大小不一的淋巴結,在這看似平凡無奇的一個作戰經過,中醫非常重視,會有淋巴結腫大的感染,中醫歸屬於「風熱沒有在第一線治好」的結果。熱痰不好時 內悶的熱轉化為毒風熱的痰是比較稠、黏的,當這種熱痰拖延不好時,內悶的熱開始轉化為毒,人參敗毒散的用意,就在幫忙自癒力差病人與病邪戰爭能快一點結束,因為拖下去就會發展成內毒了,如果順利治好,就成功攔阻了將往身體深層發展的燎原之「毒」,銀翹散、鐵笛丸等這些治風熱的方子,都會用薄荷、連翹等清熱又兼有解毒的用意也在於此。黃柏、知母、龍膽草 清熱瀉火解毒雖然中醫有完整的考量及治療策略,而病人不願意好好接受中醫療效治時,內悶的熱毒開始形成,表現出在頸部的淋巴結腫大,並到這階段,中醫認為原本風熱的黃、稠、黏,有形的痰,已經深入變成熱毒無形的痰了,這又稱為痰瘀、痰核、瘰癧,金朝、元朝時的名醫東垣老人提出了「散腫潰堅湯」,方中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龍膽草、均為清熱瀉火解毒之藥味,黃芩、黃連、黃柏是大家非常熟知的「黃連解毒湯」的組成。昆布可以化除淋巴結腫大中醫認為可以用昆布這類海生植物,來化除這無形的痰淋巴結腫大,連翹,三稜、莪朮、當歸尾、白芍,協同一起散掉頸部不通的血、氣,栝蔞根、桔梗,能消腫,柴胡、升麻、葛根,既解毒又可提振腸胃機能;是一帖面面俱到的處方!設計解毒、敗毒 處理體內酸化內悶的熱毒,如河流減速慢下來的濕地沼澤,大自然在陽光的熱力照射下,會長出苔蘚等植物,人體就在某些阻隔外來病原的地方,先是氣血不通,進而培養出容易長東西的酸性體質,中醫清楚得知這樣的病程,設計了一系列的解毒、敗毒等方子,都同步同時的在處理這類病人體內的酸化。(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咀嚼助健腦 飯後大腦更靈活

咀嚼助健腦 飯後大腦更靈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據說近代年輕人下巴窄小的人增多,是因為以柔軟的食物為主,較少咀嚼的緣故。有人誤解這麼一來,能使臉變得較小,其實下巴不夠強健,反而容易對於齒列產生不好的影響。唾液殺菌力能夠預防蛀牙及牙齦炎說起來,咀嚼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嚼碎食物,還有其他各種功能,咀嚼能夠增加唾液分泌,唾液的殺菌力能夠預防蛀牙及牙齦炎,由於能夠促進下顎的骨骼及肌肉發達,能使表情更豐富,同時,嚼碎硬物的爽快感也有助於消除壓力。另外,咀嚼時也有助於健腦。大腦及小腦血流被證實能提高8~20%首先,透過肌肉運動將訊息傳達腦部當中,從下顎能夠傳達的訊息量非常多,咀嚼時,大腦及小腦的血流已被證實能提高8~20%,當血流增加時,養分及氧氣循環會更順暢,因而更能增生神經迴路,能夠促進細胞活動,事實上,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觀察血流狀態的影像實驗中,證明了咀嚼時,能促進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飯後2小時 大腦最靈活另外,經過充分咀嚼飯後2小時左右,將會使腦內的F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的數量達到最高峰,因而能夠提高記憶力及專注力,提升學習效果,從事困難的工作或讀書,希望獲得更佳效率時,不妨安排在飯後2小時,也就是大腦最靈活的狀態時工作或讀書。嚼於次數多 利於健腦順帶一提,近代日本人每餐咀嚼次數平均為600次,相較於二次大戰前的1400次,以及遠古彌生時代的4000次,令人惋惜的是咀嚼次數大幅度減少,因此,每天選擇餐點時,注意選擇必須多咀嚼的食物相當重要,另外,嚼食口香糖也有利於健腦,有一項針對1000位65歲以上為對象的調查,嚼食2分鐘時回答的正確率,比沒有嚼食口香糖時高出15%。(摘自/活腦力:77個好習慣活出不癡呆下半生/尖端出版) 

醫訊/學習自我紓壓-經絡按摩課程

醫訊/學習自我紓壓-經絡按摩課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絡按摩主要是刺激身體局部,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若是以中醫的觀點則有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消除疲勞的功效,不但可以消除壓力,也能夠改善睡眠品質,對人體好處多多。 亞東醫院將舉辦講座,由癌症資源中心經絡芳療師蕭鳳庭,將帶民眾了解相關的穴道、經絡的功用,以及對身體造成的好處,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多多參與。名稱:學習自我紓壓-經絡按摩課程時間:105年10月12日 星期(三) 10:00-12: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二樓J250-J253空間(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分機1709

醫訊/正確用藥保胃戰

醫訊/正確用藥保胃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只要一鬧胃痛就吃胃藥,甚至每天吃用來預防胃痛,「吃西藥傷胃,就醫時請醫師開胃藥」的想法更是深植人心,然而,這些觀念真的正確嗎?亞東醫院將舉行衛教講座主題「正確用藥保胃戰」,藥學部藥師簡美如將與您分享常見的胃藥種類及用藥的五要、五不原則,期望病患在用藥上有更正確的觀念。名稱:正確用藥保胃戰時間:105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23

多吃生魚片 讓腦袋更靈光!

多吃生魚片 讓腦袋更靈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信各位都知道鯖魚、沙丁魚、鮪魚、竹筴魚、鮭魚、秋刀魚等背部青色的魚,對於健康有益。青色魚類的脂肪中,含有豐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及EPA(二十碳五烯酸)。DHA及EPA都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使血液澄清,同時能防止老化、恢復視力、預防癌症等多種優異的功效。DHA對於腦部也能發揮良好的功效。海馬迴增加DHA 讓訊息傳得更活躍腦部有一個有如大腦守門員的地方稱作血腦障壁,為了防止藥物及毒性侵入重要的腦部,在這裡進行嚴格的檢查,不過,DHA能夠通過血腦障壁的篩檢,進入腦部,DHA原本就大量存在於腦細胞,若是和記憶有關的海馬迴能增加DHA、促進神經傳導物質的生產,以及使腦細胞膜柔軟,就能使訊息傳達的網路更活躍、訊息交換更順暢。飲食攝取DHA 可提升判斷、記憶及專注力透過飲食攝取DHA,可以提升判斷力、記憶力及專注力,比方說,在半年期間攝取含有DHA飼料的老鼠及普通飼料的老鼠,走出迷宮到達給水處的速度有明顯差異,另外,以相同飼料繼續再餵食半年後,記憶力更產生明顯的差距,食物對大腦作用的影響,遠比想像中更大。讓腦袋更靈光 積極攝取青魚由於DHA無法在體內自行合成,所以透過食物攝取格外重要,過去雖然在生活中容易多吃肉類,為了讓腦袋更靈光,請積極攝取青魚,不至於需要每天吃,以「每星期2次以上」為目標,如果怕麻煩,可以用鯖魚、鮭魚、秋刀魚罐頭代替,另外,烤或炸都容易使魚脂肪流失,因此若是想完整攝取脂肪中的DHA,生魚片還是最佳選擇。(摘自/活腦力:77個好習慣活出不癡呆下半生/尖端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