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照光2周 改善性欲低落

照光2周 改善性欲低落

(優活健康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來說,照光治療通常用來治療季節性憂鬱症、乾癬等疾病。義大利一項小型研究發現,男性每天早晨接受半小時照光治療,有助提升睪固酮濃度、性愛滿意度,對於提升性慾很有幫助。照光治療2週 睪固酮濃度增加50%義大利研究學者發現,男性每天接受照光治療,只要持續2星期,就能讓睪固酮濃度增加50%以上,性愛滿意度更增加3倍之多,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醫學會(European College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年會。春、夏季 男性「性」趣增加研究作者義大利西恩納大學心理健康學系、精神科學系主任安卓‧法吉歐里尼表示,過去研究顯示,男性到了春天、夏天,「性」趣、睪固酮濃度自然會比較高,在北半球,11月到隔年4月間,男性睪固酮濃度會逐漸滑落,直到夏天,又會逐漸回升,因此這項研究結果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在這項研究當中,共有38名義大利男性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有性慾低落、難以高潮困擾,研究人員請其中一半男性,每天花30分鐘接受紫外線照光治療,另外一半男性則很少照光,當作控制組。規律照光 改善性慾低落研究顯示,每天規律照光男性,睪固酮濃度從2.3 ng/mL進步到3.6 ng/mL,且性慾低落現象獲得明顯改善,至於控制組、少照光男性,睪固酮濃度則沒有變化,性愛滿意度進步情況微乎其微。作用重點:黃體生成素研究作者解釋,大腦有些腺體活動會抑制睪固酮,而照光治療可以壓抑這些腺體,避免這些腺體抑制睪固酮。另外,照光治療也會增加腦下垂體黃體生成素(或稱為促黃體素LH)分泌,眾所皆知,這種荷爾蒙會增加睪固酮濃度,最近有研究發現,照光治療可以讓黃體生成素濃度上升約70%。研究作者認為,黃體生成素會影響女性排卵,因此運用照光療法,說不定也可以可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困擾。(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注意:接種疫苗仍有患病可能!

注意:接種疫苗仍有患病可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年10月1日為流感疫苗施打起始日,有鑑於去年流感人數暴增,政府推廣擴大疫苗注射人數增加至600萬人,年齡群從65歲降至50歲,學生從國小一年級提升至高中皆可施打,以求降低流感的擴散,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配合臺南市衛生局政策,協助學生流感疫苗注射3萬多劑,約佔臺南市學生注射人口的1/4。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臺灣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有A型的H3N2亞型、H1N1亞型及B型流感病毒等3類,我國使用的疫苗,為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對北半球建議更新的病毒株組成,其保護效力與各國狀況相同。老年人減少50~60%嚴重性及併發症流感疫苗注射後2周可以產生保護力,對健康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老年人可減少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減少80%的死亡率,故施打了疫苗還是會有得到流感的可能,常見的高危險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症、心臟病或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慢性病病人,仍建議要注射流感疫苗。休克、呼吸困難或心跳加速 盡速就醫當然,在疫苗注射時要詢問病人對蛋的蛋白質是否過敏、過去注射疫苗是否曾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若有則為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注射後宜觀察病人是否產生不良反應,需30分鐘後才讓病人離開。如有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或心跳加速等急性症狀應盡速就醫,原則上,發生嚴重的機率很少,去年發生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多為未接種疫苗所引起,相對於副作用,注射疫苗的好處還是多得多。

「肌」因敏感?爸媽誤判恐成幫兇

「肌」因敏感?爸媽誤判恐成幫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秋天提前報到,新手爸媽煩心的寶寶乾癢問題也將邁入高峰,中國附醫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醫師提醒,嬰幼兒因皮脂腺、汗腺尚未發展成熟,肌膚表層防禦機制薄弱,初生6個月後,來自母體的免疫抗體逐漸消失,常常就會造成皮膚乾癢敏感,家長對於乾癢肌的錯誤保養認知,恐讓乾癢症狀反覆發生甚至惡化。誤判成因 錯誤途徑致乾癢加劇根據103年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0~4歲嬰幼兒因皮膚疾病就診人數雖高達57萬,但其中直接與遺傳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就診人數僅20萬人(約43%),遠不及非關遺傳因素的接觸性皮膚炎及其他皮膚炎的就診率,這也顯示,絕大多數新手家長可能都誤判了寶寶乾癢肌的成因,甚至採取錯誤的解決途徑導致乾癢徵狀加劇。缺乏預防意識 抗敏一知半解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肌膚問題是多數孕期父母最擔心寶寶會發生的疾病項目,但在孕期育兒準備清單中,沐浴保養品項的重要性卻明顯被忽略,僅4.3%的新手爸媽將此項目列為準備項目的第一優先考量,而最常見的兩大寶寶乾癢肌保養陷阱題,莫過於「缺乏預防意識」與「抗敏對策一知半解」。近6成使用既有成人保養產品應急據調查,86%新手爸媽認為寶寶乾癢敏感肌是天生遺傳,難以預防也不可逆,只要發作後小心處理即可,然而在寶寶乾癢肌的處置對策上,超過7成家長選擇以增加滋潤乳液使用量的方式舒緩,近6成使用家中既有成人保養產品應急,更有1/3的家長會自行至藥局購買藥物使用。衣物悶熱、洗澡水溫過高 與遺傳無關邱品齊醫師提醒,比起過度擔心,尋求醫護人員的專業診斷、判斷乾癢成因,再採取治療或預防對策,才能真正解除乾癢症狀,因衣物悶熱、洗澡水溫過高、換季氣候變化造成的乾癢問題,其實與遺傳無關,只要透過正確的清潔保養流程與有效成份產品的選擇,即可同時兼顧寶寶乾敏肌的預防與舒緩。

乳癌年齡 台灣早歐美10歲!

乳癌年齡 台灣早歐美10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指的是乳腺管細胞,或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的惡性腫瘤,除了侵犯乳房外,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腦、骨骼、肺等,每46.6分鐘即有一人罹患乳癌,依國健署2013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每年罹患人數突破1萬人,平均每天約有28名婦女罹患乳癌,其中每天5名國人死於乳癌(1,962人)。危險因子 家族史、基因異常、初經早以年齡標準化的乳癌發生率來看,在20年間更是上升2倍,台灣乳癌病人好發年齡約在45~55歲間,相較於歐美國家大約年輕了10歲,乳癌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基因異常、初經早、停經晚、生育少外,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都與乳癌有密切的關係。乳房攝影是診斷原位癌的最佳工具乳癌診斷方式,有可以自己做的乳房自我檢查、乳房攝影檢查、超音波檢查、磁振造影檢查甚至切片檢查,但是大部分的乳管原位癌早期沒辦法以觸摸來發現,想要早期發現原位癌就必須依靠其他的影像檢查,而乳房攝影就是診斷原位癌的最佳工具。一般來說原位癌不會侵犯轉移,不須再做化療,也不須清除淋巴結,因淋巴結轉移率低於3%,但是對於範圍較大或惡性度較高的原位癌,可以考慮加做前哨淋巴切除手術,對於荷爾蒙受體陽性病人,術後給予抗荷爾蒙藥物5年更可以降低同例再發的機率達50%。避免高脂肪食物、哺餵母奶、多運動佳里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曾建仁表示,目前國民健康署也針對45~69歲女性、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補助每2年1次的乳房攝影,經過適當治療,原位癌是可以被治癒的,更重要的是不喝酒、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食物、哺餵母奶、多運動、避免肥胖及定期的接受乳癌篩檢。

千萬別錯過!坐月子體質黃金調養期

千萬別錯過!坐月子體質黃金調養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生產後坐月子這三十天對女性而言,是一生中千萬不可忽視的體質黃金調養期,對健康影響極大,若月子坐得好一些原有的疾病都能獲得改善,但如果坐不好恐會產生其他病症,因此,如何在坐月子期間將體質調理好,恢復到健康狀態,是每個女性朋友都需要重視的課題。然而,為什麼坐月子期間是調理體質的最好時機呢?中醫師李思儀說明,坐月子時身體氣血大虛,好似半空的杯子,此時用藥物來調理體質很快就能吸收並發揮效用,把月子坐好,可把身體從較差的狀態調理成較好的狀態,應好好把握這黃金調養期。治療乳腺炎 絲瓜絡、蒲公英、通艸 媽媽們坐月子期間常會碰到乳汁阻塞的困擾,李思儀醫師表示,乳汁阻塞嚴重可能會演變為乳腺炎,要預防乳腺阻塞,脹奶時就應該要哺乳,親餵完所剩餘的乳汁則建議要排空,若已有小腫塊出現,切勿等到紅腫熱痛時才做處理,在餵奶時就要疏通硬塊,由乳房向乳頭的方向做按摩,慢慢疏通開來,而邊擠奶邊疏通的效果是最好的。中藥的治療方面,李思儀醫師表示,絲瓜絡、蒲公英、通艸都是常來治療乳腺炎的中藥材,急性病症使用湯劑治療效果較快,且中藥治療的好處是不用停止哺乳,一般西醫抗生素的治療是需要停止哺乳的。酒釀可刺激子宮宮縮 並具有發奶功效坐月子期間的飲食也是相當重要的,應避開寒性與重口味食物,以高蛋白質與平性蔬果為主,李思儀醫師建議,可將酒釀或八寶粥當成產後第一周跟第二周的早餐,酒釀是糯米去發酵,且糯米屬溫性,酒釀也可刺激子宮宮縮並具有發奶的功效, 若是手腳容易冰冷或是乳汁不足,可加點酒釀在早餐裡,做成像是酒釀蛋、酒釀桂圓蛋等料理。寒性食物是坐月子期間絕對要避開的,如何去判斷一個食物的屬性呢?李思儀醫師說明,以水果做例子,像是檸檬、奇異果、百香果等比較酸的水果,都是偏比較寒性的水果,一般瓜類西瓜、香瓜、哈密瓜也是偏比較寒的,只有地瓜、南瓜、木瓜三種是例外。  

老睡不好 少糖牛奶助入眠

老睡不好 少糖牛奶助入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睡眠是生理的基本需求,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國外的流行病學調查,20%~30%的成年人有睡眠問題,老年人甚至高達35%,持續性的失眠會使病人不但晚上苦惱,白天也無法正常工作、唸書、或做家事。同時也會對其人際關係造成莫大苦惱。頭昏腦脹、肌肉痠痛 影響人際關係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精神科邱俊達醫師表示,失眠的症狀主要包括入睡,維持睡眠及無法熟睡3種困難,另有一種失眠症狀表現在一大早就醒來,且心情低落,常見於患有嚴重的內因性憂鬱症患者,無論哪一類失眠症狀,患者多半會抱怨白天精神和情緒不好,頭昏腦脹,肌肉酸痛等,進而影響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血壓藥、咖啡、精神疾病會影響睡眠每個人需要的睡眠量因人而異,隨著年齡的增加,睡眠的生理需求相對減少,影響睡眠的因素可能為身體疾病,如疼痛、呼吸系統障礙,或藥物或物質的作用,如高血壓藥物、咖啡、茶等,精神疾病如焦慮症、躁鬱症等也會影響睡眠,生活壓力造成失眠、睡眠環境改變、生活作息或時差改變也是常見原因。定時就寢、起床 避免白天補睡邱俊達醫師表示,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建議,包含定時就寢、起床,假期或週末也盡量不要改變,保持床舖及四周環境的舒適,白天適度運動,但睡前不要過度運動,有睡意時才上床,避免在床上做事、看書,若上床超過30分鐘仍無睡意,下床走走,不要急,可嘗試睡前喝一杯加少量糖的溫牛奶,或試試洗個熱水澡才上床睡覺。此外,應盡量避免午睡或白天補睡,飲食方面,傍晚不要喝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避免睡前空肚子或吃太飽或喝太多水,不得已吃安眠藥需依照醫師囑咐使用,不要自行增減或停藥。

口腔保健弱 牙周病擾90%人

口腔保健弱 牙周病擾90%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牙周病」是一種廣泛性的疾病,在亞洲人有極高的好犯率,位於亞洲的台灣,根據不同的研究發現,甚至有超過90%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牙周病的症狀。支持牙齒、幫助咀嚼、受力分散完整的牙周組織是指牙冠以外,覆蓋在牙根上的牙骨質、牙周韌帶、齒槽骨及最外層的牙齦,健康的牙齦質地結實,呈現粉紅色的外觀,牙齦內有許多強韌的纖維組織緊緊地將牙齒覆蓋住,並可防止外來細菌的侵害。牙齒周圍組織的主要功能在於支持牙齒、幫助咀嚼、幫助口腔受力的分散、讓牙齒懸浮其中並在其受重力時提供緩衝的作用,同時提供牙齒感覺的功能並加以保護。骨頭流失、牙齦萎縮 影響舒適性、美觀牙周病顧名思義是牙齒周圍的疾病,如果我們把牙齒比喻成木造房子來看,牙周病就是會啃食木頭的白蟻,在日積月累的侵蝕下,會影響整個房子的地基,也就是牙齒的支持組織。嚴重的牙周問題會造成骨頭流失、牙齦萎縮,牙齒因此而鬆動,使得牙齒沒有辦法發揮功能來滿足病人在口腔方面的需求,甚至影響舒適性和美觀,最終就會產生因為牙周病而無法保存牙齒的情形。東方人在口腔保健執行偏弱任何一棟房子蓋得再華麗,如果地基受到破壞,還是會頹圮崩塌,不健康的牙周會影響整個牙齒未來的健康和功能性,牙周病之所以在亞洲有比較高的好犯率,是因為東方人在口腔保健的觀念及執行上相對偏弱,牙周病既然在成人有比較高的好犯率,就讓我們先來瞭解牙周組織,進而建立正確的保健觀念。(本文摘自/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寶瓶文化出版)

戰慄、發熱 7要點防流感

戰慄、發熱 7要點防流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傳染,在秋冬季節最常發生大流行,為了和感冒區別,現在都簡稱為「流感」,以免混淆,雖然流感和感冒都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上呼吸道疾病,但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症狀很類似,常見戰慄、發熱、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咳嗽、虛弱無力等,但是流感症狀往往更嚴重,常導致嚴重併發症,並且有較高的死亡率。發病急、症狀重、出現高熱、流行性流感在中醫是屬於「時邪感冒」範圍,因感受風熱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熱病,其特點是發病急,症狀重,甚至出現高熱,有明顯的流行性,可在同一地區,多人同時發病,有時可出現傳變,因此治療時邪感冒,還應在辯證基礎上,酌加清熱解毒之中藥,如板藍根、大青葉、野菊花等。預防流感7要點 /雖然流感總在流行季節時來勢洶洶,不過多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仍可有效預防感染流感,以下提供幾個建議,時時謹記在心、提醒自己,可以幫助你遠離流感喔!1) 施打流感疫苗,其保護力約70~90%,尤其是老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但是,對於「蛋」之蛋白質或疫苗其他成份過敏者、孕婦、6個月以下的嬰兒則不宜施打疫苗。2) 流行期盡量少出入公眾場所。3) 一回到家立即更換衣物,並以鹽水漱口。4) 勤洗手,減少被感染的機會。5) 營養均衡,並補充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6) 適度運動增加抵抗力。7) 罹患流感的人應避免到公眾場合,以免疫情擴大。(本文摘自/顧好呼吸道/三采文化出版)

幼兒風險高 快去打「疫」針!

幼兒風險高 快去打「疫」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北市市長朱立倫25日至板橋江翠國中,關心學生及教職員工接種流感疫苗時表示,校園的生活環境集中、互動密切,更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接種流感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方式,朱立倫市長指出,流感爆發快且流行廣,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長者、學童及嬰幼兒與慢性病患者都是高危險群,要儘快前往施打。公費疫苗施打對象大幅放寬朱立倫市長表示,新北市今(105)年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大幅放寬到50歲以上及出生滿6個月到18歲,弱勢及中低收入戶族群、孕婦或產後6個月內婦女等,共有近100萬市民可享受這項福利。幼兒抵抗力差 感染的高危險群考量幼兒園幼兒抵抗力較差,是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並容易引發肺炎等併發症,為讓家長免於帶小朋友奔波醫療院所耗時、費錢,衛生局提供自願方式,在家長簽署同意書下,在現場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併同國小及國高中集中接種。學童類流感症狀急診 佔全體35.9%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指出,校園往往是流感傳播的溫床,分析104年流感流行季(104年10月至105年9月)疫情資料,新北市18歲以下學(幼)童因類流感症狀急診總計25,091人次,佔全體35.9%,且服用流感抗病毒藥劑高達64,118人次,佔全體33.8%,國小及高中職校園通報類流感亦達11,500人次,加強接種疫苗刻不容緩。注意自身衛生、更衣洗手再接觸嬰兒衛生局說明,流感病毒主要藉飛沫及接觸傳播,也有可能因接觸到病毒再觸摸自己的口、鼻而感染,除及早接種疫苗外,民眾也要注意自身衛生,尤其返家應先更衣洗手再接觸嬰幼兒,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機會。

變身「Vegan」!友善環境的領頭羊──純素烘焙業者曹思蓓

變身「Vegan」!友善環境的領頭羊──純素烘焙業者曹思蓓

(撰文/徐平) (諮詢/GREEN BAKERY綠帶植物烘焙負責人曹思蓓) (圖片/GREEN BAKERY綠帶植物烘焙提供) 不曉得你對於自己正在吃的食物有沒有疑惑,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當世界上的動物全都被用來作為食物、生活用品,或者娛樂用途,我們生活上穿的、抹的、用的,其實都取自於許多的動物朋友的保貴生命?當某一天少了蟲鳴鳥叫、少了大自然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驕傲,我們的世界還剩下甚麼?   (秉持自己的信念,曹思蓓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守護環境的行列。圖左為曹思蓓,右上為義式脆餅Biscotti手工餅乾,右下為無花果豆腐布朗尼。 圖片提供/GREEN BAKERY綠帶純植物烘焙) 藉由商品傳遞「動物友善」的訊號 GREEN BAKERY綠帶植物烘焙負責人曹思蓓,在看了一部紀錄片之後,深深體會到「肉食」對於環境造成的傷害,為了給予純素者、動物們友善的環境,除了下定決心成為一個「Vegan」外,更成立了綠帶純植物烘焙坊,去除蓄牧業的食材如:雞蛋、奶製品、蜂蜜、動物膠⋯而完全改用純植物食材來研發甜點,希望藉由有別於傳統的美味甜點來傳遞「動物友善」的信念,期待有更多人能認同她的理念並與她站在一起。 肉類料理的香味來源 全都來自植物 「以前,我最會作的其實是肉的料理。」7年前,曹思蓓受到一部紀錄片啟發,開始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她說放棄肉真的很難,因為「吃肉」似乎已變成生活當中的能量來源,也因為朋友、家人的飲食習慣與她不符,因此戒除肉類的過程很煎熬,直到她發現不管是紅燒肉、咖哩,所有肉類料理的香味來源其實全部都來自植物,只要替換肉,不論是咖哩或者紅燒,只要替換掉肉類,仍然能煮出誘人的美味佳餚,才讓她真正說服自己全心投入。 一片田可以預知未來的整個生態圈 曹思蓓說,某次到鄉下遊玩,田野間都沒有聲音,有很多青蛙、鳥都死了,過了不久才發現,原來那片田剛灑完農藥,每次打完農藥,都像在大地的臉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把蟋蟀、蚱蜢都傷害殆盡,不僅僅田野的生態被迫害,又有多少農夫因為使用農藥而疾病纏身?從一片田可能可以預知未來的整個生態圈的沉重負擔,有多少人因為農藥生病,又有多少生物因為農藥絕跡,從一片田可能可以預知未來的整個生態圈。 需要時間發酵 潛移默化到大眾心理 曹思蓓說,其實戒除肉食的觀念就像戒菸一樣,需要一段時間在社會中發酵,並潛移默化到大眾心理,經一段時間的社會變遷、觀念改變,即使現在「Vegan」,純素者的概念在亞洲仍不普遍,只要持續有人推廣,就會成為一個潛在的默契,她不害怕成為先驅,並由她來搖動這面旗幟,帶領不熟悉「Vegan」的人一起轉變,進而能真正享受健康優質的生活。 延緩地球升溫 與「Vegan」站得更近 因此,在每日下班之後,她花2個小時研究純素甜點,除了去除蛋、奶,店內商品還加上許多有機原料,包含椰子油、葡萄籽油、有機糖、麵粉等等,曹思蓓表示,她很慶幸能夠利用無農藥的土地得來的原料,這樣一來,她也是保護生態、土地、生物、水源的一分子,不只避免客人吃到化學物質,為延緩地球升溫盡一份力,也與其他的「Vegan」站得更近。 她表示,飲食習慣的改變的確不容易,堅持她走到這一步的,就是她知道持續都一直有人站出來「變身」,保護環境,許多名人如拳王泰森、世界最強壯的男人、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奧運金牌得主卡爾‧路易都一起跨入純素領域,提倡從自身做起的「Vegan」,名人的代言,肯定會讓大眾對於素食者認識得更深。 把剩下的90%的美味都發揮出來 從前,曹思蓓的夢想之一,就是吃遍國內外所有的米其林餐廳,成為「Vegan」後,她總以為沒有機會了,沒想到某天在電視上,發現義大利米蘭的某間餐廳,獲得米其林殊榮,原來這間餐廳的主廚感受到畜牧業與環境破壞的關係,希望藉由研發素食料理,為大自然盡一份力,另一間米其林素食餐廳主廚也說到,從前他只把胡蘿蔔的美味發揮10%,現在他想把剩下的90%都發揮出來。 翻轉飲食,發掘美味,是為了美好生活的必要改變,曹思蓓表示,不用拋棄美味,我們也可以享有健康生活,另外,從商業角度來說,當素食成為生活的主宰,大家準備接受新觀念的時候,市場沸騰,先驅者除了可以享受甜美的果實,人類、環境、動物也能多方得利,共同延緩生態圈的老化,地球與其並存的生物才能生生不息,下一代也才能享有一片凈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