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心臟衰竭如骨牌崩塌 死亡率5年達50%

心臟衰竭如骨牌崩塌 死亡率5年達50%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佈104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連年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此外,健保署2014年統計資料顯示,心臟衰竭平均住院天數高居所有心血管疾病之首,許多老年人或三高、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容易無視心臟衰竭警訊,誤以為易喘、夜間胸悶與下肢水腫等症狀,導致心臟衰竭病程如骨牌效應般急速惡化,嚴重者恐猝死。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於今日偕同心臟專科醫師,呼籲患者注意心臟衰竭初期症狀,把握治療黃金時期,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指出,美國目前約有570萬名心臟衰竭患者,每年於心臟衰竭疾病治療、住院等花費高達307億美元;而在歐洲,44%的患者於出院後一年內至少會再次住院。心臟衰竭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表示,心臟衰竭是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的疾病,然而一般大眾缺乏正確疾病認知與治療積極度,導致住院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對社會與家庭造成無法衡量的損失。心臟衰竭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喘」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副秘書長楊甯貽表示,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就像以有洞的吸管吸食珍珠奶茶一般,即使再努力運作,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身體各器官所需,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喘」,此外,心臟疾病患者、具「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注意累、喘、腫 需積極治療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指出,若感覺「累、喘、腫」或夜晚忽然胸悶難耐,甚至要起床開窗透氣,需特別注意。此外,要有效扭轉心臟衰竭病情,除了積極接受心臟衰竭藥物治療、配合醫囑及定期回診外,尚需嚴格控制飲食的水分及鹽份、維持適當體重、控制血壓,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心裡藏炸彈?練習回到「平人」狀態

心裡藏炸彈?練習回到「平人」狀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縵者」,就是「寬心」,你有時候覺得今天天空地闊、心情特好,沒什麼煩惱,這時的寬心就能算是很高的境界了嗎?在莊子看來並不是,那是今天運氣好、事事如意,所以你暫時寬心,「窖者」,有時候城府深藏,不讓人看清你內心真實的感受。表面溫和、柔順 心裏藏著一顆炸彈我有個學生,是位很溫柔的女孩,跟她說什麼她總是微笑說「好」,但有一天我卻被她發表在臉書上的一則貼文嚇壞了,她說她遇到一個很惡劣的人,臭罵她一頓,她表面上雖然跟對方賠不是,但心裏卻是憤怒,暴躁異常,甚至動念想痛毆那人一頓,這就叫「窖」,表面溫和、柔順,但心裏的地窖卻藏著一顆炸彈,隨時可能在背地引爆。告別童年後的我不喜在別人面前流淚,有次忘了在學校受到什麼委屈,只記得回到家看到家人,還高高興興地走上3樓,3樓房間的燈原是暗的,直到我打開3樓燈光,在燈亮的剎那,我背對世界所有的人,才放任眼淚流下來,那時候覺得自己好能忍、好堅強。眾生心緒 都不是理想的心靈狀態但就莊子看來,這都是不健康的,「密者」是思慮細密,乍聽之下似乎是好事,但就聖人而言,因為思慮多,想法才會縝密,在「其神凝」的練習中,我們致力於凝定心神、無思無慮,非思慮縝密,可見以上莊子摹寫的眾生心緒,都不是理想的心靈狀態。小恐惴惴 最短時間回到「平人」狀態「小恐惴惴」,對一些小恐懼,你會因此小心翼翼、緊張擔憂,我上醫家課程最喜歡遇到這種學生,身體一點違和,就急著配藥、勤快運動,想能趕快恢復原狀,這種學生會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到沒病的「平人」狀態,很快回到健康的水平。有的同學則不然,一週前問我:「發燒該怎麼辦啊?」我說得去看醫生,下週上課我問他:「同學你去看醫生了嗎?」「喔,沒有耶,這禮拜很忙。」「那你發燒好了嗎?」「好像不那麼燒了。」顯然他不太在意。(本文摘自/莊子,從心開始/天下雜誌出版)

睡一覺就好?頭痛療程恐達半年

睡一覺就好?頭痛療程恐達半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師,我頭痛是不是腦裡長瘤」、「偏頭痛不是只有痛一邊」、「要吃多久的藥才會好」、「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偏頭痛」,由於缺乏充分的頭痛知識,60%病人會到處逛門診、20%會掛急診,造成醫療浪費,事實上,偏頭痛是個可以緩解或治療的疾病,醫師、護理人員、病人或家屬,對偏頭痛有一定的認識,才能提高生活品質。訊號異常 造成噁心、嘔吐、畏光、怕吵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定義為20大失能疾病之一,臨床上也常見病人因偏頭痛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生產能力減少、時常請假等,由於偏頭痛是生物基礎訊號異常,傳遞至下視丘所產生一連串的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如同失智般目前作為疾病(disease)處理,而非僅僅症狀(symptoms)治療。情緒、壓力、溫度、飲食 引發偏頭痛由於內在的荷爾蒙變化、生理時鐘、情緒、壓力,或外在的氣候、溫度、飲食、作息因素,造成周邊血管興奮物質(glutamate,substance-p,CGRP)外漏,刺激三叉神經及中樞傳遞引發偏頭痛,起初多數病人睡一覺或休息都會改善,隨著病程進展,不僅吃藥無法抑制頭痛,持續時間愈來愈常,最終成為慢性偏頭痛時才來就醫。調整作息、飲食、運動 能預防頭痛由於偏頭痛年齡層20~40歲居多,病人通常不喜歡吃藥,因此從作息調整(愈規律愈好)、飲食預防(避免刺激性、巧克力、起司類)、運動(瑜珈、太極)、喝水(~2500cc/日),將可減少發作次數及頻率,利用溫度生物回饋(感溫指環),也能達到頭痛預防效果。

四物湯催生肌瘤?中醫師解密

四物湯催生肌瘤?中醫師解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有則新聞指出,有位沒有署名的中醫師在其診所FB分享一則貼文,文中直指女性應該要遠離四物湯、八珍湯與十全大補湯,因為這些湯會使子宮卵巢的腫瘤腺肌症增長;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女性朋友關注。然而,有不少中醫師則是認為,有些危言聳聽! 婦科疾病常用四物湯中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浩瑞表示,四物湯中的藥品性味並不強,而且婦科疾病中,這些藥材常有在用;至於會有此論點,則是和之前有項研究有關,該研究是以大量的當歸萃取物做體外細胞實驗,結果發現,當歸雌激素萃取物會使子宮內膜細胞增生,因而懷疑當歸會誘發子宮肌瘤。 就好像喝咖啡會導致骨鬆?然而,四物湯是否會造成子宮肌瘤,就好像喝咖啡會導致骨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黃浩瑞醫師指出,因為實驗室所做的當歸萃取量很大,濃度高,又沒有考慮到交互作用和吸收率,因而就污名化四物湯;而咖啡會導致骨鬆的研究也是如此,就是要每天喝二、三百杯才有可能發生骨鬆! 有人一輩子沒喝四物湯也得子宮肌瘤中醫師余雅雯也指出,這樣的訊息爭議性很大,有很多的人在討論,只是這樣的說法有些偏頗;因為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很多,有人一輩子沒有喝四物湯,也一樣發生罹患子宮肌瘤的案例,不見得喝四物湯就一定會引起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也會用四物湯中藥做治療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其實,四物湯會用在血虛的患者,反而有些子宮肌瘤會用四物湯治療,而且會再加減其他中藥。余雅雯醫師進一步指出,四物湯經過炮製後,每味藥的性味也會不同,有些子宮肌瘤在治療時,除了四物湯之外,還會加上活血中藥桃仁、紅花,或是清熱藥黃連、黃芩。 四物飲是食品字號 但不要當三餐吃那麼坊間有很多四物飲可以喝嗎?黃浩瑞醫師說,市售的四物飲是屬於食品字號,雌激素有效含量都在標準以下,若是想喝都可以喝,因為若是劑量太高,食品字號是無法過關的;但是不要將健康食品當三餐吃,因為有人反而把健康食品吃得比三餐還重要,那就本末倒置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關關」難過!關節炎恐致眼疾

「關關」難過!關節炎恐致眼疾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幼年型多發關節炎、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萊特氏症、貝氏症)、結晶性關節炎(痛風)及退化關節炎等,關節炎症狀,有時會合併身體其他部位的症狀,例如僵直性脊椎炎常會合併虹彩炎、貝氏症會有視網膜病變等,在治療時,不止治療關節問題,而是要治療全身。局部腫痛、關節畸形、晨間僵硬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表示,關節炎的特性包括局部腫痛、關節畸形、晨間僵硬、氣象台、病情反覆、持續變化,時常合併周邊軟組織痛等,關節炎形成的原因,包括退化磨損、發炎反應、飲食因素、體質基因、病毒感染、壓力、內分泌調控異常等,賴寧生提醒,罹患關節炎後並不是少做事、多進補就可改善,還是要接受治療。關節炎的整合治療包括NSAID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DMARDS、DMAODS)、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如病友會、專題知識演講等,對於一般人常心存疑慮的類固醇治療,賴寧生院長指出,關節炎治療若沒有類固醇,一定會失敗,只要精準調配使用劑量,即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氧運動、肌力訓練 可改善疼痛大林慈濟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蔡明倫表示,根據觀察,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水療及太極拳等,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疼痛、身體功能的改善有所幫助,運動前應該先決定適量的運動劑量,並評估個人損傷情形、運動偏好、合併症、運動可以性,來做為開立個人運動處方的依據。簡單的伸展、肌力等運動,利用隨手可得的羽球拍、彈力繩等工具,也可以進行肌力訓練,循序漸進,強化肌肉、關節,蔡明倫物理治療師指出,雖然目前沒有醫學實證認為運動能改變疾病,但運動對於患有髖、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處理上仍扮演重要角色,持之以恆練習,可以獲得症狀及功能的改善。

保持樂觀 「半杯水」的哲學

保持樂觀 「半杯水」的哲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個高一女學生寫信來,說她從小就一直覺得事事輕鬆順利,不論課業、生活,一切雖不算頂好,但都比雙胞胎妹妹好很多倍,雖然她的身材沒有妹妹來得好,但頭腦卻比一般人好,成績也一直比妹妹好。認為自己只有不好 好的都被拿走了但是她上了高中後,妹妹的成績真是比以前好太多了(甚至比她好),這等於是說,她連最後的優勢(功課好)都不見了,她覺得自己是澈底失敗了,她問我該怎麼辦?同樣是一個媽媽生的雙胞胎姊妹,她卻認為自己只擁有不好的一面,所有好的都被妹妹拿走了,想想,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思,乾脆自殺算了。對於這位讀者的「砍布簾(Complain)」,我想告訴她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弟弟出了車禍,撞爛了一條腿,最後不得已截肢了。妳想想,年紀不到20歲的男孩子,正值青春年華,怎能忍受這種打擊呢?一樣的打擊 心境轉變很重要聽說,他弟弟偷偷自殺了好幾次,但都不成功,後來,他弟弟在電視上看到一位小男孩,名字叫什麼記不得了,這位小男孩不但沒有腳,連下半身都沒有了。但是,小男孩對人生仍充滿自信,開朗的笑容和敏捷的動作,讓他弟弟感動得抱頭痛哭。一樣是人,一樣遭逢慘痛打擊,為什麼能活得不一樣?我家巷口有個賣肉粽的老伯伯,有一次我去吃肉粽,吃完了,嘴巴很油、喉嚨很乾,就跟他要一杯開水喝,可是,這肉粽伯亂怪的,他只倒了半杯開水給我,然後就跟我說:「如果你在沙漠中快渴死了,好不容易上帝給你一杯滿滿的水,你不小心手一軟,杯子掉下去,等撿起來,卻只剩半杯水,你會怎麼辦?」絕望的人總是看見失去的部分我手掐著肉粽咬牙切齒地說,「我恨不得把那隻軟掉的手砍成八塊半,本來我可以喝滿滿一杯的,害我只剩下半杯,我當然嘔死了。」後來,肉粽伯說,很多人來他攤子吃肉粽,他都問這個問題,雖然大部分的人都像我,不過,有幾個人的回答卻不一樣,他們說:「感謝上帝,我還有半杯水。」同樣是半杯水,絕望的人總是看見失去的部分,樂觀的人永遠感恩剩下的部分,你說做人好不好玩?這位手腳健在的讀者,請想想,如果是妳,妳要怎麼看這半杯水?妳要怎麼回答?(本文摘自/懂得放下,就是一種享受/沙發書坊出版)

支氣管動脈結紮 解決咳血40年

支氣管動脈結紮 解決咳血40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8歲鄭先生罹患支氣管擴張,有反覆咳痰與咳血症狀,頻率高時,幾乎每星期都會發生,40多年來反覆發生都無法根治,4年前因疑似中風就醫,經醫院胸腔外科檢查發現,肺組織構造遭到破壞,支氣管動脈也呈現擴大曲張,施以胸腔鏡肺葉切除及支氣管動脈結紮手術,休養10多天出院,也解決多年來的咳血困擾。支氣管動脈影像重組 定位出血病灶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星賢表示,反覆咳血在醫療中是具高挑戰性的症狀,許多病例是就算診斷出有此症狀,卻無法準確定位出血的病灶,此病例透過高速電腦斷層,及支氣管動脈影像重組方式診斷,再施以手術根本解決病患問題。被當作感冒 有痰、胸悶、痰中帶血支氣管擴張症一般都被當作是感冒,常常有痰、胸悶,某些較嚴重的病人痰中還會帶血,若忽視反覆咳嗽,白血球會逐漸變多而破壞呼吸道的表皮細胞,如果不好好治療,可能延伸引發為肺炎。「從沒想過可以解決咳血問題」,鄭先生說,從18歲就出現咳血症狀,看了許多醫師,都僅是開藥處理,無法給予有效的治療,幾乎每次外出都要帶手提袋和衛生紙,應付常發生的咳痰和咳血的狀況,在生活上、工作上、人際上造成很大的不便。複雜度高 無法有標準分類與治療準則吳星賢主任表示,支氣管擴張症合併反覆咳血,在治療上主要有3種方向,藥物、支氣管動脈攝影並栓塞、以及手術切除病灶,因為複雜度高,且無法有標準分類與治療準則,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病例仔細評估並制定治療計畫,他提醒,如果有類似狀況的病患,不要放棄治療,應尋求胸腔外科醫師討論有效的根本治療。

降乳癌死亡率 要常喝豆漿!

降乳癌死亡率 要常喝豆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作為一種傳統食材,大豆在中國膳食結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豆漿油條早已經被唱進流行歌曲,豆腐腦、豆豉、豆干、豆皮等等也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美味。豆製品中雌激素與乳腺癌關係但「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卻一直在網路上流傳,受此觀點的影響,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到底真相如何呢,請隨我們來看看豆製品中的雌激素到底是怎麼回事。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非甾體類化合物,因其生物活性類似於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就是其中之一,植物雌激素在食物中的分佈還是蠻廣泛的,如扁豆和穀物中的木酚素、黃豆芽中的香豆素,都是植物雌激素。植物激素與雌激素有相似的分子結構一提雌激素,許多人就心懷顧慮,因為過高水準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子宮出血的危險,但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研究發現,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起到的是雙向調節作用,植物激素具有與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結構,可以和雌激素受體結合,產生與雌激素類似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比人體內的雌激素要小。當人體內雌激素不足的時候,它的結合可以起到補充雌激素的作用;而當體內雌激素水準過高時,它的結合又因為阻止了雌激素的結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當於降低了雌激素的水準,植物雌激素又被稱為女性雌激素水準的調節器。吃大豆製品 乳腺癌與前列腺癌死亡率低和流言所述的相反,大量研究都證實,適量吃豆製品可以預防乳腺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亞洲人因攝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製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低於西方人。(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禍從口入,餐桌上的明白人/信實文化出版) 

便祕就吃香蕉?誤會一場!

便祕就吃香蕉?誤會一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關於香蕉能通便的傳言流傳甚廣,有很多長期受到便秘困擾的患者都曾經試圖用香蕉來「解決」問題,在影視作品中,我們還能看到主角坐在馬桶上一邊用力「嗯嗯」,一邊大嚼香蕉的鏡頭,關於吃香蕉會引起腹瀉的說法,很有可能就是源於香蕉通便的傳說。膳食纖維可軟化大便、促進排便對於「香蕉通便」的原理解釋,通常有2種說法:其一,香蕉富含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具有通便的作用,其二,香蕉中富含果糖,果糖具有通便作用,嚴重的可以引起腹瀉,不過很遺憾的是,這2種說法都頗站不住腳,首先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指的是食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的植物細胞殘存物,包括纖維素、果膠等,膳食纖維確實有軟化大便、促進排便的作用,適當食用有益健康。香蕉在膳食纖維含量方面並無特出的表現,其含量僅為每100克1.2克,不僅低於同為水果的梨、蜜橘等,也遠遠低於大多數穀類、蔬菜,以及幾乎所有常見的菌菇類食品,如果按膳食纖維計算,它並不具備比其他植物性食物更為突出的通便能力。遺傳性果糖不耐症 引起腹瀉膳食纖維方面不如人,那香蕉的果糖效果如何呢?同樣,香蕉的果糖含量與其他食物相比並無特殊之處,即使含量高於平均,仍然不具備通便甚至引起腹瀉的能力。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況,是遺傳性果糖不耐症,這樣的患者體內缺乏一種消化果糖用的酶,因此小腸完全無法消化吸收和利用果糖,因而引起嚴重的腹瀉,不過果糖不耐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通常嬰兒期就會發病,而且不止香蕉,吃任何含有果糖的食物都會腹瀉,並不屬於通常探討的範圍。質地軟、含碳水化合物 適合促進恢復香蕉不僅未必具有傳說中的通便作用,相反是腹瀉病人恢復期良好的營養品,質地柔軟、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少,非常適合促進疾病恢復,嚴重腹瀉病人體內的鉀離子大量隨糞便丟失,富含鉀的香蕉可以幫助患者快速補充丟失的鉀。(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禍從口入,餐桌上的明白人/信實文化出版) 

活化大腦 從改善視力做起!

活化大腦 從改善視力做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看東西」的動作,是由眼睛與大腦攜手合作。眼睛看到的資訊透過視神經傳遞給大腦,大腦再轉成影像,如此我們才能「看見」。當視力惡化,我們就看不清楚東西,視覺對大腦傳遞的刺激量也會減少。 透過視覺可以獲得許多資訊,包括顏色、形狀、大小、狀態、位置、距離等等。3到10歲的成長期間 視力最重要大腦將這些資訊與「事物」連結起來,強化認知力與理解力,視力好,也就是獲取的資訊清晰明白,那麼大腦就會獲得優質的刺激,促進大腦發達,這方面在兒童身上特別明顯,3到10歲的成長期間,視力最重要,而且大腦功能在10歲的時候就已經與成年人相同。如果有視力障礙 會阻礙大腦的發展美國的專家學者認為,視力不是取決於眼睛的功能,而是眼睛到大腦的整體性運作的結果,因此從1990年代開始,使得原本因為視力障礙而成績不佳的兒童們,成績開始突飛猛進。此外,不少研究結果也顯示,兒童如果有視力障礙,會阻礙大腦的發展,像南韓之類的高學歷國家,當相關學會一發表視覺刺激會促發大腦成長,必須趁早改善視力,家長們就會開始尋找世界名醫來改善兒童視力,拜此之賜,就有這類熱心教育的家長,千里迢迢來到日本找我治療。可以透過改善視力 提高大腦的刺激不只兒童,成年人也可以透過改善視力,提高對大腦的刺激,雖然程度上並不像兒童那樣,但是仍能促使大腦發達,聽說眼睛好的人不會失智,同時,視力恢復的成年人的大腦也會更加活絡,表現出更有鬥志、對各種事物產生興趣、注意力更集中、考取證照、記憶力增加等等。(本文摘自/一分鐘視力革命/如何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