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躲棉被抓寶 近視飆升300度!

躲棉被抓寶 近視飆升300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寶可夢真是太迷人了!竟然有人會躲在棉被裡玩,就有一名小一學童為了要抓寶,晚上不睡覺,躲在棉被裡猛滑手機,原本近視只有100多度,才短短的一個暑假,近視就飆升到400多度,讓家長嚇一大跳。 小學生近視惡化會很快速小學生開學沒多久,就有一名小一生在學校做完近視篩檢後,被家長帶到眼科看診;眼科醫師蔡守恆表示,小學生如果沒有做好視力保健,近視惡化會很快速,這名小一學童就是因為放暑假時都在玩寶可夢,過於近距離又長時間的使用手機,以致於近視度數從100多度飆升到400多度。 太暗環境玩手機對眼睛傷害更嚴重蔡守恆醫師指出,雖然這名小一生的近視可以藉由散瞳劑來改善,但是使用3C產品很傷眼,有很多人目前相當沈迷於玩抓寶遊戲,即使到戶外踏青都會玩寶可夢,甚至夜晚都還在玩手機,太暗的環境下,對於眼睛的傷害就更嚴重,家長要特別注意。 保持40公分 每30分鐘就要休息除了滑手機之外,有不少學生會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也要小心!蔡守恆醫師進一步指出,小一生剛上一年級,家長或是安親班老師往往求好心切,會給孩子寫很多評量,有些孩子就會長時間近距離做功課,或是去學珠算、玩積木,也會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都對視力會造成影響;所以,當孩子在近距離用眼時,最好能保持40公分,而且每30分鐘就要讓眼睛休息。(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瘦子易罹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差

瘦子易罹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亞洲地區的糖尿病患者佔全球所有糖尿病人口的1/4,台灣在面臨迅速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衝擊下,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約10%,比全球(8.8%)、亞太地區(9.3%)盛行率平均值都高,台灣有逾188萬糖尿病人口,比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泰國都還高。東亞地區發病原因 不肥胖、年紀輕過去多認為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肥胖有關,因為肥胖導致體內胰島素作用不良,無法有效降低身體血中上升的血糖,但近來許多針對東亞地區黃種人(包含台灣、日本、韓國、大陸、香港等)的研究發現,東亞地區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原因,與西方的白種人患者不同,例如較不肥胖且發病年紀較輕。胰島素功能 只有正常分泌量的2~3成根據最新2015全球糖尿病盛行率統計,台灣糖尿病各年齡層的盛行率都比全球及亞太國家平均值還高,進一步探討研究發現,東亞地區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的胰島素分泌功能較差,在診斷糖尿病時期,胰島素分泌功能,降低到只有正常分泌量的2~3成,相較於西方白人糖尿病患者還有5成的分泌功能。血糖無法有效控制 容易變為糖尿病東亞地區的糖尿病患者體型雖然不胖,但體內脂肪相對含量卻不低,所以身體的胰島素抗性指標也相對增加1~2倍,導致國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及作用效果不好,讓體內血糖最後無法有效調控,而容易演變為糖尿病。遠高於HIV AIDS、肺結核等疾病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院長指出,糖尿病已是全球面臨最嚴重、最危機的健康議題之一,不僅患病人數在世界各地逐年成長,光2015年就有500萬人死於糖尿病,遠遠高於HIV AIDS、肺結核等疾病,及早偵測到糖尿病,且盡早監控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是預防糖尿病的核心主軸。 

呼吸聲大 聲帶萎縮險猝死

呼吸聲大 聲帶萎縮險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近九旬老人家,過去有中風病史,這幾天家屬因患者痰音多、呼吸聲大而送到急診就醫,希望透過抽痰能改善症狀,在理學檢查時,醫師發現患者喉部有很明顯的喘鳴聲,發現因兩側聲帶麻痺導致喘鳴聲,患者因吸不到空氣危及生命,經緊急插管才化解可能猝死的危機。神經不敏感 有可能間接導致聲帶萎縮因呼吸道造成的問題,包括壓迫氣管、聲帶麻痹症狀會造成患者久不使用聲帶,造成神經不敏感,有可能間接導致聲帶萎縮,聲帶單側萎縮較為常見,若為聲帶雙側萎縮,容易有聲音嘶啞、功能性失音等現象。氣管或喉部阻塞所發出的聲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憲青表示,喘鳴是一種刺耳、高亢的高音調聲音,通常是因為上呼吸道如氣管或喉部阻塞所發出的聲音,在患者吸氣期可聽見,另外,剛拔完管的病患,也要注意是否有喘鳴。異物梗塞、聲帶麻痺、上呼吸道受損一般急診室常見的上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很多,如異物梗塞、聲帶麻痺水腫、外傷引起的上呼吸道受損以及過敏引起的聲帶水腫等等,每一項都是內科急症,會導致患者猝死,不可不小心。兒童哮吼會引起呼吸急迫、聲音沙啞此外,急診室兒科所收治的哮吼(Croup)兒童則是另一種常見的上呼吸道阻塞疾病,哮吼會引起幼兒呼吸急迫、聲音沙啞、吠狀咳嗽、吸氣喘鳴及呼吸窘迫症狀,若有上述狀況,偶有伴隨哭不出聲情形,陳憲青醫師呼籲,倘若聽到呼吸道發出異常的喘鳴聲時,有可能是上呼吸道阻塞,要把它視為緊急症狀,應該立即就醫。

腿腫2倍!竹子釀蜂窩性組織炎

腿腫2倍!竹子釀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70歲、平時務農的黃姓阿嬤,工作時不慎被竹子刺傷小腿,當下僅在傷口擦拭紅藥水,但小腿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難以行走,子女趕緊將阿嬤送往醫院,醫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患者的小腿比原本腫了2倍大,住院治療後,現已康復返家。未即時就醫 惡化可能會併發敗血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蜂窩性組織炎形成的主因是皮膚或黏膜的傷口遭到常見的細菌感染所致,患者經常是因為忽略了小傷口或因足癬而導致,直到細菌深入感染到皮下脂肪層組織,組織受到感染之後紅腫,廖嘉宏主任表示,如果未即時就醫使用抗生素治療,傷口惡化可能會併發敗血症,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慢性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環較差要小心蜂窩性組織炎容易沿傷口擴散,形成紅、腫、痛、癢,發生蜂窩性組織炎的高危險群,容易表現在慢性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環較差的人身上,或者當皮膚有缺損,傷口不易癒合時,細菌進入體內,可能容易發炎,醫師提醒,當有傷口久未癒合,切勿私自服用抗生素,應該盡早到醫院檢查,避免亂點藥水造成傷口潰爛等情形。傷口照護以維持乾淨為宜而處理傷口的部分,現仍有許多長輩家中多擺放小型急救箱,裡面放置著繽紛顏色的藥水,有紅藥水、黃藥水、紫藥水等等,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診主任洪世昌提醒,傷口照護以維持乾淨為宜,搭配生理食鹽水、優碘等清潔即可,並不需要塗抹各種各樣太多的藥水與藥膏,如果傷口有感染疑慮,建議至醫院由專業醫療人員處理、治療。

清潔做半套 900萬外食族恐致癌

清潔做半套 900萬外食族恐致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食安問題潛伏,一不小心就會釀成風暴!民眾關注食安議題的焦點,多聚焦於食材原料與製程,然而烹飪器具清潔不當,也可能造成的衝擊,不下於原料及添加物等食安風險因子,早餐常吃的煎板類食物,在煎板清潔方式不當的狀況下,除了食物因高溫烹調而產生的致癌焦炭風險,更可能因化學洗劑殘留導致健康危害。對於烹飪器具的清潔卻相對忽視一周外食4天以上的重度外食族全台約有900萬人,民眾對用餐區及餐具清潔與從業人員衛生習慣等「看的到的地方」非常關注,但對於烹飪器具(鍋具、煎板)等「看不見的地方」的清潔卻相對忽視。煎板料理危機 致癌焦炭吃下肚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陳俊榮表示,食安不可做半套,除了對食材安全性的關注,更應該重視料理過程中各種烹調器具的正確清潔,高居外食族最愛排行榜前3名的早餐品項皆是煎板料理,設備清潔與消費者的健康息息相關,卻很少搬上台面討論與正視,以下所列的2大煎板料理危機,將致癌焦炭及化學藥劑通通吃下肚: 1)     清潔不足 /煎板料理常見的炙烤、乾煎等烹調形式,會導致多環胺(HACs)、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以及丙烯醯胺(Acrylamide)等4大類有害物質的產生,根據估算,60公斤成人每天攝取到60毫克的丙烯醯胺,罹癌風險高500倍。2)     清潔錯誤 /‧ 化學殘留風險高以業用清潔常見的鹼片(/鹼粉)來說,是高腐蝕性的強鹼,但常被用來作為廚房油污重垢的清潔使用,高達61%的業者在使用化學清潔劑後沖洗過程不足1分鐘。‧ 越清越傷身熱鍋時進行煎板清潔,有助於煎板毛細孔擴張,但這類化學物質經加熱會產生有害氣體,已被證實會對肝、腎、神經系統造成損害氣體。 

吃太補 惡化心衰竭找上門!

吃太補 惡化心衰竭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心臟血管病友而言,秋冬是一個十分需要注意的季節,患者容易因為日夜溫差而惡化你的心臟血管疾病,醫師提醒民眾若有長期服用的藥物,必要定時使用,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可以減少家中長者感染的風險,家中長者有異常的胸悶氣促症狀,也請務必與家庭醫師進一步追蹤診治。日夜溫差 血管反覆舒張與收縮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嚴元鴻表示,到了秋冬之際,身體會因為日夜溫差而產生反覆的血管舒張與收縮,尤其是白天從戶外走進冷氣環境的時候更應多加注意,血管收縮導致周邊的阻力上升,如果同時產生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得不到所需的氧,就會產生心絞痛。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這更會危及到家中長者的生命安全。排汗減少 會惡化心臟衰竭嚴元鴻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是另一個常見因為氣溫下降而惡化的疾病,到了晚秋與冬季時,排汗減少而引起的水份滯留也會惡化心臟衰竭,聚積在體內的水份需要良好的運輸到腎臟才可以成功排除,但是因為心衰竭而減少的水份運輸能力使得腎臟無法順利排出水份,進一步惡化了心衰竭病患下肢水腫與肺水腫的情況。鍋物料理 增加病患體內的鈉含量嚴元鴻醫師提到,進補也是心衰竭病患必須要非常注意的一件事情,傳統進補大多是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這一類的料理會增加病患體內的鈉含量,進一步導致腎臟的水份回收與體內的水滯留,惡化心衰竭的症狀。因應氣溫變化,對於家中具有心臟血管疾病的長者健康務必十分注意,如果家中長者有清晨出門運動的習慣,請確保防寒保暖衣物的完備性,儘量不要在烈日之下活動,更嚴禁頻繁出入溫差大的環境。

牙痛不管 頭頸感染險要命!

牙痛不管 頭頸感染險要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小姐患有糖尿病,平時懼怕看牙,右下顎的智齒露出半個牙冠,一直沒有正視問題,某日智齒又痛了起來,陳小姐自行買藥吃,到了晚上腫脹擴大,合併張口、吞嚥困難的問題,經診斷為右下顎阻生智齒所引起的顏面蜂窩性組織炎,緊急開刀,住院十餘日之後出院,陳小姐經緊急外科清創引流手術與抗生素控制,將嚴重的顏面感染控制下來。顎骨空間不足 常常導致智齒的阻生隨著演化,食物也越來越精緻,顎骨寬度也慢慢縮減,智齒的萌發時間約在16至25歲時,此時人的生理、心理已經趨近成熟,這顆牙齒被視為「智慧到來」的象徵,然而因為東方人的顎骨空間不足,常常導致智齒的阻生,無法順利萌發,往往是口腔衛生的殺手。阻生智齒發炎 恐致嚴重頭頸部感染因阻生智齒藏汙納垢引起第2大臼齒齲齒,並且造成齒槽骨嚴重破壞,將阻生智齒拔除後,需進行根管治療與假牙製作來保存第2大臼齒,更有患者因阻生智齒引起反覆發炎,所導致嚴重的頭頸部感染,造成顏面蜂窩性組織炎,則視情況需要藉由外科引流清創手術合併抗生素的投藥,方能痊癒。智齒拔牙困難度及風險有很大差異拔除智齒,尤其是阻生智齒,與一般的牙齒的拔除,困難度及風險率有很大的差異,上顎的阻生智齒靠近鼻竇,下顎阻生智齒牙根尖的位置很靠近下顎神經血管,可能出現的手術風險與後遺症比較多,所以阻生智齒的患者往往需要轉診到醫院的口腔外科做進一步處理。目前最新的科技是可以藉由牙科的電腦斷層的輔助,更加精準的定位牙齒與神經之間的相對位置,有阻生智齒困擾的患者,可至醫院口腔外科諮詢,也可對自己的口腔狀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友善環境的領頭羊──純素烘焙業者曹思蓓

友善環境的領頭羊──純素烘焙業者曹思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GREEN BAKERY綠帶植物烘焙負責人曹思蓓,在看了一部紀錄片之後,深深體會到「肉食」對於環境造成的傷害,為了給予純素者、動物們友善的環境,除了下定決心成為一個「Vegan」外,更成立了純植物烘焙坊,完全使用純植物製作甜點,藉由商品傳遞「動物友善」的訊號,期待有更多人能與她站在一起。替換掉肉類 仍然能煮出誘人的佳餚「以前,我最會作的其實是肉的料理。」7年前,曹思蓓受到一部紀錄片啟發,開始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她說,戒除肉類的過程很煎熬,直到她發現不管是紅燒肉、咖哩,所有肉類料理的香味來源其實全部都來自植物,只要替換肉,只要替換掉肉類,仍然能煮出誘人的美味佳餚,才讓她真正說服自己全心投入。使用有機原料 保護生態、土地、生物每日下班之後,她花2個小時研究純素甜點,除了去除蓄牧業的食材如:雞蛋、奶製品、蜂蜜、動物膠,店內商品還加上許多有機原料,包含椰子油、葡萄籽油、有機糖、麵粉等等,曹思蓓表示,她很慶幸能夠利用無農藥的土地得來的原料,這樣一來,她也是保護生態、土地、生物、水源的一分子。把剩下的90%的美味都發揮出來從前,曹思蓓的夢想之一,就是吃遍國內外所有的米其林餐廳,成為「Vegan」後,她總以為沒有機會了,沒想到義大利米蘭的某間素食餐廳,主廚提到,從前他只把胡蘿蔔的美味發揮10%,現在他想把剩下的90%都發揮出來。翻轉飲食,發掘美味,是為了美好生活的必要改變,曹思蓓表示,不用拋棄美味,我們也可以享有健康生活,另外,從商業角度來說,當素食成為生活的主宰,大家準備接受新觀念的時候,市場沸騰,先驅者除了可以享受甜美的果實,人類、環境、動物也能多方得利,共同延緩生態圈老化之外。

長不高「小敏」害的?小兒過敏迷思報你知

長不高「小敏」害的?小兒過敏迷思報你知

(撰文/徐平) (諮詢/健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徐永明) (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哈啾!鼻水一直滴,醫師,我的孩子是不是遺傳到過敏性鼻炎?過敏是許多幼兒父母換季時的惡夢,不但有打不完的噴嚏,可能還會伴隨咳嗽不止,要如何預防小兒過敏,是許多家長的難題,坊間流傳過敏兒因常服用類固醇致骨齡老化,在發育過程當中成長緩慢,恐會導致身高長不高,關於過敏迷思,哪些是真正有效而實用的呢? 荷爾蒙分泌受影響 可能影響到身高 健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徐永明表示,在學理上,現代藥物治療使用方法的進程,治療過敏多以吸入式的藥劑為主,由整體結果來看,過敏藥物對身高的影響不明顯,較容易影響過敏兒長不高,可能是由於過敏產生的排斥現象,讓睡眠品質不佳,除了夜咳之外,還有伴隨鼻塞的情形,兒童夜不安寐,熟睡的時候荷爾蒙分泌就會受到影響,當然就可能因此影響到身高的發展,但藥物對於身高影響,確實比較小。   (別慌!過敏藥物不會導致身高成長緩慢,睡不好才會。 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生產之後喝母奶 食物才會影響過敏 另外,網路盛傳媽媽懷孕期間,若攝取過多堅果、甲殼、蝦蟹類食物,可能導致嬰兒潛在過敏因,徐永明醫師表示,較常聽到蝦蟹、甲殼類,可能會間接導致過敏,其實,堅果類或甲殼類對胎兒各方面影響其實不大,母體在懷孕期間,不需特別禁忌,應盡量攝取多元營養、均衡飲食,然而,生產之後當寶寶開始喝母奶,若身上開始出現過敏性皮膚炎,如異味性皮膚炎,哺餵母奶會有影響,媽媽就要停止攝取這類食物。 新生兒咳嗽、噴嚏 可能是敏感現象 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寶寶常打噴嚏,斷定可能有過敏,若有噴嚏、咳嗽症狀,新生兒過敏、感冒該要如何區分,然而徐永明醫師表示,新生兒過敏原常來自於食物,因此通常會表現在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對於新生兒來說,若有咳嗽、噴嚏可能是敏感現象,基本上不太可能會發生過敏性鼻炎等現象。 2、3歲後環境對過敏角色會越來越重 而對新生兒來說,過敏原多以食物為主,因此不管是國際研究,或者是兒科醫師,大部分都較鼓勵喝母奶,以新生兒來看,對食物性的過敏因會表現的較明顯,因此,母奶對他們來說是最天然的幫助,也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室內,因此環境過敏因本身較不明顯,在2、3歲後環境對於過敏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而食物則會越來越輕。 打開除濕機就是最簡單的除蟎方法 對於環境過敏,徐永明醫師也提醒,市售的除蟎吸塵器、寢具、化學藥品,成效不一,但他提醒,越潮濕室內黴菌增加,塵蟎增生容易,維持室內低濕度,打開除濕機就是最簡單的除蟎方法。 病毒量低、種類單純 可給孩子一點訓練   (環境太乾淨也可能是導致過敏的因子。 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另外,90年代的歐洲衛生理論曾提及,環境太乾淨也可能導致兒童過敏,若父母擔心家中過敏原導致兒童更嚴重,家中的東西都要消毒、到處是消毒酒精及濕紙巾,家中一塵不染,像無塵室反倒不好,家裡環境可說是病毒量低、種類單純,對孩子來說家裡的病毒量不多不少,對孩子來講威脅不大,反而可以給他們一點訓練。 環境越乾淨 過敏曲線反而上升 對於提升免疫系統較不易過敏的說法,徐永明醫師表示,提升免疫系統其實更容易過敏,人體免疫系統分2部分,包含抗感染、抗過敏,提升免疫力簡單來說,即環境越清潔越不會生病,但其實在歐洲國家或者台灣,公共衛生做的越來越好,環境越乾淨時,過敏曲線反而上升,免疫系統太強可能導致免疫性疾病,免疫細胞反而會攻擊健康細胞,而太弱則容易過敏,想要提升免疫力,正常飲食、良好睡眠是最好的方法。

老人體重突降 恐增骨折風險!

老人體重突降 恐增骨折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年人體重明顯減輕,會造成肌肉萎縮、體力衰退、免疫力降低,且容易感染,增加跌倒、骨折的危險,若6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就要進一步檢查評估原因。肌肉萎縮、體力衰退增加骨折危險一般人都很怕胖,尤其是年輕小姐,只要說好像臉圓了點,她就會立刻噘起嘴,滿臉不高興,但是老人家來看門診時,如果對他說:「最近看起來好像瘦了。」長輩們反而就很警覺,擔心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如果不是刻意減肥,老年人的體重明顯減輕會造成肌肉萎縮、體力衰退,同時增加跌倒、骨折的危險,需加以注意,根據2010年《國際內科醫學期刊》中,一篇來自歐洲的研究報告顯示,分析6654位超過60歲的長者、追蹤了7年以上的資料,發現每年體重減輕超過1公斤以上的人,死亡率較體重穩定者高了6成。老人體重減輕 1/4找不到原因造成老年人體重減輕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憂鬱症、癌症(以肺癌及腸胃癌居多)、心臟病、功能性胃腸病、藥物副作用等,其他還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過高以及吃得少等因素,但是還有1/4找不到原因。半年內體重下降5% 需進一步檢查60歲以後,由於肌肉逐漸減少的緣故,每年可能會有大約0.5%的體重下降,但若在半年內,體重下降了超過5%,就是有意義的體重減輕,需要進一步檢查來評估體重下降的原因,大致是從最常見的胃口不佳、吞嚥困難、慢性疾病、情緒、代謝異常、癌症、藥物和飲食習慣來著手,病史是最重要的依據,接下來的身體及實驗室檢查就是根據病史資料來著手,找出原因後,再對症治療。老年人常有許多慢性病,服用多種藥物,要評估體重為何減輕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就更加困難,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體重改變是很常見的,雖然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為記憶不好,吃過了以為沒吃而重複吃飯,以致體重增加外,但是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體重減輕。(本文摘自/假如我得了失智症?/寶瓶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