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每日記錄飲食 婦1年甩40公斤

每日記錄飲食 婦1年甩40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歐姓家庭主婦平時喜好澱粉類食品及麵包,20年前生完小孩後體重一路攀升到101公斤,去年健檢時發現高血脂症,經詢醫院營養室營養評估及指導後,學會正確飲食、減重小訣竅,1年後減重40公斤,減重後血中總膽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脂(TG)皆回復正常數值。學習食物代換、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營養室主任吳月盈表示,歐女士經內分泌科評估健康狀況,轉介營養室藉由個別飲食記錄來學習食物代換、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營養師建議歐女士每日減少500至1000大卡總熱量攝取,並藉由認識食物標示,選擇健康安全的食物,即使聚餐、宴會、旅行,也可以依生活方式學習正確飲食選擇,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未建立飲食觀念 容易越減越肥吳月盈主任指出,一般民眾對於食物營養成份認識不足,未建立正確飲食觀念及健康飲食行為,當恢復原來的飲食習慣後,很快就會復胖,導致越減越肥的現象,坊間標榜快速減肥法,其實是運用極低醣高蛋白飲食方式,體重減輕則是因酮酸過度產生而伴隨脫水狀況,短期可能出現減重效果,為一種偏激又不健康的減重方式。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 均衡6大類吳月盈建議減重民眾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均衡6大類食物,其中需增加蔬菜量、控制澱粉攝取、足夠蛋白質食物、減少烹調用油及適量水果,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並且戒用含糖飲料及改用低熱量點心,大同醫院提供營養諮詢門診,建議每2個月為一期,每周至少進行1~2次個別營養諮詢,才能有效控制體重。

孕婦防疫 胎死腹中風險減半!

孕婦防疫 胎死腹中風險減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婦女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變化影響、營養需求的改變、以及孕期情緒與壓力等因素,使得心肺功能受到影響,免疫系統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也變得脆弱,孕婦是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同時也可能提高胎兒流產、早產及死產機率。任何懷孕週數的孕婦都可接種流感疫苗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科醫師陳欽德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孕婦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流感疫苗優先接種對象之一,我國自103年起也開始將孕婦納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任何懷孕週數的孕婦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有效降低與流感有關的死亡風險然而,2013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挪威研究指出,疫苗本身不會增加胎兒死亡率,還能在流感流行期間有效降低與流感有關的死亡風險,2016年3月西澳大學的研究表明,孕婦及時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能將她們在懷孕期間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風險減半,降低胎死腹中的風險達51%。出生後4個月內仍具近70%的疫苗效力陳欽德醫師指出,哺乳中的媽媽也能接種流感疫苗,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以及出生後哺育母乳,可以減輕出生後6個月內,嬰兒感染流感的嚴重症狀以及減少感染風險,「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6年5月刊登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懷孕時施打流感疫苗,其幼兒出生後4個月內仍具有將近70%的疫苗效力。新手媽媽、欲懷孕者 盡快接種陳欽德醫師呼籲準媽媽及產後新手媽媽們,應於10月流感季節期間儘早接種疫苗,準備懷孕的婦女,亦可考慮於流行季來臨前或流行期自費接種疫苗,在流感季才會有疫苗保護力。

顧好血壓 減少48%中風率!

顧好血壓 減少48%中風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季節遞嬗之際,立冬即將來臨,正是腦中風好發季節,中風容易造成死亡或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為多數人非常擔憂的疾病,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今年最新中風研究報告(INTERSTROKE STUDY)歸納出10大中風危險因子,其中血壓為其首,但若能控管好血壓,就能減少48%的中風機率。1/4以上沒有量測血壓高達1年的時間根據衛福部統計,18~39歲民眾,有28.8%沒有量測血壓高達1年的時間,52.4%對正常血壓的觀念也不足,高血壓自知率僅33%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陳欣勵表示,血壓是中風的危險因子,代謝症候群指標對中風預防至關重要,定期量測血壓與腰圍,透過改善運動與飲食習慣就能遠離中風等代謝症候群衍生疾病。年輕時就養成定期量測與管理血壓習慣一名50歲男性工程師,過去因為工作繁忙完全沒有時間運動,每天三餐外食,假日更無限制地攝取高熱量美食,直到發生中風後才知道自己除了肥胖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等衍生疾病,由於高血壓產生併發症需要10年左右時間,因此從年輕時就應養成定期量測與管理血壓習慣。台灣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台灣45歲以下年輕中風病人從10年前占整體患者的10%,近年來已上升到15%~18%,有鑑於台灣中風年輕化的趨勢,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提醒民眾應及早培養定期量測與管理血壓的習慣,並加強正常血壓值的觀念,不可輕忽其嚴重性。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可降低36%    依據國際知名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 Journal)最新的中風風險因子研究顯示,其中有9成中風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高血壓,若控制好血壓可減少48%的中風機率,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可降低36%,控制好血脂則可減少27%。                        

醫訊/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影響

醫訊/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發現孩子有下面的問題?東西明明就在眼前,但總是會看不到、6跟9常常寫相反,衣服鞋子老是穿顛倒、文章寫字總不整齊,格子很大,字卻擠在一起、閱讀老常常念錯字,抄寫文字總是會多一撇少一橫。若您的孩子有以上問題,歡迎參加這次由亞東醫院職能治療師陳毓琳分享的親職講座,讓各位家長了解視知覺對孩子的影響外,還可以學習練習視知覺的技巧,全程免費! 名稱: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時間:105年11月5日 星期(六) 上午11:00-12:00地點:亞東醫院4樓復健科候診區(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1331

享「瘦」養胎秘訣:靈活搭配

享「瘦」養胎秘訣:靈活搭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懷孕過程中,雖然飲食均衡是最高原則,但從我兩次懷孕的經驗裡,我發現一些便宜好吃、方便料理又營養的養胎食材!當然我還是要強調,這些食材雖然好,但並不是只要吃這些食材營養就夠了,而是要拿這些食材靈活搭配,讓懷孕期間的飲食能更多樣化!下面就分享我心中的養胎食材Top5:1) 豆類製品/它富含優質植物性蛋白,就像豆腐、豆漿等,以豆腐為例,不但料理方便,也可變化很多菜色,像是家常豆腐、麻婆豆腐、皮蛋豆腐等,是很經濟實惠的食材;另外像是豆漿,我在懷孕時很常喝,因為我有乳糖不耐症,所以用它來代替牛奶,請盡量喝無糖的,才不會發胖!2) 菇類/它富含多醣體、胺基酸,熱量低又有口感,現在有很多種菇類可選擇,由於菇類是溫室栽種,一般沒有什麼農藥,加上菇類香氣很足,不太需要調味,單獨料理也不錯,也很適合搭配其他食材,像我就會拿來配豆腐、牛肉,做成台式壽喜燒,是我常吃的養胎菜色。3) 魚類/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脂肪比肉類少,味道也較清爽。深海魚富含DHA,但如果擔心有汙染疑慮,也可選小型魚類,像我現在大部分都吃四兩重、約巴掌大的魚,其實哪種魚都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即可。4) 優格/孕媽咪難免會有便秘問題,吃優格或許能改善,現成優格可能會加糖、還有添加物,加上小小一盒單價高,吃一盒不過癮,吃兩盒又貴熱量又高。所以我都是自己做無糖優格,只要搭配水果或堅果、葡萄乾等,就是美味點心。5) 深色蔬菜/懷孕期間可多吃深色蔬菜,像地瓜葉、菠菜、綠色花椰菜等,這些蔬菜富含葉酸,有益寶寶神經發育。其中我最推薦的是富含鐵質的紅莧菜、紅鳳菜,可清燙、油炒,若要用油炒,請用苦茶油或橄欖油等優質油較好!媽咪養胎 飲食還是要均衡多樣化這些都是柔媽咪的養胎妙法寶,可以多吃或是靈活搭配,但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提醒你,絕對不是吃這些東西就好了,飲食還是要均衡多樣化!(本文摘自/瘦瘦養好胎/聲活工坊出版) 

以身作則 別讓孩子負面借鏡

以身作則 別讓孩子負面借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能不能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相信是許多家長同樣關心的問題,過去雜誌上曾經做過調查,哪些是「小孩頑皮,大人沒有第一時間制止」的前10大無禮的行為?我們從第10名倒回來看,包括:孩子打噴嚏沒有摀住口鼻、活動時不管後面的人就站起來拍照(這句像是在說大人的)、公共場合嘻鬧太大聲、玩遊樂器材不守規矩、大人用比孩子還大的音量叫小孩安靜(這句也像是在說大人的)、用餐後食物掉滿桌卻沒有收拾、捷運上像猴子一樣玩吊環、車廂裡影響別人睡覺、商店裡放任孩子跑來跑去……而最重要的冠軍項目呢?則是放任孩子踢前面座位的椅背。多增加孩子的同理心 可從家裡練習我仔細看了這些被票選出來的內容,可以想像評分的人一定都遭遇過這些無禮行為,但我想對家長來說最困難的是,這裡頭除了少數幾項以外,其他幾乎都是孩子快樂時,就會出現的反應,比如說:講話大聲(有些孩子還會在火車上唱歌呢!)、跑來跑去(除非你把他綁著,不然有些孩子就是要一直跑啊!)、打噴嚏要摀口鼻(早就講過了、學校也有教,忘記、忘記,就是老忘記)……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你會發現,這些被挑出毛病的行為,都是因為「干擾到別人」所引起的,與其一直禁止孩子這些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如多增加孩子的同理心,而且,要從家庭裡頭開始練習。孩子的快樂已經影響了大人的快樂孩子年紀越小,越不懂什麼叫「禮貌」(我指的是「禮貌」這個語詞的意思),所以孩子只能以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還要不要持續這個行為,因此,當孩子出現的無禮行為,是一些沒有特定對象的「事件」(例如,跑來跑去、亂打噴嚏、在車上大聲唱歌),只有一個理由:孩子的快樂已經影響了大人的快樂,而孩子會不聽從大人的教導,也只是因為很簡單的理由:這些教導禁止了他們行使快樂原則,所以他不開心。無禮行為 反映的則是家庭裡的「關係」另外一種無禮行為,是針對某些「特定對象」的,例如,對阿嬤特別兇、對陌生人不打招呼,這種無禮行為,所反映的則是家庭裡的「關係」,比如說,孩子可能觀察到,在整個家庭裡面,阿嬤的地位好像是特別低的(因為阿公、爸爸、媽媽都可以對阿嬤大聲講話),所以孩子可能就學到一個信念:如果家裡要找一個人作亂,那個人應該就是阿嬤。過去很多人說,教孩子有禮貌,大人是不是要先「以身作則」?我認為這個「以身作則」,指的不是「大人要孩子對自己有禮貌、自己要先對孩子有禮貌」,而是當大人要教導孩子「對長輩有禮貌」,大人要「先對長輩有禮貌」,因為,孩子的行為,就是家庭的鏡子。(本文摘自/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新手父母出版)

醫訊/頭頸癌營養補給班

醫訊/頭頸癌營養補給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口腔是我們進食的管道,一旦有了傷口、口腔發生潰瘍或是腸胃黏膜破損,都會影響病患進食的意願及進食量,如此一來,病患的營養情形不佳,可能因而被迫中斷治療,所以如何幫助病患在營養上的攝取是很重要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將舉辦「頭頸癌營養補給班」講座,邀請高醫「血液腫瘤科」及「營養部」等醫療團隊人員教您積極抗癌,了解癌症治療的副作用與相關處置以及全方位的營養治療與照護,幫助病患邁向健康復原之路。名稱:頭頸癌營養補給班時間:105年11月3日(星期四) 下午14:00-17:00地點:高醫附設醫院啟川大樓六樓第一會議室(807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  洽詢:蔣小姐07-3121101轉6890

常感到地震?恐潛在對人恐懼症

常感到地震?恐潛在對人恐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人恐懼症是青年期容易罹患的精神官能症之一,雖然感覺上這2、30年以來,對人恐懼症的患者有減少的趨勢,但是它很適合作為我們討論的起點,對人恐懼症雖然有各式各樣的症狀,但共通點就是患者在與他人接觸的時候,感到強烈的不安。和一般認識的人相處時感到困難比方怕自己會因緊張而臉紅,不安得説不出話來,或者以為自己身上有一股奇怪的臭味,擔心受到周遭人的嫌惡,跟家人在一起時不會不安,有時候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不會有事,唯獨和一般認識的人相處時感到困難,不曉得自己和他人之間應該保持多少距離、如何保持距離,嚴重的時候,甚至害怕出門,一直把自己關在家裡。自己産生變化 接觸他人關係也在改變進入青年期以後,所謂的「自己」有了相當大的改變,當我們説這就是「我」的時候,這個「我」到底是什麼?自己也變得不明白,這個「我」可以説每天都在變化,難以捉摸,自己産生變化,同時表示自己與所接觸的他人之間關係也在改變,然而站在當事者的立場所感覺到的,卻是他人發生了急遽的變化,不知道如何應對,比如説過去覺得很溫暖的人突然變得冷淡,或是原本親近的人突然感到疏遠。經常感覺發生地震 受到驚嚇一位女學生突然對外界感到恐懼,待在宿舍裡一步也無法外出,於是來找我諮商,期末考就快到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她將因無法參加考試而留級,因此拚了命地努力出門,來尋求我的幫助,明明就在不久之前,她都還可以很平靜地上學,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束手無策。我仔細聽她的述,原來她經常感覺發生地震,受到驚嚇,步行來找我的途中,也以為道路開始搖晃,地面好像要裂開,害怕得不得了,她稱呼自己的症狀是「地震恐懼症」,常常心裡想「啊!地震了!」回過神來發現地面一點都沒有搖晃,這樣的情況一天要發生好幾十次。與母性大地的一體感中 處於安定狀態在「山窩」(譯按:日本在山林、河岸過著漂泊生活的遊居民)的語言中,稱呼地震為「」(母親的搖動),母性的大地搖動了,人們原本身在與母性大地的一體感中,處於一種安定狀態,現在卻感覺到地基逐漸崩塌的不安,我認為這位女學生的對人恐懼症,就呈現了這樣的樣貌。(本文摘自/青春的夢與遊戲:探索生命,形塑堅定的自我/心靈工坊出版)

遠離80種致癌物 戒菸為上策

遠離80種致癌物 戒菸為上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減少接觸致癌物質,既然我們都知道香菸煙霧中含有超過80多種致癌物質,那麼預防肺癌的第一步就是要戒菸,並減少吸入二手菸的機會,如果家中或同一室內空間裡有人抽菸,就趕緊離開或打開窗戶幫助通風,此外,若家中或工作場所裡有石棉製品,例如石棉瓦屋頂,應盡快更換成非石棉的替代品。減少焚燒垃圾、金紙、木炭雖然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時應選擇在空氣新鮮的場所運動,例如樹木環繞的公園裡,避免在車輛往來的大馬路旁進行慢跑、快走等運動,平時生活也要減少焚燒垃圾、金紙、木炭等行為,以免燃燒不完全而產生有害物質。錫箔紙墊食材下 以免油脂滴到木炭上如果要烤肉,一定要選擇在通風的場所,最好是在戶外,除了可以避免燃燒木炭產生的一氧化碳造成中毒,也可以讓油脂高溫加熱後,產生的有毒多環碳氫化合物(PAH)盡快被吹散,如果要烤油膩的食材,可以用錫箔紙墊在食材下方,以免油脂滴落到木炭上,產生有毒多環碳氫化合物(PAH),也可以避免食材焦黑。每隔1、2年就作一次肺癌篩檢此外,也要遠離放射源,如果必須要接觸放射線,務必遵守安全操作程序,而且如果有肺癌家族史,或是曾罹患肺部疾病,或是曾經長時間暴露在肺癌高風險環境者,例如礦冶業、合成塑膠業、油漆製造及油漆噴印業、金屬業、建築營造工地工作者,最好每隔1、2年就作一次肺癌篩檢。(本文摘自/顧好呼吸道/三采文化出版) 

苦瓜萃取 類胰島素可降血糖

苦瓜萃取 類胰島素可降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直接關係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定性,每位患者都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究竟應該如何安排才合理呢?1)     低脂少油保平安 /尤其是肥胖型或血脂偏高的患者,更要戒除各種煎炸、油膩腥葷的高脂肪食物,如肥肉、五花肉、豬皮、雞皮、鴨皮、蹄膀等,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使血清膽固醇升高,誘發糖尿病血管併發症、冠心病等,動物內臟,魚卵、動物大腦、蛋黃等高膽固醇的食物,盡量少吃。2)     低鹽低糖最健康 /糖尿病患者應避免攝入過多的鈉鹽,避免水腫的症狀加重,患者每天食鹽量不宜超過5g,含鈉鹽量較高的調味料,如豆瓣醬、辣椒醬,含鈉鹽高的醃製品,如醬菜、泡菜、榨菜、鹹菜,以及含鈉鹽量高的加工食品,如肉鬆、臘肉、鹹蛋、香腸、滷味等,都不宜多吃。白糖、紅糖、冰糖、蜂蜜、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冰淇淋、甜餅乾、蛋糕、糖製糕點等,都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如果患者需要限磷,就要避免食用各種奶製品、蛋黃、動物內臟、汽水、可樂、堅果和全穀類食物。3)    進食水果有講究 /水果普遍含有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和澱粉,吃了水果後消化吸收速度快,往往會導致血糖升高,水果應該選擇含糖量低的品種,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如紅棗、石榴、草莓、香蕉、桂圓等,不宜多吃,最好不吃。4)    遠離酒、咖啡與濃茶 /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因為酒精會在體內產生大量熱量,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還容易引起血清三酸甘油酯升高,尤其一旦飲酒,很容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潮紅等症狀,所以糖尿病患者忌飲酒,咖啡和濃茶也要盡量避免飲用。5)    高纖維食品不離口 /以燕麥、玉米、莜麥、蕎麥、番薯為代表的粗雜糧,以及蔬菜、黃豆及豆製品等,這些食物普遍富含膳食纖維、類黃酮素、抗氧化維生素等成分,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預防和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黃豆及豆製品中還富含蛋白質、無機食鹽、不飽和脂肪酸等成分,有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作用,蕎麥麵、燕麥片、玉米麵等,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群等,能有效延緩血糖升高。苦瓜、洋蔥、蒟蒻 降糖效果明顯苦瓜、洋蔥、蒟蒻、南瓜、白木耳等食物,降糖效果都很明顯,以苦瓜為例,味道極苦,性味寒涼,但現代醫學發現苦瓜的粗提取物,可發揮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能夠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本文摘自/降血糖這樣吃有效/人類智庫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