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12癌變前兆 快看看你有沒有

12癌變前兆 快看看你有沒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些症狀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因為它們不會不明不白出現在我們的身體,如果有以下症狀應儘早就醫。1)     體重異常下滑/在沒有節食、沒有運動的情況下,體重就自己下降。2)     莫名腹脹/我們不會因為所有的日常習慣完全沒有改變而有腹脹問題,最糟糕的問題是它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3)    吞嚥困難/平常可以正常吃飯吃麵,現在卻需要食用軟質、液體食物才吞的下去,可能是食道癌的徵兆。4)    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問題一直無法解決。5)    口腔有白斑/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6) 皮膚變化/新長出痣或變大都應檢查。乳房皮膚發紅、皮疹、腫塊、外觀改變、有分泌物都可能是乳癌的徵兆,應立即就醫。7) 異常出血/陰道或直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或大腸癌的症狀。尿液有血可能是發炎或膀胱癌、腎臟癌。8) 不明疼痛/腹部疼痛可能和胰臟癌有關。身體上任一部位有疼痛現象都需要做檢查。9) 淋巴結腫大/人體約有數百個大小不一的淋巴結,也不是每個都能用觸摸察覺,頸部、腋下和鼠蹊部的淋巴結算是人體比較好確認的部位,若發生腫大請盡快做檢查,即便不是癌症也有可能是異常感染、過敏或全身性的疾病。10) 發燒/若不是感冒問題,有發燒現象應就醫,如果是癌症則可能是擴散現象。11) 持續疲勞/有可能是血癌、結腸癌、胃癌的早期症狀。12) 持續性咳嗽/需要做檢查肺部,檢查是否為肺癌。放射線治療 恐會有疲勞、皮膚紅腫症狀如果癌症發現的早,腫瘤範圍不大,採取局部切除手術所帶來的身心影響較小,若治療需要做放射線治療,其帶來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疲勞、皮膚紅腫甚至是腸道或泌尿習慣受到改變,如果是採化學藥物治療,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脫髮、貧血或感染,這些都是相當不舒服的症狀需要給予藥物來協助度過不舒服的階段,也需要一些特別的營養補充及心理重建。溫水浴、打坐、瑜珈、按摩可緩解壓力控制輕微疼痛、緩解症狀的方法有許多,可以找尋適合自己的方法,如針灸、按摩都可以緩解疼痛,而在心理層面的影響上,焦慮、恐懼、壓力等都會在病人身上發現,影響病人和家人的生活品質,可以藉由和家人、醫護人員或支持團體給予協助度過身心不適的難關,或透過溫水浴、打坐、瑜珈、按摩、呼吸放鬆可以緩解壓力。(本文摘自/婦產科醫師寫給女人一生的健康書/凱特文化出版)

夢多難入眠?禪修有幫助

夢多難入眠?禪修有幫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特別刺激的一天之後,你可能會想:「我睡不著,怎麼辦?」由於白天的能量仍在腦中迴盪,一顆心好像被扔到四面八方,使你無法成眠,內心處在這種騷動狀態時,禪修可以集中你的心緒,讓它平靜下來,如此你就可以安然入睡了。睡覺時內心處於失控甚至不安狀態人們睡覺時,內心大多處於失控甚至是不安的狀態,睡覺時保持覺察,比心思散漫更好,如果能在床上禪修會非常有益,因為這樣一來,你的整個睡眠活動都可以轉化為佛法的智慧。事先集中心緒,能確保自己的睡眠平靜又有益,在等待入睡之際,你應當仔細檢查心中最突出的印象是什麼,你可能一整天都很清楚自己的行動,但是如果你沒有檢查自己的心就入睡,可能會浪費了你白天創造出來的正向能量。在夢中看東西 內心自然能專注必須平靜入睡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比起清醒的狀態,夢中狀態的力量更強大、更有效果,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清醒時你可能認為自己心無旁鶩地專注在某件事物上,但因為其他感官仍處於開放狀態,所以它們仍會回應接收到的衝突印象,夢中則不然,那時,5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都不活躍了。譬如,在夢中看東西時,你用的只有心眼,而非肉眼,在感官造成的散亂不存在的情況下,內心自然能專注,而且產生巨大的能量,因此,夢中生起的貪執對內心造成的影響,遠比白天的散亂心所生起的貪著要強得多,而且會留下更深的習氣,如果你在夢中能夠專注在修行道上的某一面向,當然也會有同樣的效果。睡夢中的幻覺 沒有絲毫客觀的存在清晨醒來時,我們剛剛夢中所見的人與事物、恐怖和愉悅,都去了哪裡呢?它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了呢?它們是真實的嗎?當然不是!那些夢中人和夢中的經驗都是從自心現起的,它們只有在做夢狀態下才會顯得真實,對隔天早晨的清醒心來說,那只不過是沒有實體的記憶。當我們睡著時,夢中的一切顯得如此真實,就好像紮紮實實地存在該處,完全是有別於我們的東西,不過,當我們清醒後就會明白,那一切都只是我們的心投射出來的東西,事實上,無論夢中人顯得多麼真實,這些人連一微塵的獨立存在都不可得,他們僅僅是睡夢經驗中的幻覺,根本沒有絲毫客觀的存在。(本文摘自/巧克力吃完了:實用佛教心理學/法鼓文化出版) 

清除負能量 試試睡前淨化內心

清除負能量 試試睡前淨化內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無常的輪迴中,不是我們想要好就能順利,也不是想使壞,就能壞得起來,而是依照各自累積的善業與惡業,感受種種快樂與痛苦,而大多數人習慣種下的,都是未來會感受煩惱痛苦的種子,作惡比作善多。好習慣不踏實 囤積太多負能量很明顯的是,從出生以來,殺生、偷竊等十不善,一個都不需要教,但沒有一項不會做,做起來還很熟練,而十善,無論如何耳提面命也學不會,但說到底,還是我們不願意踏實去做,導致日積月累下來,囤積太多負面的能量和習氣,這些負面的習氣,一定得慢慢淨除,不能繼續留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了。一旦種下了業因,等到時機成熟之時,一定會生根發芽,而要讓它不會繼續發展的唯一方式,就是學會尊重所有生命,同時用心懺悔,我們總在想,到底要懺悔到何時,業力才能真正洗淨?淨化內心世界 只要每天持續懺悔如同身體天天都會產生污垢,需要每天洗澡,不可能今天洗了澡,明天就不會再弄髒,反而是今天如果不洗,明天只會更髒,同樣,每天睡覺之前,我們要用心懺悔,淨化內心世界,只有每天持續地誠心懺悔,無始以來累積的業力,才可能被完全淨化。睡覺前,觀察一下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發現有違反自身信仰的事情,就要發自內心,懷著慚愧、畏懼和後悔之心進行懺悔,希望以後都不要再做同樣的惡業,只有發自內在生起愧疚心來懺悔,以後才不會再犯同樣的罪業,而不是只在嘴巴上念一念,像蜻蜓點水一樣,這樣有口無心,就很難清淨。依著虔誠心 一定可以清洗乾淨這一點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幫助也會特別大,無始以來造下的業力,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完全淨化,但是只要堅持下去,依著佛菩薩的願力和自己的虔誠心,一定可以清洗乾淨。(本文摘自/快樂之源/天下雜誌出版) 

競爭心強烈 A型易過勞死

競爭心強烈 A型易過勞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960年代,美國學者佛德曼(Friedman)和羅斯曼(Rosenman)指出,心理上的過度壓力是導致冠狀動脈疾病(心臟麻痺)的原因,他們又進一步針對許多冠狀動脈疾病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患者都具有特有的人格類型,即「A型行為類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而研究確認,A型行為類型的人容易過勞死,此類型的人格特徵如下:•  精力充沛地活動/想完成工作的慾望持續不減,儘管體力已接近極限,也對疲勞感沒有自覺。•  對時間有迫切感/由於想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所以總覺得被工作進度追趕。•  競爭心強烈/不喜歡和別人一起工作。•  攻擊性強烈/很想要有效率地做好工作,極厭惡別人妨害或批評他的工作。壓力一旦積存 交感神經就會興奮為什麼壓力積存會造成過勞死呢?因為壓力一旦積存,交感神經就會興奮,交感神經是在遇到敵人、面臨「要戰還是要逃」的緊急關頭時活動的神經,交感神經興奮起來,血管就會收縮,腦內會釋出副腎上腺素,而副腎會釋出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對血小板起作用,會使血液凝固,而血液凝固則會造成血管破裂,若是在腦部,就會引起腦溢血,若是在心臟,就會心臟麻痺。心臟受到極度負荷 很容易不支倒地A型行為類型的人,雖然了解過勞的危險性,但因為對自己充滿信心,總以為那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自己是絕不會因過勞而倒下的,若是營業員的話,就連大熱天,也持續到處拜訪客戶,因此,心臟受到極度負荷,很容易因心臟不支而倒下。設法解除壓力 提振精神A 型行為類型的人,甚至連帶在身上的藥也沒有按時服用,因此就走上死亡之路了,那麼,要如何防止壓力積存呢?首先,要將工作和生活區分出來,休假是很重要的,藉由休假,可以忘掉工作、紓解精神緊張,進而恢復精神。休假是解除壓力、產生新動力不可或缺的方法,休假時外出旅行,因為環境的改變,給大腦注入新的刺激,所以更有助於轉換情緒和提振精神,但願各位身心都能恢復正常,並快樂而高效率地工作,過著有意義的人生。(本文摘自/圖解免疫與自然治癒力/原水文化出版) 

健走功紓壓 助改善憂鬱症狀

健走功紓壓 助改善憂鬱症狀

(優活健康網編輯/綜合整理)運動不但可以改善憂鬱症患者的健康,而且可以暫時轉移其注意力,對病情有所助益,2012年10月間我曾接受肯愛基金會的訪問,該基金會是專為協助憂鬱症患者所設立的公益團體,主持人蘇禾與我談了一些氣功方面的問題,他最後問我:「有沒有適合憂鬱症患者練習的氣功?」我當場向他推薦健走功,並承諾在完成書稿出版之後,將到他們的基金會指導患者練習。健走功容易產生氣感 讓患者忘掉煩惱提供給憂鬱症患者的運動不能太複雜,像是球類運動、游泳、跑步都不易執行,而簡單易學的健走功則是極佳選擇,由於健走功容易產生氣感,讓患者有自我掌控感,能夠專注走路,暫時忘掉煩惱,達到紓壓的效果,對憂鬱症狀的改善自然有所幫助。健走功很適合做為團體活動總之,健走功很適合做為醫療單位的團體活動,如果園區場地實在過於狹小,也可改成練習「原地踏步健走功」(不必受限場地的原地踏步健走功),就在原地踏步,其他要領與健走功完全相同,同樣必須腳趾抓地、雙掌下按,唯一不同的是「踏步時腿部略微抬高」。在患者練習健走功時,帶領的人還可以在旁根據步伐及呼吸速度喊口令,例如:「1234,2234」、「我很健康,我很快樂」等等,口令內容可以自由發揮創意,或播放進行曲及其他節拍明顯、速度合宜的音樂,不但能增進患者健康,還可以活潑氣氛,培養團隊精神。(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醫訊/糖尿病與非糖尿病人的三高治療目標

醫訊/糖尿病與非糖尿病人的三高治療目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多、喝多、尿多、體重下降,這些都是糖尿病常見的症狀,在飲食上有很多限制,治療上,多是以控制飲食、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關於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治療與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新陳代謝科醫師李國陽分享,衛教講座主題「糖尿病與非糖尿病人的三高治療目標」,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與非糖尿病人的三高治療目標  時間:105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分機:(02)2791-9696轉1008   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      0932-155-634

子宮暖起來!保溫就是保孕

子宮暖起來!保溫就是保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個人健康與否,可以透過體溫去評估,健康強壯的人,血氣必然充足,身體特別是手腳心自然暖和,相反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大多寒氣積聚體內,手腳冰冷,說話有氣無力,除了體質,外在環境也會對體溫有所影響。晝夜顛倒的生活 有傷健康白天屬陽,晚上屬陰,午間至下午是全日陽氣最盛,而人的活動、工作也集中在日間,因此體溫也是全日最高,黃昏過後,太陽下山,人需要準備休息,所以晝夜顛倒的生活有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道理,有傷健康。手腳冰涼 暖身可以慢慢加熱每個人體溫均有不同,長者活動能力下降,少運動、氣血不足,體溫較低,所以不斷穿衣仍未覺暖,相反小孩或年輕人活動能力高,全身熱血沸騰,少一刻冷氣也受不了,長者手腳冰冷可以理解,但不少年輕女生甚至男生也有一對寒冰掌才是問題。中醫面對手腳冰涼、極度怕凍的病人,要令他們暖身,方法有如煮水一樣,要將體溫慢慢加熱升溫,先把火點燃,由小火轉中火,最後是熱力十足的大火,目標是要達到100℃的沸點,把身體血氣全力推動,身體才能強而有力,但這個過程要選對方法亦要有恆心及耐性。按壓子宮附近 長期冰涼要注意有暖的四肢對女性來說尤其重要,要做暖女人,月經才會正常,成孕機會才會大,除了由你的四肢去反映你是否偏冷怕凍,試試用手指按在肚臍以下子宮附近位置,若這個位置亦長期冰涼就要加倍注意,女孩子要有暖的身體,暖的子宮是首要,子宮虛寒的後果會引致月經量少、色淡、經痛,甚至難以成孕。(本文摘自/養出好血氣,做享瘦美人:行氣、補血、調經、養顏全方位中醫調養與食療/時報出版)

趕走手腳冰涼 吃花椒就對了

趕走手腳冰涼 吃花椒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無辣不歡的四川女孩子,個個皮膚光滑,白裡透紅,但南方人一多吃辣就發暗瘡,到底辣對身體好還是不好?近年天氣反常,2015年的冬天,廣州下了69年來的第一場雪,我住在台北新店的同學,拍得屋前雪景,讓我誤以為是加拿大的冬天,香港大霧山所結之霜,也厚得如打開冰箱見到的冰。太過油膩吃不消 一吃辣就發暗瘡如此冷的冬天,最保暖的事自然是吃火鍋,特別是近年流行的麻辣火鍋與雞煲,平生第一次吃麻辣火鍋是在四川,不吃也不行,因別無選擇,結果那天半夜開始肚痛至天亮,太過油膩令腸胃吃不消了,也有朋友說一吃辣就發暗瘡,吃辣,殺傷力真的如此強嗎?四川人愛吃辣 皮膚光滑、白裡透紅湖南人、四川人特別愛吃辣,他們的地道菜水煮魚,滿滿的一大盆炸香的紅辣椒,再淋上一層厚厚的辣椒油,但奇怪的是,無辣不歡的四川女孩子,個個皮膚光滑,白裡透紅,完全沒有暗瘡的困擾。山泉水可以中和身體熱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他們餐餐吃下大量辣椒,但皮膚依然光滑亮白,這當然與水土有關,原來湖南三面環山,潮濕空氣籠罩,濕氣難以散去,平均相對濕度經常接近80%,要驅散身體的濕氣唯有吃下大量辣椒,一方面可以溫暖身體驅趕寒氣,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排汗除掉身體的濕氣。最關鍵的還在於天天飲用的水,三面環山的湖南有源源不斷的天然山泉水可以飲用。山泉水性質偏涼,剛好可以中和身體的熱氣,同樣愛吃辣的四川也一樣,四川北部是青藏高原,高山融化的雪水慢慢流下,就是四川人日日飲用的水,如此滋潤,皮膚怎能不好?只需嚐一小口 酥麻感覺充滿口腔麻辣火鍋的靈魂是花椒,花椒細細粒,只比胡椒略大一點,在菜餚中很不起眼,經常被忽略,麻辣雞煲中的麻就是來自於花椒,但用它製作的菜餚只需品嚐一小口,酥麻的感覺馬上充滿口腔。粵菜並不算常用花椒,聽得最多應該是花椒、八角作鹵水配料,而四川、重慶地區最喜歡麻辣,幾乎每道菜的調味都有花椒,將花椒泡在溫熱的油中萃取出花椒的香味,製成花椒油,在香港超市也可買到瓶裝花椒油。花椒可芳香化濕、溫中止痛涼拌木耳加少許花椒油,可以提升整道菜的口感,馬上食慾大增,其他涼拌菜例如:涼拌青瓜、涼拌海蜇、口水雞都可以用花椒油提味,豐富了食物味道的層次,其實花椒還是一味中藥,有芳香化濕、溫中止痛的作用。當然也有些人,吃辣之後不會肚瀉,也不會長瘡,所以是否適合吃辣,要視乎個人體質,平時經常熬夜、口乾舌燥的朋友,不建議多吃辣,反之,經常面色蒼白、手腳冰涼的朋友,多吃些溫熱辛辣的食物卻有益身體。(本文摘自/養出好血氣,做享瘦美人:行氣、補血、調經、養顏全方位中醫調養與食療/時報出版)

刺激大腦 每天甩手20分鐘!

刺激大腦 每天甩手20分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曾經練過禪密功、香功等等功法,不同功法間其實內容相當類似,除了擺動手、腳的姿勢外,都很難在練功當中或事後產生氣感,不像我的科學氣功那麼有效,當然也許是練功的境界還不夠高的緣故。 改變腫瘤生長環境 才是對抗疾病王道2014年,內人因肺部發現有腫瘤,於是到大陸去讓一位有特異功能的孫老師治病,沒想到孫老師竟然幫她疏通背部的膀胱經,然後把一團堵塞的氣團抓出向外一撒,那一刻,我突然理解到,健康靠別人或醫生來維護是沒有效率的,自行練功,改善體質、打通經絡、改變腫瘤生長的環境,才是對抗疾病的正道。 回來以後,我們就選擇正在流行又最簡單的平甩功作為練功方法,平甩功是雙手甩4下,不超過心臟高度、腳再蹲一下,當時太太在練,我也陪著練,第1天只練了20分鐘,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我當時想這與香功、禪密功一樣,甩甩手、彎彎腳,像做體操一樣,應該不會刺激腦波、產生共振進入氣集丹田的氣功態。 刺激大腦引發共振態 讓氣感動了起來完全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晚上睡覺時,躺在床上身體一放鬆後,竟然發動氣機,氣如泉湧,從丹田開始不停的巡行全身大小周天,結果我一夜沒睡好,就像我第一次練禪密功得氣的感覺,也像李師父在1988年幫我打完氣後那3天的感覺,我已經20多年沒有經歷過這樣強烈的感覺了,真是震驚呆了。我的經絡是不是太久不暢通了?這麼甩一下手,只花了20分鐘,就把手臂及腳部各別的三陰三陽經脈都整理拉直了,晚上躺在床上身體一放鬆,就刺激大腦引發共振態,讓氣感循著拉直的經絡動了起來。 藉由平甩功及掐指功 讓氣動了起來第2天,更驚人的事發生了,內人白天坐捷運時,閒來無事,就做了做雙手掐指的動作,沒想到竟然也氣動了起來,28年來她練我的科學氣功、香功等種種功法皆毫無成就,在1天之內藉由平甩功及掐指功,竟然也讓氣動了起來,我感到老天再次地把健康祕密展現在我面前。(本文摘自/科學氣功: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每天10分鐘,通經絡袪百病(超值收錄30分鐘科學氣功DVD、QR Code)/三采文化出版)

藍莓補腦 逆轉老化多吃水果

藍莓補腦 逆轉老化多吃水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醫會說水果造成體內濕氣,西醫則說水果會助長癌症,營養璇專家說水果會促使糖尿病發生,健身教練說水果會讓人肥胖超重,反水果迷思重重,「長壽」是個很受歡迎的字眼,每個人都想知道活得更久的祕密,在這個星球上還存有的有限食物中,只有一種食物族群擁有賜給人類較長壽命的能力,那就是水果。水果的抗氧化物可以逆轉老化阿茲海默症、失智症、記憶喪失,以及帕金森氏症與肌肉萎縮之類的神經性疾病,都可以用水果來預防,因為水果不僅能預防這些疾病,還能抗氧化,而氧化就是我們老化的過程,你可以在水果中找到最豐富而廣泛的抗氧化物,來自水果的抗氧化物甚至可以逆轉老化。藍莓具有的療癒、生理調節特質地球上最強而有力的水果就是野生藍莓,科學尚未完全理解野生藍莓具有的療癒、生理調節特質,它們是目前可以取得的食物中,富含最多抗氧化物的水果,能逆轉與預防疾病,也是現存最強而有力的大腦食物。但別把野生藍莓與人工栽培的藍莓(高叢藍莓)搞混了,雖然人工栽培的藍莓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但它不像野生藍莓(矮叢藍莓)是超級食物,每一顆野生藍莓都有數千年的生存訊息,而你攝取的每一顆藍莓,都讓這種智慧進入你的身體,幫助你是應現今這個變遷的時代。多吃水果會造成糖分攝取過量?一個披薩裡的糖分比水果中的糖分多得多了,水果裡面含有的糖跟玉米高果糖漿、砂糖……完全不一樣,就像你不會說一杯飲用水和抽水馬桶裡的水、雪山融化的水是一樣的東西,它們都是H2O,但它們都一樣嗎?糖的效果也是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所有不同類型的糖混為一談,然後都說它不好,不要把450公克的糖跟450公克的水果搞混了,450公克的糖就是糖沒錯,但450公克的水果則是獨特的混合物,含有創造、拯救、維持生命的植物營養素,以及能阻止疾病與幫助延年益壽的植物性化合物。水果重要性勝過任何營養素水果是由有生命的水、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脂肪、其他營養素、果肉、纖維、抗氧化物、果膠,以及一小部分的糖組成,從有人類開始,我們便一直依賴所有種類的水果維生,水果是我們生命本質的一部分,我們成為人的基本要素,沒有水果,我們便無法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它的重要性勝過任何其他食物中的營養素,但卻有這麼多人被反糖心態蒙蔽,以致無法看見真相。(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10期11月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