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全民開打 流感疫苗擴大接種!

全民開打 流感疫苗擴大接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公費流感疫苗600萬劑自10月1日開打至11月27日,接種數已經超過522萬劑,整體疫苗使用率已逾87%,疾管署宣布,今(105)年12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擴大為全國民眾,呼籲尚未接種的民眾儘快接種,以提升自身與群體保護力。各年齡層感染都有可能引發併發症往年流感疫情多自12月進入流行期,並於隔年農曆年達到高峰,新營醫院醫師強調,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流感的傳播力強,各年齡層感染都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甚至導致死亡,民眾不能掉以輕心。每年都必須重新接種 效果可持續1年疫苗的保護效果需視當年使用的疫苗株是否與實際流行的病毒株型別相符、以及不同年齡或身體狀況而異,平均約為30%~80%,由於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別不一定相同,因此,每年均須重新接種。接種後至少約需2週的時間以產生保護力,其保護效果可持續1年,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請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維護身體健康。對蛋過敏、曾有不良反應 不予接種新營醫院院長王裕煒提醒民眾,接種禁忌及注意事項,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已知對疫苗的成份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Barré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接種。

吃素才健康?高油恐致三高

吃素才健康?高油恐致三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健康的素食有不少的好處,例如降低膽固醇、避免宿便累積、抑制某些癌症的發生、減少中風和心臟病的機率等,不過素食容易導致部份胺基酸、維生素D和B12、以及礦物質鈣、鐵和鋅的缺乏,引起營養不均衡,因此素食者與一般人的飲食計畫不太相同,為了保障必需營養素都能充分獲得,素食者應注意一些原則。•    食用各式各樣的全穀類和根莖類;前者富含維生素B群,後者的寡糖能幫助腸道菌的生長,利於體內環保。•    以豆類如綠豆、豌豆、豆腐、豆干和豆漿等搭配其它食物,進行蛋白質互補。•    選擇新鮮、未加工的食物,至少1/3的食物來自可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越天然的食物保留越多的維生素,對身體也就越健康。經由加熱,部份的維生素會被破壞。•    多吃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例如芭樂、木瓜、奇異果、草莓、檸檬、柳丁、葡萄柚、以及芒果等,以利鐵的吸收。•    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各種植物幼芽如苜蓿芽、綠豆芽和黃豆芽等。•    多吃鈣含量較為豐富的深綠色蔬菜、豆類和堅果類。•    孕婦和授乳婦女須注意補充鈣和鐵、以及維生素B12;並多曬太陽,以便自體合成維生素D。•    兒童和青少年須注意補充維生素D、B2和B12、以及礦物質鈣和鐵,可多吃些牛奶、豆腐、紫菜、綠色蔬菜、小麥胚芽、以及啤酒酵母等。•    用搗碎或磨細的堅果增加營養,譬如在菜餚上灑些花生粉、芝麻粉、腰果粉等,適當的攝取可補充維生素B群、鈣和鐵。•    鋅在燕麥片、葵花籽、南瓜籽和小麥胚芽中的含量較為豐富。•    使用含碘的食鹽。•    使用菜籽油炒菜、亞麻仁油涼拌沙拉,減少油炸和油煎。•    研習營養學知識,尤其要清楚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維生素D、維生素B12、鈣、鐵和鋅,才能合理地將食物加以組合。傳統素食高油 會導致肥胖、三高素食者要在熱量適當、營養均衡的條件下,多吃各種天然食物,才能吃出健康,不當的素食一樣會導致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壓,原因就在於吃下太多的油脂和加工食品,素食的食物選擇較少、吃完後容易又感覺到餓,於是傳統素食為了增進美味及飽食感,經常使用高油量、多醬料的烹調方式去追求菜色上的變化,這樣便提供過多的熱量、油脂和鹽分。素食加工品調味料多  慢性患者不適合而素食加工品如素雞、素鴨、素魚等仿肉,製作過程亦添加了大量的飽和脂肪、調味料或人工甘味劑等,讓食品與肉類的味道更類似、也更容易保存,這些素食加工品含有的油脂、糖分和鹽分並不低,對於慢性病患者不太適合。(本文摘自/追尋健康的飲食/凡識書屋出版) 

長照趕不上老化速度?自保有一套

長照趕不上老化速度?自保有一套

(優活健康網記湯蕎伊/採訪報導)台灣將於民國108年邁入高齡社會,11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2.0提供的服務恐跟不上老化速度,民眾究竟能採取什麼方式自保? 長期研究長照領域的交大生醫論壇發起人陳靖騰表示,俗話常說時間跟努力,是一個人可以決定命運的兩個主要因素;目前的長照2.0政策實施進度跟完整度,非常有可能無法跟上老化的速度。做好退休規劃或購買足額的長照商業保險陳靖騰說明,民眾們要自保的前提,就必須善用時間來將自己的努力成果換成自己退休生活的保障,因此可即早做好退休規劃或購買足額的長照商業保險,經濟能力足夠的人可以選擇儲蓄險或者年金險,來做好退休後收入中斷的問題,經濟能力許可的人可以購買失能險或長照險來提供特定強況下照護費支出的問題。及早規畫這些退休跟長照的保險商品,因為年紀輕保費便宜,又可以保障時間長,是一舉兩得的方式。政策推行至今仍有許多民眾不清楚長照2.0的運作模式,對此,陳靖騰指出,應該選擇標竿性人物,逕行個案試辦宣導,針對個案採取透明式的試辦定時報導,隨時將試辦成果公開在媒體或網路上,讓民眾透過網路可以隨時了解,同時也提供單一的回答窗口,讓民眾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就可以增進民眾對於政策的了解。照顧者壓力責任龐大 可借助政府資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陳素春表示,衛服部為讓更多民眾能了解長照服務資源,於每週四定期召開記者說明會,並在衛福部網站設有長照專區供民眾參考,也於各服務單位廣發文宣品。陳素春副署長呼籲,照顧者的壓力責任龐大,其實是可借助政府資源,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家中如有長輩想要了解或使用長照服務,可至地方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臨櫃申請,或是播打長照專線(02-412-8080幫你幫你),照管專員會初步了解情況,初篩後若條件符合,就會至家中訪視並擬定照顧計畫,依據評估失能程度不同,給予不同的服務補助額度,低收入戶是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補助90%,一般家庭補助70%。    

沒活力食慾差 當心肺炎上身

沒活力食慾差 當心肺炎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忽冷忽熱,很容易讓人感冒,尤其是嬰幼兒,一不小心,很可能因感冒而誘發肺炎,就有一名2歲左右小男孩,雖然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但是卻在近2個月來,仍因感冒而導致肺炎2次住院治療,小兒科醫師指出,嬰幼兒經常感染肺炎,有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導致,應抽血檢查確認才能對症治療。 高燒超過5天以上 呼吸會喘活力不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詠森表示,最近有很多過敏兒因為天氣變化大而感冒,而一般小朋友會因為感冒而引起肺炎,往往會高燒超過5天以上,且呼吸會喘,以及精神活力不好,食慾很差,這時就有可能已出現肺炎,家長要提高警覺。 抽血檢查免疫細胞數量與功能感冒引起肺炎除了病毒之外,也有些是細菌感染,張詠森醫師指出,若是小朋友本身免疫力有問題,也會較容易因為感冒引發肺炎,雖然免疫力問題很少見,但若是每次感染肺炎都很嚴重,且需住院治療,就必須進一步抽血檢查免疫細胞數量與功能,確認原因後才好對症治療。 打免疫球蛋白+骨髓移植張詠森醫師進一步指出,免疫細胞有好幾種,抽血檢查是要看免疫細胞的比例是否正常,通常有先天免疫問題,多會在出生不久就會發生,有可能是B細胞與T細胞太少,或是抗體造成,有的情況是可以打免疫球蛋白來治療,很嚴重的則要骨髓移植。 勤洗手避感染 去人多處就要戴口罩張詠森醫師提醒,小朋友聚在一起很容易傳染感冒,若是反覆出現感冒就有肺炎時,通常會有免疫力問題,除了就醫確診之外,家長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帶小朋友到公共場所,並應讓小朋友勤洗手,避免感染,去人多處就要戴口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沒吃飯服藥 血糖過低險要命

沒吃飯服藥 血糖過低險要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劉先生因身體不適胃口不佳,吃不下飯卻照吃相同劑量的降血糖藥,因低血糖在家昏迷超過12個小時後送醫,經全力搶救後未留下後遺症,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都擔心血糖飆高,其實血糖過低,中樞神經系統也會出問題,同樣有生命危險,糖尿病人應瞭解藥物調整方法,並注意徵兆避免低血糖。咖啡色嘔吐物 低血糖致中樞神經受損劉先生有糖尿病史,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不佳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問題,幾個月前,家人發現劉先生一整天都不出房門,進房後發現叫不醒他,枕邊還有咖啡色的嘔吐物,送醫檢查發現,劉先生白血球感染指數高、有肺炎跡象,合併有急性腎衰竭與高血鉀等危急狀況,醫師確定為低血糖造成中樞神經受損。吃不下飯仍服藥 血糖過低12小時臺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徐盛邦醫師表示,劉先生住院期間先後出現腎衰竭、肺炎與腸胃道出血症狀,致病原因是劉先生罹患A、B流感後,併發肺炎、敗血,又因肺炎不舒服,吃不下飯,卻仍服用固定劑量的降血糖藥物,血糖過低至少12小時,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呼吸道、腸胃道與泌尿系統等全身器官問題。中樞神經缺糖 會昏迷、癲癇、死亡徐盛邦醫師強調,嚴重的低血糖,對身體影響非常巨大,低血糖是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之一,臨床上血糖小於70,身體就會開始缺糖,小於55,中樞神經系統也會缺糖,會昏迷癲癇甚至死亡,建議糖尿病人隨身攜帶一些糖果或是泡咖啡用的糖包,一旦有疑似低血糖的症狀,就立刻補充糖分。 

醫訊/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座談會

醫訊/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座談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將為提供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民眾充分了解發炎性腸道疾病,進而加強自我照顧的能力並獲得心理支持,邀請專業腸胃科醫師群,講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及營養照顧,講座結束後病友也可以向醫師提問。病友座談會將於12月11日(周日)上午8:30至中午12:00,高雄蓮潭國際會館102教室舉辦,請至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網頁(http://www.ibdpg.tw/)線上報名,截止日期12月10日。名稱: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座談會時間:105年12月11日星期(日) 上午08:30-12:00地點:高雄蓮潭國際會館102教室(813高雄市左營區崇德路801號)  洽詢:07-3413383http://www.ibdpg.tw/線上報名

交大生醫感測與腫瘤醫學實驗室 挑戰人類三大難題-腫瘤、高齡、不孕

交大生醫感測與腫瘤醫學實驗室 挑戰人類三大難題-腫瘤、高齡、不孕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 (諮詢/交大生醫所教授、生醫論壇主席陳榮治) (圖片/優活健康網、陳榮治教授 ) 交大生醫工程研究所(簡稱生醫所),研究領域廣泛,包括原生醫資訊、醫學影像、生醫大數據進、生醫電子、生醫感測、生醫材料以及醫療器材,帶領交大生醫研究所生醫感測與腫瘤醫學實驗室的交大生醫所教授身兼生醫論壇主席的陳榮治,將實驗室的研究主軸聚焦於:『迫切的臨床需求-Unmet Clinical Needs』。 以自身需求為起點的Unmet Clinical Needs 『...我做過勞死感測器,因為我每天都過勞,也因好多教授都有需要所以我們的團隊伙伴各自貢獻不同的疲勞指數科學化技術;更想找立法委員來唸博士班、進行疲勞科技法立法;更希望有一天我們生活的城市都能在科學指數認證下推動不苦勞城市標章;避免客貨運機師、駕駛等過勞了還上路...』。陳榮治教授進一步表示,我認為若單單只做專長領域內的研究,儘管是好的研究,到最後可能就只能靜靜地放在象牙塔裡非常可惜,應將研究需求放在自己或家人朋友所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甚至是國家人類社會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上。 面對人類未來三大臨床需求之首 『腫瘤』 生醫感測與腫瘤醫學實驗室的三大研究方向為腫瘤、高齡、不孕。會以這三個議題為研究方向,主要是依據WTO的統計顯示,這三大問題是未來人類在正常生活模式下一定會面臨的難題,也是Unmet Clinical Needs。公衛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已知病因的疾病通常在10~17年間一定可以找到解藥,但只有2個疾病天主還沒教我們如何解,就是腫瘤與愛滋病,而且平均每六秒就有一人腫瘤確診,因此這議題相對重要,全球投入人力資源也相對多。 (平均每六秒就有一人腫瘤確診。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呼應高齡長照議題 『交大生醫論壇』以『老』為主題 高齡-現今國家長照政策也在推行當中,隨著社會以及醫療照護越來越普及,高齡所衍生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陳榮治教授表示,我們交大除了實驗室有對於高齡所產生的問題做相關的研究,同時也呼應高齡長照政策議題,本屆的『交大生醫論壇』即是以『老』為主題,且是『老有所用』。延續交大的學術研究精神,邀集產/官/學/研/醫重要人物,共創生醫商機。 (本屆的『交大生醫論壇』即是以『老』為主題,且是『老有所用』。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加劇高齡問題的推手之一 『生不出來』 陳老師與陳太太同年齡,42歲才結婚,精卵狀況都OK,但就是生不出來。這樣的場景很常有。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容易有不孕的問題,不只是在台灣、日本等發展先進的國家也面臨相同問題,而不孕也會讓高齡問題越被凸顯。受訪時陳老師提起:最新的不孕Unmet Clinical Needs導向精卵排斥現象,所謂精卵排斥是指男女兩方的精卵都很健康,但結合時精卵表面會產生排斥現象,但往好的方向想,這現象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用來開發抗排斥性藥物呢? 可行的治療方式 幫人類解決更多更廣的問題 陳老師在交大開設一門『仿生科技』,他就想用不孕延伸抗排斥性藥物開發,不只是解決不能生育的問題,也能更加了解抗排斥性的藥物,並從精卵的結合模式去做研究,如此一來,就可以做到兩件事情,一是把抗排斥現象回饋到這個不孕患者,讓精卵完全不排斥,另外是也可運用於解決器官移植所致的排斥現象,陳榮治教授說明,還是回歸到我在課堂上時常跟學生說的:『一個好的臨床感測技術,若沒有一個可行的治療方式可以搭配,那都是枉然』。將不孕當作是抗排斥性藥物的開發,幫人類解決更多更廣的問題。 (仿生科技課程成果發表會。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駝背無力 千斤頂有效解決!

駝背無力 千斤頂有效解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4歲家住新竹的張姓阿嬤,8月底時在家裡因彎腰撿東西不慎閃到腰,不僅開始走路駝背,連起床時都要2個人攙扶才能下床,就醫後確診為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採用微創脊椎千斤頂手術治療,術後駝背情形明顯改善。脊椎微創手術、灌注骨水泥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徐少克表示,考量阿嬤年紀與身體狀況,他建議採用微創脊椎千斤頂手術來治療,利用脊椎微創手術技術,將鈦合金椎體支撐架置入椎體並撐開,然後再灌注骨水泥,手術順利完成,並且阿嬤復原良好,手術隔天阿嬤已可自行起床。脊椎壓迫性骨折 會出現疼痛、駝背症狀徐少克副院長表示,脊椎壓迫性骨折容易發生在骨質疏鬆、轉移性癌症或外傷的患者,會出現疼痛、駝背等臨床症狀,嚴重時甚至壓迫神經造成下肢癱瘓無力,以往都是使用灌注骨水泥與打骨釘等手術方式,但灌注水泥容易出現水泥滲透,造成壓迫神經併發症問題,打骨釘手術,恐會讓老人家無法承受且因骨鬆會使骨釘容易鬆脫。千斤頂幫忙 減少骨水泥滲漏機會目前最新醫療技術,可運用千斤頂的脊椎椎體支撐系統撐開塌陷的椎體,病人於局部麻醉下切開2個0.5公分傷口,利用脊椎微創技術將鈦合金椎體支撐架置入椎體,將塌陷的椎體撐開,創造出足夠的空間後,再灌注入低溫骨水泥,大大地減少了骨水泥滲漏的機會,並且有效地達到椎體矯形與疼痛改善。徐少克副院長指出,用脊椎千斤頂治療,把壓扁的脊椎支撐起來,對於骨質密度高的年輕人,或者因為急性、陳舊的骨折而言,是屬於較新且較有效又安全的方法,也能夠立即並長久的解決患者背痛及駝背的問題。

想要韓星的水潤肌 這樣洗臉就對了

想要韓星的水潤肌 這樣洗臉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韓劇女星粉嫩透明的肌膚一直是每個女孩想要追求的夢想,然而,想要擁有如韓星水潤感十足的肌膚,先決要件就是要把臉洗乾淨!現今空氣污染嚴重,空氣中的隱形殺手細懸浮微粒(PM2.5)以及自由基等等,都讓我們的肌膚隨時隨地遭受傷害,這時選擇一個好的洗面乳就顯得相當重要,保養皮膚的關鍵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臉部清潔,否則後續使用再貴的保養品都無法發揮效用!然而,市面上洗面乳的種類百百種,究竟要怎麼挑選才能打造出水潤肌呢? 了解肌膚型態 洗出無暇水潤肌 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醫師表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肌膚型態,並從肌膚型態選擇產品並搭配正確的洗臉方式,油性肌膚可選擇清潔能力較強並含有酸類的洗面產品。油性肌膚的T字區容易出油,建議使用油性肌膚的洗面產品加強清潔,臉頰使用中性肌膚的洗面產品以防乾燥,油性肌膚一天洗臉最多2次,以免越洗越油,乾性肌或敏感肌,則可選擇近肌膚PH值的中性洗面乳,正確洗臉的步驟是要先把手洗淨,洗臉時的水溫也不要過高,25到30度的水溫最適宜,潔面乳加冷水搓揉起泡,以畫圈的方式輕輕按摩臉,30秒後再用水洗淨。胺基酸系+β葡聚糖 無瑕水潤肌的關鍵成分想要擁有無暇水潤肌,需掌握兩大關鍵成分-胺基酸系+β葡聚糖,良好的肌底條件就是造就無瑕肌的關鍵,溫和的胺基酸系洗臉產品,能深層洗淨肌膚,也能鎖住水分,肌膚有足夠水分,後續的保養才容易吸收,β葡聚糖可修復並保護肌膚,進一步提升肌膚含水量,讓肌膚保持在健康狀態,胺基酸系+β葡聚糖兩大成分,使肌膚保水並持續更新, 讓清潔、保濕、滋潤和舒緩一次到位,使肌膚能持續保持水潤柔嫩。保養重要 洗臉更重要許多人都有一個迷思那就是-大品牌高價的保養品一定有效,能讓皮膚立即變好,卻忽略了其實最重要的是基本的洗臉清潔,肌膚沒洗乾淨,使用再貴再好的保養品都沒有效。若想擁有無瑕美肌就應重視臉部清潔的重要性,曾德朋醫師提醒,洗面乳屬化學產品,須注意是否含有過強的界面活性劑,胺基酸系的界面活性劑是較溫和的洗面乳成分,洗面乳整體成分不要有過多添加物,若出現紅、腫、癢、脫皮等敏感性的表現,就是使用到不適合的洗面乳。一瓶好的洗面乳除了能洗淨髒汙油脂以外,也應能防止水分流失,保濕與滋潤肌膚,讓洗臉的同時也在進行保養,提供肌膚所需的養分,讓每一次洗臉都像在為肌膚做更新,持續保持如韓星般的水潤無瑕肌!

輕忽頸部腫塊 長大恐致癌!

輕忽頸部腫塊 長大恐致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47歲的男性半年前來到成大醫院耳鼻喉科求診,主訴多年前發現右側頸部在耳朵下方有約1公分的小腫塊,沒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因此不以為意,但半年來腫塊明顯變大,讓他開始擔心是否為鼻咽癌,經手術切除顯示為惡性混合瘤,目前病人情形穩定無復發。摸到頸部不明腫塊 最好快找醫師評估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展旗表示,頸部腫塊是門診非常常見的疾病,所幸大部分都只是淋巴腺發炎腫大,僅需藥物治療及追蹤就好。有些是因先天性病灶如甲狀舌骨囊腫、腮裂囊腫,或是感染性病灶如淋巴結核、頸部膿瘍,以及腫瘤性病灶如淋巴癌或其他癌症轉移到頸部淋巴結等,病人可能就需要手術處理,若自己摸到頸部有不明腫塊,最好先找耳鼻喉科醫師詳細檢查評估,千萬不要不理,以免危害自己的健康。混合瘤長大 恐轉化為癌症張展旗醫師說,像腮腺腫瘤是頸部腫塊常見診斷之一,約8成屬於良性腫瘤,又以混合瘤占最大宗,但不幸的是,混合瘤可能隨時間演變,有一部分病人的混合瘤會癌變成惡性混合瘤,屬於腮腺癌的一種,因此,一般都建議腮腺腫瘤應手術切除,以避免腫瘤繼續長大,甚至轉化為癌症。顏面神經損傷 恐會產生口歪嘴斜不過,由於顏面神經從顱底鑽出分布到臉上,會穿過腮腺而產生許多細小分支,萬一造成顏面神經損傷,就會產生口嘴歪斜或眼睛無法閉合的併發症,使得有些病人因而害怕開刀。張展旗醫師表示,使用顏面神經偵測系統,可以減低手術中顏面神經被切斷的機率,對於腮腺腫瘤,手術後仍須定期追蹤,除了腫瘤可能復發外,有些抽菸的男性病人也容易在對側腮腺長腫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