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減輕經期疼痛 先遵守8守則

減輕經期疼痛 先遵守8守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健康的飲食是孩子吃對正確營養、養成好體質的關鍵,而要讓女孩在生理期間擁有好情緒、減輕疼痛,良好的生活保養更是密切相關,青春期少女注意做好經期保健,避開不該做的事,既能減少月經時的小麻煩,還能降低未來罹患婦女病的機率。•     1)生理期也要運動/平時培養運動習慣對增加骨質密度,刺激骨骼生長很有幫助,而經期間適當、輕鬆的運動也能促進青少女的血液循環,讓經血排出更順暢。•  2) 正常作息、不熬夜/睡眠充足能使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過度勞累也是引發經期不順的原因。而且大部分的成長激素都是在晚間睡覺時分泌的,尤其在深度睡眠的時段分泌得更好。因此發育成長中的少女,每天睡覺至少要達到8小時,且最好在晚上10點左右就寢最佳。不過,學子們難免因為課業壓力而有必需夜讀的狀況,那麼就盡量不要超過11點才上床睡覺。因為晚上11點至半夜3點是身體肝經、膽經運行的時間。尤其是肝的經絡環繞子宮,肝的氣血虛耗會讓子宮機能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下,不但容易經痛,也提供了陰道細菌孳生的環境,引發陰道炎或尿道感染。•  3) 壓力要適當排解/在升上國中之後,孩子必須面臨比過去生活更嚴峻的讀書與考試壓力,加上青春期「轉大人」的心理變化,讓這些緊張、焦慮的情緒容易產生「肝氣鬱結」(情緒鬱悶與肌肉緊繃)、「肝鬱化火」(情緒起伏大,加上火氣大與發炎)的現象,導致神經與內分泌系統素亂,出現經痛或經期不規則情形。•  4) 動手寫月經日記/從女兒第一次來經之後,可教導她們自我記錄生理狀況。由於該階段的月經可能較不穩定,可以透過月經記錄了解有無異常,例如經期過長或是經血量過多等特殊狀況,以提早考慮是否就醫。•  5) 陰部避免過度清潔/經期時外陰部以溫水擦洗即可,千萬不可以清洗陰道;更要避免使用鹼性清潔用品過度清潔,破壞在經期已非弱酸性的陰道環境,否則抗菌能力低的行經期陰道,將有搔癢不適或細菌感染現象。•  6) 洗頭一定要立即吹乾/剛洗完頭時,頭皮毛細孔是打開的,沒有立即吹乾的話,水分會很快冷卻並停留在頭皮表面,產生寒濕停滯的狀況。行經期間免疫力相對低下,萬一再加上氣候不穩定、吹風之後,風寒就因此入侵,便容易發生感冒、頭痛現象了(少部分女性則會常態性的發生經行感冒與頭痛症狀)。另外,也要注意保暖,即使天氣炎熱也千萬不可用冷水洗頭、洗澡。•  7) 經期洗澡採淋浴式/有人可能會想月經來時,躺在浴缸裡泡澡多舒服啊!但其實生理期的時候,子宮頸比平時呈現較為開放的狀態,髒污一旦進入子宮內,便會增加感染機率,所以洗澡還是採用淋浴方式為佳。•  8) 不要縱容自己胡亂發脾氣/女孩子在碰到大姨媽來訪時,因為荷爾蒙的波動及身體變化,難免有情緒不佳的時候。不過青春少女可別因此放縱自己太過情緒化的反應,過於憤怒、抑鬱將會導致「肝氣鬱滯」氣滯脹痛的症狀,「怒傷肝」造成血行不暢、血瘀刺痛的病況,對經期不順反倒有推波助瀾的效果!(本文摘自/10秒有感,按對穴位立即甩掉生理痛/台灣廣廈出版) 

醫訊/高血壓衛教講座

醫訊/高血壓衛教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重油、重鹹,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近年卻因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使高血壓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關於老人血壓標準數值、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心臟科醫師李適宜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高血壓衛教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高血壓衛教講座時間:105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劉大任社工分機:(02)2791-9696轉1008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0932-155-634

醫訊/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

醫訊/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老人家當發現身高變矮時,總自嘲「吃老倒縮」不以為意,然而,身高縮水絕非老化的自然現象,當心骨質疏鬆症悄悄找上身。本堂課藥師將帶您認識常見的治療藥物,以及日常生活保健之道,讓您保骨防跌顧健康,歡迎您的參與,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若您有以上問題,歡迎參加這次由亞東醫院藥師簡美如分享的講座。 名稱: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時間:105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分機2123

四肢過細 恐為骨鬆、肌少症

四肢過細 恐為骨鬆、肌少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大的老人家不可太瘦,尤其是四肢如果過於細小,很可能是因為罹患肌少症,並容易發生跌倒及骨折!至於要如何預防肌少症上身?專家建議,除了要注意營養攝取之外,運動更是重要,正所謂的「要活就要動」。 肌少症盛行率 男9.3%、女4.1%很多老人家因為器官退化緣故,不只容易虛弱,甚至會疾病纏身,並進而出現肌少症,根據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研究顯示,台灣65歲以上社區居民,肌少症盛行率在男性約為9.3%,女性約為4.1%。 易跌倒骨折 恐造成失能及死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張欽凱醫師於2016年臺灣醫學週系列演講中指出,老年人罹肌少症,會使跌倒的危險性升高、骨折比率增加、生活品質下降、失能,甚至因此而死亡。 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克的蛋白質對於肌少症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運動訓練以及營養補充,張欽凱醫師表示,運動項目包括阻抗與重量訓練,運動訓練時間至少3個月以上,至於營養補充方面,每天要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克的蛋白質,也就是說,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就應攝取72克蛋白質,大約是兩手掌大小的肉類,其他體重的人依此類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咳不停!小心久咳恐致氣喘

咳不停!小心久咳恐致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時序進入秋冬交替季節,氣溫漸漸轉涼、日夜溫差大,流感疫情悄悄升溫,不少未按時服藥的氣喘患者也開始出現嚴重症狀,鼻水流不停、狂打噴嚏、有時還會咳嗽咳到喘不過氣來。氣喘患者應施打疫苗 減少感染率成功大學過敏及臨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堯表示,氣喘患者的氣管很敏感,一旦得了流感,常會誘發氣喘,使病情加重,建議氣喘患者在流感好發季節,做好預防或施打疫苗,減少感染機率。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進一步解釋,氣喘患者的氣管容易因溫度變化劇烈而收縮失調,使得平滑肌發生痙孿、黏膜水腫、黏液分泌過多,進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因此,每當天氣從熱轉涼時,患者只要吸入冷空氣,呼吸道就開始狀況百出。據統計,每年到了這時節,因氣喘求診的患者就會增加3到4成。每10位久咳者 1~2位為氣喘忽冷忽熱的天氣,不只是流感病毒,感冒同樣不可輕忽,門診醫師觀察,這波感冒以咳嗽症狀最為嚴重,不少患者一咳就是1個星期以上,甚至半夜咳醒、白天上班上課無精打采,也讓許多氣喘的患者出現誤解,以為自己久咳不癒是感冒引起。對此,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分析,氣喘引起的咳嗽好發在清晨或半夜睡覺時,感冒則沒有時間上的規律性,且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在2到3周就能痊癒,當感冒症狀拖了超過1個月都不見好轉,就應進一步找出原因,臨床上,平均每10位久咳者中,有1~2位確診為氣喘。沒氣喘過 也可能是氣喘潛在患者從未氣喘的患者出現久咳、胸悶類似氣喘的症狀,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分析,氣喘是一種慢性病,最常以「反覆的慢性咳嗽」來表現,即使不曾喘鳴,還是可能氣喘,只是大部分人是在氣喘急性發作後,才發現自己會氣喘,所幸,第1次發作就致命的比例很低,還有學習控制的機會。

中年女憂鬱 恐增心病風險!

中年女憂鬱 恐增心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中年女性罹患心臟病機率與憂鬱症有關!根據2016年12月份<大家健康雜誌>報導,有憂鬱症病史的中年女性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明顯提高,心臟疾病為我國女性死因排名的第2位,僅次於惡性腫瘤,而近日忽冷忽熱的天氣正為心臟病好發的季節,特別是有憂鬱症病史的中年女性。65歲以下女性 憂鬱症是心臟病顯著風險此研究從2004年開始,針對接受常規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1,084名,平均年齡55歲的美國女性進行10年的追蹤,每位女性皆完成一項包含悲傷(抑鬱)、無助、沮喪和消沉等問題的問卷,並詢問健康相關訊息,包括心臟病風險因素,如家族史、吸煙狀況、運動量,並在追蹤期間進行4次的憂鬱症問卷。研究開始時未有心臟病史的1,030位女性中,約有18%在1份以上的憂鬱問卷中回答「是」,其中有9%的女性在追蹤期間經驗心臟病發作至少1次,而在憂鬱感受中回答「否」的女性,其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僅占2%,研究者發現,在65歲以下女性族群中,憂鬱症是唯一與心臟疾病有關的顯著風險因素。憂鬱症造成的發炎現象 導致易罹心病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表示,近20年的相關研究顯示,憂鬱症與心臟病的關係相當明確,憂鬱症是缺血性心臟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但兩者的生理轉機並不清楚,憂鬱症造成的發炎現象,導致個案易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較常被提到。更年期女性失眠、燥熱 有空巢期現象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中的對象(女性平均55歲)正經歷更年期,常出現像是失眠、躁熱、情緒起伏、身體不適等症狀影響生活,心理上可能面臨子女長大因為就學、結婚或工作離開身邊,被需要的感覺降低而有空巢期現象。想建立安適的環境與愉快的心理,可以積極建立興趣,養成運動紓壓的習慣,再次看到自己的需求、關注自己的生活型態,才能擁有健康身心,讓人生再次精彩。

抗癌新發現!生華生技CX-5461合併標靶藥物具加乘效果

抗癌新發現!生華生技CX-5461合併標靶藥物具加乘效果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受訪者/生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宋台生博士) (圖片/生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華生技已宣布向台灣、美國和PCT同步提出新專利申請,主要內容為小分子抗癌新藥CX-5461合併使用包括PARP抑制劑、PI3K和免疫療法藥物,在癌症治療上具有加乘效果。同時根據近日在澳洲的一項臨床前研究結果,首度證實CX-5461合併其他標靶藥,對於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法的前列腺癌,具有抑制腫瘤癌細胞的效果。 新藥(First in class)  研發困難、風險高、最有價值 現今,台灣不論是生技中心或是醫學單位無不積極開發抗癌藥,卻鮮少有新藥(First in class)的出現,生華生技總經理宋台生博士表示,抗癌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新藥(First in class),也就是市場首見的新藥,研發較困難、風險高但也最有價值。第二:類新藥,並非真的新藥而是將舊藥的劑型轉換,仍需做臨床實驗,成功機會較高。第三:舊藥。以上三種藥由於層次的不同其價值也有一定的差距。 (生華生技台北總公司團隊) CX-5461全新小分子標靶藥物 合成致死方式毒殺腫瘤細胞 宋台生博士指出,抗癌藥發展的新趨勢,已從化療演變成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而生華生物科技研發的抗癌新藥―CX-5461是全新的小分子標靶藥物,其作用機轉為― CX-5461會精準嵌入癌細胞DNA致癌基因 (oncogene) 中的G4鍊體結構,做為G4鍊體結構的穩定劑,使得癌細胞在進行複製和轉錄作用時,造成DNA斷裂無法進行自我修復,以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的方式毒殺腫瘤細胞。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DNA中約有七十一萬個G4鍊體結構,而CX-5461只會嵌入癌細胞DNA的G4鍊體結構裡,非常精準而不會傷到正常的細胞。 (CX-5461會精準嵌入癌細胞DNA致癌基因中的G4鍊體結構,造成癌細胞的DNA斷裂無法進行自我修復死亡。) CX-5461目前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這項新的專利揭露了CX-5461合併其他抗癌藥物在臨床前的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移植了三陰性乳癌病患腫瘤的動物試驗中,合併使用CX-5461及PARP抑制劑可以抑制腫瘤生長。新專利同時揭露,隨著CX-5461劑量的增加,除了增強免疫反應,同時可誘發腫瘤產生趨化因子(chemokines),增強毒殺癌細胞的治療效果。 另外,與生華生技共同合作進行血液性癌症臨床試驗的澳洲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 (PMCC)日前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出版的癌症臨床研究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運用包括CX-5461在內的兩種新藥組合療法成果,首度證實了在治療前列腺實體腫瘤上的有效性。 這項計畫是由澳洲PMCC、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 和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共同合作,研究團隊中的蒙納許大學 Furic博士指出:「我們運用兩種化合物,CX-5461和CX-6258,它們協同工作以阻斷MYC致癌基因刺激癌細胞製造核醣體的能力,而核醣體正是製造蛋白質的細胞機器。缺乏了製造核醣體的能力,就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項全新的藥物合併療法,非常不同於目前多以藥物降低病人體內男性賀爾蒙濃度的荷爾蒙療法,替未來治療前列腺癌帶來新的曙光。 下一階段就要看這些結果,是否可以複製在前列腺癌病患身上。這項新發現,將可能加速生華生技為目前無法治癒的前列腺癌患者,開發出全新的抗癌藥物。 CX-5461治療廣度有別以往 重新開啟抗癌全新領域 宋台生博士表示,如果CX-5461合併使用包括PARP抑制劑、PI3K和免疫療法藥物的這項專利獲准,將會強化CX-5461的開發價值,同時也將擴大CX-5461在未來多種適應症上的大幅應用及更多策略性的發展選項,開啟抗癌治療的全新領域。 (CX-5461合併使用包括PARP抑制劑、PI3K和免疫療法藥物的這項專利獲准,將會強化CX-5461的開發價值。)

怕長不高?小一可骨齡篩檢

怕長不高?小一可骨齡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什麼!國中之後生長板癒合,就再也長不高了嗎?隨著社會及醫療的進步,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也越來越高,「為什麼小孩沒有像我們一樣高?」是門診常見的疑惑,其實,「爸媽矮,小孩一定矮」,這是過時的觀念,同樣的,「爸媽高,小孩一定高」,有時也是錯誤的期待。長不高 可能是性早熟、生長激素缺乏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逸首表示,身高的高矮,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除了父母親身高之外,搭配飲食的配合、運動及睡眠的調整,更進一步,如果孩童的生長曲線小於3個百分位,或突然身高停滯不長,應諮詢小兒科專科醫師,並檢查是否有罹患特殊疾病、性早熟及生長激素缺乏等問題。飲食高熱量化、青春期越來越早孩子是爸媽愛的結晶,但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會複製父母親的體質,父母親根據自身的經驗,套用在孩子的身上,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隨著飲食的高糖分、高熱量化,營養補充品過度食用,環境賀爾蒙等等,都會影響第二性徵提早出現,青春期開始的年紀,也有越來越早的趨勢,這是全世界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共同的現象。第二性徵發育 錯過黃金生長期林逸首醫師提到,許多父母親,等到女生月經來,男生長喉結才來求診,其實,等到第二性徵發育時,早已錯過孩童的黃金生長期,進入青春期後,生長板會開始快速癒合,如果基礎身高不高,加上生長板提早癒合,最終的成人身高,就會不如預期。因此,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林醫師建議,小孩在小學一年級之後,就要接受第一次生長評估及骨齡檢測,預估未來身高狀況。

逾60歲婦女 小心粉碎性骨折

逾60歲婦女 小心粉碎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一位35歲女士日前騎腳踏車時不慎摔倒,右上肢直接撞擊地面,造成手肘嚴重疼痛及變形,經醫師診斷是右側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骨折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即以兩塊鎖定式鋼板從手臂橈側及尺側夾擊固定,患者於術後第10天開始自主關節活動訓練,第8週時已全無疼痛感。每10萬人中有5.7人 常見於60歲以上婦女柳營奇美醫院骨科醫師余重毅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遠端肱骨骨折年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有5.7人,其好犯族群呈現雙峰年齡分佈,最常見的為60歲以上的婦女,大多是從站立的高度中跌倒,另一族群是年輕成人,多因是交通事故、運動傷害或工傷事故等高能傷害所引起的。遠段肱骨骨折 常伴隨複雜損傷由於遠端肱骨骨折通常伴隨複雜損傷,可能的情況有骨折粉碎、關節面破裂、軟骨或軟組織損傷,老年人的骨質疏鬆更可能讓骨折的情形更嚴重,因此,絕大多數身體健康允許的患者都會建議手術處理,但對於極端骨質疏鬆,或原先已存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則可能須考慮全肘關節置換。術前影像檢查 可提供足夠視野余重毅醫師表示,目前的手術發展已十分成熟,術前的影像檢查,如X光攝影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確定斷裂模式,以利提供手術方式的預想建立,考慮的重點除了骨折型態、關節影響程度以及相關軟組織損傷,最理想的方法應提供足夠的手術視野,以允許骨折處的解剖復位(Anatomical reduction)。

搞定B型肝炎 不停藥是關鍵

搞定B型肝炎 不停藥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53歲的蔣先生,30年前確診患有B型肝炎,在配合的治療計畫後,蔣先生已產生抗體,確認B型肝炎治療成功,醫師表示,B型肝炎在臺灣的盛行率為20%,完全痊癒的關鍵點就在於「不間斷用藥、不要停藥!」不間斷服藥、戒菸癮、養成運動習慣53歲的蔣先生在30年前的一次捐血活動,被告知患有B型肝炎,當時只知道B型肝炎沒有特效藥,是無法治癒的疾病,一直到16年前,蔣先生開始注重自我健康,接受治療,並改變生活作息,配合醫師的醫囑,不間斷的按時服藥,更戒掉菸癮,養成爬山、拉筋等運動習慣。不管是否有家族史 都應接受檢驗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表示,B型肝炎是有機會能痊癒的,患有B型肝炎的病人,能完全痊癒的機率約5%,關鍵點就在於不間斷用藥,只要配合醫師治療,待產生B型肝炎抗體,就能戰勝B型肝炎,胡志棠醫師呼籲,不管是否有家族史,每個人都應該接受B型肝炎檢驗。B肝疫苗接種 對患有B肝病人無效B型肝炎在臺灣的盛行率為20%,臺灣的B型肝炎大多來自母體傳染,胡志棠醫師表示,臺灣自1986年5月開始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後,B肝感染率已由10%降至1.3%,然而B肝疫苗接種,對於患有B型肝炎的病人是無效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