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心衰竭用藥指導

醫訊/心衰竭用藥指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器官,當醫師說心臟有問題或是心臟無力需要吃藥時,您知道怎麼吃藥最正確嗎?本堂課藥師王怡茹將告訴您用藥的注意事項,歡迎您的參與,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心衰竭用藥指導時間:105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2123

耶誕跨年趴 咖啡奶茶「藥」小心

耶誕跨年趴 咖啡奶茶「藥」小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發生小模疑似服毒過量不幸猝死,警方調查發現,她的身上多達3種毒物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種鴛鴦錠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發泡錠,因溶在水裡不易被發現,常被用來當作「春藥」,民眾外出玩樂時,對於陌生人提供的飲料,要有強烈警覺心。氣球、咖啡、奶茶都可能淪為新興毒品耶誕、跨年節日即將到來,不少人計畫開趴慶祝,原本歡樂的場景恐因摻入新興毒品變調,像派對中的彩色氣球、桌上的咖啡包、奶茶包和討喜的糖果巧克力,都可能被動手腳,添加新興毒品,成為「娛樂性用藥」。藥效退後 記憶力退化恐傷身很多青少年參與狂歡派對之際,會不小心誤觸到搖頭丸、K他命、大麻等新型的毒品來助興,而且年齡層有向下並往家庭聚集發展的現象,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林滄耀表示,青少年會吸毒,往往是追求刺激或是對現實生活不滿,吞下搖頭丸與K他命後,會暫時產生興奮幻覺,而藥效退後,記憶力退化變笨傷身,最嚴重甚至會死亡。會出現攻擊、心悸、幻覺、妄想行為林滄耀主任表示,新興濫用藥物「合成卡西酮類物質」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會讓心跳加速、血壓增高、體溫升高,合成容易,近年來被大量濫用,服用後會有嘔吐、頭痛、抽蓄等副作用,還會出現攻擊、心悸、幻覺、妄想等行為,如有血管脆弱或有心臟問題者吸食這類毒品,將有腦出血、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林滄耀主任呼籲,開趴過程中出入娛樂場所時要隨時提高警覺,對於食用、飲用的東西都要格外小心,拒絕來路不明的物質,避免讓有心人有機可趁。

防攝護腺癌 PSA多少才安全?

防攝護腺癌 PSA多少才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人只要活得夠老,就幾乎都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雖然攝護腺肥大並不一定會進展到攝護腺癌,不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是第6名,且有逐年上升趨勢,上了年紀的男人們須特別注意! 頻尿、夜尿、解尿困難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師莊恆彰表示,最近天氣逐漸變涼,攝護腺肥大病人因為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就醫有增多現象,通常男性50歲以上就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症狀,治療方法會先以吃藥控制,若效果不好,或有膀胱結石、血尿及腎臟水腫等併發症,才會建議以手術治療。 PSA超過4屬於不正常攝護腺肥大病人就醫時,通常都會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檢查,以及肛門指診,以確認是否有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莊恆彰醫師指出,PSA一般平均值為1ng/ml以下,超過4ng/ml則屬於不正常,若是偏高時,會再做攝護腺切片檢查,在超音波之下,用粗針抽吸攝護腺組織後,化驗檢查確認是否有癌細胞。 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切除優先莊恆彰醫師進一步指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為優先,若是年紀大且心臟與肺部有問題,則會進行放療與冷凍治療,至於全身有轉移的情況下,就以荷爾蒙治療或是化療為主,而攝護腺癌轉移最多的部位是骨頭。 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抽血檢查PSA很多男性都是因為解尿問題就醫,在檢查PSA指數異常時,被發現罹患攝護腺癌。因此,莊恆彰醫師提醒,老人家很常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而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的症狀差不多,因此,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定期抽血檢查PSA指數,有家族史者,應在45歲做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3大方向齊並進 根除C肝不是夢!

3大方向齊並進 根除C肝不是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多年來致力於肝炎治療衛教與推動政策不遺餘力,今年在學會的努力下,成功推動衛生福利部放寬B肝藥物的治療次數,取消每位病人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的規定,期望讓更多患者能善用資源,得到良好的照顧。相對C型肝炎的治療,年初全口服C肝新藥上市,治癒率大幅提升,明年初健保給付也即將上路,期望能幫助更多C肝患者,對此,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林俊彥教授表示,根除C型肝炎就差一哩路,如何真正推動肝炎治療邁向下一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建議可朝三大方向著手接續努力-「預防感染、全民篩檢、患者全面治療」,集結各方單位齊心合作,才有望達到根除之目標。C肝潛在患者仍占多數 產、官、學應互相合作主動出擊林教授說明,學會推動肝炎防治衛教宣導已有數年,但仍有許多潛在患者不知自身有感染C型肝炎,這會是C肝治療面上之困境,該如何讓更多患者主動篩檢並就醫,建議政府可與民間單位合作,建立廣大的衛教網絡,讓肝炎防治能夠遍布每一鄉鎮與市區,進而鼓勵患者出面治療。根據今年長庚體系四院區研究數據顯示,使用兩款健保給付的全口服C肝新藥治療之患者,平均皆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治癒率,對於C肝治療注入一劑強心針,但目前礙於藥價的關係,雖明年將通過健保給付,但國人所能獲得的資源非常有限。林教授表示,只要政府能夠持續深耕C型肝炎治療計畫,願意挹注更多資源於此,根除C肝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學會提出3大核心方向 根除肝炎有望林教授表示,學會完成第一階段推動健保給付後,也希望能夠透過各界努力,致力於「根除肝炎」3大方向,首要為達成預防感染宣導教育,例如:共用針頭或是衛生觀念不全的偏鄉地區,由此處補足國人防治意識缺口;其次則是篩檢應列為全民運動,與各方合作擴大篩檢群族,才能有效杜絕第一線感染;最後則是進行全面治療,國人應主動積極治療,政府同步協助,才有望消滅C肝。林教授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非常重要,一旦C型肝炎的盛行率大幅下降後,除了可降低更多的醫療經費支出外,國人也無須再擔心被感染之風險,實屬一大進步。

光動力療法 改善9成眼疾有效!

光動力療法 改善9成眼疾有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0多歲的上班族男性,因工作需要時常盯著電腦,最近更因為頻繁加班,日前一覺醒來無論怎麼謎眼睛或用力瞪大眼睛看,眼前的視野就是變小、變暗、甚至一片模糊,緊急就醫後確診為「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醫師表示,因口服藥物改善有限,使用治癒率超過9成的光動力療法治療患者,預後良好。眼前變霧、視力變差、線條扭曲個案就診時表示,眼前突然變得霧霧的,似乎有東西矇住眼睛,也有視力變差、直線線條出現扭曲、視野中心暗點、視物變形、色彩敏感度降低、視力模糊及中心盲點等症狀,電腦斷層檢查顯示,視網膜黃斑部有明顯水泡狀隆起,確診為脈絡膜血管發生滲漏,導致視網膜下積水的「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以特殊波長的雷射照射病灶處活化藥劑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醫師陳錫富指出,光動力療法的治療方式為將特殊的光敏感藥物注入血管內,由於異常的脈絡膜血管有滲漏狀況,光敏感藥物能選擇性地聚集到異常血管病灶處,正常血管附近則不會有藥物滲漏聚集,因此能避免傷害健康視網膜組織,以特殊波長的雷射照射病灶處讓藥劑活化,約1個月後視力就能恢復。光動力療法治癒率超過九成,是目前的治療主流,治療後48小時內應避免直視強光或被強光直接照射,也要多喝水以便排出光敏感藥物。不抽菸喝酒、不熬夜、避免壓力過大陳錫富醫師表示,急性發作的病患只要能調整生活作息、充分休息,去除生活中的危險因子,不抽菸喝酒、不熬夜、避免壓力過大、控制高血壓、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及避免使用類固醇藥物後,積水通常能逐漸自行吸收,醫師叮嚀,病患要學習放鬆、調適心境,控制壓力與情緒,盡可能降低誘發因素。

告別大象鼻 管灌患者有福!

告別大象鼻 管灌患者有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中風或慢性病等吞嚥困難的病人,為了進食常放置鼻胃管,傳統式鼻胃管不僅影響病人生活品質,且在外觀上也容易引來異樣眼光,近日成功發明兩截式鼻胃管,平日僅露出部份接頭,灌食時再接上軟管,一舉解決病人困擾。傳統鼻胃管太長 恐引發肺炎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輔具研發中心醫師劉森永表示,有很多患者曾有鼻胃管滑脫的情形,傳統鼻胃管露出鼻外的管路會導致患者在迷糊中不經意扯落,或者滑脫時不易發現,可能導致管灌輸液進入肺部或呼吸道,進而引發肺炎等隱憂。劉森永醫師於98年研發出兩截式鼻胃管,分兩個部分,平常不需灌食時將外管拆下,灌食時再接上,兩截式鼻胃管被證實可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包括:改善睡眠、不妨礙日常活動與較不影響社交等,提升醫療品質方面包括自拔率與滑脫率下降、降低憂鬱傾向等。使用頻率與一般鼻胃管相同今年八旬的馮太太,因車禍造成頭部外傷併顱內出血與吞嚥障礙,必須使用鼻胃管灌食,在使用傳統鼻胃管約半年後,改使用新型兩截式鼻胃管至今已使用約一年半,有很正向的回饋,馮先生也認為,因為傳統的鼻胃管會妨礙換衣服,換了兩截式鼻胃管之後,生活上許多問題迎刃而解。目前兩截式鼻胃管價格為自費250元,市售一般鼻胃管價格為150元,使用頻率與一般鼻胃管相同,需一個月更換一次,目前在彰基醫療體系皆可使用,全台維康醫材行皆有販售。

頸部腫腫的 吸菸恐致唾液腺腫瘤

頸部腫腫的 吸菸恐致唾液腺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5歲的張先生,發現自己右側有頸部腫塊達10年,近來1個月腫塊有逐漸增大的趨勢,因擔心為惡性腫瘤前去就醫,醫師檢查發現張先生右側頷下腺有一硬塊,電腦斷層顯示右側頷下腺有一陰影,疑似唾液腺腫瘤,建議手術切除,病患住院接受頷下腺切除後,術後恢復良好,病理報告證實為混合瘤。可能會發燒疼痛 也可能沒有症狀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原興表示,常見的頸部腫塊原因可分為先天性,發炎性及腫瘤,先天性腫塊不一定在出生時就會發現,有些會在青春期或成年時續發感染才腫脹變大,發炎性的腫塊和自體免疫疾病及微生物的感染有關,會伴隨著發燒,疼痛,紅腫,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頭頸部癌症,淋巴癌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轉移,均可能單純在頸部以無症狀的腫塊表現,治療頸部腫塊需藉由完整的病史詢問及仔細的耳鼻喉部理學檢查,必要時可進行內視鏡,電腦斷層,細針抽吸或切片檢查來找到明確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若發現有頸部腫塊超過2週未消失,建議到耳鼻喉科門診進一步檢查。風險因子包括基因、放射線、病毒感染人體的唾液腺有3對分別為腮腺,舌下腺及頷下腺,另外有小的唾液腺體分布在口腔及口咽部,主要功能除了潤濕口腔,消化食物,協助味覺,外尚有保持口腔酸鹼度及抵抗微生物的功能3對唾液腺及其他小的唾液腺均可能產生唾液腺腫瘤,形成唾液腺腫瘤的風險因子包括吸菸,放射線,病毒感染,及基因,但大多數原因不明,雖然大多數唾液腺腫瘤為良性的腫瘤,但仍有潛在變為惡性腫瘤的風險,不可因腫塊長期沒有變化而疏忽延遲治療。

過節慌 身心科爆增3成人潮

過節慌 身心科爆增3成人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關將近壓力大,身心科求診患者數量激增3成!醫師表示,身心壓力持續增加,若是到了難以自行排解的程度時,長期下來,很有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或更嚴重的身心症。長期高壓 專注力下降、短期記憶減退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鄔定宇提醒,長期處於經濟壓力、業績結算、年終考核、長時間的加班的精神高壓,可能會出現專注力下降、短期記憶減退等現象,甚至引發心悸、血壓高,鄔定宇醫師警告,這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早期現象。雞精能有效改善情緒、恢復疲勞壓力透過內分泌與免疫系統,會干擾生理的正常運作,並增加身心致病的脆弱度,鄔定宇醫師建議,可以從生理調養來恢復睡眠品質與解除疲勞感,最新研究證實,鷄精富含的胜肽(肌肽Carnosine與甲肌肽Anserine),具減輕心理疲勞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情緒,有助恢復疲勞。鄔定宇醫師表示,鷄精是經過醫學臨床研究證實的營養保健品,近20年來超過40篇的國際期刊持續證實其對健康的益處,包含減輕心理疲勞、促進新陳代謝、降低焦慮不安的情緒,讓精神更容易集中,並且可以增加身體能量,有效且快速地恢復生理機能。胃口差難入睡 盡早諮詢協助全台每4到5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身心疾病,鄔定宇醫師表示,雖然壓力無法避免,但身體的抗議可別視而不見,若是外在環境影響心情與正常生活超過2星期,並出現胃口變差、難以入睡、容易生氣、精神難以集中等情形,就應該盡早諮詢專科醫師求助,平日也應適度運動、或藉由調養體質來恢復身心的平衡。

壓力大 糖友9%重度憂鬱!

壓力大 糖友9%重度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悶悶不樂,糖友情緒要注意!根據WHO的研究顯示,推估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3%,而糖尿病的患者中,約有3成患有憂鬱症,且在所有糖友中,約有9%為重度憂鬱,與其他慢性病相比,比例高出許多,糖尿病可怕的是併發症,當罹病已成事實,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活得自在呢?血糖過高、過低 造成情緒差、性情大變臺中榮總糖尿病衛教師劉秀珍表示,多數糖友在初期排斥吃藥、驗血糖或打針的原因,是心理上還沒適應這疾病的發生,但經過適當衛教,多數人都能慢慢接受,生活習慣大調整需要心理調適,若壓力過大也會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血糖,另一方面血糖過高、過低時,都會造成情緒差、性情大變、精神不安,形成惡性循環。家人的支持是勇氣來源劉秀珍衛教師建議,當患者沮喪、抱怨時,最重要的是傾聽與陪伴,鹿港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冠怡也分享案例,有名患者本身是第一型糖尿病,家人為了幫她適應,自她罹病起,全家一起改吃健康飲食,沒有人抱怨,而對這名患者來說,家人的支持就是他對抗病魔的勇氣來源。定期檢視憂鬱情緒、配合醫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想擺脫不安情緒,糖友應定期檢視自己的憂鬱情緒,如壓力過大或有負面情緒累積,也要懂得找朋友、家人聊聊,甚至尋求專業協助,面對糖尿病,糖友應該配合醫生囑咐,勇敢與疾病相處。

增強免疫力 8妙招一定要學

增強免疫力 8妙招一定要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已經碰到非常多的家長問我,「要怎麼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如果上網搜尋「增強免疫力」這幾個關鍵字,您可能會得到各種不同的建議,比如說益生菌、維他命、人參、綠藻等補品。簡單妙招助增免疫力這些補品通常不便宜,買起來經濟負擔又大,究竟有沒有效果,家長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難道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一定要花大錢嗎?別擔心,這裡讓我傳授各位幾個增強孩子免疫力的省錢妙招!1) 喝母乳/母乳裡富含各式各樣增進免疫力的因子,免費又方便,絕對是增進免疫力的最佳省錢妙招!2) 接種疫苗/接種疫苗絕對是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產生某些特殊免疫抗體的方法。雖然自費疫苗價格不菲,但光是免費的疫苗,就已經足夠讓孩子得到很多的保護。流感疫苗通常在小學四年級之前都是免費的,家長千萬不要放過這個機會,一定要帶孩子去接種。 3) 吃糙米與全麥麵包/沒錢買益生菌?沒關係,我們多吃益生質,給我們自己腸道內的好菌天天吃補!坊間有販賣許多果寡糖等人工的益生質補品,其實我們不需要花大錢也可以得到。糙米、全麥麵包,都是很好的天然益生質,天天吃,不需花大筆銀子買補品!4) 吃深綠色蔬果,還有魚/這幾年有關維生素D的話題非常的夯,因為免疫學家發現維生素D不只可以強化鈣質,還可以提升免疫功能。不意外的,馬上就有廠商做起維生素D補充品的生意。其實維生素D在日常生活食物中俯拾皆是,花椰菜、菠菜、紅蘿蔔、各種深綠色或深黃色的蔬果裡都有。魚類也是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只要每天都吃一些,不但免疫力可以提升,還可以強化骨質。5) 天天出去晒太陽運動/吃了維生素D,也需要陽光來活化才有作用。我們的皮膚只要接受到陽光的照射,就會活化維生素D,這更是一毛錢都不用花的免疫增強法!每天都帶孩子出去晒晒太陽,保證少生病多健康!6) 不要太早讓孩子上學/小孩的免疫力還不足時,就把他放在病毒肆虐的團體中,等於把一隻綿羊丟進狼群讓他自生自滅。我建議至少三歲以後再讓孩子上學,身體比較有能力來對付這些病菌。7) 不要相信廣告的誇大效果/省錢妙招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花錢買誇大效果的補品。通常這些補品都會走審查比較寬鬆的食品路線,然後將某些實驗室的研究誇大成對人體也有效果。這世界上有非常多的物質都可以在實驗室裡增強免疫力,但是吃到人體裡就是行不通。尤其說到劑量,實驗室裡的細胞那麼小,人體細胞數目卻是這麼龐大,也許這個物質對人體有效的劑量是「一桶」,但是廠商賣你的卻是「一顆」,只是杯水車薪。8) 讓孩子擁有愉快的心情/許多醫學證據都顯示,愉快的心情可以造就強大的免疫力。而孩子的幸福感來源,決定於家庭的氣氛,夫妻的和諧,以及安全感的建立。所以如果要孩子不生病,很簡單:請爸爸媽媽彼此相愛,不大吼大叫,即便有意見不合,也要在孩子面前理性、溫柔的解決。只要這樣做,孩子就會感覺到幸福得不得了呢!(本文摘自/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