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污染物擴散 最近先別吃肥肉

污染物擴散 最近先別吃肥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桃園輪胎廠17日發生大火,濃郁黑煙快速上升,大量粒狀物散布於空氣中,大量污染物擴散,除了桃園以外,新北市、台北市的空氣品質都可能因空氣船播導致細懸浮微粒擴散造成民眾的健康疑慮。呼吸不順、胸悶或氣喘 建議盡速就醫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針對有毒物質,居住於附近之民眾出門可戴活性碳口罩,平時可多喝水及食用抗氧化食物,若是民眾吸了氣體,有呼吸不順、胸悶或氣喘症狀,建議盡速就醫。也呼籲民眾在環保局公布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監測數據前,勿過於恐慌。戴奧辛進入人體 多積在脂肪無法分解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醫師表示,如果輪胎燃燒不完全時可能會產生戴奧辛,戴奧辛穩定性高、不怕熱、耐酸鹼、抗化學腐蝕。但由於戴奧辛在環境中極難分解,導致環境蓄積,且戴奧辛具有脂溶性,一旦進入人體,多積存於脂肪內,無法分解,需極長時間才能排出體外。 最為人熟知的戴奧辛即為燃燒塑膠製品時產生的毒氣、有害物質,人體積存高濃度的戴奧辛可引發皮膚毒性,如氯痤瘡、色素沈積、體毛增生等,其他還有神經系統毒性、肝臟毒性。而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證實,戴奧辛可能引起肝、肺、胃癌及淋巴癌,對生殖系統也具毒性,可能造成胎兒缺陷,孕婦自發性流產等。對吃抗氧化的柳丁、番石榴、蘋果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指出,戴奧辛容易殘留在動物的高脂部位中,建議最近可少吃肥肉與內臟等部位。另外可多吃一些抗氧化的食材並且多喝開水,每日飲水應至少2000C.C.,食用含豐富抗氧化的營養素食材如富含果膠、維生素C與高纖的蔬果類,像是柳丁、番石榴、蘋果、木瓜、柑橘、番茄、菠菜、青花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天冷泡湯去 長輩6點注意!

天冷泡湯去 長輩6點注意!

(優活健康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本周氣溫急凍,中部以北、東北部沿海空曠地區受到冷氣團及輻射冷卻的影響,可能出現攝氏10度左右低溫。冷氣團報到外,長輩要注意穿暖、多喝溫開水,另外,大家也會趁著這個週末大掃除,在考完學測及大掃除後,泡湯成為紓壓、解除疲勞的首選之一。心血管疾病患者 用藥不能斷天冷泡溫泉是旅遊首選,台大醫院竹東分院詹鼎正院長提醒,為了讓大家都能健康享受泡湯樂趣,患者的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是絕不能間斷,享受這個冬天裡溫暖的感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謹慎並特別注意以下事項:1) 短時間/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2) 慢起身/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3) 多喝水/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免泡湯中間水份流失太多造成體內缺水,造成頭昏及暈倒。4) 看水溫/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5) 避飯後/天冷大家會相約吃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會來一點酒祛寒。因為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建議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泡湯。6) 揪團去/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心律不整? 這招可安撫您的「心」

心律不整? 這招可安撫您的「心」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2歲的李小姐常常自覺心臟漏拍、有心悸,本來容易頭暈嘔吐,懷孕後嘔吐更加嚴重、呼吸不暢伴隨頭暈感,嚴重影響生活。71歲陳太太經常心絞痛,心超冠狀動脈輕度阻塞導致面色灰黑、唇色瘀黑、疲勞感重,經醫師以人參養榮湯、身痛逐瘀湯再加重黃耆,一年多後心絞痛明顯減輕,動脈硬化程度也減緩。頻發心悸 可從生活中觀察原因「我這麼年輕,也會有心臟病嗎?」許多民眾經常會擔心心悸問題,事實上,心悸是生活中常見的狀況,只是一種自我的心跳感覺,對生命並無威脅,然而頻發或嚴重的心悸,的確會影響生活,如果常發心悸,可以觀察是否某種外在因素影響,例如:食物、藥物、心情,如果可以找到原因,嘗試避免,因此而改善的話,就不用多慮。如果沒有因素,而且休息時,心跳常常超過每分鐘100下或者低於60下,又或者心悸伴隨有明顯胸痛或頭暈,則應就醫檢查。多數心律不整 都是不需要治療的除非伴隨的症狀如心悸、嚴重干擾生活,甚至的確有潛在危及生命的病徵、例如冠心病、才需要治療,則大多數的心律不整,只要靠調整生活型態就能改善,不需要治療。中醫在這方面可以提供部分幫助,主要是改善代謝以及血流狀況,包含了調理氣滯、瘀熱、血虛等狀況。治療上也相當複雜,需要考量多項因素,因此切忌病人自行服用補氣補血藥物,這些補氣血藥物,有時反而加重病徵。並且在針灸或其他調理方法,也可有效改善心臟電氣活動。除了醫學包含西醫或中醫,病人也應當改善自身生活互相配合,症狀才可得以明顯改善。 

菜夾不起來 椎間凸出害的!

菜夾不起來 椎間凸出害的!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手麻不管它,小病恐成大麻煩!40歲的陳先生平時從事冷氣工程,經常搬運重物,有天發現手腳出現麻痛症狀,慢慢變成行動不方便、頭頸部劇痛,症狀越趨嚴重,後來手越來越不聽使喚,竟連菜都夾不起來、下樓需家人攙扶,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依靠他人,到診斷頸椎的椎間盤突出,進行手術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積極復健中。左腳無法伸直 甚至變形無力另一年約80歲的曾先生,車禍後左腳痠痛已持續好幾年,近期發現左腳無法伸直,甚至變形無力,走路都一跛一跛的,走路須要倚靠拐杖,在家人陪同下至門診求助,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更換人工膝關節後,術後2天曾先生便能夠自行爬樓梯。衛福部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梁文雄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因為關節軟骨的磨損,患者會出現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甚至關節發炎腫大等症狀。南投縣老年人口比率排名全台第三,南投醫院去年便有近300例膝關節換置術之案例,其中高齡80歲以上高達32例。民眾應破除「越貴越好」的醫療迷思梁文雄醫師表示,某些民眾認為醫療器材越貴越有效果,其實選擇健保全額給付之醫材,也能有不錯的品質,民眾應破除「越貴越好」的醫療迷思,自費或高價位的醫材不一定適合自己,某些患者甚至在置換昂貴的自費醫材後,身體反而不習慣。洪弘昌院長表示,手術的成功大大改善了其生活品質,不僅減少患者手術的疼痛,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傷口復原速度也相較之前快,手腳麻痛不要忽略,小病恐成大麻煩,民眾有出現走路吃力狀況應盡快就醫。 

肝癌標靶臨床試驗 治療現曙光

肝癌標靶臨床試驗 治療現曙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雲林、嘉義地區是全台肝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區域,造成許多家庭難以言喻的遺憾與痛苦。肝癌標靶真光刀臨床試驗,可提供參與病人先進與適切的治療計畫,期盼進一步建立完善的雲嘉肝癌治療網。單一療法助益有限 合併療法為研究主題高達8成以上的肝癌病人在初診斷時已經是中期或後期,雖然針對肝癌的治療方式眾多,但後期的肝癌,手術切除限制因素較多,因此雖然治療方式眾多,整體5年存活率仍低於20%。目前針對肝癌中期的治療以動脈化學栓塞為主。根據文獻分析,其治療的反應率仍不理想,肝癌容易在局部及附近其他肝葉復發,僅使用單一療法對病人的助益相對有限,因此合併療法為目前世界各國致力研究的主題。整合型醫療 肝癌治療顯著進步標靶真光刀為發展新一代放射治療技術的開始, 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能達到與射頻燒灼術(RFA)相近的腫瘤控制率,免開刀就可有效治療無法手術切除肝癌病人。新治療技術配合管理系統及慢性肝炎整合型醫療,為雲嘉南一帶肝癌治療帶來顯著的進步。 

懷孕前 葉酸攝取不可少!

懷孕前 葉酸攝取不可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希望各位女性,務必在懷孕前就開始積極攝取的東西是「葉酸」。葉酸屬於維生素B群,是胎兒神經管閉鎖不全(腦部或脊椎沒有完全形成的狀態)、細胞分裂所需的必要成分。目前已知攝取葉酸可以降低寶寶罹患唇顎裂等先天疾病的風險機率。200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當時)曾呼籲所有有可能會懷孕的女性朋友充分攝取葉酸,2002年並特地寫在孕婦健康手冊提醒婦女。含有較多葉酸成分的有毛豆、缟綱麻、芥菜、茼蒿因此,如果近期計畫想要懷孕,請務必特意多多攝取葉酸。食品當中含有較多葉酸成分的有毛豆、缟綱麻、芥菜、茼蒿等。其實只要是「葉菜類蔬菜」即可。攝取標準為每400μg(0.4mg)左右,差不多是350g以上的蔬菜。但葉酸容易因加熱而分解,並且會因為水煮而溶解到湯汁內。想大量攝取葉酸 可選擇清蒸料理根據某項研究,大火煮10分鐘,白花椰菜會流失84%,綠花椰菜會流失69%、菠菜則會流失65%的葉酸。大量使用熱水、長時間加熱,也會因為氧化而增加葉酸的流失量。如果是想要大量攝取葉酸,可以選擇清蒸料理。雖然也會因為加熱而有所流失,但是不會溶到湯汁內,所以可以有效率地攝取葉酸。烹煮時間較短的涼拌菜、浸物料理等,攝取效率也很好。其他還有豆類、紅蘿蔔、蛋黃、肝臟、蘆筍、青花椰菜、酪梨、黃綠色蔬菜及水果等。在懷孕前一個月就開始特意攝取懷孕初期特別需要葉酸。等到發現「懷孕了!」通常已經第三、四週,所以等發現懷孕才開始攝取葉酸,已經不太有效果了。如果有計畫想要懷孕,可以在懷孕前一個月就開始特意攝取至懷孕後三個月為止。當然還可以善加利用營養補充食品。每100g雞肝、牛肝當中,分別含有1300μg、1000μg的葉酸,鐵質含量也高,相當推薦給各位孕婦朋友。由於葉酸以外的其他營養也不能偏廢,建議可以積極地攝取營養補充食品。並且遵守營養補充食品的建議攝取量。葉酸為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過量的部分會直接被排出體外,但是,如果是維生素A等脂溶性維生素則容易累積在體內。報告指出,特別是大量攝取維生素A,可能會提高胎兒發生畸形的風險。(本文摘自/女醫師給準媽咪的懷孕安產書/世茂出版)

膽固醇值愈高的人就愈長壽?

膽固醇值愈高的人就愈長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前,人們都認為膽固醇會堵塞血管,促進動脈硬化,進而提高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的風險。但是二零一零年日本脂肪營養學會卻發表了「血液的膽固醇值愈高,就愈健康長壽」的學說,顛覆了至今「膽固醇對身體不好」的常識。膽固醇值愈低則死亡率愈高這項調查的觀察數據是以17萬人為樣本,藉此驗證死亡率與總膽固醇之間的關係。調查中取總膽固醇值「不滿160的人」與「160以上、未滿200的人」比較,結果發現前者男性的死亡率為後者的1.6倍,女性則高1.4倍;再拿「200以上的人」與「160以上、未滿200的人」比較,發現女性的死亡率差不多,「200以上」的男性死亡率又低了些,由此可觀察出膽固醇值愈低則死亡率愈高,也就是說,透過這項調查可以發現,膽固醇值愈高的人就愈長壽。此外也有報告指出,總膽固醇值偏低可能提升罹癌的風險,尤其是肝癌或胃癌等。儘管如此,代表健康的數值仍會依飲食習慣、年齡、本身是否患有疾病等條件而異,所以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因此每個人都必須了解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態。膽固醇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膽固醇屬於脂肪之一,每個人每天所需的膽固醇量為1000~1500mg。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從食物中攝取出來,剩下的三分之二則是由肝臟與腦部負責生成,再藉由血液傳輸到全身上下,成為合成細胞膜的材料。膽固醇可成為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材料此外,膽固醇能夠分解脂肪與蛋白質,整頓腸內環境,使腸道更容易吸收脂肪。另外還可成為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的材料,提升女性荷爾蒙、男性荷爾蒙、抗壓性等,擁有五花八門的功能。人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由肝臟製造的膽固醇,會附著在血液上運輸到全身,並製造出細胞膜。人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則能夠清除附著在血管上的老舊膽固醇,再將其運輸到肝臟。雖然這兩者的運輸方式不同,但是其實還是同一種物質,所以並沒有分什麼好膽固醇或壞膽固醇。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視為壞蛋呢?主要是因為,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多,多餘的部分就會累積在血管內部,很容易引發動脈硬化。但是近年已經發現動脈硬化的主因,其實源自於血管的炎症。(本文摘自/吃錯油當然容易生病/世茂出版)

真的有心電感應?細胞的殘存記憶

真的有心電感應?細胞的殘存記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或許是國家政策過於保護,抑或是風俗民情不同,在臺灣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不僅鮮少露面,更遑論和西班牙一樣,在廣告中現身說法,鼓吹更多人支持「器官捐贈」。另外,有關移植之後,病患「身、心、靈變化」的討論更是少之又少。美國雖不算是「器官移植」比率最高的國家,但相關病例數在世界上卻名列前茅,而且對這些病患,不只醫學方面的研究很普遍,連和治療無關的追蹤與探討也很多,其結果有時比小說還精采。曾經有人做過訪查, 在接受器官移植病患的身上發現了不少有趣的現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病例,在手術之後發現自己的口味變了。例如,有人原先不是速食品的愛好者,但器官移植後,每次經過黃色M型商標的速食店面,就會忍不住走進去;也有人原先不甚喜歡辛辣或發酵食品,但之後卻喜歡得無法自拔。林林總總的奇聞軼事,我覺得最有名的案例是在美國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接受全世界第一例「心肺移植」的患者瑪麗•高爾克(Mary Gohlke)。她手術後進行復健時,醫院刻意安排電視臺訪問,當記者要她說出目前最想做的一件事,她竟然脫口而出:「我現在最想喝一口冰啤酒!」高爾克自己也被這句「無心之言」嚇到,加上她不時在夢中看到一位年輕男孩的樣子,於是想找出在腦死後捐贈心、肺給她的人。在鍥而不捨的努力下,她順利找到了那位捐贈者的墓地,並和他的家屬變成了朋友─這位讓高爾克獲得重生的捐贈者,是一位因車禍而腦死的高中生,生前最喜歡喝冰啤酒。有些醫師認為接受器官捐贈的病人,在手術後有口味與心性的改變,是因為「細胞殘存記憶」(Cell Memory),讓原先器官擁有者的種種,透過此一方法而傳到另一個人身上。絕大多數的醫師,包括我在內,並不相信有這種現象,畢竟不是所有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都有上述的身、心、靈轉變,而那些有改變的人,其轉變更不見得和捐贈者相同。但高爾克並不認同大部分醫師的論點,她以克萊爾•西爾維亞(Claire Sylvia)為筆名,將自己的故事寫成小說《換心》(A Change of Heart ),而且蒐集了許多「細胞記憶」的故事,其中,我最有感覺的是以下一對美國夫妻的案例。這對美國夫婦在大雨滂沱的高速公路上趕路,不過兩人卻因為某些事情而冷戰著,一路上只聽見雨刷快速撥著雨水的聲音。很不幸的,這對夫婦因為車禍被送進醫院,擔任駕駛的丈夫因為傷重造成腦死,而全身多處骨折的妻子則幸運存活。她在身體極度痛苦之際,勇敢地將丈夫的心臟捐贈出去,以救活一位因為心臟衰竭而瀕死的病患。半年後,妻子在醫療人員的努力救治之下,完全康復,可是她的心中卻一直放不下一件事─覺得沒有好好向丈夫道別。於是,轉而求助向她勸募器官捐贈的社工人員,希望他能找到那位受贈者,她想對他身上、曾經是丈夫的心臟,說聲再見。社工覺得相當為難,因為在美國醫療體系裡,器官捐贈者的家屬和受贈者是不可以直接見面的,但他拗不過那位妻子的請求,於是打破慣例和受贈者聯絡,不過他也先言明,對方是可以拒絕的。想不到那位受贈者竟然毫不考慮就答應了。約定見面的那天下午,受贈者不知什麼原因遲到了,忐忑不安的社工在漫長的等待下有些心虛,提醒那位妻子「受贈者是可以不用來的」,而且還建議她打退堂鼓。「不用,我的丈夫快到了,我可以感覺得到!」果真在幾分鐘後,受贈者推門走了進來,讓社工著實嚇了一大跳。受贈者是一位高中生,雖然和那位妻子初次見面,彼此卻有說不出的親切感,兩人很快就熱絡地交談著,彷彿是家人一般。那位妻子的願望終於達成,她輕撫著受贈者的胸口和丈夫的心臟道別:「寶貝,我對不起你,沒有親口和你說聲再見。」這樣舉動讓受贈者感到十分舒暢,因為他接受完心臟移植這半年來,始終覺得心頭有千斤重擔,即使檢查數據都顯示心臟功能良好,但是他一直感到鬱悶難以抒發,如今卻在這樣的觸摸下完全恢復。最後兩人依依不捨地道別,臨行前那位高中生說出了疑問:「為什麼這段時間,我一直聽到車子雨刷在擦窗戶的聲音?」那位妻子聽到這樣的問題,眼淚不禁奪眶而出,把對丈夫的思念宣洩個夠。讀者們對上述的故事會不會覺得毛骨悚然,認為它是長久以來科學界無法解釋的「靈魂出竅」? 或是「心電感應」? 如同我前面所說,支持細胞有原先主人殘留記憶的人,一定認為這是最好的證據。我不是不相信這些無法解釋的事情,而是因為不知其存在的道理,而不附和。總之,不管是「細胞記憶」也好,或是「怪力亂神」也罷,都只是說故事的材料,你相信也好,不信更好,畢竟這些神祕而不可解的事,早晚會水落石出,只不過到那時候,我們都不在世上了。(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研究:早餐吃甜點促進減重

研究:早餐吃甜點促進減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來,有一組以色列研究團隊解開了禁忌。這個由一群著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證實了,早餐時享用甜點,可以有效促進減重。有吃甜點較少感覺到極度飢餓他們針對193名體重過重者進行研究,觀察到進行飲食控制的減重成效,享受豐盛早餐加上甜點的研究對象,比沒吃甜點的研究對象更好。沒吃甜點的那一組受到了雙重懲罰,因為他們不但沒有甜點吃,飲食控制的成效也較差。有吃甜點的研究對象較少感覺到極度飢餓,而在一天當中,也不會有吃甜食的念頭。科學家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了解釋:早晨吃甜點,可以減少類生長激素(一種可引起飢餓感的荷爾蒙)分泌。以「百無禁忌吃甜點」開始一天的生活,就等於消去了這天當中對於含糖食物的需求。研究團隊認為,早晨的甜點,能夠調節一天的飢餓感。餐後喝綠茶 飽足感延長2小時想要保持窈窕,顯然得避免每餐的餐後吃甜點。可是,當同桌的人都在享用,或餐廳提供了誘人的選擇時,你通常也很難避免來個飯後甜點。給你一個建議:可以點一杯綠茶,取代甜點。這樣就能讓自己不用對著空盤子,羨慕地看著別人。此外,不久前有一組瑞典研究團隊也證實了:改喝綠茶,可以讓用餐後的飽足感延長2個小時。(本文摘自/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寶瓶文化出版)

驚!氣色紅潤恐為中風前兆

驚!氣色紅潤恐為中風前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裡所說的膚色當然不是指顏色深淺,而是指皮膚表面的光線反射色澤。仔細觀察膚色在日光下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必要時,只需要一面鏡子或是利用身旁的人,就可以解惑。病毒性肝炎、肝癌 皮膚眼白呈黃色當皮膚或眼結膜(大致位於眼白位置)呈黃色,通常表示功能不如以往的肝臟在發出求救訊號。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病毒性肝炎、肝癌、膽管癌、酒精中毒、膽結石,或者較不嚴重的吉伯特氏症候群(血液中膽紅素偏高的一種遺傳性疾病,沒有特殊症狀)。一發現這種狀況,就要盡快安排進行生物性測試與放射檢驗,以找出原因,並且於必要時進行治療。老煙槍會使臉上過早出現皺紋老菸槍經常呈現如此的臉色,由於體內的血氧濃度較低,因此氣色有如香菸煙霧一般。他們的臉上會過早出現皺紋,而且紋路較深,將氧氣輸送至皮膚的微血管也變得比較狹窄,使得細胞組織含氧較差。香菸是個災難,不但會讓人老得快,還會使人成為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除了香菸,還有其他疾病會造成氣色灰暗,比如一種叫做「愛迪生氏症」的慢性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臉色太紅 有可能引起中風除了太陽曝曬以外,臉色太紅也可能與許多疾病有關,比如紅血球過多症(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過多)。這種紅血球過多的現象,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有可能引起中風。臉色也有可能呈現其他顏色。貧血的蒼白,可能意味著因癌症等疾病引發的隱性出血,或是缺乏鐵質或維他命B12造成的貧血。橘色,則表示體內的維他命A含量過多。(本文摘自/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寶瓶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