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常頭暈 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常頭暈 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國民癌上身?」時常頭暈目眩的詠萱,染患現今國民病-頭暈,沒想到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由於腫瘤會造成身體慢性出血,致使貧血情況發生,頭暈、目眩、蒼白、反胃、嘔吐、盜汗、食慾不振、手腳冰冷,以及揮不去的疲累感,更是其相關臟器的衍生反應,切莫輕忽。經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的前幾名,已是國民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姊今天不舒服,千萬不要招惹我!」當頭暈開始脹痛,自然容易感到煩躁易怒,此時,只要有點不如己意,自然就會暴跳如雷,甚至把脾氣加諸他人。心怡就有這樣的情況,平日就不太溫柔的她,似乎只要大姨媽一來拜訪,肚子疼不說,還會天旋地轉、暈頭轉向,不由得整個人地雷上身,因此也讓旁人無不避之惟恐不及,深怕不小心惹怒她!感到頭暈、疲憊 檢查後竟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記載:「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根據中醫症型,頭暈、貧血基本上有三種成因:氣血兩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此外風火上擾、勞心太過,也會影響疾病程度。一名年過七旬的婦女,從發生便秘,到後來感到頭暈、疲憊,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後,竟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一般說來,糞便潛血篩檢是檢驗大腸癌的第一步,只要是陽性反應,廿人當中,就有有一人確診為大腸癌,可說比例極高。由於日益西化飲食習慣、晚睡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上國人愛吃紅肉、燒烤、醃漬等食物,冷熱酸辣不忌口,囫圇吞棗之下,腸胃長期遭受「凌虐」和「輕忽」,自然會有發炎反應,然而若能及時調養,在警訊發生之時,進一步藉由中醫食療入手,仍有改善的契機,恢復腸胃道健康,迎回彩色人生。頭暈目眩 可能是心臟出毛病根據醫學報導,若是經常感到胸悶、疲憊、頭暈、失眠、呼吸急促等情況,不只是腸胃道出狀況,心臟也可能正在發出求救訊號:供血不足。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相互關聯,一個器官有缺損,連帶其他器官都會受影響,因此治療上不能只著重一處,需要全面審視、全面調養。因此,除了不要讓腸胃不開心,也不宜讓心臟持續傷心!(本文摘自/顧好腸胃不生病  18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博思智庫)

改變學習目標 不看成績看過程!

改變學習目標 不看成績看過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今的教育環境與制度相當重視成績,老師只好跟著重視成績,結果學生也不得不重視成績,成績優秀的學生便一帆風順,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有如棄子。這種以成績來論英雄的方式,只要不是名列前茅的學生,就會一再被鑑定為「不如人」或「是個笨蛋」。將學習目標分為「達成」與「未達成」如此一來,老師的工作所產生的間接效果之一,將會是不斷幫助學生證明自己是笨蛋!這些被體制證明是笨蛋的學生,當然不喜歡來學校。如果能好好利用前述線上遊戲設計方式的智慧,將其使用於教育中,雖然看似有些弔詭,卻絕對是明智的。當考試標準不再以分數來計算,而是將每一個學習目標變為成就系統,區分成「達成」與「未達成」,學生便能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達成」來認同自己的優秀與成長。藝術素養教育展現社會知覺成就系統中,絕對不會只有數學與科學,這兩者當然很重要,但是完整的教育還需要包括藝術、人文、體育才行。到歐洲的城市走走,你會驚訝於都市景觀看來如此優雅,門前的花籃如此精緻,每一間屋宇用色如此大膽卻又協調,這是如何造就的?答案是藝術素養! 這是學校的藝術教育發揮影響效果, 一點一滴融入學生的價值觀中所養成。例如,英國中學的多媒體課程,教學重點並非放在Photoshop(影像處理軟體)如何操作,或是Final Cut Pro(影片剪輯軟體)的高階技巧,其教學目標一直都在於觀察社會、觀察自我,啟發學生如何用多媒體來展現一種社會知覺;至於各種軟體操作技巧,學生自己透過網路就可以學到,網路上學不到的,當學生覺得有需要時,便會主動向老師學習請教。滲入生活裡的藝術、人文、體育課程,讓學生變得較為完整而平衡,社會才有機會因平衡而永續向上,更能得到金錢難以買到的生活品質,這些難道不是教育的重大目標嗎?教育目標可以更寬廣不了解各地區的風土民情,不清楚各民族、各族群的歷史深度,也沒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是不會理解為何美國要將美元與黃金脫鉤?為何美國硬是要攻打伊拉克?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的大戰略為何?從過去到現在,世界各強權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沒落?為何是歐洲人殖民美洲,而不是美洲人殖民歐洲?工業革命以來,海權為何如此重要?到了新經濟時代,海權依然重要嗎?相關政策制訂者應該去思考: 這種種問題是否該是現今教育的必要課題,以及各行各業的未來主人翁,諸如媒體工作者或領導國家的菁英們,需不需要熟悉這些知識,從中培養一套邏輯思維。教育乃是「百年」大計,在制訂教育政策時,這百年兩字更是重要,值得深思。(本文摘自/教育這種病/時報出版)

成藥掰一半 仍超過孩子劑量!

成藥掰一半 仍超過孩子劑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兒童就醫及用藥處處都該謹慎,有時家長過於擔心小孩的病情,都希望立即看到「成效」,但是在拿到醫生處方的同時,你該注意的、該確認的、該怎麼餵食、該怎麼保存,這些細節,是醫生會忘記告訴你的事喔!摸黑餵食藥品非常危險多數小孩都害怕吃藥,當父母或長輩在餵食藥品時,要注意餵藥時小孩的情緒及藥品標示,小孩的身體是很脆弱的,若有任何閃失都將造成莫大的傷害,特別提醒在夜間餵食藥品的父母或長輩,不要為了節省電費或一時偷懶不開燈,而摸黑餵食藥品,拿錯藥品或看錯劑量,這是非常危險、絕對不可行的。以前有醫院曾發生人為疏失,將藥品劑量打錯,4CC的藥品,誤打成4顆,結果劑量太重,危害患者健康,所以在拿到藥品時,一定要跟藥師確認藥品的品名、劑量及用法,孩子的用藥量是以體重來計算,不能拿大人的藥品用手掰開切半給小孩吃,那樣的劑量很不準確,需要使用正確的量匙、滴管、量杯或專用的切藥器,這些餵藥的輔助工具,藥局都可以買到。飯前餵藥比較不會影響藥物吸收如何順利餵藥,尤其是2歲以前的小調皮,他們生病後,常會胡鬧不安,那時小天使往往變成小麻煩,此時,有些技巧是可以運用的。很多人以為飯前吃藥會傷胃 ,除非規定一定要飯後或飯中餵藥,多數的感冒藥品都可以在飯前餵藥,這樣比較不會吐出,影響藥物被吸收,而且孩子的胃部保護機制比大人好,多數的小孩用藥都可以在飯前吃,而且多數藥物都是一天吃4次,如果晚餐後吃藥,幼兒都習慣早睡,可能8、9點就睡了,這樣晚上服藥的時間過於接近,所以將晚餐那次服藥提前到飯前,這樣用藥時間較平均。近來有些醫改團體鼓勵兒童專用藥劑,其實液劑及粉劑都有優點,未必只能使用藥水,有些孩子甚至比較喜歡吃藥包,不喜歡口味雖甜,但味道走味的草莓、葡萄咳嗽藥水,並不是只有糖漿才是兒科專用的藥物劑型。勿亂用成藥退燒孩子生病時常用乙醯胺酚(成份品)來退燒,這個藥品有鎮熱解痛的功能,在台灣有糖漿及錠劑,雖然大人用藥也有這個成份(最常見的品牌即普拿疼),因兒童與成人藥量差異很大,尤其要注意避免過量問題,一般用法是每4至6小時使用一次。雖然這些兒童常用的感冒退燒藥在藥局都有販賣,但孩子高燒不退超過3天,背後原因可能很複雜,如癌症、細菌感染、泌尿道感染等都可能會發燒,用藥前最好能夠給小兒科醫師確診,不能自己亂用成藥來退燒。在固定時間吃藥 勿擅自停藥一般人常指的「消炎藥」,即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並非抗生素,這類止痛藥有消炎止痛的作用,所以感冒時,醫師也常開這類藥品,兒童用藥常是糖漿,但也有塞劑,無法吞藥的嬰幼兒就會用塞劑。抗生素是在細菌感染時才使用,但因為細菌會導致發燒,所以很多人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大多數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不需要用到抗生素,如果醫師懷疑是細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則一定要在固定時間吃藥,也不能自己覺得已經退燒了,就擅自停藥,這樣會導致療程不完整,無法殺死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菌株。(本文摘自/醫生沒告訴你的育兒迷思/台視文化出版社)

60年來亞洲人脂肪量竟增4倍!

60年來亞洲人脂肪量竟增4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亞洲人的飲食在這50~60年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醣類攝取量少了3成,但脂肪卻是以前的4倍,飲食生活變得和歐美人相去無幾。大部分女性所攝取的能量,雖然還不到足以變胖的程度,但所攝取的營養素中,脂質就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外表不胖體內脂肪多是現在女性的通病有一段時期,「隱性肺癌」相當熱門。外表不胖,但體內脂肪多,這是現在女性的通病。因為亞洲人和歐美人相比,就算沒那麼胖,也容易得糖尿病,所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肥胖的原因幾乎都是能量攝取過多,想要改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只要減少食量就好,連飲食內容都要重新檢討。此外,只靠運動減肥,也不是輕易就能做到。運動量如果不到運動員的程度,所累積的脂肪就沒辦法燃燒殆盡。就算靠運動成功變瘦,為了避免復胖,你還是得持續運動。有個簡單的方法,能讓你輕鬆瘦下來,就是「每天量體重」。有數不清的人,只靠這個方法就輕鬆瘦身。為什麼量體重就能瘦?你不用知道任何道理,只要做就對了,實踐比知道更重要。每天量體重可以找出身體的秘密 你只要天天量體重,把它記下來就可以了。從記錄中可以窺見很多事,你會開始發現自己的飲食問題、壞習慣,以及可以自然變瘦、變健康的秘訣。我曾經因為患者持續記錄體重,而發現患者有癌症、自殺傾向呢!量體重十分簡單,而且還能獲得對身體有益的資訊,鼓勵大家養成習慣,天天量體重。開始推展地區減重活動時,我要求所有女性工作人員,上班前量體重,並記在月曆上。大家都知道有女性的職場是什麼樣子吧!女性的桌上一定都放了一堆餅乾、巧克力、糖果,還有罐裝咖啡。打開她們的抽屜,肯定也藏了不少零食。開始量體重後 督促自己限吃零食某位被我要求要記錄體重的女職員說:「我只要肚子餓,手就會抖到無法做事。」人都很擔心挨餓,這股恐懼感會造成巨大的壓力。不過,包含這位女性在內,保健中心的成員開始量體重後,桌上的零食就消失了。為什麼呢?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於是問她:「妳不吃零食嗎?」她回答:「要是今天吃了零食,明天體重馬上就會變胖。」我嚇了一跳,之前說自己肚子餓,手就會抖的女生,竟然說她不吃零食!事實上,只要今天的體重比昨天多6百克,你的零食就會吃不下去;只要量體重,就算你不想瘦也難!這些女職員在明白這個道理前,就先採取行動,經由行動而了解認同,自然而然領悟其中的道理。我想各位已經了解到為什麼要量體重了。(本文摘自/糖尿病一定有救/采實文化出版)

調節睡眠 瑜珈飲食這樣吃!

調節睡眠 瑜珈飲食這樣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次薛先生很晚下班,體貼的妻子總提前為他準備好熱騰騰的豐盛晚餐。妻子覺得讓他飽餐一頓,就能睡得香甜。果不其然,每回薛先生離開餐桌就直奔臥室倒頭就睡,不一會兒就打起鼾來。可是他睡得並不安穩,早上醒來常常感覺渾身疲倦無力,懶洋洋地不想動。吃飽就睡 影響睡眠並降低睡眠的品質吃飽容易犯睏的說法讓很多人都以為睡前飽餐是睡好的保證。但是瑜伽觀點認為,吃飽就睡會使食物無法適時消化,導致胃腸道被迫持續工作,進而影響睡眠並降低睡眠的品質。「胃不和則臥不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一百步,不用進藥鋪」,這些民間俗語醫理也證實了瑜伽的這個論點。人體消化過程需要大量氧氣,但是人在睡眠中呼吸比較慢而淺,吸入的氧氣減少,反而會使消化過程變慢。而且在睡前進食,很容易造成胃灼熱和消化不良(包括脹氣、噁心、嘔吐、噯氣和放氣),也會干擾睡眠。瑜伽文獻中提到,未消化的食物會干擾身體的正常功能、阻礙血液和氧氣的循環運行,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和疾病。消化系統也同樣需要休養生息我們能感覺到身體的疲勞,所以知道在晚上需要休息,其實消化系統也同樣需要這樣的休養生息,進餐太晚就是強迫消化系統在該休息的時間加班工作。進食晚餐的理想時間是日落前後。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在此時間進餐,就需要將晚餐調整為小點心、水果或熱牛奶等少量和簡單的飲食,而且應該在睡前至少兩小時進食,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空腹睡覺,又不會影響睡眠。此外,瑜伽觀點認為,飲食對睡眠品質有很大的影響。譬如:吃某些食物有利於睡眠,吃另一些食物卻會讓人睡不好覺。例如:紅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會讓人心緒不安,引起失眠或多夢,所以晚飯最好別吃這類食物;辣的、油膩的和精緻加工的食物如果吃得太多或太快,也會引起胃灼熱和消化不良,而且入睡前進食這類食物,會因為仰臥加重胃灼熱,造成入睡困難,還會讓你半夜醒來,所以要避免進食這類的食物,特別是在臨睡前;糖、洋芋片、碳酸飲料裡一般都含有化學色素添加劑和防腐劑,會干擾神經系統,引起緊張焦慮,進而妨礙我們進入放鬆沉睡期。瑜伽飲食 助調節和平衡睡眠除了上述食物,營養不足的食物也會影響睡眠品質。事實上,有營養的食物、純淨水、新鮮空氣都是人們生存所必需的,缺乏這些則會造成人體營養的不平衡,導致失眠不安。因此,為了睡得香甜,我們需要營養價值高的飲食。均衡的瑜伽飲食中富含鎂、鈣、色氨酸和維生素B6 等人們所熟知的助眠元素,不僅能夠滋養身體,而且有助於調節和平衡睡眠循環週期,使我們睡得更沉、更香甜。1) 鎂元素有助於放鬆肌肉/鎂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有:麥麩、糙米、杏仁、腰果、巴西堅果、蕎麥、大麥、豆類、洋薑、棗子和無花果。2) 鈣元素對舒緩神經極有益/鈣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有:乳製品、豆腐、豆類、芝麻或芝麻糊、燕麥和菠菜。3) 色氨酸是天然鎮靜劑/色氨酸在乳品裡含量特別豐富。此外,各種果仁、瓜子、大豆和豆漿裡也有色氨酸。4) 維生素B6能催生睡眠激素/馬鈴薯、番薯、燈籠椒、蘿蔔葉、菠菜、香蕉、梅子和核桃等都富含維生素B6。(本文摘自/蕙蘭瑜伽 1:體驗自然療癒的美好生活/原水文化出版)

怦然心動的力量 可提升免疫力

怦然心動的力量 可提升免疫力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學時,我曾經把喜愛的演員海報貼滿了牆壁及天花板。或許是當時還很天真,覺得自己就像被海報中的他注視著,不,「他一定看著我」心裡這麼想著,待在房間時,總覺得很害羞,但心情常雀躍不已。年輕時追星讓人心情愉快回想起這件事有點不好意思,但這應該不僅是我,想必大家也有類似的經驗吧?「唉呀!當時還青春年少嘛!」我彷彿可以聽見大家這麼說,那麼,目前已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嗎?確實,年紀老大不小了還在房間裡貼滿海報,反而令人覺得很危險。不過,看著喜愛的男女偶像的照片或影像,不管到了幾歲都會令人很開心。即使不需張貼海報,也不妨把照片放在筆記本裡,或是設定成手機的待機畫面。觀看喜歡的人 多巴胺分泌會增加事實上,曾有一個「觀看喜歡的人的影像,腦部活動及免疫力會產生什麼化?」的報告。依照這個報告,和完全不感興趣的影像相較之下,觀看喜愛的女演員時,與動機、快感有關的多巴胺分泌將會增加。更令人驚奇的是體內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靈活度也會上升!人體內攻擊、消滅癌細胞及病毒等免疫機能中,自然殺手細胞相當於重量級的主角。人類就這一點而言,實在是很單純可愛!即使沒有直接見面,也沒有直接接觸,大腦及免疫力仍然會因怦然心動而產生反應。是的,我們不可以小看「怦然心動」的力量。光是想像 大腦及身心都會變最佳狀況光是感覺到心愛的人在身邊,大腦及身心都能因而變成最佳狀況。不管是心儀的演員、可愛的偶像、搞笑藝人都沒關係,又或是酷酷的搖滾歌星、運動選手都沒可以,只要是能夠令你心跳加速的人,都請你把他的照片放在身邊。任意妄想「要是我有一天和他(她)墜入情網!」這也沒關係,盡情享受想像力奔馳的樂趣!(本文摘自/活腦力:77個好習慣活出不癡呆下半生/尖端出版)

沒想到吧?這些食物超吸油

沒想到吧?這些食物超吸油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不下廚,只能外出到餐館打牙祭的外食族,最容易出現「沒有所謂的正餐」、「經常以零食、泡麵填飽肚子」,或碰上餐館為了口感而加重口味、使用化學調味料等等,不但有害身體代謝,也會有營養不均、攝取過多油脂及熱量超標的危險。外食發胖陷阱多,小心以下食物,多吃只會讓你胖!三高一低飲食帶來肺癌、拖垮健康高油、高糖、高鹽、低纖維,是大部分外食者都有的飲食問題,長期會造成肥胖,還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等健康問題。舉例來說,許多上班族經常買個糖醋排骨便當、炸雞排或焢肉飯打發一餐,這些食物看起來特別油亮美味,背後其實都經過了多重的加工處理。高溫油炸、過度精緻的烹調方式、人工調味,使食物失去原味與原貌,營養流失殆盡、熱量更是爆高。絞肉類加工食品 都有著高熱量體重雖然不超過標準值,但是體脂肪卻遠遠超出正常,這就是所謂的「隱藏性肥胖」。而攝取過量的隱藏性脂肪食物,正是導致發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食物包括:蛋塔、麵包、糕點等精緻飲食,以及餃子、貢丸、香腸等絞肉類加工食品,都有著高熱量的隱憂。蛋塔、貢丸隱藏熱量高可別小看一個蛋塔的威力,它的熱量高達300大卡!而貢丸因為是以「7分油3分肉」的比例製成,隱藏的熱量更是驚人(3顆貢丸等於半碗飯的熱量!)。此外,米飯、麵條或是麵包等等澱粉類食物,也是威力十足的「超級吸油機」;甚至連全脂牛奶、奶精、乳酪等乳製品裡,都含有豐富的隱藏性脂肪,而這些也容易造成膽固醇增加。(本文摘自/7天吃對順序肚子一定瘦/台灣廣廈出版)

降低食物上癮 10點要注意

降低食物上癮 10點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戒除飲食裡的這些上癮物質時,請採取以下步驟來降低自己的戒癮症狀。戒癮10招1) 平衡你的血糖/血糖起伏過大是你嗜糖的主因,所以必須保持血糖的穩定。完全剔除糖和人工甜味劑,嗜糖問題就會解決。現在就戒掉。飲食裡不再吃精製的糖、汽水、果汁和人工甜味劑,因為這些東西會引發你嗜食的疾病。每餐都吃好的蛋白質(魚、有機蛋、去皮的少量禽肉、堅果、黃豆食品和豆類)、好的油脂(魚、特級初榨橄欖油、未精煉的椰子油、橄欖,以及除了花生以外的堅果、種籽和酪梨),以及好的碳水化合物(豆類、蔬菜、全穀類和水果)來平衡血糖。2) 熱量不要用喝的/液態熱量會令你胃口大開,而且比任何食物都來得容易讓你身材中廣,體重數字節節上升。3) 吃富含蛋白質的營養早餐/各種研究不斷證實,以蛋白質為主的健康早餐可以幫忙減重,減少嗜食的欲望, 燃燒卡路里。好的蛋白質包括蛋、堅果、種籽、堅果黃油或高蛋白奶昔。4) 一天分多次攝取富含纖維的小分量膳食/每3到4個小時吃一次,每次的點心或膳食裡都要有蛋白質(精瘦的動物性蛋白質、堅果、種籽或豆類)。5) 避免睡前3小時內進食/它會讓你睡前胰島素升高,腹部堆積脂肪。腹部脂肪會因發炎性觸媒和荷爾蒙觸媒,而讓你變得更嗜食。6) 管理壓力/任何壓力都會刺激荷爾蒙,造成你的嗜食。如果你有想吃的衝動,反問自己2個問題:「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我需要什麼?」除了食物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可以滿足你的需要嗎?何不加入日常壓力管理課程,包含深呼吸運動、冥想和其他放鬆技巧。7) 找找看是否有隱性食物過敏原引發起你的嗜食/我們通常會很想吃會讓我們過敏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前6週的計畫,先敬而遠之麩質和乳製品)。要戒掉這些東西並不容易,但2到3天不吃它們之後,就會恢復體力,不再嗜食和飽受那些症狀之苦。8) 多活動筋骨/運動有助於控制和調節自己的食欲。9) 一天睡足7到8小時/睡眠不足會影響你的食欲荷爾蒙,引發你對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嗜食。10) 優化你的營養/• 優化omega-3:Omega-3 對胰島素的控制來說很重要。• 優化你的維生素D:維生素D過低,會損壞胰島素控制功能。• 考慮服用天然的營養補充品來解決嗜食的問題: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PGX(一種高纖物質)、鉻、硫辛酸、DL-苯內胺酸(dl-phenylalanine)、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以及其他天然營養補充品,都可以幫忙減輕嗜食的疾病。(本文摘自/血糖解方/如果出版)

5項飲食習慣 小心恐致癌!

5項飲食習慣 小心恐致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已經知道了飲食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癌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實生活中自己是否存在導致癌症的不良習慣。1) 喜歡吃過燙的食物/臨床中,我發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道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我問過一位被確診為食道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近年來,國內外的報導也不斷證明著,喝熱茶會破壞食道的「黏膜屏障」。據中國食道癌高發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食道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熱飲、堅硬的食物、進食速度過快或喝酒。動物實驗也證明:喝酒、吃滾燙的食物、吃飯狼吞虎嚥等都對食道黏膜有一定的灼傷和腐蝕作用,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後,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2) 吃東西狼吞虎嚥/吃東西狼吞虎嚥仿佛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張先生就是這樣的患者,從參加工作起,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練就了快速吃飯的本領,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工作十年後他得了胃癌。3) 吃得過飽/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裡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症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臨床中,我遇見過好幾位這樣的患者,每頓飯一定要吃到胃脹,才認為是吃飯了,久而久之,就傷了胃,最終,得了胃癌。4) 經常在外用餐/當今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水準的迅速提高,也改變了人們居家飲食的良好習慣。許多人由於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外應酬,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由於經常在外吃飯,造成了飲食無定時,時間一久必然使自身的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進入一種「癌狀態」中。另一方面,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料,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它們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同時,大家在聚會中大量喝酒,這些無疑都加重了胃腸負擔,為癌症的發生提供了條件。5) 常常飲酒過量/從保健方面講,適量喝酒能興奮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有提神醒腦、舒筋活血的生理功能,可以鬆弛血管,改善血液迴圈,提高人體免疫力,增進食慾,有利於睡眠。最近,國外的研究分析顯示,每日喝酒少於20克,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20%,在糖尿病、高血壓、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得到同樣結果。適量喝酒對人體有益處,與酒精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抗血小板血栓形成和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對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但是,過量喝酒則對健康有害無益。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是一種對人體各種組織細胞都有損害的有毒物質,能損害全身各個系統。研究證明:直接喝沒有稀釋過的烈酒,或一天喝75公克以上的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症的喝酒方式。值得提出的是,要避免空腹喝酒。喝酒前應先吃些食物 以碳水化合物為佳空腹喝酒時,由於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直接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因此在喝酒前應先吃些食物,尤以碳水化合物為佳,因其分解時產生的能量可供肝臟「燃燒」酒精之用。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下酒菜,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以補充肝臟代謝酒精所需的酶與維生素。(本文摘自/抗癌名醫的食療祕方/時報出版)

清理腸胃 黑木耳更勝菠菜!

清理腸胃 黑木耳更勝菠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黑木耳是生長在朽木上的一種食用菌,因顏色淡褐、形似人耳,而得名。因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雞肉般鮮美,故亦名樹雞;重瓣的木耳在樹上互相鑲嵌,宛如片片浮雲,又有雲耳之稱。它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黑木耳中含鐵比菠菜高20倍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還要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也高出約七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此外,黑木耳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粗纖維,其中蛋白質含量和肉類相當,鈣是肉類的20倍,維生素B2 是蔬菜的十倍以上,黑木耳還含有多種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黑木耳不僅有營養作用,醫學研究證明,它還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黏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順暢,減少心血管病發生。常吃黑木耳能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黑木耳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原成分,它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無意吃下去的難以消化的頭髮、穀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也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的作用。黑木耳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植物膠質以及一種叫做「多糖體」的物質,這是一種天然的滋補劑,和黑木耳中豐富的纖維素共同作用,能夠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泄,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從而防止肺癌;同時,由於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從而起到預防直腸癌及其他消化系統癌症的作用。所以,老年人特別是有便秘習慣的老年人,堅持食用黑木耳,常食木耳粥,對預防多種老年疾病、抗癌防癌、延緩衰老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摘自/抗癌名醫的食療祕方/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