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熱刺激 讓功能變差的部位「覺醒」

熱刺激 讓功能變差的部位「覺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進行熱刺激,首先皮膚會快速熱起來。用比皮膚表面溫度高十度,比某些部位或症狀高二十度以上的熱毛巾熱敷後,當然會這樣。熱敷部位的皮膚或肌肉會非常緊繃,這是因為該部位分布的神經察覺到這樣的高溫刺激。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碰到「不會燙傷的程度」的東西,應該不會有這種感覺。如果是受寒而造成熱不足的部位,感受更深。不適的部分會變僵硬 阻礙血液流動因為使用的是平常不太會接觸到的溫度,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治癒身體的方向。接下來依序說明。不適的部分會變僵硬,血管會收縮,阻礙血液流動。當這種情況慢性化,就會造成老廢物質滯留、溫度下降。熱刺激則會讓該部位感到強烈緊繃與震撼,讓功能變差的部位「覺醒」。感受到熱 但不會燙傷的毛巾溫度是四十到五十五度愈是長時間熱不足的部位,在日常生活中愈會維持受寒僵硬的狀態,這種狀態不是運動流汗就能解決。可是只要給予非日常的溫度,緊繃的程度到了極限時,連原本緊繃的肌肉也會跟著放鬆。熱刺激之後身體會有劇烈變化的秘密之一,就在於這個溫度差。為患部周邊的皮膚表皮溫度三十到三十五度的人進行熱刺激,可以讓他確實感受到熱,但不會燙傷的毛巾溫度是四十到五十五度。低於這個溫度效果會減半,無法解決熱不足,因為溫度差太小。舉例來說,剛泡完澡後,全身的血液循環會加快,體溫會上升,這時患部與毛巾之間的溫度差會縮小,不會有刺激的效果。即使是泡澡前做熱刺激,熱水的溫度也會把專程給予的刺激抹煞掉。再者,泡澡只是被熱水「加溫」,並非「患部發熱」,很難準確刺激患部、得到效果,因此應該盡可能避免在泡澡的前後兩小時進行熱刺激。進行熱刺激 冬季不要讓房間太溫暖 夏季則要開冷氣進行熱刺激時,冬季不要讓房間太溫暖,夏季則要開冷氣,這樣會加大溫度差。溫度偏低能活化身體,讓身體的溫度不會低於正常體溫,還能提高造熱功能、加速改善患部機能,因此建議不要在泡澡後或運動後等身體溫熱狀態下進行。話雖如此,若是寒冷時裸身進行熱刺激,讓身體受寒、造成身體不舒服,這就本末倒置了。無須極端讓身體變冷,在進行背部、腰部、胸部等不脫衣服就不方便熱刺激的部位時,要注意不要讓身體受寒,請用浴巾或毛毯保溫。光是以舒適的溫度溫暖全身,可以讓身體放鬆,卻無法從內部改變身體;我們需要的是刺激。(本文摘自/熱刺激 只要5分鐘,馬上改善你的身體/平安文化)

三餐怎麼吃?營養師大公開

三餐怎麼吃?營養師大公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早餐可補胃氣,少糖分吃碗溫暖脾胃的生薑稀飯或山藥稀飯,再加點補脾胃的蓮子、芡實、番薯,生發胃氣,強化腸胃道功能;或是五穀雜糧麵包、吐司搭配半糖或無糖的豆漿、牛奶。營養師許雲卿提醒,避免選擇含甜餡的麵包、加了美乃滋的三明治、及含糖的奶茶、紅茶。耗氣飲品 中醫不建議咖啡配甜點午餐後,是享受甜點的最佳時間。中午陽氣最旺,能幫助運化濕氣,喜歡吃甜食的人不妨選午餐飯後好好享受一番。最好搭配幫助理氣的茶飲,中醫師廖麗蘭建議,以4片薑、1片陳皮、3顆紅棗沖泡500cc熱水飲用即可。午餐的菜餚加些辛味食物,如蔥、薑、蒜、辣椒也能平衡甘味食物帶來的滯緩效果,減低甜食的傷害。很多人喜歡吃甜點配咖啡,在中醫看來,咖啡是耗氣的飲品,因此不建議這樣搭配。晚餐後最容易發生腸胃症狀晚餐時間陽氣最弱,忌吃糖。晚上太陽下山陽氣減弱,最不適合吃甜食,此時也最常發生腸胃道症狀。中醫師陳萍和的一位女病患,最近幾次胃痛都是晚上發作,雖然只是午茶時間吃了月餅、車輪餅,夜裡就疼得無法入睡。晚餐的主食建議以補胃氣的糙米飯,搭配顧胃好食物高麗菜、南瓜、秋葵,以及強健脾胃的四神湯。(本文作者/王安琪、楊心怡)(摘自/輕甜食:零罪惡感的手作點心/天下雜誌出版)

解決虛寒症狀 泡半身浴有效

解決虛寒症狀 泡半身浴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要多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實踐一下輕鬆就能改善的方法吧!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確實吃早餐,攝取會暖身的食物,好好吃早餐的話,身體就不會變冷,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不吃早餐的話,空腹的時間會很長。一旦空腹時間太長,就無法產生熱能。薑、蔥、蒜頭都能讓身體變暖此外,進食時細嚼慢嚥也很重要。細嚼慢嚥的話,食物與唾液所含的消化酵素充分混合後,再送進腸胃裡的話,作為熱能原料的營養素其吸收率會提升。而且根據中醫理論,食物有能使身體變暖與變冷2種,都要均衡攝取才行。首先,能使身體變溫暖的食物,主要是來自寒冷的地方。例如薑、蔥、蒜頭、蒟蒻、牛蒡等。相反的,使身體變冷的食物,主要來自溫暖的地方。例如夏季蔬菜和大豆等。其他還有零食和巧克力等,都具有能使身體變冷的作用。薑含有薑烯酚(shogaol)和薑油醇(gingerol)的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發熱,所以想要改善虛寒症,很推薦薑。脖子、腋下、鼠蹊部要做好保暖或許大家都認為要使身體溫暖,泡熱水澡比較好,但其實不應該泡熱水澡。因為不需要長時間泡熱水,那也只有溫暖身體表面而已。水溫不要太熱,約40度,泡15至20分鐘即可。也可以泡半身浴,特別是年長者,我比較推薦半身浴。還有,泡澡時伸展手腳的關節,搓揉一下膝蓋後面和腳,能有效消解虛寒症。另外,衣物也能防止寒冷,例如手套、襪子、圍巾、保暖束腹等都很有效。但如果衣物太勒緊身體,會使血液循環不佳,這是造成覺得寒冷的原因,這一點要特別留意。還有,脖子、腋下、大腿根部(鼠蹊部)這3個部位的皮膚下有大血管,不要讓這些部位冷到。如果你覺得冷時,就用暖暖包等來保暖身體。解決虛寒 踩腳踏車有效身體70%的熱是由肌肉製造的,做運動讓肌肉動起來,這對解決虛寒症是很重要的。此外,身體的肌肉有70%集中在大腿等下半身,所以可用大腿做出像踩腳踏車的動作,做30到40次左右。(本文摘自/不該忍耐的18種健康警訊/遠流出版)

色情片看太多 社交孤立影響大

色情片看太多 社交孤立影響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14年比利時研究了325位青春期少年,發現經常觀看色情網站會降低學業表現。研究者發現,較早開始青春期的男孩,以及喜歡追求感官刺激的男孩會比同齡男孩看更多的色情片。時間花在看色情片上,不只是取代了其他活動,也會造成認知吸收的效果。高度刺激 會激發衝動不安運用心理學家道夫.奇歐曼(Dolf Zillmann)的刺激轉移模式(excitation transfer model)和唐.邦恩(Donn Byrne)的性行為順序,研究者也認為看色情片達到的高度刺激,會激發衝動和「不安」的行為。英國每日郵報網路版(Mail Online)專欄作家潘妮.馬歇爾(Penny Marshall)認為,少年在網路上花好幾小時觀看色情片的另一個後果就是他們會將女朋友視為性玩物。東倫敦大學(University fo East London)的一項網路調查顯示,1/5的16歲到20歲男孩說「靠著色情片刺激以達到真實生活的性。」    無經驗者過度看色情片 社交孤立更嚴重2014年,公共政策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PPR)調查了500位青少年,2/3的男孩和3/4的女孩說他們相信色情片導致不切實際的性態度。2/3的男孩和女孩相信色情片會上癮,62%男孩和78%女孩相信色情片可能對年輕人如何看待性與關係有負面影響。我們認為,對於從未有過真正性行為的年輕人,過度觀看色情片和社交孤立的負面影響更嚴重。為什麼呢?他們認為性只是肢體表現,是身體各部分的機械動作,沒有浪漫、情緒、親密感、溝通、協商、分享,甚至沒有撫摸和親吻。性變成了無關個人的「物件」。電影角色可能影響對性的幻想對於男性,渴望的性伴侶只是物件,一旦「結束」,就和他沒有連結了。成人可能理解,色情片的重點是將真實生活變成幻想,但是某些年輕人則剛好相反,將色情片視為真實生活努力的目標。一位英國少年說:「色情片的意義就是將幻想變成真實生活。」    此外還有其他非現實和無可避免的負面社會比較:演員一般長得很好看,身材維持得很好,有無限的耐力,可以持續進行性行為而不達到高潮。看了一部又一部的影片,裡面的男主角都有巨大的陰莖,可以立即勃起,甚至在高潮後還可以保持勃起,對年輕人顯然不會有好的影響。色情片充斥未受保護的性行為非性教育最後,色情片充斥著未受保護的性行為,從口交到肛交,提倡陰莖、陰道、胸部和嘴的各種姿勢。色情片提供一個幻想的世界,不是性教育。如果沒有恰當的真實世界性教育,觀眾就很容易忽略了色情片中隨意發生的某些性行為的高度危險性。2014年,澳洲伯內特學院(Burnet Institute)公眾健康中心(Centre for Population Health)調查發現每週看色情片的行為和過早發生性行為、有時不用保險套、發色情短訊以及肛交息息相關。在美國,1992年時只有16%18歲到24歲女性曾經嘗試肛交。今日,至少1/5的18歲和19歲女孩,以及2/5的20歲到24歲女孩都嘗試過了。很多時候,因為肛交不會導致懷孕,年輕人認為不需要戴保險套。他們不知道的是肛交更容易傳染性病。順帶一提,15歲到24歲的年輕人到25歲之前,有一半都會得過一次性病了。(本文摘自/當男人不MAN了!消失在科技時代的男子氣概/時報出版)

記憶好差?點心、披薩吃太多!

記憶好差?點心、披薩吃太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因為肌餓、無聊及社交需求而飲食,也會為了讓自己開心而吃,或因心情愁苦而吃,有時還會被迫吃東西(還記得小時候曾吃過那種可怕又冰冷的球芽甘藍菜?)滿腦肥腸 人腦約有60%為脂肪然而,我們卻常沒意識到有許多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等各種不同因素,影響我們的飲食選擇,包括吃東西的方式、吃何種食物及何時進食。這些選擇又連帶影響我們如何做決定,而且對不少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會衝擊到他的業績。那麼,我們該無何讓大腦保持在最佳狀態呢?人腦約有60%為脂肪,所以下次罵某人滿腦肥腸的大頭呆時,對方絕對有回嘴「彼此、彼此」的權力,燃燒正確的脂肪,以維持大腦運作並支撐神經架構,絕對是大腦運作完善且有好表現的關鍵。速食、點心、披薩會造成記憶力不佳壞脂肪不平衡或是消耗太多壞脂肪會使頭腦改變,使其表現變差,研究也顯示,乳瑪琳、速食、烘焙點心、餅乾、派和冷凍披薩中所含的反式脂肪,會造成青少年和中年人的記憶力不佳。碧翠絲‧葛倫布對反式脂肪的看法是:「反式脂肪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卻縮短了人類的壽命」。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他們的表現好壞事關重大,若能對飲食習慣多加留意,或可扭轉乾坤。葛倫布醫師的研究有以下發現:1) 即使將年齡、教育程度、種族、憂鬱症等變動因素都考慮進去,45歲以下食用較多反式脂肪的人,在字彙記憶測試的表現還是較差。2) 多食用一克反式脂肪,記住的字彙推估會少0.76 個。3) 整體而言,吃最多反式脂肪人比吃最少反式脂肪的人少記住10%的字彙。適度食用 對腦運作也有助益並非所有的脂肪都是壞脂肪。膽固醇通常被描繪成脂肪世界裡的大魔頭,但他卻是生成腦的新突觸不可或缺的物質,也因此密切影響著腦的可塑性、學習力和記憶力。至於肉類、乳製品、堅果和橄欖油所含的飽和脂肪,若適度食用,對腦的運作也有助益。(本文摘自/啟動未來式頭腦:關鍵12密碼,職場潛力X競爭力翻倍/寶鼎出版)

別故意熬夜 撐著不睡要人命!

別故意熬夜 撐著不睡要人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今環境普遍認為,睡覺是個麻煩,會防礙我們進行其他活動,因此人類需要睡眠,才能有助高效思考,能夠忍受睡眠不足,似乎已經變成一種榮譽的象徵,而這種榮譽感正悄悄的在辦公室文化中蔓延,對那些為了能多睡5分鐘而無所不用其極的長期失眠者來說,這情何以堪,為什麼?彷彿人刻意睡得少,就表示較能恪守紀律,而且是一件有點優越的事。人類的平均睡眠時間為7小時45分鐘有些政治人物每晚只睡4小時而為人津津樂道,例如:溫斯頓‧邱吉爾和瑪格莉特‧柴契爾。但是,睡得少又能正常工作的人,畢竟少之又少,不過,邱吉爾白天都會小睡片刻。睡多少才能讓身體正常運作,取決於諸多因素,其中一個便是看你屬於哪種動物,人類一般的睡眠時間約5~11小時不等,平均7小時又45分鐘,貓則會睡超過12小時,長頸鹿卻睡不到2小時,海豚睡眠方式更妙,他們可以只關閉其中一個半腦,如此就能保持警覺,防範掠食者的襲擊。腦的新陳代謝在睡眠時會快10倍通常,人需要7~8小時不受干擾的睡眠,才能讓體力與精神恢復到最佳狀態,我們每天晚上會經歷4~6次的睡眠周期,而每一次週期約持續90分鐘。腦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所以會累積許多需要待清除的廢物,清除廢物的工作通常在睡眠期間進行,神經原會縮小,以利腦部類淋巴系統將廢物排出,此程序在睡眠中的直行速度會比我們醒著時快10倍。失眠一晚 要花6周才能恢復關於睡眠不足,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缺乏睡眠會使腦得不到應有的時間來清除廢棄物,進而有可能造成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力減退症狀,並引起神經退化疾病,例如阿茲海默與帕金森氏症。失眠一個晚上,最多可能要花上6周時間才能會恢復,晚上的睡眠若減少4或5小時、且連續至少一周的話,人的認知能力表現就跟血液中的酒精濃度0.01毫克時相當。大家常說自己「頭昏眼花」,這就是一種針對缺乏睡眠產生的暈眩和茫然所下的文字定義。缺乏睡眠引發幻想、妄想症、視力模糊沒錯,缺乏睡眠會要人命,致死性家族失眠症(全世界已知僅有40個家庭受此疾病影響)是一種遺傳性普里昂疾病,幸好這是急為罕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發生在中午,患者護逐漸失去睡眠能力,導致他們在數月或數年之內死亡。故意撐著不睡常被當作遊戲看待,而青少年也是最常熬夜或通宵達旦開派對的族群,不睡覺絕對不是可以在家輕易嘗試的活動,它會引發幻想、妄想症、視力模糊、口齒不清、記憶衰退和專注力缺乏等副作用。(本文摘自/啟動未來式頭腦:關鍵12密碼,職場潛力X競爭力翻倍/寶鼎出版)

針灸減肥 瘦10%記得休息2個月

針灸減肥 瘦10%記得休息2個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何評估自己是不是能做針灸減肥,醫師建議,有幾種人不適合做針灸減肥:久病或虛弱的人,怕痛或怕針的人,有出血傾向或流血不止的人。此外,孕婦也不宜,因為懷孕時需要營養,也不適合隨便扎針。扎錯針會造成氣胸、呼吸困難10歲以下的小孩也不宜,因為他們會懼怕針頭,也容易好動不止,亂動會影響進針的角度與深度,當然也會影響療效,造成疼痛。尋找合格、受過完整訓練、領有執照的中醫師,才能不會扎錯針、造成傷害。扎錯針會造成氣胸、呼吸困難,而且愈來愈嚴重。若是扎到器官如腎臟,則會出現血尿。若是扎到肌腱或神經,則會有疼痛的感覺。此外,也要尋找熟悉針灸減肥的中醫生,經驗豐富的醫生會有更純熟的扎針手法與取穴經驗,發揮較好的療效。合理的收費一個療程通常是1個月,一個星期2次,共10 次左右,2、3個療程之後,通常要暫停1、2個月,讓穴位休息。已經滿意減下的體重就不需收針健保並不給付這種美容式醫療,因此需要自費。假如已經滿意所減下的體重,可以隨時停止,而不需要「收針」。所謂收針是指從一次5 針變為4 針、3 針、2 針、1 針,最後不需要再扎任何的針。減輕10%體重後 要休息1、2個月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出,這是巧立名目要求病人回診,其實是不需要的。不要期待速減速效,避免復胖才是關鍵,針灸減肥和其他減肥方法一樣,要持續、緩慢且穩定的進行。不是特別肥胖的人,一個月瘦2~4 公斤是正常的,在減輕10%的體重之後,要休息1、2個月,讓腦袋瓜記憶新的體重,否則體重掉得太快,大腦來不及調整和記憶,很容易又復胖。針灸期間保持正常飲食、要慢慢吃有些中醫師建議,在針灸期間保持正常的飲食,這樣才能確定是不是由針灸所減下的體重,否則在恢復正常飲食時,會很快的復胖。「定食定量、細嚼慢嚥」則是另一個關鍵,慢慢的吃,讓血糖上揚,來得及通知腦部的飽覺中樞,才不會一直吃,等到有飽足感時已經過量。(本文摘自/代謝好,加倍瘦/天下雜誌出版)

醫訊/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醫訊/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堂課經由欒家菁營養師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名稱: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2月8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腸胃大掃除 6大好處告訴你

腸胃大掃除 6大好處告訴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膳食纖維傳統上被認為沒有營養價值,但是新的科學研究證實膳食纖維在腸道中是清除垃圾的強力掃把,也有助於抗衰老和輔助抗癌。這些膳食纖維可分成「非水溶性纖維」與「水溶性纖維」。蔬菜、菇類能促進大腸蠕動 防盲腸炎非水溶性纖維指的是植物細胞壁的纖維素、全穀類與蔬果的半纖維素、堅硬的木質素與菇類的幾丁質等,雖不溶於水,卻能吸水膨脹,能增加腸內容物與糞便體積,可促進大腸蠕動與排毒,預防盲腸炎、大腸憩室症與大腸癌。果膠、蒟蒻、海藻吸水後會膨脹10倍水溶性纖維包括水果中的果膠,蒟蒻的甘露聚醣,海藻昆布的海藻酸和燕麥、愛玉子的黏膠質,它們也是腸道超級清道夫,吸水後會膨脹成數10倍的黏性凝膠。有如下的功效:1) 顯著預防或改善便秘。因為能吸水膨脹,增加糞便體積,進而促進腸道蠕動與便意。尤其火龍果、香蕉、蘋果、牛蒡、燕麥或洋車前籽殼粉所含的水溶性纖維較多,促進排便的效果遠優於非水溶性纖維。2) 能吸附腸道中的毒素,加上使排便暢通,因此能減少毒素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可降低大腸癌或其它慢性病的風險。3) 能吸附糖分;因此能減緩糖分吸收,防止飯後血糖急劇上升,並減少胰島素的需求與分泌,可降低胰島素阻抗性;因此能預防糖尿病或減少癌細胞的生長。4)  能吸附腸道內的膽汁與促進排便,因此減少飽和性脂肪與膽固醇的吸收,可減少血中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血管病的風險。5) 有助於減肥。因水溶性纖維能吸附糖分與脂肪,加上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會降低熱量的吸收;再加上纖維吸水易膨脹,會在胃中形成凝膠與延緩胃部排空,且產生飽足感就會減少進食。這些都有助於體重控制。6) 水溶性纖維在腸道內會被某些益菌分解為寡糖,以促進益菌繁殖;寡糖又會被脂肪酸產生菌分解,產生醋酸、丙酸、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可抑制害菌,並改善腸胃道功能,增加礦物質的吸收,提升免疫作用,又可消炎與促進腸道細胞再生和防癌。(本文摘自/抗癌就像減肥/天下雜誌出版)

每天1根香腸 罹癌風險增19%

每天1根香腸 罹癌風險增19%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加工肉類被認為會增加胃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肺癌、乳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研究指出,每天進食一條香腸或兩片燻肉,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19%。亞硝酸會造成肝臟出血 增癌症風險早在17世紀時,人們發現加工肉品易有肉毒桿菌的污染,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公克的肉毒桿菌毒素即可致人於死,因此在香腸、臘肉裡添加亞硝酸鹽以抑制病菌,也可增艷肉品的顏色與風味。硝酸鹽類對人類是無毒的,但亞硝酸被轉化成亞硝基化合物後,在體內會造成肝臟出血或壞死,長期則會增加癌症風險。當人體吃進加工肉品時,內含的亞硝酸鹽會在強酸(胃酸)或油炸高溫下,與人體或高蛋白食物(蛋、肉、魚、蚵及蝦貝類)中的二級胺或三級胺,反應成會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或亞硝胺(nitrosamines)。另外,從蔬菜吸收的肥料硝酸鹽,經過胃酸作用後會被轉化為亞硝酸,再與肉類蛋白質反應,也會變成亞硝基化合物。可能添加硝酸鹽的加工品含香腸、熱狗目前「可能會」添加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包括:某些紅肉香腸、熱狗、火腿、培根(燻肉)、臘味、板鴨、燻腸(baloney)、家禽類的香腸與低脂肪熱狗、蒜味鹹臘腸(salami)、魚漿、紅白肉冷盤(cold cuts)。3措施降食品致癌風險另外,醬油、味噌及醃製醬菜等也可能添加亞硝酸鹽,這些被亞硝酸鹽污染的食品原料也會擴散到其它再製食品,例如火腿常出現在麵包、披薩、炒飯、炒菜、便當或西式早餐店中。那麼有何策略可以降低亞硝胺的產生與致癌風險嗎?其實不吃才是王道!如果非吃不可,則可以採行下列措施:1) 選擇於加工肉品製造過程中,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C或E的產品,因為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硝酸鹽的還原,或將亞硝基化合物還原成無毒的一氧化氮(NO)。2) 用餐時多攝取檸檬、柑桔、番石榴、糙米等富含維生素C或E的食物,減少亞硝胺產生;或搭配大蒜、人蔘,也能抑制亞硝胺形成。3) 儘量不要與優酪乳或乳酸菌飲料一起食用,因為這些可能添加硝酸鹽以防止過度發酵;然而乳酸菌含有硝酸鹽還原酵素(nitrate reductase),能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也要避免與富含胺類的食品(例如:發芽中之麥芽、魷魚、魚乾、青魚)同時進食,以免產生亞硝胺。(本文摘自/抗癌就像減肥/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