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厚生勞動省推動下,幾乎日本所有的地方單位都以20歲以上的女性為對象,每2年實施一次子宮癌健康檢查。為保護健康,預防女性特有的癌症,希望大家每次都要接受檢查。不過,這項檢查的名稱很容易招致誤解。只要月經週期規律 就不會發生癌症正確地說,沒有「子宮癌」這種疾病。子宮會發生的癌症只有子宮入口──也就是子宮頸部會發生的「子宮頸癌」,與孕育新生兒的子宮發生「子宮內膜癌」。原因、症狀、療法各有不同,可說是完全不同的2種癌症。日本各地的子宮癌檢查,基本上是子宮頸癌檢查。不過在某些地區針對有需要的對象,也附帶子宮內膜癌的檢查,在接受檢查前請先確認。對中高齡女性較切身的是子宮內膜癌,從更年期開始,罹患率激增,到5、60幾歲迎向高峰。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的地方。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等待受精卵到來。不過,如果沒懷孕的話,受到黃體素的影響,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也就是說,只要月經週期規律,每月形成新的子宮內膜之後替換,就不會發生癌症。停經後 雄激素及雌激素要盡量保持平衡為提高癌症檢查的受檢率,厚生勞動省與地方單位聯合,除了日本各地的癌症檢查項目,特別放發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的「癌症檢查免費招待券」。子宮頸癌的健檢對象是20歲、25歲、30歲、35歲、40歲。乳房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大腸癌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進入更年期以後,停止正常排卵,抑制子宮內膜增厚,導致月經形成的黃體素分泌漸漸停止。另一方面,在完全停經之前卵巢持續分泌雌激素,停經後芳香(aromatase)以雄激素為材料,合成少量的雌激素。這2種荷爾蒙如果不平衡,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有時候會出現「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其中20%至25%會轉變為子宮內膜癌。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容易罹病因此,過40歲以後,就要定期去婦科接受子宮內膜癌檢查。檢查是從子宮頸伸入細長的專用器具採取子宮內膜細胞。另外也有很多醫療機構會加上陰道超音波檢查,可一併檢查子宮狀態。停經後如果有不正常出血,更要特別注意。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原因跟雌激素有關,因此容易罹病的類型與乳癌高危險群類似。初經年齡早、停經年齡晚、沒有懷孕、生產的經驗或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另外,還有為治療更年期障礙,曾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單獨服用雌激素。如果是以雌激素搭配黃體素藥物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就不會增加風險。口服避孕藥有好有壞另外,口服避孕藥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但相反地會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避孕藥含黃體素能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減輕月經的負擔。有肥胖的傾向 如果脂肪細胞擴張、肥大,雌激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想擊退感冒 快吃這5種食物!

想擊退感冒 快吃這5種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就會出現感冒的症狀。一旦感冒惡化,便有發展成肺炎或支氣管炎的危險。所以一開始就利用食物紓緩不適症狀是最理想又自然的方法。感冒初期請盡量讓身體發熱,多攝取能增強抵抗力的維生素A、C,消滅細菌與病毒。而且此時消化器官比較虛弱,要避免吃不易消化的脂肪或膳食纖維。蔥/促進發汗烯丙基硫化物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從內部發熱,因此可在感冒畏寒時食用。蔥也有促進發汗的效果,能幫身體降溫退燒。生薑/有效退燒生薑消除感冒初期症狀非常迅速有效。它可以使體溫恢復正常,在發冷時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發熱;而輕微發燒時,吃生薑能增加出汗、退燒。生薑具有的強力殺菌作用則有擊退病原體的功效。感冒初期 泡澡就能恢復活力感冒初期可透過泡澡暖化身體內部,提高抵抗力。另一方面,保持皮膚清潔,也具有防止病原體入侵的效果。但泡澡時間請勿過久,否則會消耗體力,造成反效果。也請留意浴室的室溫,別讓泡澡的水變涼。豆芽菜/恢復疲勞豆芽成長時會生成維生素C與天門冬胺酸,因此有助於預防感冒、恢復疲勞。為了防止維生素C遇熱後流失,加熱時間請勿過長。豆芽菜買回家後即使沒拆封,維生素C每天也會流失三成,因此請盡早食用。菠菜/增強抵抗力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為維生素A)、維生素C、鐵質、鈣質,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蔬菜。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能增加抵抗力,而β胡蘿蔔素更有增強喉嚨、鼻腔黏膜的作用。感冒時,可以將菠菜煮軟後再吃,以利消化。鱈魚/補充蛋白質容易消化,且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當身體因感冒虛弱時,鱈魚是極好的蛋白質來源。含有可保護黏膜的維生素B2,因此能防止病原體入侵鼻腔等部位。(本文摘自/120種冰箱常備「最健康的食物」/采實文化出版)

防禽流感 滾水煮2分鐘就行

防禽流感 滾水煮2分鐘就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降低暴露在可能受感染禽鳥之中,是最安全的禽流感防護。但對從事禽鳥相關工作的朋友,要比一般人多小心:1) 施打流感疫苗/包括常與禽鳥或其排泄物接觸者、醫療工作者,每年都應依規定,接受流感疫苗的施打,避免同時感染人或禽流感病毒,並降低病毒重組導致新病毒出現的機會。2) 做好個人衛生/禽流感流行期間應該避免接觸禽鳥類,萬一接觸禽鳥或其排泄物,應以標準洗手法,立即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尤其到疫區旅遊,千萬避免接觸禽鳥,並且勤洗手。3) 禽類食材煮熟再吃/禽流感病毒不耐熱,所以只要以56℃以上的溫度,持續加熱3小時,或100℃加熱2分鐘,均可將病毒破壞,所以在食用雞、鴨、鵝肉及蛋類食品,切記要煮熟後再食用。烹煮時要特別注意肉類應徹底煮熟,並確認肉類的中心點熟化。購買雞蛋應先清去糞便污漬再放入冰箱;雞蛋徹底煮熟,蛋黃及蛋白要完全熟透,生食和熟食砧板與菜刀應有所分別。4) 禁止私宰活禽/一般感染的禽鳥是禁止販售的,選擇家禽類肉品,應打破溫體現殺最新鮮的迷思,專業電宰廠或是禽肉食品公司都有契作配合的農場,在飼養期間就透過完善的產銷鏈管理制度,取雞前、宰殺後均有相關的檢驗報告,甚至於有許多廠商已能做到產品履歷、溯源及逐批檢驗的制度,食用更安心。5) 當懷疑被感染/H5N1及H7N9,若經醫師診斷後,醫院會於24小時內,以上網、傳真或電話等方式通報。有關國際間禽流感疫情與相關防治措施,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網站傳染病專區查詢。(本文摘自/家禽履歷故事/大塊文化出版)

擁抱優質睡眠 變瘦又變年輕

擁抱優質睡眠 變瘦又變年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優質睡眠不僅讓人瘦下來,更有益美容與健康,百利而無一害!容我再次強調,睡眠是擁抱健康與美麗的重要時間。只要每晚睡得好,身心就會發生許多「幸福」奇蹟。1) 瘦得健康/只要每天勤做伸展操與穴道按摩,擁有良好的睡眠,即使白天不改變任何作息也能健康減重。無須從事困難的運動或控制飲食,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壓力及產生負擔。更棒的是,當一個人在晚上充分休息,徹底消除身心疲勞,那麼每一天都能展現出最佳的自我!因為三分鐘熱度而總是在減肥道路上碰壁的讀者,利用這個方式也能順利瘦下來。2) 身體變得輕鬆自在/「才剛睡醒就覺得身體很疲倦」、「起床時感到肩頸痠痛」……有上述問題的人一整天都得拖著沉重的身體,完成所有工作與日常家事。然而,只要好好改善睡眠品質,就能利用睡眠期間徹底消除疲勞。如此一來,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就神清氣爽,便能愉悅地展開一整天的工作。心理與身體都輕鬆自在的幸福日子就在眼前!3) 提高免疫力/大家都說「治療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這是因為免疫物質會在睡眠期間開始運作,在體內對抗病毒的關係。免疫力是保護人體的自我防禦系統。充分休養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不只能避免感冒,還能杜絕生活習慣病與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發生。4) 活化新陳代謝,永保年輕/於睡眠期間大量分泌的生長激素,是最能有效延緩老化的荷爾蒙。若能確實分解脂肪、排出老舊廢物、促進肌膚的再生週期,維持好身體日常的新陳代謝,即可讓每日睡眠時間昇華成「擁有年輕與美麗的黃金時間」。俗話說「愛睡覺的孩子長得快」,事實上,「愛睡覺的孩子(女性)不只會變瘦,還會變年輕。」5) 肌膚變好,妝感也更服貼/若前一晚睡眠不足,第二天早上照鏡子就會覺得肌膚黯沉,臉上也冒出許多痘痘,真令人傷心!──這是許多讀者的切身之痛。不要懷疑,睡眠品質的確會直接影響肌膚狀態。當人處於睡眠狀態,肌膚的代謝會加速運作,包含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等美肌成分,也是在睡眠期間大量生成。相信女性讀者們一定有過相同的經驗:只要前一晚睡得好,妝感就會變得更加服貼,與以往截然不同。與其吃昂貴的健康食品或去高級護膚中心保養,不如每天都擁有充足睡眠,就能不花一毛錢,輕鬆擁有無瑕肌膚。6) 心情變得開朗愉悅/當你長期睡眠不足時,是否也會動不動就感到焦躁或情緒低落?這是由於睡眠不足會導致有助於穩定精神的「血清素」分泌不足。血清素濃度降低,就會使人心情鬱悶,而且容易以悲觀的眼光看待事物。只要睡得好,第二天早上便會感到心情愉悅、樂觀開朗。由此可見,舒適睡眠能讓人產生幸福感。擁有優質睡眠•  瘦得健康。•  每日勤做伸展操與穴道按摩,擁有優質睡眠。•  早上起床後神清氣爽。•  提升免疫力,完全不感冒。•  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  無須上護膚中心保養,也擁有彈嫩肌膚。•  素顏時仍充滿自信。•  隨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想法。(本文摘自/超神奇!又好睡又能瘦/平裝本出版)

醫訊/腦退化疾病的中醫保健與穴位按摩

醫訊/腦退化疾病的中醫保健與穴位按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中長輩的反應、行動開始變慢,聽力變差,可能都是因為腦部退化造成的疾病,中國附醫臺北分院將藉由團體衛教講座,教民眾如何提升長者認知能力及延緩退化。本次的團體衛教活動,將由針灸科醫師張家綺主講「腦退化疾病的中醫保健與穴位按摩」、歡迎家中有失智長輩或有興趣的民眾參加交流。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腦退化疾病的中醫保健與穴位按摩時間:106年2月16日 星期(四)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社工劉大任(02)2791-9696#1008

感冒都沒好?休養期出問題

感冒都沒好?休養期出問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越過高峰,發熱到一定程度後會先降下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發熱促使體內活化,代價是消耗了大量能量的緣故。就像平常總是開時速五十的車子突然開到時速兩百一樣,持續高速行走,承受負擔的部位需要進行保養的休養期。休養期是為了讓因發熱而疲憊,處於消耗狀態的身體能恢復的時期。這個時期身體的活動暫停,專心讓身體恢復,因此發熱狀況愈是嚴重,時間愈長,愈能實際感受到體溫低於正常體溫。感冒遲遲無法痊癒或是容易二次感冒的人,多半是這個時期的生活方式有問題。發熱後的恢復需要八到十六小時儘管有若干個人差異,不過一般發熱後的恢復需要八到十六小時,期間會全力修復遭到嚴重使用的身體,因此抵抗力會極端下降,稍微一點刺激就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譬如秋天感冒,本以為痊癒了便出門,結果發現天氣比想像中的冷。也許平常不以為意,然而休養期受寒會讓身體受到彷彿被刺中身體深層一樣的傷害,為了復原需要發熱,結果就再度感冒了。而且由於已經打亂了發熱的規律,因此第二次感冒時就會伴隨著不易痊癒這個特點。讓發熱後的身體恢復 會比感冒前更健康很多人一旦退燒就覺得「我好了,去買菜吧」、「工作不能再請假了」,勉強自己做事;可是只要多休息半天,讓發熱後的身體恢復,身體就會比感冒前更健康,我覺得真的很可惜。休養期想要充分攝取營養也是問題。不斷有食物進入因發熱而疲憊的身體,導致身體不僅無法恢復,甚至被搞壞。請務必注意這段期間的生活方式。(本文摘自/熱刺激 只要5分鐘,馬上改善你的身體/平安文化)

常久坐 15年內死亡率高40%

常久坐 15年內死亡率高40%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打造更強健的頭腦,沒有比運動更好的途徑,只可惜,運動的各種好處可能會被人類某樣不幸非常擅長的行為毀之殆盡,那就是「久坐」。但久坐病可不是現代產物,1713年,義大利醫生伯納迪諾‧拉馬齊尼(Bernardino Ramazzini)在其發表的論述《工人的疾病》(Disease of workers)中,便認定久坐是一種職業傷害。久坐罹心臟病風險跟抽菸一樣高拉馬齊尼注意到信差(也就是送信人)的健康問題並不多,因此他很早就提倡久坐工人最好趁休息時活動筋骨,顯然他的理念花了不少時間才受到重視。你或許會以為其他問題對於健康的威脅比久坐可怕得多,比方說,大家都知道抽煙有害健康,也因此澳洲的工作場合全面禁菸。不過根據梅約醫學中心的心臟病專家瑪莎‧葛蘿根表示,一整天久坐讓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跟抽菸一樣高。久坐超過6小時 未來15年死亡率高40%久坐對許多人來說,就跟抽菸一樣高。一項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的人,未來15年因各種原因死亡的機率比較少久坐的人高出40%,即使有按時運動者也不例外,沒錯,久坐會使人的壽命縮短2到3年,更有損腦部功能。你是否算過自己每天坐多久?一定要老實說,是4小時、6小時、8小時還是更久?說不定你每天長達13小時都坐著,比在床上睡覺的時間更長!降低血流量和血糖濃度 腦的活動力趨緩當我們長時間坐著,身體在不活動的情況下,抵達腦的血流量就會減少,氧氣和營養的供應量就會隨之下降,馬約醫療中心(Mayo Clinic)內分泌科醫師詹姆士‧勒凡(James A. Levine.)表示,每坐2個小時就會大幅降低血流量和血糖濃度,導致腦的活動力趨緩。有何解決之道呢?就是「一定要」多動一點啊!請注意,這裡所說的是「活動」,而不是運動。有些公司和企業意識到久坐病所引起的問題,因而祭出站立式辦公桌這類解決措施,最近也相當受到歡迎,光是站著就能有助於提升代謝活動,又比一直坐著好處更多。不過很多人不大喜歡久站,或認為比較妥當的辦法是使用調整式辦公桌,讓你可以偶爾坐下工作,其他時間則站著做事。(本文摘自/啟動未來式頭腦:關鍵12密碼,職場潛力X競爭力翻倍/寶鼎出版)

感到憂鬱及焦慮?就跑步吧

感到憂鬱及焦慮?就跑步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跑步是公認可以舒緩憂鬱及焦慮的一種方法,對我而言的確奏效。我開始跑步時仍然有嚴重的恐慌症。我之所以喜歡跑步,是因為恐慌造成的許多生理症狀,例如:心跳急促、呼吸困難、流汗,和跑步的效果吻合。所以在我跑步時,我不用煩惱會心跳急促,因為那是理所當然的。同時,跑步也讓我得以思考。我從來就不像世界上那種身形健美的人,所以跑步對我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跑步會讓我痛苦,但我付出的勞力和不適感是很好的焦點。所以我說服自己,當我在訓練身體時,同時也在訓練我的心理。這是某種主動的省思。跑步會讓你結實 變得結實對每件事都好當然,跑步會讓你結實,而變得結實對每件事都好。在我生病時我狂抽菸又猛喝酒,但現在我努力地要去除這些傷害。所以我每天都會去跑步,或是做相同類型的心肺運動。像是我之後讀到的村上春樹那本很精彩的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裡面所寫的-我發現跑步是一種解除困惑的方法。(村上同時還說:「把自己推向個人極限:這就是跑步的要素。」而這是我所相信的,也是我認為可以幫助心智的理由之一。)和緩的釋放感 好像憂鬱與焦慮從體內蒸發了一般我會在跑步回來後,做做伸展操、沖個澡,感覺到一股和緩的釋放感,就好像憂鬱與焦慮正慢慢地從體內蒸發了一般,這樣的感受真是棒極了。同時,跑步所產生的單調感,沉重的呼吸聲與腳步落在路面上的規律,成為了一種憂鬱症的隱喻。每天去跑步就是像自己挑起一種戰爭,光是在寒冷的二月天走出門,就足以帶給你一種成就感。但是在內心深處那無聲的抗議-我想停下來!不,要繼續下去!我沒辦法,我要喘不過氣了!只剩下一.六公里而已了!我得躺下來!不可以!這是憂鬱症在爭辯,但規模是小的,程度是輕的。所以對我而言,每次我逼迫自己在西約克夏灰濛濛、濕漉漉的早晨出門跑一小時,我就獲得了一點點可以打擊憂鬱症的力量。一點點「想要搗亂,你最好給我小心點」的精神。有些時候跑步是有幫助的,但它不是萬靈丹,它並非萬無一失。我不是天神宙斯,我也沒辦法射出萬能的雷電。但是幾年下來能夠累積些你知道有時候會有用的東西是件好事。作戰的武器會變弱,但永遠可以再重新發揮戰力。所以寫作、閱讀、聊天、旅行、瑜珈、沉思和跑步都是我的武器。(本文摘自/活著的理由/天下雜誌)

無精打采一整天 恐是憂鬱症警訊

無精打采一整天 恐是憂鬱症警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憂鬱症的警訊很難察覺。尤其對沒有直接經歷過憂鬱症的人來說,即使碰上了也很難察覺。有部分原因是人們並不清楚憂鬱症真正的樣子是什麼。我們把「憂鬱症」當作是「傷心」的同義詞,這其實還好,就像我們把「飢荒」當作是「肚子餓」的同義詞一樣。雖然在憂鬱症和傷心之間的差異,就如「真正鬧飢荒」與「感覺有一點點餓」的差異一樣大。憂鬱是一種疾病 不像發疹子或咳嗽一樣外顯憂鬱是一種疾病,但它不像發疹子或咳嗽一樣外顯,它是難以辨識的,而且通常看不見。雖然它算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不可思議的是,許多為它所苦的人卻無法在一開始就察覺到。不是因為它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它會的),而是因為那個不舒服的感覺似乎難以辨認,或是會和其他事情混淆。例如,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價值,你可能會想:「我覺得自己沒用,因為我就是不中用。」我們很難認定,這就是生病的徵兆。或者如果我們確認自己生病了,也極有可能是自我價值感太低加上身心疲勞,使得想要說出口的意願或能力都降低了。但不管如何,以下列出的情況,是我們最常拿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憂鬱症:疲勞-如果一個人總是沒有理由地、從早到晚無精打采。自我價值感低落-這是外人很難察覺的一點,尤其對那些不擅於表達情感的人更是如此,但自我價值低落正好對跨越憂鬱困境完全沒有益處。「精神運動遲緩」-在某些憂鬱症案例裡,可能會出現動作與言語的遲緩情況。失去胃口(不過食慾大開也有可能是一種徵兆)易怒(不過,客觀來說,那也可能是任何事的訊號)變得比平常更安靜或更內向失樂症-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字,是因為這是伍迪.艾倫電影《安妮.霍爾》最初的片名。它的意思,正如我所說的,無法對任何事情感到愉悅,甚至像欣賞日落、享受美食,或觀賞八零年代吉維.蔡斯(chevy chase)的喜劇那一類令人愉快的事。突然變內向-如果有人變得比平常更安靜或更內向了,他們有可能正處於意志消沉狀態。(我還記得有好幾次我連話都說不出來,感覺像是我的舌頭無法動彈。而講話這件事似乎毫無意義,別人在講的事情,就好像屬於另一個世界。)(本文摘自/活著的理由/天下雜誌)

人可以貌相 「顱相學」真的存在

人可以貌相 「顱相學」真的存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關於面相,中西方有不少相似的諺語,例如「人不可貌相」 英文是「Never judge by appearances.」或者「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諺語歸諺語,雖然提醒我們不要以貌取人,但這還是大家的通病。三白眼的人個性剛強、自尊心高例如北捷殺人事件後,有位略懂「面相學」的網友就有如下評論:「鄭捷是很典型的三角眼型下三白眼,這種人的面相加上後天環境與教育,不是成為大企業級總字輩或各種領域的專業達人,就是變成前無古人、極惡無道的罪犯!」而關於三白眼,這位網友又說:「三白眼的人個性剛強,自尊心高,而且幾乎都愛憎分明,為信念常能奮不顧身,甚至捨身忘死......以他性格,很可能成為熱愛冒險的極限運動家,或是因為渾身散發凜凜之氣,成為一線刑警或軍人,使流氓、混混看到就求饒。」西方醫學史面相學曾主宰「致病」學說 言下之意是檯面上的大企業家都運氣好,否則他們會是危險人物? 抑或是鄭捷有教化之可能? 而他已經被處以死刑,離開人世了,否則法官看到不知道會不會有別的想法?不管你對上述的評論覺得有理或有趣,想必對於中國面相學都有一定聽聞,你可能很好奇,是否在西方的占星術之外,也有相同的學問或理論?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與中國面相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面相學在中國多為職業術士賴以為生的工具,所以一般流行於市井之間,為匹夫匹婦解決人生的困惑。但是在西方醫學史上,類似的面相學卻曾經主宰過「致病」學說,甚至成為犯罪學家不得多得的利器。用頭蓋骨可判斷可能成為罪犯的人面相學和醫學為何扯上關係? 那不得不感謝十八世紀末一位住在維也納的德國醫師哥爾(Franz Joseph Gall)。他認為大腦由三十三個管理區塊組成,其形狀決定了每個人的天賦,因此利用頭蓋骨的構造就可以判斷什麼樣的人可能成為謀殺、竊盜或詐騙的罪犯。哥爾的學說並不見容於當時的奧地利,但是他的門徒史展柏(Johann Gaspar Spurzheim)卻將這套理論發揚光大,並取名為「顱相學」(Phrenology),而且在法國、英國及美國相當受到歡迎,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便成為顯學,甚至使得史展柏可以在愛丁堡公開解剖人類的大腦,再配合各種人類頭蓋骨與面相的組合圖解,以此預知人的生理與心理疾病。一時間,顱相學家帶著圖譜與人體頭像模型穿梭於大小市集中,宣稱可以治病。做為事前評斷 可當作犯罪後的證據來源當然這套顱相學並非當時醫界公認的診斷聖經,不過卻被義大利一位軍醫官龍布羅梭(Cesare Lombroso)應用到犯罪學的研究,成為其享譽國際的法醫學鉅著《罪犯人類學》(Criminal Anthropology )的理論來源。龍布羅梭一開始只解剖一些死亡的精神疾病患者,想瞭解他們精神異常的結構性成因,可惜努力了很多年始終沒有重大發現。1870年,他讀到德國病理學家維爾喬(Rudolf Virchow)的研究,認為罪犯的頭蓋骨有其先天特徵,可以做為事前評斷,甚至犯罪後的證據來源。犯罪根源與長相有關於是龍布羅梭開始研究義大利監獄裡的罪犯面相,並且解剖一些被判處死刑的盜匪屍體,結果似乎讓他發現了犯罪根源的重要依據,誠如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所說:「看到這個頭蓋骨,便如同廣大平原被火紅天空點亮般,我立刻就知道這名罪犯本性的問題......一種隔代遺傳導致他繁衍出原始人類及低等動物的殘忍天性。」而在研究6034位罪犯後,他做出一些判斷,如下:■ 刺客的下巴突出、顴骨分得很開、頭髮細而黑、鬍鬚稀疏、臉色蒼白。■ 性侵犯手比較短、前額較窄、頭髮顏色淡、生殖器及鼻子畸形。■ 騙子的下顎大、顴骨突出、體重較重、臉色蒼白;而扒手手很長、身高比較高,黑髮、鬍子稀疏;至於搶匪,像是小偷等,頭蓋骨測量不規則、頭髮粗、少見稀疏者!(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