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熬夜爆肝?成藥和酒更可怕

熬夜爆肝?成藥和酒更可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代人夜生活精彩,逛街購物、熬夜看劇、通宵唱歌,全日營業的店家越來越多,現在甚至連書店也有提供24小時服務。然而,熬夜到底會不會「爆肝」?夜生活豐富、凌晨才睡的人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呢?熬夜、成藥吃多 加重肝臟問題熬夜會不會「爆肝」一直是許多民眾心中的疑惑,郭綜合醫院肝膽胃腸內科醫師黃文威表示,「爆肝」只是一個流行語,非醫學用詞,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這種症狀。不過對於有肝疾病的人,熬夜可能會加重或影響復原情形。因此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十分重要。另外,因為健保便利、藥局林立,國人的藥物取得非常便利。但是民眾除了處方簽之外,隨手可得還有成藥、秘方、偏方、草藥等,種類繁多,有時甚至認為是保健食品,不認為自己吃的是藥物,因此很可能有低估甚至過度服用的情形,統計上造成肝臟問題的藥物種類以抗生素最常見。男性每天30克、女性20克酒精 肝恐發炎喝酒也是導致肝病的原因,只要一點點就能在無形中損傷肝臟。造成肝發炎的酒量男性平均每天30克,女性20克酒精,2年內有機會導致肝損傷。以台灣啤酒來說,男性每日2罐(330毫升x2),紅標米酒約1/5瓶(135毫升),白蘭地或威士忌則約1/8瓶(75毫升),金門高粱1/12瓶(50毫升)。再者常見的原因還有脂肪肝,體重過重的人,通常都會有飲食不節制的問題、喜歡油膩、多肉、少蔬果,運動機會少,因此或許還伴隨有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疾病,民眾在就醫前,可以自我檢視,並於就診時與醫師討論。少量的藥、酒 久了身體損害更嚴重肝細胞受損的程度,可以反應細胞本身的健康狀況,但由於肝的病變通常反應較慢,患者時常忽略,因此千萬不要誤以為少量沒關係,少量的藥、酒、油膩飲食,久而久之會導致身體損害程度越來越大,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少熬夜才是保肝的正確之道。

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3歲的男性上班族,某次聚餐喝酒因突然腰背痠痛又尿不出來,緊急送醫後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高達300ng/ml,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60%癌變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教授表示,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根據國健署統計,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位,約有60%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此時存活率大幅降低。逾50歲 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相對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致死率相當低,蒲永孝教授解釋,攝護腺癌第1到第3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第1期發現者,10年存活率為100%。如果到了第4期才發現,癌細胞都已經轉移,存活率平均就只剩下4年,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該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倘若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者,則應提早到45歲做第1次檢查。若第一次檢查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罹攝護腺癌可能會對泌尿功能造成影響另外,多數民眾聽到罹患攝護腺癌,就認為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患者常擔憂攝護腺癌治療會對泌尿功能或性功能造成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手術後會有漏尿、勃起障礙等副作用,因而不願意接受治療。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針對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家屬可採用「天平的比較法」跟患者溝通,強調接受治療但可換更長的壽命,如果讓病患受苦只能換得短暫的利益,家屬會站在他的立場反對,以此增強同一戰線的立場。 

「禽」形不對 陸H7N9病例激增

「禽」形不對 陸H7N9病例激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浙江省、江蘇省及安徽省近期H7N9病例數持續增加,由於年假至元宵節期間人禽接觸較為密切,推測疫情仍會持續一段時間。疾管署提醒,計劃至中國大陸旅遊的民眾及當地台商,務必注意個人衛生及飲食,避免接觸禽鳥與出入活禽市場,以降低感染風險。自去年10月迄今累計365例H7N9病例中國大陸上週新增56例H7N9流感病例,自入秋(2016年10月1日)迄今累計365例H7N9流感病例,以江蘇省115例、浙江省65例、廣東省41例及安徽省39例為多;個案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多具禽類、活禽市場暴露史。本季累計病例數已超越歷年,年假至元宵節期間因禽類消費需求增加,人禽接觸密切,推測疫情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中國大陸本季入秋後累計2例H5N6病例,分別為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均於去年11月發病。根據中國大陸2017年1月31日公布資料,自2014年起累計17例病例,均為散發,分佈於廣東省、湖南省、雲南省等8個省分,多為重症,其中12例死亡,致死率70%,逾70%個案為20至49歲,逾80%具禽類或活禽市場暴露史。江蘇省、浙江省 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目前針對人類新型A型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福建省、貴州省、上海市、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及雲南省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其他省市(不含港澳)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避免接觸禽鳥類與出入活禽市場,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以避免感染。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防腦部癡呆 沒事就多喝水!

防腦部癡呆 沒事就多喝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活得長命百歲而且腦袋又靈光。一心如此期盼的我,每天喝2公升的優質好水。對於腦部的健康來說,沒有比水更重要的物質了。因為人腦約有80%由水構成。即使只缺少一點點水的分量,腦部隨即無法正常運作,人類的腦部組織結構就是這麼無法承受水不足的狀態。腦部一但缺水 運作將發生障礙因此,腸道一吸收水分,立即優先輸送到腦部。因為腦部一旦缺水,即便只缺了一點點,它的運作將因此發生障礙。對於人類而言不可或缺的水,會依照維繫生命的重要性,從最重要的部位開始,依序被傳送到身體各個部位。這一點可以由人體當中最早獲得水分供應的部位是腦,最後才是皮膚而得到證明。不希望自己將來得到失智症的人,我想應該不只有我而已吧。很多人從年輕時期就有這個願望,但是後來卻依舊得到了失智症,或者家中有人罹患了失智症,讓照顧的人極為辛苦。想預防失智症 從今天開始喝優質好水在我的周遭,有朋友罹患了失智症,也有朋友的家人得到失智症。也越來越多人找我諮詢:「該怎麼辦才好?」面對他們,我總是先問一句:「平常一天喝多少水呢?」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最多只喝一瓶500毫升寶特瓶的水而已。其中還有不少人覺得:「水這種東西,花錢買來喝實在太浪費了。」但是這種想法無法讓你遠離失智症。如果想預防失智症,請從今天開始喝優質好水。因為自己罹患失智症而飽受痛苦折磨的人、因為家人的失智症問題行為而煩惱不已的人,更應該喝(讓他喝)好水。如果想讓失智症遠離自己的生活,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對大腦來說,沒有比水更重要的物質。失智症的人數10年急增250萬人從現在開始,日本的社會結構將一路走向前所未有的局面。日本政府公布一項預測指出──「10年後的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每5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這個數字包含了輕度失智症在內的準失智症患者。換言之,包含準失智症患者在內,預測未來將有700萬以上的人口罹患失智症。日本國內目前罹患失智症的人數有462萬人。僅僅10年的時間,人數將急遽增加250萬人。10年後,包含我在內的日本人,可能是自己罹患失智症,也可能是家人之中有人得了失智症,對所有人而言,這已經不是他人的瓦上霜了。如果置之不理,不做任何努力,漫不經心地過日子,等在前方的將會是令人心慌意亂的困境吧。(本文摘自/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拓客出版)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以達到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之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然而,在面對各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下,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本講座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包括: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體重一定會減輕?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要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較好?等問題將由王若昱營養師給予建議,期望病患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106年2月20日 星期(一)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巨乳症不治療 恐致脊椎變形

巨乳症不治療 恐致脊椎變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輕女子身高只有155公分卻有一對巨乳,但左右邊乳房不對稱,右邊的乳頭已掉到肚臍處,胸罩得穿到I罩,由於身心都深受巨乳影響,這名女子最後選擇將乳房縮小到D罩杯,這才解決她因為巨乳症所帶來的困擾。 生活大受影響、心裡自卑很多女性都想要擁有雄偉的雙峰,總希望「事業線」可以夠深;然而,如果雙峰太大,也不一定就是美!收治該名年輕女子的萬芳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存昌表示,這名女子罹患的巨乳症已讓她非常困擾,平常生活大受影響之外,且讓她非常自卑。 巨乳症和雌性素刺激有關巨乳症的成因很多,李存昌醫師解釋,巨乳症一般和雌性素刺激有關,所以好發於青春期或懷孕,由於這期間是易於荷爾蒙變化的時期,而肥胖也可能增加雌性素的誘發因子,至於好發於青春期的巨乳症往往和遺傳有相關,這名女子的母親本身也有類似困擾,但因恐懼手術而不願治療。 心理受影響、也會造成頸部痛、脊椎變形李存昌醫師指出,依據隆乳的經驗推估,這名女子的胸部大約要穿I罩杯,而且兩邊乳房都很大,右邊乳房更是特別大,就好像以前女性會哺乳的胸部,讓她根本就不敢穿T恤,至於巨乳症除了會使心理受到影響之外,甚至因為胸部負擔太大,而造成頸部疼痛和脊椎變形,不得不慎。 微創縮乳手術由I到D罩杯這名女子原本怕痛不敢處理,但是之後還是選擇了縮乳整形手術;李存昌醫師進一步指出,經由進行微創縮乳手術,再搭配抽脂術,將她的I罩杯縮小到D罩杯,右邊乳房大約切了800公克,將近1公斤,這才讓她擺脫巨乳症的負擔。(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親一下就感冒 接吻病上身!

親一下就感冒 接吻病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心,浪漫的一個吻可能帶來一場病!一名年輕女子因發燒不退持續1-2週,有疲倦感,輕微感冒症狀,常合併淋巴結腫大、咽喉炎及皮膚紅疹就醫,經醫師抽血檢驗,患者白血球中的淋巴球比例升高,確診罹患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接吻病(Kissing disease)」。醫師提醒,若出現感冒症狀應注意口鼻衛生,避免接吻以防病毒互相傳染。淋巴結腫大劇痛、咽喉腫痛、流鼻水患者的男友於一個月前曾出現輕微感冒及咽喉淋巴腺微腫、皮膚紅疹症狀,雖然當時沒治療,後來卻自行痊癒,患者則是主訴發燒38度近一週,兩側頸部有淋巴結腫大劇痛,還伴有咽喉腫痛及輕微的流鼻水。內科專科醫師巫慶仁表示,這種「接吻病(Kissing disease)」經由唾液傳染,情侶間需小心。內科醫師巫慶仁表示,這名女子臨床上症狀像是病毒感染,此外,肝功能高了快10倍(正常數值是35 U/L以內,病人高到330 U/L)。檢驗結果確認她罹患的是一種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感染性單核球血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其主要致病原是一種疱疹病毒EBV(Epstein-Barr virus),主要是飛沫傳染,此疾病還有另一個有趣的病名,又稱為「接吻病(Kissing disease)」。注意口鼻衛生 盡量避免接吻今日就是西洋情人節,情侶相處要注意,除了情侶夫妻接吻之外,大人親小孩、共用喝過的杯子或牙刷等,都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播。而要避免罹患這類疾病,須注意口鼻衛生,如果已有類似感冒症狀,還是儘量避免接吻等動作,以免傳播病毒給另一半。患者則要多補充水分,多休息,避免熬夜,避免刺激性或增加肝臟負荷的食物。

腹痛出血 孕婦血壓竟飆到190

腹痛出血 孕婦血壓竟飆到190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0歲何姓產婦前晚突然腹痛出血,家人趕緊將產婦送往醫院,產婦在急診時血壓竟直飆到190mm/120Hg,檢查後發現胎音心胎不穩,胎兒出現呼吸窘迫狀況,所幸經過緊急急救產下女嬰,母女均安。妊娠高血壓可能會併發子癲前症衛服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表示,該名孕婦懷孕36周,接生過程中發現胎兒出現臍帶扭轉的情形,經過婦產科與小兒科的團隊合作下,順利娩出一名健康女嬰,母女均安。陳麗琴主任表示,產婦於醫院產檢時即有妊娠高血壓的情形,因此患有高血壓的孕婦屬於高危險群,不能掉以輕心。寒冷、精神緊張、羊水多都可能有妊娠高血壓在季節寒冷時可能併發孕婦高血壓症狀,另外,精神緊張、羊水過多、營養不良的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的機率也比較高,妊娠高血壓可能會併發子癲前症及胎盤早剝,因此嚴重的妊娠高血壓可能會導致胎死腹中。減少重口味的鹽、油炸物等高熱量食物想要寶寶健健康康,媽媽的功勞不可少,養好胎的首要條件就是心情穩定,這名血壓高於190的患者,屬於嚴重型子癲前症,預防方法與普通高血壓患者無異,惟擔心腹中胎兒病變,因此要更加忌口,平時的飲食要盡量漸少重口味的鹽、油炸類等高熱量食物,少熬夜、不緊張,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即可控制高血壓。 

心臟復健做好 全身都有力!

心臟復健做好 全身都有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小心,尤其是老人家在冬天容易因為氣溫急凍讓心肌梗塞發生率大增。一般來說,患者可以經由心導管或是手術治療來提升存活率,但許多患者卻以為心臟開完刀就能恢復至從前狀態,殊不知導管或手術只是將原本塞住的血管暢通,但受損的心肌細胞及心臟功能是需要適當的運動訓練才能恢復原本功能。術後越早接受復健計劃就能及早享受快活人生。許多患者怕心臟不舒服不敢活動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亮伃表示,許多患者也許知道運動的重要性,卻也害怕運動時再次引起心臟不舒服的症狀而不敢活動,但也有患者太積極運動造成恢復中的心臟過度負荷而引起不良反應。心臟復健目的在改變惡化的機會、預防心臟病心臟復健是一個有計劃且漸進性的運動計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心臟功能不同而設計,無法由患者自行憑感覺運動。心臟復健通常包含運動及肌力的訓練,藉由醫師諮詢打造符合患者的復健方法,目的在改變心臟病惡化的機會,預防下一次心臟病的發作。促進心臟功能恢復、體能增加陳亮伃物理治療師表示,規律的運動不僅能促進心臟功能恢復、體能增加、降低心臟問題相關的危險因子,最重要的是增加生活品質及滿意度。曾經有患者因心臟衰竭及呼吸衰竭而氣切,初來復健時連走路都喘,根本不敢出遠門,經完整的心臟復健後,不僅是氣切管拔除了,體力也大幅上升,連續騎腳踏車2個小時都沒問題,也常常到處去旅遊,大大的增加生活的品質。

腹痛噁心 膽固醇飆破20倍!

腹痛噁心 膽固醇飆破20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6歲女性因腹痛難耐反覆到急診就醫,血液檢查發現三酸甘油脂高達正常值的20倍,原來這名患者罹患家族性高血脂症,因血脂代謝引發急性胰臟炎,患者說發作當下甚至感到比生小孩還痛,且當下甚麼都不能做,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醫師採取血漿置換術,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油炸、高澱粉食物、糖都是導致疾病的主因衛服部桃園醫院急診室護理師童姿鈞表示,三酸甘油酯除了是人體內的一種脂肪,也存在許多食物中,如油炸類食物、高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包、麵食等,酒也會會催化三酸甘油脂變成脂肪儲存於體內,作為備份能量,當運動不足時會成為皮下脂肪,導致肥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另外,容易被忽視的糖也是導致疾病的主因,過於精緻的甜點、甜膩的水果等,血糖突然升高,來不及分解就有可轉換為三酸甘油脂。一般而言三酸甘油脂小於200mg/dl為正常,200-400mg/dl則為輕度偏高,400-1000mg/dl為偏高,而1000mg/dl以上則為極度偏高。當超過500mg/dl,就會引發胰臟炎,此時會先給予藥物控制,禁食,若無明顯改善會採取血漿置換術。腹痛、噁心、嘔吐,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胰臟是消化器官,主要分解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當三酸甘油脂過高會使血液濃稠,胰臟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腸內,而逆流造成胰臟發炎,而胰臟若受損不會自行修復,會造成永久性傷害,受損時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而延誤治療。要降低三酸甘油脂、維持身體正常機能,除了藥物治療,對患者來說,調整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是降低三酸甘油脂濃度、維持心血管健康重要關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