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薑黃素助控糖?醫:應慎選

薑黃素助控糖?醫:應慎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養生觀念漸盛,許多民眾都喜歡自行服用保健食品抗老,近來非常火紅的天然食材薑黃包含抗氧化、抑發炎療效,據World J Diabetes世界糖尿病雜誌、diabetic care等期刊研究結果發現,類薑黃素除了抗發炎外,更有助於血糖、血脂控制,對糖尿病患是一大福音。衛福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雖然糖尿病患有明確的控糖目標,除了應該在生活及飲食多加小心,在使用保健食品時,也應避免選擇來路不明或者標示不清的產品,以免傷身。腎病變是因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發炎反應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會演變為糖尿病腎病變,許多民眾擔心藥吃太多會洗腎,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表示,糖尿病腎病變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長期高血糖引發身體一連串的發炎反應,使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均衡飲食 購買前詢問醫師、營養師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使用天然植物來保健,價格便宜且安全性較高,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使用,建議以均衡飲食為前提,輔助天然植物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對於市售的薑黃及薑黃粉的選擇,避免選擇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並定期關注衛生福利部的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相關資訊,購買前也應詢問醫師或營養師,以利評估效用及身體狀況。莊宗芳主任表示,規律遵循醫師指示使用藥物,配合飲食及運動控制才是預防糖尿病腎病變的上上策,早期的微白蛋白尿期是有機會回復的,可以找腎臟專科醫師針對腎臟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日用滑鼠10小時 手腕長鳥蛋

日用滑鼠10小時 手腕長鳥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7歲陳小姐從事網頁設計工作,右手突然出現酸麻情形,赫然發現右手手腕處凸起了一個瘤狀物,壓下去軟軟的,且會感覺到麻麻的,且瘤狀物有繼續變大的感覺,醫師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陳小姐年前不停趕工作,每天幾乎都要待在電腦前10多個小時,導致手腕出突出大小約2.4公分外型約鳥蛋大小的腱鞘囊腫。醫師提醒,長期重複某一姿勢一定要注意角度,長期姿勢不良恐導致關節疾病。重複性手部運動或外傷都可能導致發炎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鄭宇傑表示,這名患者並未受過傷,但因職業關係長時間使用滑鼠,而鍵盤與滑鼠的位置都擺放的較高,導致手腕呈現背屈的姿勢,在長期姿勢不正確的使用手腕下導致囊腫的出現。腱鞘囊腫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者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粘液的良性腫塊。因為腱鞘是一種中空的膜狀構造,而肌腱在其中滑動促使手能活動,但是因為重複性手部運動、外傷或感染,都可能導致肌腱在腱鞘中滑動過度頻繁而發炎或破裂,使得潤滑的液體堆積形成囊狀隆起,就形成了腱鞘囊腫。用電腦1小時休息10分鐘 記得局部按摩腱鞘囊腫常見發生在女性與青少年,或長時間使用電腦的族群。鄭宇傑醫師呼籲,腱鞘囊腫治療後復發的機率仍有20%,使用滑鼠或鍵盤時應保持正確姿勢,前臂與手腕角度維持平行,避免手腕呈背屈的姿勢,若有需要也可以使用護具或護腕。若需長時間使用電腦,也應每隔1小時休息10分鐘進行局部按摩,或針對肩頸、上肢、手腕等部位進行拉筋及肌力訓練,讓身體或手部緩和地休息與伸展。

假藥爆不完 三高用藥停看聽

假藥爆不完 三高用藥停看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假藥風波頻傳,除了降血脂用藥「冠脂妥」爆出假藥,現在更傳出「力清之」、「維妥力」、及降血糖常見藥物「佳糖維」等3款國內暢銷藥物,也有可能有假藥流入市面!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如持有冠脂妥®(Crestor 10mg)膜衣錠(批號為MV503)產品請停止使用,持原藥袋及健保卡回原醫療院所或藥局諮詢退換貨。目前假藥都屬三高慢性病用藥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主任劉采艷表示,目前傳出可能有假藥混雜的藥物,都屬於三高慢性病用藥,請民眾首先不要自行停藥,可以就近諮詢專科醫師或者熟識的藥師,避免病情受到影響。慢性病用藥量大,患者幾乎是每天都要服藥,可能因此讓不法人士覺得有利可圖。劉采艷主任強調,按照醫師囑咐並且規律用藥,對治療慢性病來說十分重要,出現假藥恐慌,對民眾來說醫定會造成混亂,但是醫師囑咐每天都要吃的藥物有其重要性,不要因為擔心就自行停藥,除了平常就應該拒絕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還可以向原取藥醫院或藥局確認。保持警覺 不必過度恐慌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對藥品有疑慮或有任何用藥上的疑問都可以詢問新北市社區藥局的藥師。利用好藥局APP也可輕鬆得知附近有哪些藥局可提供藥物諮詢等服務,並有營業時間及相關聯絡資訊供查詢使用。把握自身用藥安全,遇有疑問時可找專業藥師詢問,需要保持警覺卻不必過度恐慌。

呼吸聲像魔鬼氈 肺已纖維化!

呼吸聲像魔鬼氈 肺已纖維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飽受胃食道逆流所苦的54歲許女士,只要樓梯爬到2樓就會喘得上氣不接下氣,本以為只是身體老化虛弱而導致,醫師建議使用新型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將有機會減緩50%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並減少68%的急性惡化機率,持續治療可以降低43%死亡風險。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已於今年3月開放健保給付,每年將可為患者省下近120萬元藥費。肥胖、胃食道逆流、菸齡長的人要注意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好發於50歲以上,通常會有乾咳2個月以上、容易喘、呼吸困難等症狀,煙齡長、1年抽超過20包以上的人也須注意,另外,肥胖、胃食道逆流、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皆有增加罹患「菜瓜布肺」的風險。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 肺失去彈性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表示,「菜瓜布肺」患者在專科醫師聽診時,會聽到像是魔鬼氈被撕開的呼吸音,透過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HRCT)就會發現患者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肺失去彈性並逐漸喪失功能,整個肺葉看起來就像是一絲一絲的,如曬乾後的菜瓜布一般。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臺中榮總重症醫學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傅彬貴表示,「菜瓜布肺」在台灣大多確診都已是晚期患者,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大多數確診晚期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在短期內惡化,及早發現潛在患者及早治療,是減緩肺功能下降及延緩急性發作的不二法門。傅彬貴醫師進一步表示,原來針對「菜瓜布肺」治療只能採用傳統抗氧化劑、免疫抑制劑及類固醇等藥物對症治療,成效相對有限,今年3月起,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開放健保給付,不僅可解決治療困境、增加患者治療的意願,更進一步提高生活品質。

隱形眼鏡怎麼選 5招告訴你

隱形眼鏡怎麼選 5招告訴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隱形眼鏡久戴導致視力模糊又乾澀,小心隱形眼鏡的優劣恐影響雙眼健康!一項隱形眼鏡使用習慣線上調查顯示,94%民眾平均一天工作時數超過8小時,5成每天隱形眼鏡配戴逾12小時,因此逾99%民眾想追求舒適度更高的隱形眼鏡。專家指出,配戴隱形眼鏡導致眼睛不適恐與隱形眼鏡降低淚液層的穩定性有關。因應高用眼時代,出現添加與淚液成分相近的保濕因子的矽水膠日拋,能全面提升配戴時的舒適程度。5成民眾配戴隱形眼鏡的時間更高達12小時以上25到39歲的300份隱形眼鏡使用有效問卷調查發現,約70%民眾的工作時數介於8至10小時之間,民眾平均配戴8.4小時後,眼睛即出現疲勞、乾澀等不適感。高達81%的人會感到眼睛乾澀、63%的人感到眼睛疲勞。當眼睛出現不適時,41%的人以點人工淚液來緩解不適、34%的人會換成鏡框眼鏡,然而這些方法不僅不方便,也並非根本解決之道。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陳佳琪說明,隱形眼鏡影響眼睛構造中淚液層的穩定性,是眼睛疲勞乾澀的真正原因。5項標準 教你挑選隱形眼鏡產品陳佳琪助理教授表示,眼睛疲勞乾澀的關鍵因素其實在於鏡片的品質,優質鏡片可以長時間舒適配戴超過12小時。對於如何正確選購優質的隱形眼鏡,5項挑選隱形眼鏡產品的標準報你知:1)  由專業眼科醫師推薦產品。2)  選擇高透氧矽水膠材質,避免眼睛缺氧增生血絲。3)  鏡片添加與淚液成分相近的保濕因子,能穩定淚液層。4)  鏡片需好戴好拿,若取出不易可能造成角膜刮傷。5)  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未通過衛生單位核可的產品。 

破紀錄!533克早產兒心臟手術成功

破紀錄!533克早產兒心臟手術成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懷孕23週出生、僅478克的早產兒女嬰,因為「開放性動脈導管」達0.3公分,藥物治療不但沒效果,腎功能也受到傷害,血壓不穩定,醫療團隊於早產兒489克時,建議家屬開胸手術或心導管手術,在家屬考慮期間,因嬰兒腎功能惡化、排尿少,體重急升至533克。經「經皮心導管之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術」,2日後超小早產兒脫離呼吸器,腎功能逐漸恢復,心臟衰竭也大幅改善。478克女嬰 打破此手術最低體重的紀錄成大醫院小兒心臟科吳俊明醫師、王玠能醫師、謝旻玲醫師等與新生兒科林永傑醫師等、新生兒加護病房、心導管室,團隊合作成功完成出生僅478克早產兒女嬰的「經皮心導管之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術」。據文獻紀載,目前世界上成功接受「經皮心導管之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術」最小體重為755公克,此次案例則為出生僅478克早產兒女嬰,打破此手術最低體重的紀錄。早產兒動脈導管的肌肉較少、收縮力較弱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林永傑表示,出生後的新生兒因生理環境劇烈改變,橫跨在主動脈與肺主動脈之間的肌肉會儘快收縮以關閉動脈導管。早產兒的動脈導管上的肌肉較少、收縮力較弱,因此常常罹患這個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疾病。早產兒出生後的動脈導管仍維持開放時,將會分流主動脈的血流至肺動脈,若分流的血量太大,一方面造成早產兒血壓不穩定,心臟衰竭;另一方面卻造成肺部過度充血,氧氣需求量上升,甚至肺出血,進而死亡。手術的顯影劑會增加早產兒腎臟負擔林永傑醫師指出,早產兒的體重很輕,下肢的股靜脈或股動脈很小,心導管手術不容易將手術導管與關閉器送入早產兒的下腔大靜脈,且因早產兒的動脈導管長度小,要將手術導管與關閉器,穩定地放在開放的動脈導管中,更是困難。另外,心導管手術常需不少量的顯影劑,也會增加早產兒的腎臟負擔。

「乳房術中放療」獲肯定 有助降低復發率

「乳房術中放療」獲肯定 有助降低復發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乳癌篩檢的普及化,早期發現者越來越多,乳房保留手術可謂是現今的手術趨勢之一,為降低復發風險,術後通常必須輔以全乳房體外放射線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歐陽賦醫師表示,乳癌患者需來回接受25~35次全乳房放射治療,因放射線於體外照射,可能導致患者面臨皮膚乾燥、脫皮變黑甚至纖維化等副作用,不僅失去保留乳房美觀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寧可放棄保留乳房來避免副作用影響。除此之外,體外放射線對於慢性心肺功能的影響近年來也引起一些專家的注意。對此,許多歐美先進國家都已經開始使用「乳房術中放射治療」(IORT)以改善上述情況,顧名思義就是於手術中直接於體內腫瘤空腔實施單次性放射治療。歐陽賦醫師解釋「乳房術中放療」只需手術當下進行單次8~15分鐘照射就消滅殘存癌細胞,對於部份較低風險的乳癌族群, 達到相當於傳統體外放療的效果,不僅可大幅節省治療時間,也可避免急慢性體外放射的副作用, 如乳房外觀變形、皮膚病變、心肺輻射傷害等,使患者能達到乳房保留美觀的效果,也避免患者須往返醫院的困擾。談到「乳房術中放射治療」(IORT),歐陽醫師說這是需要外科與放射治療科的團隊合作,透過兩個專科的醫師考量每位患者腫瘤大小、期別、類型等多種因素後,再進行機器校正與劑量調整,以確保達到較佳療效。台北振興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王崇義醫師表示,術中體內放療是乳癌放療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也獲得廣泛肯定,為了證實其安全性以及療效,曾進行收案超過兩千名乳癌患者之國際大型臨床試驗,結果證實「術中體內放療」控制術後局部復發率之效果不僅不亞於傳統放療,且術後併發症發生之比例也明顯少於傳統放療。王崇義醫師進一步解釋,在術中操作單次高劑量體內放射治療時,放射線能夠消滅手術邊緣內殘存之癌細胞,使術後復發率降低達到與傳統體外放療相當程度,故療效與安全性都已獲歐美先進多國認同;術中體內放射治療在台灣也已實施三年以上,累積數百名患者治療經驗,深獲各大醫療院所肯定。王崇義主任再度提醒,並非所有早期病患皆適合術中體內放療,建議45歲以上、腫瘤小於3公分、無淋巴轉移且手術邊緣無癌細胞殘留之早期乳癌患者較為適合,但仍需經主治醫師評估後決定。

糖友抵抗力低 防傷口感染這麼辦

糖友抵抗力低 防傷口感染這麼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人因為免疫力較差,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2位分別為60多歲和70多歲糖尿病人,都因為手部細菌感染造成壞死性筋膜炎,所幸在經由負壓傷口沖洗系統的照護下,不但不像傳統手術那麼疼痛,而且也更快復原。 糖友細菌感染 恐造成壞死性筋膜炎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念國表示,糖尿病人不但抵抗力差,而且在冬天血液循環也會不好,甚至會因為皮膚容易癢而去搔抓,致使容易出現傷口;這二位糖尿病人就是因為有這種體質,因而造成手部細菌感染發炎,且出現壞死性筋膜炎。 負壓傷口沖洗系統 較不疼痛且復原快對於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通常是需要手術切開傷口,並且用紗布進行換藥;不過,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已有負壓傷口沖洗系統照護來做治療。戴念國醫師指出,負壓傷口沖洗系統是一種自動化的傷口照護,相較於傳統手術治療,不但較不疼痛,而且相差一半的療程,可節省一半時間復原,大大節省醫療成本與健保支出。 一條管子可抽吸 並能給藥做治療戴念國醫師進一步指出,負壓傷口沖洗系統是將一條管子放在受傷的部位外面,並用特殊生醫泡棉包紮,再用管子將深層的膿吸出,這條管子有一吸水端與抽水端,可同時進水與引流,而且有機器可以抽與吸,以及進行給予抗生素或是優碘等藥物做治療。 糖友免疫力較低 應好好保養肌膚由於糖友的免疫力較低下,皮膚容易乾燥搔癢及脫皮,致使傷口遭到細菌感染;所以,醫師提醒,糖友應做好皮膚保養,可用乳液滋養肌膚,防止皮膚乾燥皸裂,並且應避免出現傷口,以免使得傷口遭到細菌感染,若是發現皮膚有傷口,應立即就醫診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失眠好憂鬱 10大警訊看過敏

失眠好憂鬱 10大警訊看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經常鼻子發癢、猛搓鼻子,甚至搓到脫皮/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只要進出冷氣房或溫差大的早晨夜晚,鼻子容易搔癢難耐、狂流鼻水,症狀如果嚴重到無法專心工作、上課或睡眠,為了避免過敏災情持續擴大到其他症狀例如氣喘,建議要就醫。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鼻血管收縮劑、肥大細胞抑制劑、抗生素等合併治療或局部類固醇噴劑。2) 熊貓眼/黑眼圈也可拿來「算病」? 的確,黑眼圈跟過敏嚴重度有相關性,台大醫院研究發現,67%過敏性鼻炎孩童有黑眼圈,且下眼袋的顏色較黑,面積也較大。3) 鼻塞很久都沒好/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個多星期會好,如果持續鼻塞很久沒好,很可能是過敏所致,若沒就醫用藥,容易併發鼻竇炎、長鼻瘜肉(反覆的發炎反應,讓組織增生,嚴重時會阻塞氣道,使呼吸不順暢)、睡眠障礙、氣喘或頭痛。4) 呼吸時有咻咻聲/一般來說,氣道受阻時會產生咳嗽、胸悶有壓迫感、喘鳴,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呼吸時伴隨咻咻的聲音,尤其運動過後更明顯,且經常反覆發作,很可能是氣喘,請趕緊就醫檢查。5) 皮膚癢到不行/皮膚發癢,抓到停不下來,搔抓引起疹子,疹又導致癢,惡性循環,如果是發生在孩童身上,當心得了異位性皮膚炎,這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濕疹,建議找醫生好好治療控制病情,以免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6) 蕁麻疹/有一種癢,皮膚會出現膨疹,很像被蚊子叮過之後的腫塊,一段時間會消退。大人小孩都可能得,那就是蕁麻疹,雖然國內外指出約20%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會得一次,那不表示可以輕忽。如果皮膚腫脹發生在比較深層的部位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萬一發生在喉嚨,有可能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性命。建議找醫生看診,找出過敏原,並配合用藥治療,改善症狀。7) 失眠/長期失眠會扼殺生活品質、工作表現,所以當發現長期咳嗽、鼻塞、眼睛癢、皮膚癢等各種過敏症狀已經惡化到影響睡眠時,就是該看醫生的時候了。8) 很難專心且很沒耐性/過敏與過動確實有關係。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楊曜旭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孩童跟一般孩童相比,有過動症的比率高出2.8倍,更且,如果把過敏治療控制好,過動的情形也能大幅改善。尤其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常常會伴隨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結膜與眼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耳朵也癢、不斷打噴嚏,手很容易在臉上摸來摸去,渾身不舒服,動來動去,不僅很難專心,脾氣也變得不太好,超沒耐性。9) 疲倦無力/長期因過敏症狀干擾睡眠、體力透支,就容易精神不濟;過敏反應也可能讓免疫系統過亢,也會讓人疲累;此外,如果有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也可能讓你昏沉嗜睡,如果持續覺得自己倦怠無力,建議回診跟醫師或藥師尋求協助。10) 情緒長期低落、憂鬱/這是真的,過敏症狀嚴重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連情緒也跟著賠上。最近歐洲有項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失衡,不僅容易患有過動症,也容易出現憂鬱、自閉傾向,這篇研究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期刊。不論大人或小孩,如果經常飽受過敏症狀折磨,建議找醫生商量,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讓症狀有機會獲得緩解,重拾生活品質。(本文摘自/跟著天氣養生/康健出版)

婦女當心 副乳也可能癌變!

婦女當心 副乳也可能癌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隆乳後,擔心乳房攝影會破壞置入物,可利用乳房磁振造影及高解析度超音波詳細檢查,不僅不會疼痛,還能根除乳癌死角。一名49歲婦女,深怕乳癌攝影的夾擠方式會破壞隆乳置入物,接受磁振造影及超音波檢查後,竟在接近左側腋下的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發現1顆不到1公分的腫瘤,接受外科手術後,目前定期追蹤中。醫師提醒,除了常見的乳癌發生位置外,只要是有乳腺組織分部的位置如副乳、外側腋下都有可能癌變,早期檢測才能有效提高治癒率。0.9cm的腫瘤位於乳房腋尾 容易忽略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韋朝榮表示,這位婦女透過不定時自我檢測的方式進行乳房檢查,3個多月前觸摸到左邊靠近腋下有不明腫塊,透過影像看到0.9cm的腫瘤,經超音波導引切片和病理檢驗確診為一期乳癌。韋朝榮醫師指出,由於該受檢者的腫瘤位置為乳腺末端的乳房腋尾,若不是發現得早,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死角。有乳腺的部位都有可能致癌,90%的乳腺集中在乳房中間,越往外側(腋下)的乳房也可能出現腫瘤。此外,副乳雖然是多出來的乳腺,卻因為有乳腺組織也可能罹患乳癌。自我檢測加磁振造影可提高9成準確度乳癌好發位置第1名就是雙側乳房的外上方,例如左側乳房最常發現乳癌的是在乳房左上角近腋下的部位,右乳則是在乳房右上側靠右手腋下,發生率近5成;其次才是乳房正中間的乳頭及乳暈,發生率約2成;第3常見的是兩乳的內上側,至於兩乳下方內側比較少見。韋朝榮醫師呼籲,女性除了對不會疼痛的不明硬塊要提高警覺外,也應時常自我檢測,以早期發現病灶。依據經驗,東方女性乳房相對於西方女性比較緻密,建議可加上乳房磁振造影或超音波,以提高9成準確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