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毛手毛腳?美女減肥變野獸!

毛手毛腳?美女減肥變野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經典動畫長片《美女與野獸》講述一段超越心靈的愛,劇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半人半獸的外表為故事更添了許多神祕色彩,奠定動畫迷心中的最浪漫愛情故事的地位。而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為體毛突然增多感到困擾,而且多為女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讓我們跟著醫師解開謎底!偏激厭食減肥 內分泌失調導致多毛症許多女性只要一執行嚴格的減肥計畫,就會只吃流質食物、甚至什麼都不吃,偏激厭食方法恐讓身體吃不消,不僅導致身形呈現病態性削瘦,還會讓身上的細毛廣泛性的增加,包括在臉部、軀幹及四肢的多毛,但頭髮卻會減少、甚至禿髮,直到此時才發現自己內分泌失調。不僅整個人都變樣,為了擔心異樣眼光只好把惱人部位都包起來,健康亮紅燈,減肥不成反而害病!全身毛髮增加 變的像狼人成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朝鈞表示,這種局部體毛突然增多的現象稱為「毛髮增多症」,有少部分患者是先天的因素產生毛髮增多,因為長得像狼人,也有報導稱他們作「毛孩」,這種病也被作「狼人症候群」。還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全身毛髮突然增多?成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許釗凱表示,某些藥物(如:環孢素,類固醇,或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新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標靶藥物)有可能會誘發毛髮增多現象,但結束停藥後,髮量會逐漸恢復正常。毛髮量增加 體內恐有惡性腫瘤而除了標靶藥物的影響,楊朝鈞醫師指出,如果皮膚表面毛髮量突然增加,要當心可能不是皮膚疾病引起的,而是體內恐有惡性腫瘤!臨床發現,像胎毛一樣的細長毛髮突然增多,雖然少見,但可能是癌症發生前的蛛絲馬跡,並非惡性腫瘤嚴重到轉移皮膚,而是惡性腫瘤分泌激素刺激毛囊才引起全身「發毛」, 在女性還有一種「多毛症」和雄性荷爾蒙活性高有關,多毛症的女性毛髮會突然明顯變粗、變長,毛髮分布在肚臍、胸前、鬍子、下腹等雄性毛髮的部位,也會出現難治療的青春痘以及出現月經異常、頭髮變少、皮膚出油等症狀。引起多毛症的原因最常見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需要以藥物治療。毛髮增多因減肥太過導致內分泌失調毛髮增多症的出現可能都是因為厭食減肥太過導致內分泌失調,另外,癌症、遺傳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民眾一定要隨時注意自己的體內、體外變化才不會漏掉身體發出的危機訊號。身體的危機信號要注意!小徵兆恐致大麻煩,醫師提醒,想要改善毛髮增多困擾,一定要先找到源頭,若發現是多囊性卵巢囊腫要盡快諮詢婦產科醫師,發現有潛在腫瘤也應與醫師討論,評估最合適的解決之道,千萬不要因為身體沒有異狀而忽略身體的細微改變,任何小小的改變都可能讓身體陷於可怕的危機。

只是小感冒 竟檢查出一堆病

只是小感冒 竟檢查出一堆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中年男子因為小感冒就醫,沒想到進一步做了免費成人健檢,竟然檢查出一堆病,不但有代謝症候群,肝功能也不好,甚至還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經由飲食調整與運動,不必用藥就獲得改善! 5位成人中 就有1人代謝症候群收治這名男子的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表示,該名男子有中廣身材,腰圍超過90公分,並且血壓高於140/90mmHg,高密度膽固醇也低於40mg/dl,已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其實,國人代謝症候群的情況很嚴重,每5位成人中,就有1人有代謝症候群。 免費成人健檢 使用率不到35% 還不只是代謝症候群,該男子甚至肝功能也都有問題;黃麗卿醫師指出,4、50歲男性通常都忙於工作,往往都是生病了才來就醫,很少去做健康檢查,而國健署推出的免費成人健檢,使用率不到35%,國人沒有好好利用,非常可惜。 控制飲食 不用吃藥也可以回復正常黃麗卿醫師進一步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這名男子還好做了免費成人健檢,檢查出有代謝症候群以及肝功能異常,由於各項指標都是高出一點點,在進行了心血管風險因子的評估,並且建議他經由活動量增加以及飲食控制來改善,在不用吃藥的情況下,已讓他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儲蓄健康預防保健大型篩檢活動

醫訊/儲蓄健康預防保健大型篩檢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癌、抗癌的重要關鍵,今年苗栗市首場「儲蓄健康 預防保健」大型四癌及成人健康篩檢活動,將於3月11日(週六)上午7:30至11:00,在中油紫園禮堂舉辦,凡參加當天篩檢活動民眾,每做一項篩檢,就有一份精美禮品,完成篩檢還贈送餐盒,歡迎鄉親踴躍參加。這場「儲蓄健康 預防保健」大篩檢活動,由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結合苗栗市衛生所、及苗栗市公所與鄰近里辦公室、和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醫療團隊等,利用週六假日總動員,為增進民眾健康與家庭幸福而努力,守護家人珍貴的生命及幸福。配合大型篩檢活動,會場將同步辦理「戒菸」、「抗生素用藥」和「長期照護」、「居家服務」、「器官捐贈」等衛教宣導和有獎徵答活動。免費篩檢對象資格為:1) 成人健康檢查/40-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2) 四癌篩檢包含/‧ 乳房攝影檢查(45-69歲,每2年1次)‧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每年1次)‧ 糞便潛血檢查(50-74歲,每2年1次)‧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嚼食檳榔及吸菸者,每2年1次)。苗醫提醒參加篩檢民眾,需攜帶健保IC卡及身份證,做成人健康檢查者請於前一晚11時後,禁食8小時至當天「空腹」受檢,主辦單位提供餐點,四癌篩檢則不需空腹。名稱:「儲蓄健康 預防保健」大型篩檢活動時間:106年03月11日(六) 上午07:30-11:00地點:中油紫園禮堂(苗栗縣苗栗市為公路紫園1號)洽詢:037-261920轉1112或1113

家有遲語兒?2步教你判別

家有遲語兒?2步教你判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我的孩子都聽得懂,但就是不說話」家中寶貝出現表達能力明顯較同齡者弱的情形時,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會覺得「大一點就好了」,但現代家長對這些說法總是感到疑惑,因為許多證據顯示,這可能是語言遲緩的警訊!近幾年歸功早期療育概念的推廣,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情形變得更重視,當察覺到或擔心孩子的發展落後時,也能較積極地查詢相關資訊或尋求醫療協助。然而,到底孩子只是比較慢說話,還是語言發展遲緩呢? 口語表達慢、有限的18~30個月兒童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語言治療師徐郁涵表示,臨床上口語表達較慢的孩子,僅一部分只是較慢學會說話,這類兒童,稱作「遲語兒」(late talker),指的是語言理解能力、認知、遊戲技巧、動作、社交技巧等均符合發展,但口語表達卻非常有限的18~30個月兒童。遲語兒通常可在沒有接受治療的情況下,語言發展能趕上同齡兒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遲語兒會因為家長的忽略或經驗的不足,而最後面臨語言發展遲緩的困難。2步驟教爸媽判別遲語兒徐郁涵語言治療師表示,「語言發展遲緩」是指:孩子的語言發展順序與常態相同,但發展速度落後。和遲語兒不同的是,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在語言理解能力方面可能落後。這類型的孩子需要接受治療才有機會趕上同齡兒童。倘若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疑問,應及早帶著孩子到復健科尋求協助。另外,可以藉由以下簡易的指標讓您初步判斷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否符合年齡: 1) 18~20個月孩子至少可說出20個詞彙,如名詞(媽媽)、動詞(抱抱)、形容詞(痛)、社交詞(拜拜)。 2) 21~30個月孩子可說出100個詞彙,並將兩個詞彙組成使用雙詞句。如:「洗手手」、「喝水水」、「媽媽抱抱」等。 

閉氣伏地挺身 做5下險致命

閉氣伏地挺身 做5下險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2歲男子阿弘因日前寒流來襲,喝了加水的茅台酒後,又一時興起閉氣在地上劇烈做伏地挺身運動,沒想到做完第5下後起身,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撕裂,出現胸痛、無法呼吸、冒冷汗,緊急就醫後血壓一度飆到224毫米汞柱。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罹患A型主動脈剝離。固定量血壓 運動前也不能忽略彰基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映澄醫師表示,阿弘主動脈剝離裂開得長度驚人,從肚子裂開接近心臟,總計約50公分,情況相當危急。醫師提醒,即使沒有高血壓疾病的民眾,平日一定要固定量血壓,運動前更不能忽略。陳映澄醫師表示,高血壓為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許多民眾往往輕忽自身的身體狀況,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劇烈的無氧運動會使身體收縮壓上升30-40毫米汞柱,甚至舉重選手在舉重時可能造成收縮壓瞬間上升至300毫米汞柱以上,進而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案例報告。適當且規律運動才能降血壓彰基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劉晏孜醫師表示,運動確實可以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高強度的運動,但必須是適當且規律的有氧運動,平時也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若是運動過度激烈或是時間過長,都可能讓原來就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把自己暴露在極大危險之中。因為高血壓大多沒有症狀,所以許多民眾會認為自已沒有不適,就是沒有高血壓。患者表示沒有高血壓很可能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測過,而且症狀不明顯,並非真的沒有。劉晏孜醫師建議,運動前一定要量測血壓,若是當天血壓較高,就要降低運動強度;運動過程中若有不適,應馬上停止。另外,天氣過冷或過於悶熱時也不宜運動。

咳嗽當老症頭 當心恐要命!

咳嗽當老症頭 當心恐要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只要拒菸,真的就能遠離肺病嗎?部分銀髮族會將日常生活中爬樓梯容易累、走路容易喘等症狀歸咎於年紀增長的體力退化, 時常咳嗽也不以為意,總是以「老症頭」為由敷衍,事實上,若出現久咳、胸悶、喘不停症狀,可能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在搞鬼!醫師提醒,即使自認生活型態健康的民眾,都有機會罹病,民眾不可輕忽。老翁從不抽菸 確出現喘咳症狀一位7旬老翁從不抽菸,但近年爬樓梯、走路時喘不過氣的症狀越趨嚴重,運動能力快速下滑,跑遍台中各大醫院,先後接受過類固醇. 免疫調節劑及吸入性長效氣管擴張劑、但症狀都沒有明顯緩和, 另一位同樣沒有抽菸史的80歲男性病患,在咳喘問題發生後的一年便惡化到即使只是坐著都有困難。兩名患者在經高解析度電腦斷層(HRCT)掃描確認罹患菜瓜布肺後,皆已透過新型藥物讓病情與病程減緩。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指引召集人、台大醫院胸腔科醫師王鶴健指出, 持續咳嗽不以為意,反而容易延誤就醫最佳時機。雖然菜瓜布肺全台僅千餘位確診患者,然其發病後存活率極低,大多數病患最終難逃呼吸衰竭死亡的命運。被誤診為感冒、氣喘、支氣管炎 王鶴健醫師表示,菜瓜布肺是一種漸進性的纖維化間質性肺炎,因不明原因導致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修復結疤,反覆下來導致肺失去彈性並逐漸喪失功能。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病患多只感覺呼吸急促或久咳不止,臨床上更常被誤診為感冒、氣喘、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心臟疾病等類似疾病,錯跑至耳鼻喉科、家醫科的案例也不少。菜瓜布肺造成的肺功能損害不可逆,即使經就醫治療,患者在台灣的平均存活期也僅0.9年。過去研究更指出,5年存活率甚至低於國內癌症發生率榜首的大腸直腸癌。醫師也提醒,5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切勿輕忽逛街家務等日常動作導致的不正常氣喘、咳嗽症狀,如症狀持續超過8周以上,就應該主動至胸腔內科進行肺部精密檢查。

遵守6部曲 健康好「腎」活

遵守6部曲 健康好「腎」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是全球慢性腎臟病和洗腎人口最密集的國家,末期腎臟病盛行率也高居全球第一名。健康的身體有賴於自身的保養,防範於未然,才能擺脫洗腎王國的惡名。邁向健康好「腎」活,健康6部曲一定要遵守!濫用止痛劑、吃保健食品恐致腎病大千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鄭俊山表示,慢性腎臟病常見由糖尿病、高血壓、高齡、濫用止痛劑、或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保健食品所致。一旦罹患慢性腎臟病容易出現貧血、骨骼與鈣磷平衡失調、心血管問題、營養不良等問題,若不善加處理則會演變成末期腎臟病,導致面臨洗腎、需腎臟移植、甚至死亡。護腎6部曲 維護腎臟健康很簡單由於慢性腎臟病初期難以察覺,許多病患都是等到出現泡沫尿、四肢或臉部水腫、高血壓、貧血、或是疲倦的「泡、水、高、貧、倦」等5大症狀時,才到醫院檢查。鄭俊山醫師建議,遵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護腎6部曲」,維護腎臟健康變簡單:1) 擁抱健康生活/維持理想體重、培養運動習慣、保持3不原則(不菸、不酒、不熬夜)。2) 正確醫藥觀念/務必遵從專業醫療人員指示用藥、不濫用止痛藥、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偏方草藥或保健食品。3) 採用護腎飲食/營養均衡、蛋白質適量、保持四少(少鹽、少糖、少油、少吃加工食品)。4) 控制既有疾病/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及尿酸。5) 注意飲水排尿/適量喝水,不要憋尿。6) 定期健檢監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青春不「痘」留 輔助性治療有一套

青春不「痘」留 輔助性治療有一套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愛美是天性,許多人只要一冒痘就會到皮膚科報到,在醫師的診治下規則吃藥和擦藥是很重要的,然而除了一般常規的藥物治療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可搭配輔助性治療的情況皮膚專科醫師段培耕表示,治療痘痘過程中,為了加強療效,可以搭配輔助性治療。另外在某些情況如懷孕、口服藥產生副作用,或者對外擦藥敏感而不適用傳統吃和擦的藥物時,也可以在和醫師討論後,考慮輔助性治療。此外,輔助性治療也能當作長期控制保養的方式,可減少日後復發機會。輔助性治療的種類最常見的輔助性治療包含挑開引流、打消痘針、595nm雷射及酸類換膚等。青春痘到底能不能擠是許多人心中的大問號,段培耕醫師表示,若是已經化膿成熟的痘痘,適時挑開引流可以快速改善發炎,但操作過程應遵守無菌觀念,也應避免過度擠壓,因此由醫護人員來操作較合適。至於過多的粉刺,適度清除也可降低日後演變成發炎型痘痘的機會。消痘針最常應用在深層發炎的悶痛痘,快速改善發炎腫痛,可視情況搭配挑開引流再注射;波長595nm的雷射對於改善發炎痘或淡化紅痘疤非常有效,治療後無傷口,容易照顧。酸類換膚具有多方面效果,包括改善發炎痘、減少粉刺和色素沉澱、減少油脂分泌等,可以當作治療兼長期保養,預防青春痘復發。其他輔助類療法包含紅藍光治療、淨膚雷射及光動力療法。紅藍光中紅光可舒緩發炎痘、藍光可抑制痤瘡桿菌,但單做效果有限,需合併其他治療才完善;淨膚雷射則可改善輕微的粉刺、幫助控油及淡化色素沉澱。另外,國外有較新的光動力療法(PDT)利用感光劑配合光源照射治療部位,藉破壞皮脂腺細胞、抑制痤瘡桿菌來改善痘痘。精緻甜食、澱粉、乳製品恐致痘痘生成飲食及生活作息也是預防青春痘的2大要點,段培耕醫師表示,除了傳統認為的油炸類食物以外,新的醫學文獻指出,高GI(升糖指數)的精緻甜食、澱粉類以及牛奶、優酪乳等乳製品也會引發痘痘危機。因此控制飲食、充足睡眠少熬夜、多運動、適時紓壓,才能讓青春不「痘」留!

耳朵長痘?亂擠耳朵恐變形

耳朵長痘?亂擠耳朵恐變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耳朵突然腫一包,該怎麼處理?在耳鼻喉科門診,出現耳朵血腫的病人還真不少,醫師指出,耳朵血腫大多是外力撞擊導致,也有人戴安全帽壓到耳朵;但可別用手去將血水擠出,或是用針刺來抽吸,若是處理不好,有可能造成感染,反而使病況更加嚴重。 外力撞擊導致耳朵血腫衛福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鄭爵儀表示,耳朵血腫在門診很常見,有的人很小,大約只有1公分,也有人耳朵血腫會大到3、4公分,外觀上很明顯。而耳朵是軟骨組成,且有軟骨膜供應營養,一旦外力撞擊耳朵,往往會使耳朵軟骨膜裂開並產生空氣,進而會有血液或是組織液跑到軟骨膜,也就會形成耳朵血腫。 勿用手擠或是用針刺抽吸常有人會以為耳朵血腫只要用針將血腫刺破,抽出組織液或血液,或是像擠青春痘的方式,就能讓血腫消失;殊不知,這有可能反而會引起感染。鄭爵儀主任解釋,用針抽吸,或是用擠膿的方式,想要取出耳朵血腫的血水,往往會使軟骨膜裂開的情形更加嚴重,而且會腫更大,以致形成有如花椰菜耳朵,進而使得耳朵變形。 手術取出裂開軟骨膜並引流血水那麼當耳朵血腫時該如何治療才好?鄭爵儀主任建議,只要做一小手術,在門診進行局部麻醉,將裂開的軟骨膜取出,並放一條引流管將血水取出,才能使皮膚與軟骨接在一起,並且由其他的軟骨膜來提供營養,才可完全改善。(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嘔吐頭痛 竟是青光眼找上門

嘔吐頭痛 竟是青光眼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來高度近視患者族群增加,罹患青光眼患者也有年輕化的現象,全球約有7000萬青光眼患者,預估在2020年將達到8000萬人次。不少民眾眼睛不舒服就自行買藥水來點,但長期點含有類固醇的藥水,青光眼恐找上門!青光眼不會有症狀 視力受損恐救不回來一位48歲的男性因為嘔吐、頭痛到急診就醫,治療後症狀毫無改善,患者才說也有眼睛模糊問題,才發現原來是青光眼的問題。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林浤裕表示,對眼睛的威脅比白內障更可怕,青光眼因不會出現症狀或感到疼痛,因此等到明顯地感受到視力缺損時,視神經損傷已經相當嚴重,缺損的視力救不回來,因此又有「隱形的視力殺手」之稱。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趙世鈞醫師指出,數據資料顯示,40歲以上每百位民眾約1~2位罹患青光眼,隨著年紀增加,患病的機率也隨之增加。近年來高度近視的族群增加,青光眼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另外,自行購買藥水來點,長期點含有類固醇的藥水,也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風險。年輕患者比10年前增加20%趙世鈞醫師指出,青光眼初期沒有症狀,例如有一位19歲的男孩因有青光眼家族史,一次陪父親來眼科就醫時順便作檢查,結果被檢出青光眼,已有視野缺損,還有一位50歲的貨車司機作健康檢查時才檢出視野嚴重缺損,原來多年來他一直憑感覺在開車,太危險了。林浤裕副院長說:台灣青光眼患者約有35至45萬人,尤其電子產品發達加上使用頻繁及不當,年輕患者比10年前增加20%。雖然青光眼不能治癒,一旦確診切勿自行停藥,否則將可能導致失明。這些族群每半年應定期檢查眼壓趙世釣主任強調,青光眼是會導致眼盲的疾病,民眾不要輕忽,應定期進行眼睛檢查,減少青光眼造成失明的危險性。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遠視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者應每半年定期檢查眼壓,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青光眼患者來說十分重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