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經前不悅 15%女性曾企圖自殺!

經前不悅 15%女性曾企圖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經前症候群會讓女性在生理期時暴躁易怒、焦慮不安,不僅自己情緒低落,更會影響到朋友家人。3%至8%的停經前的女性患有經前不悅症(較嚴重的經前症候群),有15%女性甚至企圖自殺。對於每月1次的「好朋友來訪」帶來極大的身心不適,該如何幫助女性緩解生理期帶來的困擾呢?年齡介於25至35歲 經前不悅恐影響更年期一篇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發表於 2015 年 9 月份《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為治療經前不悅症第一線治療。近 4,400 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SSRIs 對經前不悅症有快速療效。其他不同類型的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也能緩解經前不悅的症狀。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常務理事蕭美君指出,「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通常於經前一週出現乳房脹痛、頭頸背痛、食慾增加、情緒低落、緊張易怒、失眠等症狀。年齡介於 25 至 35 歲、經期不規則、飲食不均、常處於壓力情境且缺乏運動者、曾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者、曾罹患憂鬱症者,都可能是經前症候群及經前不悅症的高危險群。經前不悅症患者日後引發產後憂鬱、更年期障礙,及各種身心情緒疾病機率會高於一般人。避免攝取高脂、過甜、過鹹及生冷食物蕭美君常務理事建議,女性平常應避免攝取高脂、過甜、過鹹及生冷食物,須調整規律且足夠睡眠、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每日觀察並記錄經期及情緒狀態,了解自己經前的症狀及型態。若無法透過前述方式改善不適症狀,須尋求專業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進行評估,接受治療,避免因拖延病情導致憂鬱症發生。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媽媽可能同時面臨人際、家務或職場等壓力,媽媽有經前不悅症,會引發在家中無法溝通、焦躁、怒斥、忍不住哭泣等行為。建議媽媽降低追求完美的標準,尤其察覺身心不舒服時,別強迫自己打理所有家務,養成定時檢視情緒的習慣,家人需要體恤及見機行事減少負擔。 

防治海貧兒 帶因夫妻孕期記得受檢

防治海貧兒 帶因夫妻孕期記得受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部分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帶因者沒有症狀,若夫妻為同型帶因者,其子代有1/4機會成為重型海洋性貧血患者,須終身輸血或接受骨髓移植才能維持生命。國民健康署呼籲,如家人為海洋性貧血患者或為帶因者,自己應接受海洋性貧血相關檢查,而準媽咪更應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及相關遺傳諮詢服務,保障下一代健康。高風險準爸媽 政府有遺傳診斷費用補助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準媽咪第一次產檢(懷孕第12週前)含血液常規檢查。政府為防治重型海洋性貧血及減輕民眾經濟負擔,針對符合下列補助資格者,可獲得部分檢驗費用補助:1) 準媽咪及準爸爸經血液常規檢查發現「平均紅血球體積(MCV)」皆≦80 fl者,補助夫妻2人接受海洋性貧血檢查(帶因者確診),每人可最高補助2,000元檢驗費。2) 如夫妻經確診皆為海洋性貧血同型帶因者,因寶貝有1/4機會成為重型海洋性貧血兒,故政府補助對胎兒進行產前遺傳診斷,每胎最高補助5,000元;如同時為低收入戶,或居住優生保健措施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等80區,再額外補助採檢費3,500元,每胎最高補助8,500元。3) 如胎兒確診為海洋性貧血基因異常者,會由醫療院所提供遺傳諮詢服務,對於重型海洋性貧血之胎兒,後續是否接受人工流產,皆尊重家長決定。多元遺傳資訊查詢與諮詢 守護寶貝健康國民健康署於新婚健康手冊及孕婦健康手冊中,皆有提供新婚夫妻及準爸媽產前檢查及遺傳諮詢服務資源相關資訊,如對上述補助辦法有疑問,可電洽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或國民健康署詢問。

活動/預防保健 婦癌篩檢揪團送獎金

活動/預防保健 婦癌篩檢揪團送獎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5月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3年癌症登記年報」,乳癌是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好發年齡層約40~69歲之間,以45~49歲最高,其次為50~54歲,且在女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為第4位。為鼓勵婦女多利用預防保健服務,本院即日起特舉辦婦癌篩檢揪團送獎金活動。凡是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揪團達指定人數(乳攝滿5人,子抹滿10人),並於1個月內在醫院完成篩檢(不包含巡迴車),就有機會獲得2000元獎金。歡迎有意願的婦女,來電或至柳營奇美醫院61號篩檢站報名,諮詢專線:(06)6226999轉77141。關心媽媽的健康,就從現在開始吧!名稱:婦癌篩檢揪團送獎金活動時間:即日起至6月12日地點:柳營奇美醫院61號篩檢站洽詢:(06)6226999轉77141

中藥治療2週 救回C肝昏迷女

中藥治療2週 救回C肝昏迷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習慣不佳,經常熬夜又暴飲暴食,往往使得肝功能不好,甚至出現脂肪肝。不只是男性,有脂肪肝的女性也不少,傳統中醫認為,春天是生發季節,適合養肝,因為春天屬木,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肝臟也屬木,人體也和自然界一樣,陽氣漸盛,因此春天養生原則首重養肝,而且中醫所指的肝,不只是肝臟,還包括了肝經。救活C肝女 李醫師獲頒感謝狀一名公司老板娘罹患原位性肝硬化,已陷入昏迷要等待換肝,而且有肛門出血,不但無法吃喝,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噁心想吐,經中醫師開給的中藥治療15天後,肝硬化病況得以獲得改善。還有一位日本女子因為C肝出現肝昏迷住進加護病房,也在服用李醫師開給中藥治療2週後,挽回一命。休息了仍容易疲勞 肝已經出現警訊李深浦中醫師表示,不要小看內臟的功能,每天都應該要適度休息,如果休息了仍容易疲勞、手腳痠軟無力、眼睛模糊、頭痛、腦神經不想動,表示肝已不想工作,應該要適度休息。人體無時無刻都在兢兢業業,都在不斷運轉,除非是肝已經出現警訊,否則不太需要特別去注意,如果忙碌無法睡7-8小時,可以閉眼、放空,使肌肉放鬆約20分鐘,短暫的休息也可瞬間補充體能。全身放鬆忘我 可使肝氣恢復休息就是要完全放下,李深浦中醫師指出,利用短時間全身放鬆忘我,可以使肝氣恢復,讓極化的自律神經可以去極化,能使身體得到快速充電的感覺,而且全身經絡疲勞可以恢復。此外,尤其是不要一直注意有沒有在休息,隨意神經太發達,什麼都要管,一天到晚想把他人管好,想把自己的五臟管好,其實都沒有必要,只會使自己痛苦。置之死地而後生 治療肝臟就是要能新陳代謝李深浦中醫師進一步指出,肝是管睡眠中樞,新陳代謝的器官。養肝除了要放下、不掛心、吃好睡好之外,不可吃冰也是一大重點。因為溫度下降會讓食物無法消化,釋放營養會產生凝聚作用導致熱量堆積,而且無法轉換成體力。所以正確的護肝之道,要記得遵守飲食溫度適當,營養均衡,吃好睡好,適量運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活動/健康愛媽咪癌症篩檢

活動/健康愛媽咪癌症篩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媒體報導藝人豬哥亮大腸癌病情惡化住院治療,癌症轉移到肝臟,引起各界的關注,國健署也於(4)日公布103年台灣癌症發生之首依舊為大腸癌,大腸癌的發生人數一年高達1萬5千多人,占所有癌症發生人數15%。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發現明顯症狀時,可能已是中、晚期。潛血結果陽性者再加上大腸鏡檢查,更能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南投醫院積極推廣癌症篩檢,透過癌症篩檢來發現潛藏的癌症,去年篩檢了近3500位民眾,篩檢出295位檢查陽性的民眾,進一步作大腸鏡檢查發現有91位癌前病變、6位大腸癌患者。洪弘昌院長表示,如果家族裡有人罹患大腸癌者,其他成員得到此疾病的相對風險較高,飲食習慣的部分,如果經常吃油炸、燒烤、紅肉等高油低纖的食物;沒有固定運動;抽菸喝酒等,上述這些都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南投醫院將於本週六(13)上午8:30-11:30在院內一樓中庭辦理「健康愛媽咪 媽咪愛健康」活動,活動當日除了親子造型蛋糕比賽、親子走秀、健康寶寶爬行比賽以及顧健康-癌症篩檢活動(乳房X光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呼籲民眾定期篩檢、擁有健康。名稱:「健康愛媽咪 媽咪愛健康」癌症篩檢活動時間:106年5月13日上午8:30-11:30地點:南投醫院一樓中庭(南投縣南投市復興路478號) 

降43%肺癌風險 抽油煙機要這樣用

降43%肺癌風險 抽油煙機要這樣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女性成人吸菸率長期維持持平,而肺癌死亡率卻逐年攀升?52歲的林媽媽,半年來為咳嗽好不了及濃痰所困擾,經過診斷發現她罹患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由於她及家人都不抽菸,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媽媽過去20多年來幾乎都照三餐在廚房替一家人煮食,肺部長期吸入油煙,因而罹病。長期受到含微粒的蒸氣刺激 恐致肺阻塞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除了常在廚房煮三餐的媽媽之外,還有餐廳的廚師,因為長期不間斷過度的吸入油煙,部分人的肺部也會跟抽菸者一樣,長期受到含微粒的蒸氣刺激而變成慢性發炎,將可能造成阻塞性肺病。根據衛生福利部每年公布10大癌症死亡率,肺癌已連續30年高居女性10大死因之首,然而我國每年平均2,500位女性肺癌患者當中有高達9成並不吸菸,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針對女性非吸菸族群卻罹患肺癌的研究顯示,女性長期在廚房烹煮卻無使用抽油煙機的習慣,是影響9成女性肺部健康的重要因素。長時間在通風系統差、燃燒效能極低的炊具上做飯的家「煮」婦罹癌風險是完全不煮飯女性的1.78倍。一休二輕遠油煙 4大要點防油煙專業藥師提出全新生活概念「一休二輕遠油煙」:每週一天休息不煮飯、二天只做輕食料理,減少接觸油煙機會,遠離肺癌就從簡單的生活習慣做起!若「煮」婦媽咪平時必須要下廚煮飯,藥師也貼心叮嚀預防油煙的4大要點:「煮飯時戴口罩」、「打開窗戶維持室內通風」、「使用抽油煙機」、「定期清理抽油煙機」。煮飯前先開30秒 煮完飯後繼續運轉5-10分鐘抽油煙機是保護家庭「煮」婦的最大幫手,研究指出,使用抽油煙機者可減少43%罹患肺癌的風險,此外使用抽油煙機時也要把握「先開後關」的原則,於煮飯前先打開抽油煙機30秒,待抽油煙機全面運轉後再開火,煮完飯後則要讓抽油煙機繼續運轉5-10分鐘,徹底帶走廚房內油煙後才能關閉,全面杜絕任何癌症危險因子,守護媽咪肺部健康。

乳腺炎痛不欲生 月子餐可能是兇手

乳腺炎痛不欲生 月子餐可能是兇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許多媽媽都說經歷生產的痛之後,認為經痛已經不算甚麼,事實上,產後乳腺不通造成乳腺炎的痛苦指數直逼生產!魏女士產後3個月發作5次乳腺炎,其中3次非常嚴重,常常是上一餐擠奶時正常,下一餐就塞住了,乳腺炎發燒時體溫更高達41度。醫師及個管師協助發展特殊「亂中有序」擠奶時程,協助哺乳媽媽完成8個月的母乳哺育。血壓高、高蛋白月子餐引發乳腺炎臺中慈濟醫院婦產科個管師徐慧冰發現,高營養、高蛋白的月子餐提供充沛奶水卻也引發乳腺炎,雖經變換飲食隨即改善,但患者原本就有高血壓病史,後續在夜間擠乳、親餵,生理狀態未調整好之下導致血壓飆高,又因工作無法規律擠乳,導致3個月內反覆發作乳腺炎達5次之多。 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李敏駿主任與徐慧冰個管師表示,乳腺炎是很多哺育母乳的媽媽最後放棄的原因之一。乳腺炎才知道乳房漲痛不亞於生產,即使堅持過一次的媽媽,通常到第二次就決定放棄了。乳腺炎發生率全球相關統計约2-10%徐慧冰個管師表示,哺乳媽媽能在固定的時間擠奶最好,但魏女士工作時間太亂,周一到周五,天天工作時間都不同,還可能臨時變動時間,最後訂出兩個原則:不要一有空就狂擠奶,如果無法在預定時間擠奶,往前或往後半小時做替代方案,沒想到,奇妙的生理時鐘讓魏女士順利完成後續哺育。  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李敏駿主任則表示,國健署近年來努力推動「母嬰親善與母乳哺育」,產後6個月的純母乳哺餵約為45%,乳腺炎發生率全球相關統計约2-10%,但像魏女士這樣反覆嚴重發作的並不多見,月子餐的食材內容值得斟酌。現代人飲食均衡就好,做月子中補過頭,營養過剩可能適得其反,如果發生類似情形,建議應找專業的醫護人員協助,提供正確的健康觀念。

15%糖友糖尿病足 忽略恐致敗血症!

15%糖友糖尿病足 忽略恐致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患者王先生是佳里地區某廟宇的服務人員,偶然被友人發現足部腫脹而到院求診,他表示平時沒有特別注意血糖,而腳的傷口大約是一個星期前發生的。然而經醫師診視後發現,王先生的足底因膿瘍而腫脹,第三及第四趾的骨頭因膿瘍而潰爛消失,絕非一個星期的傷口。歷經一個月的住院治療,加上4次的清創及重建手術,王先生雖然損失兩隻腳趾的情況下,卻逃過被截肢的命運。每200個糖尿病病人 有1個需要截肢佳里奇美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祐丞表示,根據一份研究報告資料顯示,台灣每200個糖尿病病人中,大約就有一個需要接受下肢的截肢手術。即便整形及重建外科的醫師己經極力協助病人避免走上截肢一途,台灣因為糖尿病而最後截肢的比例,仍高於歐美國家。忽略傷口病痛 就診時已經來不及「要改善糖尿病人截肢的機率,時間是關鍵!」林祐丞醫師表示,台灣醫院密度高,醫療負擔相對低廉。但即便如此,許多患糖尿病足部有慢性傷口的病人會忽略傷口病痛,在第一次尋求整形及重建外科治療時就己經來不及,嚴重到必須要接受截肢手術。如果病人能早一點來醫院接受治療,可能就有機會避免截肢的命運。研究發現,每4個糖尿病病人,就有一個有足部問題;而大約15%的糖尿病病人會發生足部㿉瘍傷口,以全台糖尿病人患者超過100萬來看,糖尿病足是台灣醫療上不能忽視的一大隱憂。    小傷口可能引發敗血症一般人覺得無所謂的小傷口,對糖尿病病人而言都可能最後演變成需要截肢的結果。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末稍神經病變與血管病變,尤其是足部對於壓力及疼痛的感覺會較遲鈍,即使受傷也不自知。再加上足部血液循環不良,傷口容易感染且不易癒合。如果感染嚴重,甚至可能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腳麻無力 這病恐讓上班族小便失禁

腳麻無力 這病恐讓上班族小便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造成下肢無力、跛行,上述症狀看似為好幾個發散的症狀,事實上可能皆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病徵,嚴重者為可能會出現影響大小便功能的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讓病人小便解不出來、大便失禁!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久坐一族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副部長暨神經外科主任張進宏表示,椎間盤突是相當常見的脊椎病變,最常發生在第四、五腰椎及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之間。當出現突發性腰背痛、臀部麻痹,並伸延到大腿、小腿、足部和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就有可能罹患「馬尾症候群」,如未能及早醫治更可能出現無法走路。馬尾症候群的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經常坐在辦公室的上班一族,而患有脊椎退化和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都是高危險群。腰椎在第二節以下沒有脊髓,只有一條條狀似「馬尾」神經根,一旦此部位的神經根叢受壓而出現以上症狀,就叫做馬尾症候群。通常是因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馬尾神經叢造成,其他原因包括突然彎下腰拿取重物、外傷、腫瘤及開刀造成的後遺症等。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 傷口小恢復快治療的原則先以保守治療為主,若保守治療無效後,可能以手術治療為主。保守治療方式,包括臥床休息、止痛藥(如消炎止痛藥、類嗎啡藥物及肌肉放鬆劑)、背架及復健物理治療等。輕微的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可藉由藥物及復健治療獲得症狀的改善,較嚴重的坐骨神經痛症狀須進一步評估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簡稱PELD)是一種脊椎微創手術,傷口小,對身體的組織破壞少,所以不需要全身麻醉。手術不需要切除肌肉組織、韌帶及骨頭,病人恢復快,手術後隔天就可以出院。久坐一族、椎間盤突出病人要當心,突然出現腳麻症狀勿輕忽,小病可能就是身體警訊,正確保健之道應即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準媽媽別忘!三方面架構愛滋防護網

準媽媽別忘!三方面架構愛滋防護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在國外居住的準媽媽,懷孕後未曾產檢,也不曾接受愛滋篩檢,懷孕至第3孕期時才返台待產。產檢時愛滋病毒檢驗呈陽性,血液病毒量偏高,立即進行抗愛滋病毒治療,寶寶出生後也給予預防性服藥及定期追蹤檢驗。但寶寶滿2個月後仍確診為愛滋病,為3年來第一位愛滋寶寶。篩檢、醫療及照護 三方面架構防護網疾管署表示,研判寶寶可能於懷孕時期即遭感染,目前寶寶健康狀況良好,已開始服藥治療。婦女懷孕期接受愛滋篩檢為預防母子垂直感染的關鍵期。 為了讓嬰幼兒免於愛滋威脅,疾管署自94年起推動「孕婦全面篩檢愛滋計畫」,就篩檢、醫療及照護三方面,架構母子垂直感染防疫網,提供孕婦、臨產婦及新生兒愛滋快速篩檢;近3年孕婦愛滋篩檢率達99.7%。1)  提供完善的免費醫療:孕期、產程中及產後預防性服藥。2)  加強配套的照護措施:免費提供母乳替代品,疑似感染新生兒出生後8至12小時開始預防性治療,並由專人協助服藥6週,同時定期追蹤採檢,以預防母子垂直感染。性器官結構、性行為特性讓感染風險高台灣自76年出現首例女性愛滋感染者至今已30年,相較於國外,台灣女性感染愛滋的問題雖不算嚴重,但由於性器官結構、性行為特性等特質使其感染風險更高。 疾管署呼籲,女性主動愛滋篩檢,準媽媽更應重視及早接受孕婦愛滋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接受預防性治療,即能有效控制病情,讓寶寶正常發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