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顴骨高害分手 縮骨手術「修修」臉

顴骨高害分手 縮骨手術「修修」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0歲吳姓女患者臉部較瘦,隨年紀增長讓顴骨高的特徵更明顯;交往對象的家長由於患者顴骨較高,擔心她剋夫,對他極不友善。隨著年紀的增長,近來照鏡子時發現自己面部凹陷,法令紋也越來越深,連參加同學會時,都還被關心怎麼蒼老這麼多,像老了10歲一樣,讓患者非常的苦惱,決定採用顴骨縮骨手術。顴骨平整、臉部線條更柔和童綜合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主任游建智表示,手術從口腔內上牙齦兩邊切口後,將器械深入切除部分顴骨體,及截短顴骨弓,使顴骨平整並臉部線條柔和,再使用骨釘與骨板固定增加支撐力;手術順利,返家休養約2週後消腫,術後不但未留下不自然疤痕,臉型更是小了一號,週遭朋友都稱讚患者變年輕了。游建智主任指出,東方人普遍存在較寬的顴骨及下顎角或較短的下巴,導致臉部較寬短、平坦、五官不突顯、不上相等外貌;雖然皮膚過鬆、軟組織(脂肪)不足、肌肉過大等皆可用微整形或小手術來修飾,但唯獨突兀的骨骼必須要用手術的方式改善,而手術中以顴骨縮骨手術效果最好。縮小臉型要同時縮小固定這兩個地方游建智主任指出,顴骨可分成顴骨體及顴骨弓,顴骨體在臉頰外側最前方,而顴骨弓在顴骨體向後延伸連接到顳骨的地方,由正面看是構成臉部最寬的部份,通常要縮小臉型的寬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將顴骨體及顴骨弓同時縮小固定。另外,由於顴骨縮骨手術須進行全身麻醉,有心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並不適合做這種手術,而且任何手術前也要做各項完整檢查與評估,因此選擇大醫院並專業合格醫師,才能讓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忽略這些小習慣 C肝恐找上門!

忽略這些小習慣 C肝恐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住在台東山上的王老太太患有C型肝炎,以干擾素治療,產生疲勞、肌肉酸痛、發燒、頭痛、食慾差、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及掉髮等副作用,體重甚至還掉到45公斤,有一次上山砍甘蔗還因精神不濟誤砍自己的手;用了新藥後症狀大幅改善,復元狀況良好,現在已胖到61公斤。一旦感染C型肝炎 75~85%病人將導致慢性肝炎台灣大約有70萬人有C型肝炎,是僅次於B型肝炎的第二號殺手。台東馬偕胃腸肝膽科醫師鄭群翰表示,C型肝炎可能造成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纖維化,以及肝硬化、肝癌。在台灣,由於C型肝炎目前無疫苗可預防,一旦感染C型肝炎,高達75~85%的病人將導致慢性肝炎。鄭群翰醫師表示,傳統治療C型肝炎的用藥主要是長效型的干擾素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和雷巴威林 (ribavirin),治癒率約為50%-70%且副作用多。近幾年很多C型肝炎新藥,可大大降低上述的副作用並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完整服藥12或24周後,治癒率逾90%。口服新藥納入健保 可降低肝硬化的機會為根治C型肝炎,C肝口服新藥自今年納入健保,台東馬偕副院長白明忠表示,目前健保開放C型肝炎口服新藥給付,鼓勵罹患C型肝炎的民眾與醫師、個管師、家人等一起討論後決定使用何種治療方式。就疾病的角度而言,我們會鼓勵病人及早接受治療。開始治療後,則須充份與醫師合作並按時回診追蹤,如能完整的接受C型肝炎全程治療,可增加打敗C型肝炎的機會,進而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機率,對未來的生活品質及健康都很有幫助。鄭群翰醫師表示,生活中許多不注意的習慣也很有可能導致C型肝炎。C型肝炎傳染途徑是體液及血液傳染,舉凡共用牙刷、刮鬍刀、挽臉、刺青、穿耳洞、吸毒、不安全性行為及重覆使用針筒等,若未經完全消毒極容易造成感染。 

別再當「大腹翁」 腰圍警戒密碼告訴你

別再當「大腹翁」 腰圍警戒密碼告訴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還再當「大腹翁」嗎?腹部有層層游泳圈的民眾要當心,超過腰圍警戒密碼,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是一般人的4至6倍!據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5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成人肥胖盛行率為12.36%,有鑑於民眾對腰圍警戒認知仍顯不足,定期量腰圍就成為重要的健康趨勢。代謝症候群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至2.5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5年度臺北市12區18歲以上民眾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中顯示,年滿18歲以上對「腰圍過粗較容易得到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之正確率認知有90%,但對於「18歲以上男性或女性的理想健康腰圍應維持多少」的認知率分別只達54.7%及62.6%,可見臺北市18歲以上民眾對腰圍警戒值認知程度仍顯不足。台北市醫師公會基層醫療委員會召集委員張孟源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也是健康的危險訊號,這類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大增加,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至2.5倍。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事務委員副召集委員王建人醫師表示,預防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比治療更加關鍵,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了解自己的腰圍才能避免腹部脂肪不當堆積。控制腰圍及三高 簡單遠離代謝症候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呼籲,預防代謝症候群除了曜聰明選,健康吃,不吸菸、少喝酒也非常重要,另外也要定期做檢查,只要年齡為40歲至64歲的民眾,全民健保提供每3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老人,則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千禧之愛基金會營養師陳郁涵表示,想要改善代謝症候群指標並不難,掌握低熱量、低油、低鹽、低糖與高纖的「四低一高」飲食原則,均衡攝取各類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及低反式脂肪酸食物,除了能滿足味覺的需求外,更能幫助心血管健康,減少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機會。另外,民眾平常可藉由測量自己及家人的腰圍,監測腰圍了解腹部的脂肪堆積情形,控制好腰圍及三高指數。

活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

活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3年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乳癌及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癌症的第1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推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活動,凡設籍臺北市女性,符合乳房X光攝影篩檢資格及2年以上尚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女性市民,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於臺北市醫療院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完成任一項篩檢者,即可參加刮刮卡活動,每月送大獎禮券1萬元,數量有限,發完為止,請把握機會。臺北市女性有一半未定期婦癌篩檢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105年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30歲至69歲女性逾四成(48.92%)2年以上未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而45歲至70歲女性逾六成(61.9%)女性2年未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一般民眾可能會心存僥倖,覺得癌症不會找上自己,沒時間檢查等原因忽略定期篩檢重要性,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女性關愛自己健康,定期進行婦女癌症篩檢。婦癌篩檢1次也不能少康寧醫院醫師尹長生認為「婦癌篩檢1次也不能少!」,門診時發現不少已婚女性竟然有6、7年甚至10年未定期接受抹片檢查,甚至1位50多歲的女性10年沒有抹片,直到不正常出血來診卻發現子宮頸癌已第二期了,另有1位才兩年未做抹片,也發現原位癌,提醒女性朋友未定期抹片檢查,可能會喪失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先機。適用對象為鼓勵女性朋友定期進行檢查,以維護自身健康,即日起設籍臺北市、年滿45歲到70歲、40-44歲二等親(外祖母、祖母、媽媽、姊妹、女兒)內曾罹乳癌且105年迄今未接受過乳房X光攝影的女性,以及年滿30至69歲且104年迄今尚未接受子宮頸抹片者,即日起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完成女性癌症篩檢後,可分別獲得刮刮卡1張。名稱: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時間: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地點:臺北市醫療院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 

吃藥解憂鬱?這些食物也可以!

吃藥解憂鬱?這些食物也可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一份醫學報導顯示,將天然的薑黃素(Curcumin)與百憂解(Fluoxetine,商品名為Prozac)對憂鬱症病患的療效做雙盲對照。結果發現,每日20 毫克的百憂解與早晚各500 毫克的薑黃素,治療效果幾乎無任何差異,測試結果為百憂解為64.7%,薑黃素為62.5%。另外,百憂解吃多了有噁心、厭食、失眠等副作用,薑黃卻沒有副作用。薑黃有助於緩解創傷症候群美國的研究指出,薑黃未來可能幫助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的病人忘掉受創記憶,科學家發現,餵食老鼠薑黃素,可以阻擋恐懼的回憶,壓抑恐懼記憶並維持一段時期,預防這些壞記憶再次重現,雖然這還在動物實驗階段,但無疑為創傷症候群的病人點燃了一道新的曙光。動物實驗證實薑黃能減輕心理壓力根據一份動物實驗研究顯示:讓長期輕微受到壓力的老鼠口服薑黃乙醇提取物,結果,薑黃能增加血清的介白素6(IL - 6),腫瘤壞死因子(TNF - α)減低脾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NKC)的活性,而達到減緩壓力的效果。預防憂鬱症的貼心叮嚀1) 尋求醫療與社會支持/可找專門的心理醫師諮詢,或參加宗教團體。2) 學習放鬆/工作或是生活壓力太大,不妨放慢腳步,去郊外散步休息。3) 多運動/根據柏克萊大學人口實驗室曾做一項大型的研究追蹤,研究統計結果顯示,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患有憂鬱症的比例是有運動習慣者的1.5 倍,俗話說動則有益,運動可以說是治憂鬱症的良方。4) 早上起來曬太陽/很多因為冬季日曬不足而罹患季節性憂鬱症的患者,影響體內血清素分泌,根據研究發現,無論是在什麼季節,腦中血清素的反轉或改變都是因為受到日照時數的影響所致。5) 多培養興趣/當你專注在有興趣的事情中,就沒有時間想著憂鬱的問題,像是閱讀、畫畫、種植、烹飪都是一種療癒。6) 依醫師的指示下服藥/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必須依指示定期服用抗憂鬱藥物3 到4 週(有時會多達8 週),不要貿然停藥。7) 多食用抗憂鬱的食物/飲食上的營養也跟憂鬱症有關係,像是可以增加腦中血清素含量的香蕉、馬鈴薯、堅果,還有含維生素B群的五穀雜糧和蔬菜,還有含鈣的牛奶及小魚乾也可以預防憂鬱症。(本文摘自/薑黃:百藥之王/大喜文化)

更年期後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癌作祟

更年期後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癌作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了更年期的妳,可別以為「大姨媽」的出現是返回青春喔!一定要趕緊就醫檢查,因為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導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詹德富表示,更年期後婦女又出現月經,有三分之一婦女會出現子宮內膜增生,進而導致子宮內膜癌,要趕緊就醫診治。而子宮內膜增生是因為身體產生的雌激素刺激,一般正常人在排卵之後,會產生黃體素,黃體素會控制使內膜不要增生,而在排卵後沒有受孕時,黃體素會使內膜排掉,就不會子宮內膜增生;所以,子宮內膜增生最重要的關鍵點,就是黃體素是否有產生。更年期後婦女、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危險族群然而,黃體素是否產生,還在於是否有排卵;詹德富主任指出,不排卵就會缺少黃體素,月經就無法規則的來,這也就是導致內膜增生的原因。所以,不排卵的女性,沒有產生黃體素,就易造成內膜增生,除了更年期後婦女,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肥胖與多毛的病人,也會有不排卵,以及黃體素缺乏,進而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且會容易不孕。更年期後婦女不正常出血 要及早就醫詹德富主任進一步指出,子宮內膜增生長期發生,就有可能發展為子宮內膜癌;所以更年期後婦女有不正常出血,就要及早就醫,而且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只需要做子宮切除,治療效果很好。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補充黃體素治療如果年輕女性因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只是子宮內膜增生,尚未有子宮內膜癌,而只是不排卵,出現月經不規則時,該如何治療?詹德富主任說,這時的治療可以補充黃體素,使子宮內膜排清,也可減少子宮內膜增生機會;若不易懷孕,除了要補充黃體素,想要受孕,則是要再加上排卵藥治療。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消夜吃太多 恐提高腦中風機率

消夜吃太多 恐提高腦中風機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或其他物質造成的腦血管堵塞稱為「腦栓塞」,腦血管破裂則稱為「腦出血」。這些疾病統稱為腦中風,也叫腦血管障礙。前面談心臟病時,我們提到血管與腦中風的關係:晨間因血壓驟升,早上8點至10點之間是腦中風發作的顛峰時段。接著我們要談的是引起腦中風的其他原因。吃宵夜將導致無法熟睡吃消夜會降低睡眠品質,這裡的「消夜」是指在起床14小時後進食,比方說,早上6點起床的人,晚上8點後吃的就是消夜。降低深層體溫可提升睡眠品質。食物進到內臟後,內臟蠕動會造成體溫上升,這代表吃消夜將導致無法熟睡。吃消夜的壞處可不只如此,健康檢查時,你是否有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血中膽固醇沉積的問題呢?如果有,你就是血管阻塞的高危險群。三酸甘油酯源於食物。據了解,即便進食內容相同,夜晚進食比白天要來得更容易形成三酸甘油酯。簡而言之,吃消夜不僅會引發消化問題,對血液循環亦有不良影響。戒不掉消夜 恐為大腦被多巴胺「催眠」然而,雖明知對身體有害,要戒掉消夜卻不簡單。很多人半夜工作會配上一包巧克力,或是酒後吃一碗拉麵作結,對這些人而言,享用消夜是一天當中最幸福的時刻,消夜儼然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正確認知:「喜歡吃消夜」是吃完消夜後多巴胺對腦部灌輸的觀念,讓我們「以為」自己對消夜情有獨鍾。這和戒不掉熬夜是一樣的道理。(本文摘自/你累了嗎?/平安文化出版)

注意看!懷孕時這些魚要少吃

注意看!懷孕時這些魚要少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汞也會以甲基汞(汞的有機形式)的型態存在於飲食中。甲基汞最常積聚在魚類的體內,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掠食性魚類」(肉食性魚類),而魚類的生命週期越長,越可能吸收大量的汞。我們已經可以確定汞儲存在肉食性魚類體內的過程──汞一沉在海底,就會經過細菌轉化成甲基汞,它就能夠持久地進入活體中;首先是浮游生物,接著是「小」魚,最終會進入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如:鮪魚、旗魚、鯊魚、鰩魚和野生鯛魚體內。我們也在貝類和甲殼類體內發現汞,這是因為這些海鮮會吸入有大量的水,因而累積了各種不同的金屬元素,包括了汞。懷孕時要避免吃這些魚類我們不建議過度食用這些海鮮,尤其在懷孕時絕對禁止。含有這些重金屬的魚類如果生長在汙染區,可能也會有PCB(多氯聯苯)等其他的有毒物質。被認為可能含有最多有害汙染的魚種,包括:常見的海鱸、鱘魚、石斑魚、鯊魚和鮪魚。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能夠測量食用魚類所產生的毒性程度,而在這方面,「我們對結果抱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魚類中含有的汞,可能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但在我們提出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事。」葛拉漢.喬治(Graham George)博士如此評論。汞中毒會依攝入的汞型態而有不同,因此對於魚類的食用必須有所挑選。沙丁魚、鯖魚、鯷魚、鮭魚為優良脂肪酸ω-3的來源。ω-3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被稱為「必需脂肪酸」(EPA 及DHA),根據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每週食用一份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其所提供的營養素便足以涵蓋人類所需。同時,一週只食用一次,也可控制攝入大量化學汙染物的風險。現今魚類體內重金屬含量過高我們要強調某些捕魚區的汙染比其他區嚴重,而汙染的程度也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對畜牧業來說,殺蟲劑和抗生素等不同殘留物的變化也一樣令人擔憂。別忘了許多重金屬元素皆是自然存於地球表面的;因此,不同的飲食中都可能含有這些金屬,只是依地理區分布而濃度不一,而且早在舊石器時代,魚類體內都或多或少含有重金屬,但現今與過去不同,魚類體內重金屬濃度過高的問題令人擔心。事實上,從可能有毒的自然元素存在開始,人類不是在經驗中學習避免,就是設法消除毒性。就汞而言,解決的辦法就是趨化毒(Chemokines),趨化因子是一種促進細胞成熟、遷移的蛋白質,它們也被視為免疫系統發炎的警戒系統。最近發現這項「淨化」的作用為許多研究帶來一線希望。可保護大腦免受汞傷害的趨化因子稱為「CCL2」,角色重要,但在過於大量的汞入侵時,當還是會抵擋不住攻勢。(本文摘自/後毒物時代/高寶書版出版)

豬肉配這一味 減肥效果加倍!

豬肉配這一味 減肥效果加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報整理)豬肉是動物性食物,可溫暖身體。被視為可強健虛冷及寒性體質,以及有造血、預防便秘、防止老化的效果。豬肉富含的維生素B1,能幫助米飯及麵包當中的碳水化合物轉變成能量,能有效防治中暑及消除疲勞。另外,豬肉也有豐富的鐵、磷、鉀等礦物質。 血紅素鐵具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貧血的作用特別是動物性食材中含有的鐵稱之為「血紅素鐵」,它比蔬菜中的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具有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貧血的作用。而鈣及磷可幫助骨頭及牙齒生長,還能抑制情緒高漲達到鎮靜效果。豬肉營養價值高,建議食用低脂肪、低卡路里的豬里脊肉。食用祕訣/搭配洋蔥有減肥效果建議陽性體質的人可食用豬肉火鍋去除多餘油脂,或將豬肉汆燙搭配沙拉食用。另外,與幫助維生素B1吸收的洋蔥一同攝取,可達到減肥效果。 功效/消除疲勞、解除便秘、有鎮靜效果、改善虛冷。挑選方法/ 新鮮的肉品表面水嫩有光澤,整體粉色帶點淺灰,以手指觸摸有彈性,氣味淡,沒有阿摩尼亞或腐臭的異味。保存方法/冷凍時要用保鮮膜包裏並擠出空氣,再放進密封盒保存。(本文摘自/別再吃錯!跟著新菜醫師吃對食物不生病/台灣廣廈出版)

空汙傷肺 多吃這個可抑制肺癌

空汙傷肺 多吃這個可抑制肺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人一直認為白色食物像是糖、鹽、麵粉等是有害健康的。然而,白色水果、蔬菜這類的白色食物對於患有肺部或支氣管等疾病的人是有很大的益處。白色蔬果/白色食物中所含的花黃素(anthoxanthine)具有溫熱性質,可緩解咳嗽、去痰。白色蔬果包括桔梗、蘿蔔、洋蔥、黃豆芽、梨子等,但因花黃素易溶解於水中,快速清洗後,最好在短時間內做好料理,避免浸泡在水中過久。海帶芽、昆布/海帶芽、昆布的黏液成分藻膠酸(Alginic Acid)可吸附侵入人體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微塵、農藥成分等,再將其排出。豬肉、鴨肉/豬肉、鴨肉也會將累積在肺部的碳酸瓦斯、微塵、農藥成分等各種有害物質進行中和作用,吸附體內的重金屬後,再將它排出體外。蘋果/依據芬蘭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黃酮素(flavonoid),抑制肺癌率為58%。蘋果的肺癌預防效果,對於年紀愈輕的人效果越佳。番茄/含有茄紅素的蔬果,例如番茄和紅蘿蔔等,預防肺癌效果佳。(本文摘自/14位抗癌權威醫師的食癒餐桌/台灣廣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