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老覺得被罵?思覺失調幻聽惹禍!

老覺得被罵?思覺失調幻聽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2歲羅小姐一直被視為家中頭痛人物,情緒容易激動起伏,時常會聽到家人責罵她的聲音,羅小姐原本以為自己罹患躁鬱症,至精神科就醫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有幻聽及妄想症狀,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發病1年內就醫 治療後腦部功能能恢復7成以上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教授賴德仁表示,思覺失調症是「思考」及「知覺」失調的一種腦部疾病,普遍認為病因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調,造成大腦萎縮影響功能。思覺失調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越能及時防止腦部繼續損傷,發病1年內就醫,治療後腦部功能能恢復7成以上。中斷用藥會增加近2倍的住院風險透過持續用藥,可以提供體內一定的藥效降低復發的風險。思覺失調症患者每一次復發對於大腦都是一次嚴重的傷害,多次的復發更可能讓疾病慢性化,難以復原。曾有研究發現,即使只有1~10天的中斷用藥,就會增加將近2倍因症狀復發的住院風險。對於病友而言,只要與醫師配合好好的用藥治療,都能幫助達到藥效基本盤,降低疾病復發惡化的可能性,邁向康復。85%長效針劑受試者 15個月都沒有復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朱柏全表示,為幫助體內維持一定藥效,目前藥物研發趨勢是將同成分口服藥物,也研發出針劑型態的長效針劑,透過定期回診施打針劑幫助病友用藥。研究也發現,85%使用長效針劑的受試者,長達15個月都沒有經歷復發。約1/3思覺失調症病友在罹病初期會誤以為是罹患重鬱症或雙極性疾患(躁鬱症),未能及時正確接受治療。朱柏全醫師呼籲,前期症狀區別非常重要,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重鬱症的症狀區別上,最大差異在於患者是否出現幻聽、幻覺的症狀;另外,雙極性疾患(躁鬱症)及重鬱症在躁期或鬱期結束後,症狀就相對改善,思覺失調症則不會。助病友銜接工作回歸社會朱柏全醫師表示,每一位病友都有專屬的治療目標,除了藥物治療,也需搭配復健治療、心理治療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間病房會讓病友做些簡單的工作,幫助他們透過工作,增進自信心及自我價值感、學習並改善人際互動技巧。

產後調理三階段 產後媽媽快樂坐月子

產後調理三階段 產後媽媽快樂坐月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懷胎十月,好不容易「卸貨」,產後媽媽會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調養生息。「產褥期」俗稱「坐月子」,定義為產後6到8週,讓女性產後身心狀態復元的關鍵期,除了注重休息補充營養、適應母乳的哺餵外,重要的是和寶寶培養感情,適應新形態的家庭生活。適當的中醫產後調理可以幫助坐月子媽媽補充氣血體力、調整體質。產後調理分三大階段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廖芳儀表示,根據最新的中醫藥雜誌(2016年12月)臨床研究發現,產後哺乳期間使用中藥調理的新生兒黃疸發生率較低,母乳媽媽服用中藥四物湯加減也不會影響新生兒發育狀況。中醫將產後調理分成三大階段,循序漸進調整坐月子媽媽的體質狀態:第一階段—化瘀血生新血女性產後兩周內會有惡露排出,這一個階段的調理原則主要幫助減輕傷口疼痛,可服用「生化湯」3至5天。生化湯主要由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五種藥材組成,中醫師會根據產婦體質狀態及生產方式決定藥物使用的比例。若是採取剖腹產的產婦,不一定要服用生化湯,因為剖腹產手術生產的過程,婦產科醫師會幫忙清理子宮內部的惡露,產後不當地多服生化湯,反而會讓傷口受到影響。第二階段—健脾益氣10個月的懷孕過程中,歷經孕吐、肚子越大器官移位,大多數產後婦女都需要重新恢復腸胃蠕動,中醫師會在這個階段開立腸胃調理的方藥如黨參、茯苓、白朮等健脾益氣,才能好好吸收下一階段的氣血營養補充,產後的媽咪更能提供充分的母乳供應哺餵寶寶。第三階段—調理氣血、補養肝腎經過上2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補養肝腎氣血可以幫助產後的媽咪恢復體力,補足生產時流失的氣血。也可以趁此時期根據產婦的體質加強調養,把產婦懷孕前的貧血、過敏體質、月經失調或是腰酸等狀況進行重點調補,適時搭配增加乳汁的中醫藥材如通草、路路通、王不留行等,可以讓產後媽咪和新生寶寶都身心健康營養平衡。眼睛乾澀不適 可搭配穴位按摩助舒緩此外,爸爸可以體貼地幫忙按摩產婦的腎俞、大腸俞、委中穴位以緩解產後的腰部或膝蓋的酸痛;同時,若出現明顯的眼睛乾澀不適,可以提醒中醫師加強用藥,配合按摩四白、攢竹、睛明、絲竹空等穴位幫助舒緩。廖芳儀醫師強調:產後坐月子的方式隨著時代進步日新月異,除了在家坐月子,坐月子餐及產後護理之家也蓬勃發展,無論採用何種坐月子的方式,皆可諮詢專業的中醫師針對產後媽媽的體質,配方專屬的坐月子調理處方及母乳衛教,迎接健康快樂的產後新生活!

7大失智症狀出現 快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7大失智症狀出現 快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8歲的徐姓老翁患有慢性疾病,近日健忘情形越來越嚴重,有時會忘記吃藥,有時甚至連孫女已經放學回家他卻認為孫女尚未回家,平日喜歡到公園散步,但有時對於與他打招呼的人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他們的身分。專業心理治療師提醒,若家中長者健忘次數越來越頻繁,就要當心可能為失智前兆!面對失智症患者可多談論他有興趣的事情目前失智症大多只能延緩病症,無法根治,患有失智症的長者對於家人、朋友說的話可能會出現理解困難、判斷力變差的情形。由於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患者與家屬、醫師要隨時做好萬全準備。許多患者會有自己老了、不中用的心理壓力,也有人因為不想麻煩子女而老是待在家裡。事實上,面對延緩老化,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方式就能夠解決。家人朋友可以多安排一起外出旅遊的機會,多與他聊天、談論他有興趣的事情,讓他心境更開闊。7大症狀透視失智症二林基督教醫院心理治療師邱于真表示,失智症為年紀漸長後智能有障礙與減退,顯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情況者,記憶力減退導致判斷及抽象思考以及其他腦高度機能均呈失常,至於行為及性格亦有變化。邱于真提醒失智症〈老年痴呆症)初期徵兆有以下7大症狀:1〉 對於剛發生的事情全部不記得。2〉 病態的健忘。3〉 無法做一些複雜的事情(如準備晚餐、逛街挑選東西、處理金錢、旅遊)。4〉 在不熟悉的地方易走失。5〉 常否認自己忘了,而會講出許多根本沒有的事。6〉 注意力變差。7〉 情緒較低落或易怒。失智症照護之路漫長,照顧失智病人心力交瘁,家屬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中後期患者情況時好時壞,家屬感到挫折的狀態會越變越多,因此應隨時調整身心理狀態才能迎接長期抗戰。

隱形殺手奪5萬人命 6大建議自我預防

隱形殺手奪5萬人命 6大建議自我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隱形殺手」PM2.5對人類危害甚鉅,已被確認為國人死亡第4大危險因子,並於2009年奪走進5萬人的性命。空汙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自我保護就是預防危險因子的,空污嚴重時避免外出,選購有認證、有效的口罩來佩戴,多喝水,並使用空氣清淨機以保護自己、增加生活品質。防空汙危害 6項原則要遵守台大針對影響國人死亡的危險因子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高血糖、抽菸、高血壓和PM2.5暴露是前四大危險因子,在西元2009年總共已奪走近5萬人的性命。其中PM2.5暴露是唯一的環境因素,它對人體的危害甚鉅,已有許多報導提及,因此對於這個健康殺手,真的要嚴陣以待、積極對抗。而我們除了透過能源和交通政策的修訂,以及交通、燃煤電廠和工業污染的改善等,國人又該如何自處?SNQ推廣中心副執行長陳宛蓉提出以下建議:1)  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2)  多喝水、多吃天然蔬果。3)  烹飪時多以蒸煮代替油炸和燒烤。4)  空污嚴重時記得關窗。5)  室內因二手菸、燒香或油煙造成空污時,一定要使用空氣清淨機。6)  出門前先查詢戶外空污程度,嚴重時應避免外出、運動,外出則戴口罩防範。選用醫療級口罩 食用百合、水梨、山藥可預防陳宛蓉副執行長表示,經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醫療級口罩優於一般口罩,目前市面上已有實驗證實可防PM2.5。此外,如處於秋冬季節,中醫師建議可食用百合、水梨或山藥等這類白色的食材,以養護我們的肺。口罩是阻隔空氣污染和細菌病毒的最直接物品,屬於防疫產品的一環。這幾年來官方和民間「SNQ國家品質標章推廣中心」已針對防疫產品建立一套審核機制,由專家針對「實用效益」、「品質管制」、「安全性」、「研發創新」等面向為民眾把關。

亂玩滅火器 國小生誤食乾粉嘔吐送醫

亂玩滅火器 國小生誤食乾粉嘔吐送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中市豐原區合作國小一名學童一時好奇,拿起乾粉滅火器往同學身上噴,靠近乾粉滅火器的同學吸入後出現呼吸急促、咳嗽、暈眩感,較嚴重的同學有嘔吐症狀。十幾位被乾粉噴到的小朋友休息後症狀雖然有改善,仍有同學高燒不退。吸入乾粉會引起氣管收縮、引起呼吸急促豐原醫院小兒科醫師馬瑞杉表示,乾粉滅火器裡面的成分有磷酸鹽、碳酸氫鈉等等,其中碳酸氫鈉屬於弱鹼性,經由呼吸道吸入後會引起氣喘收縮,引起類似氣喘發作導致呼吸急促症狀,碳酸氫鈉具腐蝕性,誤食會出現呼吸急促咳嗽、嘔吐、暈眩等症狀。患者出現發燒、嘔吐、暈眩症狀馬瑞杉醫師表示,到院的3位同學中,其中1位症狀較明顯,除了有發燒、呼吸急促、咳嗽、症狀外,還伴隨嘔吐、暈眩;另一位是呼吸急促、咳嗽、暈眩;第3位雖然呼吸急促有改善,但仍有暈、吐感,因此施予點滴治療,因不知吸入多少含量得乾粉,因此安排住院觀察;希望患者吸入的成分能夠盡快代謝,事後3名學童的症狀都有改善。氣喘患者誤吸應盡速就醫馬瑞杉醫師表示,不慎吸入乾粉滅火器的人,雖然不會有立即危害生命的情況,還是會出現嗽、暈眩等情形,因滅火器乾粉沒有解毒劑,只能就症狀治療,如遇上是氣喘患者吸入,症狀可能會更加嚴重,應盡速就醫。

活動/清新戒菸班 運動擺脫菸癮

活動/清新戒菸班 運動擺脫菸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全球平均已有600萬人死於菸害,平均每5.3秒即有1人死於菸害,若未能加以控制,至2030年,每年將有800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即便吸菸不會造成立即死亡,但卻會逐步蠶食各部位器官,導致無法挽回的疾病。對此,大林慈濟醫院開辦清新戒菸班,活動全程免費,課程結合運動,讓戒菸更EASY!由專業醫師帶領民眾藉由健康運動學習拒菸技巧,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活動期間:106年7月8日至7月29日,每週六早上 8:30至11:30活動地點:大林慈濟醫院參加對象:想要戒菸的民眾報名期限:即日起至7月5日止報名方式:本院一樓健康諮詢室,或電洽05-2648333 

爬樓梯也喘 肺癌又肺積水害的!

爬樓梯也喘 肺癌又肺積水害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數千萬人的生命因癌症而消逝,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增癌症病人人數高達1200萬人,在過去10年中,全球癌症病人約增加了20%,其中又以肺癌增長最為迅速。台灣肺癌病人人數也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統計,每年約新增1萬人次。由於肺癌初期沒有顯著徵兆,多數病人確診時已為晚期,無法透過手術治療,僅能以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為主。不可逆標靶藥物 無惡化存活率是可逆性標靶藥物的兩倍肺癌病人與家屬在聽聞化療時,往往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有病人因此放棄治療。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及基因檢測精進,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褚乃銘主任表示,初診斷為肺癌的病人皆會進行基因檢測,若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則會建議適合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針對歐洲腫瘤醫學會發表的標靶治療研究結果,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肺腺癌,相較於第一代標靶藥物而言,不可逆標靶藥物可進一步降低約27%腫瘤惡化之風險,且兩年疾病無惡化存活率更為第一代標靶藥的兩倍以上。研究顯示,即便是肺癌晚期病人,只要第一線能精準規劃用藥策略,便有機會抑制腫瘤並延長存活期。晚期肺癌不氣餒 存活率不斷提升褚乃銘主任分享一位李奶奶的病例,過去肺癌存活率五年僅約4%,但透過醫療精進與標靶藥物治療的輔助下,即便是高齡70歲的李奶奶,目前已治療長達4年以上。起初,李奶奶因出現喘及嚴重咳嗽等症狀,經檢查發現兩邊肺部出現積水與多顆腫瘤,EGFR基因檢測呈陽性反應,立刻投予不可逆標靶藥物進行治療。2週後,多數腫瘤已縮小至肉眼看不見,較大顆的腫瘤也由7公分縮小到2公分,李奶奶爬樓梯不再那麼喘,病人與家屬對於第一線腫瘤抑制反應良好,感到非常欣慰。晚期肺癌活得精彩 國內外旅行自在遨遊褚乃銘主任表示,因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相對便利,不少病人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甚至可以比罹癌前更加豐富,從國內輕旅行、短程旅遊甚至長途旅遊的病人比比皆是,如李奶奶幾乎每半年都會走訪不同縣市,品嘗各地的美食,每年家人也會規劃一次國外旅遊。因此,肺癌病人莫因罹癌而沮喪、放棄人生,應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勇敢面對,與醫療團隊溝通,規劃出最適合的個人化精準治療,以延續生命,活得精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牙掉光這樣保養 植牙「有凍頭」!

牙掉光這樣保養 植牙「有凍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植牙後,只要好好保養,植牙就能堅固、穩當,使用一輩子也不是問題。根據外電報導,瑞典一名植牙患者史芬‧強漢森(Sven Johansson)在1967年、約40歲時接受植牙手術,到了近90歲,植牙都沒有移位,還能正常使用。遵循4原則 植牙屹立不搖台北慈濟醫院贋復假牙專科醫師宋旻怡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植牙成功患者多半遵循「正確、仔細地清潔牙齒」、「少吃堅硬食物」、「多注意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與「定期回診」等4原則,因此植牙得以長久使用、屹立不搖。牙間刷、單束牙刷、軟毛牙刷 潔牙3神器此外,植牙患者在清潔牙齒時,也應正確使用「牙間刷」、「單束牙刷」與「軟毛牙刷」等輔助工具,使用時,動作要輕柔、持久,才不會傷害牙齒,並發揮清潔效果。宋旻怡醫師解釋,「牙間刷」主要是用來清潔牙縫縫隙,這區域很容易藏污納垢,特別是植牙牙體兩側牙縫,更不能輕忽。「單束牙刷」是用來清潔牙齦、牙面分界處,使用單束牙刷時,一定要同時刷到牙齦、牙面,每次刷兩顆,上下顎牙齒、牙齒外側、內側都要刷過,才能徹底清潔,降低牙周病機率。而軟毛牙刷則是清潔牙齒表面,刷牙時動作要輕柔,牙齒砝瑯質較不會受損。牙齒清潔沒做好 易折損植牙壽命60多歲蘇先生在10年前接受傳統植牙手術,當時牙縫設計過於狹小,清潔不易,加上有時只以漱口方式潔牙,長時間下來,終究出現牙周病。去年,他右邊上側植牙整片鬆脫、掉落,結果不只吃飯無法充分咀嚼,說話也「漏風」,平常喜歡唱歌的他,實在苦不堪言。全口速定植牙、勤保養 植牙「有凍頭」後來蘇先生接受新式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手術,手術當天便恢復正常說話、咀嚼功能,現在蘇先生每次至少花20分鐘刷牙、潔牙,吃東西時也避免吃堅硬食物,定期回診,目前他植牙狀況良好,也可以再度高歌歡唱。宋旻怡醫師分析,有些患者齒槽骨萎縮,接受傳統植牙手術前,必須先補骨,補骨後需花半年時間,等齒槽骨長好再進行下一步驟,若齒槽骨萎縮範圍大、狀況嚴重,就要補骨兩、三次,前後包含植牙,需要花兩、三年時間。而All-on-4全口速定植牙只使用四根植體,可以選擇齒槽骨較健全區域植入植體,因此補骨機會大幅下降,治療時間自然大為縮減。但無論哪種術式,想維持植牙健康、長久,潔牙保養都是重要關鍵。植牙永久使用 絕對不是夢!醫師也提醒,民眾植牙後,植牙處雖然不會蛀牙,但若沒有好好保養,便可能產生牙周病、植體周圍炎,進而影響植牙穩定度,反之,若勤加保養、認真潔牙,植牙就有機會可以永久使用,植牙民眾也能長時間享受美食、良好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活動/「窈窕一夏」減重班

活動/「窈窕一夏」減重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9歲黃先生嘗試多種減重方法,容易復胖、越減越肥讓黃先生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藥越吃越多。透過專業營養師指導及專業的運動教練帶領下,在2個月內輕鬆減輕7公斤,體脂率下降11.5 %,更令黃先生開心的是,終於可以不用再吃降血壓藥。不當的減肥方法,剛開始體重減少的速度的確很快,但伴隨而來的卻是感覺疲倦、身體無力、代謝混亂等問題。除此之外,復胖的速度也很快,在減重、復胖的循環中,體重越減越重,體脂逐漸升高,慢性疾病也逐漸找上門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將於106年7月12日至8月30日舉辦「窈窕一夏減重班」,讓民眾能透過營養師飲食指導與運動教練帶領運動,藉由飲食及運動雙管齊下,健康減重,享瘦一生!106年減重班與以往不同的是,增加抽血檢查項目,讓民眾更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名額有限,意者請即早報名。 名稱:「窈窕一夏」減重班對象:1) 18歲以上成人。        2) BMI≧24kg/m2 ,(BMI=體重/身高*身高,體重以公斤當單位,身高以公尺當單位)。時間:106年7月12日(三)、8月30日(三) 08:30~11:30          106年7月19日~8月23日每週(三) 14:00~17:00 ,共計8堂。地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六樓多媒體講堂洽詢:(03)-5326151 分機 4303 或4302 營養室線上報名: https://goo.gl/dAST2Z

單側耳鳴2周 竟是鼻咽癌徵兆!

單側耳鳴2周 竟是鼻咽癌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男耳鳴2周,就是鼻咽癌腫瘤作祟!韓星金宇彬罹患鼻咽癌,引起民眾們對該疾病的高度關注,南投一名年約35歲黃姓男子近2周覺得左側耳朵悶悶的,至耳鼻喉科門診後,發現黃男在耳咽管開口外側有2公分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診為鼻咽惡性腫瘤,目前積極治療中。俗稱廣東癌 常見於中年男子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表示,鼻咽癌好發於中國南方地區,俗稱廣東癌,西方人較少發現、見於中年男子。臺灣地區每年約有1000~1200位新病例,且每年約有500人死於鼻咽癌。目前較可能的致病因子包括基因遺傳,Epstein-Barr病毒感染及環境等因素。另也有說法為年輕時吃多醃漬食品,長大後罹患鼻咽癌機會也會相對增高。吳昭寬醫師表示,由於鼻咽癌腫瘤位置較隱密,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患者容易忽視,導致鼻咽癌一般確診時70%以上都屬於晚期癌症。鼻咽癌往往以週邊器官的症狀來表現。因此如果出現頸部腫塊、流鼻血或咳血痰、耳鳴、耳悶、複視或面神經麻痺的症狀要特別留意。以放射治療為主 約一半病患可以治癒吳昭寬醫師表示,鼻咽癌的診斷一般使用鼻咽內視鏡,由鼻孔進入觀察。若發現腫瘤或高度懷疑罹患鼻咽癌時,則必須進行鼻咽切片來確立診斷,同時接受血清學檢測。鼻咽癌的治療以放射治療為主,化學治療為輔,手術治療只有在腫瘤復發時才會考慮。大體而言,大約50%的病患可以治癒。越早期預後越好。早期發現的關鍵,在於平常對自己和家人多一點關心,注意身體的每一個細節,一旦發現耳鼻喉或頭頸部等周邊器官出現異樣,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協助,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