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血小板濃縮液 有助改善關節炎?

血小板濃縮液 有助改善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繼玻尿酸製劑之後,抽取病患本身的血液,經過離心處理後,將分離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Platelet-Rich Plasma, 以下簡稱 PRP)注射至關節腔,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生長因子,被認為有促進人體組織修復及再生的功效。這種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做法,在一些社會名人現身說法的加持下,成為熱門的選項。▲重複注射玻尿酸,導致細菌感染,軟骨嚴重受損,只能以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挽回功能但目前仍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PRP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有長期的治療效果,更沒有客觀證據顯示它能讓「退化」性膝關節炎患部的軟骨增生!近幾年,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陸續出現,相關論文已有數十篇,不過,這些研究因追蹤時間過短(半年∼一年)、沒有對照組、只以病患的主觀感受評估治療效果、缺少影像或組織切片的客觀證據。若了解本書第二章的致病機轉,就可以清楚了解,導致這些臨床研究得不到預期結果的主要原由是:他們並不知道也沒有先把造成膝關節「退化」的原因去除!當然就沒辦法得到確實的長期治療效果,只得到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由於血小板濃縮液的使用漸趨浮濫,衛福部已出面釐清亂象:PRP的效果尚無定論,醫療院所不得宣稱PRP具有療效。近年來,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前來本中心就診的病友,接受過PRP治療的比率已超過五成,都會區更為明顯。注射PRP如同注射玻尿酸,只有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並非治本,卻有以下隱憂:● 延誤病情。暫時止痛後,膝關節失去自然的保護機制,誤認為改善,繼續不當使用,可能會加速損壞。● 未正確注射到關節腔內。順利打入關節腔是不會痛的!若注射後疼痛反而加劇數天,就要懷疑是沒打入關節腔!若長期重複注射,會導致關節囊及周邊軟組織纖維化,軟骨間的靜態壓力因此逐漸增加,加速退化,更增加執行「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困難度!若不幸感染細菌,整個關節就報銷了,連置換關節都無法恢復正常功能!根據我們的研究統計,四十歲以上,因長期膝痛問題而就診的民眾,有超過九○%的機率會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自然就被放入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流程:復健→消炎止痛藥→葡萄糖胺、軟骨素→注射關節液(玻尿酸)→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置換人工關節。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指引,其實就是消極的拖延戰術,直到置換人工關節。PRP的盛行,是民眾寧願花大錢解決病痛的怪現象。準備接受PRP治療的病患,應徹底了解這只是暫時減輕疼痛的方法之一,本中心二○一四年開始針對三十位第三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執行為期一年的雙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同一病患之雙膝,注射PRP與注射生理食鹽水的治療效果並無明顯差異。(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遠離環境毒物傷害 合成食物要少吃!

遠離環境毒物傷害 合成食物要少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多吃天然植物,也可避開毒食物風險。黑心食物氾濫,造成民眾對吃的恐慌,以風險管理的概念來看,只要吃的頻率低、吃進去的量少,就不至於對身體造成致命危害。經常外食 被毒害的機率高風險和有毒物質的致癌強度、濃度、接觸頻率、暴露時間長短、以及情緒有關,簡單來說,防毒方程式=(致癌強度×物質濃度×接觸頻率×時間長短)+(情緒),只要讓計算公式中的每項參數變小,如多吃蔬果、減少喝含糖飲料、少吃人工添加物、不要長期固定在同一家商店購買食材、食品,白米、糙米輪流吃、保持心情愉快等等, 就能減少環境毒物對身體的傷害。只要合成的食品,都有機會添加預期不到的東西,比如為了增加食物的Q彈口感,在河粉、粉圓及肉圓中違法添加工業用的順丁烯二酸。所謂「烯」類就是塑膠,簡單來說吃這些東西就像吃進了「塑膠」,如果經常外食,被毒害的風險自然高。又如醬油中被檢查出含防毒方程式=(致癌強度×物質濃度×接觸頻率×時間長短)+(情緒)有害物質單氯丙二醇,這是化學醬油中常見的物質。LD50指標說分明/並非所有的毒都能致命,毒性是一種比較而來的結果。目前學界多以LD50(Lethal Dose, 50%)做為毒性指標。L是致死量,D指的是劑量,LD50是半數致死量,意指能殺死半數以上試驗生物的有害物質量。通常半致死劑量濃度愈低愈毒。比如防腐劑(苯甲酸類)的LD50 是2,000(毫克/公斤)、甲醛是100、尼古丁是1,戴奧辛是0.001,所以說戴奧辛是世紀之毒,只要一點點就能毒死人;但如果你抽菸,菸害甚至大於防腐劑的千倍之多,令人警惕。(本文摘自/排毒舒食盛宴2:真原味的實踐/天下雜誌出版)

預防掉髮 洗頭前後這樣梳髮才有效

預防掉髮 洗頭前後這樣梳髮才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掉髮問題的人,最常聽到的建議大概是不要太常洗頭髮,最好2天洗1次就好。如果我們2天洗1次臉,臉會變得如何呢?頭皮就是臉部皮膚的延伸。洗頭髮也要像洗臉一樣早晚一次,才能更容易預防掉髮。頭皮如果被老廢角質蓋住會阻礙毛髮生長就像衛生所倡導的要常常洗手一樣,頭皮也要常常清洗才行。頭皮的毛孔、毛囊很大,很容易產生皮脂,油脂與灰塵一多,就容易阻塞毛孔。頭皮如果被許多的老廢角質給蓋住,毛孔被堵塞,就可能產生發炎的狀況,DHT 不容易排出,阻礙毛髮生長。尤其是在汗水與皮脂旺盛分泌的時期,早晚一定要洗頭。如果真的沒有時間一天洗兩次,那麼晚上洗頭的效果會比早上好。這是因為晚上睡覺時,血液循環比較快,能夠促進毛髮成長,讓毛髮恢復健康。洗頭前梳髮才正確梳頭也非常重要,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洗頭,有些人平常完全不梳頭髮,但是為了頭皮的健康,需要有正確的梳頭習慣。一般大家習慣在洗完頭後梳頭髮,嚴格來說,這是錯誤的方法。不應該在洗頭後,而應該在洗頭前就先梳頭髮。在洗頭前,用間距較寬的梳子先梳頭,將附著在頭皮以及頭髮上的灰塵及汙染物質去除。頭髮濕潤的時候會形成氫鍵,頭髮變脆弱,這時梳頭反而容易傷害頭髮的表皮(cuticle)。洗頭前洗頭後 梳頭髮方向不同梳頭時的方向也很重要。洗頭之前要從上往下;洗頭、吹乾頭髮後,則要從耳後或是脖子後方由下往上梳。洗頭髮前為了讓附著在頭皮以及頭髮上的灰塵及汙染物質掉落,所以由上往下梳;而洗頭、頭髮吹乾後,則為了要讓裡頭的頭髮通風,預防黴菌或是頭皮感染,所以由下往上梳。但一定要記得,一定要先將頭髮徹底地吹乾後再梳。選擇梳子時,比起塑膠或是木頭材質的梳子,柔軟的橡膠材質更好。假使使用木頭梳子,也要選比較不硬的。有些人覺得天然的木頭梳很好,但就像坐在木頭椅上尾椎骨會痛一樣,太硬的木頭梳子容易刺激頭皮,反而對頭髮不好。濕潤的頭髮要先從頭皮開始以毛巾輕拍來去除水分,然後再以冷風吹乾。如果一開始就用吹風機來吹,頭皮的水分容易迅速蒸發,頭皮變得乾燥,頭髮就會非常的毛燥。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自然風乾,然後再用梳子梳。如果要使用吹風機,要記得維持適當的距離,且最好不要使用溫度太高的風。(本文摘自/56天!還你濃密頭髮:掉髮絕對可以根治!/高寶出版)

減肥停滯期 6大敵人要當心

減肥停滯期 6大敵人要當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旦開始減肥,各種妨礙減肥的因素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例如:外食的機會忽然增加、加班的次數變多、運動也變困難等。當身體痠痛,進入減肥的停滯期時,意志力常會變薄弱。但是,千萬別因為小小的失敗,就宣告放棄!阻礙減肥的6大敵人1) 無法按時用餐/即使時間無法完全配合,也要盡可能遵照減肥餐的安排。如果太晚吃晚餐,就將睡覺時間往後順延即可。但是,務必堅持一個原則,即「睡前4小時,不吃任何食物」。如果沒時間準備減肥餐,購買3、4顆水煮蛋或一盒豆腐來吃也無妨。2) 前一天吃太多/若前一天吃太多,導致身體感到沉重時,今天就必須提早30分鐘起床,透過慢跑或跳繩、跑步機、踩腳踏車等有氧運動,促進卡路里的消耗。盡量飲用比平時更多的水,飲食方面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以食用「蛋白質」為主。3) 逼不得已必須外食/無可奈何必須外食時,得特別注意餐點的選擇。不妨參考下列原則,了解後再吃,就能更聰明地面對外食情況。• 米飯:將白飯的量減少1/2,避免再加任何調味醬,或只添加極少量。• 麵食:選擇脂肪較少的肉或海鮮湯頭,並加入大量的豆芽菜。• 生魚片: 使用極少量的醬油或芥茉就好,品嚐生魚片或蔬菜的新鮮滋味。另外,禁止搭配重口味的湯。• 越南春捲: 內餡的肉與水果要適量,並增加蔬菜量,盡可能避免加醬料,或只添加極少量。• 西式餐廳: 先以生菜沙拉填飽肚子,避免吃沙拉醬或炸雞肉。牛排要選用牛腰內肉、腰脊肉、肋脊肉或牛臀肉的部位。4) 不喜歡吃生菜/唯有感受到蔬菜獨有的甜、辣、清爽、苦澀、微酸等滋味,才能稱得上是「改善飲食習慣」。再低卡的沙拉醬,也含有一定分量的糖分、鹽分及脂肪,最好避免使用。如果真的難以下嚥,不妨以少量的橄欖油或香草、紅醋、義大利甜酒醋醬代替。5) 忙到沒時間運動/規律的運動除了可以消耗卡路里,也能維持減肥的緊張感,發揮重要的功能。如果忙到沒時間運動,也一定要在睡前做腹部運動與伸展。一旦停止運動,緊張感將立即消失,想減肥的意志力也會喪失。6) 因停滯期導致體重沒有改變/如果因體重沒變化而意志動搖,那你就輸了!只要確實執行減肥餐,就不必對體重計的數字太過操心。總之,堅定減肥的決心,這一週都別再站上體重計,取而代之的是認真吃減肥餐。只要按部就班地吃減肥餐與運動,早睡早起,作息正常,大約1週就一定能看見改變。(本文摘自/驚人的1天4餐雞肉減肥法/采實文化出版)

抗老化、延緩失智症 吃南瓜就對了

抗老化、延緩失智症 吃南瓜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末季節收割的南瓜經過幾個月的保存之後於晚秋熟成,從晚秋到初冬成為家家戶戶的桌上佳餚,是南瓜最好吃的時期。應選擇沉重且外形飽滿、蒂頭粗厚、切口枯萎成軟木塞狀的南瓜。購買切開的南瓜時,應選購果肉顏色較深,內膜很多且囊籽很大的。南瓜可提高免疫力 促進血液循環黃色果肉來自於β胡蘿蔔素的顏色,由此可知南瓜富含胡蘿蔔素,再加上具有高度抗氧化力的維他命C與E,可說是最強組合。南瓜可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生活習慣病和老化。南瓜大致分成西洋南瓜與日本南瓜,西洋南瓜的β胡蘿蔔素含量是日本南瓜的6倍左右,營養相當豐富。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南瓜內含的維生素B3具有改善長期記憶的效果。維生素B3會通過血腦障壁,阻礙血管收縮素轉化(ACE)的作用,抑制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發作,被認為與有效改善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具有相同作用。維生素B3可以直達大腦發揮作用 血腦障壁是大腦血管壁的一種機制,避免血液中的物質輕易進入大腦。雖然這個機制可以避免大腦受到有害物質侵害,卻也讓有益大腦的營養成分無法通過,必須繞道才能進入大腦。不過,維生素B3可以直達大腦,發揮作用。加熱不會流失維生素B3,β胡蘿蔔素與維他命E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將南瓜油炸或嫩煎有助於提高吸收率,做成焗烤、可樂餅或濃湯也很適合。此外,南瓜蒸過後吃起來更甜,可將蒸南瓜泡在醬油湯汁醃漬,或做成南瓜沙拉。(本文摘自/跟著醫學博士這樣吃,「記憶力」變好了!/采實文化出版)

停經後增胖10% 罹乳癌率高1.5倍

停經後增胖10% 罹乳癌率高1.5倍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國外研究發現,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稍高,但停藥10年後,乳癌發生率與一般婦女相同,至於荷爾蒙替代療法雖可降低更年期不適症狀,但長期(5年以上)使用複合型(複方)荷爾蒙替代療法(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使用),會輕微增加罹患乳癌的危險。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恐增乳癌風險不過,在停用5年後則危險率降至正常範圍,而使用未達5年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對於無子宮而單獨使用雌激素者,也不會增加乳癌發生率。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婦女會增加乳癌發生的風險,而且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2倍,乳癌和攝取過多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動物性食用油,如牛油、豬油等,若食用過多,會增加乳癌的罹患率,此外,炸雞、薯條、甜點等高熱量食物都會增加脂肪量,而脂肪量和雌激素呈正比關係,脂肪愈多,雌激素愈多,也就增加罹患乳癌機率。每天攝取酒精超過14克 增乳癌機會規模的實驗報告發現,女性停經後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機率上升1.5倍,原因在於肥胖導致高脂肪,使得過多雌激素從脂肪裡製造出來,此外,成年後體重增加超過10公斤的婦女也較不超過2公斤者,高出40%的乳癌罹患率。酒精會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每天攝取酒精超過14克(約等於354毫升啤酒或147毫升葡萄酒或44毫升烈酒),又沒有攝取足量葉酸的婦女,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抽菸的女性也較易罹患乳癌。一般來說,抽菸超過5年以上、或長時間大量吸菸(一手及二手菸),乳癌的發生率都會增加。生活、晚婚、離婚 導致乳癌發生率上升緊張的生活、晚婚、離婚、不孕、失去工作、遷居、家屬及親近朋友死亡等與增加乳癌的危險有關,因為壓力增加會改變免疫系統,導致乳癌發生率上升。很多乳癌患者的癌細胞與女性荷爾蒙的多寡有關,這些女性荷爾蒙的來源,有部分來自環境荷爾蒙。所謂環境荷爾蒙,是指透過環境及食物進入人體,產生類似荷爾蒙作用干擾內分泌系統的人工化學合成物質。小心環境賀爾蒙日常生活充斥了許多環境荷爾蒙,如:殺蟲劑、農藥、殺菌消毒劑、二手菸、化妝品、清潔劑、廢氣、塑化劑、食品添加劑、金屬…等,尤其國人很喜歡使用塑膠製品,但塑膠製品釋放的環境荷爾蒙可能會增加乳癌機率,如:用塑膠袋盛熱湯,飲食中吃下塑膠遇熱溶出的化學分子,都可能會轉化成女性荷爾蒙,誘發乳癌發生。(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活化大腦改善失智 3飲食原則記得遵守

活化大腦改善失智 3飲食原則記得遵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幾年關於失智症的研究愈來愈蓬勃,研究顯示,失智症與生活習慣病一樣,受到生活型態極大影響。其中尤以飲食生活影響最大,血管型失智症自不用多說,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也能透過飲食生活改善,而且這個觀念已成為目前最有力的學說。多吃蔬果保護大腦2006年,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醫學系的Qi Dai博士發表了一項大規模疫學調查結果。這項調查以約1800名的日裔美國人為對象,分別比較每週喝3次以上蔬果汁的人,以及每週喝不到1次蔬果汁的人,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比例。結果發現,每週喝3次以上蔬果汁的人,發病機率比每週喝不到1次蔬果汁的人低76%。即使1週只喝1到2次,也比喝不到1次的人低16%。Qi Dai博士認為,水果和蔬菜裡含有的強力抗氧化物質多酚,正是造成這項結果的原因。大腦需要大量氧氣,因此很容易生成活性氧。活性氧會嚴重傷害大腦神經細胞,導致突觸功能衰退,阻礙資訊傳遞。此外,活性氧是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主因,研判可能與生成β類澱粉質蛋白有關。青背魚可預防失智症失智症並非某一天突然發生,神經細胞的退化現象會默默持續好幾十年,最後才發病。正因如此,只要從40歲積極攝取有益大腦的食物,即可達到預防效果。蔬菜與水果富含可擊退活性氧的抗氧化物質,討厭吃蔬菜的人與每天吃大量蔬菜的人相較,絕對是積極攝取的人較不容易罹患失智症。此外,芝加哥羅許大學健康老化研究所(Rush Institute for Healthy Aging)的瑪莎‧莫里斯(Martha Clare Morris)博士等人,曾經針對高齡族群進行調查,發現每週吃魚超過1次,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風險比完全不吃的人低了60%,得出「青背魚含有的DHA能有效活化大腦」的結論。世界各國皆發表了相同的報告,由此可見,青背魚就是預防失智症的最佳王牌。(編註:青背魚是指來自冰凍水域的魚類,如鮭魚、鮪魚、沙丁魚、秋刀魚等等)吃對食物,就能減緩失智症的進展已經罹患失智症的患者千萬不要就此放棄,學習正確的營養知識並吃對食物,就能改善失智症,減緩病情加劇。2009年,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詹姆士‧約瑟夫(James Joseph)博士等人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實驗小組在高齡成鼠的飲食中添加核桃,改善了運動障礙和認知障礙,因此認定核桃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多酚等各種抗氧化物質,是導致這項結果的原因,人類每天只要吃七到九顆核桃就能獲得相同效果。此外,美國辛辛納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羅伯特‧克里柯里安(Robert Krikorian)博士,他將罹患輕度記憶力衰退的受驗者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每天飲用藍莓汁長達十二週,另一組喝假果汁,結果發現飲用藍莓汁的實驗組記憶力獲得改善。這個實驗結果證明,藍莓中所含的多酚與花色素?等營養素,確實能有效改善失智症的症狀。讓食物的營養成份充分發揮效用從上述實驗可知,食物其實蘊含著很大的力量。不像藥物有副作用,還能預防和延緩失智症,可說是最安全輕鬆的保健方法。為了充分發揮食物效果,務必要注意以下三點:1) 多吃當季食物,盛產期營養價值最高/蔬菜、水果和海鮮都有盛產期,盛產期就是食物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的時期。配合大自然週期飲食,才是最合理且有效的飲食法。2) 多吃新鮮食物,確保營養度滿分/即使是當季食物,腐壞變軟也會減損其營養價值。購買時一定要選擇飽滿水嫩、顏色漂亮有光澤,表面緊實的食物,以新鮮為第一原則。3) 細嚼慢嚥,助消化、活化大腦/細嚼慢嚥可刺激大腦皮質,增加大腦血流量。大腦活化之後,有助於預防失智症。不過,對於高齡族群來說,吃比咀嚼重要,不吃就無法吸收營養。與其堅持家中長輩細嚼慢嚥,讓他們開心飲食才是最大關鍵。(本文摘自/跟著醫學博士這樣吃,「記憶力」變好了!/采實文化出版)

講座/癌症病患食欲不振的對策

講座/癌症病患食欲不振的對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的情形,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此時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本次的講座中由孫文蕙營養師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食欲不振的對策時間:106年7月17日 (一) 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喉嚨老是癢癢的?簡單保養這樣做

喉嚨老是癢癢的?簡單保養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感冒期間最難過的不外乎是喉嚨發炎燒聲、說不出話的苦。不但喉嚨包覆滿滿的痰液,後期也會因為喉嚨乾癢陣咳,讓說話時的聲音也變得低八度,造成工作、生活上極大的不便。平日的簡單保養,除了水分攝取足夠,正常生活習慣,良好生活作息,只要簡單的保養,感冒不適症狀就能快快好。食療增強體力的營養補給一般來說,只要一出現感冒症狀,某些民眾會立刻就醫,而除了西醫服藥、打針外,某些民眾也會搭配食療做為增強體力的營養補給。一般來說,白色蔬果如蘿蔔等,因性平微寒,能清熱退火;百合、水梨安神又生津除燥,能維持健康補給。另外,也有些民眾也會利用燕窩做為病時的營養補給。然而燕窩營養補給也非從一開始就吃到最後,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表示,由於感冒前期熱症較多,若是攝取含有冰糖成分的燕窩,可能因甜膩助濕、生熱,導致喉嚨發炎的情形更加嚴重,因此適合燕窩的咳嗽情況不是感冒初期,喉痛咽乾有火氣的時期,而是感冒一段時間後咽喉乾、癢、乾咳少痰或乾咳無痰而體虛的時期。感冒最怕交叉感染,病程一拖再拖好不了,燕窩品牌營運長王靜美表示,無糖的乾燕窩可做為病後的滋補養生。調節體質,也較不會讓病情加重。若擔心冰糖燕窩生痰,也可以自行燉煮乾燕,幫助病後補養。木耳、燕窩養陰潤燥病後補養顏素美主任表示,燕窩性味甘、平,入心、 肺、腎三經,具有養陰潤燥,益氣補中的功效。燕窩養陰潤燥的能力,最適合用在乾咳少痰或乾咳無痰而體虛的時候。另外,有植物燕窩之稱的木耳,不但可以當作平日保養,因與燕窩皆屬於潤燥養陰的食物,因此在感冒後期,喉嚨乾癢無痰時也可以適量攝取以潤喉、做為病後調養。燕窩在感冒期間的服用量與平日保養有何差別?王靜美營運長表示,以乾燕而言,平時每日服用2-3克份量,感冒期間可以吃到5克,相當於發泡燉煮後固形物100克左右。規律生活、運動 保持好心情有助預防感冒感冒病毒潛伏整年,顏素美主任提醒,要預防感冒,睡得好,吃得正常,不熬夜、規律運動,公共場所戴口罩,喝熱茶、補充維他命C、保持心情愉悅等方法也同樣可以是預防感冒的簡單方法。

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清水擦身體可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清水擦身體可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夏季炎熱又潮濕,外出沒走幾步路,馬上就汗流浹背、衣服濕成大一片!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夏季期間,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特別容易復發,病情也更加惡化,推測原因可能是汗水刺激皮膚所致,建議回家後應盡快洗澡。異位性皮膚炎 好發於嬰幼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怡伶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通常好發於嬰幼兒。隨著年齡增加,大部分小朋友的症狀會越來越輕微,慢慢地逐漸好轉,甚至可以痊癒不再發作。炎熱潮濕夏季 流汗病情惡化劉怡伶醫師觀察發現,夏季是國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病情最容易惡化的季節,推測原因可能與台灣夏季的天氣炎熱、潮濕且悶熱,更容易流汗有關。當皮膚表面滯留汗水,容易感覺黏膩不舒服,進而刺激皮膚產生搔癢感,小朋友不小心搔抓產生傷口,就使病情更加惡化。膚質敏感脆弱 清水擦拭除汗劉怡伶醫師強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較脆弱、敏感,只要汗水停留的時間過長,就可能刺激皮膚發炎反應,建議家長與孩子外出時,可多攜帶一件衣服,先將小朋友全身以清水擦拭,再以乾淨的衣服替換;或是回家後,趕緊幫孩子洗澡洗去汗水。過度清潔皮膚 恐造成搔癢感劉怡伶醫師提醒,若小朋友比較容易流汗,每天需要洗澡1次以上,就不建議每次都使用肥皂、沐浴乳,只要輕輕沖去皮膚表面的汗水即可,以免過度清潔,反而造成皮膚太過乾燥,也更容易產生搔癢感;若是長期間待在冷氣房內,也可適時使用乳液幫助保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