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負面情緒飆升 過度耗氧恐讓身體嚴重酸化

負面情緒飆升 過度耗氧恐讓身體嚴重酸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晚上熬夜是現代人的特色,白天很忙,晚上卻不願早早入睡。人忙心也忙,有太多無端的煩惱、擔憂。整個社會的脈動太快,人被迫跟著急,情緒也隨之而生,大腦因此消耗大量氧氣。一般狀況下,大腦的耗氧量占了全身耗氧量的1/4,現代人極端耗損腦力,再加上熬夜失眠的助長,耗掉的氧氣量恐怕將近1/3。煩惱多的人產生的二氧化碳越多大腦是身體的指揮官,擁有獲得氧氣的最高使用權,身體各個部位都可以缺氧,只有大腦不可以。大腦使用醣分產生能量,大腦愈忙,氧氣使用量愈多,耗掉的醣分愈多,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愈多。我常說煩惱多的人等於一直請自己喝汽水,因為二氧化碳在腦部會溶於水成為碳酸,煩惱多,碳酸產生得也多。 人一緊張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肌肉系統就開始緊繃,增加耗氧量,這時候內臟容易缺氧,為了維持機能就出現無氧呼吸,增加更多廢棄物或毒素,最終需要更多氧氣讓肝臟協助解毒與排毒。惡性循環讓缺氧狀況更嚴重,不僅耗氧量加快,需氧量也增加,讓人睡不好,開始出現各種疾病,甚至容易出現心臟肌肉缺氧的猝死症狀。連續擔憂、害怕逾30分鐘 耗氧量會大幅增加人如果連續擔憂、害怕30分鐘以上,大腦的耗氧量就和持續跑步30分鐘的耗氧量接近。當人得到癌症,開始憂慮、害怕,身體就像一整天不間斷地跑步,耗氧量會大幅度增加,嚴重缺氧狀況下,又助長癌細胞大量快速成長。一位患者植牙初期非常穩固,牙醫師才協助製作假牙,後來家裡發生一些變故,患者陷入嚴重憂慮與煩惱,最後這些植體竟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因相當於地基的齒槽骨頭流失而變得不堪使用,可見過度耗氧,身體嚴重酸化後,全身骨頭會慢慢溶解,影響真的不容小覷。(本文摘自/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時報出版) 

理性感性 每個媽媽還需要6個角色

理性感性 每個媽媽還需要6個角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個孩子都需要六個媽媽。朋友不可置信地看著我:「怎麼可能?六個媽媽耶!你怎麼那麼狠心呢,孩子們能受得了嗎?」朋友點頭:「那當然。」她此時開了竅,看著我問:「你所說的媽媽,也是同一個人?」 嬰孩以胚胎進入母體的時候,她需要一個樂觀愛笑的媽媽,因為她的快樂可以感染給孩子,以笑聲和輕鬆心態做為羊水的最大養分餵養給孩子,那是再幸福不過的幸福;我在懷大女兒的時候,雖然閱讀,也聽胎教的音樂,但同時也正在創作我的第二本長篇小說,故事的兩位女主角擁有不同的人格特性,也因此讓我的脾氣變得任性古怪,女孩出生後不斷哭泣讓我陷入了人生的灰暗期,那時候我開始意識到胎教的重要性,當另一枚幸運的精子賽跑得勝進入我的身體時,我就暗自發誓,不管遭遇多少的委屈,我都要樂觀面對。 果真,在那段懷孕的期間,我吃足了苦頭,前三個月吐得進了急診住院長達一個月,隨後亦分別在懷孕五個月及七個月的時候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安胎,生活如此辛苦,我卻陪同大女兒一起不斷地讀書給肚子裡的孩子聽,鼓勵她,讚美她,果真,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乖巧聽話,特別愛笑,貼心懂事,成長至今,她是我快樂的開心果,有段時間,我一直處於趕稿的階段,小女孩竟拿了一只沙漏往我的書桌前一擺:「媽媽,你看著它,等它漏完了,你也要寫完嘍。」我剛心灰她怎麼這麼嚴格對待我,不消片刻她又悄悄躲在我身後:「寫完才能好好休息,我等不及要幫你捶背呢。」 第二個媽媽,在女孩們出生之後,她必須是個精力十足的媽媽,在未來的三年或是更長的時間裡,她都要隨時候命,等著她的孩子一聲令下─喝奶、換尿布、哼歌給她聽、不管黑夜白天隨時都要抱著她....我們忙得焦頭爛額,卻在看著孩子天使般的笑容時又立刻補滿了血,精神抖擻地繼續戰鬥。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婆婆不讓兒媳婦出去上班,理由是─上班輕鬆,在家帶孩子太累。我雖然心疼這個兒媳婦,卻又不得不真心想對那個初為人母的媽媽說幾句:「這幾年的辛勞不算什麼,自己的孩子從小教育,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彼此影響,不管對於家長或孩子,都是具備正能量的成長,要捨才有得,而你得到的,是將你的孩子教育成為獨立的他。」 第三個媽媽呢,需要感性和理性兼備,感性地跟孩子們分享生命周遭的感受、感性地跟孩子們聊聊書籍中令人動容的小故事、感性地陪伴她們歌唱舞蹈、感性地告訴孩子,身為母親是多麼開心擁有他們;而理性所負責的,讓她們愛上學習、喜歡閱讀、擁有同理心.... 朋友對這個問題頗有疑義:「為什麼要把感性和理性分得那麼開呢?為何有些事情,理性的人不能去做?」 如果想問孩子們明天的早餐需要準備些什麼,理性的說法是:「沒有選擇,我準備什麼你們就要吃什麼。」而感性則是開心詢問:「寶貝,明天吃什麼?來個粥怎麼樣?不好?那烤吐司呢,讓媽媽來好好想一想,我要怎麼把早餐搭配得好看又好吃呢?我用黃瓜做一棵椰子樹好不好?不管怎樣,我煮什麼你們就吃什麼好不好?」 孩子們義不容辭地選擇感性的問話,但理性又在何時登場呢?如果你發現孩子撒謊了,感性的我可能會滿臉疑惑,覺得自己被傷害,內心歇斯底里,表情也帶著幾分猙獰地問:「寶貝,你到底怎麼了?為什麼說謊呢?是不是你怕媽媽生氣呀?我跟你講呀寶貝兒,媽媽不會生氣的,媽媽覺得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但如果讓理性登場,理性會說:「你想好了來找我聊聊,行嗎?我們一起找看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感性和理性同時存在,該誰出手就誰粉墨登場,只有一大原則,別以自己的情感或是愛綁架了孩子的思想。 第四個媽媽,必須要具備一顆不計較的佛心,及時糾正孩子的言行,兒時的我曾目睹父母吵架,我關心地問母親怎麼了,有什麼事情可以跟我說說,母親卻低頭不語,事情隔了大半天,她特別把我拉進牆角叮囑我:「我們大人的事情會處理好,你不要管那麼多,乖。」 在成長的路上,我屢屢受挫,都會尋求父母相助,而他們也非常願意為不同時期的我解決任何問題,他們教會我在人生的路途上不要計較,要學習感恩和尊重別人的想法。 我相信,擁有佛心的媽媽,願意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將自己畢生所修來的修行,加上她自己的新想法傳遞給下一代的孩子,雖是任重道遠,卻是甘之如飴蜜。 第五個媽媽,擁有勇敢和強大的心,想盡各種方法安撫受傷的孩子。這是我的親身經驗,我跟初戀分手的時候,因為失戀而大哭,每天都覺得生活特別無趣,一心只想離家,某天睡覺前,母親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杯酒?天大的事情,喝杯酒,醉了,醒了,所有的事情都過去了。」 那一次,我真是醉慘了,母親喝完回到二樓臥室,我在一樓的客廳裡吐得一踏糊塗,只記得那一晚又哭又笑,打電話給一堆的朋友訴苦,最後都忘記是如何爬回母親身邊抱著她的腳安然入睡的,隔天清晨醒來,母親見我雙眼紅腫竟什麼也沒說,只問我:「睡得好嗎?還好嗎?」 那之後,所有情仇都忘得乾淨,酒呢,也好幾年都不敢再去碰它,像是擔心酒精會沖走母親送給我的那股暖流,但事實證明,那些溫暖的記憶任憑歲月再怎麼沖刷,都是帶不走的。心正狠狠用心地抓住那些溫暖的記憶呢。 這件事情,我尚未能跟我幼小的女孩們分享,但是我相信,當她們長大,當她們人生遭遇挫敗,我願意拉著她的手,遞上斟滿酒的酒杯,灑脫地跟她說:「來,陪媽乾一杯。」 人生苦痛,在所有的「乾一杯」之後就結束,喝完這杯酒,只留快樂在心頭。 而最後一個媽媽,是願意將子女的心疼關愛皆化成祝福,在他們的幸福時刻,願意放手,讓他們去享受自己的新生活,去追逐迷茫青春裡製造的夢,讓他們去發展各自生命的意義.... 這個過程漫長且艱難,我無法想像我的母親在午夜夢迴時,在她思念我的時候,是否也跟我一樣在深夜中看著同樣的夜空裡的同一輪月亮而哭泣,而在這哭泣的情緒裡,滿滿都是對於彼此的祝福。 我跟好友分享完六個媽媽之後,我們倆都紅了眼眶,我忍住淚意起身:「我想打個電話給我媽媽。」等待電話接通的時候,我看向朋友說:「不,不是哎,六個媽媽遠遠不夠,她們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了。」有一次,朋友來家裡做客,她把我跟她分享的「六個媽媽」的事情告訴了女孩們,兩個女孩都紅了眼眶,小女兒更是感動得流下眼淚,她上前緊緊地抱住我的脖子,一行溫熱的淚溼了我的頸,她帶著哭腔說:「我不要那麼多的媽媽,我只要你這個媽媽。」 我緊緊地抱抱她,我想說的話太多太多,但我只是笑中帶著淚說了一句:「小傻瓜。」 (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有頭皮屑常掉髮?洗髮精加入這個試試看

有頭皮屑常掉髮?洗髮精加入這個試試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頭皮的角質開始增加,情況變嚴重時,會看到衣服肩膀部分有著白色一點一點的頭皮屑。通常,發現自己有頭皮屑時,大多會選擇購買去屑洗髮精。去屑洗髮精的主要成分,主要為啶硫酮鋅或克多可那挫。這種成分會減緩因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 ovale)或馬拉色氏黴菌(malassezia)等酵母菌所造成的角質增加。去屑洗髮精對脂漏性頭皮有改善效果不知道正確的原因,卻長時間使用的話,反而會讓頭皮受到更大的刺激。而且可能會使身體對藥物產生抗藥性,讓這些菌類繁殖得更多,導致頭皮屑越來越多。接受醫生的診斷,確定是因以上所述的酵母菌所造成的頭皮屑問題後,1週最多2次,使用這類型的去屑洗髮精,對於脂漏型頭皮會有改善的效果。掉髮的同時也產生許多頭皮屑的話,應該先去看醫生,找出原因菌。但如果你覺得看醫生很麻煩,你可以先將2種抗屑洗髮精混合使用,1週使用1次,持續3週後,如果沒有任何改善效果,那就代表你的頭皮屑與酵母菌可能無關,應該立刻停止使用。這樣的情況有可能只是你的頭皮過度角質化(頭皮角質一般來說掉落、形成的週期約為28天,當這個循環變快時,常常被誤以為是細菌造成)。茶樹精油可減緩掉髮及頭皮屑如果確定是頭皮過度角質化,可以在中性的洗髮精或是天然的介面活性劑洗髮精中,加入幾滴的茶樹精油使用,對於減緩掉髮與減少頭皮屑有一定的效果。對於飽受頭皮屑困擾的人來說,最後的辦法是用類固醇(steroid)外用液塗抹在頭皮。有許多患者為了快速達到去除頭皮屑的效果,而使用頭皮專用類固醇液,雖然可以立即見效,但反而可能會讓黴菌、細菌、酵母菌增加,甚至連原本沒有的菌類都出現,惡化成慢性脂漏性頭皮炎,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本文摘自/56天!還你濃密頭髮:掉髮絕對可以根治!/高寶出版)

生理週期減重法真的有用嗎?

生理週期減重法真的有用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信女性朋友一定都對「好朋友」非常有感覺,在月經週期的過程中,不但心情會隨之起伏,連體重也會隨之起伏。到底生理期減重法有用嗎?是不是用特別的飲食可以有效減重呢?女性在生理期的體重變化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在沒有任何飲食介入時,女性在生理期的體重變化。女性的月經週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期,而每位女性月經週期的長短不一,以下說明是以28天為例:● 月經期(濾泡期前期,第1天~第7天)此階段是女性朋友「好朋友」來拜訪的時候,為期大約7天。此時,身體中的雌激素及黃體素的濃度都很低,子宮內膜開始剝落、出血,這時候妳會發現體重開始往下降。有很多人相信,此時大吃甜食如巧克力、甜的紅豆湯等不會胖,其實這些食物的熱量並沒有改變,也不會因為月經期就變得比較不會轉換成熱量。只是因為此時「生理性」的體重下降,讓大家有假象以為吃不胖,若在此時期沒節制的狂吃甜食,照樣會胖!● 濾泡期後期(第8天~第14天)這時期大約是在月經結束後的一星期,此時體內的雌激素開始大量分泌,而黃體素的濃度依然很低。除了之前子宮內膜的重量,體內因為黃體素濃度很低,不會使太多的水份滯留在體內,所以女性朋友會發現體重降得特別快。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並不代表「減肥成功」。有很多人從經期第1天到排卵前,體重會降個1、2公斤,以為自己減肥成功;但是,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再過幾天,身體進入排卵期以後,因荷爾蒙的緣故,妳又會發現怎麼自己又開始「發福」了。● 黃體期(第15天~第28天)當月經結束後的第二個星期,雌激素分泌到一個高峰後會急速下降,此時,濾泡破裂將卵排出,濾泡開始便成黃體,女性的身體正式進入黃體期。身體內雌激素慢慢下降,黃體素開始大量分泌,這時候體內因黃體素的濃度增加又開始水腫、體脂肪堆積,子宮內膜又開始變厚。尤其,快要到下一次月經來潮以前的幾天,身體會水腫得很明顯,有的人會開始出現「經前症候群」,有些人會頭痛、脾氣暴躁、冒青春痘等等。此外,在這段期間體重又會偷偷增加個1~2公斤。月經週期中體重會有1~2公斤的落差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女性朋友每個月的月經週期中,體重會有1、2公斤的落差都是正常的,有的人會建議在月經結束後那一星期減重,效果會最顯著。不過,體重變輕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而不是真正的體重下降。所以,若真要減重,應該要打破這1、2公斤的藩籬,確實執行「低卡均衡的飲食」並加上「規律的運動」,這種原則並不需要因為月經週期有任何改變。黃體期應該吃得清淡免得水腫不過,在黃體期時因為荷爾蒙的關係,會使食欲比較好,這個時期更應該控制飲食並加強運動,免得體重在此時不止是「生理性」的增加,而是真正的增加體重。而且,在黃體期也應該吃得清淡一些,免得水腫的情形更嚴重。(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臉譜出版社)

肩膀又痠又痛?「過度飲食」作祟!

肩膀又痠又痛?「過度飲食」作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來,斷食的健康效果大受矚目。斷食的優點,包括可幫助囤積在體內的廢物排出、提高身體本身擁有的自然療癒力、促進新陳代謝等等。每日過度使用的消化器官可以獲得休息,體內環境也藉此機會獲得改善。筆者也曾親身體驗過。肢體疲勞原因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食過度飲食的影響,不只有肥胖,更顯現在出乎意料之處。例如:肩膀痠痛。談到肩膀痠痛, 多數人會認為與眼睛疲勞、手部疲勞、姿勢不佳等因素相關。不過,事實上,原因大多是因為「過度飲食」。肝臟是分泌消化液膽汁的消化腺,過度飲食會讓肝臟過度勞動。因而引起肝臟肥大,造成機能低下、收縮困難等影響,便顯現在肩膀痠痛上。也就是說,肝臟過度勞動的結果,就是肩膀痠痛。肝臟引起的肩膀痠痛,一般來說,都很嚴重。越胖的人越容易引發肢體疼痛像脂肪肝之類肝臟囤積過多脂肪的情況,便會造成頑固的肩膀痠痛。順便一提,引起脂肪肝的3大原因是「肥胖、酗酒、糖尿病」。也就是說,越胖的人越容易有脂肪肝,肝臟引起的肩痛越易發作。面對這類肩膀痠痛,按摩等方法只能收一時之效。總之,把病因所在的「飯量」減少,即減食,才是最好的方法。飯量減少後,肝臟不再過勞,過度擴張的胃也穩定下來,人瘦下來,身體也變好了。現代人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食物現在是飽食時代,任何人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食物。肥胖或脂肪肝並不只是他人無關自己的遙遠。回顧日常生活,「明明不想吃那麼多,卻得為了交際應酬而吃」的機會出乎意料地多。例如:上班族的午休時間大多是固定的。時間比自己餓不餓重要,所以,有時肚子不餓也得勉強自己吃飯。拜訪客戶時,客戶若拿出茶點招待,大多數人也只能接受好意吧!與上司或同事吃完飯回家後,聽到「這是特別為你準備的」,在家又吃了一次飯。諷刺的是,對他人的體貼行為,往往是造成自己過度飲食的原因。(本文摘自/躺著動就能瘦:早上2分鐘骨盆體操/布克文化出版)

愛發脾氣、過度緊張 這10種人恐早死!

愛發脾氣、過度緊張 這10種人恐早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積極的心態會延長你的壽命;消極的心態會縮短你的壽命。健康只能靠自己,無法靠別人。在美國人看來,保持健康意味著均衡的飲食、充足的休息、定期運動、不抽煙、不吸毒、少喝酒、安全的性生活,但遵循這些指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困難。10種人容易早死有句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該什麼時候死,能有多少財富,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然而,拋開所謂的無稽之談,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早死?日本醫學家經過大量研究,已經證實下列10種人容易早死:1) 嗜煙如命的人。2) 心胸極度狹窄、嫉妒成性、動不動就大發脾氣的人。3) 經常酗酒的人。4) 個人生活規律無常,根本不講養生之道的人。5) 生一點小毛病就吃藥,一年裡吃藥打針不計其數的人。6) 有了毛病卻硬熬,不去診治、聽天由命的人。7) 性生活過度的人。8) 成天心神憂鬱不振、悶悶不樂或悲喜過度、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的人。9) 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10) 從來不參加任何戶外活動和不運動的人。保持樂觀自信有助免疫系統活躍不過,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養生觀念已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健康的成本越來越高,疾病的負擔越來越重,萬一不幸癌症找上門,龐大的醫藥費和痛苦的治療,常會讓人無法忍受而痛不欲生。身體上的疼痛也許還能咬緊牙關撐過去,最可怕的是心理上意志的消沉,更容易加重病情的惡化。許多醫學研究發現,一些戰勝癌症的勇士,不是老天特別眷顧他們,而是他們始終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使得體內的抗癌細胞相當活躍,這說明了心理與免疫具有明顯的相關性。(本文摘自/心靜的力量/好的文化出版)

由內而外健康膚質 快看5大正確保養觀念

由內而外健康膚質 快看5大正確保養觀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科技時尚發達的今日,有關美的產業,更是蘊藏著無限的商機,舉凡琳瑯滿目的保養品、美妝、美髮、美甲 塑身、醫美整型,很多人為了愛美,不惜花費時間、金錢,不惜花費許多代價,我們不得不驚嘆,美麗的力量無限!5大正確保養觀念雖說,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還是不免發現,很多同年齡的人,可能因為肌膚、身材的差異而看起來相差了10歲左右,撇開天生麗質的條件不說,後天的保養可能會決定外貌的差異,但也有很多人因為過度保養,賠了健康、賠了銀子,還是變胖,還是皮膚粗糙,還是長痘痘!所以,現在我們就要來談,正確的保養觀念,先建立正確的保養觀念,才能帶來健康美麗的好膚質,也才能苗條輕盈又健康。建立了正確的保養觀念,才能由內而外徹底帶來健康美麗的好膚質,體態上也才能纖瘦又健康。1) 新陳代謝是美膚窈窕的關鍵/新陳代謝是維持漂亮肌膚與窈窕身材的一大關鍵,要新陳代謝變好,就是要營養均衡、多運動、睡眠充足、多吃蔬菜水果。人體的新陳代謝正常,體內不累積毒素,就不容易發胖,皮膚自然有彈性、光澤。2) 飲食與保養都要回歸自然/近年來,無論是飲食、居住、保養,都掀起了一陣自然風潮,醫療科技越是發達,聰明的消費者就越知道,許多食物與化妝品、保養品都添加了不明添加物,一旦食用或使用過度,會累積在體內無法排出或是對皮膚造成負擔,所以要身體健康,皮膚自然亮麗,就是要食用或使用最天然的食物與保養方式。3) 戒除不良的習慣/想要擁有苗條的身材,健康有彈性的肌膚,就要遠離一些不良的壞習慣,像是抽菸、喝酒、熬夜、化濃妝、暴飲暴食、愛吃油炸食物等。4) 注意基礎保養及防曬與空氣污染/有些人平時不注意皮膚基礎保養,卻本末倒置買了一堆化妝品與保養品,如果你覺得越保養皮膚越糟糕,那你可能要注意檢視自己有沒有遠離空氣污染,如出門騎車要戴口罩,出門有沒有穿長袖,或拿傘避免陽光曝曬?平時洗臉有沒有做到深層清潔?晚上回家有沒有卸妝?這些可能都是影響你皮膚好壞的因素。5) 飲食要均衡,實行蔬果579/前面已經說過,飲食均衡,皮膚與毛髮才會吸收均衡的營養,也才會呈現自然的光澤,而每天實行蔬果579 的主張,可以兼顧健康與美麗,讓皮膚自然水噹噹,身材也可以輕鬆達到穠纖合宜的標準喔!(本文摘自/輕瘦美69種超簡單天然蔬果魔法/大喜文化出版)

看面相?心理學家:「事後偏見」

看面相?心理學家:「事後偏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通常,那些通過長相準確推測性格的「神機妙算」,恐怕是「事後諸葛」的判斷,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事後偏見」(hindsight bias)。在你好好觀察隔壁那位敦厚的大哥之前,他言出必信的事蹟早在街坊鄰居之間傳為美談;在細細端詳殺人兇手的照片時,你已經讀到這個不善於社交的少年如何攻擊他人;而在你聽說「剋夫」的阿姨家逢不幸之前,其實覺得她慈眉善目,頗為可親。從這個方面來看,看臉識人的性質和星座血型差不太多。當我們瞭解了一個人的個性之後,往往會回溯已經知道的資訊,再對其外表進行相應的評價與解釋。「美言」易對人物外貌給出較高的評價美國心理學家勒萬多夫斯基(Gary W.Lewandowski Jr.)、艾倫(Arthur Aron)和吉(Julie Gee)等人曾經請一些男女大學生觀看了帶有性格描述的異性照片,再讓受試者評價照片中的人物是否具有魅力,結果那些讀到帶有「美言」(如為人誠實、樂於助人)的照片的受試者,更容易對照片中的人物外貌給出較高的評價,反之亦然。所以,在讚歎別人或自己火眼金睛之前,請務必考察或回想一下,評價者是否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功課?讀到這裡,你或許會反駁:我們辦公室那個小玲,之前真的完全不認識,可我見第一面就知道她是個聰明幹練的人,沒錯,人們相信你的判斷力,不過當你「第一面」見著小玲的時候,入眼的可不僅是她的長相。在第一個瞬間,你看到的還有她的穿著打扮,舉手投足,聲音相貌……而這些都是具有實證根據,能夠充分反映人們性格的細節。1988年的一項心理學研究顯示,如果穿著整潔、正式,可以較為準確地給人一種信任感。自由擺姿勢的相片 能傳遞更豐富和準確的個人性格資訊在另一個實驗中,兩位美國的心理學家請小朋友們觀看了一些模特帶有不同表情的相片之後詢問他們覺得哪個人比較受到他人尊重、可以指揮他人做事。結果發現,就連還沒上學的孩子也懂得,那些面容嚴肅、不苟言笑的人比較有領導風範。而蘿拉.瑙曼(Laura P.Naumann)等幾位美國心理學家在2009年的研究則表明,比起標準化的全身照,一張允許相中人自由擺姿勢的相片能夠傳遞更豐富和準確的個人性格資訊。從一張自由擺姿勢的相片中,與相片中人完全陌生的評價者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出相中人內向還是外向、為人能不能信賴、是否會搞笑等性格的各個方面。所以,正在誠徵伴侶的讀者們,假如決定要祭出真相,還是放鬆自然、包含豐富的著裝與肢體語言的生活照最佳!(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謠聲一變,別被流言嚇傻了!/信實文化出版)

青春期挫折症候群?家長太寵害的!

青春期挫折症候群?家長太寵害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像路上無差別大規模殺人這種連自己的利益都不考慮的凶惡犯罪,是由孤獨與絕望而生的犯罪。孤獨與絕望的感覺將人心碾碎,想把自己的人生與這個社會一起做個了斷。 秋葉原事件的加害者青年說自己是個「手機依存症者」,光是從事件發生前的5月中旬之後,他就在只有手機可以連結到的網站裡發文超過3000次。讀了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他強烈地傳達了以下的訊息—我這樣痛苦、這樣被逼到牆角,為什麼誰也不理解我呢? 他深信自己成績優秀,能從有名的高中畢業,全都是靠父母的力量,所以不是覺得是驕傲的事情,也無法自立。他也把小學、中學與朋友的往來,忘得一乾二淨。他在高中遇到挫折,產生無力感及孤獨感,一般來說,這種感覺能隨著成長而被治癒,但他因為「非出於意願」的工作,反而加深了無力感及孤獨感。因此,他即便客觀上經濟自主,也有朋友,但是心中卻產生了深層絕望及孤獨的黑暗面。 他原本是個優秀的人,國中時的成績是最好的等級,而且,他可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在軟式網球社團裡也相當活躍,還當過校慶的合唱指揮。指揮這個工作應該不可能只是當天的指揮,想必平日練習時也發揮了領導的本事。這樣的少年遇到挫折的時,心理上的打擊更是沉重。 心理學稱此為「青春期挫折症候群」。有些時候,可能會因此不上學或有未到犯罪程度的偏差行為。心理上,有時會有抑鬱、沒有幹勁、把自己關起來不出門、沒有氣力、家庭內暴力、突發性行為、只考慮自己而與年齡不相當的撒嬌等退化現象。接著,在不開心的學校生活中,他們可能會失去活動力,甚至失去培養友情的想法。 在變成那樣之前,一直以來發展得很好的孩子一旦碰壁,不管是誰都會受到打擊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陷入青春期挫折症候群。大多數人就算暫時在症候群期間稍微走偏了,變得什麼事都不想做,都會慢慢調整回來。 如果深陷青春期挫折症候群,無法再重新站起來,原因就出在親子關係。我看過很多例子,雙親因敏感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為了保護孩子,一直以來替他決定所有事情。如此一來,便無法培養孩子的自立性,導致他們沒有排解壓力的能力,無法戰勝青春期的難關。換句話說,他們就是被寵到變得軟弱的孩子。 但算是被寵慣了的孩子,只要相信雙親對他的愛,再接受一些社會化的訓練,一樣可以鍛鍊出堅韌的身心,過不了多久也能戰勝難關。而秋葉原青年的狀況則剛好相反,是有一對嚴格的父母。雖說是嚴格的雙親,但就像剛剛舉的例子,到頭來一樣都沒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機會。不同於被寵慣的孩子,秋葉原青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都表現得不錯,但是他的心理並沒有跟著長大。當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倒地不起,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及時間,才能重新振作。 有孩子在遇到挫折的當下,把自己關在家裡、閉門不出,撒撒嬌、耍耍任性。這時候適當地讓孩子發洩,讓他蓄積能量,慢慢地練習回到社會。就算得稍微繞點遠路,他還是能提起精神走出自己的人生。但是秋葉原青年沒能這樣,他在網上的發文這麼寫著:「上了國中之後,少了父母的力量,我被丟下了。他們把精神全都放在比我更優秀的弟弟身上了。」(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淚溝顯疲態 低調變美靠這招

淚溝顯疲態 低調變美靠這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開業診所院長陳諭正醫師多年來熱衷於登山、健行等戶外運動,年紀不過四十,體態與皮膚也保養得宜,卻常受到病人的關懷:「陳醫師,你怎麼看起來比上次更累了?沒有睡好嗎?」 淚溝與眼袋大不同 別傻傻分不清兇手或許不是別的,而是「淚溝」!淚溝的位置是由內眼角開始到下眼瞼,靠鼻側的眼窩凹陷,而形成原因是眼部肌膚底層的膠原蛋白流失及脂肪滑落。許多人時常無法分辨淚溝與眼袋之間的差異,但只要從側面觀察,就不難發現,眼袋是膨膨的突出物,帶有腫脹感、淚溝則是一條凹陷,隨著年齡的增幅越趨明顯。植入劑填補淚溝效果好 目光炯炯神采飛揚陳諭正醫師解釋,手術或選擇植入劑填補可解決淚溝造成的無神、倦容等困擾。臨床上多數患者初次傾向於填補效果好、塑型效果佳的植入劑,不需動刀又沒有開放性傷口以及漫長復原期的優點,相當符合現代人想要「低調變美」的心願。然而植入劑也有不足之處,注入淚溝之後,一定會被人體吸收,一旦代謝完畢,臉部原本的凹陷處會再度出現,治療的院所通常都會推銷患者再繼續補充,陳諭正醫師則建議,可以選擇同時具有填補以及刺激締結組織生長的植入劑,如2015年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准一款主要成分是合成的Poly-e-Caprolacton(PLC)聚E-己內酯微粒子植入劑,可針對臉部凹陷處做暫時性的填補修正,此植入劑為25-50微米大小晶球,訴求便是利用身體的發炎反應來包覆微粒子並刺激締結組織的生長,由於此微粒子可被身體完全吸收,締結組織的生長會在幾個月內完全取代注入的膠狀載體,與其他填充植入劑最大的兩項差別,在於不需要大量補充、反覆注射的便利性,以及可縮短等待時間跟省去高頻率按摩。為了讓理論與實務取得平衡,陳諭正院長日前也親身接受此款植入劑的注射治療,徹底了解患者所擔心的術後疼痛、腫脹,或敏感反應,根據陳諭正院長體驗,術後經過兩周的時間,植入劑與身體結合的狀況最為良好,外觀看起來柔順自然,患者也開玩笑道:「醫生睡飽有差。」醫籲:尋找合格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及原廠醫材眼下區域的肌膚較薄、血管豐富,注射深度必須足夠且施打盡量緩慢,以利植入劑均勻鋪在淚溝凹陷處,術後也要立即按壓,預防淤青。陳諭正院長也提及,門診時有遇到想要改善淚溝卻有不良治療經驗的患者,往往難以溝通甚至是得要再次建立醫病信賴關係,但只要專業醫師熟悉眼周組織結構且施做細心,就不用過度擔憂;因此,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及原廠醫材,才是患者們最大的功課。(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