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膠原蛋白助美肌?溫暖腸胃是重點!

膠原蛋白助美肌?溫暖腸胃是重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美容資訊很敏感的人當中,有很多人會認為「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鱉鍋,讓肌膚光澤充滿彈性」、「吃魚翅美肌」、「為了保持年輕肌膚,每天吃膠原蛋白保健食品」,但很不幸的,這其實沒什麼效果。膠原蛋白美白原理吃進身體裡的膠原蛋白,不會直接變成皮膚。膠原蛋白是分子量很大的蛋白質,會先被分解為胺基酸後,才被身體吸收,胺基酸被吸收後進入血液,再被送往各個細胞,被運送到各細胞的胺基酸再度組合,才變成膠原蛋白,當作製造肌膚的原料。美肌捷徑主要是溫暖腸胃當然,攝取膠原蛋白也沒什麼壞處。如果是以美肌為目的,先決條件是要打造能確實把攝取進來的營養,能有效消化吸收的身體。體溫越低,腸胃的狀態就越差,這樣即使好不容易吃了鱉鍋,也無法確實吸收其營養,只是浪費掉高級食材而已。先把體溫確實調高,再攝取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這才是美肌的捷徑。要讓肌膚變美,首要之務是「溫暖腸胃」,腸胃虛冷,好不容易吃進去的養分也不會被吸收,甚至還有可能拉肚子或便祕,這樣對肌膚當然無益。(本文摘自/健康65法則/人類智庫出版)

6大族群注意!早餐這樣吃最適合

6大族群注意!早餐這樣吃最適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建議依照個人的健康狀態挑選適合的早餐,小孩子和青少年適合鈣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在辦公室的職場人適合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而從事勞力工作性質的人,則最好吃熱量高的食物。•  正在成長發育的小孩子與青少年/幫助均衡發育的早餐。近來的孩子雖然身高、體重和體格方面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體力和健康狀態都大不如前,這都是因為攝取低營養、高熱量的速食以及習慣不吃早餐所造成的,不良的飲食習慣帶來營養不良的後果,因此,早餐最好能準備含有五大基本營養素的菜色,韓式的餐點諸如米飯、涼拌菜、烤海鮮等菜色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像是味噌、豆渣、豆腐、黃豆芽等豆類製品,還有海苔、海帶等海藻類,新鮮的蔬菜、水果、花生、核桃等堅果類也很適合早上吃,補充鈣質最好的來源就是牛奶,每天也最好可以喝500ml,對於習慣不吃早餐的學童來說,就可以準備飯糰、三明治這類可以帶便當去學校吃的菜色。•  應考生/對大腦機能有益、好消化的食物。應考生整天都要動腦筋,而且容易感到有壓力,是更要好好吃早餐的一群,不吃早餐的壞處是集中力低落,也會影響健康,最好能吃營養均衡、易消化的食物,並且多多攝取蛋白質,吃蔬菜、水果可以恢復疲勞預防便祕,含豐富卵鄰脂的豆腐、味噌、菠菜、堅果以及海苔這些食物,可以增強記憶力。在考試當天也最好準備可以舒緩緊張、促進大腦活動的食物,菜豆飯擁有豐富的卵磷脂,是對大腦有益處的食物,所含的鎂也有助於降低緊張感,壽司因為含有維他命,有助於消除疲勞,所以也可以納入口袋名單,海藻類的食物有助於提高判斷力和持久力,可以把卵鄰脂含量豐富的味噌湯裝在保溫瓶裡,讓孩子帶去學校喝,菜豆粥、紅棗粥亦是明智的選擇。•  老人/少量但營養均衡的食物。老年人的體力已經逐漸開始衰退,因此可以提供基本體力的早餐顯得格外重要,人的年紀越大,身體就會因為老化而使得腸胃消化液的分泌與腸胃機能開始減退,因為味覺鈍化的關係,很容易就提不起食慾,就算沒有胃口還是要養成每天吃早餐的習慣,即使量少也無妨,只要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就可以了,盡可能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確保體內的礦物質如鎂、各種維他命的充足,為了維持體力,也要適量攝取肉類。•  職場人/維他命、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可促進新陳代謝。吃早餐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跟熱量比起來,職場人更需營養均衡的飲食,最好能攝取氨基酸豐富的肉類、豆類和牛奶,必須脂肪酸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素,因為必須脂肪酸能夠維持細胞膜與大腦的神經機能,蔬菜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更不能少了水果,如果真的抽不出時間吃早餐,權宜之計就是喝一些沖泡飲品,但是如果必須耗費體力的勞工,最好還是攝取足夠的熱量和優質蛋白質。•  嗜菸嗜酒的人/多吃蔬菜和水果。若前一晚喝酒,隔天早上起來容易頭痛、胃痛,很多人會不吃早餐,要知道,宿醉後不吃早餐是一種殘害健康的惡習。暖呼呼的扁魚湯或黃豆芽湯都有解酒的功效,可以用牛肉粥、鮑魚粥、蔬菜粥來安撫一下不舒服的腸胃。許多癮君子早上起床眼睛一睜,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抽煙,抽煙、過勞、飲酒過量、壓力以及空腹都是腸胃病形成的主因,這些種種不良習慣會讓情況整個雪上加霜,很容易就得到胃潰瘍,有抽菸的人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最好能多多攝取花椰菜、高麗菜、白色花椰菜,因為有研究報告指出,這些蔬菜確實是有助於排掉體內的菸害毒素。•  壓力大的人/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壓力會對我們人體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大大小小的壓力一旦累積過多,就會引發緊張、頭痛、消化不良與偏頭痛的毛病,很容易引起高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氣喘、各種癌症等疾病。壓力過大時,總會覺得吃什麼都不太能消化,胃部總是感到脹脹的,腹部下方會感到疼痛,這是「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這時三餐必須正常吃,最好能把就寢和起床的時間固定下來,有助於消除壓力的食物有蓮藕、山藥、南瓜、地瓜、紅蘿蔔、巴西利、洋蔥與堅果,因此準備早餐時,最好能多多應用上述的食材,水果則有蘋果和蕃茄,茶類的話可以嘗試紅棗茶、決明子茶與柑橘類的茶。(本文摘自/Slow Brunch!四季的早午餐/自由之丘出版)

明星早餐6選擇 這樣吃最健康!

明星早餐6選擇 這樣吃最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經過一夜的空腹後,清晨時人體的血糖含量已經比較低了,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補充,人就會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也會降低。而且如果不吃早餐,中午就難免暴飲暴食。早上不讓脾胃工作,中午又塞給它們一堆,這會讓脾胃「吃不消」,最後它們就不好好工作了,會生病,最終結果是導致「肥胖」。如果長期不吃早餐,人還容易衰老。• 早餐最佳時間:7:00~8:00/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的消化器官卻沒閒著,它們仍然在消化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一直到淩晨才開始休息。因此,如果早餐吃得太早,就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早上7點左右起床後的20~30分鐘吃早餐最合適,這時候,全身的器官都醒了,胃口也有了,吃飯就感覺香了。• 早餐食物要多樣/從食物搭配的角度來說,早餐應該有穀類、豆製品類、奶類、蛋類、肉類、蔬菜、水果等,只有做到全方位搭配,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和吸收。早餐的首選是燕麥片或穀片等以五穀為主的食物,然後是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麵粉類食物,豆製品以及胡蘿蔔、柑橘等蔬果,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比如瘦肉、蛋類、豆類及魚類。一般人習慣吃雞蛋來補充蛋白質,其實也可以少量吃些瘦肉。只有食物多樣化,營養攝取和吸收才最容易達到均衡狀態。一般原則就是主副相輔、乾濕平衡、葷素搭配。•  早餐禁忌/早晨,脾臟比較困頓呆滯,會使人胃口不開或者沒食慾,所以不宜吃油膩、煎炸、乾硬以及刺激性食物,否則容易消化不良。6種早餐健康選擇1) 燕麥(穀物中的全能冠軍)• 增智健骨, 防止貧血、毛髮脫落。• 間接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 抗氧化、維持肌膚彈性。• 降脂減肥和緩解便秘。2) 牛奶(白色血液)• 補鈣、強筋骨。• 加快體內廢物代謝,有助於減肥。• 保持皮膚光滑、細膩、白嫩,使頭髮烏黑、不脫落。3) 全麥麵包(粗纖維、好排毒)• 有助於減肥。• 預防腰酸背痛、癩皮病。• 預防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緩解便秘。4) 雞蛋(最家常的營養庫)• 改善記憶力。• 促進肝細胞的再生,修復肝臟。•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分解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5) 蘋果(排毒果)• 消除皮膚的雀斑和黑斑。• 有助於胃腸蠕動,清除體內垃圾,排出毒素。• 保持皮膚光滑、細膩、白嫩,使頭髮烏黑、不脫落。• 預防腫瘤和心臟病。6) 當季蔬菜(健康又安全)• 是最安全、最健康的選擇。• 利於吸收,防止便秘。• 強壯兒童骨骼及智力發育。(本文摘自/吃對家常菜最健康/博悅文化)

從6種便便狀況 簡單看健康!

從6種便便狀況 簡單看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大便非常軟散,甚至會看到食物的殘渣和原來的顏色/表示腸胃已非常虛寒,中醫稱為「腸胃無火,不能腐熟五榖」,極可能是過勞或吃太多寒性食物所引起,後者還會有排便前或半夜出現下腹痛的現象。2) 大便形狀太細,甚至如牙膏般/代表身體正處於極度的「過勞狀態」,使腸道益生菌大幅衰退所引起。可能是用腦過度、緊張壓力或睡眠不足,導致心肺和腸胃功能降低,中醫稱為「心脾兩虛」和「肺脾氣虛」,必須有足夠休息和適度運動紓解身心。此外,飲食負擔過重也會造成「腸胃過勞」,特別容易發生在吃太多紅肉、高蛋白、高油脂食物,或吃太飽、吃太多有害食物的人,也會出現大便變細的現象。矯正的方法是改變飲食習慣,餐餐吃8分飽,避免吃重口味的食物,多吃營養清淡、好吸收的食物,如清蒸或水煮蔬菜、雞蛋、適量白肉或魚湯,以減輕腸胃負擔。3) 大便感覺很黏稠,排的量不多,老是覺得排不乾淨/代表腸胃濕氣很重,要避免冷飲冰品、過度飲水、流汗過多和吃太快、太飽,以免增加腸胃濕氣。上述的情況若還加上大便臭,代表腸胃不僅有濕氣還有熱氣,中醫稱之為「脾胃濕熱」,表示腸胃已經很虛,卻吃進太多營養,可能是吃太多蛋白質所致,讓腸胃無法負荷,營養在腸內腐敗轉化為毒素,因此才變臭。此外,就算沒有吃超量的營養食物,卻常吃不當烹飪或破壞調味的食物,如煎過的魚、炸過的肉、燒烤快炒、重口味的食物等,食物殘渣也容易在腸內腐敗,轉化為毒素,造成大便黏臭的現象。這種狀況最不好,很容易變成消化系統的癌症。4) 大便不通暢、小腹總覺得有脹墜感/若再加上腰部痠軟或無力,是「腎虛」的表現,屬於「過度老化」的現象。這種情況會讓人疲倦不堪,也代表身體正急速衰退中,必須減少工作量並盡快就醫,調養腎氣,補腎之後排便就會改善,身體機能也得以增強。5) 大便太硬或排便不易,常為便祕所苦/大便越硬代表火氣越大,要盡量少吃油炸、油煎、燒烤、快炒、重口味及高熱量食物。對於大便太硬的人來說,多吃蔬果和地瓜等高纖維食物會非常有效,但要注意地瓜不能用烤的,必須是水煮或清蒸的。因為一旦經過高溫料理,對於火氣大引發的便祕就會毫無效果。(本文摘自/五代中醫《下》養生解毒50招/采實文化出版)

便便老是出不來?一次搞懂便祕類型

便便老是出不來?一次搞懂便祕類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腸子裡長了東西/大腸裡長了腫瘤或大顆的瘜肉。部分產生病變的腸子,內腔會變得狹窄,使得便便不容易通過。特別是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直腸等處,越靠近肛門的地方長了東西,越容易形成便秘。2) 遲緩性便秘/這是指腸子的運作變得遲鈍、無法順利運送便便的情況。大腸蠕動就像是蛇腹一樣,會將便便一點一點往前推送出去。這個動作非常重要!如果腸子機能遲緩的話,就無法順利排便。這類型的便秘,常見於糖尿病的患者和高齡長者身上;前者是因為糖尿病會引發末稍神經處的障礙,大腸蠕動因此變得遲緩。3) 痙攣性便秘/與遲緩性便秘相反,痙攣性便秘是指腸子的步調太快,引起痙攣的現象。因為腸子沒有正常蠕動,糞便於是停留在原地,沒辦法好好移動。腸躁症的便秘就是屬於此種類型。其明顯特徵是,便便經常像兔子便便一樣呈顆粒狀。4) 習慣性便秘/這是最普遍的便秘類型,尤以年輕女性居多。原本腸子運作很正常,排便時也能一路平順的抵達直腸,卻因為「沒時間所以稍微忍一下」或「討厭在外面上廁所,先憋住好了」等原因,便意被抑制住,最後導致便意難產。難得直腸傳遞「便便來了!」的訊號,卻總是被忽略的話,就會讓直腸逐漸怠忽職守,甚至不再發出訊號!若這樣周而復始,長期這樣下去就會難以感受到便意,而形成嚴重的便秘體質了。(本文摘自/我的便便怎麼了?/瑞麗美人出版)

抗老又健身!您不可不知的狗狗體適能

抗老又健身!您不可不知的狗狗體適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狗狗也有中年危機?專家指導體適能訓練抗老回春和人們一樣,人類最忠實的夥伴同樣面對邁入中高齡導致機能退化的挑戰,而且狗狗們的老化速度甚至比我們更快,為了讓肩負守護視障朋友生活的導盲犬們能在最佳狀態,惠光導盲犬學校與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黃慧璧教授,特別針對中老年狗量身推出了一套強化肌力的體適能訓練教材,透過主人與狗狗的簡單互動,幫助狗狗們也能鍛鍊核心,常保軟Q與健康。 導盲犬培養不易  保養、復健雙管齊下8月5日是惠光建校26週年校慶,惠光導盲犬學校陳雅芳秘書長表示,校方長期以來致力於導盲犬本土培育,並免費提供導盲犬予視障朋友使用。如何確保服勤的狗狗身體狀態良好,能負荷成為視障朋友眼睛的重任,非常重要,尤其是中高齡導盲犬的保養問題,更需要與每日相處的視障朋友及收養家庭一起努力。陳雅芳秘書長指出,一般狗狗在八到十歲時會開始有老化現象;合格導盲犬需要2~3年才能完成訓練,為確保犬隻的健康狀況,當導盲犬7歲後就會加入「眼科及心臟的專科檢查」,以判斷狗狗是否能繼續勝任勤務。觀察到導盲犬們因步入中高齡所可能衍生的健康需求,在台灣拜耳公司的協助下,特別邀請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黃慧璧醫師,針對惠光現役與退役導盲犬身體狀況的差異,來設計體適能訓練項目。現役犬重按摩伸展  退役犬練心肺與肌耐力黃慧璧教授說明,對於現役犬來說,由於工作需配戴導盲鞍,前肢負重較大,肌肉也容易緊繃,因此需要主人一週至少為牠們的肩膀、上手臂、手肘等處,做四次的按摩與伸展,以減少關節疼痛;而適當的伸展運動,則能幫助狗狗改善肌肉彈性與僵硬的肢體放鬆。對退役犬而言,由於邁入老化階段,常出現髖關節、肌肉萎縮無力等後肢疾病。針對此現象,黃教授指出,除了接受醫院各項物理治療外,可儘早協助狗狗進行居家復健運動來強化核心肌群。體適能訓練,除了能改善老年動物的關節炎問題,強化其心肺、肌耐力,避免肌肉萎縮加速老化,還能舒緩因情緒導致的行為問題,預防並提早發現神經系統問題等,好處不勝枚舉。黃教授提醒,當狗狗站立或走路時身體姿勢或行為改變,就有可能是因為骨關節肌肉韌帶的病痛,需要接受獸醫專業的評估與診斷。在專業教授的帶領下,有26位惠光家族成員以及學校的訓練師於現場學習,直接在〝毛夥伴〞身上練習〝按摩舒壓〞,學習為導盲犬做伸展按摩,現場視障朋友們認真用心,狗狗們都閉眼享受,露出舒服的表情。「很開心今天有這個機會,學習如何替狗狗按摩、舒緩疲勞,來回饋牠平時的辛勞。」導盲犬的使用者孫小姐如此說道。守護開路天使 你我均有責惠光導盲犬學校陳秘書長表示,目前排隊申請導盲犬的視障朋友有26名之多,然而今年下半年預計僅有2~3隻導盲犬結訓,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因為培養一隻合格導盲犬,需費時尋覓合適且願意配合訓練的寄養家庭外,還要上學校專業完整的課程訓練,整體時程至少需要2年。長期投入導盲犬健康維護的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呼籲大眾善待這群開路天使,更邀請民眾申請寄養家庭,成為培育導盲犬的搖籃推手,一同用行動為視障朋友與導盲犬盡一份心力。  

麵包、肉類要少吃 避免痰濕症上身

麵包、肉類要少吃 避免痰濕症上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將體內各處又黏又稠且結成一團的痰濕排出體外固然重要,但是也必須盡可能防止痰濕在體內生成,唯有如此,除舊生新的過程才會更有效率。痰濕是堆積在現代人體內的毒素,而且絕大部分是從外部入侵的。天然食品中也有會大量製造痰濕的食物每天吃下甜膩食物、速食快餐、加工食品以及被各種添加物所污染的食品等,使得我們的身體持續遭受汙染,因此治療痰濕症時,遠離汙染身體的不良食品一段時間相當重要。不只加工食品,天然食品中也有會大量製造痰濕的食物,請記住這些食物並盡量不吃它們。以下是會對消化器官造成負擔、大量製造體內老廢物質的代表食品,瘦身期間應加以克制其攝取量。酸性食品會製造出老廢物質與代謝物 易引發痰濕症會大量製造痰濕的食品多半是酸性食品。提到酸性食品,我們往往會誤認為是帶有酸味的食品,但是區分酸性食品與鹼性食品的方式不是看食品的PH值,如果該食品在體內被消化、吸收後,會使血液變成酸性,即為酸性食品;相反地,如果會使血液變成鹼性,即為鹼性食品。大多數的白飯、麵條、麵包、糕餅等碳水化合物食品與肉類屬於酸性食品,而這類酸性食品會大量製造出老廢物質與代謝物,因此容易引發痰濕症。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則被認為是對身體有益的代表性鹼性食品。酸性食品的例子:肉類、肉類加工品、魚類、蛋黃、穀類、白米、麵條、麵包、牡蠣、起司、奶油、碳酸飲料類、漢堡及披薩等速食食品、咖啡和巧克力等加工食品。鹼性食品的例子:牛奶、豆類、馬鈴薯、地瓜、蔬菜類、海帶等海藻類、水果、番茄、天然醋類、種子及堅果類、泡菜、韓式味増醬、菇類等等。(本文摘自/排濕瘦身法/采實文化)

要保暖!身體冰冷易形成便秘體質

要保暖!身體冰冷易形成便秘體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便祕對身體不好,所以一定要定時排便。」這是正確的觀念。但問題在於我們用什麼辦法排便。請各位在依賴藥物解決問題之前好好思考,為什麼我們排便會不順暢?人的身體是以「吃進食物,再將廢棄物排除」的方式保持健康。因此,吃進肚子裡的東西經過消化會排出來,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倘若無法正常排泄,那一定就是有問題。若有飲用咖啡因飲料和酒精的習慣 喝水份量應加倍這時候請問問自己,有適度運動嗎?有攝取糙米、蔬菜等含有豐富食物纖維的食物嗎?大便有60%都是水分,因此若要排便順利,攝取足夠水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事。而諸如咖啡等還有咖啡因的飲料和酒精都有利尿作用,因此若是有飲用這類飲品的習慣,喝水的份量就更應該加倍。另外,請各位讀者也要瞭解,身體冰冷也容易形成便秘體質。而我們若是喝了從冰箱拿出來或加了冰塊的飲品,腸道的溫度就會一口氣下降7度;就好像四肢冰冷時會覺得手腳僵硬不聽使喚,腸道若處於低溫狀態,蠕動消化的功能也會降低。大家可能都會覺得休息時喝杯冰咖啡、晚餐時搭配啤酒小酌一下是很舒服的事,但請大家謹記,對便祕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忌諱的行為。保持身體溫暖 對於改善便秘情況非常重要保持身體溫暖對於改善便秘情況非常重要。換句話說,我們要盡可能保持血液循環暢通。日本人習慣泡澡,藉此讓身體變得暖活,消除疲勞。泡澡是消除便秘、預防便祕的好方法。不過要請各位讀者注意的是,泡澡的溫度與時間適度即可,若是每晚泡澡泡到全身大量冒汗,反而會引起便秘喔。年齡增長也是引發便祕的原因。若是我們不在預防便祕方面多下些功夫,年紀越大,腸胃的蠕動會變得越遲緩。腸道的蠕動是腸壁以微幅運動的方式,將腸道內消化的食物向前推動的能力。而若要排便機能正常運作,保持腸道蠕動的活力是非常重要的事。但這樣的功能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本文摘自/正確吃藥,病才會好/世茂出版)

紅疹癢6周 慢性蕁麻疹上身!

紅疹癢6周 慢性蕁麻疹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0多歲的男性卡車司機,因工作每天都在高速公路上南來北往行駛,開車過程須保持高度專注。但本身罹患慢性蕁麻疹的他,曾服用傳統抗組織胺控制病情,卻在行車途中打瞌睡,驚醒後冒出一身冷汗;為了安全,雖然擔心蕁麻疹復發,卻還是自行停藥。停藥後蕁麻疹便不時發作,常常在開車時全身發癢起疹,他只好邊抓癢邊開車,好幾次差點控制不住方向盤,但不抓癢又全身奇癢無比、痛苦難耐。每周出現2次紅疹6周以上就是慢性蕁麻疹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柏翰醫師表示,蕁麻疹又稱「風疹塊」,只要發作時就會全身癢不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蕁麻疹可分急性與慢性,前者來得快、去得快,就像一陣風,容易在全身到處亂長紅疹,數小時又消失不見;後者是指紅疹及癢感症狀斷斷續續出現,只要每週2次、症狀連續6週以上即稱慢性蕁麻疹。「誘發蕁麻疹的因素很多,但多數人不易找到過敏原。」黃柏翰醫師說,成人的慢性蕁麻疹發病原因很多元,雖然一般人的概念是對於海鮮或牛奶、雞蛋等的過敏,但是絕大多數病患都找不到確認的過敏原。另外,壓力也是誘發的因素之一,尤其七月適逢畢業求職季,不少媽媽操煩孩子找不到工作,壓力一來也容易誘發蕁麻疹發作。少搔抓、洗熱水澡 忌吃辛辣、攝取酒精要如何避免蕁麻疹發作?黃柏翰醫師強調,規則服藥、飲食控制、調整生活作息是不二法門,病友平時應適時抒解壓力,並減少搔抓、衣服太緊、洗熱水澡等物理性刺激,如果癢感強烈可冰敷緩解;此外,忌吃辛辣、酒精等容易刺激組織胺釋放的食物。新一代藥物不會疲倦、嗜睡除了生活習慣上的改善,黃柏翰醫師也表示,抗組織胺藥物可讓蕁麻疹得到很好的控制,新一代抗組織胺已改善過去碰到的問題,不僅不會引起疲倦、嗜睡等狀況;而且肝功能及腎功能不全者,均無須另外調整劑量,兼顧療效及安全性。案例中的卡車司機在接受新一代抗組織胺治療後,困擾多年的蕁麻疹才獲改善,工作時也找回最佳專注力。此外,黃柏翰醫師提醒,有的病友可能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傳統藥物在治療時需注意藥物交互作用的問題;不過,新一代抗組織胺已克服此情況,但仍建議病友就醫時主動與醫師討論,說明自己的生活習慣及工作類型,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睡得好 一年做不到1460次夢

睡得好 一年做不到1460次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比起白天,大腦在夜間的活動更活躍,如果前一天晚上你的睡眠不足,就算只少睡一個半小時,隔天你在白天的警覺性就會下降約三分之一。事實上,我們挨餓的能力比不睡覺強上許多。不良的睡眠習慣會衍生很多副作用,包括高血壓、頭腦渾沌、記憶力流失、難以學習新知、肥胖、心血管疾病和憂鬱症。當我們把現在肥胖的盛行和普遍睡眠不足的現象擺在一起看時,不禁會想,難道睡覺才是告別肥胖的根本飲食嗎?美國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超重或肥胖,還有百分之六十三的成年人每天晚上都沒睡足八個小時,這兩者之間的數值似乎有著什麼特殊的關聯。美國成年人的週間睡眠時間平均為六點九小時,週末為七點五小時,每日的平均睡眠時間則為七小時。你用睡眠換得了什麼?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人,一年做不到一千四百六十次夢,你有達到這個標準嗎?美國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年長者 需要靠外力輔助睡眠對許多現代人來說,沒時間睡覺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所以當我在詢問害怕自己得到什麼致命疾病的病人病況時,通常都會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那就是:「你的睡眠狀況怎麼樣?」由於社會上睡眠不足的狀況如此常見,也難怪市場上跟睡眠輔助相關的產業會如此蓬勃發展。美國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年長者需要靠外力輔助睡眠,諸如處方或非處方類的藥物,甚至是酒精。更有不少人每晚都必須仰賴藥物入眠,但是這樣好嗎?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對我們來說,睡眠本來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生存機制,但現代人卻無法自行入眠,這樣的現象正常嗎?絕大多數夜不成眠或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在找出讓他們失眠的癥結和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習慣後,都能夠在不使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自然入眠,重溫香甜夢鄉。你可以先注意看看自己有沒有以下的生活習慣:太晚喝含咖啡因的提神飲品、常杞人憂天的胡思亂想、沒有在固定的時間就寢和起床;如果你有上述習慣,請儘快改掉這些有礙睡眠的陋習。電子產品都會發散藍光 會讓大腦不想睡覺營造理想的睡眠環境也很重要,比方不要在臥室裡裝設太多電子設施,因為很多電子產品都會發散藍光,這種光波會讓大腦不想睡覺。在一般的情況下,請盡量不要使用助眠藥物,除非是在跨時區旅行這類的特殊狀況,或許你就可以適度利用它們調節時差。你大概也需要好好檢視怎樣的睡眠方式對自己比較好。和你的伴侶睡在同一張床上理想嗎?你是不是還在努力適應他雷聲般的鼾聲?(本文摘自/拒絕生病 無病生活從65件日常小事開始/地平線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