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偶然腹瀉不是病 這些飲料可能是兇手

偶然腹瀉不是病 這些飲料可能是兇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明明沒有生病,但卻經常拉肚子,令人不勝其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食物或是飲料所導致。相信大家都知道,一旦吃了太辣、太油的食物,或者是暴飲暴食等等,很容易引發腹瀉。吃了平常不太接觸的食物,就容易搞壞肚子,大便也變得像稀泥一般,有過這種經驗的人想必也不少吧。不過,我們日常隨手可得的食物之中,其實有些也會造成腹瀉。 牛奶 :乳糖不耐症所造成的腹瀉會讓人腹瀉的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牛奶了。想必有很多人一想到牛奶就會聯想到肚子不舒服,基本上喝了牛奶肚子就會作怪的人,很可能就是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牛奶裡頭有一種糖類稱為「乳糖」,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主要是因為用來分解乳糖的消化酵素不足,一旦一口氣喝下太多牛奶,肚子就會開始變得怪怪的。乳糖不耐症屬於體質問題,無法治癒,但是沒有人可以完全不喝牛奶,所以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不要一次喝太多牛奶,就可以避免腹瀉的問題。酒精 :酒類是強力的瀉藥日常生活中,會引發腹瀉的食物相當多,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酒精類飲料了。由於酒精類飲料會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在喝了太多酒精類飲料之後,很容易產生腹瀉。在我服務的久里濱醫療中心裡,設有專門治療酒精依存症患者的門診,而為此住院治療的患者,幾乎百分之百都有腹瀉的症狀,而一旦開始執行戒酒治療之後,他們就全都轉為便秘了,真的令人感到非常驚訝。由此可知,酒精真的是強力的瀉藥啊。咖啡 :咖啡攝取過量的問題應該有很多人喜歡藉著喝杯咖啡的機會稍微喘口氣吧。不過因為喝咖啡有可能會導致腹瀉,反而會讓自己沒辦法好好休息,但似乎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做了本末倒置的事情。有很多人在餐後會習慣來杯咖啡,因為覺得喝咖啡可以「幫助消化」。的確,咖啡會刺激腸道的蠕動,所以具有促進排便的效果,很多人在喝了咖啡之後會感到舒暢許多。冰咖啡喝太多可能導致腹瀉如果是餐後開開心心地喝一杯,以喝的量來講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大問題。不過,若是選擇喝冰咖啡,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冰涼的咖啡比起溫熱的咖啡更容易入喉,所以很容易不知不覺喝過頭,最後導致腹瀉。在美國及歐洲等地,人們很早就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不過長久以來一般人並不喝冰咖啡,iced coffee這個英文名詞,可是近期才流行起來的。大家可能都認為歐美人在日常生活中喝很多咖啡,但其實他們只是藉著喝點義式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或是拿鐵等,轉換一下心情罷了,實際上所喝的量並不如我們想像得那麼多。適量攝取仍不會損及健康然而,日本人就是真的很愛喝咖啡了,一天要喝下好幾杯冰咖啡的人恐怕為數眾多。況且,跟熱咖啡比起來,冰咖啡可以毫無困難地大口大口暢飲,很多人一天甚至當作冷飲喝好幾杯。喝那麼多冰咖啡,而且又是冰涼的飲料,造成腹瀉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一般說來,若造成腹瀉的原因是食物,除了極端的乳糖不耐症或過敏症狀之外,只要攝取的量能夠控制在「適量」的程度,就可以好好享受美食所帶來的樂趣,並且不會損及健康。(本文摘自/過敏的腸子/世茂出版)

不吃藥的自癒力 薑黃10妙用報你知

不吃藥的自癒力 薑黃10妙用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薑黃是備受全球醫學界關注的特殊健康食品,薑黃素是薑黃的藥理成分,目前已有數千篇有關薑黃素的論文,驗證薑黃的功效。有許多患者正透過薑黃回健康。薑黃能降低血液中的脂肪數值,預防高血脂症、動脈硬化、肥胖、代謝症候群等各種成人疾病,還能清除氧自由基,對於改善發炎性疾病也有幫助。截至目前為止,經全球研究證實的薑黃功效整理如下:1) 對抗發炎/薑黃能降低發炎發病率,也能減少疼痛。其抗炎作用對關節炎、風濕病、痛風等各種發炎疾病,有極佳效果。2) 提升大腦功能,預防失智/薑黃的成分含有薑黃素,它可增加DHA合成,活化身體對大腦的營養供給。不但會影響BDNF成長賀爾蒙(按: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簡稱BDNF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滋養因子),也可提升大腦功能。薑黃素亦可防止β澱粉樣蛋白堆積在血管內,以預防老人失智(阿茲海默症)。3) 降低癌症風險/抑制癌細胞形成新生血管,誘導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藉以防止癌細胞增殖。此外,也能抑制細胞激素,避免引起發炎,阻止腫瘤成長,以防癌症轉移。4) 改善消化不良/薑黃可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能順利提供胃部營養與氧氣,讓胃更健康。此外,藉由控制胃酸分泌及抗發炎作用,亦可有效舒緩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腸胃脹氣、腹痛等問題。5) 保護心臟/薑黃能減少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預防血栓,排除動脈中發生的血栓,藉以淨化血液。此功用可降低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律不整、腦中風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風險。6) 舒緩動脈炎等慢性發炎/消炎是薑黃最顯著的功效,其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動脈炎等慢性發炎,對於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也十分有效。7) 預防老化、延長壽命/薑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清除體內製造出的氧自由基、老廢物質與毒素。尤其薑黃素具有燃脂、清理血管、促進膽汁分泌等功能,是體內最強的抗氧化劑。此外,薑黃能改善肌膚的色素沉澱,讓肌膚更年輕、更有彈性。不但能抑制黑色素,減少黑斑、雀斑生成,也有助於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與痘痘。8) 預防憂鬱症/活化、分泌大腦的有機化合物。促進多巴胺(腦內分泌物,可影響人的情緒)及血清素(有助增強記憶力)分泌,擺脫憂鬱心情。9) 降低血壓/薑黃可降低血壓與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數值,讓血液循環更順暢,有助預防動脈硬化與高血壓等血管疾病。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服用薑黃素後,可減少中性脂肪、尿酸、內臟脂肪、總體脂肪,並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10) 提升免疫功能/當人的免疫力下降,可能會罹患帶狀皰疹、胃潰瘍、癌症、腎臟疾病、糖尿病。薑黃有助消化及吸收,並能促進毒素排出,提升免疫力。此外,它也能破壞細菌、病毒、黴菌,減少過敏與氣喘反應。(本文摘自/吃一口薑黃,打開身體自癒力/大是文化)

多聞多嚐 4原則告訴你醋要這樣選

多聞多嚐 4原則告訴你醋要這樣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網路以及坊間有種說法是,要辨別一瓶醋的品質好壞,可以靠醋中產生的泡沫多寡與消失時間來鑒別。也就是如果把一瓶醋拿起來搖晃,會產生出許多泡沫,且久久不散,這就是瓶好醋,但這樣的方式並不正確。因為只要在醋裡加糖,就能讓醋產生出泡沫。要挑選到好醋,不外乎就是要多聞、多嚐、多看,同時挑選有國家食品標章認證的醋,或是有信譽的商家,才能避免買到品質不佳的醋。具體來說,挑選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 看標籤/這是最基本也最首要的。消費者在購買醋時除了可以看是否有貼上符合國家食品標章認證的標籤,也可以仔細看一下食品標籤上標明的使用材料,還有生產日期、生產廠商等。2) 看色澤/釀造醋隨品種不同,會有不同的顏色,例如琥珀色、紅棕色、黑褐色等,但都是以有光澤的為佳。醋的外觀基本上要澄清、濃度要適當,沒有懸浮物以及沉澱物的品質較佳。放置時間較長的釀造醋也可能會出現沉澱物,但不會影響食用。有些合成醋的外觀看起來雖然非常清澈透明但沒有光澤感,而且容易發霉變質,放再久都不會出現渾濁及沉澱。3) 聞香氣/好的醋應該要有食醋特有的香氣,不應該出現刺鼻難聞的氣味。4) 嚐味道/好的醋酸味比較柔和,會回甘,不澀,且沒有異味。若是不好的醋,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甜味、鮮味與香味,而且酸味的刺激性比較大。醋的保存技巧雖然有些人認為,醋能長期封存,而且隨著貯藏時間愈長,風味會愈好,品質也愈佳。而且醋在長時間保存後色澤會轉為深沉,但這樣的現象並不會影響食用的風味。但是,即便是未開封的釀造醋,品質仍會隨著溫度以及儲存等條件而有變化。酒精和醋酸甚至可能在長期發酵作用下,久而久之就產生更多細菌以及致癌物質。所以若是沒開封的醋,也最好要在保存期限或三年內使用完畢。另外,若是開封後的醋就要盡快用完並放冰箱保存,以免在多次開關的過程中,有空氣中的水氣或雜菌侵入,造成細菌感染或是腸胃炎等。還有一個在網路上流傳的說法是,只要將過期的醋拿去加熱,就能去除雜質,再度使用。但經專家證實,經過加熱的醋在高溫下反而容易產生美拉德反應*,生成可能致癌物。(本文摘自/養生醋自己泡/世茂出版)

活動/十月免費健康檢查

活動/十月免費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周放假一過完腰酸背痛又全找上門,這種惡性循環有可能源自於骨鬆! 30歲後女性骨質疏鬆下降速度提升,50歲後不論男女,都應注意生活習慣避免加速骨鬆速度。想了解自己的骨質密度嗎?想知道你的骨齡幾歲嗎?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特別舉辦社區活動幫助大家找回健康。迎接光輝的十月,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一口氣連袂舉辦三場社區健康活動,分別由本院楊院長、內科巫慶仁醫師為現場民眾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諮詢,還有為您骨骼肌肉酸痛問題把關的物理治療師示範正確姿勢,最難得的是可接受骨密檢測,了解自身的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歡迎來現場找「活力得」健康促進團隊諮詢。【第一場】時    間:10/15(日)AM9:00~11:00,PM14:00~16:00地    點:高雄師範大學活動名稱:苓雅區公所重陽節活動服務內容:內科巫醫師諮詢、物理治療師諮詢、骨密檢測【第二場】時    間:10/21(六)9:00~13:30地    點: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前廣場活動名稱:永慶不動產南屏區公益園遊會服務內容:內科巫慶仁醫師諮詢、物理治療師諮詢、骨密檢測【第三場】時    間:10/22(日)9:00~11:00地    點:高雄前鎮區竹中里(二聖公園)活動名稱:竹中里重陽節活動服務內容:楊椒喬院長諮詢、骨密檢測洽詢:社區服務部林小姐07-2317108#156

中醫減肥 首重調理體質!

中醫減肥 首重調理體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學時,我是個身體寒溼嚴重的胖子,最高峰的時候,體重是七十一公斤。我根本沒機會談戀愛,因為身邊的小夥子都比我瘦。大學畢業後,我媽深怕我嫁不出去,一直賴在家裡折磨她,整天逼我減肥。我本來抱著幻想,說不定能遇到一個喜歡胖姑娘的好男孩,但是……時光荏苒,三年過去了,相親基本上都只限於第一次。為了能讓自己有個好身體,我終於下定決心減肥。我用了什麼方法呢?就是少吃。別急嘛,除了餓,還有運動!真的,除了這兩個辦法,其他辦法我都試過了……沒有任何作用。我試過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少吃加運動。這個方法確實老套得連臉皮這麼厚的我都不好意思開口,但這真的是一個經歷過各種減肥方法的女人的肺腑之言。接下來,我會從中醫的角度解讀一下,應該如何少吃和運動。先說說我是怎麼做的。那兩年,我辦了一張游泳池年票,每天下午五點去,不休息連續游一個小時(大約是一千五百公尺到一千八百公尺),磨磨蹭蹭地洗澡回家,故意錯過晚餐時間,然後倒在床上為生活的艱難默哀……默著默著就暈死過去。我覺得那兩年沒有一天我是睡著的,都是餓暈過去的。第二天早上六點就起床,只為了能早一點弄些吃的。就這樣斷斷續續堅持了兩年。這段期間,做為一個偉大的人,我也有意志崩潰的時候……可是每次放縱過後,我都會戳大腿,滿滿的自責和懊悔……減肥這件事需要特別的意志力和想瘦的決心,否則不如放棄,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別為難自己短暫的一生。在經歷兩年的減肥後,我的體重終於從七十多公斤慢慢降到了五十五公斤,那時候的我……唉……那身材……真是……別提有多難看了。靠大量游泳瘦下來的結果就是…… 因此,我非常不推薦瘦身時以游泳為主要運動,它會讓你的手臂和大腿非常「壯美」。尤其是年輕女生夏天穿無袖上衣和裙子,手臂和大腿會無處藏身啊。直到現在,我一直是膀大腰圓,就算臉瘦得凹進去,上手臂還是比小腿粗。大腿就更別提了,就算是五十五公斤時,雙腿併攏站直了,大腿中間也沒縫。總之,瘦是瘦下來了,雖然四肢粗壯,還是比之前整體看上去勻稱很多。可是我也開始慢慢出現很多之前從來沒有的症狀。比如,蹲下後站起來眼前會突然一黑,一定要過兩、三秒鐘之後,才能逐漸看清東西;失眠,主要是入睡後經常醒來,睡得特別淺,而且多夢;氣虛,雖然是運動瘦下來的,但跑得稍微快一點就氣喘,還會耳鳴;臉色蠟黃,精神萎靡;最最難受的是,便祕便祕便祕。當你便祕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對一個長期運動的人來說,都是不該有的症狀,可是我統統都有。而且後來停止游泳以後,我的身體也沒有好轉太多,有些問題甚至跟了我十幾年。 為什麼呢?因為幾乎所有的胖子,都有溼的問題。實胖子多半痰溼,虛胖子多半寒溼。我年輕時是比較典型的寒溼,大學四年,每年屁股和大腿都會長滿凍瘡。對於一個胖子來說,這簡直匪夷所思,可是我就是有。我本身就寒溼,又不知好歹選了游泳,一年四季都游。冬季正是要藏的時候,我也在露。水裡的寒氣和溼氣全部在游泳時沿著毛孔進入到了身體裡,愈積愈多。再加上我又不吃晚餐,搞壞了脾胃。雖然古人有「過午不食」的說法,但是對於我這樣運動量大的年輕人,並不合適。人體所有的精氣都源於水穀精微,都要靠胃的收納和脾的運化。而我什麼都不吃,使得脾無精氣可送,所有的臟腑常常處於無營養狀態,因此身體不但沒有變強壯,反而慢慢變得很虛弱。 脾虛了以後,直接導致的就是氣虛,氣虛後中氣不足,無法推動血液迴圈,就會造成血虛或者血瘀,也是為什麼我一站起來眼睛就看不清楚,西醫叫作貧血症。氣虛還會導致便祕,因為肺司氣,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不足,大腸也沒有力氣蠕動,自然無法推動便便前行。氣虛和血虛都會造成健忘、失眠或者睡眠不好,而睡眠不好又會讓我第二天精神萎靡。耳鳴也是氣血虛的症狀之一,很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或勞累後出現的耳鳴,原因多半都是氣血虛。中醫治病是調理整體問題 中醫一直說,人是一個整體,任何症狀都不可能脫離其他症狀而單獨存在,因此中醫治病都是調理整體問題,不會單獨地治貧血、治失眠、治便祕或治耳鳴。脾虛還有一個重要的後果,就是我生完小孩後,臉上長滿了黃褐斑。雖然我也說減肥要少吃多運動,但是給所有需要減肥的人的建議是:先調理體質。 體重的數字一時降下來沒什麼了不起,要做到正常飲食和休息後,體重依然保持正常,這才了不起。網路上那些秀馬甲線、背心線的朋友,有誰可以三個月不運動,正常吃喝還保持體重呢? 靠某個階段增加運動量減下來的肉,一定會在不運動的時候,全部還給你。我從懷孕到生產,十個月內增加了二十七公斤。生完後,又重新回到了七十公斤的體重。所以,要嘛一直運動,不要停。要嘛就少量運動,以健身而不是瘦身為目的,然後調整生活習慣,改善體質,這樣才能保證瘦下來後不會再反彈回去。 當然,適當的運動和節食是減肥期間必要的輔助,它可以幫助體重慢慢恢復到正常。但絕對只是輔助而已。對於運動和節食,我的建議是:第一,不要以游泳為主要方式,一是會練得膀大腰圓;二是秋冬季節人要收藏,游泳只會讓身體凝結更多的寒與溼,很容易造成瘀血或寒溼。第二,不要在中午或者晚上八點以後大量運動出汗。汗為心之液,出大汗會造成比較嚴重的陰虛。陰虛的後果前面講過,陰為人體的基礎,陰虛比陽虛更難調理。第三,少吃是一定要的,但是最好不要不吃。人體的脾胃是根本,傷了脾胃,就是在傷害其他所有的臟腑。晚上稍微吃一點米飯沒什麼了不起,千萬不要只吃水果,水果多半寒涼也很傷脾胃,實在不想吃飯就燙些蔬菜。第四,每一餐都少吃。即使是早餐,減肥期間也不要猛吃,只要吃到不餓,能維持到中午就好了。每一餐都少吃一點的效果,遠勝於只是晚餐不吃,不信可以試試看。靠穴位抑制食欲的針灸、拔罐反彈較快 我目前的體重大約是六十公斤,仍然偏重。但是我也慢慢用中醫藥調理體質,希望可以不再為了變瘦而那麼累……好吧好吧,說實話我真的太懶了,不想動,不但不想現在運動減肥,也不想以後靠運動維持;所以就打著調理體質的旗號,安心等待身體自己瘦下去。這中間當然還要輔助適當的運動和節食,我已經在做了……比如晚上睡覺我盡量多翻身,宵夜是絕對不吃了,早餐的煎餅裡,從明天開始只加一個蛋,明天,保證從明天開始…… 中醫減肥,首先一定是調理體質。現在市面上的針灸和拔罐減肥我都不建議,反彈特別快,因為他們主要的思路就是靠穴位抑制食欲。中醫湯藥減肥也不是千人一方,一定要根據每個胖子的寒熱虛實來選擇。因為只要是胖子(微胖不算),身體一定會有其他不適的症狀(一定有,不要狡辯了。打呼、反胃、口臭、身體沉重、便祕、臉上長痘痘、頭痛、嗜睡、不怕冷、脾氣大,這些都算),中藥會針對這些症狀,經過辨證施治後,再進行體質的改善,讓你在治病的過程中慢慢瘦下來。減肥注定是條艱辛的路,沒有人可以邊吃火鍋邊唱歌,愉快地瘦下來。所以要想清楚,減減停停還不如不減。 (本文摘自/醫本正經:漫畫秒懂中醫/時報出版)

研究:低臀圍比受孕率可高2倍

研究:低臀圍比受孕率可高2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脂肪分布位置的差異,對女性的健康大有影響。腰臀比例高的婦女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較高,例如癌症(尤其是卵巢癌和乳癌)、膽囊疾病、成人型糖尿病、高血壓、憂鬱症。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什麼提出婦女腰臀比例若超過0.8就不安全。臀部夠寬 表示未來生小孩時會比較順利像比爾這樣的男人之所以偏愛腰臀比例低的女人,因為這個特點不只說明了女子目前和未來的健康狀況,也洩露她是否容易生養下一代。低腰臀比例意謂這名女子現在不太可能已經懷孕,而她的臀部夠寬,則表示未來生小孩時會比較順利,母親和嬰兒的風險都小。婦女進入停經期後,腰臀比例又回到接近男性的比例,使旁觀者一眼就看出她的年齡和生育能力。腰臀比例還能預測女性的生理狀況:低腰臀比例婦女月經週期比較規則,排卵較為頻繁,如果接受人工受精和試管受精,成功率都比較高。有一項研究顯示,腰臀比例界於0.7到0.79之間的婦女,採用試管受精的成功受孕率是腰臀比例大於0.8女性的2倍。低腰臀比例婦女的孩子認知領域表現更佳關於男人為何特別鍾情低腰臀比例女性,有一項新研究很引人注目。美國醫學博士拉瑟克(William Lassek)和美國人類學和心理學博士高林(Steven Gaulin),檢視數千名婦女的數據,然後做出直截了當的預測:與高腰臀比例婦女的孩子相比,低腰臀比例婦女所生的孩子在認知領域方面表現更佳。臀部與大腿脂肪含有長鏈不飽合脂肪酸(編按:可從亞麻子油、南瓜籽油、核桃油、或深海魚油中獲得),胎兒在妊娠期與哺乳期會從母體吸收,作為大腦發育之用。研究人員主張,既然低腰臀比例的婦女擁有較多長鏈不飽合脂肪酸,能夠在懷孕期和哺乳期供孩子攝取,因此她們的孩子就應該比較聰明。觀察臀圍是否適宜孕育下一代經過控制數個已然存在的變數之後,研究人員果然得到印證其假設的發現。當然,有很多變數可以預測個人一生當中的知覺評量結果,不過就第一印象來說,如果比爾仔細打量某位女子的腰臀比例(可用以預測的線索),而不是她的胸部尺碼,就比較能準確預測選她當配偶是否適宜孕育下一代。當然,比爾擇偶時是否應該考慮其他身體特質,那完全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想想看:某些女性如何「廣告」自己的進化本領?歷史上最早的整形手術之一,是開刀拿掉女性最下方的兩根肋骨,藉此縮小她們的腰圍。數百年來,婦女早就訴諸人工手段控制自己的腰臀比例,譬如穿著緊身胸衣勒出蜂腰,在臀部位置加襯墊增厚,哪怕曉得胸衣可能造成嚴重內傷也在所不惜。時至今日,我們照樣看到婦女穿著不舒服的緊身內衣,目的還是盡量縮小腰臀比例。《紐約時報》最近刊登的專題報導中,有一張照片上的女子拚命吸氣好穿上她的塑身內衣,藉此大幅凸顯她的臀部線條。當今流行的低腰牛仔褲設計,也是為了凸顯女性的腰臀相對線條。不同的是,以往女性會設法把緊身馬甲藏在外衣底下,不讓人看見,現在的名流和其他婦女則反其道而行,驕傲秀出她們的彈性束腰和其他能凸顯腰臀比例的服裝配件。雖然西方社會所認定的理想體重和胸部尺碼標準不斷改變,但崇尚細腰豐臀似乎是經久不變的渴望。(本文摘自/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大是文化出版)

再累也要陪孩子 7條好爸守則記下來

再累也要陪孩子 7條好爸守則記下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 不要為了陪小孩玩而玩/不應該抱持著要為了孩子犧牲週末的想法,孩子們也不希望爸爸是因為使命感才陪他們一起玩。孩子們是知道的。若爸爸是背負著責任與使命感和孩子一同玩耍,必定會帶給孩子要配合的壓力。應該要雙方一起沉浸在遊戲中,才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日。爸爸們應該要去探索能和孩子們同樂的事物。2 ) 逃離司機這個角色/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休閒時光中,最輕鬆的莫過於司機這個角色了。直到抵達目的地之前,爸爸一聲不吭,握著方向盤的背影看來真的很帥氣。但如果就只是這樣的話,似乎有些空虛。能夠帶我們到目的地的,除了爸爸以外還有很多選擇。在休息的時間,還是以孩子朋友的姿態來和孩子一起過生活吧。3 ) 跳脫慣有的框架/休假的真諦在於「嘗試異於日常生活的新鮮事」。生活中充滿了熟悉到無感的事情,我們必須要有時間跳脫框架來思考,才能產生新的體會。能夠用截然不同的方式來享受與眾不同的假日,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如果每天都是自己開車的話,放假時就搭乘火車去旅行吧。騎乘腳踏車或步行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試試度假村或旅館以外的住宿方式,到野外紮個帳篷吧。孩子們也會覺得很有趣的。與日常生活一模一樣的假日,才不算是休假呢!4 ) 擺脫時間的制約/我們一直被時間支配著自己的生活。我們不是因為肚子餓了才找東西吃,而是因為到了午餐時間所以才用餐;睡覺也不是因為睏了才去睡,而是因為到了睡覺時間才就寢,肥胖與失眠就是人們在被時間支配下的產物。在休假的時候,肚子餓了就吃點東西,累了就小憩一下,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必須傳承給下一代才是。5 ) 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把那些假日老婆就必須和整個家庭綁在一起的老舊思想拋棄吧!爸爸雖然苦心計畫了很出色的家族旅遊,但對於媽媽這個不曾埋怨的角色卻總是不夠體貼。就因為老公的粗心,有時一個不小心也可能惹得媽媽火冒三丈。即使是在休假,也不要忘記站在老婆的立場想想,有時候也要放老婆幾天假,嘗試看看沒有老婆的陪伴,與孩子共度的時光。6 ) 不要受限於任何角色/父親、兒子、丈夫、學長及科長……這些角色大多是別人無法取代的。我們之所以會承受許多壓力,都是因為必須在這些角色間做轉換。就算是一天也好,我們也該為自己生活。就算只是去擁有優美景色的近郊咖啡店中翻翻書再回來也好,當你在回家的路上,搔著頭思考那些毫無頭緒的詞彙,一定會發現你有了很大的改變。7) 找回年輕時的興趣/投入自己的興趣之中,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彈彈吉他、畫畫圖、寫寫毛筆字、組合模型、打打籃球或是踢踢足球……重新拾回那被遺忘已久的興趣吧。一定會體會到創意及自信倍增的感覺。重新發現生活的樂趣,不只是「休-Tech」而已,同時也是「老-Tech」呢。(本文摘自/有多會玩就有多成功/寶鼎出版)

運動健檢抗衰老 遠離慢性病最給力

運動健檢抗衰老 遠離慢性病最給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國民平均壽命不斷延長,活的健康顯得很重要!根據105年臺北市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分列前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儼然為市民健康的危機,唯有透過定期篩檢與自主健康管理,才能維護自身健康,有效防治慢性疾病。社區長者健康服務再加值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對於健康的老人,首要目的是維持老人身心健康、減少醫療需求,以及減少臥病時間、預防失能。106年開始,即藉由長者共餐據點平台,提供「包裹式健康促進服務」,加強長者完善醫療、防疫及健康促進等課程規劃及服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少熙教授進一步說明,這次的計畫不同以往,大多前來參與的長者們,因身體健康狀況不是太理想,所以在課程設計與安排上,除了基本健康體適能訓練外,還與臺灣大學物理治療中心曹昭懿主任一同規劃,加入物理治療的元素,為這些高齡長者們的健康盡一份心力防跌抗衰老 銀髮人生不跌倒黃世傑指出,中老年人因跌倒而就醫的案例有愈來越多的趨勢,對高齡者而言,最害怕、最常見也最容易造成嚴重傷害的意外就是跌倒,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輕則擦傷扭傷、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嚴重甚至可能致死,更有長輩因有跌倒經驗而害怕再跌倒,因此自我限制行動,導致功能和活動能力逐漸喪失。有鑑於此,目前針對已篩出衰弱及跌倒高風險的長者,提供抗衰弱醫療服務,來延緩長者身體衰弱,降低高齡者因跌倒而增加失能的風險。健康網絡大募集 資源查詢更便民為了推廣慢性病防治,臺北市衛生局將長者慢性病防治的相關資源集中,設置了銀髮「健康網絡大募集」,其中包含了「成人健檢」、「老人健檢」、「社區型健康量測站」、「糖尿病共照網」及「悠活體驗資源」等多項地圖搜尋功能,也提供多項慢性病防治衛教資訊,長者可依需求快速找到相對應可以運用的資源,亦可以善用電腦或行動載具,即時查詢站點之電話、地址及所在地等資訊,同時也提供了QR Code掃描及導航功能,使民眾方便查詢及分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踏地像踩針 治療師教3招緩解!

踏地像踩針 治療師教3招緩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5歲的運動用品店員工平時工作需要不停走動,導致走路時後腳跟及前腳趾都會很痛,某次睡醒一下床,腳底竟像踩到針一樣劇痛,平時走路甚至連小腿都會抽痛抽筋。本以為是單純肌肉疲勞抽筋,忍了3個多月才就醫,醫師才發現是常見的「足底筋膜炎」,建議平時可做小腿及足底伸展,加上訓練小腿後側肌群運動,利用3招運動緩解、避免刺痛上身。電療、熱敷放鬆肌肉 加上震波治療才緩解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治療師陳美君表示,這名患者症狀嚴重時整個腳掌都劇痛不已,醫師讓他接受電療、熱敷及雷射等物理治療1-2個療程,以止痛及放鬆肌肉,再加上自費震波治療3次,進行深層的治療,這才逐漸緩解他的疼痛。筋膜長期受力、小腿肌肉緊繃容易發炎陳美君治療師指出,足底有個扇形的結締纖維,就像是人體天然的避震器。當筋膜長期受力、小腿肌肉較緊時,就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工作常需要久站、久走或運動過當的人要特別注意。陳美君治療師另外提供3招運動,以伸展小腿肌肉及足底筋膜,並訓練小腿後側肌肉群,不只在平日可以練習,足底筋膜炎發作時也可以緩解不適:1) 小腿肌肉伸展運動/採弓箭步姿勢,痛的腳放後側,雙腳腳跟著地,身體向前傾,感覺小腿後側肌肉拉緊,維持15秒,放鬆,伸展小腿後肌。重複15次,一天3回合。2) 足底筋膜伸展運動/採坐姿,一腿膝蓋彎曲置於另一腿上,手指握住腳指,另一手放在腳跟,將腳指往身體方向扳,感覺腳底有些微酸痛,緊繃感,維持15秒,放鬆,伸展足底筋膜。重複15次,一天三回合。3) 訓練小腿後肌群運動/雙腳墊腳尖約3秒,每天做20下,以訓練小腿後肌群。

痠痛治不好?你可能罹患「孤獨病」

痠痛治不好?你可能罹患「孤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0歲李小姐有慢性頭痛,肩、背和腰的肌肉痠痛也長年困擾著她。加上緊張的婆媳關係和工作壓力讓她的疼痛更加惡化,甚至讓他在買菜時舉步維艱,而無法長時間工作也造成主管、同事的不諒解。沒想到做了許多檢查報告結果竟然都顯示正常,也找不出病因,甚至在治療後症狀仍沒有改善空間。疲勞、睡眠障礙、頭痛是常見症狀高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洪志憲表示,李小姐的症狀是典型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特徵是長期的廣泛型肌肉痠痛,可能與中樞神經疼痛訊號調控失常相關,疲勞和睡眠障礙是常見症狀,另外也常有頭痛、腸躁症或是顳顎關節痛情形。纖維肌痛症的表現相當多樣化(heterogenous),除了全身性慢性肌肉疼痛外,病人也可能出現憂鬱,頭痛,疲勞,或是睡眠障礙,因此一開始就得到正確的診斷並不容易。根據國外的統計,病患從發病到確立診斷平均需要花上5年時間,而每一個病人平均需看3-4次門診才能確立纖維肌痛症的診斷。抽血及影像學檢查看不出原因洪志憲醫師表示,雖然病患飽受疼痛之苦,但抽血及影像學檢查卻可能會顯示完全正常。纖維肌痛症好發於青壯年,這類疼痛不像外傷有傷口,容易讓患者感受到孤獨無助。認識並了解纖維肌痛症是改善疼痛及生活品質的第一步。經由專科醫師診察,並排除其它疾病後,適當的藥物輔以心理及復健治療可有效減輕疼痛。規律的生活和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改善病人的症狀。唯有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加上社會大眾對纖維肌痛症更多的了解,才可以改善病患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困境,早日擺脫纖維肌痛症所造成的困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