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工作忙碌、生活型態及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在三餐在外的人越來越多,以致在營養攝取方面,無法達到均衡,因此,就有民眾開始習慣天天吃健康食品,希望能藉此來營養均衡。有鑑於此,特邀陳佳祺營養師主講「認識保健食品」,希望能透過此講座,幫助民眾更加了解健康食品,而不是一昧的亂食用,因此,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認識保健食品時間:106年9月21日(四)10:00地點:衛福部南投醫院(南投縣南投市復興路478號)洽詢:洪小姐049-2231150分機2315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平時走路豪邁,步入中年後卻出現步伐變慢、步距變短的小碎步,當心骨鬆危機找上門!鐘女士平時注重保養,即便已經52歲看起來仍像40多歲一樣,由於不愛流汗,鐘女士很少外出運動,幾乎把逛街購物當成主要運動,直到某次重心不穩踩空骨折,就醫才發現原來骨密度已達骨鬆標準的-2.6。偏好清淡飲食 恐造成「動齡」危機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由於鐘女士偏好清淡蔬食,沒有攝取足夠的乳製品與海鮮肉類,導致維生素D、蛋白質等補骨的必須營養素缺乏造成「動齡」危機。臨床上許多骨鬆患者常等到骨折就醫才發現自己的症狀,甚至有高達5成患者等到嚴重骨折才就醫。為提升輕熟齡女「動齡」能力,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年過30歲輕熟婦女每日應飲用含有完整骨骼營養群、具國家骨質保健健康認證的2倍高鈣牛奶,並結合每日30分鐘的健走運動,才能為老後的行動力打好基礎。步行速度慢、骨折機率高2.5倍國外研究顯示,步行速度慢的老年人,骨折機率較正常步行速度者高出2.5倍、跌倒機率高出5倍。吳至行理事長表示,行動力與骨密度間的關係緊密,而走路速度更是民眾最容易觀察的指標之一。30-50歲健康輕熟女性可藉由走路速度簡單判別自身的骨質健康,輕熟齡女性在過斑馬線時,若出現12公尺寬的斑馬線要行走超過10秒,就要懷疑自己是骨鬆的高危險群!10月14日健走活動 提供免費骨骼健康檢測為提升熟女「動齡」力,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推出「動齡計畫」。建議年過30歲輕熟婦女,每日飲用2杯具國家骨質保健健康認證的高鈣牛奶,維持每日30分鐘的健走習慣。為配合「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將在10月14日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舉辦「超敢動」健走活動,現場除了提供免費骨骼健康檢測外更有高鈣牛奶幫助民眾進行營養補充,邀請民眾共同以實際行動守護「動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華人不允許也不鼓勵常悲傷,顯露哀傷並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美德,流出眼淚更不是我們文化的常態。「眼淚」常被等同於「弱者」。因此,在這個文化之下活著的我們常有意無意地壓抑自己的哀傷,快速跳過哀傷,而驅走哀傷。如此壓迫的現象扭曲了我們經歷悲傷的旅程,而導致身心頻頻出狀況。當悲傷得以揭露、表達、整合之後 會有更多的能量所以,我鼓勵我們這個社會,提供更多的空間,讓大家主動經歷悲傷。屆時,你將會發現,當悲傷得以揭露、表達、整合之後,我們會帶著更多的能量繼續活著。如果你正在經歷生命中的哀傷與失落,不妨花一些時間看一看由沃福特所撰寫的文字,如下(譯文來自台灣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當你失去了所愛的人或面對重大失落時,你可能會有許多傷痛的感覺與害怕的想法,這些想法與感覺都是一種悲傷的反應,而這是每一個人在失去他們所愛的人或經歷重大失落事件之後的普遍反應。下面十個悲傷的權利可以幫助你瞭解你的悲傷是怎麼回事,並且對生命再度燃起希望,用合理的想法看待失落。1.我可以有自己獨特的失落感。我可以生氣、傷心或感到寂寞;可以有害怕或解脫的感覺;我也可以感覺麻木,或有時甚至沒有任何感覺。2.我可以隨時自由地表達悲傷的感受。當我想要聊聊時,可以去找願意傾聽我並愛我的人。當我不想談這件事時,也是可以被接受的。3.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悲傷。有些孩子在悲傷時,會想要從玩樂中讓自己覺得好過些,我也可以試著去玩玩或大笑一場。也可以生氣或叫喊,這並不表示我很差勁,這只是表示我有害怕及悲傷的感覺。4.我可以請求協助。大多數時候我需要人們的關注,關心我的感覺和我所說的話,並且無論如何,他們會愛我。5.我可以對生活瑣事感到厭煩。我有時可能覺得自己脾氣很壞,難以與人相處。6.我可以有突發的情緒。突發的情緒是因為悲傷的感覺有時會突然來襲-即使在失落事件發生很久以後。這種感覺可能會很強烈,甚至會令人害怕。出現這種情形時,我也許會害怕獨處。7.我可以借助信仰處理悲傷。禱告或念經可以使我覺得較平靜,而且似乎覺得離逝去的人較近一些。8.我可以探尋失落事件帶給我的疑惑。但是如果沒有答案也沒關係。生死的問題是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這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問題都難以解答。9.我可以思念會說出我懷念的人或事。有時回憶是甜蜜的,但有時回憶卻令人痛苦。不管哪一種滋味,這些回憶都可以讓我對逝去的人或事保留一份真誠的愛。10.我可以在療癒歷程中帶著悲傷成長。我將會有一個愉快的未來,但失落的人或事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會永遠懷念他們。(本文摘自/允許悲傷:最溫柔的療癒/寶瓶文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若有子宮肌瘤,嚴重可能引起貧血、腹痛,造成日常生活困擾,許多女性會選擇接受手術治療,但卻可能會一再復發,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子宮肌瘤呢?醫師建議,越年輕的女性,子宮肌瘤越容易復發,而肌瘤復發與體質有關,後續治療方式要根據肌瘤的生長速度、大小、位置進行評估,若沒有明顯症狀,觀察即可。生育年齡女性 肌瘤發生率高達40%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顯微內視鏡科主任吳珮如表示,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生育年齡女性的發生率高達30至40%,成因與先天遺傳體質及後天飲食習慣有關,大部分沒有症狀,嚴重會有經血量過多、痛經、嚴重貧血、腹脹、腹痛、便秘、頻尿,甚至造成不孕。越年輕的患者越容易復發子宮肌瘤容易復發嗎?吳珮如主任強調,子宮肌瘤生長與女性荷爾蒙供應相關,尤其年輕女性分泌荷爾蒙旺盛,越容易促進子宮肌瘤生長,也越容易再復發,建議日常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食用豆類、四物、蜂王乳、山藥、秋葵、帶殼海鮮,以及油炸食物。治療子宮肌瘤使用藥物優先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有藥物及手術兩種方式。吳珮如主任說明,針對年輕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通常會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抑制荷爾蒙藥物及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藥物,前者雖可讓肌瘤縮小,但停藥後會再復發;後者則可維持肌瘤縮小狀態,達到有效改善症狀目的,最多可使用4個療程,一個療程為3個月。沒有生育需求 切除子宮可根治至於手術部分有保留子宮及切除子宮的選擇,吳珮如主任指出,海扶刀、子宮動脈栓塞通常用於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但手術困難度較高,且需要等待肌瘤慢慢縮小;而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會伴隨嚴重貧血、腹痛,若沒有生育需求,則會建議選擇切除子宮的根治性方式。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藥物治療 肌瘤明顯縮小對於尚有生育計畫的患者,要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呢?吳珮如主任舉例,曾收治一名19歲年輕女子,經常臉色蒼白、掉頭髮,每次月經來時都過量,血紅素掉到6 g/dl,引起嚴重貧血,需要到醫院輸血治療,檢查發現,子宮內有一顆6公分肌瘤,導致子宮腔扭曲,引起不正常收縮,造成經血量過多;考量病患較年輕,建議使用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藥物治療3個月,肌瘤縮小至4公分,經血量恢復正常,血紅素也回到正常值。(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缺乏蛋白質容易變胖,是因為代謝變慢的緣故;繼蛋白質之後,我們再接著了解代謝的原理。「基礎代謝量」,就是「光躺著也會消耗掉」的基本必須熱量,基礎代謝量是為了維持體溫、呼吸或保持內臟及頭腦的運作,所須具備的最低限度的熱量。在一天消耗掉的熱量當中,基礎代謝量約占70%。基礎代謝提高就不易變胖會變胖還是變瘦,取決於飲食攝取的熱量與身體消耗的熱量是否平衡。基礎代謝量高的話,消耗的熱量容易超出攝取的熱量,於是也就比較不容易發胖;反之,基礎代謝量低的話,消耗的熱量容易少於攝取的熱量,也就比較容易發胖。增加肌肉量,就是增加消耗的熱量影響基礎代謝量的主要因素是「肌肉」,肌肉就像隨時隨地都處於運轉狀態的引擎一樣,就算身體一動也不動,還是會為了維持體溫而燃燒體脂肪,進行代謝的活動,其比例大約占基礎代謝量的20%~30%。在基礎代謝量之中,大腦或內臟的代謝量幾乎是固定的,不過肌肉的代謝量卻會依個人的生活型態而有巨大的差異。如果時常藉由運動鍛鍊肌肉,基礎代謝量就會提高,身體也比較不易發胖;反之,若因缺乏運動而導致肌肉量減少的話,基礎代謝量也會減少,身體就比較容易發胖。沒吃什麼卻還是變胖?因為肌肉變少了!除了運動之外,蛋白質的攝取量也會大幅影響肌肉量的增減。肌肉24小時都在「新陳代謝」,不眠不休地反覆進行分解與合成,正如前文所述,肌肉除了水分以外,幾乎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的,因此一旦缺乏蛋白質,肌肉量就會因為缺乏原料而減少,結果代謝一旦下降,身體就很容易發胖。中年發福是代謝量下降害的平常運動量不足的人,在30歲以後,肌肉量就會以下半身為中心,每年遞減1%。肌肉每減少1公斤,1天的基礎代謝量就會下降約50大卡,1年下來就是50大卡乘以365天,等於18250大卡。由於1公斤的體脂肪是7200大卡,因此這樣計算下來,1年就會增加2.5公斤的體脂肪。這就是中年發福的原理,如果你發現「自己明明沒吃太多東西,體重卻增加了」,這就表示你的肌肉恐怕衰退得比想像中還要嚴重。(本文摘自/大口吃肉,一周瘦5公斤的生酮飲食/采實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工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會導致腦溢血和骨質疏鬆!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植物油當中,由人工製造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以人工方式將液態的植物油製成固態的油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造奶油」,當中含有約8%到13%的反式脂肪酸。除此之外,速食調理包等加工食品當中所使用的「起酥油」,也含有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含有阻礙骨骼代謝、不易凝血的成分人造奶油源自於法國,19世紀時,因為與鄰國普魯士爆發戰爭而陷入奶油短缺,所以化學家便開發了人造奶油來代替天然奶油。然後又因為人們長期誤解「動物性脂肪很危險」,所以以往植物性的人造奶油比動物性的奶油更受推崇,但從現代的常識來看,這完全是「空穴來風的誤解」。在製造反式脂肪酸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Dihydro-vitamin K1」的有害因子。維生素K是凝血、活化細胞間質或使骨骼正常代謝的必需營養素,但Dihydro-vitamin K1卻會阻礙這些維生素K的作用。結果有可能造成血液難以凝固、刺激腦溢血或對骨骼代謝造成負面影響等等。因此,在歐美等大量攝取速食或加工食品的國家,都會明確標示出食品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或是積極地指導餐飲業者如何減少使用反式脂肪酸。動物消化道內亞麻油酸也是反式脂肪的一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每日攝取熱量的1%。據說日本人攝取的反式脂肪酸占總熱量的0.7%,但也有來自東京大學等的研究報告顯示,30到39歲的日本女性有30%以上,從甜點等食品中攝取到超過總熱量1%的反式脂肪酸。平常吃很多甜點、速食或加工食品的人,應該格外注意自己是否有反式脂肪酸攝取過量的問題。附帶一提,在牛、羊等動物的消化道內合成的共軛亞麻油酸,雖然在化學上也被分類為反式脂肪酸的一種,但共軛亞麻油酸是屬於天然型,不會像人工型的反式脂肪酸一樣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請盡量安心食用。 (本文摘自/大口吃肉,一周瘦5公斤的生酮飲食/采實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雖然我們不時會有意、無意地將自己暴露在潛藏著有害物質的環境中,但是只要我們願意採取一些手段,還是有辦法避開這些毒素的傷害。這些方法並不如你想像的那樣困難,以下就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事情:1) 乾洗衣物充分透氣從洗衣店取回乾洗的衣物後,別急著把它掛進衣櫃裡,先將它掛在室外通風處,讓衣服上的化學物質徹底消散;要掛進衣櫃前,也要記得先拆除衣服的塑膠套袋。如果不想這麼麻煩,也可以直接找一間以環保洗劑進行乾洗的店家,就不必擔心有毒物質殘留在衣物上。別被乾洗業者洗劑包裝上的「有機」字樣蒙騙,因為就算這些乾洗劑含有被美國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歸類為「可能導致人類致癌」的四氯乙烯,他們也可以宣稱自己是有機洗劑。最保險的做法就是直詢問店家清潔衣物的方式,水洗或是乾冰去污都算是安全且無毒的潔衣方式。另外,在添購衣物時,請盡量選擇不需要乾洗的款式,同樣能降低這方面的風險。2) 慎選居家清潔用品清潔用品時,請選擇天然、有機的清潔劑,尤其是用來去油、去污或防水的溶劑。原則上,盡量使用有毒物質含量最低的產品。選購小技巧:成分越簡單,而且你念不出名字的成分越少,往往毒性越低。記住,水溶性清潔用品的毒性比較小;若包裝上標註有「危險」、「警告」或「小心」字樣的產品請盡量不要碰,因為這通常表示它含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3) 選購有機食物選擇有機水果和蔬菜,或是跟當地農場購買農產品,但要先詢問他們使用農藥的狀況。所有的蔬菜和水果在烹調或食用前,一定要徹底洗淨。某些水果在送入口中前,必須先去皮才可食用,例如打蠟的蘋果。在美國環境工作小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的網站上,可以找到「十二大農藥殘留作物」和「十五大安全作物」(見下方表格),了解各種蔬果的農藥用量和吸收量。網址是:http://www.ewg.org/foodnews/summary.php。4) 使用玻璃容器將塑膠保鮮盒或塑膠調理盆丟掉,買一組玻璃製的。如果在家裡無法不用塑膠罐或其他塑膠製品,那麼請務必只選購回收編號為一、二、四、五和六號的塑膠製品,因為它們不含雙酚A。此外,少吃罐頭食品,多吃新鮮或冷凍的食物,因為罐頭的內襯也含有雙酚A。5) 不要把外出鞋穿到室內預防將化學肥料、殺蟲劑或其他有害物質帶進家中的機會,就是進家門後把鞋子脫掉,同時也要求其他來訪賓客遵守這個原則。6) 拒用年年春委請以環保方式照顧草坪的園藝公司照料草坪;若是自己照料,請避免使用有害健康的化學藥劑來保養草坪,並將所有肥料和除草劑存放在安全、通風處。6) 將老舊的家具汰換成比較環保的款式把家裡所有可能含有有害化合物的地毯、沙發和床墊全部丟掉。如果正好打算添購新家具, 請不要選擇含有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常作為木頭家具的亮光漆)、阻燃劑(常添加在纖維或海綿乳膠裡)、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常出現在膠合板或甘蔗板中)和全氟烷化合物(常應用在防汙纖維上)等有毒化合物的款式。在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網址:www.nrdc.org)和美國環境工作小組(網址:www.ewg.org;網站上,都有提供找到環保家具的相關資訊。(本文摘自/28天消除脂肪肝/采實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了精準測量的血糖機,也要配合正確的使用,才能得到不受干擾的正確血糖數值。購買血糖機之後,最好由專業的醫護人員教導你操作。影響血糖數值的準確性除了血糖機本身之外,還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其中最常見到的是,試紙的保管與使用情況。1) 注意試紙是否受潮/不論是單片鋁箔包或是罐裝的試紙,都有保存期限。只要血糖試紙受潮,即使是還在保存期限內,量測的數據就會有相當大的偏差。因此每次在打開試紙罐的時候,都要盡量縮短瓶蓋開啟的時間,選完試紙後要盡快的把蓋子蓋起來。這是因為在瓶蓋開啟時,空氣中的溼氣就會在此刻進入到試紙罐,一旦試紙罐中的乾燥劑對水分的處理達到極限,裡面的試紙就會失去抗潮能力,試紙就會受潮;這樣受潮的試紙所測出來的血糖就會不準確。單片或是圓盤式的包裝,也有可能因為小小的破洞、穿孔沒有被發覺,而讓試紙受潮。試紙受潮,是讓試紙所測出來的血糖數值產生偏差的最大原因。環境溫度也會影響血糖測量的準確性,因此在儲存、購買血糖試紙後,運送的過程也要注意。例如:不要把血糖試紙放在高溫的電器旁、夏天沒有空調的鐵皮屋內、高溫的車上或摩托車置物箱內。2) 編碼是否正確/有些血糖機會需要設定編號條碼(CODE),有些血糖機則不需要做這些設定。如果選用的血糖機是需要隨著試紙的批號而設定編碼,那就要做正確編碼的設定。因為試紙條碼是在每個批號生產後,根據再次檢驗後的結果透過編碼微調數值的偏差,因此這個編碼就會涉及到每一批所生產出來的試紙應該做的調整。當編碼沒有被設定時,就會出現血糖試紙測出來的結果偏高或偏低。3) 採血部位有無正確消毒乾淨/在每一次扎手指頭的時候,要確認每一次手指頭都是乾淨的。如果是用酒精消毒,就要等到酒精完全揮發之後,才能做扎手指頭的動作。曾經有糖友說,他的血糖突然飆高到四百多,經過細心的詢問,一一排除各種原因之後,才發現是他的手在測血糖前曾拿取含糖食物,只有擦乾沒有洗手就測量血糖。手上有糖,測出來的血糖當然就會高。另外可能的情況是手汗很多,扎的血液和汗液混在一起;或是消毒的酒精沒有乾,就做採血的動作,這樣酒精或水分就會跟血液混在一起。測出來的結果,血糖就會偏低,這種叫假性過低。其實只要按照專業的醫護人員指示操作,出錯的機會並不多;大多數的時候只要正確操作,所測出來的血糖值是可以運用的。4) 不要把血糖試紙分裝/買了試紙之後,你可能會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例如家中、上班、回診、外出時。有些糖友為了方便攜帶會把試紙分裝,例如用夾鍊袋、使用其他的罐子等。在此要提醒的是,試紙上面有酵素,酵素對溼氣的敏感度非常的高,只要離開試紙罐,這試紙很快就會受潮;分裝會讓試紙的準確性極度的異常,因此不要用分裝的方式來保存試紙。試紙如何保存最正確試紙除了放在原來的罐子之外,如果擔心連續的下雨天會讓試紙受潮,最佳的選擇是放在防潮箱裡。試紙並不適合放在冰箱,因為冰箱裡的溫差,會有結露,只會讓試紙受潮的情況更嚴重。試紙帶出門時,要隨身帶著,不要放在車子裡,高溫的環境下,也會破壞到試紙,影響準確度。每次使用時,取出一片試紙之後應立即將蓋子正確蓋緊,再進行血糖測量。沒有蓋緊或太慢加蓋都會使試紙受潮。 試紙也應在保存期限內使用完畢,即使放在防潮箱保存,一旦超過保存期限,就無法確保試紙的品質是否能維持在正常狀態,若將試紙到過期,其實也表示檢驗的次數實在太少了。(本文摘自/人生不慌糖/樂木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蔬果汁排毒法非常隨興,不像烘焙或烹飪需要精準的測量和明確的食材,使用新鮮蔬果調配果汁比較不用規規矩矩地遵照食譜,而且有各種可能會影響風味、顏色、超乎預期的搭配。蔬果汁食譜的美妙之處在於調配上有彈性,像是果汁最後會有多甜,可能和蘋果種類有關,和用幾顆蘋果比較無關。如果食譜上說要用一小束羽衣甘藍,而你卻用一大束,對蔬果汁不會有負面影響。調配果汁也很適合使用替代食材此外,有些種類的萊姆可能會比其他種類出更多汁或更少汁;而且沒有必要切出完美的鳳梨,因為自然中的水果味道每個都略有不同。調配果汁也很適合使用替代食材,如果市面上的瑞士莙蓬菜比羽衣甘藍更鮮豔欲滴十倍,就乾脆拿瑞士莙蓬菜取代羽衣甘藍來入果汁也完全無妨。後面介紹的食譜為了調配出絕佳果汁,而提供了最佳風味組合所需的食材約略用量。也就是說,由於自然食材有無限的種類與變化,你的蔬果汁很可能會需要些微調整。盡情享受調配果汁的樂趣,暢快飲用各式果汁吧!加入超級食物 就能快速增加蔬果汁食譜對健康的功效只要加入超級食物,就能快速增加蔬果汁食譜對健康的功效。如果食譜說要使用超級食物,而你手邊沒有食材,請參考213頁尋找替代食材的靈感。許多食譜不需要超級食物也能有很好的風味。快速調整蔬果汁風味◆想要更多甜味-加蘋果◆想要更多鹹味-加芹菜◆想要更多清醇味-加小黃瓜◆想要更「刺激」的味道-加檸檬◆想要更多風味,讓果汁更甜-加甜菊◆想要更多風味,讓果汁更鹹-加海鹽◆想要增加營養成分-加超級食物!◆除了第166頁起的暖意果汁之外,大多數蔬果汁冷的味道最好,加上冰塊會有最清爽的口感。◆果汁調配後一兩小時內飲用,風味最佳,但冷藏可保存兩、三天。◆請盡可能使用有機蔬果。如果使用非有機的蔬果,如小黃瓜、地瓜、瓜類,請先削皮再打汁,避免殺蟲劑殘留。◆用非有機的蔬果,如小黃瓜、地瓜、瓜類先削皮再打汁,避免殺蟲劑殘留。運用甜菊「增加甜味」如果你有重視健康、愛打蔬果汁的朋友,他的廚房一定少不了甜菊這種珍貴的小幫手。這種南美洲草本植物有一種天然的「甜味」化合物,可從葉片中萃取、提煉出來,以液體或粉末的形式在健康食品市場中販售。甜菊是極為強烈的甜味劑,比糖還要甜300倍,但它不含糖、沒有卡路里,而且血糖生成指數為零。由於甜菊的效果強烈,大部分的食譜並不適用,但絕對適合各式各樣的飲料。加到果汁中,甜菊的獨特之處是不僅能強化甜味,實際上還能增加風味。例如,它能讓柳橙汁更有「柳橙味」,還可以讓平淡無味的草莓變得完美「可口」。(本文摘自/茉莉‧莫里斯的超級果汁/出色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如何在一個月內消滅癌症?我查閱各式各樣的資料,幾經摸索後決定「創造適合自己的飲食療法」。當然,也不是從零開始,我打算參考葛森療法和星野式葛森療法,常是依些自己能力所及的可行方法。既然星野式的方法號稱葛森療法的簡易版,那我就來個更簡易的版本,或是取其所長就夠了。不過度拘泥無鹽飲食過去我沒嘗試過任何飲食療法,對我來說規矩一大堆的葛森療法負擔太大了。一想到自己再也無法享受飲食的樂趣,我的心情就很鬱悶。於是我決定追求輕鬆簡便的方法,如此一來我這個食療菜鳥也能輕易實踐。首先,我再三思量葛森療法提倡的「無鹽飲食」。說穿了,飲食療法無以為繼的最大理由,就是飲食療法的料理「不好吃」的關係。不好吃的原因多半是「沒有鹹味,味道太平淡」。最適合使用飲食療法治療的疾病,莫過於高血壓了。市面上有一大堆對抗高血壓的料理書籍,但高血壓患者還是有增無減。其中一個主因是「無鹽飲食太難吃」,導致患者無心從事飲食療法之故。飲食療法的菜色還是要有一定的口感況且有高血壓的人,本來就是喜歡鹽分和濃郁口味的人。這些人會為了醫療而拋棄自己喜歡的飲食,選擇苦行一般的難吃飯菜嗎?因此我認為,飲食療法的菜色還是要有一定的口感,否則無法持之以恆,也就沒有治療意義了。所以我放棄了「無鹽」飲食。當然過度的鹽分是不行的,為此我決定以不失清淡和美味的方式來減少鹽分,好讓自己可以長期進行飲食療法。食用大量蔬菜另一個問題,是大量攝取多樣蔬果汁;這可說是葛森療法最大的特徵,因為葛森博士認定蔬果汁是最佳的抗癌藥物。葛森療法在1958年問世時,飲用蔬果汁的原理還不明確,不過,最近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這個理論的有效成分,是蔬果裡所含的「植化素」所致。植化素能消除活性氧、提升免疫力植化素(Phytochemical)的 Phyto 意指植物,chemical 則為化學物質。植化素是「有益健康的植物性化學物質」的總稱,尤其當中的抗氧化功效能消除活性氧的害處,提升人體免疫力,達到預防癌症和其他生活習慣疾病的功效。植化素是對抗癌症不可或缺的成分,但飲用大量蔬果汁還是有其難度。我不再堅持飲用大量蔬果汁,而是選擇每天食用大量蔬菜。當然,其中還是保留了「每天飲用一次蔬果汁」的原則。至於使用的蔬菜則和葛森療法一樣,選用新鮮的無農藥或有機蔬菜。禁止食用肉類和白砂糖在查閱各項資料後,我設定了兩大禁忌,也就是「禁止食用所有肉類和白砂糖」。肉類的動物性脂肪中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攝取太多會增加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再者,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會導致壞的膽固醇增加,造成體內的免疫細胞必須花更多力氣處理多餘壞的膽固醇,如此,也就難以整治每天增生的癌細胞了。到頭來癌細胞不斷增生,不僅會提高罹癌的風險,也會引發癌細胞轉移和復發的可能。近來也有研究指出,動物性脂肪和動物性蛋白質都有增加癌症風險的作用。因此,我才立下禁止食用所有肉類的原則。抗癌過程中絕對不能食用加工食品至於白砂糖,是指精製過的砂糖。大家常說白砂糖是癌細胞的食物;的確,癌細胞在成長時所需的糖分,遠比正常細胞還要多,所以說砂糖是癌細胞的能量來源,一點也不誇張。因此,白砂糖也是不能食用的。最後,要注意的是加工食品。以肉類來說包括火腿、香腸、培根、牛肉乾等都屬於加工食品,是抗癌過程中絕對不能食用的禁忌食物。上述中,最麻煩的就屬白砂糖了。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食品幾乎都含有白砂糖,例如蛋糕、餅乾、雞蛋糕、果汁等甜食,以及麵包、醬料、燉菜等。為此,只要是「甜的食物」基本上都要禁止;選擇麵包時要注意成分標示,選擇沒有白砂糖的種類,最好是使用天然食材製成的。若真的很想吃甜食或在飯菜中加點甜味,請用蜂蜜或黑糖自己動手製作,千萬不要使用加工食品。(本文摘自/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