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口氣」好差!告別口臭有5秘訣

「口氣」好差!告別口臭有5秘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口臭問題嗎?當出現口臭時,多會盡量與人維持相敬如賓距離,以免尷尬。專家指出,口臭有90%以上源自口腔或喉嚨,其餘則與腸胃或是身心狀態以及疾病有關;然而,不論哪一種,始作俑者都是壞菌在作怪,至於要想改善口臭,去除壞菌是秘訣!口氣不好的來源有哪些?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厭氧性細菌會在口腔繁殖,這些細菌會製造含硫氣體,導致口臭,而鼻炎與咽喉炎所分泌黏液中,混有細菌或病毒及免疫細胞殘骸等,也會有臭味;此外,胃腸機能不好或時常便秘、肚子脹氣,也可能會口氣不好,原因在於胃或腸道存在許多壞菌,製造出的腐敗臭氣會被腸道吸收,經由肺部混入呼出的氣體,也就造成了口臭,甚至是體臭。消化代謝及賀爾蒙失衡 也可能壞了口氣根據美兆小毛病問卷與檢查項目分析發現,選「臭」(口臭),會與部分檢查項目呈現顯著相關性,如血糖/血脂(胰島素、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酯、HDL、LDL)、賀爾蒙(睪固酮、雌二醇)、發炎指數hsCRP、以及肝功能指數GOT與GPT等;顯示消化代謝及賀爾蒙失衡,肝臟功能不佳,或是發炎等,可能都會間接使得口氣不好,而不僅僅是口腔或牙齒問題。唾液可抑制細菌滋生 避免壞口氣其實,唾液可以抑制細菌繁殖。劉婷婷博士解釋,唾液除了具有消化及免疫功能,也能將口腔的細菌沖洗到胃,由胃酸來殺菌,唾液若是足夠,就比較不容易發生口臭;然而,女性賀爾蒙濃度變動,特別在青春期、生理期、懷孕或是更年期,會出現暫時性的口臭現象,長期累積過多的壓力或是其他因素,引起自律神經的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都會使得唾液分泌減少,細菌過度繁殖,導致口臭。徹底潔牙、補充益菌 不再欲語還休所以,若要口氣芬芳,首要之事就是要除去壞菌!劉婷婷博士強調,徹底正確地清潔牙齒與口腔,減少牙菌斑發生,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相,減少脹氣便秘以及惡臭毒氣產生,是可以改善口臭;此外,刷牙後用椰子油漱口,因為椰子油含有月桂酸等中鏈脂肪酸具有殺菌功效,油脂也可以將口腔裡脂溶性毒素溶出,且對於保健牙齦也有好處。促進唾液分泌 改善口氣防止口腔乾燥,增加唾液分泌,讓細菌可以被沖刷進入胃,是減少口臭的重點。劉婷婷博士建議,常常用力吐舌頭、充分咀嚼、唱歌刺激唾液腺、多次少量喝水、嚼無糖口香糖、適度紓壓,提昇副交感神經,減少只用嘴巴呼吸的頻率,適時與人交談,盡量不要用漱口藥水;其實,增加唾液分泌,告別口臭並不困難!吐氣如蘭小秘笈1) 正確清潔牙齒與口腔2) 補充益生菌,健全胃腸3) 正常作息,提昇免疫力4) 刺激唾液分泌,預防口乾舌燥5) 適度紓壓,提昇副交感神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不給糖就昏倒?酮性低血糖症惹禍

不給糖就昏倒?酮性低血糖症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歲男孩因為肚子痛且3天沒排便被祖父母帶來急診,醫師一開始給予浣腸解便,但男孩臉色泛白、冷汗直流,測初指尖血糖只有30(一般血糖低於70即為低血糖),補充高濃度糖分的點滴、吃糖後,小男孩不到2小時臉色變紅潤,甚至會笑能玩了。幼兒6到8小時不吃血糖就會降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小兒科醫師陳永朋表示,小男孩的症狀為「酮性低血糖症」,這一類小朋友對於飢餓的忍耐度很低,只要超過6到8小時不吃,血糖就可能像溜滑梯般下降! 「酮性低血糖症」常見於1歲到6歲的幼兒,特別是出生時低體重與身材較瘦小的幼兒。陳永朋醫師說明「酮性低血糖症」實際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一般好發於下列2種情況:1)  不吃東西的時間過長,例如晚餐吃太少或假日睡比較晚,早餐還沒來得及吃就發作。2)  最近因感冒、腸胃炎等疾病吃不好而發病。冒冷汗、臉色發白、無力 嚴重會昏迷陳永朋醫師表示,這個疾病的症狀包括有:冒冷汗、臉色發白、無力、心悸、腹痛、嘔吐;嚴重甚至可能抽筋、昏迷。此病的診斷須排除一些代謝疾病,以及利用「飢餓試驗」來確定診斷。好在此病大多在8至9歲會自然痊癒。陳永朋醫師呼籲,若家長觀察您的小朋友常在早上突然冷汗直流、臉色發白、無力甚至喊肚子痛,有可能是「酮性低血糖症」,記得先給他吃顆糖再就醫!不然,時常嚴重低血糖恐影響腦部發育。

香蕉降血壓又解失眠 這2種人要少吃

香蕉降血壓又解失眠 這2種人要少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香蕉能補充熱量又有飽足感,不但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能量所含的血清素與色胺酸等神經傳導物質也可以調整情緒、改善睡眠品質。吃下香蕉後,促進腸胃道消化能力,也能夠補充營養素、舒緩壓力。香蕉營養好處多,每個族群都適合攝取嗎?香蕉可以使人心境舒暢、調整情緒助睡眠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玉思表示,對於香蕉的好處,除了美味以外,香蕉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包含了醣份、蛋白質、鉀、磷及膳食纖維。對於生活壓力較大的現代人,香蕉含有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色胺酸,能使人心境變得舒暢,進而調整情緒,幫助睡眠。若偶有失眠情形者,睡前可來杯香蕉牛奶以幫助睡眠,長期失眠者則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降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促進腸胃蠕動蔡玉思營養師表示,香蕉含有植物固醇的成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並且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香蕉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及果寡糖成份,有助平衡腸細菌,可促進腸胃的蠕動增加排便,促進消化的能力。腎臟病、糖尿病患者勿過度攝取蔡玉思營養師表示,對於高血壓患者,每100克的香蕉可提供358mg的鉀,鉀與體內調節血壓等作用有關,能維持體內的鈉鉀平衡。研究指出,高鉀且搭配低鈉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降低血壓。由於香蕉富含鉀離子及糖份,建議若有腎臟及糖尿病患者,避免過度攝取,以免影響腎臟功能及血糖控制。 

活動/榔榔傷口影音圖文徵件活動

活動/榔榔傷口影音圖文徵件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檳榔不只會導致口腔癌、還會牙齒會掉光光,甚至還會失去生命!民國105年癌症死因第5名就是口腔癌,病人不只說話困難,嘴巴還有可能張不開,就算開刀,外表也會變得醜醜的,嚴重的話還會死亡。「如果時間能重來,一定要趁早把檳榔戒掉,為了自己,也為了心愛的家人」。學生們看過來!!!只要你的一幅畫,一段文字,或一段影片,就有機會獨得三萬元!響應「檳榔危害防制日」20週年,國民健康署希望透過國小同學的一幅畫,國、高中同學的一段文字、大專以上同學的一則30秒影片的徵件,勸阻嚼食檳榔者,減少榔榔傷口,找回自信的笑容,讓生命不再有缺憾!名稱:榔榔傷口影音圖文徵件活動時間:2017/10/16(一) ~2017/11/10(五)(投稿者會由網路票選排名前十名,再將由專業評審進行評分,選出前三名,第一名有三萬元7-11禮券)活動辦法:http://stop-oralcancer.com.tw/ 

眼中風症狀難察覺 視力降低速就醫

眼中風症狀難察覺 視力降低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除了過度使用3C產品,長時間坐著不活動也是容易造成血栓形成、發生血管阻塞,增加眼中風的機會的原因之一。42歲的黃先生在科學園區工作擔任工程師,有輕微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的病史,但平時服用藥物卻不太規律,加上久坐體重過重,更時常以抽菸紓壓。某天感到視力模糊,3個月後重新驗光才發現此時視力僅剩0.1。眼中風發生率僅次視網膜病變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表示,患者確定為分支視網膜靜脈阻塞型眼中風並已造成視網膜黃斑部水腫。安排手術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後,視力已恢復至0.8,追蹤半年來視力恢復穩定。視網膜靜脈阻塞俗稱眼中風,其發生率僅次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般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其盛行率約1%,發生率隨年齡老化而增加,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異常、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抽菸及青光眼。眼玻璃體內注射藥助減緩視力損傷當病人出現視力模糊與局部的視野缺損,可能是黃斑部區域組塞,常讓人以為是近視度數增加或是老花眼加重而未加以注意,如此恐增加黃斑部水腫造成的視力損傷。眼中風的治療在最近幾年已有相當大進步,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准、健保署給付的眼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有樂舒晴(Leucentis)、采視明(Eylea)及傲迪適眼後段植入劑(Ozurdex)。初期療程會先注射3劑,每一次間隔一個月,之後再根據病人狀況評估注射。出現突發性視力降低應盡速檢查柳景豑醫師表示,除了建議每年接受定期視力、眼壓、眼底檢查,應該也要針對高危險因子的部分,安排適當的治療計畫來改善,一旦發生突發性視力降低時,應盡速至眼科門診接受完整的眼睛檢查,以利在黃金時間內搶救視力。

旅遊等級注意:馬達加斯加爆大規模鼠疫

旅遊等級注意:馬達加斯加爆大規模鼠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鼠疫襲捲馬達加斯加!自今年8月以來,馬達加斯加面臨大規模鼠疫疫情,疾病管制署於10月11日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前往當地的民眾應配戴口罩、注意旅宿地點與活動區域的衛生,防範跳蚤叮咬並避免接觸動物屍體等,以降低感染風險。今年鼠疫首次沿人口密集區發生疾管署表示,馬達加斯加今年疫情與以往不同,於非流行地區且首次於人口密集沿海區域持續發生病例,今年8月截至10月14日累計610名鼠疫病例,含63例死亡,致死率達10.3%。全國約3成縣市有通報病例,疫情最嚴重區域為首都安塔那那利佛;病例中近7成為肺鼠疫,2成為腺鼠疫,1例為敗血性鼠疫。印度洋島嶼造成中度傳播風險這波疫情也對鄰近的印度洋島嶼造成中度傳播風險,東非塞席爾一名自馬達加斯加返國的34歲男性,目前住院隔離治療,病況穩定。該國迄今尚有2名與前者無流病相關的疑似病例、11名有症狀之極可能病例接觸者,均待檢驗並於醫院隔離治療中,該國衛生單位持續對320人進行追蹤管理。發燒、寒顫、頭痛速就醫疾管署表示,鼠疫為人畜共通傳染病,鼠疫潛伏期1至7天(肺鼠疫1至4天),症狀為發燒、寒顫、頭痛、不適、虛脫等,所有鼠疫皆可能引起敗血性鼠疫,未及時治療致死率可達30%至60%。疾管署提醒,民眾自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如有不適症狀,應通知機場檢疫人員,以獲得妥適的醫學評估與轉介就醫服務;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以利及早診斷治療。

健康保衛戰 一對一戒菸計畫抗菸害

健康保衛戰 一對一戒菸計畫抗菸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民健康署與國防部攜手合作,推動軍中菸害防制工作已達14年,無論是避免沾染菸品、戒菸或是阻絕二手菸害等皆不遺餘力推動。除藉由辦理菸害防制衛教宣導講習、戒菸班、戒菸就贏比賽外,國防部更擴大培育軍中戒菸輔導員,讓同儕陪伴的力量,幫助軍中官兵渡過戒菸難關。輔導員陪伴有意願戒菸者成功率逾42%「戒菸輔導員家族」網絡由國軍作戰區責任醫院或部隊醫官戒菸醫師作為輔導員的指導員,使輔導員在實際輔導戒菸官兵時,能針對不同戒菸官兵實際狀況,調整輔導方式。國防部統計105年有意願接受輔導戒菸人數為2,109人,經由輔導員輔導一個月戒菸成功人數計903人,成功率42.8%。104年有意願接受輔導戒菸人數為1,395人、經由輔導員輔導一個月戒菸成功人數計266人,成功率19%,105年較104年在有意願接受輔導戒菸人數及輔導一個月戒菸成功人數皆有增加,輔導員輔導戒菸成效逐漸顯現。 求助專業管道 量身設計戒菸計畫依國民健康署委託研究調查顯示,菸害在臺灣每年造成至少2.7萬人死亡,平均不到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對個人、家庭與社會傷害至鉅,且10年來因為菸害而花費的醫療費用高達五千億元以上。國防部軍醫局鼓勵軍中官兵多利用國軍菸害暨檳榔防制服務專線「0800-580791」(我幫您,去戒菸),國民健康署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讓專業協助您遠離菸品,為您量身設計戒菸計畫,提供便利性的一對一戒菸諮詢,陪伴您成功戒菸! 

晚餐後就想睡?預防夜半失眠這樣做

晚餐後就想睡?預防夜半失眠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人經常在晚餐過後沒多久就有睡意想躺床,由於深度睡眠變少常常半夜上廁所或大清晨早起來,卻未完全清醒,容易增加跌倒的風險,在白天也常感到睡眠不足而精神不濟,經常打瞌睡甚至賴床。白天的活動量減少、無效的休息更間接影響了自身情緒和規律作息時鐘。老人睡眠品質非常重要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侯德斌表示,據研究顯示,人類一生中從出生到老年期總體睡眠時間趨勢逐步降低,老年時期睡眠的狀況不可能如同青壯年期,因此睡眠品質才是最需要重視的。其實當家中長輩發生睡眠問題時,並不能過度將問題歸因於腦神經系統的自然老化,許多生理、心理疾病也是造成失眠的重大元凶。專業醫師必須先找出可能造成失眠的各種原因,方能給予適當建議或對症做出有效的處置。改善失眠品質的方法當失眠原因屬於生活習慣、環境因素,或因老化造成的睡眠問題時,養成規律上床時間就非常重要。避免熬夜或夜間工作,保持白日的作息活動,午間小憩目的是培養下午精神,而非用來補眠,建議午休一到二小時內即可。改善睡眠環境,減少噪音光線刺激,房間內溫度、氣味和床鋪的軟硬是否有造成不適,晚上減少喝水量,以減少跑廁所機會。減少菸酒、咖啡因飲料、宵夜、重口味油膩食物,平時可以補充含維他命或胺基酸的食物比如奶類、芝麻、堅果類的食物可安定腦神經。也應保持規律運動習慣,讓心理和身體保持放鬆,別讓白天的事情占據睡眠時間,也不要對失眠有預期性的焦慮。

講座/生活保健、用藥安全

講座/生活保健、用藥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了年紀後,身體毛病常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不論是睡不好、精神差、壓力大、生活習慣都可能間接導致疾病發生。有鑑於此,署立雙和醫院將於每月周一、周四舉辦講座,傳布更多生活衛教資訊與觀念。雙和醫院將於10/19(四)分別舉辦2場團衛講座,邀請陳薏丹營養師主講「糖尿病飲食原則」、藥師吳婉菱主講「用藥安全──帶狀皰疹」。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糖尿病飲食原則】名稱:糖尿病飲食原則時間:1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用藥安全講座──帶狀皰疹】名稱:用藥安全講座──帶狀皰疹時間:1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標靶藥物合併化療 增加大腸癌手術可能

標靶藥物合併化療 增加大腸癌手術可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9歲的小米(化名)因急性腸阻塞而就診,經診斷為結腸腫瘤第四期,雖接受了大腸切除手術,但後續以電腦斷層追蹤時發現有肝臟轉移,手術切除有困難。所幸在基因檢測後確認小米的RAS基因未突變,醫師評估後決定採取以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的治療策略,半年後再追蹤發現腫瘤已經明顯縮小,可接受肝臟電燒手術,顯示治療策略成功,術後至今已穩定控制超過八個月。大腸直腸癌無明顯症狀 需留意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貧血等症狀大腸直腸癌可怕之處,在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甚至出現腸阻塞時,多半已經是末期。台南市立醫院內科部部主任李楊成醫師指出,由於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會依腫瘤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因此建議民眾平日就要多關心自己的身體,若發現自己的大便型態、習慣、次數有改變,且體重減輕、嚴重貧血現象時,就要高度警覺是否為大腸直腸癌。大腸直腸癌若早期發現,有機會透過手術切除根治,且越早治療存活率越高。李楊成醫師表示,以目前腸癌的五年存活率來看,第一期約有90%、第二期也有70-80%、第三期已降到40-50%,若為第四期則為僅剩10-20%。李楊成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上經常發現晚期或轉移的患者,容易因為治癒困難而想放棄,但是在精準醫療下,其實晚期大腸直腸癌也已有很好的新治療策略,透過基因檢測,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有效提高存活期。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 有助腫瘤縮小 評估手術可能性李楊成醫師指出,國外大型臨床試驗證實,針對RAS基因未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合併使用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與化學治療,相較於單用化學治療,可顯著降低疾病惡化的風險;若是對於原本腫瘤過大而無法開刀的患者,在合併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與化療後,也有很大的機率能使腫瘤快速縮小,提高手術的可能性;即使無法開刀也可能控制腫瘤生長,令症狀緩解、改善生活品質,進而延長存活期。李楊成醫師從臨床經驗上觀察,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的疾病控制率可達六成以上,與過去腸癌第四期患者通常只剩下半年到一年的壽命相比,如今可延長到兩年甚至兩年以上,因此呼籲患者切莫放棄治療。李醫師也提醒一般民眾,預防勝於治療,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多,預防必須從飲食、生活習慣改變開始,建議多吃蔬果、不攝取過多肉類、多運動,而50歲以上的民眾,應透過每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