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怎麼洗菜才正確?沖洗根部是關鍵

怎麼洗菜才正確?沖洗根部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人一天吃下多樣且大量的食物,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消費者難以完全防堵不合格的食物,仰賴政府把關。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至蔬果零售業者、賣場、超市、批發市場及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含量,本次抽驗40件蔬果產品,5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12.5%。甜豆竟檢出7項農藥殘留超標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安全,本次40件蔬果產品中,檢驗結果1件「甜豆」檢出7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一葉一心豆苗」、「菜豆」、「油菜」、「百香果」各檢出1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上述檢出的殘留農藥殺菌劑皆合法,然而殘留量不符合標準。殘留農藥含量超過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臺北市衛生局已命不符規定產品,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縣市衛生局處理,並請農政單位輔導農民正確田間施藥。烹煮蔬菜將鍋蓋打開 降低農藥殘留臺北市衛生局呼籲販售業者,應要求賣方提供完整交易憑證並保留,將產品外箱來源資訊拍照存證,以利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抽驗市面產品屬於終端管理,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加強輔導農民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食用或烹調蔬果前,先以流動清水沖洗根部或果蒂處,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或選擇當季蔬果,減低農藥殘留。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05。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陳先生,左邊牙齒常痛,食物嚼不爛,最近右邊也開始痛到吃不下、睡不好而求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右側、左側蛀牙,左下方臼齒傾倒、咬合不正,影響咀嚼,不少牙結石。先治療蛀牙及有問題假牙,配合全口矯正改善齒列及咬合,2年半後牙齒恢復年輕,陳先生開始領略牙齒矯正後的美好。成年族群矯正 降低蛀牙、牙周病風險奇美醫院牙醫部齒顎矯正科醫師楊淳琇表示,很多人會疑惑,成年人的新陳代謝及組織生長速度不若年輕人,還能做矯正嗎?儘管傳統牙齒矯正最適合剛替換完乳牙,及頷骨還有發育潛力的年輕人,最佳時間是女生10至12歲,男生11至13歲。但成年人族群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追求美觀,更為了解決口腔問題。成年人齒列擁擠,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或是缺牙造成鄰近牙齒東倒西歪,無法裝上假牙,以及咬合異常等問題,嚴重影響咀嚼功能與生活品質。成年人儘管牙齒移動效率較差,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治療,矯正後有效改善牙齒清潔及口腔衛生,良好的咬合更能促進咀嚼功能及食物消化,促進整體營養吸收及身心健康。製作假牙前可考慮矯正 避免影響健康牙齒成年人若長期缺牙未立即處理,鄰近牙齒容易過度萌發或傾倒,齒縫變大,嚴重影響清潔、咀嚼及牙周健康,想亡羊補牢也將面臨諸多難題。傳統假牙製作需打磨周圍正常的牙齒,硬在不理想的牙齒位置及角度下製作假牙,可能賠上未來其他牙齒的健康,需植牙時,也將增加植牙顆數及整體治療費用。楊淳琇醫師建議,成年人及中老年人,假牙製作或植牙前,先徵詢矯正科醫師進行評估,並於矯正治療過程前中後,進行各專科的全方位評估,確保合適的齒列及減少缺牙周遭牙齒的異常變化,可讓製作假牙或植牙的環境條件更理想,新牙齒用得更好更久。

上班族注意!3招擺脫「滑鼠手」

上班族注意!3招擺脫「滑鼠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女性上班族工作長期使用電腦,近日加班趕件,右手指麻、刺痛,貼了藥布也無法改善,就醫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若不理會將導致神經壓迫甚至影響手部功能,需多休息並復健治療,還可做3招手部運動,放鬆肌肉與肌腱,與復健相輔相成,縮短復原時間。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手指前段麻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胡遠騏指出,患者手腕有1個約4公分長的「腕隧道」,有1條正中神經及9條肌腱從中經過。若肌膜韌帶失去彈性,隧道中壓力增加就會壓迫到正中神經,引起「腕隧道症候群」。容易出現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上半段又麻又痛症狀,嚴重時麻到手指沒感覺,無法用手拿東西。好發族群為習慣用手的人,包括長期使用電腦、廚師、美髮設計師、打電鑽的工人及電競選手都屬好發族群,女性又比男性發生機率高,應小心避免。運動3招 減腕部肌肉壓力當發生「腕隧道症候群」時,若是症狀時間較短、較輕微的患者可以先休息,減少手腕反覆動作及長時間使用手腕工作,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接受復健治療,包括熱敷、電療及超音波,或自費震波治療。同時還可做手部3招運動,縮短復原時間。若這些方式都無法解決問題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將壓迫在神經上的橫腕韌帶切開,使神經壓迫得以減輕,改善症狀。胡遠騏物理治療師傳授手部3招運動,分別是:1) 手掌牽拉運動雙手合掌,掌心朝外,讓手掌肌肉放鬆。維持10秒,每天5次。2) 手腕牽拉運動一手手掌朝上,另一手將其手掌往下壓且手臂伸直,讓手腕肌肉放鬆。維持10秒,每天5次。3) 手指肌腱運動手指先屈曲,接著手指向前伸直,讓手指肌腱放鬆。每次停留10秒,重複5次,每天5回合。

連水杯都拿不起 竟是腦中風害的

連水杯都拿不起 竟是腦中風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宋媽媽原本個性開朗,喜愛參加社區活動,後來因為身體病痛變得不愛出門。宋先生發現媽媽越來越不愛喝水,原因是左手無力,連舉起水杯都做不到,驚覺不對勁馬上送就醫診治,確診為腦中風。血管阻塞、狹窄 容易造成腦中風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薛懷正說明,中風可分出血型、缺血型兩種,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在腦內形成血塊,缺血性腦中風是因血管內阻塞,導致腦部供血區域缺氧壞死。缺血時間越久,腦細胞壞死率越高,大範圍中風除影響病人生活,也會拖累家人。血管狹窄會中風是因為膽固醇塞在血管週邊,久了堆積越多,血管慢慢變狹窄,但腦部依然需要足量血液。血管越來越狹窄,又需維持一定血流通過,壓力大到血管內壁摩擦出血,形成血栓。若血液流動時把血塊沖到其他地方,會造成阻塞性中風。當血塊太大,也會造成血液阻塞而中風。改善頸動脈狹窄 可開刀或置入支架薛懷正醫師說明,若血塊流至較末端的血管,可使用動脈取栓術。動脈吸栓術分為抽吸型跟支架型,利用導管將抽吸管或支架至阻塞處將血栓取出,相較傳統的注射血栓溶解劑,更有效取出血栓,改善腦部循環。想要改善頸動脈狹窄,有開刀及支架置放兩種方式。開刀是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將血管切開前使用止血夾固定血管並快速將斑塊剝除,缺點是傷口復原需要一段時間。頸動脈支架置放術裝設頸動脈支架,將支架放入並撐開血管,不用把頸動脈剖開。

起床就擤鼻涕 中醫三九貼助緩解

起床就擤鼻涕 中醫三九貼助緩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3歲的李小姐鼻子過敏,每日晨起鼻塞、鼻水量很多,天氣變冷時更容易發作,接觸家中寵物後症狀加重。今年夏季三伏貼時間初次就診中醫,搭配穴位敷貼與濃縮中藥治療,緩解每日晨起的鼻水,與家中貓狗玩耍也比較不會誘發鼻子過敏。冬季好發鼻過敏 三伏貼助緩和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冬季最冷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是鼻過敏症狀好發時節,常感覺身體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低代謝狀態。此時身體最容易受寒,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鄒曉玲說明,「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穴位敷貼,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三九天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第1個9天稱「一九」,第2個9天稱「二九」,第3個9天稱「三九」。孕婦、嬰兒、心肺功能不足者不適用鄒曉玲醫師表示,「三九天灸」是在三九天時使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穴位,可趨除寒邪、提高身體抗病力,減緩上述疾病發作的困擾。「三九貼」是夏季「三伏貼」的延續治療,已經接受「三伏天灸」的病人再輔以「三九天灸」可維持療效,錯過「三伏貼」的病人也可把握三九天時搭配中醫治療。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皮膚短時間敷貼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痊癒後才可治療,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正常使用。三九貼敷貼當日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若皮膚紅腫、搔癢應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消炎藥膏。

做月子過食麻油雞 恐使惡露排不乾淨

做月子過食麻油雞 恐使惡露排不乾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生產對女性非常重要,臺灣俗語說「生贏雞肉香,生輸四塊板」。中醫重視坐月子,認為坐月子的好壞悠關女性生產後一輩子的身體健康。成功的產後休養,除了可以恢復正常生理狀況外,對懷孕前的一些宿疾,如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更是改善體質的契機。做月子以生化湯補身 勿自行抓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坐好月子關鍵在於去瘀生新,產後不能因身體虛弱就亂補一通。去瘀生新成了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疾病的關鍵,特別在於生化湯的使用。生化湯藥方為當歸、川芎、桃仁、生甘草及炮薑,生化湯改善子宮環境,也改善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狀況。生化湯可排除產婦惡露且幫助身體製造新血,服用生化湯要在合格的中醫師指示下服用,不建議直接去中藥房抓藥。很多產婦在坐月子時,常常服用過多麻油雞或十全大補湯。然而產後惡露仍多,還是不要峻補,以免產婦惡露不淨、腹痛連連。過於溫補反而提高產生痔瘡風險,建議產婦是氣血虛弱體質再服用。產婦宜食母雞湯、蒸蛋 補充高蛋白周宗翰醫師表示,產婦的脾胃功能較差,特別是在分娩後的半個月內。如果這時吃過於溫補油膩的食物,容易使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建議吃清淡又能健胃的食品,如豆腐、薏仁粥、玉米粥、紅棗薏仁粥、瘦豬肉湯、蒸蛋。分娩後,產婦面臨子宮復原,逐漸消除惡露,飲食應營養,每天需補充3千卡熱量以上。宜吃高蛋白的母雞湯、蒸蛋、豆腐製品、鯽魚、黃豆、小麥製品,產後藥膳以藥粥和藥肉膳為主。月子做的好,是改變女性體質的重要契機,女性朋友一定要好好把握。

出國玩精神差好掃興 醫師教你調時差

出國玩精神差好掃興 醫師教你調時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國人出國興起,但好不容易飛到了遙遠的國度,一到達目的地便出現精神不濟、失眠、食慾不振、腸胃不適等時差問題,大大影響旅遊興致。醫師提出一些方法,讓民眾從旅遊前開始著手,漸進式改善生理時鐘,對抗時差問題。跨越多時區 出現時差反應更明顯南投醫院家醫科主任莊家銘表示,時差就是當跨越不同時區,生理時鐘與外面的環境不同步,身體在新的環境下出現晝夜節律的紊亂的狀況。每個人對於時差的反應不一,通常飛到與台灣時區相距較大的國家時,出現時差的反應就越明顯。時差除了影響到睡眠、旅遊品質,甚至回國後的生活品質也受影響。對於時差的調適因人而異,可在出國前幾天慢慢調整作息。若前往台灣東邊的國家,可逐日將睡眠時間往前挪1至2小時,若是往西飛,則可多曝曬日光、運動,將睡眠時間往後調整。飲食多補充肉、蛋 避免睡前吃甜點、喝酒出發前應充足休息,如果抵達目的地時為白天,應多曬太陽、至戶外活動,盡量配合當地作息撐到晚上再入睡,有助調整時差。飲食可補充蛋、肉等富含蛋白質食物,睡前少攝取甜點,避免服用含咖啡因及酒精食物,以免影響睡眠品質。莊家銘主任提醒,民眾別擅自服用安眠藥物,以免精神狀況更嚴重。若擔心時差影響睡眠品質,應透過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安眠藥物輔助,或是在出國前至旅遊門診進行諮詢與討論,來降低時差之苦。

讓下一代免於愛滋 固定篩檢更安全

讓下一代免於愛滋 固定篩檢更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截至106年10月31日止,全國1至10月累計新增愛滋感染者2,164人,臺北市則新增382人。台北市新通報案件中,因性行為而感染者佔94%,其中特別的是新增1名性工作者感染案件,在愛滋個案管理師協助下,持續規律就醫治療中,免疫功能已獲得顯著改善,病毒量已成功降至測不到的程度。「90-90-90」目標 期望降低愛滋病蔓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組長魏孫震表示,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朝向「90-90-90」的目標是90%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狀況、90%能開始服用藥物、90%病毒量都能成功抑制。換句話說,如果73%的愛滋感染者體內病毒能達到測不到的程度,愛滋病毒的蔓延終將受到有效抑止。台北市新增通報個案進入醫療體系就醫率逾9成,進入醫療體系後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服藥率近8成5,接受服藥個案成功抑制病毒近9成5。如果進一步推動到2030年成為「95-95-95」,愛滋病毒陽性個體無法傳染給其他人的比例將上升至86%,愛滋病世紀大流行可終止,真正達成免於愛滋的世代。應全程使用保險套、每半年自主篩檢自認有高風險被感染者以及曾經有不安全性行為者,最好每3個月至半年都能主動自發地聯繫衛生局所或相關檢測單位安排篩檢,早點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及早服用抗病毒藥物,更有效讓體內病毒量降到測不到的程度,自行掌握自己的健康。魏孫震組長提醒,若發生性行為,一定要全程使用保險套。若有性病或愛滋病相關疑慮,可撥打性病與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或於風險性行為6-12週後,預約愛滋、梅毒篩檢服務。

心臟病患注意!月跑逾2百公里傷害大

心臟病患注意!月跑逾2百公里傷害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冷,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小心,可別一時興起去運動。過度劇烈的活動,反而造成心臟無法負荷,再次引發心臟疾病。近年來,台灣瘋路跑,但心血管疾病病人可以去路跑嗎?動過刀能再跑步嗎?無運動習慣心臟病患者 勿貿然運動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醫師葉書銘表示,1名裝有心導管的67歲老翁,術後積極運動,身體已恢復到發病前的運動量。平時有在運動的心血管病人,運動時要注意保暖,並保持規律時間運動。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有胸悶、喘症狀時,千萬別貿然劇烈運動,避免一動讓自己身陷危機。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卻想跑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議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參加路跑,尤其是剛術後或剛心肌梗塞後的病人,想運動必須循序漸進。若平常有跑步的病友,路跑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適當的距離反而有益,大幅降低心臟病再次復發的機率。心臟病患者有跑步習慣 術後可漸恢復運動量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有跑步習慣且每天跑的距離為6至7公里,每個月控制在200公里以內是安全的,但若超過會有顯著的傷害。心血管疾病患者跑步暖身和與緩和時一定要加強,足夠的暖身後,建議低速起跑。要確定身體已經暖和再用平常的速度跑步,緩和時也要慢慢降低速度。葉書銘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病人別害怕運動,而是要知道怎麼動。透過心肺復健,除了可以幫心血管疾病病人量身打造運動處方,更有效、安全降低死亡率,也恢復身體活動的能力。不但能協助心血管疾病的壯年患者重回工作,並讓長者享受運動、嗜好、社交及家庭生活。

像螞蟻在腿上爬!子宮肌瘤出血惹禍

像螞蟻在腿上爬!子宮肌瘤出血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24歲邱姓女研究生,為雙下肢痠痛所苦長達3年,接近傍晚時分,有如螞蟻在腿上爬行,出現針刺感及疼痛感。不但影響睡眠品質,更無法專心於課業,研究計畫進度緩慢。經檢查確診為「不寧腿症候群」,3個月藥物治療後,邱小姐終於能全力衝刺課業。子宮肌瘤致出血 缺鐵總是腿發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楊依倩表示,患者無家族病史,也沒有藥物濫用紀錄。抽血檢查發現患者鐵離子濃度偏低、貧血,原來患者每次月經量都很大,經超音波檢查,發現5公分大的子宮肌瘤造成出血。透過補充鐵離子,與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治療,患者症狀大幅改善,提升睡眠品質。「不寧腿症候群」好發時間為夜晚或睡前,但白天也會發生。導致夜晚失眠或白天精神不濟,主要症狀為肢體不適,尤其以下肢為主。包含疼痛感、針刺感,或螞蟻爬行的感覺,使患者經常想要移動肢體,來緩解此異常感覺。但一停下來,症狀又會變得明顯,使患者坐立難安。好發女性、老人 找出病因可3月內緩解此症狀盛行率約8%至10%,大多與缺鐵有關,好發族群為女性或老年人,常見原因為懷孕、抗憂鬱藥物、缺鐵性貧血、尿毒症、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甲狀腺低下、葉酸缺乏,或慢性消化道出血。只要找出發病原因,透過補充鐵劑、左旋多巴胺,或多巴胺促進劑及嗎啡,症狀可能在3個月內緩解。楊依倩醫師提醒,不寧腿症候群並非無法治癒,但若長時間不治療,恐影響生活品質,加上長期缺鐵可能為其他慢性病前兆。建議平常應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避免過度勞累。若患有腎臟病、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缺鐵患者等,有較高機率發生,更需積極追蹤治療,才能避免誘發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