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小小年紀就抽菸 受家長影響大!

小小年紀就抽菸 受家長影響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有對父子檔攜手戒菸,理由是患有氣喘的太太,受不了每天在家吸父子的二手菸,加重氣喘症狀,於是跟先生與兒子協議戒菸計畫。為了當孩子的榜樣,實現對另一半的承諾,父子倆決定接受戒菸門診,毅然決定拋開老菸槍的標籤。小孩抽菸習慣 受家長影響大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表示,許多習慣都是從小養成,拒菸也是,要讓孩子們小時候就學會拒絕菸害。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近年來吸菸年輕化問題顯著,花東國中學生吸菸率約為8.8%,與全台的國中學生吸菸率5%相比高出3.8%,隨著吸菸年齡層下降的趨勢,青少年菸害防制成為現今重要的健康議題。社區醫學部主任許文林副院長強調,健康是自己的,但是環境是大家的,環境中的人會互相影響。有的小孩還沒上小學就有抽菸習慣,只因為每天看見家長抽菸。有人抽了10幾年菸,卻因為家中有新生兒到來而戒菸,千萬不可以小看每個人的選擇與力量。戒菸避免接觸致癌物 杜絕罹癌風險花蓮慈院目前推動戒菸門診,每年約有3、4百人參與,成功率已達3成5。戒菸門診免掛號費,民眾只需負擔藥品部分負擔費用,而且部分負擔費用有上限,讓需要戒菸的民眾,不光省下買菸的費用,還能賺到無價的健康。許文林副院長提醒,不只沒吸菸的人要拒菸,有吸菸習慣的人更要戒菸。花蓮慈院深耕花東地區偏鄉醫療,看到許多香菸、檳榔、酗酒造成的健康問題。治療癌症病患除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治療成功率,最根本的還是從衛生健康習慣做起,預防重於治療。

硬式隱眼矯正 一定要睡滿8小時!

硬式隱眼矯正 一定要睡滿8小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學童矯正近視越來越流行角膜塑型術,特點是可以避免傳統散瞳劑造成的畏光及閱讀障礙,平日不需要戴眼鏡就可以有良好視力,在外觀上深受學童喜愛,家長也會有孩子的眼睛沒有近視的錯覺。角膜塑型術 僅能延緩近視增加亞東醫院眼科部醫師翁紹維表示,角膜塑型術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只是延緩近視增加的速度,仍然有學童使用了塑型片之後一段時間又抱怨視力模糊,最後發現是近視度數繼續增加。以為戴了角膜塑型鏡片就可以放心使用3C產品或繼續長時間近距離工作,預防近視增加必定大打折扣。研究顯示,停戴角膜塑型鏡片後,矯正近視的效果會完全消失,而角膜上皮層的細胞會回到原本型態。因為眼角膜的完整性、厚度都沒有改變,這種矯正方法是不會對眼睛造成永久的傷害。然而,如果配戴的過程中遭到感染,造成角膜潰瘍,傷害很可能是一輩子不會消失,甚至嚴重到需要手術治療或是造成失明。角膜曾受傷、未睡滿8小時 不適合配戴眼部無任何重大疾病或慢性病、近視600度以下,散光度數在範圍內、無法適應散瞳劑控制近視者、9歲以上學童才適合使用角膜塑型術矯正近視。若角膜受過傷或開過刀、過敏性結膜炎控制不佳、不規則角膜散光或明顯晶體散光、角膜弧度太平或太陡、睡眠未睡足8小時,都不可配戴。配戴角膜塑型鏡片時應注意,不適應時停止配戴、立即就醫。發現眼睛紅、癢、痛、畏光、視力模糊,馬上停戴並補充人工淚液,盡速回診。拿取隱形鏡前用洗手乳洗手並擦乾,每天更換隱形眼鏡保存液,確實清潔淨片,不要分裝清潔護理液。角膜塑型術屬於醫療行為,必須由眼科醫師執行,確保安全。

骨質疏鬆難察覺 「死亡骨折」來敲門

骨質疏鬆難察覺 「死亡骨折」來敲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過敏免疫風濕病患,疾病表現千變萬化,常常牽涉到許多器官系統。可能發生全身性系統性的免疫疾病,如骨質疏鬆、血管炎等。骨質疏鬆不會疼痛,很難發現,往往骨折了才知道。要是不小心髖骨骨折,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36%!蕁麻疹久不消、色素沉澱 恐是血管炎導致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說明,血管炎猶如千面人,會發生在多器官、多表癥,且病程多樣化,有可能只是嘴破,也可能侵犯腎臟、肺臟、心臟。為免疫系統問題,造成血管壁發炎,破壞血管完整性及血流。依據血管種類,大小及影響的器官有所不同。血管炎表癥包括紫斑、蕁麻疹、潰瘍等,一般蕁麻疹出現後3、4小時就會消失,若出現後一直不消,常常出現,且有色素沈澱,即是蕁麻疹式血管炎。嚴重的血管炎可能致命,要及時診斷。治療方法包括標靶療法、類固醇、血液置換術及免疫制劑。骨質疏鬆易骨折 髖骨骨折致命大林慈濟醫院主任黃光永指出,骨質疏鬆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要趁年輕補充鈣質,儲存骨本。婦女更年期過後,骨量快速流失,更要補充。有時咳嗽、跌倒或被人撞到就會骨折,好發脊椎、腕部、髖骨,髖骨骨折最嚴重,需手術治療、長期臥床,又稱死亡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4至36%。擔心罹患骨質疏鬆,可上網查詢「FRAX」,利用FRAX問卷評估骨折風險。若有骨鬆風險,建議就醫檢查、藥物治療,注意居家環境安全,預防跌倒,降低骨折風險。要預防骨質疏鬆,除增加鈣質攝取,還要均衡飲食,避免過高蛋白質、減少鹽分,充足維生素D及日照、避免菸酒、適當運動、女性更年期補充賀爾蒙。

講座/認識肝硬化、疱疹性口腔齒齦炎

講座/認識肝硬化、疱疹性口腔齒齦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是沉默的器官,因為痛覺神經分佈得少,發生症狀時病情往往很嚴重。另外,小孩免疫力低、沒有抗體,皰疹找上門時往往嘴破、發高燒。要如何早期察覺,或是良好控制病情呢?署立雙和醫院將於每月周一、周四舉辦講座,傳布更多生活衛教資訊與觀念。雙和醫院將於12/11(一)分別舉辦2場團衛講座,邀請護理師林妙玲主講「認識肝硬化」、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疱疹性口腔齒齦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認識肝硬化】名稱:沉默的器官-認識肝硬化時間:1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疱疹性口腔齒齦炎】名稱:疱疹性口腔齒齦炎時間:1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小產後仍順利懷孕!靠的是中醫調理

小產後仍順利懷孕!靠的是中醫調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9歲女性在懷孕30週時,因妊娠高血壓引發胎盤供血不足,導致胎死腹中而引產。她因仍有再懷孕的計畫,因而求助於中醫;經由中醫調理四個月,順利懷孕,目前則是持續進行安胎,以及搭配西醫產檢,身體狀況都很穩定。陰虛、濕熱血瘀體質 以溫經化瘀、清熱利濕為主收治這名婦人的台北市開業醫中醫師吳詩儀院長指出,該病患引產後三個月,體重直線上升,甚至比懷孕前增加了近20公斤,下巴及兩頰佈滿痘疹且泛紅,舌診舌色瘀紫、瘀斑;被診斷為陰虛兼有濕熱血瘀體質,故治療初期以溫經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地、黃柏、薏苡仁或龍膽瀉肝湯,以溫經化瘀、清熱利濕為主。配合月經週期調理 第四個月順利自然受孕經由中藥調理治療之後,她的瘀象漸退後、下巴痘疹轉好,吳詩儀醫師表示,接著再用養陰藥補其不足,因尚有澀脈及舌診淡紫,以炙甘草湯合生化湯,再配合月經週期調理,月經期活血化瘀、清利濕熱;經後期滋陰健脾利濕;排卵期理氣活血;經前期補氣養血兼溫經活血。該病患每週規律回診調理身體狀況,治療於第四個月順利自然受孕,且兩頰及下巴痘疹改善許多,體重也趨於穩定。測量血壓及檢查尿蛋白 提早發現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壓是很多婦女懷孕期最擔心發生的徵狀,目前妊娠高血壓的形成原因不明,主要病變是由於全身性血管攣縮造成血液量減少,胎盤的功能會變差,進而對胎兒生長造成體重過輕、羊水過少、胎盤剝離、胎兒窘迫,嚴重時對母體的影響可能造成致命的結果。吳詩儀中醫師建議,定期產檢配合醫師測量血壓及檢查尿蛋白,能提早發現妊娠高血壓,並搭配中醫調理,可穩定孕婦身心健康。持續配合中醫調整用藥 搭配西醫婦產科規律產檢該婦人現為妊娠初期,目前仍持續中醫調理安胎,並搭配西醫婦產科規律產檢。吳詩儀中醫師表示,不論是引產後體質調理、或是中醫助孕,都應由合法中醫師,依照個人體質診斷調配適合的治療策略,切勿自行服用偏方或是他人藥方,並且在治療過程中應持續且耐心配合中醫師,依照體質變化調整用藥,即能降低妊娠高血壓的風險,順利生產。(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1天尿18次!原是攝護腺肥大作祟

1天尿18次!原是攝護腺肥大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1歲的洪先生,4年多前開始出現頻尿、殘尿等症狀,去上公廁隔壁換了好幾個人,他仍在努力排尿。老是覺得膀胱鼓鼓的,偶爾尿失禁。洪先生1天排尿次數高達18次,常常尿完不到5分鐘又有尿意,嚴重影響睡眠品質,也不敢出遠門。有時開車時尿意襲來,只能忍著羞恥心在路邊小便。60歲以上男性 5成機率罹患攝護腺肥大洪先生最近求診檢查後,發現膀胱餘尿超過300毫升,攝護腺肥大直徑多達8公分塞在尿道,小便無法順利排出,必須進行手術。進行紅光雷射手術後,洪先生終於揮別4年多來的宿疾,可以安心一覺到天亮,擺脫夜尿連連的夢靨,也可以放心出國旅行。烏日林新醫院碎石中心主任兼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德祺表示,上了年紀的男人,大多數都要面對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位於膀胱出口,攝護腺組織大小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生。攝護腺肥大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60多歲以上的男性,有50%的機率會罹患攝護腺肥大。拖延不就診 恐致血尿、膀胱結石治療分成藥物和手術,多建議從藥物治療開始,但攝護腺過大、膀胱餘尿過多、雙側腎水腫與腎功能變差,以手術為優先。攝護腺肥大的手術五花八門,有傳統電刀、雙極電刀,及紅光、綠光、極光、鈥與銩的雷射手術。紅光雷射手術優點在於有效止血能力,也大幅減少手術時間,術後很快能明顯改善症狀。林德祺主任提醒,如果出現排尿問題,建議至泌尿科門診進行相關檢查與診斷。很多患者常常在冬天症狀加重,甚至小便解不出來。若是攝護腺肥大問題,拖延可能會合併出現血尿、膀胱結石、腎水腫、疝氣,甚至是尿毒症、急性腎衰竭等,盡早就醫治療才能解決問題。

怎麼洗菜才正確?沖洗根部是關鍵

怎麼洗菜才正確?沖洗根部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人一天吃下多樣且大量的食物,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消費者難以完全防堵不合格的食物,仰賴政府把關。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至蔬果零售業者、賣場、超市、批發市場及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含量,本次抽驗40件蔬果產品,5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12.5%。甜豆竟檢出7項農藥殘留超標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安全,本次40件蔬果產品中,檢驗結果1件「甜豆」檢出7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一葉一心豆苗」、「菜豆」、「油菜」、「百香果」各檢出1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上述檢出的殘留農藥殺菌劑皆合法,然而殘留量不符合標準。殘留農藥含量超過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臺北市衛生局已命不符規定產品,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縣市衛生局處理,並請農政單位輔導農民正確田間施藥。烹煮蔬菜將鍋蓋打開 降低農藥殘留臺北市衛生局呼籲販售業者,應要求賣方提供完整交易憑證並保留,將產品外箱來源資訊拍照存證,以利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抽驗市面產品屬於終端管理,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加強輔導農民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食用或烹調蔬果前,先以流動清水沖洗根部或果蒂處,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或選擇當季蔬果,減低農藥殘留。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05。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陳先生,左邊牙齒常痛,食物嚼不爛,最近右邊也開始痛到吃不下、睡不好而求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右側、左側蛀牙,左下方臼齒傾倒、咬合不正,影響咀嚼,不少牙結石。先治療蛀牙及有問題假牙,配合全口矯正改善齒列及咬合,2年半後牙齒恢復年輕,陳先生開始領略牙齒矯正後的美好。成年族群矯正 降低蛀牙、牙周病風險奇美醫院牙醫部齒顎矯正科醫師楊淳琇表示,很多人會疑惑,成年人的新陳代謝及組織生長速度不若年輕人,還能做矯正嗎?儘管傳統牙齒矯正最適合剛替換完乳牙,及頷骨還有發育潛力的年輕人,最佳時間是女生10至12歲,男生11至13歲。但成年人族群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追求美觀,更為了解決口腔問題。成年人齒列擁擠,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或是缺牙造成鄰近牙齒東倒西歪,無法裝上假牙,以及咬合異常等問題,嚴重影響咀嚼功能與生活品質。成年人儘管牙齒移動效率較差,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治療,矯正後有效改善牙齒清潔及口腔衛生,良好的咬合更能促進咀嚼功能及食物消化,促進整體營養吸收及身心健康。製作假牙前可考慮矯正 避免影響健康牙齒成年人若長期缺牙未立即處理,鄰近牙齒容易過度萌發或傾倒,齒縫變大,嚴重影響清潔、咀嚼及牙周健康,想亡羊補牢也將面臨諸多難題。傳統假牙製作需打磨周圍正常的牙齒,硬在不理想的牙齒位置及角度下製作假牙,可能賠上未來其他牙齒的健康,需植牙時,也將增加植牙顆數及整體治療費用。楊淳琇醫師建議,成年人及中老年人,假牙製作或植牙前,先徵詢矯正科醫師進行評估,並於矯正治療過程前中後,進行各專科的全方位評估,確保合適的齒列及減少缺牙周遭牙齒的異常變化,可讓製作假牙或植牙的環境條件更理想,新牙齒用得更好更久。

上班族注意!3招擺脫「滑鼠手」

上班族注意!3招擺脫「滑鼠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女性上班族工作長期使用電腦,近日加班趕件,右手指麻、刺痛,貼了藥布也無法改善,就醫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若不理會將導致神經壓迫甚至影響手部功能,需多休息並復健治療,還可做3招手部運動,放鬆肌肉與肌腱,與復健相輔相成,縮短復原時間。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手指前段麻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胡遠騏指出,患者手腕有1個約4公分長的「腕隧道」,有1條正中神經及9條肌腱從中經過。若肌膜韌帶失去彈性,隧道中壓力增加就會壓迫到正中神經,引起「腕隧道症候群」。容易出現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上半段又麻又痛症狀,嚴重時麻到手指沒感覺,無法用手拿東西。好發族群為習慣用手的人,包括長期使用電腦、廚師、美髮設計師、打電鑽的工人及電競選手都屬好發族群,女性又比男性發生機率高,應小心避免。運動3招 減腕部肌肉壓力當發生「腕隧道症候群」時,若是症狀時間較短、較輕微的患者可以先休息,減少手腕反覆動作及長時間使用手腕工作,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接受復健治療,包括熱敷、電療及超音波,或自費震波治療。同時還可做手部3招運動,縮短復原時間。若這些方式都無法解決問題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將壓迫在神經上的橫腕韌帶切開,使神經壓迫得以減輕,改善症狀。胡遠騏物理治療師傳授手部3招運動,分別是:1) 手掌牽拉運動雙手合掌,掌心朝外,讓手掌肌肉放鬆。維持10秒,每天5次。2) 手腕牽拉運動一手手掌朝上,另一手將其手掌往下壓且手臂伸直,讓手腕肌肉放鬆。維持10秒,每天5次。3) 手指肌腱運動手指先屈曲,接著手指向前伸直,讓手指肌腱放鬆。每次停留10秒,重複5次,每天5回合。

連水杯都拿不起 竟是腦中風害的

連水杯都拿不起 竟是腦中風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宋媽媽原本個性開朗,喜愛參加社區活動,後來因為身體病痛變得不愛出門。宋先生發現媽媽越來越不愛喝水,原因是左手無力,連舉起水杯都做不到,驚覺不對勁馬上送就醫診治,確診為腦中風。血管阻塞、狹窄 容易造成腦中風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薛懷正說明,中風可分出血型、缺血型兩種,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在腦內形成血塊,缺血性腦中風是因血管內阻塞,導致腦部供血區域缺氧壞死。缺血時間越久,腦細胞壞死率越高,大範圍中風除影響病人生活,也會拖累家人。血管狹窄會中風是因為膽固醇塞在血管週邊,久了堆積越多,血管慢慢變狹窄,但腦部依然需要足量血液。血管越來越狹窄,又需維持一定血流通過,壓力大到血管內壁摩擦出血,形成血栓。若血液流動時把血塊沖到其他地方,會造成阻塞性中風。當血塊太大,也會造成血液阻塞而中風。改善頸動脈狹窄 可開刀或置入支架薛懷正醫師說明,若血塊流至較末端的血管,可使用動脈取栓術。動脈吸栓術分為抽吸型跟支架型,利用導管將抽吸管或支架至阻塞處將血栓取出,相較傳統的注射血栓溶解劑,更有效取出血栓,改善腦部循環。想要改善頸動脈狹窄,有開刀及支架置放兩種方式。開刀是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將血管切開前使用止血夾固定血管並快速將斑塊剝除,缺點是傷口復原需要一段時間。頸動脈支架置放術裝設頸動脈支架,將支架放入並撐開血管,不用把頸動脈剖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