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腎臟病人口高居全球第一,大約有170~200萬的腎臟病患者,最終可能走上長期洗腎的道路。但許多洗腎病友在治療的選擇上,資訊不一定全面,在日常洗腎的照護上也常遇到生活不方便的困擾;醫師提醒,洗腎患者特別需要先了解自己的生活作息需求,才能擁有選擇最適切治療方式的權利。
台灣腎臟病人口高居全球第一,大約有170~200萬的腎臟病患者,最終可能走上長期洗腎的道路。但許多洗腎病友在治療的選擇上,資訊不一定全面,在日常洗腎的照護上也常遇到生活不方便的困擾;醫師提醒,洗腎患者特別需要先了解自己的生活作息需求,才能擁有選擇最適切治療方式的權利。
秋分過後,也代表著秋天已經過了一半,從原本的晝長夜短轉為晝夜等長、寒意漸增。中醫師表示,秋天氣候忽冷忽熱不穩定,許多民眾常在秋季會反覆發生乾咳、氣喘、眼睛乾癢等過敏症狀,可注意臟腑養生調理、衣著上建議採「洋蔥式」穿衣法,而含有「黏液」的當令食材是很適合秋季的養生食材,可幫助防止秋燥引起的乾癢及過敏不適。
80歲的陳伯伯,由於罹患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攝護腺肥大、便秘、失眠以及退化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分別在不同科別醫師的門診治療,平時不舒服,也會到附近診所拿藥或藥局自行買藥,需要服用繁多藥物,令他困擾;另外,伯伯最近常忘東忘西、頭暈跌倒、體重減輕,家人十分擔心,於是到新竹台大分院「老年醫學整合門診」尋求協助。
0+7之後,口罩禁令也要放寬了?台灣本土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原期,隨著入境檢疫改為「0+7」新制將於10月中旬上路,指揮中心也曝光「口罩解禁時間點」,王必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口罩禁令將會採逐步放寬措施,預計最快將在11月會做出進一步討論。
夜晚漸長,秋意漸濃,早晚的天氣也多了些許涼意。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盧昱竹表示,中醫所說的邪氣,包含風、寒、暑、濕、燥、火等,秋天最主要是燥邪,並建議秋日養生食補及穴道按摩良方,應著重於防止乾燥及養肺。
60歲的黃小姐選擇在「耳順之年」從職場退休,正準備開心迎接新的人生,不料卻在退休幾個月後出現暈眩合併嘔吐而求診,接著2個月後又發現左耳疑似聽不太到低頻的聲音,且有時出現忽大忽小的「沙~沙~」聲,或有蟬鳴般的「唧唧」聲,經西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造成的耳鳴。
台灣每6位國人,有1人是因肺部疾病離世!醫師提醒,除了打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外,還要加打「肺炎疫苗」,身體免疫力才能獲得最高保障!
10月1日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但「誰可以打、要去哪裡打」你清楚嗎?醫師呼籲,想確實預防流感與併發症,減少就診機率,施打疫苗是最好方法,甚至可以降低新冠染疫機率。不過,流感疫苗可以跟新冠疫苗一起打嗎?《優活健康網》也為您整理流感疫苗相關資訊。(文章最後更新日期:2022/9/26 11:30)
大家有沒有覺得天氣變涼了呢?「秋分」為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時間會落在每年國曆的9月23日前後。這個節氣開始,晝夜調整為均分,是準備作物收成的季節,也是秋高氣爽適合外出郊遊的好時節,而在身體上的養生方面也有很大的意義。
黑米和紫米顏色相近,兩者有什麼不同?要怎麼選擇?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何孟芬指出,黑米又稱黑秈糙米,是秈米的一種,而紫米屬於糯米,所以黑米比紫米更好消化,對腸胃負擔比較小,且花青素含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