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看漲!我該買黃金嗎?林峰丕給「2個忠告」還不如買檔好的ETF
黃金沒有你想的那麼好抱
每每國際發生重大戰事,就會有人搶著買黃金,然後就會有不少聽眾搶著問:「哪國和哪國開戰了,現在應該買黃金保值嗎?」
如果你只因為戰事就要買黃金,那你很可能沒想到的是:
- 戰事可能不會持續很久,當某天戰事結束,金價再度下跌,你未必真能賺到什麼錢。
- 買實體黃金並不會孳息,你擺得再久也只能期待靠價差博利潤,萬一金價落入長期熊市或一直不動如山,你的資產將如一灘死水無法增值。
- 當各國已揚棄金本位制度後,黃金不再是支撐匯率的唯一因素,要靠黃金來對抗通貨膨脹,其實效果有限。
延伸閱讀:
賠錢沒關係,錢再賺就有了?施昇輝揭「第三人生的投資」絕對不能賠
話說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因為國家遭逢幾次動盪,像退出聯合國、中東石油危機、蔣介石過世⋯⋯甚至後來的波斯灣戰爭、1995年閏8月台海危機、香港澳門的回歸,都曾引發大家一陣搶購黃金的熱潮,我記得我媽應該也買過。
但若回頭重新檢視,有人真的因此發了大財嗎?恐怕少之又少,因為所有的危機都會過去,而你的黃金若不是買在很低的價格,又沒有出脫在相對高點,很可能就是抱上又抱下,到頭來白忙一場。
而且你買了黃金要放在哪兒呢?放在家裡怕被偷,亂藏的話很可能到老自己都忘了藏在哪,在子孫也不清楚的狀況下被當垃圾丟掉。放銀行保管箱則又要多付銀行一筆保管成本,東扣西扣其實年化報酬率還不如買一檔好的ETF。
延伸閱讀:
3年賺1倍的致富公式!全職投資人教你「這樣選股」不盯盤也能穩賺
金飾保值有限,不宜過度追逐
老一輩的人(尤其是有經歷過戰爭洗禮的),特別鍾愛黃金,這可能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係。逃難時,黃金比鈔票有用,但你拿著一整條的黃金,應該也不是好的交易工具,只怕會被當肥羊狠宰。很多情節其實是自己腦補出來的,當時代走到現在,有些舊思維真的已經不再適用。
如果你是為了資產的配置,非要買一些黃金作為避險用途,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比例真的不宜過高,10%就很多了,這是對薄有資產的人來說。如果你是小資族,還在為第一桶金努力打拚的年輕人,請你不要考慮黃金,它絕不是你(至少是現在)最佳的理財工具,除非你天天期待著世界大戰開打,且一打打個3、5年。
還有人誤以為那買黃金存摺應該就有利息了吧?請你不要想太多,雖然聽起來有存摺二字,也是由銀行發給你,但真的跟一般存款存摺不同,它是完全沒有利息的。連利息都沒有的東西,就更別提會有什麼複利效應了,請你一定要搞清楚。
當然,如果你實在對黃金的投資難以割捨,現在也有跟金價指數或金礦公司相關的ETF可以選擇,簡單來說就是把實體黃金證券化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但是根據專家的建議,這類商品除非你打算長期持有,否則管理費的支出可能會吃掉獲利,喜歡短進短出的人並不適合。
此外,如果真的要有保值功能,也僅限黃金條塊或由國家發行的金幣,你自己去銀樓買的那些金飾則完全沒有。可能你買的時候貴森森,賣掉的時候價錢只剩6、7折甚至更低,因為那些飾金被加工費灌了很多水,還有純度的問題。所以可別以為長輩幫你買的金項鍊、金鎖片、金戒指會讓你發大財,其實拿到銀樓去變賣的所得絕對比你當時買進的價格低很多。
總而言之,在世界經濟長遠必向上行的趨勢下,要靠黃金來謀取高報酬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讓它當個意象上財富象徵就好,不必真實擁有,更不要過度追逐。
(本文摘自/打造被動收入流:幫自己加薪的49個富思維/天下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