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新冠恐升溫 臺大醫:現可打第二劑JN.1疫苗,若一劑都沒打需盡快補上

2025/5/2
呼吸道傳染病雖常見於秋冬,但即使新冠疫情目前處於相對低點,仍不可掉以輕心。臺大醫院感染科盛望徽教授提醒,去(2024)年5至7月正是新冠重症的高峰期,今年夏季仍可能再有新冠疫情的一波高峰,需高度警覺。

新竹臺大分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盛望徽醫師表示,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與死亡風險為流感的兩倍。研究指出,接種疫苗後約4至6個月免疫力會逐漸下降;特別是對於65歲以上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族群而言,抗體更可能在3至5個月內顯著減弱。因此,為提升國人免疫保護力,台灣疾病管制署公布自4月8日起,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者等3類對象可以施打第二劑JN.1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1]。

即使有藥物治療 未打最新疫苗仍易重症

盛望徽醫師分享一則實例:臺大醫院去年曾收治一位80歲長者,具有抽菸史與慢性肺部疾病,曾接種過兩劑早期新冠疫苗,認為已具保護力,因而未施打最新JN.1疫苗。結果在去年底染疫後導致缺氧,緊急送醫轉入加護病房進行插管治療。

盛望徽醫師強調,即便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新冠併發重症仍可能造成缺氧、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尤其長期抽菸者本就肺活量不足,染疫後呼吸與心臟負荷倍增,更容易惡化為重症,甚至得長期依賴呼吸器,增加死亡風險。

疫苗接種率偏低 錯誤觀念需導正

盛望徽醫師指出,臨床觀察發現民眾對JN.1疫苗的接種意願偏低。截至目前為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率僅有8.7%,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接種率為18%[2],明顯不足。他認為,這與民眾多半曾接種過疫苗,或因症狀輕症化而誤以為病毒感染不嚴重,忽略補打疫苗重要性有關,然而這是錯誤的觀念。對於65歲以上長者、器官移植患者、免疫低下者、洗腎患者等族群,新冠感染重症風險仍高,應積極補打最新疫苗以確保安全。

改良劑型副作用大減 對重症住院的保護效益具5至6成

對於疫苗安全性疑慮,盛望徽醫師表示,新一代JN.1疫苗已是劑量降低的改良型疫苗,關於心肌炎或自體免疫的疫苗不良通報案例已大幅減少[3]。現今施打後常見的不適與流感疫苗相似,僅有輕微局部紅腫、低燒等症狀,通常1至2天內可緩解,無須過度擔憂。此外,疫苗對現在流行的KP.2、KP.3等新變異株均有保護效果,預防重症住院的保護效益可達50-60%[4]。

夏季旅遊將至 戴口罩、勤洗手、快補疫苗才安心

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季旅遊旺季,盛望徽醫師也提醒,機艙與公共場所應配戴口罩,並養成勤洗手、良好衛生習慣、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的生活模式;旅遊前也應留意目的地的疫情狀況,像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目前仍有新冠與流感流行,出國前務必補打疫苗,若有發燒症狀也應減少外出、充分休息。

盛望徽醫師最後補充,自去年9月至今年3月底,累計有537名重症患者與114名死亡案例,96%的重症案例皆未接種疫苗[5]。盛望徽醫師強調,夏季來臨前應加速疫苗接種,特別是高風險族群若至今一劑JN.1疫苗都還沒打一定要趕快補上,避免新一波疫情造成衝擊。

[1] 新冠併發重症及死亡風險仍持續,自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者等對象接種第2劑JN.1 COVID-19疫苗,提升免疫保護力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m0Uw40jwPv8R8rM2-oNEbw?typeid=9
[2] 114年4月21日COVID-19 JN.1疫苗接種統計資料.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9jFXNbCe-sFK9EImRRi2Og
[3] COVID-19 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資料報告 113年10月1日至113年12月31日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571&key=COVID
[4] 新冠疫情傳播風險持續,接種JN.1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保護效益可達50-60%,籲請民眾儘快接種JN.1疫苗,守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J4GWqTrG_mTjGQmWsE8X4g?typeid=9
[5] COVID-19疫情週報 2025年第13週 疾病管制署

《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