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長甚麼樣子--談乳房解剖

乳房長甚麼樣子--談乳房解剖

2005/5/28(2022/3/15 21:29更新)

乳房在顧名思義字面上之重要地位是哺乳,但我們一生中只有一小段時間是需要哺乳的,是階段性任務,那其他人生之日子裡呢?我們怎麼面對它?它的功能又是甚麼?我們大部份都希望自己不管在人生以那一個階段中都有完美的乳房。

在受孕後6至7週,子官中的胎兒乳房開始發育,剛開始形成是兩排,從腋下至鼠蹊部,稱為 milk ridge。8至9週時,milk ridge會消失,只剩下乳前一雙,即於胸大肌上。到了約16週時,細胞開始聚集起來準備成為乳腺。乳暈四周之肌肉成內部其他構造在接着的幾個月中會慢慢形成。一至到妊娠最後兩個月,受到母親荷爾蒙經過胎盤的影響,乳腺才開始形成。

青春期前,不管男女,乳房的結構都是一樣的。青春期時,女性開始產生動情激素及黄體激素,此兩種荷爾蒙會剌激性器官之發育,包括卵巢及乳房。乳房在3至4年內會變大變飽滿,月經一般是乳房發育兩年內發生,此時雖乳房沒有發育完全,但這時如懷孕生子,乳房仍能達到其哺乳之任務。,後繼要發育只有在女性荷爾蒙者增加的情狀,才有可能,如妊娠一般乳房會大兩至三個cup。

乳房的解剖與生理
    
女性乳房的發育,正常由10至14歲開始,在開始發育時,兩側乳房可能會出現不對稱之情形,且在發育早期時常會有乳房壓痛感。男性在青少年期也可能會出現乳房膨大之現象,並可持續數年。

乳房的構造
乳房組織為於第二至第六肋骨,及胸骨緣與腋中線之間。乳頭為於正中央,周圍有乳暈,乳暈上的皮脂腺成小的圓形凸起。

乳房之功能性組成包括有乳小葉、乳腺、導管系統、以及乳頭。乳腺為汗腺的變形,位於胸大肌上,且由一層結締組織將其附著於胸大肌上。乳房的大小及柔軟程度是由脂肪的量決定之,而其大小與乳汁之產量是無關的。

在乳頭周圍的皮膚有一色素環的區域,稱之為乳暈。乳房具有相當的可動性,它是由一層皮下結締組織與庫柏氏韌帶支持。所謂庫柏氏韌帶是一多頭的纖維束,起於皮下結締組織層,經過乳房止於肌膜。

一般來說乳房的外觀應是兩側大小對稱,形狀相似,但部份女性兩設的 乳房大小略有差別,如差異性太大,或較明顯的,可求助於醫院。在乳暈處可能會有少許凸出的毛囊。膚色較淡的個案,則可能在乳房上看到縱、橫之血管分佈,此血管之分布亦是左右對稱的。

乳暈是指圍繞在乳頭周圍色素沉著之部分。它的顏色可由粉紅到咖啡色,而大小也有很大的差異性。在乳暈的表面可以看到少許或許多凸起的皮脂腺,所以外表粗糙。

乳頭為圓形,無毛髮,色澤較深,突出之組織。它的大小、形狀因人而異,通常乳頭的「指向」多為向上及向外。乳頭倒轉是指乳頭套疊或下陷而言,稱為乳頭凹陷,此種現象可為天生或是受到外力侵犯而引起之反應,是可以治療的。

A : 乳腺

B : 乳小葉

C : 乳腺擴張處-- 未來儲存乳汁用

D : 乳頭

E : 脂肪

F : 胸大肌

G : 肋骨

腺體放大示意圖

A : 正常腺體細胞

B : 基底細胞膜   

C : 腺體中央

乳房的發育

女性的乳房大小、型態會隨著年齡之發展而有所不同。在10歲以前男、女之乳房外觀無明顯之差異。此時乳頭小而為凸,無法觸診到腺狀組織,而乳暈亦無色素沉著情形。

10至14歲時,鄰近乳暈之乳房組織開始發育成長,因而增加乳暈之周徑,此期稱為乳房發芽期。接著乳房繼續的成長發育,乳暈的周徑逐漸變大,顏色漸漸變深。乳房開始突出,同時乳頭也開始凸出與乳暈分開,而形成另一突起。

隨著年齡增長,14歲以後乳房發育逐漸成形。遺傳、個人對賀爾蒙之敏感性、以及營養狀況等均會影響成年女性乳房之大小。

在月經週期中,乳房之大小會隨著賀爾蒙之改變而改變。在月經週期中第4天到第7天中,乳房最小;在月經前3至4天,許多婦女會感到乳房發脹、很緊、疼痛、與壓痛之情形,而且整個乳房均會變大,所以有人說”初一、十五,乳房長的都不一樣”。

在懷孕期間整個乳房會變大。此時乳頭、乳暈的顏色變深,乳房上之血管膨脹,皮脂腺變的更為明顯。

停經期以後乳房中之腺狀組織漸漸捲起,而脂肪亦存積在乳房中,因此乳房變的較扁平與鬆懈。男性乳房包括有乳頭與乳暈,在乳頭下方有少量的乳房組織,這些與其他皮下組織非常相似,在臨床上是無法區分的。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