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多痰非染疫「1呼吸道疾病」恐復發!中醫揭治療關鍵是⋯

咳喘、多痰非染疫「1呼吸道疾病」恐復發!中醫揭治療關鍵是⋯

2022/11/3
吳奶奶邊咳邊摀著胸口,慢慢走進來看診,因為用力咳嗽的關係,顯得滿臉脹紅。她表示不久之前,慢性支氣管炎又復發了,不斷咳嗽、痰又咳不出來,咳到喘不過氣、呼吸困難,只好住院治療,前幾天才剛出院。

本篇文章目錄

吳奶奶表示,自己患慢性支氣管炎已有多年,也一直在醫院胸腔科治療控制,但近來卻感覺藥物的效果開始變得不理想,胸腔科醫師也說是肺功能變差了。所以想來找中醫師調理身體,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急慢性支氣管炎「症狀病因」分析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支氣管炎是指連接氣管和肺部的小氣管發炎。當支氣管受到刺激發炎時,支氣管發炎時,支氣管黏膜會分泌過多黏液,因此導致呼吸困難或咳嗽。

他說明,支氣管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支氣管炎常發生於小孩或老人,大多數為病毒感染,但也有可能是細菌感染或是接觸空氣污染或抽煙造成。

慢性支氣管炎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人,患者以男性居多,因為暴露在有害的空氣粒子中,支氣管受到刺激而發炎,常見的原因包括吸煙、感染、寒冷、空氣污染、過敏,尤其是當廢氣中含有很多二氧化硫的時候。

蔡易昌表示,急性支氣管炎的症狀,通常出現上呼吸到感染的4至5天後,包括乾咳或是有痰之咳嗽、輕微發燒、疲倦、胸悶或胸口不適、呼吸有雜音。

延伸閱讀:
久咳、胸痛是警訊!小心「這4症狀」代表支氣管正發炎

慢性支氣管炎冬天最易復發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情發展則較緩,初期可能只是冬天較易咳嗽、咳痰,夏天較無症狀,但隨著病情發展,症狀越來越嚴重,咳嗽加劇,痰呈泡沫粘液狀。且慢性支氣管炎大多會重複發生,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易發作。

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是屬於「咳嗽」、「喘證」、「痰飲」等範疇,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提到「發咳喘」、其臟肺「病喘」等,指出了肺臟疾病的相關症狀,而肺之虛實皆可導致咳喘。

在中醫的理論中,肺在五臟六腑中的地位極高,古籍《黃帝內經》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說明肺相當於一個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全身各部的血脈都直接或間接地會聚於肺,然後敷布全身,所以,慢性支氣管炎必然影響到其他臟腑。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症狀:咳喘、病痰

而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列舉了論一首、脈證二十條、方十九首,而其中部分章節的論述,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機證候非常符合。例如:

第十五節:「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第十六節:「心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第十七節:「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以及第三十五節:「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都是言簡意賅的論述。

中醫認為痰飲的形成,需責之肺、脾、腎陽氣之虛衰,輸化無權,內停為飲。飲為陰邪,用溫藥和之,是治痰飲之大法。元朝名醫趙義德所著的《金匱方論衍義》說:「痰飲由水停也,得寒則聚,得溫則行,況水從乎氣,溫藥能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也。」可說是集治療方法於大成。

延伸閱讀:
常疲累、茶色尿…腎切片驚見「新月體」半年恐洗腎!中醫3招緩解

慢性支氣管炎病程進展3階段

蔡易昌表示,慢性支氣管炎依照病程發展,可分為輕、中、後共3期階段:

  • 輕度階段:多以肺為中心,治療重在上焦,以調肺氣、保肺氣為主要治則,宣肺袪邪,佐以降氣。
  • 中期階段:多半慢性支氣管炎併發肺氣腫,病變以脾為中心,由氣分逐漸波及血分,治療重在培土生金,兼顧逐瘀通絡,降逆止咳。
  • 後期階段:多是慢性支氣管炎併發肺心病,久病達下焦,氣血兩病,治療宜肺腎雙治,以溫腎助納為主,兼顧消痰平喘咳,活血通絡。

他說明,中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與西醫完全不同,並不是只著重在支氣管及肺本身,而是要將身體上、中、下焦的氣機打通,讓痰、瘀、滯、虛等等的病因消除,不止咳而咳自止,不治喘而喘自消。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吳奶奶咳喘、呼吸不順的情形改善非常多,也很久沒有發作了,西藥的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化痰劑也都已經停藥,類固醇也減藥很多,生活品質提升非常多,幾乎恢復成像是一般正常人一樣。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坐落於台中市七期惠文完全中學旁的杏儒中醫專治腎臟病、骨髓炎、不孕症、糖尿病、骨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雜症,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