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怎調理?中醫助恢復健康好氣色

產褥期怎調理?中醫助恢復健康好氣色

2019/9/30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面臨新生命的到來,除了滿懷欣喜與期待之外,懷孕期間母體將會面臨許多身體上的生理變化,包含子宮、卵巢、肌肉骨骼系統等。初產婦,常會在坐月子上面臨許多傳統的禁忌與困惑,對於飲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或又生活起居該注意些什麼?總會聽到許多建議而無所適從,所以產後如何好好休息調養,可是一門學問!

日前一名三十多歲生第一胎,剛坐完月子的產婦,至中醫就診,敘述惡露一直排不乾淨,經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她喝了一整個月的生化湯,難怪會有惡露持續不淨的狀況。後經過適當中醫產後調理,補充氣血,減少許多產後困擾跟不適。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簡珮珊醫師表示,婦女當生產後,需要時間來恢復至產前的狀態,這段期間叫「產褥期」,加上經歷生產過程的壓力,所以產後需要坐月子來調理,藉由中藥膳食、注意飲食調理和生活起居調整等方式,使產婦得到充分休息,以恢復身體平衡。

中醫產後調理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要將惡露排除乾淨,常用生化湯加減來去瘀血生新血,注意不可與宮縮劑同時使用,以免宮縮太過厲害,通常一般自然產服用5~7帖,而剖腹產因瘀血清除較乾淨,約服用3~5帖即可。
第二階段以補氣血為主,用八珍湯加減來處理產後氣血虛的問題,並可幫助子宮內膜修復。
第三階段為調理脾胃,用四神湯加四君子湯加減,腸胃功能障礙是孕產婦常見的困擾,且利用補氣健脾入帶脈的藥物,可防止子宮脫垂,且因健脾利濕的作用,可調節水分代謝,有塑身效果。
第四階段為補肝腎壯筋骨,用腎氣丸及龜鹿二仙膠加減,其中腰痠是孕產婦常見的症狀,在中醫是腎虛的表現,補腎藥物還可以幫助卵巢功能恢復、骨盆腔結構復原。

產褥期應減少食用寒性食物
在飲食方面應注重營養均衡,減少寒性食物,像是冰的飲料、偏冷性的蔬菜水果,如白蘿蔔、冬瓜、西瓜、梨子、橘子、葡萄柚等。有哺乳的產婦更應攝取充足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方面,可多食鮮魚湯、豬蹄、黑豆水等發奶的食材,避開韭菜、炒麥芽、人參、山楂等退乳食物。另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多休息少勞動,但宜輕微而適度的活動以利元氣的恢復,可配合產後運動幫助子宮收縮及身材恢復。避免拿重物或勞務、爬樓梯、彎腰、蹲、屈膝、盤坐等動作。

產後不宜馬上進食油膩補品 避免造成腸胃負擔
古代中醫認為:「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因為在過去農業社會,婦女平日辛勤勞動,且營養較為不足,故常會利用坐月子來好好休息,大補特補。然而現代社會生活普遍富裕,女性平時少運動且肥胖率增高,大補特補的傳統坐月子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現代女性。例如腸胃系統較弱的婦女,產後不宜馬上進食油膩補品,容易造成脹氣、腹痛或拉肚子,這時不但無法吸收補品,還會造成腸胃的負擔。另外有子宮肌瘤或巧克力囊腫的產婦,更應該小心不可過度進補。婦女產後藥膳及中藥調理,建議事前可諮詢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服用為宜。總之,打造坐月子期間健康、舒適、不煩躁的生活環境,讓產婦心情保持輕鬆愉悅,配合適當的產後運動以及均衡的飲食,就能培養更好更健康的體質。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