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好不好,只靠健檢是不夠的

「心」好不好,只靠健檢是不夠的

2008/5/20(2022/3/15 18:20更新)

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因心肌梗塞猝死,引發社會關注,尤其令人遺憾的是,廖風德在意外發生前不久才做過身體檢查,當時已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化,心臟有兩根血管阻塞得很嚴重,未料還來不及接受手術治療,就驟然辭世,令人惋惜。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雷孟桓表示,很多民眾都曉得中年以上、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肥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長期處於壓力環境、以及A型人格者,是所謂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冠心病發作時最怕的就是急性缺氧誘發心律不整,導致在短時間內心臟麻痺而猝死。以廖風德為例,3條冠狀動脈有1條嚴重鈣化,2條堵塞,等於說供應心臟跳動所需的血管有90%都已經堵住,這樣的情況早就應該做積極治療進行心導管手術。

一般健檢 未必能百分百掌握心臟健康

看到廖風德事件,民眾或許覺得他只是太晚治療,平常只要有作健檢,應該就能確保心臟沒問題吧?其實不然。雷孟桓醫師表示,一般健檢只有簡單的心電圖檢查,和基本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驗。就算民眾還額外做了運動心電圖,也得要血管狹窄70%以上才會顯現出缺氧狀態。血管狹窄50%~70%的人,在檢查時不會有缺氧表現,但是沒有缺氧表現不代表沒問題。雷孟桓醫師建議民眾,要精確掌握心血管健康狀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藉由64切電腦斷層攝影。利用電腦斷層可以清楚看見心臟血管構造,有沒有堵塞、血塊或鈣化,一目了然。自費安排64切心臟電腦斷層攝影,可以透過無侵襲性的檢查及早發現心臟血管的問題。

六十四張多切面電腦斷層掃描儀,掃瞄範圍很大,零點三五秒可以掃瞄六十四張,也可以重組二維、三維的影像,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問題所在,對疾病的診斷和早期治療的進行有重大的突破。

貿然加強運動 反提高猝死危機

『血管不通都是因為吃太油,加強運動就好了!』這種做法是有風險的!

羅東博愛醫院雷孟桓醫師指出,均衡飲食、規律生活加上適度運動,確實是預防保健之道,但是民眾若沒有先做過準確的心臟斷層掃描檢查,就貿然加強運動,反而容易升高猝死危機。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到醫院利用先進儀器掌握健康狀況,如果心血管出現狹窄現象,初級預防可用阿斯匹靈和降膽固醇藥物做治療。若發現為中重度狹窄合併心肌缺氧,即需盡快進行心導管手術,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