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感受 把愛付諸行動

正面感受 把愛付諸行動

2016/10/25(2022/3/15 16:31更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傑佛瑞博士說,擁有親愛關係,是他所謂『從成功過渡到價值』的關鍵」珍妮絲說,「請告訴我們,你們如何重新啟動與家人及朋友的情感。」「前一段時間,我們發現有時我們會過於主觀,如果朋友做了冒犯我們的事,我們會傾向於捨棄朋友,那時我們了解到,如果繼續這麼做,很快就會沒朋友,我想起當我還小的時候,母親曾經告訴我:『只要你去尋找,會發現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份像珍珠般的美好。』」

就算父母離異 還是繼續深愛孩子

「最初幾次是不容易,」溫蒂說,「然後哈羅德和我發現,我們已經在自己孩子身上練習過很多次了!有多少孩子能夠一直惹人憐愛呢 ?」「就我所知,沒有孩子做得到。」珍妮絲承認。「但是你聽過有人會與孩子面對面坐下來,然後說:『沒有辦法了,我們必須分手』的嗎 ?」賴瑞笑著說 :「說得好,就算父母離異且彼此憎恨,他們還是會繼續深愛著他們的孩子。」

自己有感受 才會更有意識重視感受

「請告訴我們,你們如何重新啟動彼此的關係。」賴瑞問。「我們開始留意彼此的感受,」溫蒂說,「我們發現自己有正面感受,也有負面感受,於是開始更有意識地重視正面感受。」「關鍵在於辨識出哪一種感受,」哈羅德說,「對我們來說,正面感受就像是把愛付諸行動。」「這種解釋方法很有趣,」賴瑞說,「但我不確定是否真能理解你想表達的,你可以再多說一些嗎 ?」

「當然,我相信你們參加過很多場婚禮。」哈羅德說。「我們的確是。」珍妮絲說。「毫無疑問,你們一定聽過《聖經》中<愛的真諦>。」哈羅德繼續說。「你是指『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那一段嗎 ?」賴瑞問。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沒錯,」哈羅德說,「它摘錄自《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不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它都完美羅列出一連串正面感受,以及因為有愛才能產生的行為,事實上,我非常熟悉這個部分。」

哈羅德複誦著: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本文摘自/人生下半場,更精彩!—4把金鑰重啟人生,創造美好老後/日月文化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