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

仰睡好自信 4種睡姿看個性

仰睡好自信 4種睡姿看個性#個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國王仰睡,詩人側睡,富人趴睡。」──古諺。請花一點時間來回答下列問題。請閱讀下面的睡姿描述,當你入睡時,哪一種姿勢讓你感到最舒服呢?1) 嬰兒式蜷睡/你側躺著,身體幾乎完全蜷縮起來。你的大腿彎曲、小腿緊靠,而膝蓋就像快要抵到下巴一樣。通常,你的全身會縮得像一顆球,而且很可能是抱著某個物品入睡,例如枕頭。2) 半嬰兒式蜷睡/一樣是側躺,但是膝蓋的位置不像嬰兒式蜷睡那麼高。3) 國王式仰睡/背靠著床仰睡。4) 趴睡/俯臥在床上,臉面向床趴睡。通常你的手臂會高舉過頭,雙腿伸直,並且會微微張開。從睡姿可以準確地看出精神狀態1970年代末期,精神科醫師山繆‧丹凱爾(Samuel Dunkell)發表了一種新穎而有趣的人格特質理論。丹凱爾在《睡眠姿勢:身體的夜間語言》這本書中提到,從一個人習慣的睡姿可以準確地看出他的精神狀態。丹凱爾有許多大膽的主張,都很適合在開派對時提出來活絡氣氛。舉例來說,睡覺時會將兩腳腳踝交疊的人,很明顯在伴侶關係上遇到問題;以「佛朗明哥」姿勢睡覺的人則具有被動攻擊型人格,將不滿藏在心裡不表現在外,傾向以消極的方式(例如諷刺的言語、拖延或不配合)反擊,而不做正面衝突。是人格障礙的一種。)而睡覺時把手放在頭下方,並且手肘朝向天花板的人則很好辯。4種睡姿大揭密丹凱爾也認為,喜歡用罕見的「蚌式」姿勢入睡的人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以「人面獅身」姿勢入睡的人意志特別堅強(我猜想他們應該也深受背痛所苦吧!)多年來,有好幾個對丹凱爾的理論抱持懷疑態度的學者,親自做了實驗,看看他說的究竟是真是假。剛開始,有些研究是先研究人們究竟是否真的有慣用的睡姿。研究者在六個月間請受試者回報他們每天的睡姿,然後發現大多數的人確實有固定採用的睡姿,並且通常就是我們問卷一開始描述的那四種睡姿之一。這樣的結果令科學家大為振奮,並且開始系統性地研究人的睡姿是否與特定的人格類型有關聯。出乎意料的,研究結果發現睡姿與人格特質有以下的關聯:1) 嬰兒式蜷睡/這種人通常容易焦慮、情緒起伏大、猶豫不決、並且對他人的批評容易反應過度。丹凱爾認為這個姿勢本身的「封閉狀態」,就說明本人並沒準備好在生活中敞開心扉。2) 半嬰兒式蜷睡/喜歡這種姿勢的人通常心態良好、具有安撫人心的特質、願意妥協,並且個性不極端。3) 國王式仰睡/這個睡眠姿勢與自信、開放、坦率而重視感官等特質有關。4) 趴睡/喜歡用這種臉部朝下的姿勢睡覺的人,通常比較剛直且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丹凱爾認為這些人不喜歡預期之外的事物,除非證據明確,否則不會輕信他人的說法。而且,在開會時這群人永遠會準時抵達。這些研究也發現,沒有特定姿勢偏好的人是特別喜歡忙碌、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很難放鬆的一群人。不過,可別因為你喜歡的睡眠姿勢把你歸類成一種性格特質不那麼完美的人,就心情不好。人的睡眠姿勢與個性特質的相關性其實頗為薄弱,許多學者都對此持保留態度。我猜對那些喜歡趴睡的學者來說,更是如此吧!(本文摘自/睡眠學校/三采文化出版)

快看!哪些個性為致癌潛在因

快看!哪些個性為致癌潛在因#個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既然個性與疾病相關,那麼,有所謂癌症個性可言嗎?現代西醫把賭注集中於遺傳基因上,試圖從中尋求癌症的解答,只有一小部分醫者注意到個性在疾病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個性在疾病上是否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早已被「A型人易得心臟病」的事實所證明,個性絕對與疾病有關,也確實有科學家投身研究所謂的癌症個性。很多癌症病人有嚴重憂鬱症、自我否定1951年,克萊恩(Klein)與索賓(Sobin)觀察到有很多癌症病人有嚴重憂鬱症、自我否定、對自身疾病的過度陳述,1952年時,韋斯特(West)、布倫伯格(Bloomberg)和艾利斯(Ellis)3人的報導指出,他們利用心理測試後發現,比起腫瘤成長較慢者,癌症快速成長者有隱藏內心感受的強烈傾向,且比較沒有能力以正面行動來減低緊張。完全壓抑情緒和動力、缺乏洞察力維吉尼亞大學精神科所發展的綜合個性輪廓測試法也透露,癌症病人易完全壓抑情緒和動力,伴隨此特徵的是,明顯缺乏洞察力或自我察覺的力量,此外還有敵對性和依賴性這2個特點。敵對性往往是朝自己,在意識層面以內疚和自我毀損呈現,在行為模式上則明顯有某些自殘傾向,依賴性問題則呈現在無彈性和單方向的人際關係上,常以自我犧牲來換取別人的接納與同意。有助於癌症康復的個性有負面的個性,也一定有正面的個性,癌症不是絕症,有不少病人絕處逢生,存活了多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的復癒可能與正面的個性有關嗎?是的,既然有易得癌的個性,有助於從癌症康復的正向個性應該也存在,甚至有治療師或醫師發明讓癌症病人能找回自己生命活力的方法與治療,哪些特質有助於讓人從癌症康復。初步研究發現,康復者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下列的心理因素:‧ 75%相信正向的成果會出現。‧ 71%有積極對抗的精神。‧ 71%有接受疾病的心態。‧ 71%視疾病為一種挑戰。‧ 68%對自己的疾病與後果承擔起責任。‧ 64%有重新再活下去的欲望或意志。‧ 64%保持正面的情緒。‧ 61%有(宗教)信仰。‧ 61%有新的生活目的感。‧ 61%改變生活習慣與行為。‧ 59%有主宰感。‧ 59%改變生活型態。‧ 57%有自我滋育感,較能肯定自我。‧ 50%有社交支持。(本文摘自/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柿子文化出版)

紅熱情?藍理性?從領帶顏色看出對方性格

紅熱情?藍理性?從領帶顏色看出對方性格#個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領帶充分顯示一個人的性格。領帶的花色或領結的樣式會看出一個人的個性,不過顏色則更能夠強烈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熱情的人會繫紅色領帶個性樸實的人不太會繫明亮顏色的領帶。相反地,開朗性格的人也很少選擇暗色系的領帶。具體來說,紅色代表熱情,藍色代表沉著冷靜,粉紅色代表友善,黃色表示想引人注目。就像這樣,領帶的顏色與人的性格大致上是相關連的。另外,公司想呈現的形象也會反映在領帶顏色上。例如計程車公司規定的領帶多半是深藍色,這是為了宣揚公司的司機都能夠穩重開車的形象吧。只是,領帶也會隨著日子的不同而改變。其實這才是重點。這個人在這一天的心情或動力,會反映在當天他所繫的領帶顏色上。如果運用以上的資訊就可以反過來操作。透過領帶顏色的選擇,能夠有效地塑造自己當天的心情。舉例來說,若想讓今天見面的人認為「自己很有活力、熱情」,就要選擇紅色領帶,想讓對方內心覺得「今天必須理性地傳達資訊給對方」時,就要繫上藍色領帶。執事的領帶多半是黑色的執事的工作是支援主人,也就是所謂的幕後工作人員。身為幕後人員的我們不能太搶眼,所以粉紅色或黃色等亮麗顏色的領帶,當然就不適合我們繫帶。考慮到主人若有朋友突然發生不幸而必須陪同前往上香的情況,執事大概都要繫黑色領帶,或是準備一條黑色領帶備用。順帶一提,不少人認為執事會繫蝴蝶領結。若是歐美的執事,確實經常會繫蝴蝶領結。不過日本的執事通常不會選擇蝴蝶領結。雖然沒有這樣的規矩或約束,不過我想可能是因為蝴蝶領結畢竟不適用於婚喪喜慶的所有場合吧。名人大多會自己決定領帶的顏色另一方面,名人所繫的領帶當然是各有所好,這是不用多說。他們不會選擇太具有個性的領帶,通常都是一般的顏色、花色。不過許多人其實早就決定了固定的顏色。其中也有人是無意識地決定顏色的。我有位客戶是具有強大業務能力的知名公司社長,他不僅熱情投入在工作上,也一直繫著紅色領帶。觀察力鍛鍊方式 實踐的重點同時記住領帶顏色與態度/經常有意識地觀察對方的領帶顏色,這是培養觀察力的基本功。除此之外,如果與同一個人見面好幾次的話,要同時記住對方每次不同的領帶顏色與態度。在連結對方的領帶顏色與態度,或是日後分析對方的行為模式時,這是必要的資訊。如果因為工作的關係可能較少有機會直接與人接觸的話,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節目觀察。例如,新聞報導某公司高層因為發生醜聞而舉辦道歉記者會,觀察公司高層所繫的領帶顏色,或是觀察公司老闆參加新產品發表會時所繫的領帶顏色。以大部分的情況來說,道歉時為了讓人看起來沉著冷靜,所以會選擇藍色系領帶,新產品發表會則會選擇紅色系領帶以呈現熱情與活力。分析力鍛鍊方式 實踐的重點合併記住顏色與態度之後,歸納為固定模式/在前面訓練觀察力的單元中提過,如果合併記住對方的領帶顏色與態度,並將其模式化,將有助於分析力的訓練。例如,「繫紅色領帶時,表示對方會積極購買我們公司的商品」、「提出嚴厲質問時,對方正繫著藍色領帶」、「繫黃色領帶時,表示對方想製造引人注目的機會」、「對方繫粉紅色領帶,可能打算採取親密的態度」等等。看電視播放的新聞節目也是一樣。出席道歉記者會時繫藍色系領帶,在新產品發表會等熱鬧的舞台上多半會繫紅色系領帶等等,請試著有意識地把這些資訊化為固定模式吧。把以上資訊歸納為固定模式之後,接下來與對方見面時就可以加以運用了。例如,「啊,今天對方繫紅色領帶,所以有機會推銷我們的產品。」、「噢,對方繫藍色領帶,所以我必須理性地回答問題。」(本文摘自/日本頂尖執事教你察言觀色的28堂課/商周出版)

睡姿藏秘密?4種姿勢揭露你真實個性

睡姿藏秘密?4種姿勢揭露你真實個性#個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國王仰睡,詩人側睡,富人趴睡。」──古諺。請花一點時間來回答下列問題。請閱讀下面的睡姿描述,當你入睡時,哪一種姿勢讓你感到最舒服呢?1)嬰兒式蜷睡/你側躺著,身體幾乎完全蜷縮起來。你的大腿彎曲、小腿緊靠,而膝蓋就像快要抵到下巴一樣。通常,你的全身會縮得像一顆球,而且很可能是抱著某個物品入睡,例如枕頭。2)半嬰兒式蜷睡/一樣是側躺,但是膝蓋的位置不像嬰兒式蜷睡那麼高。3)國王式仰睡/背靠著床仰睡。4)趴睡/俯臥在床上,臉面向床趴睡。通常你的手臂會高舉過頭,雙腿伸直,並且會微微張開。1970年代末期,精神科醫師山繆?丹凱爾(Samuel Dunkell)發表了一種新穎而有趣的人格特質理論。丹凱爾在《睡眠姿勢:身體的夜間語言》這本書中提到,從一個人習慣的睡姿可以準確地看出他的精神狀態。丹凱爾有許多大膽的主張,都很適合在開派對時提出來活絡氣氛。舉例來說,睡覺時會將兩腳腳踝交疊的人,很明顯在伴侶關係上遇到問題;以「佛朗明哥」姿勢睡覺的人則具有被動攻擊型人格,將不滿藏在心裡不表現在外,傾向以消極的方式(例如諷刺的言語、拖延或不配合)反擊,而不做正面衝突。是人格障礙的一種。)而睡覺時把手放在頭下方,並且手肘朝向天花板的人則很好辯。丹凱爾也認為,喜歡用罕見的「蚌式」姿勢入睡的人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以「人面獅身」姿勢入睡的人意志特別堅強(我猜想他們應該也深受背痛所苦吧!)多年來,有好幾個對丹凱爾的理論抱持懷疑態度的學者,親自做了實驗,看看他說的究竟是真是假。剛開始,有些研究是先研究人們究竟是否真的有慣用的睡姿。研究者在六個月間請受試者回報他們每天的睡姿,然後發現大多數的人確實有固定採用的睡姿,並且通常就是我們問卷一開始描述的那四種睡姿之一。這樣的結果令科學家大為振奮,並且開始系統性地研究人的睡姿是否與特定的人格類型有關聯。出乎意料的,研究結果發現睡姿與人格特質有以下的關聯:1)嬰兒式蜷睡/這種人通常容易焦慮、情緒起伏大、猶豫不決、並且對他人的批評容易反應過度。丹凱爾認為這個姿勢本身的「封閉狀態」,就說明本人並沒準備好在生活中敞開心扉。2)半嬰兒式蜷睡/喜歡這種姿勢的人通常心態良好、具有安撫人心的特質、願意妥協,並且個性不極端。3)國王式仰睡/這個睡眠姿勢與自信、開放、坦率而重視感官等特質有關。4)趴睡/喜歡用這種臉部朝下的姿勢睡覺的人,通常比較剛直且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丹凱爾認為這些人不喜歡預期之外的事物,除非證據明確,否則不會輕信他人的說法。而且,在開會時這群人永遠會準時抵達。這些研究也發現,沒有特定姿勢偏好的人是特別喜歡忙碌、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很難放鬆的一群人。不過,可別因為你喜歡的睡眠姿勢把你歸類成一種性格特質不那麼完美的人,就心情不好。人的睡眠姿勢與個性特質的相關性其實頗為薄弱,許多學者都對此持保留態度。我猜對那些喜歡趴睡的學者來說,更是如此吧!(本文摘自/睡眠學校/三采文化出版)

七夕送禮學問大!41%男性想要3C產品

七夕送禮學問大!41%男性想要3C產品#個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七夕情人節將至,根據一項統計發現,有16%男人認為禮物可有可無,超過5成男性希望收到小家電,因此,知名家電品牌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男性的類型可粗分8大類,各類型不僅男性與伴侶的互動也有所不同外,隨著個性不同,對禮物的喜好也有所不一。8成男性 希望另一半能主動親近男性的類型可粗分為宅男型、居家型、大男孩型、紳士型、台客型、自我型、強勢型、隨興型8大類,在個性相處上,有超過8成的男性希望另一半能主動親近自己,而不是被動地原地等待,特別是宅男型,另也有近8成的男人在特殊節日對驚喜有所期待。除此之外,也有48%的大男孩型,及45%居家型男生喜歡與另一半鬥嘴打鬧,另也有高達94%的男性不喜歡一天到晚與另一半黏踢踢,特別是隨興型男性,有97%希望有獨處空間。至於當男性出現心情沮喪時,有近5成男性希望另一半能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但近4成自我型及強勢型男性,在情緒低落時,更需要自己的空間好好沉澱情緒。9成男性希望能當面收到禮物在送禮方面,有41%男性熱衷3C產品,特別是大男孩型及隨興型男生的最愛,3成男性最想收到DIY手作禮物,尤其是紳士型。原來送禮方式也是一門學問,高達89%的男性表示當面送禮是最能傳遞心意的方式。女孩們,勇敢地拿出精心準備的禮物向他表達心意吧!

想選個好老公?從吃飯看出他個性

想選個好老公?從吃飯看出他個性#個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飯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只有吃飯,才能夠維持生命。吃飯也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直持續做的一件事情,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姿勢卻各不相同。有關行為心理學專家指出:不同的吃飯姿勢反映了不同的心理面向。我們一起看看: 1)站著吃飯的人/那些喜歡站著吃飯的人並不特別講究吃,他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講求方便、簡單,既省時又省力,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了。這類人在生活中並沒有太大的理想和追求,很容易滿足,他們性格溫和,懂得關心別人,為人也很慷慨。2)邊做邊吃的人/那些邊做邊吃的人的生活步調很快,因為他們有許多事情要做,所以表現得也比較繁忙,但他們並不為此感到煩惱,甚至還覺得很高興。3)邊看書邊吃飯的人/邊看書邊吃飯的人是那種為了活著才吃飯的人,他們吃飯只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假如不吃飯仍然可以活著,那麼他們會放棄這件既耽誤時間又浪費精力的事情。這類人野心勃勃,並且也有具體的計畫能使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他們總把自己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為了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他們千方百計地擠壓時間。他們還擁有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會將想法付諸行動。4)邊走邊吃東西的人/邊走邊吃東西的入雖然給人的感覺是來匆匆去匆匆,好像十分緊張。不過實際情況則不一樣,他們緊張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缺少組織和紀律而造成。這樣的人大多容易衝動,也會經常意氣用事,常把事情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5)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的人/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的人大多比較孤獨,電視也許是他們消除內心孤獨的方式之一。(本文摘自/不要跟我耍心機/九韵文化出版)

個性與癌症相關?6大情緒恐提高罹癌機率

個性與癌症相關?6大情緒恐提高罹癌機率#個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既然個性與疾病相關,那麼,有所謂癌症個性可言嗎?現代西醫把賭注集中於遺傳基因上,試圖從中尋求癌症的解答,只有一小部分醫者注意到個性在疾病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個性在疾病上是否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早已被「A型人易得心臟病」的事實所證明,個性絕對與疾病有關,也確實有科學家投身研究所謂的癌症個性。1951年,克萊恩(Klein)與索賓(Sobin)觀察到有很多癌症病人有嚴重憂鬱症、自我否定、對自身疾病的過度陳述。1952年時,韋斯特(West)、布倫伯格(Bloomberg)和艾利斯(Ellis)三人的報導指出,他們利用心理測試後發現,比起腫瘤成長較慢者,癌症快速成長者有隱藏內心感受的強烈傾向,且比較沒有能力以正面行動來減低緊張。維吉尼亞大學精神科所發展的綜合個性輪廓測試法也透露,癌症病人易完全壓抑情緒和動力,伴隨此特徵的是明顯缺乏洞察力或自我察覺的力量,此外還有敵對性和依賴性這兩個特點。敵對性往往是朝自己,在意識層面以內疚和自我毀損呈現,在行為模式上則明顯有某些自殘傾向。依賴性問題則呈現在無彈性和單方向的人際關係上,常以自我犧牲來換取別人的接納與同意。個性輪廓分析並非現代的新發明。德國班琴的神祕聖尼僧─聖賀德佳(St. Hildegard)舉了35種會產生疾病吸引力反應的心理風險因子,根據她的心理治療書《生命的優點益處書》與海德堡的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充滿悲傷、思慮、恐懼、長期壓力和匆忙的日常生活其實非常危險,特別容易引起癌症的情緒是長期絕望或無助、懷疑感、缺乏信仰、事事擔心和悲觀性的憂傷。有助於癌症康復的個性陰陽共生,有負面的個性,也一定有正面的個性。癌症不是絕症,有不少病人絕處逢生,存活了多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的復癒可能與正面的個性有關嗎?是的,既然有易得癌的個性,有助於從癌症康復的正向個性應該也存在,甚至有治療師或醫師發明讓癌症病人能找回自己生命活力的方法與治療。首先來看看那些有記錄的「奇蹟」案例。卡萊兒‧賀西柏格(Carlyle Hirshberg)和馬克‧依恩‧波拉許(Marc Ian Barasch)合著的書《神奇的康復》就問了同樣的問題,他們收集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療癒或自發性癒合的案例,並訪問這些病人,以找出哪些特質有助於讓人從癌症康復。初步研究發現,康復者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下列的心理因素:‧75%相信正向的成果會出現。‧71%有積極對抗的精神。‧71%有接受疾病的心態。‧71%視疾病為一種挑戰。‧68%對自己的疾病與後果承擔起責任。‧64%有重新再活下去的欲望或意志。‧64%保持正面的情緒。‧61%有(宗教)信仰。‧61%有新的生活目的感。‧61%改變生活習慣與行為。‧59%有主宰感。‧59%改變生活型態。‧57%有自我滋育感,較能肯定自我。‧50%有社交支持。很明顯地,假如你想改善自己,在癌症的逆境中逢生,多採取上述的正面特質確實有助於提高生存機率。另外,在布蘭登‧歐雷根(Brendan O'Regan)和卡萊兒‧賀西柏格合編的書《自發性癒合:一本加註解的參考文獻》寫道:「從癌症獲得自發性癒合,在醫學刊物上是罕見但壯觀的現象……但對於它是如何發生的,沒有人有任何概念。」兩名作者為自發性癒合下了以下定義:「在沒有醫療治療、或被認為不足以使疾病徵狀或腫瘤消失的治療之下,癌症或疾病完全或部分消失掉。」自發性癒合一詞往往帶有神祕不可測的涵義,但是筆者要據理力爭的是,自發性癒合並不是如此的隱密和難求的。所有研究皆明顯地突顯出正面情緒有助療癒,若能利用正面情緒來克服相對的負面情緒,或許便可以更恰當地使用身心療法來幫助病人改變心性,得到自發性癒合的目標。(本文摘自/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柿子文化出版)

失智症作祟!老翁個性驟變 懷疑妻外遇

失智症作祟!老翁個性驟變 懷疑妻外遇#個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發生在台北市的老翁殺妻案,令人聞之沈痛。78歲老翁懷疑老婆出軌,供詞反覆,答非所問,子女無法置信父親為何會如此衝動,兒子透露,父親現在寡言易怒,講話沒有邏輯,家人雖發現不對勁,但父親極度抗拒就醫,鄰居透露,老翁夫婦年輕時感情好,近年老翁身體差、身形愈來愈瘦,抱怨妻子不煮飯、常出門與朋友交際「不守婦道」,近半年老翁鮮少與鄰居互動。老翁與妻子原本感情好,卻出現懷疑太太外遇、不煮飯給他吃、向鄰居控訴妻子不貞。加上老翁答非所問、供詞反覆,子女也反應父親平時講話沒邏輯,寡言易怒,顯示出現語言思考上問題及情緒個性改變,這些都是失智患者會出現的症狀。子女雖發現父親有異常狀況,想帶父親就醫,但父親極度抗拒,這也是失智症家屬最常碰到的困難。注意!個性改變是失智症警訊之一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指出,失智症十大警訊之一即「情緒和個性的改變」。一般人年紀大了,情緒及性格都可能會有些許改變,但失智患者會較明顯,如: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口不擇言、過度外向或沈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但個性改變是一般民眾比較不了解的失智症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導致憾事發生,當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應提醒家人設法帶去就醫,以避免憾事發生。此外,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也呼籲,健保能給付具有明顯失智症狀,但有困難就醫確診的個案者,能獲得精神科居家醫療之服務。目前的精神科居家醫療只適用於已確診之個案,但失智長者最困難是在一開始的就醫確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