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

研究:多喝柳橙汁 助提升記憶、學習力

研究:多喝柳橙汁 助提升記憶、學習力#學習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新鮮、好喝的果汁,不僅可幫助人體補充少數的營養外,也是所有飲品中的最佳選擇!而日前在英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500C.C.的柳橙汁,除了會攝取到豐富的維他命C,持續8週後,還能明顯提升學習力、記憶力等。百分之百柳橙汁 助提升認知功能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瑞丁大學,針對37名年齡介於60~81歲的受測者,進行為期八週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喝500C.C.百分之百柳橙汁的那組,在認知測試上比非純柳橙汁的那組高出8%。此外,又加上此研究是採用喝一個月,停一個月的方式來測試,由此可見,並非要每天喝柳橙汁才能達到效果。類黃酮 可活化掌管學習、記憶的海馬迴研究人員丹尼爾博士表示,百分之百柳橙汁之所以可提升認知功能,這都與它含有天然抗氧化劑類黃酮有關,因為類黃酮能活化掌管學習、記憶的海馬迴,所以,建議民眾在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類黃酮的水果和蔬菜,來促進大腦健康,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研究:新奇事物竟可提升寶寶學習力

研究:新奇事物竟可提升寶寶學習力#學習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於每個父母而言,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所以,只要是他們認為具有危險性、有疑慮的東西,基本上都會盡量避免讓寶寶接觸,但日前卻有項研究發現,當小嬰兒面接觸到新奇、出乎意料的事物時,反而會比平常學到的東西更多。新奇、意外的事物 易吸引嬰兒興趣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針對110名11個月大、還沒學會講話的嬰兒進行為期3年半的研究,在這段時間內,他們觀察寶寶對意料之外(如飄浮的小汽車、穿過牆壁的小球),以及意料之中(如滾動小球碰到牆壁停下、某件玩具底下放著另一個玩具)的事物會有哪些反應,結果發現,當小嬰兒看見會飄浮的小汽車、穿過牆壁的小球等新奇的事物時,學習的效果比較好,也較有興趣探索。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第一個用來測試嬰兒學習與探索新事物的研究,而從研究中也發現,吸引小嬰兒有學習興趣,且願意進一步了的是出現新奇事物,並非新玩具,所以,未來家長在提升嬰兒學習力上,或許可以嘗試這種辦法,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科學雜誌》。

不是偷懶!專注超過17分鐘 學習力開始下降

不是偷懶!專注超過17分鐘 學習力開始下降#學習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埋著頭狂念書,學習效能比較好?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到底哪個方法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研究顯示,坐著超過17分鐘,大腦活動就開始減緩,因此,似乎在念書與休息間取得平衡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研究指出,坐著超過17分鐘,大腦的活動就開始減緩,因此上數學課時,哪怕只是讓大腦休息1分鐘,給孩子們中途玩些小遊戲都能有助學習。資料也顯示,體能活動能帶來較低的缺席率和較高的學業成就表現。但體能教育的重要性卻在台灣的課堂中,因為考試而日益被低估,體育課恐會被挪用‵,當成考試或補課的時間;其實當孩子變得躁動、感受到很大的學習壓力時,適時的活動可以幫助減緩,體能活動應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課十分鐘 讓壓力與心情同時轉念為此,董氏基金會提醒,學習過程中讓孩子適當活動可有效紓解壓力,所以建議任課老師在一般非體育課的課程中,應避免課堂與課堂間因連課而犧牲休息時間,短短十分鐘的下課休息,也能讓孩子心情更不一樣;甚至可在課堂中安排學童起立動一動,增加課程的活動性,如此一來,也能增加他們的專注力與學習力。

過動症學童學習力差?醫師:提早治療可以改善

過動症學童學習力差?醫師:提早治療可以改善#學習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乖上課時常不專心、愛講話、忘東忘西,動不動就跟老師頂嘴,尤其容易跟同學起衝突,早在小學就被歸類成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經醫師確定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經過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合併行為治療後,後續表現判若兩人,今年更順利推甄上前三志願的明星高中。台中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林志堅醫師表示,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學習自我控制能力,多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表現也能很優秀。國內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比例約為5~10%林志堅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好發於兒童期的疾病,常見三大症狀為注意力不足(容易分心、忘東忘西、無法專注在同一件事情太久)、過動(不能安靜坐在位置上、身體會搖晃、上課喜歡走動),及衝動(忍不住插嘴、無法接受等待會插隊),國內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比例約為5~10%,尤其在國小一、二年級時最容易發生。錯過治療 偏差行為比例高出3~6倍許多家長會質疑:「我的孩子只是好動,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會好?」林志堅醫師說,其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腦部發展遲緩的疾病,因為腦部成熟度不足導致無法控制行為表現,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這些症狀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研究指出,ADHD孩子沒有適當治療,其青少年階段出現情緒障礙、憂鬱症、偏差行為或反社會性行為的比例,比有接受適當治療的孩子高出3~6倍。呼籲家長,若孩子出現疑似ADHD症狀時,應趁早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目前針對ADHD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為主,但是仍有許多家長擔憂「藥物會不會對孩子不好?是否有上癮問題?」,林志堅醫師表示,雖然藥物難免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但是兒童用藥安全性要求比成年人更謹慎,醫師處方時必定會考量藥物療效與安全性,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及早尋求適當治療 避免耽誤孩子一生提醒家長,ADHD是導因於腦部發育不成熟,不是因為家長管教不當、或老師不用心導致,許多家長因對ADHD認知的不足與過度擔憂,反而錯過孩子黃金治療期。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疑似ADHD症狀,應趁早檢查,求助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尋求適當治療,別讓家長一時的錯誤認知,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