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

花蓮行春健走 高齡長者騎機車來升旗

花蓮行春健走 高齡長者騎機車來升旗#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花蓮縣1月1日在花蓮縣縣府廣場前舉辦「102年元旦升旗典禮暨行春健走」活動,由花蓮縣縣長傅崑萁率縣府團隊和民眾一起唱國歌、舉行升旗儀式,許多公益團體前來參與,花蓮榮民之家高齡92歲的賀萬山伯伯、以及85歲的劉泉伯伯結伴騎著機車來升旗,一同祝賀新的一年到來。花蓮縣縣長傅崑萁說:「過去一年,大家只有一個悶字,不過,2013新的一年,景氣逐漸回升、歐債問題會逐步獲得解決,日韓大陸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國家GDP成長顯現樂觀,相信台灣也能經濟昌盛,花蓮許多新建設籌備已經到了一段落,包括花蓮觀光秀場、國際觀光夜市、影城、高空纜車等都要招攬民間企業投資,新的一年當自立自強,要花蓮縣大步向前!」接著由花蓮縣衛生局同仁帶領民眾晨運,局長徐祥明許下新年願望:「全新一年開始,希望鄉親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擁有健康和幸福!」升旗典禮後,縣長率縣民前往美崙山森林公園進行全程3公里的健走活動,縣府還準備了電視機、腳踏車等許多獎品舉辦熱鬧的摸彩活動,讓民眾開心帶回新年的第一份禮物

養成每日健走習慣 可延長壽命!

養成每日健走習慣 可延長壽命!#健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健走是一項很普遍及最簡單的生活化運動,而且好處非常很多。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調查,18歲以上有習慣運動的民眾,以健走佔最多,平均約有43.3%人口數,顯示健走是國人最喜愛的運動方式。因此,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特別介紹一條健走路線「清湶寺山林步道」。清湶寺位於基隆市七堵區和安樂區交界處的山區,屬七堵區範圍。這一帶山區的海拔高度大約只有一百多公尺,其實只能算是丘陵地,清湶寺的海拔高度則約六、七十公尺,遠離塵囂,距最近的社區也需要翻越過一座小山頭,距最近的安樂區「壯觀台北」、「台北e-go」社區,徒步一公里左右;距「國家新城」則大約兩公里。。附近交通便利,車輛可以很方便的停在道路邊,使清湶寺及步道系統儼然成為基隆市的「後花園」、「健身房」,是休閒健身最佳去處。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表示「健走」的好處很多,可以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控制體重、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更可紓解壓力,以步代車,經濟又環保。而且只要養成定時健走的習慣,每天運動15分鐘以上,就可以延長壽命,鼓勵大家將健走養成為生活習慣,一起走向健康!

打造健康士林城 登山、健走樣樣來

打造健康士林城 登山、健走樣樣來#健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2012士林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成果展」,活動內容包括士林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成果海報展示,士林健走步道動態地圖互動分享,並提供老人生活體驗遊戲、健康飲品DIY等各種闖關活動,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健康生活,並同步了解本區高齡友善健康城市作為,以共同打造敬老、親老的健康家園。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黃秋玉表示,士林區於96年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健康城市聯盟,正式與國際接軌,為打造一個健康士林城,並因應人口老化,將高齡化議題納入士林健康城市推動重點,透過跨部門合作,持續建構健康城市網絡與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營造工作,結合區內產、官、學、民等資源共同辦理國際文化節、區民休閒運動會、登山健走活動、建置社區健走步道、活躍老化與健康減重等活動。為了讓市民了解台北士林健康城市作為,鼓勵社區居民落實健康生活型態的新生活運動,達到遠離肥胖、健康體能及活躍老化的目標,共同營造士林區優質健康生活環境,創造美好的未來。

享受健康動起來 簡單運動從健走開始

享受健康動起來 簡單運動從健走開始#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健康的人是幸福的,基隆市衛生局為鼓勵民眾透過保健知識,養成健康習慣,落實健康生活化,而運動所能帶來的好處很多,不但可燃燒熱量幫助減重、促進身體健康、更可在心理上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衛生局指出,運動的好處包括:運動會消耗熱量,如果我們消耗的熱量大於吃進去的熱量就可以減重。 運動燃燒脂肪並結實肌肉,減重若光靠節食,會同時失去相當的肌肉及脂肪。若合併運動,減輕的體重便會以脂肪為主,因為運動會留住肌肉且會提高新陳代謝率並幫助燃燒更多熱量。運動降低食慾,中強度的運動,反而可以降低食慾。運動還能提高新陳代謝率,當我們開始減重,也就是減少熱量攝取初期的兩天後,基礎代謝率便會開始下降。此時就需要靠運動來提高減重者的新陳代謝率,幫助體重持續下降。 運動促進身體的整體健康:對體重過重的人來說,運動對血壓、血脂肪、血清胰島素值及心肺功能都有正面功能。 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提醒沒有運動習的民眾,「健走」也是很好的入門運動,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91年起推動「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健走」是既簡單又輕鬆的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運用「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以4公里/小時的速度,日行萬步,只要90分鐘,步行約6公里,就可以消耗約300大卡,走向健康。單靠控制飲食來減肥,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唯有飲食控制加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減少副作用,增加減肥成功的機會。

陪太太走出病痛 他號召民眾齊健走

陪太太走出病痛 他號召民眾齊健走#健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烏日仁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嘉進,因太太罹患鼻咽癌,為了鼓勵太太勇敢戰勝病魔,發願舉辦社區健走。此「健走活動」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在陳嘉進的堅持下,至今都沒遇過停辦的狀況,甚至每場健走參加人數都爆增到百人以上。陳嘉進表示,八年前太太因為罹患鼻咽癌,家中頓時陷入愁雲慘霧的氣氛中,為了鼓勵太太勇敢戰勝病魔,每天陪太太到戶外走走、抒發情緒,當下也向老天爺默默許了一個願望:「只要太太能好起來,一定會固定在社區舉辦健走活動,讓大家一起走出健康、走出希望」。而在院方的化療、電療治癒下,陳太太的身體狀況也漸漸進入佳境,一起投入社區活動。陳嘉進也說,雖然剛開辦社區健走活動只有十幾個人參加,但是他不氣餒堅持每2個月舉辦1次「健走活動」,還免費提供早餐,漸漸的參加民眾越來越踴躍,到現在每舉辦一場大型健走活動,參加人數都爆增到百人以上,且每場活動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延辦或是停辦的情況發生。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就舉辦了「社區健康營造成果發表會」來感謝各社區、醫院及衛生所在今年積極推動菸害防制、檳榔防制、肥胖防治及健康老化等社區健康營造議題,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希望明年能再吸引更多民眾加入社區健康營造行列,共同朝向健康、活力、快樂的目標邁進。 (圖片來源: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醫訊/沉浸芬多精的古蹟原始步道樂活遊

醫訊/沉浸芬多精的古蹟原始步道樂活遊#健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芝山岩為台北士林區的獨立小山丘,具有豐富特殊的生態植物與多元珍稀的生物,它原為台北盆地的孤立岩體,百萬年前是海底礁石。後浮出海面成為小島。因此擁有古生物(例如貝類)化石,加上風化、侵蝕等特殊地理作用,使得芝山岩擁有許多特殊的天然地理及地質,如大岩石、風化礫、石象、石硯、石墨、洋蔥石等奇觀。並有皮孫木、搭肉刺、血桐、稜果榕、魯花樹等海岸生物。這種山丘上的海邊植物,是台灣罕見的奇景。此外,芝山岩也擁有悠久的文史古蹟。例如公元前四千年的芝山岩遺址,18世紀造的古廟惠濟宮,19世紀造的芝山岩隘門,近年來考古發現的圓山文化骨骸,此皆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此外有19世紀六氏先生歷史事件相關的學務官遭難碑、六氏先生墓、國語傳習所舊址、同歸所;另有野鳥學會「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其中的養生蔬食餐館。現在,財團法人法鼓基金會台北北區分部(農禪水月)特規劃芝山岩半日健走,可沉浸在芬多精氛圍下,藉此享受山光水色與古林步道、運動健身、古文史導覽,當天從捷運站出發,沿著雙溪河堤公園前行,在河堤濃密樹蔭下做柔軟養生體操,再到芝山岩慢行健走,途中會有熟悉文史的專人導覽介紹各免費景點及古蹟、生態植被。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前一天請注意氣象資訊。名稱:輕鬆走遇見禪時間:101年12月16日(日)上午07:30~11:30地點:台北捷運紅線芝山站1號出口(07:30集合)洽詢:02-2893-3161轉573活動推廣組網路報名

醫訊/大自然郊外踏青健走運動

醫訊/大自然郊外踏青健走運動#健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的賀爾蒙,使身體獲得舒適與愉快的感覺,提高對疼痛的忍受力;規律的運動與正確呼吸方式,也可以紓緩緊張壓力,保持體態、促進心肺功能、幫助睡眠品質、增進免疫力等好處。緣此,財團法人法鼓基金會特辦理推動大自然郊外踏青健走運動,由農禪寺院承辦,邀請大家來到郊外接觸大自然,享受清新空氣與單純健走的感覺,路線為北投的芝山岩附近山坡及道路,行前會做簡單的柔軟放鬆有氧體操運動。活動請聽工作人員的指示,未經同意請勿私自離隊,請勿踩踏農作物,或任意摘取水果、隨時注意環境乾淨,果皮紙屑自行攜帶下山。小心火苗,保護山林安全,防止森林火災。請自備個人物品(如飲食、水、雨具、寬鬆衣物、毛巾、慣用醫藥、帽子、防滑鞋、防滑拐杖、自行投保、健保卡)報名資料完整方受理,名額有限,額滿截止。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需事先線上報名,準時出發逾時不候,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輕鬆走.遇見禪時間:101年12月4日(二)、16日(日)上午7:30~11:30地點:台北捷運芝山站1號出口7:30集合洽詢:02-2893-3161活動推廣組分機573服務;農禪(知客)處分機801~80412月4日(二)報名12月16日(日)報名

隨時隨地多活動 健走運動傷害低

隨時隨地多活動 健走運動傷害低#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常常坐在辦公室一整天嗎?許多人下了班連休息都來不及,更不用說出門運動,台灣體育委員會調查顯示民眾不運動的主要原因多半為:沒時間、太累了、懶得運動。不過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護理師饒麗君建議,民眾可利用零碎時間運動,例如,坐公車上下班時可提早一站下車步行,或是多走樓梯少搭電梯等,每週累積150分鐘的活動量就能為健康帶來好處。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劉政煒表示,健走的強度可分為基礎健走法、體適能健走法與高級健走法,而體適能健走法適合男女老少,且能達到全身運動的效果。速度約維持可維持在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相對於慢跑,健走可以減低跑步對身體造成的負擔,尤其是膝關節和踝關節的衝擊,可以減低運動傷害的機率。「健走」為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不受外在因素所干擾的運動。運動可減少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機率,並改善體適能、預防骨質疏鬆,且能達到體重控制,饒麗君更表示,若是不太費力的輕度活動,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量累積。例如散步就不能列為運動的一種,每週要達到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或是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才能讓我們的生理達到最基本的健康。「中度身體活動」指得是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的對話,但無法唱歌的狀態。這類的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些,也會流一些汗;「費力身體活動」為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無法邊活動邊與人輕鬆說話,會讓感覺很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且流很多汗。一日中多次短時間運動(8~10分鐘),累積30分鐘以上同樣能為健康及體適能促進帶來效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