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

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病達5成

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病達5成#兒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失去父母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被安置到安置機構(育幼院)以得到暫時性的妥善照顧。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這些兒少過去的恐懼或陰影可能持續影響其身心,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最近完成的研究發現,高達五成的安置機構兒少有終身精神疾病,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其次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對立反抗行為。女童遭媽媽男友長期性侵 噩夢揮之不去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支持個案在進入安置機構時,進行心智科評估與定期追蹤的重要性,並且需要跨團隊的整合介入,才能幫助這些兒少得到適切的身心照顧。這篇論文已發表於2020年3月的《台灣精神醫學期刊》。12歲的小妮從小失去父親,媽媽的男友長期對她性虐待,並威脅必須守著這個「秘密」。直到2年後的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回家發現小妮下體流血,緊急送她至醫院,在醫院的協助下才揭露這起不幸事件。小妮被緊急安置在安置機構,開始新的學校新的人際關係,但長期的性侵噩夢仍在小妮生命中持續了好幾年。林口長庚兒保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兒少遭受虐待或不良對待,可能導致或加重其精神疾病,如反應性依附障礙、分離焦慮、懼學症、憂鬱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飲食障礙、對立行為疾患或規範障礙等,也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類群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學習障礙等。此外,有些身體虐待傷及頭部創傷,也會影響兒少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因此完整的精神科診斷性評估與神經心理功能評估,可提供後續社會心理治療介入之依據,也可提供後續機構照護及教育系統之依據。林口長庚兒保中心在土城長庚醫院院長黃璟隆教授帶領下,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安置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並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其中76人是經社會局安置的個案,21人來自高關懷處遇機構或司法安置的青少年。長庚:最常見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梁歆宜醫師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安置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兩成;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22.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其他還包括憂鬱症(10.3%)及創傷後壓力症(4.1%)等。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機構兒少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之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10.1%、1.7%、0.1%)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六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兒少(25.0%)。機構中兒少約有一成自陳有明顯憂鬱,且在8至12歲的族群高達一成七。梁歆宜醫師指出,在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年時期)遭受到虐待經驗,不僅對個案在精神心理層面的影響,同時也會長期影響身體,包括生長發育與生理變化、引起長期發炎反應、及破壞壓力賀爾蒙的系統的調節,也就是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簡稱為HPA) 的回饋控制系統。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除了與壓力調控息息相關,同時也調節許多身體活動,包括消化、內分泌、免疫系統、心情和情緒以及能量貯存和消耗等。此外,受虐經驗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也包括大腦的學習功能。在大腦神經系統的生化機制作用下,腦部杏仁核的恐懼反應被過度喚起,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功能被抑制,使得兒童青少年專注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衝動、易怒或是躁動不安。優先處理情緒行為問題 接續心理治療及腦部心智功能復健林口長庚兒保中心黃文怡臨床心理師表示,若是受虐兒童現階段已出現明顯的失眠、焦慮及憂鬱情緒、創傷後壓力症,進而影響生活適應、人際互動、課業學習,則應先至兒童心智科就診,請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評估與診斷分析。接著可依照醫師評估及診斷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針對受虐兒童進行藥物治療,優先處理急迫的情緒行為問題,後續則可依據受虐兒童的狀態,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與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黃璟隆教授表示,醫療機構除了通報責任外,後續的醫療身心照護及資源轉介與整合,也是在兒虐處遇的重要任務。因此林口長庚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成立後,即將精神醫療團隊融入整體運作,同時在長庚院方的大力支持下,把兒保平台延伸到安置機構(育幼院)、學校等,以對個案進行後續的整合性服務,幫助這些孩童能健康成長。

弱勢兒少餐費僅32元 盼眾募款傳愛

弱勢兒少餐費僅32元 盼眾募款傳愛#兒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11歲小敏來自隔代教養家庭,由曾祖母扶養,現在六年級卻還沒30公斤。曾祖母、姑婆兩位年事已高、健康狀況及體力逐年退化,照顧能力及陪伴時日都憂心。靠社會救濟過日子,家扶轉贈生活物資,或阿祖還能夠走路去菜市場買簡單的青菜,雖家中餐桌上菜色不豐盛,但小敏覺得阿祖料理比學校營養午餐好吃!阿祖擔心其發育不良,青菜、水果都會盡力準備,也叮嚀小敏要吃光光,不浪費。因為信仰,淬鍊小敏有樂觀的態度,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夢想著要趕快賺錢幫助阿祖過好日子。弱勢兒少每餐費用僅32元、70.2%兒少曾餓肚子家扶基金會長期關注貧童成長與健康,為了解扶助兒少飲食及營養資源概況,今年針對小學五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服務對象,以抽樣調查方式完成《弱勢兒少飲食營養調查》。發現有75.2%弱勢兒少每天都有固定吃三餐,但卻有69.7%未每日攝取蔬菜水果,有54.3%弱勢家庭每戶每月餐食花費未達萬元。若以整體而言,平均每位兒少每餐僅有32元可用。充滿愛與正能量的暖男歌手古曜威擔任《2019無窮世代計畫-傳愛過好年》愛心大使,分享今年年初準備年菜送給弱勢家庭時,得知他們反而期待的是蘿蔔糕等日常食物,讓他驚訝:「原來弱勢家庭的需求是如此簡單」。曾經因收入不多只能吃罐頭度日的他,參與「更好的選擇」短片拍攝,帶領社會大眾從弱勢兒少的視角,看見他們的困境。他感同身受道:「相信我們都有能力,陪伴弱勢孩子做更好的選擇」,呼籲粉絲一同幫助弱勢孩子。家扶基金會籲社會大眾支持募款 在歲末寒冬一起溫暖傳愛!家扶基金會重視兒少營養問題,在生活扶助的基礎上積極推展營養改善的各種方案,包括食物轉贈、營養補充、料理教室、生活營隊等,補充弱勢兒少成長所需營養、或幫助弱勢兒少與家長學習知識及料理技巧。何素秋執行長表示:「家扶基金會從69年弱勢兒少服務中看見,受限於經濟及家庭環境因素,弱勢家庭在飲食上因為各式限制進而影響選擇。我們觀察到弱勢兒少容易有過胖或過瘦的狀況,需要社會大眾一起關注,尤其健康成長是孩子們基本的需求,期待能一起為這空缺補位!」家扶基金會呼籲社會大眾支持《無窮世代計畫》,傳愛過好年募款目標6,000萬,邀請您在歲末寒冬中,一起溫暖傳愛!家扶基金會《無窮世代計劃》http://www.ccf.org.tw/new/endpoverty/※捐款專線:04-22061234※捐款管道:郵政劃撥:戶名/家扶基金會;帳號/00224801(備註「無窮世代」)  家扶官網、LINE Pay、萊爾富Life-ET、OK超商OK GO、遠傳電信語音捐款:591993

妥善運用政府113資源 守護兒少身心

妥善運用政府113資源 守護兒少身心#兒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歲童疑遭虐網友包圍保母家」、「11歲女童疑遭虐顱內出血不治」,兒童受虐案件頻傳,引起社會各界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107年兒少保護案件總案件4,175人次,以身心虐待最多,佔53%,其次為不當管教,佔44%。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協助兒虐案家早日接受身心專業協助,於臺北市11所醫療機構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小組」,並於12個行政區及心理衛生中心共13處設立心理諮商門診,提供專業、安全、隱密、友善之身心服務,期望案家早日走出受虐陰霾。遭兒虐童恐身心受創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臨床心理師馬心怡表示,兒童不懂得為自己發聲,遭受疏忽或虐待時,也常無力求助。受虐個案除了身體傷害,心理上也容易出現嚴重的情緒困擾與創傷反應,例如焦慮、恐懼、冷漠、罪惡感及內疚等,行為上會有退縮、壓抑及依賴等情形,也可能對他人有錯誤認知而出現攻擊行為。長期身心健康、生活適應及人際關係都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此外,許多兒虐或不當管教的發生,也可能來自於感受到高壓力或在管教上感到無助的家長或照顧者,這些家長也非常需要受到協助。透過心理治療 助孩童及家庭進行身心創傷修復馬心怡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兒少身心受虐的修復上,除了驗傷採證及生病、受傷等生理治療的醫療處遇外,透過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孩童及家庭進行身心創傷修復,使兒少逐漸穩定日常生活及情緒,亦協助家長或照顧者學習適當的親職壓力管理以及親職技巧,並進行親子關係的修復,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正向成長,促進復原力的提升,在陪伴家長及孩子走過成長及修復的歷程,也期望能降低未來兒虐再發生並增進兒童和家庭的身心健康。妥善運用政府資源臺北市衛生局有感兒虐案家需要及早介入身心治療,自103年起在臺北市11所醫療機構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小組」,以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提供獨立、溫馨、安全、隱密且友善的就醫環境;並於臺北市12個行政區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共13處設置心理諮商服務,其中有多位心理師及醫師具備兒少、親職諮商專業及兒少精神科、情緒問題與拒學等醫療專業,可提供兒虐案家完善之身心治療。人人都可以成為杜絕兒少虐待的協助者,當您懷疑或發現兒少有被虐待的情形,請撥打全國婦幼保護專線「113」進行通報;若您周遭親朋好友遇到兒虐相關案件,需要醫療介入,可於上班日9時至22時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1884-1888洽詢,若有心理諮商等需求,可撥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線電話(02)3393-6779轉23洽詢,亦可逕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門診部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網路爆料夯 遇虐兒案緊急通報更重要

網路爆料夯 遇虐兒案緊急通報更重要#兒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北市12日晚間曾發生一起家暴案,42歲男子居然因兒子買的肉圓沒有加辣,失控爆打妻兒,引起社會撻伐,14日妻子發聲明指控,丈夫早已經不是第一次施暴。0至6歲受虐比例逐年攀升2019年才剛開始,就發生多起震驚社會的兒童保護案件!6歲以下的孩子較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一直是受虐高峰族群。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0至6歲受虐兒少比例逐年攀升,搶救幼兒免於暴力陰影刻不容緩!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今年1月份才短短半個月,就有4起兒虐事件透過網路爆料。關懷受虐兒的初衷值得肯定,但爆料過程中可能曝光受虐兒少身份。家扶再次呼籲民眾如發現疑似受虐兒,仍能善用通報系統。上述社會事件中,主要照顧者囿於親職教育知識不足、做出超出合理管教的行為、進而發生憾事。從家扶基金會的經驗來看,這類事件背後常伴隨著兒少保護家庭可能面臨的壓力,包括婚姻失調、家庭關係重大變動、經濟困難、親友鄰里的支持不足、缺乏求助勇氣等,亦即「支持系統薄弱」、「親職知識缺乏」是此類事件背後的結構性成因。施虐因素以「缺乏親職教育」、「情緒不穩定」最多從衛福部2017年兒少保護案件統計可見,「不當管教」比例高佔近一半(47.79%);施虐者排名前5因素依序為「缺乏親職教育」、「情緒不穩定」、「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親密關係失調」及「經濟因素」,這樣的結果與家扶基金會統計近年來所服務的兒少保護家庭服務的資料中施虐者的特質因素相符。當代家庭組成日趨多元,主要照顧者面對多重親職知識與親子教育需求、對應的知識能力與情緒支持卻相對缺乏,倘若再遇上兒少管教、經濟壓力等事件,主要照顧者常因此失控、做出令自己與他人都遺憾的不當行為。不、閉、打、小、孩 理性管教5字訣從此社會事件從網路開始發酵特質來看,網路爆料除了揭發事件的嚴重性,更見傳播效果的影響力。社會大眾願意關懷受虐兒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受虐兒少個資、照片及背景資訊如未經去識別化處理,很可能在爆料過程中曝光其身份,甚至熱心鄉民的人肉搜索可能將重大兒虐及性侵案的保護個案置於風險中。針對近期兒虐事件,家扶基金會近年「不『閉』打小孩」宣導,邀請每位家長面對事件處理都能理性管教,壓力大時要適時求助。透過「不」要生氣,深呼吸10下;「閉」上眼睛,靜心10分鐘;「打」給家扶,求助家扶專線0800-078585;「小」孩抱抱,擁抱孩子10秒鐘;「孩」要大笑,與孩子大笑10聲,來理性因應與管教。家扶呼籲「通報重於爆料」,民眾一旦發現疑似受虐兒,可善用113通報、110報案系統,受理時通報者的身分資訊完全保密,同時也會保護疑似受虐兒的資訊,並於第一時間處理資訊。適時求助,是每一個家庭可以做的,每個人多一分謹慎、多一點關懷,兒童安全才能多一分保障。

少女就偏頭痛?醫:睡眠不足佔4成

少女就偏頭痛?醫:睡眠不足佔4成#兒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12歲少女反覆頭痛,就醫看診。少女媽媽表示,女兒從國小六年級開始偶爾頭痛,休息後就緩解。但上國中後常頭痛,有時須請假。少女表示,之前多為前額痛,現偶為側邊頭痛,偶爾想吐、上下樓梯更痛。下午上體育課需至室外,很不舒服,只能到保健室休息。痛起來,有時會連續2至3天,休息雖然稍減緩但仍感覺不舒服,較累且易打哈欠,但有時都沒有症狀。健康兒少急性頭痛 最常見原因為感染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賴明琪表示,常見的原發性頭痛主要為偏頭痛,其次是緊縮性頭痛,表現多為反覆急性發作。偏頭痛的特質為單側(有時雙側)搏動性的中重度頭痛,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伴隨噁心或嘔吐、畏光且怕吵,有些人會在頭痛前預先出現前兆。緊縮性頭痛典型症狀為雙側壓迫性或緊縮性輕中度頭痛,日常活動不會加劇頭痛,無噁心現象,但可伴有畏光或怕吵。原本健康的兒童和青少年突然急性頭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感染。若急性頭痛合併其他局部神經異常症狀,須排除腦部急性出血(血管瘤)。若急性頭痛合併發燒,則須排除腦膜炎。慢性惡化頭痛須注意腦高壓背後是否可能為腫瘤、水腦造成。慢性無惡化性頭痛最常見為慢性偏頭痛,精神方面的壓力焦慮亦可能造成慢性頭痛。發作快、持續時間短 兒少偏頭痛與成人不同4特點賴明琪醫師說明,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與成人的不同之處為:(1)通常兩側前額,而非一邊,有時也會枕部頭痛;(2)時間較短,通常2至4小時內會改善,有時少於1小時;(3)發作較快,有時不到15分鐘內就劇痛;(4)偏頭痛體質的孩童,有些容易反覆性腸胃不適、肚臍周圍腹部悶痛,甚至週期性嘔吐。早期的偏頭痛或許可經由休息緩解,但隨著症狀加劇及頻繁發作,須適量使用急性期止痛劑。此外,記錄並分析可能加重或誘發偏頭的食物或日常活動及精神壓力也很重要。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約40%會因睡眠不足而惡化,適當運動有助改善偏頭痛。而如果慢性偏頭痛到影響日常學習及生活,除了改善日常生活,可併用急性治療及預防性偏頭痛的藥物來緩解或改善。

單親父入獄三娃沒人管 家扶:突顯兒少保護不足

單親父入獄三娃沒人管 家扶:突顯兒少保護不足#兒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報載,桃園縣發生單親家庭父親因酒駕入獄,而將三名幼童留置家中「自生自滅」的狀況,所幸學校老師因孩子未上課而進行家訪,才發現此一事件,通報縣府社會局予以緊急安置。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此一事件中突顯現行兒少保護體制之不足,根據2012年全國寄養服務統計分析顯示,新增之寄養個案安置原因,父母入獄者佔14.7%,可見兒童易因父母入獄而未受適當之照顧,乃兒童保護風險因子之一,急需社會主動發覺與提供協助。何素秋執行長說明,現行制度僅針對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父母或主要照顧人進行查訪與通報,且查訪對象僅限12歲以下兒童,以致非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受刑人,其未成年女子易因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入獄,而未獲基本生活照顧,陷入兒少保護危機之中,影響其安全與福祉,凸顯司法單位把關機制不足的現況。家扶呼籲,政府應擴大司法機關對於受刑人之未成年兒少生活狀況查訪,非僅限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事件與年齡為12歲以下之兒童,而於知悉未成年兒少無人照顧、受虐或未受適當照顧的情形,通報各縣市主管機關,確保其未成年子女獲得適當生活照顧,落實保護兒少生存權之責。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