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

過動傾向孩子 復健治療可改善

過動傾向孩子 復健治療可改善#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精力充沛的孩子在學校有時會因為無法專心聽課及遵守規範,讓老師一個頭兩個大,也讓家長擔心不已。一名5歲男童被母親帶至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復健科醫師評估陳童有過動傾向,治療師評估陳童無法久坐,專注力持續度也不夠並有衝動行為,因此藉由團體的動態感統活動並搭配有趣的認知教具,來滿足孩子的動態需求並提升專注力。全國有近1/3孩子有心理健康問題衛生福利部委外調查顯示,全國有近1/3孩子有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專業評估、協助。孩子的精神疾患會以發展、情緒、行為、數種精神疾患方面呈現,其中盛行率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最高。從調查資料可見孩子罹患精神疾患並不少見,孩子有可能是因為本身個性特質或是環境影響導致其出現類似過動症的症狀,在未經過正式的心理與發展評估時,切勿幫孩子標上標籤。可以利用座位調整、改變規則給予真正需求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何政峰表示,有過動行為的孩子外觀和一般孩子一樣,卻普遍擁有好動、衝動、注意力極高或極低、人際技巧差、情緒反應大及挫折忍受力低等特質,因此容易被懷疑或鑑定為ADHD、亞斯伯格症或其他情緒障礙。何政峰職能治療師提及在學校方面,可能成立輔特團隊給孩子真正的需求,如座位調整、結構式教學方式、改變教室規則、調整獎勵分組上下課作息、運用增強正向行為管教模式、安排小天使小老師等方式。完整復健治療包含認知、行為、感覺統合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ADHD的孩子需要接受完整的復健科治療,例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感覺統合及親職教育。治療師會依據孩子的狀況設計、安排團體,減少孩子的行為、情緒等問題。周建文主任也提醒亞斯伯格症與ADHD可以成為另類的優勢,社會雖需提高對孩子狀況的敏感度,但也別為孩子貼上標籤。

重視孩子身心 別再用手機填補童年

重視孩子身心 別再用手機填補童年#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從恩典上幼稚園之後,他有許多快樂的童年時光都是在遊戲廣場度過的。下午3點多到6點,這一片開闊的遊戲廣場不僅是孩子們體能得以釋放的玩樂天堂,也是家長們短暫休憩閒話家常的熱鬧基地。別用電視手機填補孩子的童年 好友Eva對我說,她爺爺從小就是在這個遊戲廣場玩,後來是她媽媽,緊接著是她,而現在,換成她帶著雙胞胎兒子來這裡玩!對她來說,這裡不只是遊戲廣場,更是這座美麗城市跨越了不同年代,回報給每一個孩子最美好的童年樂園。對我來說,德國的遊戲廣場總是充滿著人情味故事,我在那裡與許多不知名的爸媽或爺爺奶奶相遇,聽著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記得有一回,在遊戲廣場上遇見一位老爺爺,他跟我聊到遊戲廣場對孩子的重要性,他說──在這個科技媒體過度氾濫的年代裡,每座城市不同角落的遊戲廣場,推促著大人帶著孩子前往活動及玩耍。別讓孩子變成只待在電視機前的機器兒童,讓孩子過早使用電玩及手機,童年應該是在森林與遊戲廣場裡度過的。從小沒玩夠 上學後可能會有專注力的問題一個完善的遊戲廣場,提供給孩子們身體大小肌肉整合發展的機會,一個從小就沒有玩夠的小孩,上小學後較可能發生學習專注力的問題;在學齡前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是孩子們最真實的體驗學習。仔細看看,便會發現遊戲廣場的設計大都採用天然素材,如大量的木材、沙堆、水池與石頭、攀爬的繩索等,呼應著孩子的五感親密接觸。此外,每座遊戲廣場都經過專業公司的規劃,孩子天性喜歡冒險與探索,太簡單或一體成型的塑膠遊戲廣場,燃不起孩子真正的玩勁。話說回來,雖然德式遊戲廣場大都具備某種程度的冒險挑戰性,但都經過諸多安全性評估,即使孩子真的發生小意外,都是不會讓家長提心吊膽的小傷。聽老爺爺這一段精彩的分享後,我直接追問,為什麼一談起遊戲廣場,他的兩眼就發散光芒。原來,在老爺爺住的村落裡,有一座他從小在那裡玩耍不倦的遊戲廣場,前3年,當他退休後有機會再回去拜訪那座童年的遊戲基地,竟然發現很多設備都相當老舊,甚至需要「退休」,換上新設備;看到童年的祕密基地不再完善如初,他決定投入遊戲廣場的維修工作,沒想到意外讓他找到退休生活的熱情志業。3年來,他陸續召集了村落裡的居民一塊兒投入這個修護工作,也順利募集了資金來為孩子們添增新的遊戲設施。高比例的遊戲場說明德國人對身心需求的重視老爺爺童年的那一段美好時光又復活了,這一回他變成遊戲廣場上與小小孩們一起玩的老小孩,小朋友及家長都知道他是這個遊戲廣場的守護天使,只要遊戲廣場有任何狀況,都會向他回報。像老爺爺這般義無反顧地為孩子們投入遊戲廣場的維護與建設,在德國可不是少數人關心的議題,許多家長或教會組織,也常會自組團體積極投入孩童遊戲廣場的共同維護,或是募集資金建設新設施。全德國大小城市加起來有近5萬多個遊戲廣場,這麼高比例的遊戲廣場,說明了德國人對孩童們到戶外玩樂遊戲的身心需求的重視。遊戲空間多元為孩子健康成長原因之一當然,礙於每一個邦州對於幼兒教育制度投入的規劃與資金各有不同,難免還是會看到多元完善的遊戲廣場與簡陋未經維護整理的遊戲廣場間天壤之別的品質差異。以我居住的城市來說,就有近20多個大小不一的遊戲廣場,這個城市的市政團隊相當重視給予孩童一個乾淨完善的遊戲廣場,所以常會看到相關的工作人員來勘查遊戲設備是否需要維修。一大早帶恩典去幼稚園後回家的路上,也會看到清潔隊員在清掃遊戲廣場,話說我常去的遊戲廣場已經70幾年了,某一區的設備隨著歲月而變得相當老舊,2016年年初,幼稚園的許多家長聯合起來向相關單位反應後,沒多久就看到老舊的設備一一被拆解。歷經2個月的重建期,8月底再回到遊戲廣場,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設備大展雙臂的在那裡迎接著孩子們。那一天,我坐下來跟爸媽們聊天,說到市政府花費了10萬歐元(約臺幣360萬元)的資金來重建這一個新設備。看著新穎的設施,看著孩子們開心歡樂地攀爬遊戲在其中,我們真心感謝能生活在這一座願意關心孩童健康成長的美麗城市裡。【德式慢養手札】◆ 在德國的各個城市裡,常設有讓孩子玩耍的遊戲廣場,其規劃設計大都採用天然的素材,讓孩子能夠接近大自然。除了出門走幾步路就能看到遊戲廣場,通常在森林、動物園、農場裡,也都會有孩子的遊樂設施,由此可以看出德國這個國家、社會和人們對孩子們善意的關懷。 ◆ 在德國,一個地方只要住了超過3戶有小孩的人家,戶外多半就有提供孩子們玩耍的空間和設施。因此,除了學校的運動課程,德國小朋友能鍛鍊身體、釋放精力的機會其實很多。

避免無痛失明 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避免無痛失明 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眼睛發育期,6歲是關鍵!一名3歲半的孩童看卡通時常瞇著眼,走路時也常跌倒,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此名患者視力極差,再不治療就會變弱視。眼科醫師提醒,多數幼童的視神經發育會在6歲結束,如果在7歲以後才發現、治療,改善空間已經很小,幾近無效。發育不全造成視力不良 是不可逆的症狀不過,到底什麼是「弱視」?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弱視如同「無痛的失明」,意旨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眼睛漸漸喪失擁有正常視力的機會,是發育不全造成的視力不良,也是一種不可逆的症狀,一旦形成,就無法透過矯正來挽救。一個已經被診斷為弱視的13歲孩子,矯正後視力是0.7,就表示不論戴眼鏡或手術,最佳視力只能達到0.7。如果他在6歲前發現,有可能針對病因成功治療1.0,但若不幸忽略,6歲後即便能改善,提升的程度也不大。假設他後來得了近視,可以用眼鏡或手術矯正的只有「近視度數」的部分,因為弱視的關係,矯正後最好的視力也只有0.7。弱視是「發育」問題 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解釋,孩子6歲前的眼睛是遠視眼,此時焦點是落在眼球之後,尚無法精準地落在視網膜上,在發育過程中,光源的刺激仍需充足且路徑正確,才有助發育,當刺激不足,視神經、大腦的發育不夠,就無法形成良好的視覺。孩子懂得分辨方向 就可到眼科做眼睛檢查經過統計,弱視的自然發生率約是3~5%,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實際反應在生活中,是每一班(約40人)的孩子中,就有2個,比率並不低!6歲之前是眼睛發育的黃金期,需要「正確、充足」的光線刺激、動態刺激,來「訓練」視覺系統的形成,所以發育緩慢的現象最好能在幼稚園階段,或更早就發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說是唯一的療法。 陳瑩山醫師建議,當孩子到了2歲半、3歲左右,懂得用手正確地比出上、下、左、右時就可到眼科要求做眼睛檢查。尤其是不善表達的小孩,若出現頻揉眼睛、瞇眼或歪頭看東西等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教養頭大 3階段呼吸助改善焦慮

教養頭大 3階段呼吸助改善焦慮#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講不聽、靜不下心常是過動症(ADHD)孩子出現的症狀,影響的並不只是孩童本身,還有周邊的人,尤其是很多家長會有憂鬱、焦慮的症狀出現。面對孩子回家聯絡簿被寫紅字、婆婆指責,有些家長們會用心理學當中「否認」的心理機轉,選擇外出晚歸,以自己太忙的理由來原諒自己。醫師表示,利用鴕鳥心態轉移注意力,躲避面對孩子的壓力,反而無法正面解決問題,人際關係恐更僵化。情緒不穩可能會影響孩子人際關係方太太督導小五的女兒寫數學發現錯了一堆,忍不住批判女兒,陳太太幫3歲的兒子轉卡通觀看,到了休息時間,沒想到孩子又哭又鬧,不肯停止看電視。諸如此類的情況是每天的「育兒戰」,許多父母都會容易將負面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情緒不穩就容易大小聲,久而久之容易讓孩子陷入不知所措,甚至可能影響人際關係。3次呼吸能緩解焦慮症狀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徐溫嬬觀察發現,人們都受到厭煩過去或擔憂未來情緒、想法的影響,無法把注意力放在當下,往往被困住在過去或是未來。因而,每每遇到狀況時,就出現自動導航的慣性反應。為了幫助家長們在面對孩子時,家長可以透過正念親職教育團體治療共同討論、解決問題。正念指一種把注意力拉回當下的技巧,當家庭中小孩正經歷人生混亂期時,家長可透過正念的練習或團體交流,重新學到因應技巧,面對孩子出狀況時,不需懊惱,把注意力回到當下,給予孩童穩定的陪伴。正念家長親職教育團體治療目的,可以實際體會感受活在當下,訓練專注力,不要卡在以往的慣性想法,有一空間可選擇正確的反應,讓原本有憂鬱、焦慮的症狀或傾向能逐漸有效緩解。徐溫嬬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念活動的3次呼吸的練習:1) 第一次吸呼:專注力著重在「注意呼吸」2) 第二次吸呼:專注力著重在「放鬆身體」3) 第三次吸呼:專注力著重在.「自問現在什麼最重要?」 

短時睡眠 幸福感、專注力較高

短時睡眠 幸福感、專注力較高#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活著,無論有再多錢,如果沒有時間花,也只是枉然。許多投資者為了讓錢滾錢,將金錢投注在股票或不動產上。然而,若成為短時睡眠者,將可以為自己的未來投資時間。投資時間就會滾出更多時間。絕大多數的非短時睡眠者,為了完成一天的任務,就已經費盡所有精力,沒有餘暇為自己的未來投資時間。透過短時睡眠 增加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再好的東西,也需要時間來使用;交遊再廣闊,也要有時間與友人相聚出遊、培養感情。當我還是長時間睡眠者時,因為一天工作16小時左右,加上加班費,薪水頗為豐厚。我用那些錢購入了一台BMW ALPINA,但一年只行駛了20公里,第2年我就把車賣了。為了學習進修而付學費給老師很容易,但付了錢之後,沒有時間學習,是不可能學會的。但透過短時睡眠,增加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就能利用這些時間研擬方案,代替重複性高的手工作業,還有可能進一步將時間投資在能為我們縮短作業時間的事情上。就像有錢人能用金錢不斷創造出金錢,有時間的人也能用時間不斷創造出時間。專注力因短時睡眠而提升短時睡眠除了「時間增加」之外,另外一大優勢就是「提升專注力和動力」。或許有人會想:「咦?!睡眠不足,專注力不是反而會下降嗎?」確實如此。但有些人一天睡7小時,還是睡眠不足;有些人一天睡3小時,也不會睡眠不足。「睡眠時數○小時以下,就會睡眠不足」的定義其實是不存在的。所謂短時睡眠者,是指睡眠時數比一般平均睡眠時數短,且能正常活動,不會陷入睡眠不足狀態的人。其實,短時睡眠者的專注力,遠遠勝過長時間睡眠者。在快速動眼期,專注力所需的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受容敏感度會變成零。而且,還會產生阻礙專注力的激素,甚至在快速動眼期起床後,持續造成影響。經過長時間睡眠,剛醒來的那段時間,專注力不可能達到最高峰(中午的短暫假寐例外)。短時睡眠者幸福感較高普遍的說法也認為,起床後3小時,頭腦才能正常運作。我參加高中入學考試時,導師也曾建議:「考試是從早上9點開始,想要在那時候達到高峰,就一定要在6點前起床。」這種剛起床時頭腦無法運作的感覺,會因為長時間的睡眠而顯著發生。睡眠導致專注力下降,發生在短時睡眠者身上的時間較少,因此比長時間睡眠者更能發揮專注力。此外,有幸福激素之稱的血清素,和幹勁激素的甲狀腺促素釋素(TRH),在短時睡眠者身上的受容度,遠勝於長時間睡眠者。因此,成為短時睡眠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幸福感和充實感將會大大提升。換言之,做事的動力也會隨之提升。(本文摘自/超短眠,人生更豐富/如何出版)

身心壓力大 快聽音樂療癒一下

身心壓力大 快聽音樂療癒一下#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活需要音樂帶來歡樂,但同樣也要保有自己的隱私。如果家裡還有其他家人或室友,你可以在自己房間內,播放小小聲能鼓舞精神的演奏曲,不然就買一副高品質的頭戴式耳機、坐在安靜的角落,想想接下來的活動,選出替自己打氣、迎接任何挑戰的歌曲清單。喚醒大腦  能讓你專心工作如果前一晚沒睡好、早上又得參加重要的會議,那麼快節奏、高頻率的曲調如恰克.貝瑞(Chuck Berry)或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的音樂,能幫你立刻清醒過來。韓德爾的《G小調第三號雙簧管協奏曲》,它那井然有序的音樂結構能重新「組織」你的腦袋、啟發創意力。巴哈《G大調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的第一樂章,適合喚醒大腦最靈活的β波,它能讓你專心工作、學習與思考。遇到充滿壓力的大型場合,你可以戴上耳機、閉上雙眼,聽聽令人放鬆的民謠歌曲、布拉姆斯或一系列「披頭四」早期的歌曲。可以透過音樂舒緩身心不管你需要什麼,總會有合適的聲音能滿足你的需求。你可以使用骨傳導式耳機來放大和增強它的效果,把音樂振動的療效直接傳遞到顱骨,讓全身上下都和它彼此契合(作者按:聲音的速度會隨著溫度、濕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溫度愈高,聲波傳遞的速度愈快)。說了這麼多有關聲音的神奇效果後,請各位不要忘了,寧靜的時刻也是非常重要。它同樣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強化、舒緩和恢復我們的身心。休息個5分鐘,組織一下自己的想法、回顧並審視才剛發生的對話和事情,思索自己真正該注意的地方。如果你每天都能執行,前面我們所介紹的聲音常規,讓它變成你日常習慣的一部分,你會發現自己整體的態度和生活,都變得更開朗且富有意義,身體也更好。(本文摘自/音樂怎麼聽,最有療效?/大是文化出版)

不騙你 脊椎健康專注力較高!

不騙你 脊椎健康專注力較高!#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脊椎側彎時,身體也會跟著扭曲變形,遂無法充分提供養分給在關節間的軟骨,進而造成身高發展遲滯。尤其在成長期發生的脊椎側彎,彎曲的情況會隨著時間加劇,逐漸發展成難以矯正的地步。錯誤的姿勢則會破壞脊椎的平衡父母是幫孩子維持脊椎健康的重要人物,所以有責任了解最正確的資訊。聰明的家長應該要清楚知道正確的姿勢有哪些,然後全力協助孩子避免脊椎側彎。不論是坐著、站著、走路、跑步還是躺著等行為,皆會影響脊椎的形態。錯誤的姿勢則會破壞脊椎的平衡,使背部和肩膀向內壓縮,雙腿彎曲變形。如此之下,孩子對外貌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腦部也因血液不循環,致使集中力下降。及早發現問題才及早矯正脊椎現在的小孩,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屁股黏在椅子上的時間大幅增加,飽受脊椎側彎困擾的孩子數量因此有成長的趨勢。脊椎側彎是肌肉骨骼系統出問題的一種反應,例如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在書桌前駝著背讀書,撐著下巴看電視等姿勢都會引起脊椎亮紅燈。現今的孩子就是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再怎麼無奈,也改變不了他們不易維持正確姿勢的事實。成長期孩子的脊椎容易變形,一樣錯誤的姿勢,小孩脊椎受的影響更甚於大人。父母不要只有關切孩子的成績單,也要多花點心思注意孩子的脊椎健康,這不僅攸關身高發展,也有可能從此改變他們的一生。小孩脊椎較柔軟 難以發現問題各個脊椎骨之間都連著掌管大腦和所有器官的自律神經,內部還有脊髓在流動。脊髓是人體的情報通訊網,擔負傳達大腦命令到各部位的重任。通常脊椎健康的小孩,會有較好的專注力表現。小孩的脊椎較為柔軟,不易感到疼痛,若是父母沒有細心觀察,根本難以發現他們脊椎哪裡有問題,等到孩子發出求救時,通常已經惡化到一定的程度。5歲到12歲是脊椎健康的重要時期成長時期脊椎變形的速度雖快,但及早發現問題是矯正脊椎最快的方法,5歲到12歲是決定一個人脊椎健不健康的重要時期。在校成績不是人生的全部,比起成績,健康的脊椎對人生的影響力更大。如果可以找回脊椎的健康,孩子這一生就能以健康的身體和自信的外表迎向光明的未來。(本文摘自/睡前5分鐘, 讓孩子多長10公分:韓國火紅體型矯正師公開長高的獨家祕笈,照著做,過了青春期還有效!/出色文化)

睡不足5時 肥胖比例高15%

睡不足5時 肥胖比例高15%#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有人提供你一種藥丸,幾天內就能讓你感覺平靜、更有活力,而且是免費、沒有副作用的,你可能會接受它。如果他們告訴你,這個藥丸可以對抗憂鬱、縮小腰圍、提升你的專注力與工作生產力,並且調節你的荷爾蒙及增強免疫力,你可能會懷疑他們或許過於誇大效果了。許多人拒絕優先處理身體的基本需求然而睡眠可以提供以上所有的好處,而且不限於此,但是,我們總還有一些需要觀賞的影集、必須擬稿的緊急電子郵件,以及待分類的換洗衣物,於是,睡眠就被擱置在一旁,或許多半是因為我們自青春期開始就懷有根深蒂固的感覺,那就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另外,我們也總認為之後可以「再補眠」,但事實上,你卻做不到,許多人拒絕優先處理身體的基本需求,結果終其一生都受到哭求休息的身體和心靈所牽制,睡眠不足,使你感到懶散與易怒。晚上只睡5小時 肥胖比例高出15%據報導,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感到不堪負荷,也很難維持健康的體重,美國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相較於晚上睡滿7小時的女性,晚上只睡5個小時的女性,肥胖比例高出百分之15,相較於充分休息的人們,睡眠不足的人反應更慢,並且容易使大腦和皮膚老化,當我們過度疲勞,就無法獲得大多數人渴求的清晰神智與活力,因為不管你喝下多少含有維生素B群的飲料或濃縮咖啡,不足的東西仍是不足。糖、咖啡因、音樂 只會使問題更惡化更糟的是,我們試圖用來彌補差距的物品,包括糖、咖啡因、震耳的音樂與明亮的燈光等,只會使問題更惡化,讓我們愈不容易獲得需要的休息,你可能早就知道這一切了,但要改變習慣很困難,也許你需要更有說服力的東西。(本文摘自/擁抱平靜:在每次呼吸中享受生命/日月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