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

胃酸逆流10年增5成 肥胖是主要原因

胃酸逆流10年增5成 肥胖是主要原因#食道

近年來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此求診的病患也有增加的趨勢,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指出,最新的研究觀察到,肥胖可能是促使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在1995年到1997年的時候,胃食道逆流的比例為11.6%,但是到了2006到2009年的時候,比例上升為17.1%,十年來增加了將近5成,而且女性比男性的風險還要高。挪威、瑞典與英國的科學家調查了3萬人之後,發現到胃食道逆流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其中多數體重過重;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表示,胃食道逆流已經被認為跟食道癌有關連,所以減少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可以降低食道癌發生的機會。根據永和耕莘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下食道括約肌是防止胃食道逆流最主要的關卡,當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壓力降低),胃內容物就容易逆流到食道。肥胖、緊張、胃酸分泌過多、吃太飽、飯後立刻橫躺、胃排空障礙、食道排空障礙等,都會使胃食道逆流增加。

吃飯吃太快 雞骨頭卡在男子食道

吃飯吃太快 雞骨頭卡在男子食道#食道

吃東西時最好細嚼慢嚥,以免噎到或不小心誤吞骨頭、魚刺等,對食道或腸胃造成傷害。一名32歲的李先生晚餐時吃太快,造成雞骨頭卡在食道上,經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劉忠政以異物夾取出雞骨頭,才改善他喉嚨痛的不適感。劉忠政醫師說,享用任何食物最好要慢慢咀嚼再吞下去,好減輕腸胃的負擔,而且還可避免不小心吞下骨頭或魚刺。以往臨床上發現都是小孩或老年人不小心吞下異物的情形居多,但近幾年來也發現不少民眾在用餐時囫圇吞棗,造成異物吞入而就醫。劉忠政醫師強調,誤吞異物產生的症狀包括咽喉痛、胸腹部疼痛、吞嚥困難疼痛、噁心,甚至有吐血、解黑便或消化道出血等,嚴重的話可能引起消化道破裂而導致腹膜炎,不可不慎。

咳血、便血皆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咳血、便血皆可能是「消化道出血」#食道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胃腸肝膽科-葉錦龍醫師表示,臨床上因處理方式的不同,所以粗略的以十二指腸韌帶 (Treitz ligament )做為分界,此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 胃、十二指腸、胰管及胆道的出血,稱之為上消化道出血;此韌帶以下的消化道,包括小腸及大腸出血,稱之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症狀,一半以上的原因是因為胃及十二指腸佔潰瘍。1. 其他出血原因有:胃糜爛、食道裂傷、食道靜脈曲張破裂等等。2. 表徵包括:吐鮮血、吐出咖啡狀物體或是解出黑色大便。但是咳血或是口鼻腔出血吞嚥下去再吐出來,有時會誤以為是上消化道出血,要小心鑑別。葉錦龍醫師指出,大概有8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自行停止,後續只要根據檢查出的病因加以完整的治療即可。其他的出血,必須經胃鏡檢查出病因,並適當運用各種止血方法來止血,少數出血則必須要手術治療或是血管栓塞治療,但仍然會有一些病人因為病情嚴重及併發症而無法救治。■ 下消化道出血:最明顯的表徵就是便血,出血量有可能是大量、少量或是隐性出血到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甚至昏厥才被發現。病因則有痔瘡破裂、肛裂、大腸瘜肉、憩室、發炎或惡性腫瘤等等。檢查的工具有大腸鏡、小腸鏡、核子醫學掃描及血管攝影檢查。治療的方法則有經大腸鏡止血、血管栓塞治療或是接受外科手術。總之消化道出血是內外科重症,須要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定病因,配合上適當的治療,絶大多數的病人可以康復痊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