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

助生髮、防中風?破解「薑」6大迷思

助生髮、防中風?破解「薑」6大迷思#薑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薑是每個人家裡都一定會必備的辛香料,不僅能增添食物香氣,還擁有許多營養價值,像是改善手腳冰冷、預防經痛、抗氧化、抗發炎、促進腸胃消化等,所以,不管對日常生活、身體而言,它都是一樣經濟實惠的辛香料。但經過《優活》追蹤後發現,大家對於薑似乎存在著許多迷思,因此,列出以下六種常見迷思,透過與醫師訪談,將幫助民眾對於薑能有更正確的了解!迷思一/喝薑茶或生薑水可以治療感冒?林沛賢中醫師表示,感冒分為很多型,如果是針對風寒入裡型,像是淋雨造成的感冒,那麼喝薑茶有助於把汗逼出來,畏寒或是打冷顫等情形也能見改善,但是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就不是喝薑茶能解決的了,建議若是已有感冒的症狀出現時,還是到醫療院所就診為妙。迷思二/每天吃一片薑預防中風?很多人認為薑有通血路的作用,但林沛賢中醫師表示,薑的抗凝血功能不強,它可以用來打通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狀況,但沒有暢通腦部血流、降血壓以及預防中風的功效,所以,民眾別再陷入吃薑防中風的迷思中了。迷思三/塗薑生髮?市面上有許多生薑洗髮水,也有人直接拿生薑塗在頭皮上,對此,台大醫院皮膚科蔡呈芳醫師表示,目前沒有文獻研究證實,生薑塗頭皮可以生髮,洗髮水中的成分並不是只有生薑,若有掉髮問題,建議還是得先進一步確認原因,不要誤信偏方,反而造成頭皮的刺激與不適。迷思四/晚上不能吃薑?老人家流傳:「早上吃薑,勝過喝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因為他們認為,薑屬熱,若在晚上吃會使人上火,所以不宜在晚上吃,但林沛賢中醫師表示,晚上睡前吃一點點薑,可以改善手腳冰冷,尤其寒冷的冬季,對於體質虛寒的人來說,還可以幫助入眠,但她也提醒大家,對於體質比較燥熱的人較不建議,以避免鼻血直流,造成反效果。迷思五/薑茶可以治腹脹、腹瀉?薑茶的確可以緩解某些因為寒性因素所引起的腹脹,但林沛賢中醫師表示,若是腸胃炎一樣的腹部不適,則不建議飲用薑茶,應立刻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迷思六/薑塗腋下可以治療狐臭?蔡呈芳醫師表示,薑可能可以掩蓋過汗味以及細菌,但是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長期下來只會給腋下帶來刺激,並不會根治,民眾勿輕易嘗試,建議有狐臭困擾還是到醫院治療為妥。 

樂閱讀/薑皮功效多 消水腫解食毒

樂閱讀/薑皮功效多 消水腫解食毒#薑

講到薑這味食材,大家應該都看過和吃過,但是小小一個薑,學問可不少,薑可細分為嫩薑、生薑、老薑、乾薑、炮薑。嫩薑一般在做醬料使用,例如,吃小籠包時就一定要來點紅醋配嫩薑才夠味。生薑則是一般家庭中最常見的食材,不管是拌炒蔬食或清蒸鮮魚都常會使用薑來提味去腥。而老薑就是煮麻油雞絕時對不可少的,用小火炮香老薑,透過老薑的辛辣味來帶出麻油的香味。麻油雞湯是產後進補不可少的傳統,但是在料理麻油雞湯時,不要削去薑皮。生薑皮可是有特別的功效,薑皮消水腫的效果特別好;如果容易水腫或是產後水腫,在煮菜時可千萬別削去生薑皮;加上生薑本身性味為溫性,而薑皮是涼性,兩種齊下,剛好中和薑的溫性,也比較不會上火。生薑性味辛溫,能散風寒、化痰、溫中、止嘔。若是為熱性疾病,簡單的說就是伴隨發燒或發炎的狀況或咽喉疼痛、身體發炎或皮膚有腫癢痛,就不適合吃薑,以免造成疾病的加重。而容易胃痛或嘔酸水,或平常生冷過食導致的胃痛,都適合平常就吃些薑的料理,怕太辛辣的人也可選擇蜜薑或鹽醃的薑。女性朋友如果容易在經行疼痛,生薑有溫中止痛的功效,下次月經時,喝些熱熱的紅棗薑湯能幫助緩和經痛。在藥用的薑則細分為三種:生薑、乾薑、炮薑,功效各有不同。生薑發表行水,所謂發表即發汗之意。而行水則是排除身體過多水分,產後煮食多用之,可以利水消腫(煮時不可去皮,功效才大)。• 乾薑乃晒乾者/乾薑則較辛辣,溫熱之性比生薑和炮薑更強。• 黑薑乃炮黑者/炮黑的薑留有溫性,但不易上火。生化湯中使用是炮薑,亦取其性溫卻不上火,適合有虛火體質者服用。小小一個薑,除了上述的功效外,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能止嘔定痛,如果怕暈車、暈船,搭車或搭船時,試著口中含著生薑,便能減緩暈車欲嘔的不適感。若是不小心扭傷了腳,局部腫痛不適,除了針灸服藥外,也可以自行榨些薑汁加上麵粉,外敷在腫痛處,一般建議敷一到兩小時便可洗去;一天敷一次便可。透過薑汁便能加速局部循環,達到消腫止痛之功。但這是輔助方法,如果有受傷仍要先看醫師較妥。Dr. Lee小叮嚀/薑汁外敷法要注意確定沒有傷到骨頭或是表面沒有傷口,才建議使用薑汁外敷,如果不是軟組織受傷,或表面已有傷口,就不建議用外敷輔助止痛,否則容易在消毒不完全下感染傷口,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本文作者/李思儀)(摘自/廚房裡的中醫師/商周出版)

每天攝取五份蔬果 降20%癌症風險

每天攝取五份蔬果 降20%癌症風險#薑

惡性腫瘤再度蟬聯國人的十大死因首位,令很多人聞癌色變,也因此造成市面上聲稱「抗癌」的保健食品,無不大賣。其實,只要飲食內容做些改變,就可有效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阮綜合醫院營養室陳香吟主任說,世界衛生組織即曾提出預防癌症,從生活就可以做起,如不抽菸、吃得正確、持續身體活動,加上維持適當體重,就可以減少60%至70%的罹癌機率,另外,每天至少攝取五份蔬菜水果,也可以降低20%癌症風險。既然正確選擇食物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到底哪些食物有防癌作用呢?陳香吟主任表示,最健康的飲食結構組合是:水果、蔬菜、堅果、全穀類、魚、低脂乳製品和少量瘦肉。大蒜及洋蔥類:大蒜、洋蔥在流行病學調查上都發現有降低胃癌及大腸癌的作用。還有降低膽固醇及抗凝血的保護作用,包括青蔥、韭菜等含有強烈氣味的青菜也具有類似功能。但只吃大蒜精或大蒜藥片是沒有功效的。 薑:薑含有薑黃素,所以有抑制突變的抗癌作用。但薑生吃會對食道產生刺激,也有抗凝血作用,因此調理食用較安全,而胃潰瘍或要手術的人要小心使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食物纖維可以減少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減少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機會。如芹菜、大蒜、青椒、芫荽等富含纖維質食物,都可以稀釋脂肪濃度,以減少致癌物質對人體代謝的影響。

Menu